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
微量铁的测定实验报告
![微量铁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2efc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2.png)
微量铁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铁,掌握该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微量铁在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
该定律指出,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在一定波长下,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溶液的浓度。
对于微量铁的测定,通常采用邻啡啰啉分光光度法。
邻啡啰啉是一种显色剂,可以与铁离子形成黄色的络合物。
在一定波长下,通过测量该络合物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消解、萃取等,以释放出样品中的铁离子。
2.显色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的显色剂邻啡啰啉,与铁离子发生显色反应,形成黄色的络合物。
3.分光光度测量:在一定波长下,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络合物的吸光度。
4.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三、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比色皿等。
(2)试剂:铁标准溶液、邻啡啰啉溶液、浓硝酸、过硫酸铵等。
2.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消解、萃取等,以释放出样品中的铁离子。
3.显色反应:取适量处理后的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显色剂邻啡啰啉,摇匀后静置一定时间,使络合物充分形成。
4.分光光度测量:在波长为510nm处,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显色后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5.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进行显色反应后,在波长为510nm处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007x + 0.002,相关系数为0.999。
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铁离子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和测定微量铁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和测定微量铁](https://img.taocdn.com/s3/m/019036e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e.png)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和测定微量铁邻二氮菲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染料,在化学分析中常用于铁离子的测定。
邻二氮菲与铁离子生成的络合物具有明显的吸收光谱峰,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和测定微量铁的方法。
实验条件1. 试剂和仪器(1)邻二氮菲:纯度应在98%以上。
(3)盐酸:纯度应在37%以上,用于控制溶液的酸度。
(4)标准铁溶液:浓度为1000μg/mL。
(5)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吸收光谱曲线。
2. 操作步骤(1)制备邻二氮菲工作溶液:将1g邻二氮菲溶于100mL 乙醇中,稀释至1000μg/mL。
(2)制备硝酸铁标准溶液:取适量的硝酸铁溶于水中,调节pH至5.5-6.5,使用标准铁溶液调节溶液浓度。
(3)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盐酸和邻二氮菲工作溶液,使其浓度为3×10^-4 M,pH 为5.5-6.5。
(5)根据吸收光谱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测定微量铁针对微量铁的测定,可以采用前处理方法和放大测量方法,使得样品浓度达到设备测量范围的要求。
1. 前处理方法对于低浓度的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以提高铁离子浓度,通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萃取和浓缩等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柱:树脂柱具有强的选择性,可以去除多余的离子,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离子萃取:使用萃取剂提取样品中的铁离子,可以增加铁离子的浓度,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2. 放大测量方法放大测量方法可以克服微量铁浓度过低的问题,通常使用衍射法、磁光法和荧光法等方法。
荧光法:荧光法利用荧光染料与铁离子生成荧光复合物,测量荧光信号强度来定量分析铁离子的浓度。
总之,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测定铁离子的方法,而在测定微量铁时,需要采用前处理方法和放大测量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铁离子浓度,还可以克服微量铁浓度过低而带来的精度低下的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报告-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报告-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https://img.taocdn.com/s3/m/bdbfe13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7.png)
实验报告-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的:1.了解物质的分⼦吸收光谱及其测定⽅法。
初步了解⽐尔定理所反映的物质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操作,测量溶液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
3.学习实验数据的列表与绘图⽅法,绘制吸收曲线。
三、实验原理:1.各种物质分⼦各⾃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发⽣强的选择性吸收,形成各有特征的吸收光谱。
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可以绘出其吸收程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作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反映了被测物质的分⼦特性,可⽤以鉴别物质。
