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张晶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授课时数:65课时★设计者:高新区实验小学张晶★授课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课程描述】本册教材的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 评定等级:(1)90分以上为优秀; (2)80—89为良好; (3)60—79为及格; (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 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评先评优的 资格,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2014-4-3
谢谢观赏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2014-4-3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 长档案袋、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 ①预习情况; ②课堂学习状态、学习态度。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①是否上交;②是否独立完成;③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向课堂要质量.
改进课堂教学,结合优教通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多种练习,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பைடு நூலகம்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册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 的编写意图,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学。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的进行。
2014-4-3
(四)课时安排:
根据容量,根据难易安排,基本是一个例题一 个课时。
(五)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提问、小组间 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实践、课堂目标达成方案以 及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课后练习: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 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级下册课程纲要[]
表内除法(一)
1.除法的初步认 识
2.用2~6的乘法
口诀求商
理解除法的含 义,掌握用2~6的乘法口 诀求商的方法
10~11课时
第三单 元
图形与变换
1.锐角和钝角
2.平移和旋转
感知平移和旋 转现象,能辨 认锐角和钝 角,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准确 的描述锐角和 钝角的特征
3课时
第四单 元
表内除法(二)
2.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3.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参加 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多采取小 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 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要让 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 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统 计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 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克与千克
克与千克
掌握质量单位 克、千克。掌 握克与千克的 换算关系
1课时
第七单 元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1.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
2.几十几百的加 减法
正确口算两位 数加、减两位 数,会正确计 算几百几十 力□、减几百几 十。
7课时
第八单 元
统计
1.简单的复式统 计图
2.简单的统计图
3.简单的统计图 表练习课
空 间 与 图 形
主要考察学生对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 的掌握情况,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 角,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在教案活动中,让学生观察, 尝试用语言描述每一次变化中 每一个图形的变换过程。
统 计
主要考察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 式统计表的掌握情况,能根据统计图表 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掌握 统计的方法,并能正确地绘制统计图。
二数下课程纲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准备课课程纲要学校名称:书院河路小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梁晓燕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时:四课时一、课程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锐角和钝角 1课时左右2、平移和旋转 2课时左右3、活动剪一剪 1课时左右三、课程实施:1.课程资源(1)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
(2)学案:根据学校特色和学情编制科学有效的导学案。
(3)网络:合理利用电子白板班班通。
(4)练习:每节课后的课堂练习、习题及通过教师整合的达标检测题。
(5)纠错本:学生根据自己的错题情况自编。
2.实施手段(1)学案教学:通过导学案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方法:Ⅰ.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Ⅱ.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3)学习方法:Ⅰ.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发现问题。
Ⅱ.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1.过程性评价(满分100分)(1)课堂学习态度①预习情况(课前准备)(10分)②课堂学习状态(参与/回答/讨论/合作)(20分)③课后作业(是否上交/独立完成/错题纠正)(50分)(2)综合实践①积极参与集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
(15分)②参与课外数学兴趣小组。
(5分)2.结果性评价(满分100分)(1)学校统一组织的每月月考成绩总计占结果成绩的10%。
(2)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占结果总成绩的10%。
(3)由教育局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占结果总成绩的80%.学期总成绩=过程性评价×20%+结果性评价×80%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其评定结果为:优秀(总成绩在85分以上)良好(总成绩在80分以上)合格(总成绩在60分以上)需努力(不满60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课程纲要
学校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据收集整理课程类型必要教材来源义务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课时3课时设计教师魏金荣教材背景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知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要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内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所需课时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练习一1课时备注实施建议和策略:课程资源: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
2、教案:本年级组老师根据学校、班级学情编制教案。
3、练习:课本后的“做一做,练习”《学习与巩固》,《英才教材》,《黄冈小状元》4、其它资源:(1)书籍:《数学教师用书》、《小数数学教师》、《新课程标准》《课改实用手册》《小学生数学学习报》等(2)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3)音像制品:教学光盘(4)教具:图片、教学课件。
一、教/学活动:教学例1、例2以及习题中安排小组调查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
二、学习评价内容和方式:学习评价内容及方式;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操作以及堂堂清的练习等途径实现。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调查整理数据等活动实现。
有效性评价:。
(1)课堂表现。
通过个人回答、小组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2)作业情况。
根据学生作业上交、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纠错情况,用“等级+星级”形式进行评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授课教师:王朋利李君伟授课对象:新密市岳村镇赵寨小学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合重新编排的一个单元。
在实验教材中,正式教学混合运算在后,而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在前,而且教材淡化了对于混合运算的脱式计算的书写规范要求,对于何时开始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教师在教学时较难把握。
基于此,修订后的教材重新设计了混合运算教学的顺序,编排了这个单元,提前正式教学混合运算。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是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具体编排结果如下表。
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本单元则是学生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建议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从感性上认识了数学上对于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在进行两步运算时会使用,但是尚不会正确表达,也没有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完整word)二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pdf
二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学习内容: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上学期数学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强烈,拿到新书之后,急切想知道后续将学到的新知。
所以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教师给学生分享本册书的课程纲要,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即将学习的新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参照,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3、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课件出示:课程纲要)熟悉吗?课程纲要就像我们的学习导游,告诉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以及怎样评价大家的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二年级下册的数学乐园!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师:在假期期间,有没有同学预习了课本?给你2分钟的思考时间,回想下册我们将要学习哪些知识?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其他同学有补充吗?师:看来,大家预习不错,知道我们要学什么了,不过没有说完整。
出示“目录”。
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目录,除了刚刚同学说的,我们还将学到(指出来)我们都知道数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大领域(贴出)现在我们就来分分类,看这些知识分别属于哪个领域,先自己想一想,分一分,再和同桌交流你们的想法。
