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探

合集下载

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的必要性研究

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的必要性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1卷第 8期
20 0 8年 8月

学 与


V 12 o 8 o 1N . .
Au . 0 8 g20
M e ii 救 助 与 新型 农 村 合作 医疗 制 度衔 接 的 必 要性 研 究
顾 雪非 张振 忠
和完善农村合作 医疗 制度 和医疗救 助制 度”, 而在 农村 同 从 时推 出两项 医疗保 障基 本制 度 。各级 政府 是两 个制 度 的筹 资主体 , 筹资水平 随着试点工作推进和 经济发展 不断进行 调
整 。并 且 在 制 度 建 设 中政 府 起 着 绝 对 的 主 导 作 用 , 不 同 的 所 是 主 要 执 行 部 门分 别 是 卫 生 部 和 民政 部 。
是 说 在 我 国 建立 覆 盖 全 民 的 基 本 医疗 保 险 制 度 之 前 , 个 农 每
两个制度追求 的 目标具有一致性 , 建立 医疗救 助制度 和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 ( 以下 简称新 农合 ) 都是 为 了有效缓 解农村“ 因病致贫 、 因病 返贫” 问题 , 善农村 居 民卫生服 的 改 务利用 , 降低 群众 的疾病 经济负担。最终 目标是提高 农村居 民的健康水平 , 促进农村社会 和谐发展 。
障, 即横 向公平 ; 另一类是从参保人个 体角度看 , 参保 者不仅 能拥有医疗保 障 , 且能 享 受到 医疗 保 障所 带来 的医疗 服 而
务, 即纵 向公 平 。
横向公平表现 为医疗 保 障的非歧 视性 。无论 社会经 济 发 展状 况如何 , 世界各 国都 普遍认 为获得基 本卫生服 务是一 项 基本 人权 J 。每个公 民都享有基本 医疗保 险的权利 , 也就
1 医 疗 救 助 与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疗 制度 的关 系探 讨

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和服务层面衔接研究

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和服务层面衔接研究

点县的调查表明, 合作 医疗住 院报销服务方式 以固 定机构报销为主要形式 , 服务机构报销次之 , 直接减 免 的最少 … 。 ( 图 1 根据 卫生 部 和世界 银 行对 试 见 )
点 县 57 9人 的 调查 结 果 , 75 不论 是 门诊 病 人 还 是 住 院病人 都认 为直 接减 免 的报 销方 式 的方便 程 度远 远
中图分 类号 R 9 . 17 1 文献标 识码 A
Re e r h o h n —u e we n M a a e n d S r i e o e i a s t n e a d s a c n t e Li k p b t e n g me ta e v c fM d c lAsi a c n n s Ne Ru a o e a i e M e ia h m e w r lCo p r tv d c l Sc e
e e t n i h e t a i t s h c e d ep r c i k—u ewe n MA a d NC nv  ̄o sa p cs u h a x mp i n t eh a h fcl i ,w ih n e st ef t n o l ie h e l p b t e n MS i a u s e t ,s c s f n ig ma a e n ,p o i e n trn n n omain ma a e n -e c u d n n g me t r vd rmo i i g a d i fr t n g me t t . o o Ke r s me i a s it c ;n w u a o p r t e me ia c e ;L n —u ewe n t o s h me ;ma - y wo d d c la ssa e e r rl c o e ai d c s h me n v l ik p b t e w c e s n a e n n e vc g me ta d s r ie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医疗 救 助 与新 农 合 制 度 有 效 衔 接 的现 状 分 析
张 艳
摘 要 :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的农村卫生 医疗事业取得 了迅速 的发展 ,农 民的 医疗保障 问题也有 了新的 突破 ,改善 了长期以来 困扰 贫 困农村群 众看病难 的纠结状 况,在 2 0 0 2 年新农合制度颁布 以来现在 已经普遍惠及 ,而作 为进一步的完善新农合制度 的缺 陷问题 ,基本保 障 得以实现, 医疗救助政 策相 继颁布 。但是毒一项政策都有它的不足之 处 J 本 文就 医疗救助和新农 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的现状进行呈现 ,提 出 不足之处 ,并浅析对策。 关键调 :医疗救;新农合制度 ;有效衔接
在2 0 0 2年 l 0 月 。中共 中央和国务院为了改善农 民医疗 上有更好 的 服务 ,缓解 因贫致病 、因病致贫的状况 ,出台了 《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 的决定》 的政策 ,让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 制度 和贫 困人 口的医疗 救 助制度在全 国普遍开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对全 国农村 贫 困家庭 实行 医疗救助 的制度 。 这是一对互补系统——两者在设计和落 实上相切合 , 使包括 五保户 和贫困户在内的全体农 民家庭实现医疗进一步减轻负担而惠民。
策上需要根据 当地的贫困特 征 , 提 出适合环境要求的方案规划。 2 .3 科学地调整起付 线 。适 当的降低或 者取 消。要 让 医疗救 助更 惠及全 民,公平地让 参合 的农民们 享受 到新农 合 的利益 ,共 同 开展两 者,降低和消除救助对象的起伏线 需要 医疗 救助机构 制度去 完善解决 , 不应该 采取由救助对象垫付后再报销的办法。 2 。5 巩 固和完善 的监督制度。 在0 9 年工作 的基础上 ,组 织纪检监 察、财政 、审计 、民政 等有 关 1 .概念解释 部门负责人 、人大代 表、政协委员 、参合农 民的监督委员会 ,确保公 平 1 .1 医疗 救助制 度是 政 府和社会 对城 乡贫困 人 口中因大病 而影响 公开 。其次 ,要对定点消费医疗机构制定一套合 理有序的方案监督 制约 基本生活人员在现金、实物与 服务等方 面进行 帮助 的政策。2 0 0 3年 1 1 它 的发展 ,杜绝定点医院诱导 消费和其他违纪的趋利行为发生。 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出台了 《 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 3 .两种政策需薹注意的方面 规定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 ,农村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地 方政府划定 的别 1 。 医疗救助是在新农合 的基础 上 的,但是 互相有优 势。不 能分离 实施 ,也不能为了节省人力物力 ,眉毛胡子一把抓 。 的类似需要扶助条件 的农村贫 困农 民。救助措施就是实施新型农村合 作 开两者来各 自 医疗 ,医疗补 助资金 的对象支付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者部分资 金 ,并参 2 .监 管政府财政部 门的资金运营 ,公 开透明化 ,网络以及 账 目门 加 当地 的合作 医疗 ,享受合作 医疗的待遇 。若患大病可 以经合作 医疗补 口挂实账等 让老百姓直接监督。 3 .提高管理部 门的人员 素质 ,很多 当地 政府对农 村的贫 困人群 缺 助, 但 补助后 个人所 负担医疗 费用仍超 出经济能力所接受 的范围 ,进而 影响到家庭基本的生活 , 相 关部门应 再次给予适 当的医疗救助 。 乏足够的耐心和公平对待 ,易造成政策的不落实。 4 .总结 1 .2 新 型农村 合作 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 合。农村 合作 罴疗在 我 国 发展 了近 5 O年的历史 。 是 我国为 了保护农 民权益所创设 的一种 互助共 医疗保障制度是体现我国社会 主义力量的基础之一 ,每一项措 施 的 离不开我们共同的监督和努 力,我 国的 医疗制度不完善 , 存 在许 济医疗保障体系 。保障农 民能够获得基本的卫生 服务 、缓和农 民因病致 落实 , 贫 ,因病返贫等方面起到 了关键 的作用。其是 政府组织 、引领 、帮 助 , 农民自 愿参加 ,个人 、集体和政府多方筹集资金 ,将大病统筹为核 心农 民医疗 同舟共济 的体系 。使用个人缴费 、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等方式 筹 集 资金 , 其参保缴 费的热情并不高 。 2 0 0 2 年1 0月 ,国家提出要 “ 逐 步建立 以大 病统筹 为主的新型 农村 合作 医疗制度” ,“ 从2 0 0 3年起 ,在全 国部分 县 ( 市 >试 点 ,到 2 0 l O 年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要 基本覆盖农 村居民” 。根据 “ 十一五 ”规 划的相关要求 , 2 0 1 . 0 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数量 占全国农村总数 量 的8 0 %以上 ;而 2 0 1 1 年 出台的 《 医药卫 生体制 五项重点改革 2 0 1 1 年度 主要工作安排》 文件明确 规定 ,2 0 1 1 年政 府对 于新农 合补助 标准均 从 上一年 1 2 0元/ 人提高到 2 0 0 元/ 人 ;城镇居 民医保 、新 农合政策范 围内 的住 院费用支付 比例努力实现为 7 0 %左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验初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验初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验初探大连市金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坚持政府领导、群众参与、多方集资、科学管理、民主监督原则的基础上,由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辅的农村居民医疗费用互助共济制度,其水平与现阶段该区农村生产力发展及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资金的筹集和支付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公正、公开、便民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合作医疗参加的对象:除已参加城镇职工住院医疗保险的人员外。