2.在特定波长下测量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吸光度A)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进⾏定量测定。
这⼀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可⽤光的吸收定律即⽐尔(Beer)定律来表述:A=lg(1/T)=lg(I0 /I)=εbc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I0为⼊射光的强度,I为物质吸收后的透射光强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吸光光程(透光液层的厚度),c为溶液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当实验在同⼀条件下进⾏,⼊射光、吸光系数和液层厚度不变时,吸光度只随溶液的浓度变化,从⽽可以简单表达为A=KC。
3.邻⼆氮菲是测定微量铁的良好试剂,它与Fe2+ 反应,⽣成稳定的橙红⾊络合物铁—邻⼆氮菲配合物。
此反应很灵敏,反应平衡常数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为1.1*104 。
在Ph2-9范围内,颜⾊深度与酸度⽆关⽽且很稳定。
四、实验⽤品:U-5100分光光度计(1cm⽐⾊⽫⼀对)、50ml容量瓶4个、50ml烧杯2个、5ml移液管1⽀、10ml量杯3个、吸球1个、胶头滴管3⽀、塑料洗瓶1个、废液缸1个、铁标准溶液20µg/ml、盐酸羟胺10%、邻⼆氮菲0.15%、醋酸钠溶液1mol/L五、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4个容量瓶分别标记为1、2、3、4号,然后⽤20µg/ml铁标准溶液润洗⼀个烧杯和移液管各3次,⽤移液管分别取1.00ml、2.00ml和4.00ml 20µg/ml的铁标准溶液于2、3、4号烧杯中。
实验五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实验五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1f488ced83c4bb4cf6ecd1c0.png)
实验五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 2.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二价铁离子与试剂生成极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的稳K lg =21.3,摩尔吸光系数510 =11000 L·mol -1·cm -1。
在显色前,用盐酸羟胺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
4Fe 3++2NH 2OH →4Fe 2+ + N 2O + 4H ++ H 2O测定时,控制溶液pH =3较为适宜,酸度高时,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二价铁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用邻二氮菲测定时,有很多元素干扰测定,须预先进行掩蔽或分离,如钴、镍、铜、铅与试剂形成有色配合物;钨、铂、镉、汞与试剂生成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如锡、铅、铋则在邻二氮菲铁配合物形成的pH 范围内发生水解;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1.醋酸钠:l mol·L -1; 2.氢氧化钠:0.4 mol·L -1; 3.盐 酸:6 mol·L -1;、4.盐酸羟胺:100g·L -1(临时配制);5.邻二氮菲(1.5g·L -1):0.l5g 邻二氮菲溶解在100mL1:1乙醇溶液中。
6.铁标准溶液(1)100μg ·mL -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8634gNH 4Fe (SO 4)2·12H 20于200ml 烧杯中,用6 mol·L -1盐酸20 mL 溶解,移至1 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0 μg·mL -1(即0.01 mg·mL -1)铁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吸取10ml100μg ·mL -1铁标准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2ml 6 mol·L -1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3781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d.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枪。
试剂:铁标准溶液、硝酸铵和硝酸亚铁、硫酸亚铁。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的硝酸铵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稀释成适宜的浓度。
2.在分光光度计上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仪器的初步调试。
3.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分别进行三次测定,并计算平均值。
4.将测量所得的吸光度与浓度制成标准曲线。
5.将待测溶液纳入曲线范围内进行测定,计算出溶液中铁的含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所得的吸光度和浓度数据,我们制成了铁的标准曲线。
通过
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我们进一步计算出溶液中铁的浓度。
实验讨论:
1.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纯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试剂的纯度
不高,将会引入误差。
2.在实验过程中,仪器的选择和操作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准确操作仪器,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3.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样品的前处理,例如稀释、过滤等步骤。
4.在进行标准曲线绘制时,至少应该有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每
个溶液进行三次测定,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分光光度法,我们成功测定了待测溶液中铁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微量铁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注意仪器的选择
和操作,以及试剂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分光光度法测定纯碱中微量铁
![分光光度法测定纯碱中微量铁](https://img.taocdn.com/s3/m/e63c0052804d2b160b4ec027.png)
6 7 8
2
3
4
5
1 . 2实验原 理
此 反 应 可用 于 测 定微 量 的Fe n, 如 果 铁
