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c884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0.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导言: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更因为它们承载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园林还是外国的园林,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复习中外园林史,让读者了解不同国家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一、中国园林史1. 古代中国园林的起源古代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618年的秦汉时期。
这个时期的园林以皇宫、寺庙和官邸为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人工景观的布置。
2. 唐宋时期的园林发展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开始注重自然山水的布局和自然景观的营造,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艺术。
3. 明清时期的园林风格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的园林风格更加注重景观的布置和园林建筑的装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形式。
二、外国园林史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园林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
这个时期的园林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布局,强调对自然的控制和引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的园林以意大利为主,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园林的模仿和复兴,形成了意大利式花园的风格。
3. 法国巴洛克园林17世纪的法国巴洛克园林以凡尔赛宫花园为代表,强调对称的布局和庄严的氛围。
4. 英国景观花园18世纪的英国景观花园注重自然和不规则的布局,营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具有浪漫主义的氛围。
结论:中外园林史展示了不同国家对园林的不同理解和审美观念。
中国园林注重意境和自然山水的营造,而外国园林则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的布局。
通过复习中外园林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园林的特点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园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观,更是反映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镜子,对我们今天的园林设计和景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外园林史,感受园林之美!。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b0706b27d3240c8447efd1.png)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历史分期):⏹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画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b5f6df52ea551811a68778.png)
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
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埃与圣苑:是指为埃与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乐的神仙。
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少年时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荆浩的画派和技艺。
中年曾漫游北方与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
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
计成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天堂园: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简答: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洲园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主要风格。
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近现代以来,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2、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
中外园林史-总复习
![中外园林史-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3d32823a32d7375a517800d.png)
疏朗(园内景物数量不求其多,园林整体性强不流 于琐碎。 )
雅致(栽植竹、梅、菊等具有象征的植物;单块特 置园林用石;建筑物多用草堂、草庐、草亭示其不 同流合污;景题“诗化” ) 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 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
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 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 意的园林,称为写意山水园。
《西京杂记》记述了汉武帝时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 园(袁广汉园),类似于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容。
袁广汉园: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一方面反映了民间堆筑 石山的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3章 2.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庄园、别墅
东汉发展起来的庄园经济,到魏晋时已经完全成熟。
①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有的甚至直接仿写某些著名的山水名胜; ②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 ③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而加以变异,有些小园林甚至直接以江南某 园为创作蓝本; ④再现道家传说中仙园琼阁、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形象。
⑤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
⑥以植物造景为主要内容,或者突出某种观赏植物的形象、寓意。
• 第3节 宋代的皇家园林
特征
规模远不如唐代大,没有远离都城的离宫御苑
艮岳全貌与布局
宋徽宗亲自撰写《艮岳记》,介绍艮岳的全貌与布局
的大致状况
沧浪亭是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
