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引经药歌诀

合集下载

十二经引经药,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引经药展开全文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太阳经的羌活、藁本;阳明经的白芷、葛根;少阳经的柴胡、黄芩;太阴经的苍术;少阴经的细辛;厥阴经的川芎、青皮。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萸、川芎、柴胡,常见的引经药:桔梗(载药上行)——肺经;心经(如天王补心丹)羌活――太阳经柴胡――少阳经白芷――阳明经川芎――厥阴经细辛、附子――少阴经(细辛:性甚走窜,透表达里,搜剔筋骨而祛邪。

)牛膝――引药下行,引气血下行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复杂可用二味,但君药药味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

十二经引经药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膀胱经:寒证:羌活肾经:热证:知母;寒证: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肺经:寒证:葱白、白芷;寒热证:升麻、桔梗大肠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寒热证:升麻升麻
脾经: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胃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肝经:寒证:吴茱萸、川芎;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胆经: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8.十二经引经药歌诀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正确认识引经药1、要认识引经药,首先必须区分归经与引经归经: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疾病状态下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可产生选择影响,因此提出了归经的概念。

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某个部分的选择作用。

如同为泻火药,泻心火选黄连;泻肺火选黄芩;泻肝火选龙胆草;泻肾火选知母;泻小肠火选木通;泻胃火选石膏. 引经:引经是某药将其他药引人特定经脉。

十二经引经药歌

十二经引经药歌

十二经引经药歌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引经药物歌诀

引经药物歌诀

引经药物歌诀
一..脏腑归经引药
肝:柴(胡吴)萸青皮(川)芎;
胆:柴(胡)青(皮)。

心:黄连细辛;
小肠:黄柏藁本。

脾:苍(术白)芍葛(根)升(麻);(石)膏芷葛(根)升(麻)入胃经。

肺:白芷桔梗升麻葱(白);
(石)膏(白)芷升麻大肠经。

独活知母入肾,
还有桂枝细辛;
膀胱:羌活引。

心包:柴胡丹皮用;
柴(胡连)翘骨皮上焦行,
下焦附子,中焦青(皮)。

二.使药引药归经
藁本川芎上巅顶;
上(部):桔梗;下(部):瓜膝龙;
羌活上部;下(部)独活行;
桑枝引治四肢病。

面部:菊花和凌霄(花);
眼睑部:用谷精草;
眉棱骨:用白芷好;
鼻部:辛夷花奇效;
耳轮部:用龙胆草;
口唇部:用芡实巧;
用银芩芷清面妙。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巧记引经药

巧记引经药

巧记引经药
引经药作为药物向导,能把其它药物带到该去的地方,临床意义非凡。

掌握好引经药,是用药的基本功。

下面的自谱原创《引经药歌》,希望能帮助需要的人巧记引经药。

《引经药歌》说明:
生(升)葱梗心(辛)肺:升麻、葱白、桔梗、辛夷入手太阴肺经。

趾(芷)高(膏)踢大肠:白芷、石膏入手阳明大肠经。

只(芷)搞(膏)哥根(葛根)喂(胃):白芷、石膏、葛根入足阳明胃经。

皮(脾)麻(升麻)尝柱(苍术)香:升麻、苍术入足太阴脾经。

心(辛)连心难睡:细辛、黄连入手少阴心经。

竹木通小肠:竹叶、木通入手太阳小肠经。

枪(羌)在膀胱活:羌活入足太阳膀胱经。

肉细肾精飞:肉桂、细辛入足少阴肾经。

心包踩(柴)蛋(丹)碎:柴胡、丹皮入手厥阴心包经。

连踩(柴)三脚(三焦)归:连翘、柴胡入手少阳三焦经。

皮青踩(柴)破胆:青皮、柴胡入足少阳胆经。

踩(柴)穿(川)皮无(吴)干(肝):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入足厥阴肝经。

《引经药歌》
生葱梗心肺,趾高踢大肠。

只搞哥根喂,皮麻尝柱香。

心连心难睡,竹木通小肠。

枪在膀胱活,肉细肾精飞。

心包踩蛋碎,连踩三脚归。

皮青踩破胆,踩穿皮无干。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一)、手太阴肺经药歌诀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骨。

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泻肺一般六用。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参。

马兜铃、栝楼仁,桔梗天冬必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莲须葱白用根。

(一)、手阳明大肠经药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苓。

桔梗米壳柯子皮,山药肉蔻并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桃花条芩凉肠。

(二)、手厥阴心包经药歌诀地黄一味补心络,泻用乌药并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药。