称样量( g ) 5 . 1 9 9 6 5 . 0 7 0 2 5 . O 4 0 9 5 . 0 0 3 5 . 0 o 2 4 . 9 9 8 1 5 . 0 0 I 1 5 . 1 1 7 7 吸光度 0 . 0 4 5 0. 0 4 3 0 . 0 4 2 0 . 0 4 0 0 . 0 4 0 0 . 0 4 l 0 . 0 4 1 0 . 0 4 4
瓶中 , 稀释至刻度 , 摇 匀 待用 。
0. 1 5 %的邻 二 氮 菲 溶液 ( 临用时配制) :
称取1 . 5 g 邻 二 氮 菲于 烧 杯 中 , 先 加 少 许 乙
表2 纯碱微 量铁 测定 结 果表
品 名 编 号 纯 碱 1
醇溶 解 , 再 加水 稀 释 , 然后转 入 1 0 0 0 ml 容量
课 改 论 坛
O h l n a E d u c a t l 。 n— I n n o v a t i o — n H e r a l d
分 光 光度 法测 定 纯 碱 中微 量 铁
马 玲 娥 ( 本 溪市 化学工业学 校 辽 宁本溪 1 1 7 0 2 2 )
摘 要: 本文讨论 了分 光光度 法测 定纯碱 中微量铁 的测定 条件 。 实验结果表 明, 该方法不仅条件 易于控 制掌握 , 而且 结果准确 , 重现性好 。 操 作 简单 快捷 。 关键词 : 分光光度法 铰 实验 中图分类号 : T Q 1 1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1 2 ( a ) 一 0 0 9 9 -0 2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https://img.taocdn.com/s3/m/4236847a5acfa1c7aa00cc7b.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姓名###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2904090120 日期 2011 年 11 月 9 日 星期三
一、实验原理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对光选择性的吸收而进行的分析方法。它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和一定的准确度,特别适宜于微量祖坟的测定。 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显色剂, 目前大多数采用邻二氮菲为显色剂。 在 pH=2~9 的挑件下, 二价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 lgK=21.3 ,摩尔吸光系数为 1.1*104。 显色前要用盐酸羟胺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测定是应控制溶液浓度在 pH=5 左右为宜。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是应注意的主要是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量吸光度的条件。显色 反应的条件有显色剂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时间、显色时溶液的温度、干扰物质的消除方 法等。 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包括应选择的入射光波长,吸光度范围和参比溶液。 本实验帮助学生研究邻二氮菲测铁摘入射光波长、 络合物肉 on 工业的稳定性、 显色剂浓度、 溶液 pH 值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确定实验的最佳条件。
条件实验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取 7 个 50mL 的容量瓶, 各加入 1mL 铁标准溶液, 1mL 盐酸羟胺, 摇匀。 在分别加入 0.1、 0.3、0.5、0.8、1.0、2.0、4.0mL 邻二氮菲和 5mLNaAc 溶液,以水实施至刻度,摇匀,放置 10min。用 1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在选择波长系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邻二 氮菲溶液的体积 V 为横坐标,吸光度 A 为纵坐标,绘制 A 与 V 的关系的显色剂用量影响曲 线。得出测定铁是显色剂的最适宜用量。
没有干扰离子。 2、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应分别采用何种量器较为合适?为什么? 答:应采用移液管或是滴定管,因为要准确量取物质的体积。 3、对所做的条件实验进行讨论并选择适宜的测量条件。 答:显色剂为 2mL 的邻二氮菲溶液,显色时间 10min 为宜。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铁](https://img.taocdn.com/s3/m/f35f7f2d50e2524de4187e3c.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虽铁离子最佳测定条件的选择、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光度法中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溶液酸度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2. 掌握最佳分析条件的选择方法。
3. 了解UV1800型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显色剂,在pH=2~9的条件下,Fe2+离子与邻二氮杂菲生成极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
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离子。
三、仪器与试剂:UV1800型分光光度计1.00xl0-3mol/L铁标准溶液、0.15%邻二氮杂菲溶液、10%盐酸羟胺溶液、1mol/LNaAc 溶液,6mol/LHCl 溶液,0.20mol/LNaOH 溶液四、实验步骤:1、显色剂用量的确定取7个50mL容量瓶,各加入2.00mL 1.0^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和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分别加入0.00、0.20、0.40、0.80、1.00、2.00、,然后加入5.00mL1mol/LNaAc溶液,稀释摇匀,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510nm 依次各溶液测定吸光度值。
绘制V-A曲线,吸光度最大且稳定的显色剂用量范围为最佳用量范围。
在上述测定条件下,用上述第六个溶液,分别测定在加入显色剂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和1h后的吸光度。
绘制t-A曲线吸光度最大且稳定的区间为最佳显色时间。
向8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2.00mL 1.00x10-3mol/L的铁标准溶液和 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入,定容摇匀。