林。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创作方法趋向写 意的表征。景题的“诗化”创造了更深远的意境)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及其表达、意境的 获取方式?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极重要的内容。创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在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 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d307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f.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单选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A. 中国古典园林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其创作的主旨B.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方面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C.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美,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匾题和对联也是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而表现园林“诗情”的主要手段D. 中国古典园林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来控制全局 2、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 B A.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3、建章宫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是DA. 第一个具有求仙功能的皇家园林B.第一个将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引入到皇家园林造园的宫苑C.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D. 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一池三山”遂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人物是 BA 威廉?肯特B 勒?诺特C 全能的布朗D 威廉?钱伯斯 5、“上林苑”的兴建时期是AA 汉代B 魏晋南北朝C 隋唐D 明清多选1 下列园林属于城市私园的有 ACA 湖园B 庐山草堂C 狮子林D 信宫E 清华宫 2 下列景点属于辋川别业的有 ABDA 鹿柴B 斤竹岭C 竹外一枝轩D 竹里馆E 寒碧山房3 下列景点属于颐和园的有 AC A 后溪河 B 西天梵境 C 谐趣园4 下列园林在《洛阳名园记》中有专门记述的有 BCEA 艮岳B 归仁园C 环溪D 沧浪亭E 董氏西园判断1 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正确)2 中央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错误。
黄石公园)3 日本的神道精神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改造大自然,改变大自然的进程。
(错误。
尊重自然,不影响自然)4 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1a65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c.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是人类世界中最富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一种环境艺术形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园林都扮演着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回顾中外园林史,介绍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影响。
一、古代中园林史1. 古代中国园林中国古代园林与文化息息相关。
汉朝时期,园林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些园林多以景观、建筑、水池和植物为主要特点,结合了人工和自然元素。
例如,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精心设计的景观而闻名,如留园、拙政园等。
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一步发展。
唐代的《萧何新泽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此后,宋代的乌衣巷、沈园、留园等园林也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 古希腊罗马园林古希腊的园林主要用于宗教场所和公共广场。
在古罗马,园林被视为贵族和富人的象征,其中著名的园林有卡普里岛上的提伊布利的别墅和尼日尔维安大厦的花园。
二、近现代中外园林史1.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时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设计师之一的安德烈亚·帕拉第奥对园林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设计了一系列以几何形状为基础的园林,如威尼斯的凡尔赛宫和费拉拉的达尔沃勒城堡。
2. 中国清代园林清代是中国园林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追求自然、柔和和恬静的氛围。
如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以及扬州的个园和瘦西湖都是清代园林的代表作。
3. 现代园林设计现代园林设计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园林设计案例,它将自然元素、现代建筑和人工景观相结合。
同样,日本的日本庭园也以其简约、精致的设计而闻名。
三、中外园林史的影响中外园林史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中园林史中可以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而外园林史则加强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园林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外园林史是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到现代,园林在中外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表达人类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一种手段,也是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72ddddb14e852458fb57af.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1.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陵园。
公元前16世纪,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遍布尼罗河谷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等开始逐渐变成祭祀重臣所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住宅庭院。
园林特点:1)庭院基本采用规则的几何形对称布局;2)以园艺种植业为主,通过树木与棚架的构置,与花草树木搭配,树木成行种植,有成排的拱形葡萄架;3)有矩形水池,;池旁有凉亭供人休息种有水生植物,饲养水禽和鱼类,作观赏与灌溉之用。
1、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及特点,试举例说明之。
包括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园(1)宫苑园林是指为埃及法老休憩娱乐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王宫,四周围为高墙,宫内再以墙体分隔空间,形成若干小院落,呈中轴对称格局。
各院落中有格栅、栅架和水池等,装饰有花木、草地,畜养水禽,还有凉亭的设置。
如古埃及底比斯的法老宫苑(2)圣苑园林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围种植着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神秘的色彩。
如徳力。
埃尔。
巴哈里神庙(3)陵寝园林是指为安葬埃及法老及法老以享天国仙界之福而建筑的墓地。
其中心是金字塔,四周有对称栽植的林木。
如胡夫金字塔(4)贵族花园是指古埃及王公贵族为满足其奢侈的生活需要而建筑的与府邸相连的花园。
这种花园一般都有游乐性的水池,四周栽培着各种树木花草,花木中掩映着游憩凉亭如古埃及底比斯阿米诺非斯三世某大臣的住宅花园2古希腊园林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学会了波斯造园艺术,希腊庭园由果菜园改造成装饰性的园庭,最终发展成了柱廊园。
造园特点:住宅方正规则,内中整齐的栽植花木,庭院中心建立喷水池、雕塑,面对庭院中心四面以柱廊环绕,形成封闭式园林。
(网上资料)柱廊园(Peristyle):属城市宅园,庭园位于住宅中央,四周以柱廊围合成庭院。
庭院空间有明显的几何轴线关系,形式规划方整。
庭院内树木栽植规整,设有水池或喷泉。
(课件)希腊造园受到当时美学观的影响,认为美是有秩序的、合乎规律的、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所以古希腊园林尤其是庭院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也以此求的与住宅建筑的协调。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资料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0bf64d4baa00b52acfc7cac3.png)