(二)、手少阳三焦经药滋补三焦用益智,更甘草、与芪。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姜附、颇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异。

(三)、手少阴心经药歌诀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和来大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共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汤。

(三)、手太阳小肠经药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苏。

莲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否。

小肠如需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本。

四)、足太阴脾经药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奇。

温脾肉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脾。

(四)、足阳明胃经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皮。

清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实。

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急。

温胃丁香与藿香,益智吴萸及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姜。

凉胃葛根和条芩,滑石黄连玄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药。

五)、足厥阴肝经药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胶。

泻肝柴胡并枳壳,青皮青黛不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川芎青好。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诀【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老大夫留下歌诀——中医12经络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
1、心经
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2、小肠经
热证:黄柏;寒证:藁本。

3、膀胱经
寒证:羌活。

4、肾经
热证:知母。

寒证: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

5、肺经
寒证:葱白、白芷;寒热证:升麻、桔梗。

6、大肠经
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寒热证:升麻。

7、脾经
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

8、胃经
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

9、心包经
偏热证:柴胡、牡丹皮。

10、三焦经
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

11、肝经
寒证:吴茱萸、川芎;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12、胆经
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十二经引经药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十二经引经药歌

十二经引经药歌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Βιβλιοθήκη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中药经络用药歌诀十则药性歌诀

中药经络用药歌诀十则药性歌诀

中药经络用药歌诀十则药性歌诀1、中药性能歌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还有升降与浮沉,有毒无毒统而称。

2、四气歌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3、五味歌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全。

4、中药七情歌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5、十八反药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6、十九畏药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制药配方莫相依。

7、妊娠服药禁忌歌元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8、六陈歌#中医来了##中药##中医##中医养生##【中医入门】发现中医之美#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增补:斑蝥荷叶马齿苋,犀角牛黄不可从;禹余粮共赤石脂,凌霄卫茅治未工。

黄柏皮偕预栀子,伏龙没药莫相逢;王不留行赤小豆,王瓜商陆勿使攻。

神曲麦芽车前草,枳壳枳实用亦凶,玄胡故纸吴茱萸,麻仁蒺藜并木通。

槐实黑姜冬葵子,滑石厚朴记在胸;外有破气破血者,仔细斟酌更有功。

9、引经报使药歌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麻煎之白芍详。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建议收藏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建议收藏

中医处方,25种常用引经药,各个有专长,建议收藏
1、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2、引药达颠顶--蒿本;
3、引药达额头--白芷;
4、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5、引药达眼睛--菊花;
6、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7、引药达颈部--葛根;
8、引药达左上肢--桂枝
9、引药达右上肢--桑枝
10、引药达胸部--木香、砂仁;
11、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12、引药达腰部--杜仲、川断;
13、引药达少腹部--小茼香、艾叶:
14、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己;
15、引药达任脉--龟板:
16、引药达督脉--狗脊;
17、引药达皮肤--蝉蜕:
18、引药入骨--威灵仙;
19、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子、当归;
20、引药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21、引药入脾--苍术;
22、引药入胃--半夏:
23、引药入肺--桑白皮;
24.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25、引药下行:牛膝、代赫石、旋复花。

引经药歌诀

引经药歌诀

引经药歌诀
手足太阳经,藁本、羌活行;
少阳厥阴地,总用柴胡去;
手足阳明经,白芷、升麻、葛根;
手太阳肺经,葱白、升麻、白芷用;
足太阴脾经,升麻、白芍应;心经黄连使;
肾独加桂灵,分经用此药,病愈即通神。

《医学传心录》。

阳明经和大肠经,在上用柴胡、白芷;在下用石膏;
少阳胆经和三焦经病,在上用柴胡;在下用青皮;
太阴脾和肺二经,用白芍;
少阴心和肾二经病,用知母;
厥阴肝和心包二经病,在上用青皮,在下用柴胡。

《张元素用药论》。

牛膝下肢引经药;桂枝为上肢引经药;
桂枝引经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用量3-9克,特殊情况15-30克。