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 然后以各自相应的试剂空白为参比,在510nm依次各溶液测定吸光度值,绘制pH-A曲线,吸光度最大且稳定的区间为最佳p H o五、问题讨论1. 最佳pH确定时为什么要用各自相应的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试剂空白如何配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虽铁离子、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一般条件及选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6144d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的测绘方法,了解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应用。
3.学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光被吸收的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在一定波长下,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A=εCL。
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求得铁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硝酸、高氯酸、硫酸、铁标准溶液(100μg/mL)、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100mL)、吸量管(10mL、5mL、2mL)等。
2.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10mL、5mL、2mL铁标准溶液于三个100mL容量瓶中,各加5mL硝酸,20mL硫酸,摇匀,用去离子水定容。
将各溶液分别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记录数据并绘制标准曲线。
3.测定样品中铁的含量: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1.标准曲线测绘结果在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为铁标准溶液的浓度(μg/mL),纵坐标为吸光度。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图1)。
可以看出,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增大。
表明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kx+b(k为斜率,b为截距)。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斜率k和截距b的值。
图1 标准曲线(请在此处插入标准曲线图)2.铁含量测定结果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μg/mL),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mg/L)。
结果如表1所示。
微量铁的实验报告
![微量铁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66e72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4.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微量铁的测定方法;2.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3. 学会标准曲线的制作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邻二氮菲是一种能与铁离子形成橙红色络合物的有机试剂,其最大吸收峰在510nm处。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测定未知样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具塞比色管、玻璃棒、pH计、磁力搅拌器等。
2. 试剂:邻二氮菲溶液、铁标准溶液、盐酸、氢氧化钠、pH缓冲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分别移取一定量的铁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盐酸调节pH值至3.5-4.0,加入一定量的邻二氮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铁标准溶液。
2. 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取上述标准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盐酸调节pH值至3.5-4.0,加入一定量的邻二氮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未知样品测定:取适量未知样品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盐酸调节pH值至3.5-4.0,加入一定量的邻二氮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 数据分析:根据标准曲线,从横坐标上找到对应吸光度的浓度值,即为未知样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A=0.046c+0.013,相关系数R²=0.998。
2. 未知样品测定:取未知样品进行测定,得到吸光度为0.278,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微量铁含量为0.28mg/L。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https://img.taocdn.com/s3/m/0e2dc432227916888586d725.png)
2 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 bc,当入射光波长λ 及光程b 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 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A-c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 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中铁的含量。
2 +
N
N
3
N N
2 + +F e
N
F e
N N
N
在pH=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 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 尔吸光系数ε 510 =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 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所以在 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 Fe2+,其反应式如下: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测定时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5较为适宜。酸度太高, 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水解,影响显色。
5 思考与讨论
1.本实验中哪些试剂应准确加入,哪些不必严格准确 加入? 加入溶液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2.加入乙酸钠的目的是什么?
谢谢!