单选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DA.中国古典园林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本于口然、高于口然是其创作的主旨B.屮国古典园林在建筑方血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C.小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美,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人臼然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匾题和对联也是诗文少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而表现园林“诗情”的主耍手段D.中国古典园林按古典建筑的原则來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來控制全局2、屮国古典园林的雏形起源于B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建章宫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是DA.第一个具有求仙功能的皇家园林B.第一个将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引入到皐家园林造园的宫苑C.历史上规模最人的皇家园林D.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池三山”遂成为历來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人物是BA威廉•肯特B勒•诺特C全能的布朗D威廉・钱伯斯5、“上林苑”的兴建时期是A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唐D明清多选1下列园林属于城市私园的有ACA湖园B庐山草堂C狮子林D信宫E清华宫2下列景点属于網川别业的有ABDA鹿柴B斤竹岭C竹外一枝轩D竹里馆E寒碧山房3卜列景点属于颐和园的有ACA后溪河B西天梵境C谐趣园4下列园林在《洛阳名园记》中有专门记述的有BCEA艮岳B归仁园C环溪D沧浪亭E董氏西园5下列园林属于江南私园的有CDA恭王府花园B浣花溪草堂C瞻园D艺圃E勺园判断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正确)2小央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
(错误。
黄石公园)3 tl本的神道精神对大口然的态度是改造大口然,改变大口然的进程。
(错误。
尊重自然,不影响自然)4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
(正确)5现代园林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包插视觉呆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人方面的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729d95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f.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内容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第⼀章绪论1、园林的定义在⼀定的地段范围内,利⽤、改造天然⼭⽔地貌,或者⼈为地开辟⼭⽔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构成⼀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悦⽬、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2、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
他所从事的⼯作内容包括两个主要内容:⼀是针对⽆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然资源以及⾃然资源逐渐被蚕⾷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
通过对⼟地利⽤的合理规划致⼒于⾃然资源的保护,对⼤地风致和⾃然景观作为⼈类⽣存环境的⼀部分⽽加强维护与管理。
⼆是针对⼤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即“把乡村带进城市”,建⽴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换⾔之,城市必须逐步地趋于园林化。
3、“天⼈合⼀”“寄情⼭⽔”“崇尚隐逸”的含义天⼈合⼀有三层含义:⼀、⼈是天地⽣成的,故强调“天道”与“⼈道”的相通、相类和统⼀。
⼆、⼈类道德的最⾼原则与⾃然界的普遍规律是⼀⽽⼆、⼆⽽⼀的,“⾃然”和“⼈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
三、“天⼈感应”说。
“寄情⼭⽔”不仅表现为游⼭玩⽔的⾏动,也是⼀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的永恒的⼭⽔情结。
“崇尚隐逸”与“寄情⼭⽔”有着极密切的关系,⼤⾃然⼭⽔的⽣态环境是滋⽣⼠⼈的隐逸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也是⼠⼈的隐逸⾏为的最⼴⼤的载体。
4、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园和天然⼭⽔园。
5、⼈⼯⼭⽔园:在平地上开凿⽔体、堆筑假⼭,⼈为的创设⼭⽔地貌,配以花⽊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风景缩移模拟在⼀个⼩范围之内。
6、天然⼭⽔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野风景地带,包括⼭⽔园、⼭地园和⽔景园等。
7、按园林⾪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各⾃的定义)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和皇室私有,古籍⾥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
最新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资料
![最新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ab1305b84ae45c3a358c22.png)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西方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
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
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
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则人认为:⏹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界。
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园林组成要素:建筑——建筑营造⏹山石——筑山⏹水体——理水植物——植物配置封建农业文明园林特点(作用):1)为统治阶级服务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特点(作用):1)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夏、殷、周秦、汉——————园林的生成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隋、唐————————园林的全盛期两宋——————————园林的成熟初期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后期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e45c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8.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中外园林史是研究园林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复习园林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艺术,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
本文将从中外园林史的不同阶段入手,探讨其中的精华和特点。
一、古代园林的发展古代园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发展的重要起点。
中国古代园林以山水为主题,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古代园林的代表作品有中国四大名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以及杭州的西湖。
这些园林以精湛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与中国古代园林相比,西方古代园林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园林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代表作品有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和罗马的维斯塔神庙。