阴血虚素有出血,外无寒邪,阳气内盛者,皆不宜用。

杏仁入肺与大肠经,皆有引经之效《方剂学。

7页》
阳明经,升麻白芷葛根;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独活。

川芎引诸药上行;
江天成写于中国河南信阳。

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

*****************.E-mail:***************。

十二经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
1 手少阴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2 手太阳小肠:热藁本,寒黄柏
3 足少阴肾经:热知母,寒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
4 足太阳膀胱:寒羌活
5 手太阴肺经:寒热证:桔梗,升麻,寒证:葱白,白芷
6 手阳明大肠:寒白芷,寒热升麻,热石膏,葛根
7 足阳明胃经:寒白芷,寒热升麻,热石膏,偏寒葛根
8 足太阴脾经:寒热升麻,寒苍术,偏寒葛根,偏热白芍
9 手厥阴心包络:偏热柴胡、牡丹皮;
10 手少阳三焦:偏热连翘、柴胡;热上地骨皮;偏寒中青皮,寒下附子。

11 足厥阴肝经:偏寒青皮,偏热柴胡;寒吴萸,川芎。

12 足少阳胆经:偏热柴胡,偏寒青皮。

记住25种引经药

记住25种引经药

记住25种引经药
一、头颈部
1、引药达额头:白芷。

2、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3、引药达目:菊花。

4、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5、引药达颠顶:蒿本。

6、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7、引药达右上肢:桑枝。

8、引药达颈部:葛根。

二、中部
9、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10、引药达胸部:木香、砂仁。

11、引药达腰部:杜仲、川断。

12、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

13、引药入胃:半夏。

14、引药入肺:桑白皮。

15、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子、当归。

16、引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17、引药入脾:苍术。

18、引药达任脉:龟板。

19、引药达督脉:狗脊。

20、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欢血藤、防已。

21、引药达皮肤:蝉蜕。

22、引药入骨:威灵仙。

23、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24、引药下行:牛膝、代赫石、旋复花。

25、引药达左上肢:桂枝。

26、祛一切风:清风藤。

27、调合诸药:甘草。

十二经常用引经药

十二经常用引经药

十二经常用引经药
十二经常用引经药
1、足厥阴肝经常用引经药: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等。

2、足少阳胆经常用引经药:柴胡,青皮等。

3、手少阴心经常用引经药:是黄连,细辛等。

4、手太阳小肠经常用引经药:黄柏,藁本等。

5、足太阴脾经常用引经药:升麻,苍术,葛根,白芍等。

6、足阳明胃经常用引经药:石膏,升麻,白芷,葛根等。

7、手太阴肺经常用引经药:桔梗,升麻,白芷,葱白等。

8、手阳明大肠经常用引经药:升麻,石膏,白芷等。

9、足少阴肾经常用引经药:细辛,桂枝,独活,知母。

10、足太阳膀胱经常用引经药:防风,羌活,独活
11、手少阳三焦经常用引经药:柴胡,连翘等。

12、手厥阴心包经常用引经药:柴胡,丹皮等。

最全的中药引经药55种引经药,收藏起来备用

最全的中药引经药55种引经药,收藏起来备用

最全的中药引经药55种引经药,收藏起来备用中药引经药,如兵之向导,所谓兵无向导难达贼境,药无引使难达病所,1、桑枝——引药达右肢2、桂枝——引药达左肢3、牛膝——引药达下肢4、防己——引药达下肢5、白芷——引药达面部6、姜黄——引药达肩部7、防风——引药达表位8、杜仲——引药达腰部9、柴胡——引药达少阳10、藁本——引药达巅顶11、香附——引药达胸胁12、桂枝——引药入心经13、薤白——引药入心经14、桑皮——引药入肺经15、柴胡——引药入肝经16、葛根一一引药达颈项17、蝉衣一一引药达玄府18、桑皮一一引药达华盖19、桔梗一一引药达重楼20、白芷一一引药达额头21、川芎、柴胡一一引药达头侧22、藁本、吴萸一一引药达巅顶23、川断、杜仲一一引药达腰背24、木香、砂仁一一引药达胸腹25、狗脊、鹿角一一引药达督脉26、半夏、砂仁一一引药达谷仓27、桂枝、桑枝一一引药达双臂28、羌活、姜黄一一引药达肩背29、北柴胡、制香附一一司药达木宫30、北细辛、骨碎补一一引药达牙齿31、王不留行、甲珠一一引药达乳房32、石菖蒲、路路通一一引药达耳窍33、覆盆子、菟丝子一一引药达胞宫34、苍耳子、白辛夷一一引药达鼻窍35、小茴、艾叶、川楝子一一引药达少腹36、瓜蒌、薤白、石菖蒲一一引药达离宫37、灵仙根、台乌、油松节一一引药达关节38、牛膝、旋覆花、代赭石一一引药达下身39、北柴胡、制升麻、桔梗一一引药达上躯40、川芎、鲜薄荷、蔓荆子一一引药达头面41、防风、姜黄、干姜、细辛一一引药达肩背42、独活、木瓜、防己、鸡血藤一一引药达下肢43、薄荷、菊花、谷精草、密蒙花一一引药达双目44、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45、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十二经用药歌诀