其余户籍在该区的所有农村居民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参加合作医疗人员详细真实填写登记表,由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办理IC卡及合作医疗证。

资金的筹集标准及办法:以户为单位参加合作医疗,每人每年筹资总额为100元,其中各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80元(市财政30元、区财政40元、乡镇街道财政10元),农民个人每年缴费20元,村集体可视其经济状况按实际参加人数分别给予每人每年适当的资助。

该区结合实际,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

1建立个人账户参合农民个人每年缴纳的20元从基金中划出,划入农民个人账户,农民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门诊、住院费用可在账户中支付。

超出部分自理,结余部分归己,自动结转。

2报销参加合作医疗人员的住院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由区合作医疗结算中心负责管理,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直接与患者进行结算,患者转区外上级医院治疗的费用由乡镇(街道)医管办统一到区合作医疗结算中心结算。

2,1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范围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手术费、床位费等。

2,2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的范围自购药品费用;镶牙、口腔正畸、验光配镜、助听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疗、整容和矫形手术费用;气功、按摩、家庭病床、特别护理、健康体检费用;非医疗性个人服务等项目的费用以及陪护费、中药煎药费、交通费、出诊费、住院包房等杂费:怀孕、流产、堕胎、正常分娩及其他计划生育所需的一切费用: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因交通肇事造成的伤害所支付的住院医疗费用:工伤等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所支付的住院医疗费用:康复性医疗费用;有挂名不住院或冒名顶替住院等欺诈行为产生的费用;因自杀、斗殴、服毒、犯罪等故意行为及其家属的故意行为造成伤害所支付的医疗费用;未经批准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费用;未经批准进行高、精、尖医疗仪器检查和做特殊治疗产生的费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规定或城镇职工住院医疗保险制度规定不予报销的各项费用:残疾辅助器具费用;救护费用及其他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浅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浅谈