古代罗马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
二、中世纪的园林艺术中世纪是欧洲园林艺术的重要时期,它受到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修道院和城堡成为园林艺术的主要场所。
修道院的园林以神秘和宁静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法国的蒙特圣米歇尔修道院和英国的耶鲁大教堂花园。
城堡的园林则注重防御和展示财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凡尔赛宫和英国的哈姆顿庄园。
与此同时,中国的园林艺术也经历了中世纪的发展。
南宋时期的园林注重山水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代表作品有苏州的留园和杭州的西湖。
这些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融入了人文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魅力。
三、近现代园林的演变近现代是园林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受到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园林设计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欧洲的巴洛克园林以宫廷和贵族庄园为主要场所,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凡尔赛宫和意大利的维拉德斯特。
与此同时,中国的园林艺术也经历了近现代的演变。
清代的园林注重意境和景致的营造,代表作品有苏州的拙政园和北京的颐和园。
这些园林以精湛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的魅力。
中外园林史复习提纲
![中外园林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715f1aa76e58fafab00388.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提纲一、绪论部分1.世界园林按布置形式分为哪三种类型?2.世界园林有哪三大体系?二、外国园林史(一)古代的造园1.古希腊园林分为哪四种类型?2.“空中花园”建于什么时期?3.欧洲的别墅庄园园林起源于何时?4.古罗马园林分为哪四种类型?(二)中世纪园林1.中世纪的欧洲园林分为哪2种类型?(三)伊斯兰园林1.柴哈尔园属于何种风格园林?2.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主要类型是哪2种?3.格内拉里弗花园属于什么风格?4.简要分析印度伊斯兰园林的主要风格特征(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在初期、中期和后期各流行什么风格?2.法国的维兰德里庄园主要受什么影响?3.简要分析意大利美第奇式园林的基本特点4.意大利台地式园林的典型实例有哪些?5.跌水和瀑布等动水景观是哪国园林的风格特征?6.意大利台地式园林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有何基本特点?试举一例作适当分析。
(五)法国勒·诺特尔园林1.凡尔赛宫苑的中轴线有多长?2.种满鲜花的方格形花坛主要在哪国园林中中使用?3.简要叙述凡尔赛宫苑的概况4.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有哪些基本特点?有哪些代表性实例?试举一例作适当分析。
5.法国的勒·诺特尔园林可分为哪三种类型?6.勒·诺特尔的成名作品是什么?7.英国的勒·诺特尔式园林以哪个最著名?(六)英国风景式园林1.“隐垣”是由谁首创的?2.英国的哪个园林中建有中国塔和孔庙?3.英国自然风景园最杰出的三个代表人物是谁?4.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和中国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相比较,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七)其它1.德国园林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哪个园林中有中国塔?2.概括法国“英中式园林”的风格特征三、中国古典园林(一)概述1.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分为哪三种类型?2.中国古典园林按地方风格分为哪三种类型?3.我国的寺观园林可分为哪2种类型?4.影响中国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的意识形态有哪些?5.“园林”一词成为专有名词是出自那部著作?(二)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1.我国园林的最初形式——“囿”是在什么时期出现的?2.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园林的两个代表性实例是什么?(三)秦汉园林1.“上林苑”是什么时期的皇家园林?是由谁修建的?(四)魏晋南北朝园林1.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有哪些表现形式?2.“云林苑”是什么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扩建的?3.曹魏所建的帝王宫苑“铜雀园”位于哪个城市?4.“金谷园”是什么时期的私家园林?5.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在转折期的特点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中有何地位?7.简要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特点(五)隋唐园林1.唐代离宫别苑的典型是什么?2.庐山草堂是由谁所建的私家园林?3.辋川别业是由谁所建的私家园林?4.论述唐宋时期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六)两宋园林1.两宋时期的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何处?2.“左山右水”的园林格局是哪个园林的特点?3.艮岳是什么时期的皇家园林?建于何地?其造园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士、隐逸思想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92ed30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0.png)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着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4.园林类型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第二章欧洲园林1.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设计师{道宁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道宁之后的园林大师是奥姆斯特德}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3.造园的理论与实践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的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4.英中式园林: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之为“英中式园林”;5.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过渡,肯特造成过渡,布朗-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画家造园家一起造园,钱伯斯向中国学习肯辛顿公园:伦敦皇家园林中改为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公园;第三章伊斯兰园林1.天堂园:面积通常较小,四周有围墙,外观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和的中庭,与人的尺寸非常协调,其内有十字型的林荫道,构成中轴线;中轴线将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有中心水池,象征天堂;2.空中花园又被译为“悬园”或“架空园”,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3.王宫庭园是中世纪伊斯兰的主要园林类型;4.菲恩园是国家王宫庭园的典型代表;第四章中国园林的雏形1.一池三山的应用:建章宫、西苑、元代的大内御苑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圃、台、园圃3.中国园林的雏形--囿,最早的囿是畜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4.囿中较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5.2考工记·匠人关于周代王城的描述:匠人营国……德6.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7.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代表:姑苏台、荆台、章华台第五章中国园林嗯形成-苑1.