问:谁自愿上台分一分?同意这种分法吗?谁有不同意见?为什么这样分?师生:一、三、五、七这四个单元与数的认识和计算有关;二、四、六学习的是图形的认识及位置、测量;八调查与记录属于数据的整理,归为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属于综合与实践。
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单元一: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学生将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二:数的比较和排序本单元中,学生研究了数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序,并能够解决一些有关大小关系的问题。
单元三:加法与减法的综合应用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他们将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四:分组和对半分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分组和对半分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分组和对半分,他们能够理解数的分配和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解决一些与分组和对半分相关的问题。
单元五:乘法的初步认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他们将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六:整十和整百的乘法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整十和整百的乘法。
他们将学会如何进行整十和整百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整十和整百的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七:简便算术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一些简便的算术方法。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他们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与简便算术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八:时间和日历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时间和日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他们将学会读取时间和使用日历,并能够解决一些与时间和日历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九:图形的认识和制作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制作方法。
他们将学会认识和制作一些常见的图形,并能够解决一些与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十:计数与统计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计数和统计的方法。
通过统计数据,他们能够了解事物的数量和频率,并能够解决一些与计数和统计相关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课程纲要的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科目名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时:60课时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半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另外,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再加上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行为规范不好,不会安静地听课,书写不规范,这都给本学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数与代数:会用语言描述除法的含义,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说出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会准确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会计算有余数除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较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会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会用符号和语言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会说出万以内的近似数;会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整千加减法;会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结合具体情景会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会说出克和千克,并用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图形与几何:会判断并剪出轴对称图形;会判断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会举例说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现象.3、统计与概率:学生借助学习经验,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综合与实践运用:借助生活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思考交流,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两步计算的问题,会说出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判。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判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判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大伙儿都拿到了新书,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差不多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新书,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和熟语本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新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师: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
这本书有八个单元内容。
我们大致要用三个月的时刻学习完这些内容,下面确实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先看,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老师总结适当依照学生的发言总结如下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2、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依照线路图说出动身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通过的地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看,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量,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四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依照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5、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究运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运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运算结果的大致范畴进行确定,形成适应。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_课程纲要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内容
教学主题
教学内容
所需课时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
2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一、教/学活动:
教学例1、例2以及习题中引导学生小组调查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
二、评价内容和方式: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①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②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备注
实施建议和策略: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及时激励与评价。
结果处理:
1、平时学习不合格的同学采用谈话、家长谈话、上课多注意来促成学生更好的学习。
2、成绩不合格的同学课余时间补习使成绩至少达到合格。
四、教学建议和实施策略: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
2.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完整版)最新⼈教版⼆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学数学基础型课程教学教材:⼈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年级下册总课时数:单元学习 54课时实践活动 2课时总复习 4课时总计 60课时⼀、课程⽬标: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较万以内数的⼤⼩,能⽤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百、⼏⼗加、减⼏百⼏⼗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乘法⼝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括号的作⽤,会在解决问题中使⽤⼩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括号。
空间与图形:5、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格纸上将⼀个简单图形沿⽔平⽅向或竖直⽅向平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量的计量: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统计与概率:8、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简单的⽅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个5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简单的分析。
⼆、课程内容:根据《⼩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三、实施建议:(⼀)教学⽅式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激发学⽣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
