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

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

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

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并在抗战中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成为民族抗战的脊梁,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1)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1)

第16课抗日战争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军民的抗争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探索课堂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新的三、教学方法: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全民族抗战1.卢沟桥事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

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教师在讲授时可结合“历史纵横”栏目中列举了四件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提问学生:这四件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企图迅速灭亡中国。

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内部的团结。

面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严重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

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场的抗战。

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教师在讲述时可利用教材中“学思之窗”栏目,列举了从1935年“八一宣言”发表,到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过程的史实,然后提出问题:从以上史实中可以看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让学生思考一下,它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国的过程有什么必然联系?2.全面抗战路线面对日本的侵略,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引导学生思考洛川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然后指出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3.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抗日战争开始后存在着两个战场。

一个是正面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一个是敌后战场,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

这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面战场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这时期正面战场的特点是努力抗战与节节败退交织并存,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著名的五大会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抗日战争的经过: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包括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分析日本侵华的侵略行为,如侵略中国的目的、手段等,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必然选择。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5.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2.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角色,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基本经过,包括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
2.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日本侵华的侵略行为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必然选择。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增强他们的历史判断力。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受害者,学会尊重历史、关爱生命。
5.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在民族危机面前,国共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2)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3)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战方针,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和日军的滔天罪行1.历史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1)国共合作: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①1937年,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正面战场①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②淞沪会战中,姚子青、谢晋元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3.结果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胜利,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陷。

4.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日军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反人类的暴行。

1937年12月,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害中国人在30万以上。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在河北省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3)研究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

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学思之窗] (见教材P76)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提示:(1)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抗日战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适当运用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战争年代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2.针对重要知识点,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教师进行详细剖析,阐述其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
3.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抗战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某一战役或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探讨,要求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战役或人物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重要战役和关键历史人物,如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掌握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理解抗战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展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作业完成后,教师应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知识传授与互动探究:在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战役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师生互动。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详细版.详细版.docx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详细版.详细版.docx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3)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英勇抗战;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配合(苏联的援助、美国的原子弹);
(5)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3、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2005年,香港人大代表朱幼麟向全国人大递交了《我国国家级、国际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议案。请你就抗日战争设计一项国家级、国际化的纪念活动(包括活动形式、设计理念及设计理由等)。
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了记录,现摘抄一些: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要事实比较清楚,本目主要采取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野蛮侵略,同学们,你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抗日战争史,请你们回顾:日本帝国主义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华事变?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3000人——侵华日军“731”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
【讨论】同学们在看了这些图片之后一定深有感触,请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学生回答)。
【学思之窗】是什么使他们从人变成了野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等工具,分析抗日战争中的战役、战略和战术,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列举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影响。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阐述其事迹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典型英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时间顺序,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卢沟桥事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过程中的战略战术、国共合作、国内外支援等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地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展变化,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同时,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国际支持等,以及战争胜利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doc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doc

第16课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①知识与能力: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史料阅读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然而2005年,当世界人民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却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为什么两国对待历史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日本右翼势力支持,严重歪曲事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已经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通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抗日战争》,重温那段真实的历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

讲授新课:出示课标。

那么我们主要就从三个环节来一起重温那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一、日军的滔天罪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16课抗日战争
4.制定一份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要求切实可行,不少于400字。
5.搜索并整理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史料、故事等,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风貌,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
6.观看一部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以下要点:
1.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主要战役、杰出历史人物;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及对我们的启示。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思考抗日战争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五、作业布置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史实讲解:对重大事件、战役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3.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避免主观臆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4.强化价值观引导: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主要战役、杰出历史人物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和意义。
2.难点:
(1)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矛盾;
(2)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意义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掌握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关键词汇:抗日战争、全面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抗日战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问题回答、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给予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对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识。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3.选择一场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抗日战争战役,分析该战役的背景、过程、结果及意义,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分析深入。
4.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影响”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一份400字左右的讨论报告,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c.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抗日战争》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一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如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随后,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抗日战争看待这段历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思考。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推进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3.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感悟文章,要求结合课堂所学,谈谈你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以及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2.制作一份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海报,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突出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
3.结合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撰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b.创设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c.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d.强化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4.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家族访谈:采访家里的长辈,了解他们对抗日战争的了解和亲身经历(如果有的话),整理成访谈录,分享在课堂上。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6课 抗日战争完美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6课 抗日战争完美版

第16课《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掌握抗日战争的重大史实:抗日战争的爆发。

日军侵华的罪行。

中国人民的抗战。

2、分析抗日战争的重大问题: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3、通过学生活动揭露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歌颂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培养学生爱国和正义的情感。

4、通过学习抗战历史,联系当今日本右翼否认史实的态度,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的态度。