秦代建筑以广阔,壮丽,豪放为主要特征2.秦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3.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萧何建、建章宫;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未央宫4.两汉私家园林的代表:梁孝王兔园、梁冀园苑,袁广汉园5.秦代时上林苑广阔、建章宫壮丽、广成苑豪放6.先秦两汉园林特点1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最早的狩猎、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息与观赏为主3大自然在人们心中尚保持着一种浓厚的神秘感7.上林苑本为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禁苑,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苑中最大的是昆明湖,是世界上最早的树木园洛阳主要苑囿: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第六章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1.魏晋六朝时期宗教、哲学、文人思想对园林发展的影响1在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式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2游赏活动成为园林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集中地代表了一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2·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华林苑曲水流觞的最早起源、芳林园、乐游园私家园林:金谷园、会稽谢家庄园、城廓宅园、张伦宅园、雍宅寺观园林:同泰寺、五台山、峨眉山永宁寺佛塔是最宏伟的佛塔3.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第七章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1.大明宫的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2.皇家园林的代表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禁苑面积最大,在长安城北郊一带,风景园林区,狩猎区3.私家园林的代表:辋川别业长安、屡道坊宅园洛阳4.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董源,李成、关仝、荆浩5.长廊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6.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7.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张峋洛阳花谱8.梨园: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学院”9.曲江池:我国历史上见诸文字的第一个公共游览地10.唐代园林的特点: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安全形成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前代有所升华③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④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已经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⑤佛教禅宗兴盛⑥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丽,而且反应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11.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12.宋代造园活动兴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文人园林的兴起2造园的叠石技术大为提高3植物栽培技术提高13.艮岳园①主持者是:梁师成;相关的记载文献两篇比较着名艮岳记宋徽宗撰写,华阳宫记僧人祖秀撰写②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的“放怀适情,游心赏玩”③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1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水系,它几乎包罗壳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3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4园林建筑几乎包罗壳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小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观景”的作用5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14.东京四苑①琼林苑:除殿亭楼阁、池桥画舫之外,还以树木和南方的花草取胜,是一座以植物为主体的园林②玉津苑:仅有少量建筑,环境比较清幽,林木特别茂盛③宜春苑:以栽培花卉之盛而闻名京师④含芳园:以竹林繁茂而出名⑤辋川别业:唐长安私园,文人别墅园林⑥履道坊宅园:唐洛阳私家园林⑦相国寺:北宋寺观园林⑧灵隐寺:南宋寺观园林15.李格非关于北宋私家园林的着作:洛阳名园记,将私家园林分为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游憩园董氏东园,董氏西园、花园归仁里,李氏人丰园洛阳名园记对洛阳私家园林的总结①除宅园之外,还有许多单独建置的游憩园②洛阳的私家园林都是以莳花栽木着称③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甚至不用④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6.两宋时期造园的特点①皇家园林出现了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②市民园林开始兴盛③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④这个时期的园林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⑤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一步的文人化17.苏州现存园林中建园最早的是苏舜钡的沧浪亭18.文人园林风格特征1简远2疏朗3雅致4天然第八章中国园林的成熟1.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是:林有麟的素园石谱2.元明清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2)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民间造园活动广泛普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3)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园林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4)造园的理论探索(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3.石涛的叠石传世作品是扬州的个园,万石园片石山房假山4.清初三部园林理论着作是作者分别是5.李渔一家言、文震亨长物志、计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着6.三山五园分别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7.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是:畅春园,称之为“京师第一园”叶洮负责规划,张然主持叠山工程8.避暑山庄的五个特点:(1)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联成一片(3)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和武烈河东岸的奇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4)湖区有三大水源(5)具有冬暖夏凉优越的小气候条件8.圆明园的五个分区分别是:官区、后湖区、第三区、福海区、第五区包括内宫北墙外的长条分区9.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是:法源寺10.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重阳宫元代关中道教全真教着名圣地还有两个是白云观,永乐宫11.北方园林为什么以北京为中心(1)大量官僚、王宫贵戚集中,世居本地者子孙繁衍分宅而居,外省的大员、蒙古王公都要在北京兴造宅邸而有宅必有园(2)自康熙以来皇家园林建设频繁,至乾隆时达到高峰注:“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赵孟頫写12.扬州园林的代表是:个园,晚清第一园是:何园13.岭南四大名园是:顺德的清辉园、东菀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粤中四大名园14.