3、给学⽣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整数1.1 正整数和负整数-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 掌握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比较- 运用正整数和负整数解决实际问题1.2 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3 数轴与整数运算- 了解数轴的概念与作用- 运用数轴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大小比较- 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二、分数2.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理解分数的概念- 掌握分数的表示法和读法- 进行分数的化简和比较2.2 分数的加减法- 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2.3 分数与整数- 理解带分数的概念- 进行带分数和整数的运算- 运用带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三、几何图形3.1 点、线和面- 理解点、线和面的概念- 能够画出简单的点、线和面3.2 平行线与垂直线- 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3.3 三角形与四边形- 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3.4 镜面对称与旋转对称- 理解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的概念- 能够找出镜面对称和旋转对称的图形四、时间和金钱4.1 时钟和时间- 能够读表并解释时间- 进行时钟的加减计算4.2 周期和日期- 了解星期、月份和季节的概念- 能够计算日期的差别4.3 金钱与货币- 认识各种货币的图案和面值-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运算五、数据统计5.1 收集与整理数据- 学会收集数据- 能够用表格和图表整理数据5.2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 能够读取和理解不同类型的图表- 进行简单的图表分析和推理5.3 概率与事件- 了解事件和概率的概念- 进行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和判断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纲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必修内容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授课时间:67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通过已有知识经验,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通过前置学习,讨论算法,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分物品,感受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通过与直角对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通过搜集关于质量的资料,实际掂一掂、称一称,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课程内容与实施】(一)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的实施课程内容课时课程资源学习活动课程纲要 1 引领学生学习课程纲要的内容及使用方法数与代数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教材2.计数器等教具3.班班通中的学习资源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增强数感,提高估计意识和能力。
2.通过已有知识经验,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会比较大小。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估算的意义。
3.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读数、写数法则,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全班交流。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求近似数 1整理和复习1数的运算平均分 3 1.教材2.学具卡片1.在实际情境,通过分物品,感受平均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4、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⒈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
效
性
评
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基础型课程教学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总课时数:单元学习 54课时实践活动 2课时总复习 4课时总计 60课时一、课程目标:数与代数: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空间与图形:5、初步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量的计量:7、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1000 克。
统计与概率:8、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个5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课程内容: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三、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练习册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的练习,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或推荐学生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材。
四、课程评价: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学期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情,在评价中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师生评价、小组评价、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不同的评价形式。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个性发展处于优势的群体,给予积极地评价,促使学生在更多地方面发展;对于某些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更要给予关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其主动参与评价。
具体评价如下:(一)评价指标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1、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行为及各种表现(课上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进行评价;2、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尤其是小组评价,小组成员针对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自评或互评,指出别人的优缺点,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小组成员人人进步。
(三)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评价1、课堂评价(1)我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立行言的表现以及上课的发言情况作为重要的评价之一,设定“坐立行言小标兵”“积极发言小明星”两个星级,对于上课坐姿端正、听讲认真以及发言积极的学生,我将采取加星的办法,每次奖励1颗星,依照评比方案各满10颗星可评为“坐立言行小标兵”“积极发言小明星”。
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汇报结果,这些活动老师不可能观察得很仔细、全面周到,可能导致片面、独断。
评价的权力放给学生,同学之间互相了解,这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同学互评完成,特别针对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每次都发言,能指出小组同学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别人学习有困难时能主动提供帮助的合作小组,将在每周评出“优秀合作小组”以此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互相启发,不断完善自我。
2、作业评价:我针对二年级的学生特点,学生的作业习惯、格式书写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需要针对书写的情况和学习的效果(也就是正确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作业写得干净并且全对给予表扬性语言评价。
(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对于口算、估算、计算、解决问题、课堂提问等多采用表现性评价,注重开展活动:如计算比赛、解决问题比赛,以活动促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数学综合素养。
具体实施评价方法:(1)计算技能评价:措施:1、每节课前进行5分钟的分块口算训练,有目的地选择口算,做到训练有针对性。
2、过滤出后进生,单独进行指导,让这些学生对每一种类型在速度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
评价办法:1、实行口算天天练制度。
采取小组评价方式。
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几组,一列是1组,设置组长1名。
每人每天练20道由组长设计的口算练习题,要求记录上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组长负责每天认真批改,批改情况及时记录在口算天天练表格中,错几道就写几,全对的划对号。
改完后老师检查批改和记录情况,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反馈。
组长的老师批改。
2、课堂上的计算天天练,采取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专门准备了一个计算练习本,可进行听算或视算练习,每次两道。
采取“我们都是小老师”的活动形式,做完后前后两个人评同伴,过一把“老师瘾”。
如果对方做的又对,字写得又好,加5分,如果做对了,字体不行,加3分。
3、期末笔试评价:在20分钟内完成100道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对95%及以上的同学获优秀等级,答对80%-94%的同学获优良等级,答对80%以下的同学需努力。
4、综合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笔试,评选出5—10名“口算小能手”颁发奖状。
(2)解决问题能力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表达、表达是否清晰等。
从学习数学的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1、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特别关注后进生。
2、抓好辅导我将利用每天中午辅导的时间,每天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采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价或全班集体评价的方式进行。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1)课本习题天天批改,天天评价,共同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2)做到一节课、一小结、一单元一把关一反馈。
三、课程实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将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课时)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显示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将采取以下措施: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
2.设计合适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3课时)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取的措施是:1.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切实理解。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充分的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
3.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4课时)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使学生会辨认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采取的措施是: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概念。
(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
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2)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为学生准备其他的实物,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旋转现象。
2.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1)教学中可以仿照教材上设计的活动,通过折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2)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
例如,让一名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再如,让一组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时,要准确把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要求。
•再如,本单元对平移、旋转主要是从生活化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学生大致能辨别这两种现象,并能通过操作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平移(或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5课时)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