明 确 到 2 l 年 基 本 覆 盖 农 村 居 00 民 。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试 点 从2 0 年 下半年 开展 截至 2 0 年 03 05
6 月底 ,全 国 已有 6 1 县 ( 、 4个 市 区 )开 展 了试 点工 作 , 占全 国县
( )政 策缺 乏稳 定性 和连 一
近 来 ,广 大 农 民 的 医 疗 保
报时 才 会参 加 。 因此从 这一 角 度
探讨 合 作 医疗推 行 困难 的 原 因 , 以便 找 到 更 为合理 的对 策 应该是

障 问题 得到 各级 政府 的 重视 ,最
重 要 的 举 措 是 开 始 全 面 推 进 新
有 任 何社 会医 疗保 障 的 自费医 疗
参合 率 为7 . %,2 0 年 全 国试 26 04
点 地 区 贫 困 人 口参 合 率 达 到 了
定 的稳 定 的经 济支 持 。合作 医
疗基 金 若没 有政 府 的大 力支持 ,
7 . %,其 中 列入 医疗 救 助 范 围 15 的五 保 户和特 困 户参合率 分 别 为
7 2 6. %和 8 %。试 点地 区 农 民就 0
作医疗 的重视和资 金投入
建 设 覆 盖 全 国 农 村 的 新 型
合作 医疗 体制 究竟 需要 多少财 政
保 证 中 央 政 策 的 正 确 执 行 ,防止 合作 医疗流 于形式 , 出现 “ 等二 松 三垮 台 四重 一 来 ”的 局 面 。在 中 国 E前的 l 情 况下 ,合作 医 疗 只能 由政
的 信任 ,让 合作 医疗 基金 有持 续
性。
不能 对贫 困 农村 地 区的 医疗 卫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制度讲解及案例分析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制度讲解及案例分析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制度讲解及案例分析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分析【字体:大中小】【打印】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塔加农民负担。

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性体检。

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各地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到202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经济发达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19.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是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

医疗救助形式可以是对救助对象患大病赋予一定的医疗费用津贴,也可以是资助其参加当地合作医疗。

医疗救助资金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

要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个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管理体制。

20.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赋予支持。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津贴资金统筹管理办法。

省、市(地)、县级财政都要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安排资金,对农村贫困家庭赋予医疗救助资金支持,对实施合作医疗按实际参加人数和津贴定额赋予资助。

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赋予适当支持。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津贴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津贴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具体津贴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一、政策实施的意义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合作医疗保障金是由各级政府津贴、集体扶持和农民缴费的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用于补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医疗费用;用于津贴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纳的部份或者全部费用、用于津贴贫困人员大额医疗费用及用于调节合作医疗基金运作风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浅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浅议