列举明清两代着名的造园匠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叶涛:畅春园张然:畅春园张轼:寄畅园计成:影园15.私家园林矛盾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1宅园的性质发生变化,园林与府邸的关系比过去更为密切2园林建筑物的类型改变,数量随着园林性质的转化而逐渐增多3园内用石掇山更为普遍4园内的植物配置,重艺不重技5私家园林景题盛行,形式倾向日益突出16.复道回廊:“中国立交桥的雏形”17.两堤上的六座桥梁: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宗教三大花事:法源寺“丁香”与宗教寺中土丹茶、王府海棠18.引静桥:中国古典园林最短的拱形桥19.本时期园林分化为哪三大地方派别举例阐述各自的特点;1江南园林个园,休园,影园①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个体形象玲珑轻盈②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③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④园林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2北方园林半亩园,恭王府花园,勺园,清华园①建筑体量高大,形象稳重敦实②北京城里水资源匮乏,宅园多数因水源困难,故山水在布局中一般处于辅佐的地位,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而在小水面上求其变化③北京树种比江南少,树木花草多作为点缀④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相对要小一些⑤总体布局上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处理方式3岭南园林①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大,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②叠山常用姿态嶙峋、均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外形更轻盈活泼,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③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等,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一绝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故称岭南园林一绝20.颐和园总体规划的蓝本是:西湖;谐趣园仿照的是江南无锡的寄畅园。
中外园林史重点
![中外园林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8385f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c.png)
中外园林史讲义第一章:绪论一、1、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2、园林意义:是对人类生活空间及全球综合资源的合理安排、利用和管理。
即以处理人类与其生活环境的矛盾为研究对象,实在最高层面上协调人类生活与空间环境的科学。
3、园林概念:(1)在构成要素上,在园林用地中必然有天然或人工种植的各种花卉绿植。
植物是古今中外各类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2)在功能上,园林是人们游憩的场所。
人们通过游览园林景观,参与园林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愉悦身心,获得积极的休息。
(3)在形成过程中,园林多多少少都有人为的建造工作,园林都具有“人工参与建造”的共性。
4、园林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专门名词,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5、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的作为游憩生活境域的形式是囿出现时间在商殷,如西周周文的囿,由灵囿、灵沼、灵台构成了了中国古代苑林的雏形。
6、按构园方式划分①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造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园林及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工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有明显的中心轴。
②自然式:园林题材的配合在平面规划或园地划分上随形而定,景以境出。
园路多采用曲线,草地、水池多采取起伏的自然状貌,叠山理水顺乎自然法则。
是一种全景式仿真自然或浓缩自然的构园方式。
③混合式园林:把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构园方式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的造园方式。
是我国现在造园常用的一种的造园方式。
7、按园林隶属划分①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室私有,中国古籍里称为苑,宫苑,御园。
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家避暑,游憩居住的皇家园林。
园林史复习资料
![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091bb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e.png)
园林史复习资料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2.园林的形成背景:(1)自然造化(2)社会历史发展:时代发展的标志,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迁,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而发展。
(3)人们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
来自文艺浪漫,来自对现实田园生活的回归。
3.园林的性质:(1)社会属性:古代园林是少数贵族私有的,近、现代园林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的,是公有的(2)自然属性: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欧洲古典园林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而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使园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
4.园林的功能:(1)狩猎(围猎)(2)游玩(游戏)(3)观赏(4)休憩(5)祭祀(6)集会、演说(7)文体娱乐(8)饮食5.园林的类型:(1)按构园方式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2)按从属关系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贵族)园林、陵寝园林、公园(3)按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6.园林的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7.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的:A.种族、B.宗教、风俗习惯、C.语言文字系统、D.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8.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中国园林9.中国园林的特色:(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3)浓郁的诗情画意(4)深邃高雅的意境10.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11.中外园林艺术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1)造园思想混乱,没有正确解决以人为本与保护自然遗产、人文遗产的关系(2)生搬硬套,不顾本地人文历史环境与自然环境条件(3)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或沽名钓誉,盲目蛮干12.古埃及园林发展背景:13.古埃及园林类型: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贵族花园14.古埃及园林特色:是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宗教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9dd28b3b3567ec112d8aab.png)
名词解释: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__________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少年时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荆浩的画派和技艺。