序号
0 1 2 3 4 5
铁标准液 (mL) 0 2 4 6 8 10
盐酸羟胺 (mL) 1 1 1 1 1 1
邻二氮菲 (mL) 2 2 2 2 2 2
乙酸钠 (mL) 5 5 5 5 5 5
标准曲线 作图区
标准曲线测定区 样品池 控制区 未知浓度试样测定区
标准曲线 参数区
实验5-10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精)
![实验5-10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精)](https://img.taocdn.com/s3/m/13f115e4240c844769eaeec9.png)
3
4
5
6
7
移取溶液体积/ mL
0.00
1.00
标液
2.00
标液
3.00
标液
4.00
标液
5.00
标液
50.00
水样
50.00
水样
100mL溶液含铁量/mg
—
—
吸光度
(2)以100 mL溶液中铁含量(m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光度对铁含量的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试样水的铁含量。
(3)按下式计算试样水中铁的质量浓度: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0.00、1.00、2.00、3.00、4.00、5.00 mL铁标准溶液于6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50 mL水,用盐酸溶液或氨水调节pH为2,在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5 mL抗坏血酸溶液,摇匀,再加入10 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 mL邻二氮菲溶液,用水稀释至铁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笔记
2.提问:
(1)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吸收曲线?什么叫标准曲线?
(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中,用()作还原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作显色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目的要求
(1)了解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思考题:
(1)实验中加入抗坏血酸和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作用如何?为什么要预先调节溶液的pH为2?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在选定波长下,用3cm玻璃吸收池分别取配制的标准系列显色溶液,以未加铁标准溶液的试剂溶液作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水50.0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按配制标准系列同样的操作,顺序加入各种试剂进行还原和显色,并在同样条件下以未加铁标准溶液的试剂溶液作参比,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平行测定两份。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_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ea34364028915f814dc2c0.png)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一、目的要求1.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 掌握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实验技术。
3. 了解分光光度分析与测量条件的关系及其依据。
二、基本原理1. 光度法测定的条件: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应该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量吸光度的条件。
显色反应的条件有显色剂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时溶液的温度、显色时间及干扰物质的消除方法等;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包含应选择的入射光波长、吸光度范围和参比溶液等。
2. 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试剂。
在pH=2~9的条件下Fe 2+离子与邻二氮杂菲生成极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反应式如下:N N+Fe 2+2+此络合物的lgK 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1.1×104。
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 2+离子还原为Fe 3+离子,其反应式如下:32222222242Fe NH OH HCl Fe N H O H Cl +++-+→++++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5左右较为适宜。
酸度高时,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Fe 2+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Ba 2+、Cd 2+、Hg +、Ag +、Zn 2+等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沉淀,Ca 2+、Cu 2+、Ni 2+等离子则形成有色配合物。
当有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仪器和试剂1. 仪器:尤尼柯2000光度计;50 mL 容量瓶;1 mL ,2 mL ,5 mL 移液管。
2. 试剂:100μg/mL 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864g 分析纯4422()12NH Fe SO H O 置于一烧杯中,以30mL 2 moL/L HCl 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0μg/mL 铁标准溶液:由100μg/mL 铁标准溶液准确稀释10倍而成。
10%盐酸羟胺溶液(因其不稳定,需临时配制) 0.1%邻二氮杂菲溶液(新配制)1 moL/LNaAc溶液。
实验讲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
![实验讲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3ad42478ddccda38366baf0a.png)
实验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Ⅰ.实验目的(1)掌握用邻二氮菲显色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3)学会工作曲线的制作和样品的测定。
Ⅱ.实验用品仪器:721型(或其他型号)分光光度计、50mL容量瓶、吸量管。
药品:(NH4)2 Fe(SO4)2·6H2O(分析纯)、邻二氮菲(分析纯)、盐酸羟胺(分析纯)、NaAc(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溶液配制:(1). 10.0 μg·mL-1(即0.01 m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mg(NH4)2 Fe(SO4)2·6H2O于烧杯中,用2 mol·L-1盐酸15 mL溶解,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再准确稀释10倍成为含铁10 ug·mL-1标准溶液;(2). 0.15%邻二氮菲溶液(临时配制):先用少许乙醇溶解,再用水稀释;(3). 盐酸羟胺溶液10%(临时配制);(4). NaAc溶液1mol·L-1。
