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一、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在集体环境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会受到群体动力、社会规范和集体决策等因素的影响。

1. 群体动力:群体动力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

它包括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认同感。

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越容易受到群体影响。

群体认同感是指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2.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群体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人们在群体中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规范分为明示规范和暗示规范,明示规范是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而暗示规范则是通过群体行为和社会期望传递的。

3. 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在集体决策中,个体的意见和观点会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群体的决策结果。

集体决策可以通过协商、投票和共识等方式进行。

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它包括对他人的认知、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偏差等方面。

1. 对他人的认知: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是指对他人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认知。

人们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获取他人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对他人的认知。

他人的认知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

2.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人们通过比较和反思等方式来认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3. 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处理社会信息时存在的一些心理偏差。

例如,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受到第一印象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此外,人们也容易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自我保护性的认知偏差。

三、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

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

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

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社 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

社 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群体影响力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群体无处不在。

从家庭、朋友聚会到工作团队、社交网络,我们总是身处各种群体之中。

而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决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研究的群体影响力。

一、群体的定义和类型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群体。

群体可以被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群体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具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的,比如工作中的团队、学校里的班级。

非正式群体则相对较为松散,通常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临时的需求而形成,比如一起打球的球友、小区里的广场舞队伍。

二、群体影响力的表现形式1、从众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在路口等待红灯时,如果周围的人都开始闯红灯,有些人可能也会跟着一起闯,尽管他们原本知道这是不对的。

从众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希望获得群体的接纳和认可,避免被排斥;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认为群体的判断可能更准确。

2、服从服从是指个体按照他人的命令或指示去行动。

在一些权威情境中,比如军队、医院,服从是非常重要的。

但有时候,过度的服从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就揭示了人们在权威的压力下,可能会做出违背自己道德判断的行为。

3、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指的是个体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更高效。

比如,运动员在有观众加油助威时,可能会创造更好的成绩;学生在有同学一起学习时,可能会更专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助长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发生,如果任务复杂或个体对任务不熟悉,他人在场可能会导致表现下降,这被称为社会抑制。

4、社会惰化与社会助长相反,社会惰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工作时少。

这是因为个体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容易被看到,或者觉得其他人会承担责任。

三、群体影响的原因1、信息影响个体可能会因为相信群体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准确的判断,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态度:态度是以情感、行为和认知为基础,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内隐认知:受人们意识不到的、自动启动的评价所控制的判断和决策。

自我概念:我们所拥有的关于我们是谁的有组织的一组观念和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行为、能力、态度、价值观等所有关于“我”的知觉、情感和评价。

自我妨碍:人们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口,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免自责的策略。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指那些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从众: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

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解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沟通者沟通内容沟通对象个性因素人们在印象形成中使用的非言语线索有哪些♦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社会距离简述自我概念如何形成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情景的区别性社会比较社会认同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简述自我知觉理论☐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改变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从自己的行为来推论感受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相似性☐外表吸引力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容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取决于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收益和成本的知觉,他们对应得到何种关系的知觉以及从他人那里得到一段更好关系的可能性的知觉。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探索人们在群体中的思维、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现象。

群体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研究的是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群体心理知识点。

一、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是指群体力量和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

当个体来到一个群体中时,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群体动力学主要包括凝聚力和规范压力两个方面。

1. 凝聚力: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程度。

当群体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合作时,凝聚力会增强。

例如,当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时,他们之间的凝聚力就会增加。

2. 规范压力:规范压力是指个体受到群体规范和期待的影响而改变行为。

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遵守群体所认同的规范。

例如,当个体置身于一个倡导环保行动的群体中,他们往往会受到群体的规范压力而采取环保的行为。

二、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和协商,共同制定决策的过程。

在集体决策中,群体心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思维和决策受到群体的影响。

群体思维倾向于追求一致性和协调性,个体会更加关注群体的共识和一致意见,而忽略了个人的异议和差异。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导致团队忽略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出现群体思维的偏差。

2. 群体决策的优势和劣势:群体决策有其优势和劣势。

群体决策的优势在于可以综合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经验,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然而,群体决策也有劣势,例如可能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的滞后等问题。

三、群体影响群体影响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其他成员言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群体影响主要包括从众行为、社会比较以及权威影响等。

1. 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行为的影响而采取相似的行为。

从众行为可以分为信息性从众和规范性从众。

信息性从众是指个体出于对他人行为的看法和认同,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变化和印象管理。