中年曾漫游北(自然山、(自人造山)、水的,由山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
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
计成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体。
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作。
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天堂园:神秘的色彩。
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 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长寿快乐的神仙。
封建帝王都梦想_____________ 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林,号称七贤。
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简答: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1 / 14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洲园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体系之一。
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计成:(人名)字无否,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少年时园林: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即以绘画知名,继承和发展了关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荆浩的画派和技艺。
中年曾漫游北(自然山、(自人造山)、水的,由山方及两湖,返回江南后定居镇江。
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从此以后,便精研造园技艺。
计成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后半生便专门为人规划设计园林,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足迹便于镇江、常州、扬州、仪征、南京各地,成为著名的专业造园家,体。
并于造园实践之余,总结其丰富之囿:是蓄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
经验,写成《园冶》一书,成为中埃及圣苑:是指为埃及法老参拜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地神灵而建筑的园林化的神庙,周作。
围种植者茂密的树林以烘托神圣与天堂园:神秘的色彩。
在古波斯庭院中利用中轴一池三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线讲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中心水池,象征天堂,故名“天堂园”山,山上长满了长生不老药,住着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七个文人的长寿快乐的神仙。
封建帝王都梦想总称,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游于竹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林,号称七贤。
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简答: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1 / 14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1、欧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欧洲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洲园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体系之一。
其早期为规则式园林,斯兰园林形成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以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为特世界。
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色,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
3、中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行作队为国园林主要风格。
文艺复兴后,先后涌现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并峙比肩。
它属于山水风出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景式园林的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和英国风景式园林。
近现代以来,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又确立了人本主义造园宗旨,并于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出现了城市园林、园林城市和自然保护区园林,写意山水园林。
中轴对称的规整式率世界园林发展新潮流。
2、伊斯兰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
特点主要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园林有:①、本与自然、高于自然②、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③、浓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郁的诗情画意造的,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④、深邃高雅的意境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基本特点: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欧洲园林是以埃及园林和古希腊园林为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园林艺术形式。
阿拉伯人原属于阿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2拉伯半岛,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2 / 14 和自然式园林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以欧洲林,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本土为中心。
特点:规则式园林以于宫室、寺观,为中国园林的特殊恢弘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的形式。
特点:①、本与自然、高于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像、自然喷泉体现在庄重典雅气势;风景式②、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界限,③、浓郁的诗情画意④、深邃高雅的意境亦不考虑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将自然作为主体引入到园林中,体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长期处于现自然天成。
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活动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形式,、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封闭建筑与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
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特点:面积较小,建筑较封闭,十于表现自然,有单纯的摹仿自然山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将全园水进而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抽分割成四区,在园林中心,十字形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本于自道路交汇点,设有水池,以象征天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滴水广泛用陶瓷马赛克图案。
基本消失或者保留其象征意义,游中国园林属于自然山水风景式园林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3 / 14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向小型化,文人宅院初见端倪,隐士和隐逸思想开始对园林发生影型异军突起,集中地代表了这个时响。