新农合 ”可 以制定优 惠、灵活的 购药 ,还可 以结转 下年使用 、家庭成 员之 间可 以共 同 从所筹 资金上看 , “ 使用 。二是 起付线标准不 同。 “ 民医保 ”的医疗费 医疗保 险报销政 策 ,而城镇居 民医疗保 险只能是 以收 居 用支 出要在 4 0 以上 才能报销 ,而 “ 0元 新农合 ”的医 定支 ,量力而行。
疗 费 用 支 出 只 要 超 过 1 0 就 可 以报 销 ; 三 是 报 销 比 0元
例 不 同 , “ 农合 ”的报销 政策 明显优 于 “ 民医 新 居 保 ”,2 0 年 “ 08 新农合 ”提 高参保 人员医疗待遇后 ,
这种 差 别 就 显 得 更 大 了 。 “ 民 医 保 ” 对 乙类 药 品 、 居
为使广大农 民享受到基本 的医疗卫生服务 ,切 实 达 到 9 % 8% 5 和 0 以上 。 “ 新农 合 ”和 “ 民医保 ”制度 的建立 ,使广大 居 定 , 0 2 ,我 国 明 确 提 出 逐 步 在 全 国 建 立 新 型 农 村 农 民群众和城镇非公职人 员都能享 有医疗保险 。但随 20年 合作医疗 ( 以下 简 称 “ 农 合 ” )制 度 。 2 0 年 , 国 着城镇 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的运行 ,特 别是在与 “ 新 07 新农 合 ”制度做了 比较之后 ,我们发现 了两种 制度在政策 务院又下发 了 《 关于开展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 点 的指导意见》 ( 国发 [0 7 2 号 ),这~制度 的建立 上 的 差 异 ,这 种 差 异 导 致 城 镇 居 民 与 农 民 在 医 疗 保 险 20 ]0 填补 了城镇非 公职人 员无医疗保险 的空 白,解决 了城 待遇 上不均衡 。比如 :在 同一所 学校上学的学生 ,城 镇居 民特别是 困难群体看病 就医问题 。两项制度 的建 镇户 口的学生个人要缴纳4 元 的医疗保险费 ,而农村 O 立 ,使 我 国 实现 了全 民有 医保 。 户 口的学生只需缴纳 1元便可 以享 受与其相 同甚至更 5 截至2 0 年6 0 5 月底 ,我 国 已有 6 1 4 个县开展 了 “ 新 高 的 医疗 待 遇 。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现状分析
期)
医疗 救 助 与新 农 合 制 度 有 效 衔 接 的现 状 分 析
赵 小 艳
( 北大 学公共 管 理 学院 , 西 西安 70 2 ) 西 陕 117
[ 要 ] 虽 然 医疗救 助 与 新 农 合 属 于 两个 性 质 不 同 的 制 度 , 从 某种 程 度 上 讲 , 摘 但 医疗 救 助 是 新 合 的 补 充 和 完善 。 因
. 疗 收 费猛 涨 , 远 超 出 了 同期 农 民 收 入 的 1 1 医 疗 救 助 的概 念 远
因财 力 的 不 同 呈 现 出不 同 的救 助 标 准 。 14 医疗 救 助 的救 助 效 果 截 止 到 20 06年 农 村 民政 部 门 医 疗 救
增 长 幅度 , 民 因 病 致 贫 、 病 返 贫 的 现 农 因
。 学 效 长 2 .2 , 疗 救 助 支 出增 长 4 1 ; 5o % 医 32 % 制度 和 医疗 救 助 制 度 。 两 个 制 度 同 时 于 制度 ” 在 此 基 础 上 , 界 又 从 公 平 、 20 0 3年 在 全 国 试 点 运 行 。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率 、 府 职 能 、 障 缺 失 等 角 度 对 农 村 医 20 年 ,医 疗 救 助 人 次 再 次 增 长 政 保 06
自我 国进 入 社 会 转 型 期 以来 , 于 引 年 , 中 国历 史 上 政 府 第 一 次 提 出 了对 全 该 以筹 集 资 金 的 多 少 而 不 是 以 医疗 救 助 由 在 11。 12 受 入市场机制 , 村 集 体经 济相 继 消失 , 农 传 国农 村 贫 困 家 庭 实 施 医 疗 救 助 。 与 先 前 的 需 求 为 前 提 [ ,] 因 此 , 现 阶 段 医 的 医疗 救 助 相 比 , 助 有 了 相 当 的 规 范 疗 救 助 属 地 管 理 原 则 的影 响 , 同 的 地 区 救 不 统农 村 合 作 医疗 走 向 衰 落 , 使 绝 大 多 数 致 农 村 居 民 以 自费 医疗 为 主 。 而 近 年 来 医 性 。那 么究 竟 何 为 医疗 救 助 ?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探——以黑龙江为例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探——以黑龙江为例
作让农 民看 到了希望 , 20 到 0 6年全 国试点 县( 、 数量将 市 区) 达到全 国县( 、 总数的 4 %左右 ,0 7年扩 大到 6 %左 市 区) 0 20 O 右 ,0 8年在全 国普遍推行 ,0 9年新 医改方案的出台再加 20 20
助 9元。 民个人缴费分成两个标准 , 农 原则上 .0 8年农 民人 20
作者简介 : 王平达(9 8 , , 16 一)女 黑龙 江人 , 博士研 究生, 事农村社会保障 、 从 农业经济管理研 究; 韩学平(9 0 )男, 16 一 , 黑龙江 人, 博士生导师, 事农业经济管理 、 从 农村政策法规研 究。
・---— —
6 ・— 6 - - - —
对因患大病经合作 医疗补助后 .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过
6 0元。 全省补助标准为省级财政补助 5 元, 市 、 财政补 1 县( 区) 收稿 日期 :0 0 O 一 5 2 1 一 l2
殊 困难的家庭 , 可以适 当提高医疗救助标 准。 救助办法包括资 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 大病救助 、 特种传染病救治等 。《 方案》 明确规定, 开展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的市 、 、 , 地 县 资助医疗救助 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 , 参加 当地合作 医疗 , 享受合作医疗待遇。
率 由 20 0 8年 的 9 . %提 高 到 20 47 8 0 9年 的 9 .9 ,提 高 98 % 51%, .1 实现 了历史性突破 , 参合率进 入全省前三名 。新 型农
民的大病补偿最高上 限将达到农 民年收入的六倍。
二、 黑龙 江省农 村 医疗 救助 制度实 施最新概 况
20 09年 , 黑龙 江省制定 了《 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实 施 黑
的探索。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机制的探索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机制的探索
医 疗 救 助 制 度 .让 贫 困 人 口 能 更 多 地 享 领导 牵 头 负责 .指 导协 调 2个 部 门 建立 日 能 地 简 化 相 关 手 续 .推 行 新 农 合 办 、 医
受 新 农 合 制 度 的 实 惠 . 更 好 地 解 决 因 病 常工 作 衔 接机 制 .不少 市 、区 直 接将 医疗 疗 救 助 办 、 城 镇 医 保 办 “ 办 合 一 ” 的 三 致 贫等 问题
展 了 调 研 .发 现 主 要 原 因 :一 是 有 不 少 1 完善 制度 . 确保 困难 群 众有 病 能 医 - 3 需交 纳个人 自付部 分 。另 一方面 ,针对
在 深 入 调研 并 充 分 听取 各 方 面 意见 的 贫 困 患 者 无 钱 缴 纳 住 院 押 金 .难 以 住 院
中国初 级卫 生保健 2 0 0 9年 3月第 2 3卷第 3期( 总第 29期) 7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机制的探索
许 春林① 刘 海风①
关 键 词 新 型 农 村合 作 医 疗 医疗 救 助 衔 接 机 制
[ 图分 类 号 ]R 9 中 17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 6 X(0 9 0 — 0 10 文 0 1 5 8 2 0 )3 0 1- 2
1 做 法
救 助 的 职 能 划 归 卫 生 部 门 . 使 工 作 常 态 运 行 模 式 . 将 多 个 办 事 机 构 集 中 到 一 个
化 、一 体 化 。三 是 建立 民政 、卫 生 信息 互 窗 口 .确 保 农 村 贫 困 群 众 在 定 点 医 疗 机
次救 助 对 象资 料 .为市 合 管 办 开展 工作 提 助 、 医 院 减 免 在 病 住 院 问 题 .不 少 贫 困 基 础 上 .结 合 相 关政 策 .我 市 及 时修 订 了 问题 。姜 堰 等 市 、 区 试 行 了 补 偿 基 金 预 户 往 往 无 钱 住 院 . 有 的 人 连 预 交 住 院 押 新 农 合 管理 办 法 和 医疗 救 助 暂行 办 法 .提 付 制 度 . 即根 据 贫 困 人 员 患 病 情 况 及 该 金 都 拿 不 出 .很 难 享 受 住 院 补 偿 .往 往 出新 农合 与 医 疗救 助 紧 密 结合 .政 府 救 助 疾 病 平 均 补 偿 费 用 预 先 支 付 补 偿 经 费 .