-人类的认知偏差:知觉的参差、幻觉、偏见等。

-影响认知的因素:认知支持,自尊、情绪、信息接受等。

2.社会认知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知觉的形成和作用。

-社会认知的作用:自我确认和自我增强。

-自我效能感:对自身能力的信任和确定。

3.人际互动与沟通-人际关系:人际接触、亲密关系和群体行为等。

-非言语沟通:言语之外的信息传递,例如姿势、面部表情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个体差异、情感表达和信任等。

4.社会影响与合规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规范、启发法和权威性等对个体的影响。

-合规行为:顺从、因循和服从等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

-社会支援: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影响。

5.群体行为与社会认同-群体行为:奥斯曼尼著名的“集体心理”,群体决策和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6.人类攻击与合作行为-侵略行为:进化心理学解释和文化因素对侵略行为的影响。

-合作行为:共享资源、互助合作等社会行为。

7.群体决策与领导力-小组决策:小组决策的优劣和小组决策优化的策略。

-领导力: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8.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观察研究: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的区别和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课堂笔记和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另外,还建议查阅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源,加深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解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解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主要研究人们在面对冲突或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信念或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个体会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行为来恢复一致性。

二、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集体中成员共同参与决策过程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群体决策往往会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决策结果可能与个体决策不同。

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群体思维,即在群体中,个体倾向于追求一致性和避免冲突,从而导致决策结果偏向于群体中的主流意见。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对他人的认知中会受到一些认知偏差的影响。

比如,人们往往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持有更正面的评价,而对外群体的成员持有更负面的评价,这被称为内外群体偏差。

此外,人们还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和记忆,更容易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与自己观点不符的信息,这被称为确认偏差。

四、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言行、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受到一些社会影响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影响是从众效应,即个体倾向于模仿和追随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下。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其他的社会影响现象,如权威影响、信息影响和社会压力等。

五、群体互动群体互动是指群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群体互动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人们在群体中往往会表现出更极端的态度和行为,这被称为群体极化。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1.观察学习属于社会心理学学习行为的三大机制之一,观察学习也叫模仿,人们仅通过观察他人或者模仿榜样,就可以学习某种态度和行为,在观察学习中,环境中的他人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2.强化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三大机制之一,人们学习表现某个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满足其某种需要的东西出现,这是一种正强化;而人们避免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因为随后会有一个不愉快的结果出现,这是一种负强化。

3.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在两个人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4.角色规范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角色规范与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紧密相关,并成为调节行为的重要控制器。

角色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中介和具体化。

5.自我归因偏差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与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情景因素(内归因)当归因者对自己的行为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6. 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技术也叫登门拜访,指一个一旦接受他人的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从而彻底改变态度。

7. 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所谓个性感,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

研究表明,在群体的庇护下,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会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等情况。

8. 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竞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

社会心理学7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社会心理学7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作的直接动因。还有在社会比较中的超 越意识也可转化为竞争意识
• 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 选择竞争(敏茨窄口瓶中圆锥体“逃 生”、鲁斯囚犯两难问题、多倚奇卡车 游戏)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 奖励:
– 不同动机(合作、个人利益、竞争)的引导 影响人们的策略选择
• 沟通:
– 参与者之间进行很好的沟通,可以明显提高 合作比例
群体的概念
•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 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 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 群体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 交往 – 共同活动 – 目标一致
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 共同目的: • 隶属需要 : • 共同兴趣 : • 压力情境 :沙赫特实验 • 群体的工具作用:另有所图
– 正式群体:具有显著的表面结构
• (地位、角色、权利、义务)
– 非正式群体:情感
• 参照群体:群体的目标、规范成为个人行为的动机
群体的沟通结构
• 不同群体沟通结构,适合于不同性质的 群体(A.Bavalas, et al.,1965)
– 等级型网络:适于组织分层明确的群体 – 专制型网络:适于需权力集中的群体 – 全通道式的网络:适于非任务定向群体
群体的凝聚力
• 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 群体的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上
– 认同感 – 归属感 – 力量感
群体压力发生的阶段(黎维特)
• 辩论阶段:
– 各抒己见,分化为少数派、多数派
• 规劝阶段: • 攻击阶段: • 心理隔离阶段:
• 群体对成员的特有约束力,心理上难以违抗
案例分析
• 电子工程师,已婚,有一个孩子,五年 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大型电子公司 任职,工作很稳定,收入中等,将来退 休后有一大笔退休金,但退休前工资不 可能有大幅增长。现有一小型电子公司 要人,工资很高,但工作不稳定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考点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室研究者设计一种人为的情境,去模仿真实的社会情境,并在其中进行控制的一种实验方法。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等人20世纪70年代所做的模拟监狱实验是经典的社会心理学模拟实验之一。