Ⅲ.实验原理在测定微量铁时,通常以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还原Fe3+为Fe2+,在pH=2~9范围内,使Fe2+与邻二氮菲反应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Fe(C12H8N2)3] 2+,其lgK f=21.3,λmax=510nm。
反应式如下:本方法不仅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ε= 1.1×104L·mol·cm-1),而且选择性好,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的Cr3+,Mn2+,PO43-;,5倍的Co2+,Cu2+等均不干扰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一般均选用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作为入射光波长(除非在该波长下有干扰),这样,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较高。
λmax通常通过制作吸收曲线得到,方法是:取待测物的1个标准溶液,在不同的波长(λ)下测量其吸光度(A),以A对λ作图,便得吸收曲线,曲线波峰所对应的波长即为最大吸收波长。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https://img.taocdn.com/s3/m/ba516b3583c4bb4cf6ecd103.png)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⒈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⒉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⒈确定适宜的条件的原因: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测定中,通常是将被测物与显色剂反应,使之生成有色物质,然后测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显色条件的完全程度和吸光度的测量条件都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使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必须选择适宜的显色反应条件和仪器测量条件。
通常所研究的显色反应条件有显色温度和时间,显色剂用量,显色液酸度,干扰物质的影响因素及消除等,但主要是测量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
对显色剂用量和测量波长的选择是该实验的内容。
⒉如何确定适宜的条件:条件试验的一般步骤为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暂时固定其他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液吸光度,通过吸光度与变化因素的曲线来确定适宜的条件。
⒊本试验测定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
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工业盐酸中铁的含量。
⒋邻二氮菲法的优点: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目前一般采用邻二氮菲法,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且稳定性好,干扰易消除等优点。
⒌邻二氮菲法简介: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选择测定微量铁的适宜条件和测量条件,并用于工业盐酸中铁的测定。
⒍邻二氮菲可测定试样中铁的总量的条件和依据:邻二氮菲亦称邻菲咯啉(简写phen),是光度法测定铁的优良试剂。
在pH=2~9的范围内,邻二氮菲与二价铁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
= 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邻此配合物的lgK稳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4e5c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8.png)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1.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和测定微量铁的分光光度法;2.掌握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物时,通过显色反应生成吸光系数较大的有色物质进行测。
2.确定适宜实验条件:改变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暂时固定其它影响因素,测吸光度,通过吸光度—该因素的曲线确定最适宜的显色条件。
其他因素的确定也照此方法。
3.本实验以邻二氮菲(phen)为显色剂,是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优良试剂,pH在2~9时(pH=5~6),Fe2+ + 3phen [Fe(phen)3]2+(稳定的红色配合物)lgK稳=21.3,λmax=510nm,ε510=1.1×104L·cm-1·mol-1用盐酸羟胺将Fe(Ⅲ)还原为Fe(Ⅱ),以邻二氮菲做显色剂可测定试样中铁含量。
本方法选择性高,杂离子难以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10mL吸量管,50mL 比色管。
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100μg·mL-1铁标准溶液,0.15%phen水溶液,10%盐酸羟胺溶液,1 mol·L-1醋酸钠溶液,工业盐酸(试样)。
四、实验操作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用吸量管吸取2.00mL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注入50mL比色管中,再加入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加入2.00mL0.15%phen水溶液和5.00mL1 mol·L-1醋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液,将上述试液装入1cm比色皿(2/3左右),在440nm~560nm 之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适宜波长。
2.确定显色条件⑴显色剂的用量在6支50mL比色管中各加入2.00mL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0mL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分别加入0.10、0.50、1.00、2.00、3.00、4.00mL0.15%phen 水溶液,再加入5.00mL1 mol·L-1醋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实验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
![实验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f58790316fc700abb68fc61.png)