实现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对接的难点分析

实现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对接的难点分析
立 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 以下 简 称 新 农 困人 口在 内的全 体农 村 居 民的 医疗保 障 社 会 各 界 自愿 捐 助 等 多 渠 道 筹 资 , 患 大 对
合制度 ) 自2 0 , 0 3年开始在 全 国部 分县 市 问题 。但是 , 际运 行 中 , 实 由于 这 两种 制 病 的农村 五保 户 和贫 困农 民家庭 实行 医 进行试点 , 并要 求 做 到在 2 1 基 本 覆 度具有不 同的性 质 , 在 着重 要 区别 , 0 0年 存 在 疗救 助的 制度 。新 农 合 制度 是 由政府 组
t jithiojc a dcm e st nsri gte,n oriaete a ae n ss m ny yc ry gt ii le o o e bet n o p nai ev et e ra dcodnt im ngmetyt .0 l b l i i edfc t s nt r o c o h hr e afn h ui
K e w o d n y r ew ur o pe aie me i a y t ; r lme c la ssa e s se ; oncd nc . r alc o rtv d c s sem r a dia s itnc y t m c i ie e l u
为了解决 我 国农村 人 口的 医疗 保 障 《 意见》 , ) 开始 在全 国农 村建 立 医疗 救助 区别 与新 农合 制 度对 接 , 以解 决 包 括贫 问题 ,0 2年 中共 中央 国 务 院 提 出 了建 制度 , 20 农 村医疗 救 助制 度是 由政府 拨 款 和
t o i e t e e t o s se o e I ra d t kn f cie me u e a c i v h on ie c ft e e t o s s ms w ih o c mb n h s y t ms tg t e n a i g e e t a r s c n we a h e e t e c i cd n e o s y t w l v s h w e . hc c n r d c u a e i e t’ c n mi ik fd s a e n mp o e t e rh a t . a e u e r r lrsd n s e o o c r s o ie s s a d i r v h i e l s h Au h r s a d e s S a n iU ie st fCh n s d cn , a y g P. Ch n . t o d r s h a x n v r i o i e e Me i i e Xi n a , R. i a y n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衔接研究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衔接研究
型农村 合作 医 疗 与 农 村 医 疗 救 助 基 本 上 是 割 裂 运
济, 财政 部 、 民政部 、 卫生 部三 部委联 合下 发 的《 关于 实 施农村 医疗 救助 的意见 》 中规定 资 助 这 部 分人 参 加 新农合 。然而 除 了五保 户 、 困户 外 , 特 在农村 还有 许 多 困难 群体 交 不 起参 合 费 , 要 政府 救 助 。现 行 需
作 者 简 介 : 晓 锦 ( 9 3 ) 女 , 庆三 峡 学 院 民族 学 系 助 教 , 要研 究 方 向为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 孙 18一 , 重 主
第 6期
孙 晓锦 : 村 医 疗 救 助 与 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制 度 有 效 衔 接 研 究 农
1 5
范 围合 适 ( 图 1 。 当 问及 “ 认 为 现 在 实 施 的 新 见 ) 您
员 认为 只能 部分解 决 ,9 4 的农 民和 2 . 的政 1. 66
农 合 和医 疗 救 助 能 否解 决 农 村 群 体 的 看 病 问题 ? ”
时, 只有 5 0 的农 民和 8 3 的政 府工 作人 员认 为 . .
府 工作 人员 认为 不能 解 决农 村 群 体 的 看病 问题 ( 见 图 2 。但从 整 体上看 , ) 新农 合 和 医疗 救 助覆 盖 范 围
享受 新农 合 医疗 补 偿 , 因 为得 不 到 适 当 的 医疗 救 却 助 , 法 承担高 额 医疗费用 , 无 最终 不得 不 中断治疗 。
二 、农 村 医疗 救 助 与 新 型农 村 合作 医疗 衔 接 中 的 问题
( ) 一 困难群体 接 受制度救 助 的覆盖 面 窄 ,病 有 “


问题 的提 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与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与思考

调查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取 得了较好的覆盖效果,为农村居
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限额仍需进 一步完善,以减轻农村居民的经
济负担。
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提 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0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与挑战
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个人缴费,政 府补贴比例相对较低,导致资金总量有限,难以满足农民日 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为完善的医疗保障。
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视 和投入增加,新农合制度有望进 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
保障水平。
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
调查方法与样本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 农村地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
样本选取
根据地区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 区作为样本,共涉及1000户家庭 。
谢谢您的观看
农民参与度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对其政策内容和优势了解不 足,导致参与意愿不高。
受益面有限
由于资金筹集问题,部分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较窄,限制了农民的实 际受益范围。
政策执行问题
监管机制不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管机制尚不健 全,存在资金使用不规范、医疗费用 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 果和农民的信任度。
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
全和有效性。
增强农民参与度
01
02
0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政策,提高农 民的政策知晓率和参与意 愿。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初探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初探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是政府关注民生 ,解决农 民 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举措 。我 国于 20 03年开始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 , 目前已取得重 大进展 。 20 年末 , 到 0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 围扩大到 15 个县 ( 、 , 41 市 区) 占全 国总数的 5 .%,有 4 1 07 . 亿农民参加。20 年 , 国务 院部 17 3 按 署, 试点范 围将扩大到全国 8 %以上 的县( 、 。 0 市 区) 但是 随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不 断扩面 ,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 深层 次
本( 以县为主) 。在制度启 动时期 , 省市级财政应视情况给予 专项 转移 支付 。
五、 通过信息公开、 民主参与 , 完善监 督机制 新 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得 以持续的重要前提是获得农 民
住院医疗保 险, 只能覆盖 4 %左右 的参保人群 ; 而建立大病医 疗保险 , 受益 面更是仅为 0 3 .%。因受益面窄 , 自愿加入原 在