十二经用药歌诀

十二经用药歌诀十二经引经药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膀胱经:寒证:羌活肾经:热证:知母;寒证: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肺经:寒证:葱白、白芷;寒热证:升麻、桔梗大肠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寒热证:升麻脾经: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胃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肝经:寒证:吴萸、川芎;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胆经: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

十二经引经药1、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2、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3、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4、足太阳膀肮经:羌活。

5、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6、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7、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8、足阳明胃经:白芷、葛根、升麻、石膏。

9、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11、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萸、川芎、柴胡。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歌诀: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十二经泻火药1、手少阴心经:黄连。

3、手太阳小肠经:木通。

3、足少阴肾经:知母。

4、足太阳膀胱经:黄柏。

5、手太阴肺经:桅子、黄芩。

6、手阳明大肠经:黄芩。

7、足太阴脾经:白芍。

8、足阳明胃经:石膏。

9、手照明心包经:黄连、黄芩。

10、手少阴三焦经:柴胡、黄芩。

11、足厥阴肝经:柴胡、黄连。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黄连。

歌诀:十二经药泻火煮,少阴心经黄连苦,肝胆连柴脾白芍,肺经桅芩肾知母,心包黄芩与黄连,胃经石膏膀柏补,小肠木通大肠芩,三焦柴芩病家舞。

引经药歌诀

引经药歌诀

引经药歌诀引经药物转载自正气(心戒)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

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

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

小腹痛用青皮治。

心(下)痞黄连枳实从。

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

腹中窄狭苍术宜。

胀膨厚朴姜制法。

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

虚热虚汗用黄芪。

肌肤浮热黄芩宜。

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⑴潮热柴胡宜。

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

下焦湿肿兼火邪,知母防(己)龙(胆草)并酒(黄)柏。

上焦湿热用黄芩。

中焦湿热黄连释。

渴用干葛天花粉。

半夏燥脾斯时禁②。

嗽用五味喘阿胶。

枳实黄连治宿食。

胸中烦热栀子仁。

水泻芍药(茯)苓白术。

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

补气必须用人参,肺经有热不相应。

痰涎为病须半夏,热加黄芩风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

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挟热(黄)芩(黄)连凑。

眼痛黄连当归根。

惊悸恍惚用茯神。

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加之灵。

气刺痛时须枳壳。

血痛当归上下分。

痢疾当归白芍药。

疟疾柴胡为之君。

血痛桃仁与苏木。

气滞青皮与枳壳。

枳壳青皮若用多,反泻元气宜改作。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惟有中满不食甘,临症还须究端的。

中药引经药顺口溜[最新]

中药引经药顺口溜[最新]

中药引经药顺口溜[最新]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引经药歌诀
(一)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

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

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

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

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

此外,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
热亦假引经。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

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辨证使用,有的放矢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

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四)重视功能,不拘引经临床辨证用药组方,重要的是看药物的基本功能,而非一味强调某药的引经作用。

实际上在众多的方剂中,选用药物的依据主要是功能与归经,而选药引经的则为数较少,这就是说,引经的作用是重要的,但并非是必须的。

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引经药的作用。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
关于中药引药入经1、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3、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3、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4、足太阳膀肮经:羌活。

5、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6、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7、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8、足阳明胃经:白芷、葛根、升麻、石膏。

9、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11、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萸、川芎、柴胡。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一)、手太阴肺经药歌诀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泻肺一般六味用。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栝楼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莲须葱白用几根。

(一)、手阳明大肠经药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桔梗米壳柯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桃花条芩凉大肠。

(二)、手厥阴心包经药歌诀
地黄一味补心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二)、手少阳三焦经药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甘草、与黄芪。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三)、手少阴心经药歌诀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和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共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三)、手太阳小肠经药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莲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如需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四)、足太阴脾经药
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肉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四)、足阳明胃经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清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丁香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和条芩,滑石黄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五)、足厥阴肝经药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阿胶。

泻肝柴胡并枳壳,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川芎青皮好。

(五)、足少阳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与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之药同肝经。

(六)、足少阴肾经药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和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

(六)、足太阳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肝经,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