实验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一、目的要求1. 通过本实验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2. 学习Vis-723G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测定中,通常是将被测物质与显色剂反应,使之生成有色物质,然后测量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和吸光度的物理测量条件都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取决于介质的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
在建立分析方法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为此,可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例如介质的pH值),暂时固定其它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液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pH曲线确定显色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
其它几个影响因素的适宜值,也可按这一方式分别确定。
本实验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找出测定微量铁的适宜显色条件。
三、仪器及试剂1. 仪器Vis-723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容量瓶50mL,250mL;吸量管5mL,10mL;吸量管25mL,10 mL,5 mL,2 mL;pH计;玻璃复合电极。
2.试剂①铁盐标准溶液准确称取若干克(自行计算)优级纯的铁铵矾NH4Fe(SO4)2·12H2O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6mo1·L-1 HCl溶液5mL,酸化后的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所得溶液每毫升含铁0.100mg。
然后吸取上述溶液25.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6mo1·L-1 HCl 溶液5mL,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描匀,所得溶液含铁0.0100mg·mL—1。
②0.1%邻二氮菲(又称邻菲咯啉)水溶液③1%盐酸羟胺水溶液④HAc-NaAc缓冲溶液(pH=4.6) 称取136g优级纯醋酸钠,加120mL 冰醋酸,加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
⑤0.1mo1.L-1NaOH溶液⑥0.1mo1.L-1HCl溶液⑦广泛pH试纸和不同范围的精密pH试纸注:上述试剂中,有特殊说明的除外,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或由分析纯试剂所配制。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5910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1.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的实验步骤。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和绘制标准曲线。
4. 了解水中铁的存在形态及对水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水中铁主要以二价铁(Fe2+)和三价铁(Fe3+)的形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二价铁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其吸光度与铁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水中铁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具塞比色管(50ml)、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
2. 试剂:(1)铁贮备液(100g/mL):准确称取0.7020克分析纯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加50毫升11 H2SO4,完全溶解后,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中Fe的质量浓度为100.0g/mL。
(2)铁标准使用液(20g/mL):准确移取铁贮备液2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中Fe2的质量浓度为20.0g/mL。
(3)0.5%邻菲啰啉水溶液:配制时加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4)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g盐酸羟胺,加适量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盐酸溶液:浓盐酸,稀释至1mol/L。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取7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1.0、1.5、2.0、2.5、3.0ml铁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向各比色管中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2ml邻菲啰啉溶液,混匀。
(3)室温下放置10分钟。
(4)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
(5)以铁浓度(mg/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水样中铁的测定(1)取水样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
(2)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实验
![分光光度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bc2bc84bceb19e8b8f6ba12.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实验)光度法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一、要求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4.通过本次实验,应掌握初步设计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步骤。
二、实验原理在pH为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Fe(Phen)32+: 其lgβ3=21.3,摩尔吸光系数ε508=1.1×104L.mol-1cm-1。
当铁为+3价时,可用盐酸羟还原: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Cu2+,Co2+,Ni2+,Cd2+,Hg2+,Mn2+,Zn2+等离子也能与Phen生成稳定络合物,在少量情况下,不影响Fe2+的测定,量大时可用EDTA掩蔽或预先分离。
吸光光度法的实验条件,如测量波长,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以及共存离子干扰及其消除等,都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本实验在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之前,先做部分条件试验,以便初学者掌握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