4、寺院园林的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唐宋文人园林成就:1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对当地山水风景的开发多有建树 2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不仅参与了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用。
从此,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而且还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
根据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大并行不悖的鼎力局面,标志着中国自然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园林体系的完成。
规划,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哲理的秦汉时期: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上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园林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初期基本造园艺术之中。
3、开辟了写意山水上位皇室王侯富豪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穷极华丽,规划宏放,园林的新途径。
4、将“文人画”空前绝后。
园林总体布局模拟天上融入园林之中,意大利台地式园林风格特征:1星宿图案,并由简单地模仿发展为、文艺复兴初期多流行美第奇式园林,自觉地对应;苑囿的形制较自然,选址比较注重丘陵地和周围环境,无定规,无拘束,能因山就水,随要求远眺、俯瞰等借景条件。
遇而作;祈求长生成仙的意念在宫2、文艺复兴中期多流行台地园林。
苑中时有反映。
西汉中期以后,受3、文艺复兴后期主要流行巴拉克式园文人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林。
出现诗情画意。
东汉后期,皇家苑论述:囿由崇尚山水林木,园林建设亦趋4 / 14英国风景式园林形成原因:英国风出碧绿万顷,芳草天涯,牛羊如云的草原景观的重要原因。
这些为风景式园林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英国景式园林在英国的出现提供了良好本身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也与的社会条件。
3、16世纪中叶以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社欧洲基督教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会条件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中国他们游览了中国皇家宫苑和江南山、英国1山水写意园林的重要影响。
南部平缓舒展,北部地区丘陵起伏,水写意园林之后,为中国园林“虽境内多雨湿润,对植物生长尤其是为人作,宛自天开”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中国园林艺术从此在欧洲得草本植物发挥在那十分有利,因而到广泛传播,尤其是结合英国独特草坪、地被植物无需精心浇灌即可碧绿如茵。
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的地理、气候和植被环境,发展成植被条件成为风景式园林形成的得为自然风景式园林。
私家园林的风格特点:、十六世纪开始,私家园林的天独厚的基础。
2特点:1英国为争夺海权而制造大量舰船,、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增加了对木材的需要,加之燃料和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建筑材料的木材消耗,造成深林面,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积不断缩减。
为此,英国于1544年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颁布了禁止砍伐深林的法令,这在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英国草原上的丛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林景观。
此外,英国的圈地运动使际空间的感受;2、大多以水面为中牧区不断扩大,农业上采用牧草与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农作物轮作制,亦是英国田野呈现5 / 14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以林、陵寝园林按功能分为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园林、纪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能;45、园林的基本要素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6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是以世界文化体系为划分标准的,分为欧洲填空: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形成的背景因素:大自然的、1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精神园林体系需要 7、园林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2、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阶段之分8、中国园林史分期:萌芽期(夏—3、园林的功能主要有:狩猎、游玩、—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观赏、休憩、祭祀、集会演说、文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体娱乐、饮食、成熟期(元——园林的构成方式:规则式(整形式、清末)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自然式、秦汉时期私家园林兴起。
魏晋南北混合式朝时期寺观园林兴起,中国园林体系完成。
清私家园林分化为江南、、园林类型:按构园方式分为规则4北方、岭南园林按从属关系式、自然式、混合式9分为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古埃及园林形成的标志是出现了6 / 14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和崇拜祖先的金城堡庄园和府邸花园17字塔陵园、英国园林类型主要有国王宫苑园林和贵族府邸园林、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1018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花、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府邸花园和公共园林园19英国风景式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11、古希腊园林可以划分为庭园园园林、别墅庄园、府邸花园林、圣林、公共园林和学术园林20、古罗马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12、俄罗斯风景式园林可以划分为浪漫主义风景式园林和现实主义风(柱林、别墅庄园园林、中庭式庭园景式园林廊式)园林和公共园林21、中世纪欧洲园林类型有寺院园13、欧洲新型园林可以划分为城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和城市公共林、城堡园林。
中世纪前期以寺院绿地园林为主;后期以城堡庭园为主。
22、美国园林分为城市公园、城市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园林绿地系统和国家公园可以分为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23和巴洛克式园林、古巴比伦园林类型分为猎苑、圣苑和宫苑15、阿尔贝蒂的园林思想及其著作24《论建筑》P33、古波斯园林类型分为游猎园、。
宫苑、庭园等《造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被看做25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波斯伊斯兰式园林类型分为水法园、庭园、别墅园、城堡典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
16、法国园林类型主要有城堡花园、26、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类型分为宫7 / 14苑园林和别墅花园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宫苑有布伦海27、印度伊斯兰园林类型分为宫苑、姆宫风景园和邱园,府邸庄园有霍庭园、别墅园和陵园华德庄园和斯托海德城市公园有肯辛顿园、海德公园、奥姆斯特德原则:①、满足人们的需要;②、考虑自然和环境的效益;绿园、圣-杰姆士园、摄政园、苏蒙③、规划要考虑管理的要求和交通山秋公园人类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动物园1828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