3、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生活的起点。

4、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具体任务,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获得社会期望的、符合其相应性别的动机、价值、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的过程。

5、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交往动机,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

6、社会情绪:是指伴随个体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个体在长期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和表达着的情绪。

7、情绪调节:就是有机体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情绪唤醒,再被定向、控制、调整或修饰,从而使个体在情绪唤醒中适应性的生存与行动的过程。

8、社会认知:是个体如何理解与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的事物或推论。

9、印象管理:通过有意识的管理自己来影响和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做印象管理。

10、归因:归因理论就是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为某种行为,找出解释原因的一组理论集合体。

1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第一,人际关系表明了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2、人际吸引:又称个人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持的积极态度。

13、从众:从中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社 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

社 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知识点汇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群体中,而群体行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在群体中的表现,以及群体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

一、群体的定义与分类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群体的规模,可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大群体如整个社会、民族等,小群体如家庭、工作小组等。

按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松散群体和紧密群体。

松散群体成员之间联系较少,如同一节车厢中的乘客;紧密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如一个足球队。

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

实际群体是指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群体,假设群体则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二、群体的特征1、共同的目标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

这个目标可以是明确的,如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可以是模糊的,如共同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2、相互依存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成员。

3、共同的规范群体通常会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约束成员的行为。

这些规范可能是正式的规章制度,也可能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

4、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一种“我们”的感觉,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群体,与群体外的人有所区别。

三、群体对个体的影响1、社会助长与社会抑制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其效率会提高的现象。

例如,在跑步比赛中,运动员在有观众加油助威的情况下可能会跑得更快。

社会抑制则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其效率会降低的现象。

比如,在考试时,如果旁边有人看着,可能会感到紧张而影响发挥。

2、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工作时少的现象。

这是因为个体认为自己的努力不容易被看到,或者认为其他人会承担责任。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_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社会兴趣广泛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二.查阅文献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

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社交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交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交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探索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交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际交往、社会行为和群体动力的规律,还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和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

下面将介绍一些社交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他人和自己的认知过程。

其中,人际知觉是研究对他人特征和行为进行观察、解释和判断的过程。

人们根据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等特征,来推断他们的性格、情感和意图。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能力。

社会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包括将其归因于个人因素或情境因素。

二、群体动力群体动力研究的是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中,集体决策是研究群体在面对共同目标时的决策和行动。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中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受到集体认同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集体行为是指群体中个体在共同目标下协同合作的行为,如团队工作和集体运动。

三、社交影响社交影响是指他人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其中,个人信念是指他人的意见、看法和态度对个体的信仰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社会规范是指个体基于社会期待和规范所决定的行为准则。

集体行为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言语和行为的影响而进行的行为。

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其中,人际吸引力是指个体在他人眼中的魅力和吸引力。

人际冲突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意见不合或冲突的情况。

人际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行为支持。

五、偏见与歧视偏见和歧视是社交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偏见是指个体对他人或群体持有的主观偏向和评判。

歧视是指个体在行为上对他人或群体进行不公平对待。

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年龄歧视等都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社交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偏见和歧视产生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重要概念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重要概念

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重要概念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重要概念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探究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解析了人们在社会中是如何感知、理解、判断、行动和相互影响的。

在山东省考研心理学复习中,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几个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帮助考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

该理论探讨了人们在面对认知冲突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整过程。

根据该理论,当个体的思想、信念或态度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冲突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的状态,为了减轻失调感,个体会采取各种行为,包括改变态度、寻求新信息或压抑与冲突观点相关的思想。

认知失调理论对理解人们的认知冲突和行为调整提供了深入的洞察。

二、群体性行为群体性行为是指在人群中个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共同反应,它常伴随着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状态的改变。

群体性行为可以表现为集体行为、群体智慧、群体决策等形式。

经典的例子是集体性事件,如传媒热点、社交网络热议等。

在这些情况下,个体受到群体、社会舆论的影响,自身的看法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三、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的知觉、记忆和逻辑推理来理解他人和社会世界的。

社会认知的核心概念包括社会知觉、人格特质归因、自我概念等。

社会认知不仅仅是个体对他人的认知,还包括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它对于人们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对个体行为的要求和限制。