条件试验的简单方法是: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测得一系列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某实验条件的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某实验条件的适宜值或适宜范围。
三、注意事项1.使用721B或722型分光光度计,提前布置学生预习P147~154,在每台仪器前附上一张“使用方法”,要求学生看后才操作。
另外,还要预习P128~131中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一般两位学生共用一台仪器,合作做实验,但实验报告各自写,提前通知学生自备坐标纸。
两个实验作完后一起交报告。
暂不统一评分标准,由各组自行综合考虑,原则上条件试验应与预期基本相符,相对误差5%以内为合格。
3.用高级卫生纸作代用品擦干比色皿。
要求学生实验完毕洗净比色皿,并将比色皿浸泡在HNO溶液的烧杯中。
盛有15%的34.实验分为两个步骤:用两个单元时间完成a)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b)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四、实验步骤第一部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1、本次实验使用1.00×10-3Fe3+mol·L溶液,实验第二部分才使用100μg/ml Fe3+溶液和含Fe3+水样,注意不要取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条件试验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本实验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
2. 学习Vis-723G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测定中,通常是将被测物质与显色剂反应,使之生成有色物质,然后测量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和吸光度的物理测量条件都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取决于介质的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
在建立分析方法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为此,可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例如介质的pH值),暂时固定其它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液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pH曲线确定显色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
其它几个影响因素的适宜值,也可按这一方式分别确定。
本实验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找出测定微量铁的适宜显色条件。
三、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Vis-723G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容量瓶50mL,250mL;吸量管5mL,10mL;
吸量管25mL,10 mL,5 mL,2 mL;pH计;玻璃复合电极。
2.试剂
①铁盐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若干克(自行计算)优级纯的铁铵矾NH4Fe(SO4)2·12H2O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6mo1·L -1 HCl溶液5mL,酸化后的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所得溶液每毫升含铁0.100mg。
然后吸取上述溶液25.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6mo1·L-1 HCl 溶液5mL, 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描匀,所得溶液含铁0.0100mg·mL—1。
②0.1%邻二氮菲(又称邻菲咯啉)水溶液③1%盐酸羟胺水溶液
④HAc-NaAc缓冲溶液(pH=4.6) 称取136g优级纯醋酸钠,加120mL冰醋酸,加水溶解后,稀释至500mL。
⑤0.1mo1.L-1NaOH溶液⑥0.1mo1.L-1HCl溶液⑦广泛pH试纸和不同范围的精密pH 试纸注上述试剂中,有特殊说明的除外,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或由分析纯试剂所配制。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0.0,5.0 mL的0.0100mg·mL—1的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三个50mL的容量瓶中,各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2mL邻二氮菲、5mL NaAc,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放置10分钟后,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0.0mL铁标液)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之间,每隔5nm测定一次吸光度。
2.酸度影响
于9只50mL容量瓶中,用吸量管各加入5.0mL 0.0100mg/mL的铁标准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和5.0mL邻二氮菲溶液,然后按下表1分别加入HCl或NaOH溶液。
表1 HCl、NaOH溶液加入量
再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放置10min,用1cm比色皿并以蒸馏水作参比,在波长510nm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并先用广泛pH试纸粗略测定所配制各溶液的pH值,再用精密pH试纸、pH计准确测定各溶液的pH 值。
3.显色剂用量的影响用吸量管分别加入5.0mL 0.0100mg·mL-1铁标准溶液于8只50mL容量瓶中,并分别依次加入2.5mL盐酸羟胺,5.0mLHAc-NaAc缓冲溶液和各为0.5、1.0、1.5、3.0、5.0、8.0、9.0和10.0mL的邻二氮菲溶液,用蒸馏水分别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用1cm 比色皿并以蒸馏水为参比溶液,在波长510nm处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2.根据上面三组数据分别绘制:
(1) 吸光度-波长吸收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
(2) 吸光度-pH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 ;
(3) 吸光度-显色剂用量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 ;
3.从所得三条曲线上确定测定Fe的适宜波长——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显色反应适宜的pH值范围、合适的显色剂用量范围。
七、思考题
1.吸收曲线和标准曲线各有何实用意义?
2.测绘吸收曲线时,为何在510nm附近,测量点间隔要密些?
3.本条件实验中分别选用什么作参比溶液?为什么?
4.根据什么原则从吸光度-pH曲线确定显色的适宜pH值范围?如果选择不当,其后果怎样?
5.测pH值有哪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