表3
目标 任务 病 人 发 现 健 康 教 育 活动内容 宣传单 、 宣传 画 多部门合作 世 界宣传 日
防治某种疾病的经费安排
经费来源 全球基金第一轮 全球基金第五轮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金额 3 6 18 .2 2. 22 目标 任务 记 录 与 报 & 活动内容 经费来 源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FD U[ 1E s 全球基金第四轮 达米恩 中央转移支付资金 全球基金 第一 轮 全球基金 第五轮 nD Us E【 世行 耐 药 基线 调 查 达米恩
3 5
维普资讯
农村卫生 卫生经济研究 20 . 078
面 医疗 保 障 的大 方 向 。
由省市政 府分 担注 资成本 ,县乡政府共 同承担筹资和管理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思考

说镶功 籀 t 珏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调查
口文 / 张桂芝 党晓锋
提要


亏 l I ,
省级 5 市、 元 当年共 否 的一 个最直 观、 最重 要的指 标 , 层 也形 在基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是一项旨 元, 1 元 , 县 5 的筹 资标准 ,
140 5万元,其 中家庭 账户基金 成 了一种 以参合 率为 目标的新农合 评价机 制。 7 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惠民制度, 筹资 1,5 . 不可否认 , 的农 民越 多, 参合 覆盖面越广 , 受益 82 8万元, 5 年度基金使用率 6. %, 4 2 统筹 0 从 20 年 实施以来 已经取得 了一定成效 , 03 但 14.
基层 为 53 4 , . 76 参 些 问题 。例如 , 单位 往往实行 以家庭 为单 率”农民参合积极性、 、 监督管理等问题, 并提 元, 8. 万 门诊病人补偿 119 万元 , 合 农民平均住 院受益面达到 3 8 平均住 院 位捆绑式收费, . %, 4 造成农民不得不给已经参加基 出对策建议。


甘肃 省定西市是 一个拥 有 23 8 9. 万人 1 0 5 1 ( 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筹资机制。 一) 新农 积极性不 高;、 策缺乏理解 与信任 。 由于 2对政 的 国家级贫 困地 区, 农村人 口 22 3万人 , 6. 6 占 合有着 明显的社 会保险特 征 , 生部 《 但卫 关于 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曾经大起大落, 农民对新 总人口的 8.1 9 %,是甘肃农村人 1比重最大 建立新型 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 的意 见》 明确 指 农合还 存在种 种误解 和担心 ,缺 乏理解 与信 6 3
的问题, 减少了农村因病致贫 、 因病返贫现象 元提高到 9 元 ,本年全 市参合农 民 28 23 年 开始 , 开展新农合制度 的试 点工作 , 年 O 2. 7 2 该市 4 的发生 , 得 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 , 同时 也存 万人 ,农 业人 口 2519 万 人,参合率 达到 来这项惠 民政策得到 了群众 的普遍支 持。 由 取 但 5. 2 0 但 在一些 问题 。 了对新农合制度的开展情况有 8. %, 为 9 6 比上年提 高了 1 5 4 . 个百分点。由于贫 于种种 原因, 1 特别是新增试 点县的部分农 民的

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对新农村建设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四 J 省 都 江 堰 市 、 胜 县 、 山 县 、 永 I I 武 彭 叙
第三。 重塑 了政 府形象 , 提高了广大 农 民对政府的信心 。该制度体现 了政府
中 国 的农 村 合 作 医 疗 自 2 0世 纪 5 0 年 代 诞 生 以来 . 历 半 个 世 纪 “ 鞍 式 ” 经 马
维普资讯
聚焦 新 农 村

敏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C 6 g i 10 5 3  ̄( 0 6) 4 6
西 南民族 大 学计 科 学 院 系统试 验 室(101 6o4) 广 西师 大大 学生公 寓城 34 3 1510) 0B 0 (404
张 志杰 龚 剑
实现 提 出若 干措 施 与 建 议 。
关 t 词 :新 农 村 疗 支持 措 施 新 型 农 村合 作 医
取得 了比较 明显的政治 、社会和经 济效 应 : 先, 高 了农 民的健 康意识 , 点 首 提 试 地 区 民就 诊率 和住 院率 明显 提 高 . 医 药费用 负担有 所减轻 . 因病 致贫 、因病 “ 返贫 ” 现象有 所缓解。 对农 民医疗费用补
在 的 问 题
络 由县 、 镇1村三级 构成 , 乡( 、 提供绝 大多
数 农 民 的 医 疗 服 务 。在 该 制 度推 进 过 程
对该制度实施 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深入 的 思考与分析 .另一方面 为进 一步完善该
制 度 提 出 若 干 改进 建议 。 1 我 国 新 型 农 村 医 疗 制 度 的 现 状 及 成 效

要 : 中 央 关 于推 进 社 会 主 艾 新
财政每年按人均不低 于 1 给予补 助 . 0元 农 民个 人 每 年 的 缴 费 不 低 于 1 。 时 O元 同 计划到 21 基本覆盖农村居 民。 0 0年 从 近 几 年 的实 施 情 况 看 .这 一 制 度