5、通过把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难。

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前搜集的日军侵华材料探究日军侵华的真相,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具体的战役归纳抗日战争中中国境内两个战场之间的特点和关系以及境外作战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意义;比较日中两国政府以及犹太人和少数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启示;结合时事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警惕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复燃,但是要理性爱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指导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讲述史实,探究问题,发表见解。

本课内容与二战有密切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把中外历史相联系。

六、教学过程A、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大刀进行曲》,问学生,它反映的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今天,让我们伴着这嘹亮的军歌,重回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5.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
本案例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抗日战争的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人物和胜利意义。
2.强调抗日战争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整理观点,形成小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与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探究的深度、团队合作的表现等方面。此外,教师还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关注,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吗?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享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3.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抗日战争背景:教师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包括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让学生了解战争爆发的起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16《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16《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照片、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教师亲自讲述抗战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创设抗日战争模拟场景,如战争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抗战历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问题导向
2.实施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选取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历史素养。
3.小组合作完成抗日战争主题的手抄报、PPT等展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实施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相关话题的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抗日战争相关歌曲,如《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事件、战役和人物,激发学生思考。
2.设计历史辩论赛,让学生就抗日战争中的某一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思考抗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战略战术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抗日战争”为主题,以“战争的经过、重大战役、抗战胜利的意义以及抗战中的民族精神”为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案-精选文档

《抗日战争》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奋起抵抗,历时八年,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日战歌,他们的英勇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伫立在世界东方之林。

新课学习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此要矛盾,促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对团结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提示: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新课导入】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

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新课教学】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

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

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

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程兆奇《东京审判研究手册》,转引自《人民法院报》。

教师:中华儿女是否被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吓倒而屈服呢?这张闻名于世的中国士兵肖像,出自当时世界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之手,1938年卡帕在汉口捕捉到了这一珍贵的历史镜头,而这一肖像也成为了1938年5月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这位年仅15岁的国军士兵,精神饱满、目光坚毅有神,他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

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课件

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课件
①工人罢工、募捐; 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
关内人民
行抗日宣传。(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 众运动)
爱国民主人士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全民族抗战实现(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的原因
决定因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推动因素: 抗日救亡运动 不断高涨的推动 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的建立标 志着全民 族抗战的 实现
材料三:1931年7月,蒋介石声称“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 防蠹。”“故不先剿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即不能御侮; 不先剿平叛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即不能攘外。” ——李云峰《二 十世纪中国史》 材料四 1937年上半年始,美英法三国工业生产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 21.9%、9.5%和15.5%……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削弱了英法等 国的实力,为保持自己的殖民地和海外利益,英法美对德意日的 步步进逼政策姑息迁就,以赢得喘息和恢复的时间。 ——张岂之《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在满洲危机中苏联嘲笑国联恢复和平的努力过于微弱,但在其 他方面并不触怒在北满的日本。莫斯科如此渴望讨好日本……这 些行动的背景是苏联唯恐卷入对日作战……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广州
罪行二: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屠杀蹂躏中国人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 军攻占南京后,进 行了惨绝人寰的大 屠杀,南京三十多 万人被害!
日军兽性:
南京大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 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 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共 达34万多人。
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 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 历史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停止的一次支持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捍卫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人教版〔07版〕«抗日战争»一课,从三方面描画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辛历程。

第一目〝全民族抗战〞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渐扩展侵华的进程,以及由此惹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构成,然后进一步说明国共两党指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状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那么经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打败利〞,先以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画了中国军队在国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形,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成功及成功意义。

历来高中历史教科书都以不少于四课时的篇幅来讲叙抗日战争,新课程规范布置只用一课时来讲叙。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抓住中心效果是有效处置教材的关键,充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腕。

二.课程目的的设计知识与才干知道卢沟桥事故等一系列日本侵华的史实;知道抗日民族一致阵线的树立以及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抗战;知道中国军民抗日的主要战役及抗战的成功。

剖析抗打败利的缘由及其影响。

进程与方法充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腕,经过情境的创设,展现有关图片和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经过阅读相关资料,引导先生剖析抗打败利的缘由及其影响。

情感与价值经过本课的学习,先生进一步树立支持战争、珍爱战争、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经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成功这一伟大历史事情,激起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育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三.教学对象的剖析从先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先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先生已初步掌握了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同时经过各种媒体,也接纳到少量信息,但大多停留在理性看法层面,高中的学习应上升为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剖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抗日战争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

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理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三个战场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分析目前中日关系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与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概括、分析能力;2、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前分组搜集日军侵华材料探究日军侵华的真相,培养学生合作意识;3、通过把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学会历史运用、论从史出等方法。

4、比较日中两国政府以及犹太人和少数中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引导学生得出启示并结合时事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警惕日本法西斯的死灰复燃,但是要理性爱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活动揭露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难。