效率特征与经验启示——苏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制度模式

效率特征与经验启示——苏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制度模式

政府和集体的补 助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 6 并不 ∞6 助制度 起步早 , 经过 多年 的探索 , 已形成 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 度 I 断提高新型的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总额 ,建立既保大病叉兼顾 良好的运作机制和推进 策略 ,农 民群众也已经理解和接受了
这一 “ 新生事物 ” 。这为全面推行新合 医与医疗 救助相结合提 住院和 门诊报销 的制度来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把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分为家庭或个人医疗保健账户 、 大病医疗统筹 、 供 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条件 。 ( ) 一 规范合作 医疗保险 , 降低制度运行的风险
l 制制度运行过程中的“ 、 控 寻租 ” 为 行
医疗 救助资金三部分 。 家庭医疗保健账户 , 用于预防保健及门
诊医药费用的支付 , 约占保险基金的 4%, 5 大病 医疗统 筹年 人
0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 型的合作 医疗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延长 均额度不得少于人均基金的 S %;节 , 增加了各层级寻租 的诱 因和机会 。 少于人均基金的 S 家庭医疗保健账户 , 于预 防保健及 门
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制度模式进行分析。

益, 目前新合 医主要解决农 民大病风险 , 而大病发生率 的比例
对他们来说 , 参加新合 医缺乏吸引力 。 越是年轻的身体 比较健

这 新 型 的农 村合 作 医疗保 险 与 医疗救 助相 结合 很低 , 意味着缴费农 民中的绝大多数得不到大病风 险补 偿 ,
效率特征 与经验 启示
苏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 结合制度模 式
◎ 张 国平
摘 要: 苏州市是我国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 本文从制度的效率特征和 实践的经验启示两个方面对苏州新型农

无缝衔接: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无缝衔接: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重 等 诸 多 问 题 产 生 .给农 村 居 民 尤其 是 农 村 贫 困 群体 利 用 卫
生 资源 带 来 不 便 因 此 . 必 要 将 两 个 制 度 衔 接 和 沟通 起 来 有
使 农 村 居 民尤 其 是 农 村 贫 困 群 体 能 够享 受 到 两个 制 度 的 双 重 待 遇 . 到 最 大 限 度 的 医疗 救 助 得
自愿 参 加 . 人 、 体 和 政 府 多 方 筹 资 . 大 病 统 筹 为 主 的 农 个 集 以 民 医疗 互 助 共 济 制 度 而 农 村 医 疗救 助 是 政 府 拨 款 和 社 会 各 界 自愿 捐 助 等 多 渠 道 筹 资 .对 患 大病 的农 村 五 保 户 和 贫 困农 民 家庭 实 行 医疗 救 助 的制 度 这 两 个 制度 之 间 是 相 互 区 别 又
相 互 联 系 的
1 农 村 医疗 救 助 覆 盖 面 窄 现 行救 助 政 策 规 定 . 村 医 、 按 农 疗 救 助 对 象 主 要 是 农 村 五 保 户 和 特 困 户 .因 为这 些 人 员 是 农 村 中最 困难 、 弱 势 的 群体 . 于 农 村 绝 对 贫 困线 以下 的 困难 最 属 群体 , 要 政 府 常 年救 济 . 且 资 助 这 部 分 人参 加 新 型 合 作 医 需 而 疗 , 是 民政 部 、 生部 、 政 部 三 部 委联 合下 发的 《 于实 施 也 卫 财 关 农 村 医 疗 救 助 的 意 见》 规 定 而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的对 象 是 全 的 体 农 村 居 民 , 盖 范 围 远 远 大 于 五 保 户 、 困户 。 但是 从实 际 覆 特 情 况 来 看 . 农 村 除 了 五保 户 、 困 户 外 . 能 还 有 许 多 困难 在 特 可 群 体 交 不 起 参 合 费 用 , 受不 到 新 农 合 待 遇 . 要 政府 救 助 享 需 因此 ,还 需 扩 大 医 疗 救 助覆 盖 面 .提 高农 村 困难 群 体 参 合 比

论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的四个层次

论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的四个层次

1 衔 接 的最低 层次 : 帮助救 助 对象 缴纳 参合 费 20 0 6年 , 开展 新型 农村 合 作 医疗 试 点 工作 且 医
疗 救 助与其 有 制度 衔 接 的地 区 , 疗救 助资 助 贫 困 医
了控制费用过快增长 , 防止参合人员过度利用医疗 服务 , 合作医疗住院补偿采取部分偿付制, 设置了起 付线 、 付 比和封 顶线 , 共 医疗 救 助制 度 的方案设 计从 而在 三个 层 次 与合 作 医疗进 行 衔接 : 第一 , 通过 资 金
维普资讯
28年 期 1 。 第01 7月 8 20 卷第 7






Vo . No 7 121 .
Me c n a So it dii e nd cey
J 12 0 u. o 8

卫生 管理 与改 革 ・
论 医疗 救 助 与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疗 制 度 衔 接 的 四个 层 次 木
上非救助对象 困难群众 的临时救助 。
关键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疗救助 ; 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 ; 制度衔接 ; 方案设计
R 9 . :R 9 .2 17 1 17 6 文献 标 识 码 A D I1.8 0 Y Y H 20 . 70 8 O .0 3 7/ X S .0 8 0 .0
中图分类号
S u y o o r Le e so i k—u e we n M e ia ssa c n w t d n F u v l f L n pb t e dcl Asit n e a d Ne Rur lCo p r tv e i a c e e o o r m sg a o e a i e M d c lS h m n Pr g a De in