进一步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2、通过中国人民斗争、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的史实,进一步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以及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3、通过了解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4、通过学习抗战历史,联系当今日本右翼否认史实的态度,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追求真理的态度,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学情分析十四年抗战,烽火连天的年代,日军的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烧杀掳掠无所不为,通过了解那段心酸的历史,学生能深刻认识到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最终抗日战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因此这一课是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很重要的一课。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讲述史实,探究问题,发表见解。

本课内容与二战有密切关系,指导学生把中外历史相联系。

3重点难点【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抗战胜利的原因。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师】播放《大刀进行曲》,请同学们听这首歌,它反映的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今天,让我们伴着这嘹亮的军歌,重回那段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

【师】在古代历史上,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一直是中国的学生,除了科举考试和宦官制度,啥都照抄中国。

而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要“开拓万里波涛,扬国威于四方”,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在近代历史上不断地侵略中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凶残的敌人。

请同学们列举近代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事件。

【生】简要叙述【师】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这种侵略更是达到了顶峰。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知识结构展示活动2【活动】一、日本侵华——日本侵华的步骤【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说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侵华步骤。

【生】回答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侵华事件。

(教师加以简单解说)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整个东北;②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③1932年,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④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⑤1937年,卢沟桥事变成为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也是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师】思考: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是偶发事件,还是蓄意挑衅?为什么?【生】介绍卢沟桥事变,说明理由。

【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步伐。

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官植田谦吉狂妄地叫嚣:“三个月之内解决中国。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挑起战端呢?其原因有哪些?【PPT】展示日本侵华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侵华是既定国策,为实现其大陆政策。

②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③有利条件:国共对峙的局面;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活动3【活动】一、日本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师】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下面请三个研究小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各自研究的内容。

(探究一)【生】三个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来讲述日军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师】面对日军的暴行,你有何感受?【生】各抒己见【师】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731部队这些让人看了觉得惨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淋淋的图片就是对日军在华罪行的最有力的血泪控诉。

日本右翼否认对我们的侵略真是天理难容!【师】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面对日本疯狂的进攻,中国要避免亡国灭种的危机,出路在何方呢?【生】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免遭灭亡。

活动4【活动】二、全民族抗战【师】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制订了怎样的对策?结果如何?(探究二)【生】全民族的抗战【师】不错。

欺凌一个民族的话,势必会唤醒一个民族。

在国家民族处于危急的时刻,中国人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空前团结,抵抗日寇的侵略。

当时国内的两大政党,国共两党也捐弃前嫌,通力合作,共赴国难。

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PPT】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过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师】接着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军民怎样进行英勇抗战的?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抗日作战有哪几个战场?【生】中国国内,有蒋介石国民政府领导军队作战的正面战场,有中共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作战的敌后战场。

中国境外,有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作战。

【师】在这三个战场上发生了哪些重要战役?【PPT】1、在正面战场上:战争前期国民政府组织了四次大的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这些会战虽然失利,但是打击了日军的侵略势力,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州会战的台儿庄一战国民政府军消灭了日军上万人,这个胜利鼓舞人心。

2、在敌后战场上:(1)、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定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战争初期八路军与国民政府军的抗战相互配合打的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3)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的百团大战更是重创日军。

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一百多个团意义:①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②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在国外战场上:中国军队远征缅甸,成功救出被围英军。

【师】请大家注意思考:中国抗日的三个战场之间有何联系?【生】共同抗日互相配合。

【师】在抗日战场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教材上介绍了哪几位的英雄事迹呢?除了教材上面的,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生】略。

活动5【活动】三、抗战胜利【PPT】日军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历史图片。

【师】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历史性的时刻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通过十四年的抗战,终于换来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1、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抗战胜利。

探究三(讨论):抗战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呢?(说谜语,话抗日)材料一: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材料二: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本土,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大规模反攻,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材料三: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你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么?【生】略。

【PPT】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根本原因)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重要因素)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探究四:抗战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PPT】探究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何意义?材料:二战三巨头评价抗日战争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师】你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生】中国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PPT】3、抗战胜利的意义:(1)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活动6【练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总结我们知道,日本在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是罄竹难书、铁证如山的。

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

所以,日本只有担负起历史责任,才能赢得友谊和尊重,一味地逃避甚至美化侵略战争只会伤人伤己。

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硝烟散尽。

但是历史却依然在继续。

今天的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一段惨痛的历史呢?(探究五)【PPT】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师】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解说)小泉和德国总理勃兰特的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谁呢?【师】启示:正视历史才会赢得尊重!忘记就是甘冒再次被屠杀的危险!对我们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歪曲,而是我们自己对历史的遗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