对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制度模式的思考

对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制度模式的思考

对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制度模式
的思考
张国平;周俊;宋君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2)007
【摘要】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正在探索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运行实践,常熟市是先行的试验地区之一.结合常熟市的情况,分析了制度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发展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总页数】6页(P21-26)
【作者】张国平;周俊;宋君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7
【相关文献】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特困医疗救助有机结合探讨 [J], 覃鸿燕;吴斌;陈爱华;罗先荣;王荣
2.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关于苏州市的个案研究 [J], 张国平
3.确定人群分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方案研制思路之二 [J], 陈飞;刘鹏程;王颖;傅华;林尚立;郝模
4.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思考 [J], 胡鹏
5.效率特征与经验启示——苏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制度模式[J], 张国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初探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如果两个部门完全分割,各自为政,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许多弊端,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源的整合无疑会大力推进该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节约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民得实惠,实现病有所医的目标,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病有所医;黑龙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066-02
2003年在全国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让农民看到了希望,到2006年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将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普遍推行,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再加上上百亿的财政投资
加速了医改步伐,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医疗救助工作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子工程,对于保障困难农民群众病有所医,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如何整合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笔者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最新概况
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省卫生管理部门规划制定了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方案,全省、县(市、区)两级政府将拿出8亿元资金,确保“新农合”工作有效运转。

其中包括新增提高最高补偿上限,开展优势补偿,政府帮助贫困人口、五保户、低保人群及农民工参合等项内容。

从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全省参合农民按60元标准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

全省补助标准为省级财政补助51元,县(市、区)财政补助9元。

农民个人缴费分成两个标准,原则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的按40
元的标准收取,6000元以下的按30元的标准收取。

2010年,全省各统筹地区县域外就医实施统一补偿标准,即县域外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为30%,封顶线为4万元,起付线为500元。

农民到县域外县级以上没有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按15%予以报销,封顶线1—2万元,起付线500元。

农民经省级、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到上级或其他医疗机构的,仍按照30%比例报销,封顶线4万元,起付线500元。

按照目前制定的标准,黑龙江省农民的大病补偿最高上限将达到农民年收入的六倍。

二、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最新概况
2009年,黑龙江省制定了《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试行)》,设立专项资金用来缓解贫困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试行方案涉及的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包括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各地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救助标准,确定起付线、封顶线及救助比例。

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享受医疗救助的补助金额,一般在4000元以内。

对于存在特殊困难的家庭,可以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标准。

救助办法包括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特种传染病救治等。

《方案》明确规定,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市、地、县,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

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我省基本建立起了医疗救助政策,县(市、区)根据形势需要和资金增长情况适时调整救助政策,逐步提高医疗救助的时效性和救助效果。

三、整合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分属卫生和民政两个部门管理,如果两个部门完全分割,各自为政,会在实际操作中暴露一些弊端:卫生部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只记录有参合农民的基本信息,民政部门软件设置中如果该户中有五保特困人口就要分户参合管理,因为农村每年五保特困人口都在发生变化,一个家庭中的特困人数也是每年发生变化,所以会出现一个家庭有两至三个医疗证的情况,给管理也带来混乱。

《黑龙江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试行)》也规定对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可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必须
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整合。

黑龙江省北安市在实施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注重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有益尝试。

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对五保户、特困和低保户等给与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共救助5177人,发放救助资金51770元,并实行二次报销制度,即首先在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报销,年终民政局、卫生局互相沟通,统一酌情进行二次报销。

北安市救助对象全年享受医疗救助的补助金额一般不超过2000元,对于特殊情况可适当提高标准。

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超过500元,未参加合作医疗费用超过500元的,根据医疗费额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救助。

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医疗等补偿模式。

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在不影响基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

同时考虑将农村严重并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精神病人纳入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尽心补偿。

对建国前农村参军的复转军人,每年予以医药费用补偿,每人每年200元。

对患病的农村贫困的学生给与医药补偿救助。

对敬老院的老人和农村特困农民和五保户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并给与一定的医药费补偿。

对于部分困难群众得到住院补偿后
仍然无法支付其自付费用的,可以把民政这一块大病救助资金和农合大病救助资金捆绑管理共同使用。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凡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

开展年终二次补偿办法,加大救助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参合率由2008年的%提高到2009年的%,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参合率进入全省前三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实现该省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源的整合,无疑会大大推进该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办事效率,使农民得实惠。

当然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矛盾出现,我们应在探索中发展,在磨合中推进。

因此建议:
1.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化管理资源,增加医疗救助功能模块,如软件参合登记模块中不需注明该户中有无五保特困人员,也不需分户参合,只要单独设置一个模块把每年
度的五保特困人口的个人信息资料录进存档,实现医疗救助和参合信息的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一站式”服务,实现三项制度“一个窗口服务”、“一单式结算”的工作模式,推进我省医疗救助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简便、快捷、高效运行,实现我省农村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源的整合。

2.对于部分困难群众得到住院补偿后仍然无法支付其自付费用的,可以把民政这一块大病救助资金和农合大病救助资金捆绑管理共同使用;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凡是农村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难以承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由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进行年终二次补偿。

3.实行医疗救助工作和新农合绩效考评机制,从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资金投入和支出、运作程序等方面对各地医疗救助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源整合进行绩效考评。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平台推进医疗救助工作,搞好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资源、信息、服务、管理方面的衔接以推动黑龙江省农村医疗制度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推动“三农”建设,使广大的农民病有所
医,共建和谐社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