社会规范分为明确规范和暗示规范。

明确规范包括法律、道德等,是对行为制定明确规定的准则;暗示规范则是对行为从隐性或非正式方面施加影响的规范,是社会交往中双方共同理解的一种准则。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涵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的、边缘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总论(基本理论问题)2.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小群体)3.团体社会心理学(大群体)4.个体社会心理学(人的个性社会化)5.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及实际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内,实验者借助各种实验仪器操纵和控制某些自变量,获得精确的数据,从而研究个体或群体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观察方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一)哲学思辨阶段(孕育时期)——来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社会经验阶段(初创时期)——标志:1908年,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出版。

(三)实验分析阶段(形成时期)——特里普利特的实验、奥尔波特的实验(四)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早期心理学学派: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拉扎鲁斯、斯汤达尔和冯特法国的群众心理学派——塔尔德、雷朋和塔尔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派——麦独孤第三章社会化的概念: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化的类型:1.早期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5.反向社会化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因素(二)社会教化(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三)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奖赏)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1)自我认知(2)自我体验(自我情感)(3)自我调控(自我意向)自我认知的方法:1.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内省(introspection):向内心深处探索,并检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③所得奖励正是自己希望得到的。 当群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时,一方面个人工作表现会更多受到个体以外 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良好工作表现所带来的奖励会被群体中其他成员分 享,而且这种奖励的分配还不一定是公平的。在群体中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个人 的努力、表现和奖励间的关系,会变得比个人独自工作时更加不确定,从而导致 了社会惰化的出现。 (2)理论模型的验证 卡罗和威廉姆斯对 12 篇与社会惰化有关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分析结果完全 支持了“集体努力模型”。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惰化倾向于在个人贡献不容易被识别和结果与个 体关系不大时发生。 3.社会惰化的预防 单独测量使个体保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行为动机得以激发,这是减少社 会惰化现象最显著的方法。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 (1)将群体中成员的工作明确化,从而让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2)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 (3)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4)个体相信群体中其他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5)让成员相信自己在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6)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进行激励引导; (7)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能有效激发个体的卷入水平。 三、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5)群体的工具作用 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 待。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目的的手段。
(三)群体结构及其功能 莱维特(H.J.Leavitt,1951)经过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的群体沟通结构有 明显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群体沟通网络的类型如图 11-1 所示。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 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次属群体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 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 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是个人与社会认同的 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发挥着重要影响。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①正式群体是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 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②非正式群体是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通常是自发形 成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 式群体与首属群体往往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人们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 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 点和社会同一性;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 恶,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讲, 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
(4)社会心理学家主张,在复杂的问题解决工作上,发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 佳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 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三)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1.社会惰化的概念和性质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 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大量研究揭示,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广泛存 在的。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群体中都存在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作用在西方个人主 义文化下更明显,但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不同的工作情境、 工作性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下,均可能出现社会惰化。 2.社会惰化的机制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社会惰化出现的原因。其中得到 最多认可,解释力最强的是卡罗和威廉姆斯提出的“集体努力模型”(collective effort model)。这一模型将个人动机理论中的期望价值理论应用到群体工作表现 中。 (1)用期望价值理论解释社会惰化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情况下,个体才会努力工作: ①相信自己努力工作会带来良好的工作成绩、表现; ②相信自己良好的工作表现会得到认同、获得奖励;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2)有研究者认为,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式会使个人注意别人的意见,或 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因而它并没有脑力激励的作用。
(3)林格伦依据检定脑力激励法作用性质的实验研究提出,脑力激励方法的 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 effect)之上。
(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 况与特点。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
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 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 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
3.不同群体沟通网络,适合于不同性质的群体 对于组织分层明确的群体,可以使用等级型网络(如图 11-2)。而对于需要权 力集中的组织,则专制型网络(如图 11-2)(轮式网络)最适合。而全通道沟通网络, 可在非任务定向的群体中使用。
二、
社会助长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 1.社会助长的概念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①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 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 体等。
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 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 的角色关系。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 直接来源。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3.群体与个体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 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 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 去了基点。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个人 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 都是个体所没有的。
1.不 同沟通网 络具有不 同的特点
(1) 轮 式沟通:最 有利于问 题解决和 领导,不利 于群体成 员间的人 际沟通,成 员满意水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平低。 (2)环式沟通:群体成员彼此关系平衡,满意度较高,但解决问题速度慢,
不易领导。 (3)链式与 Y 式网络沟通:效能居于轮式与环式之间,两者功能较为接近。 (4)全通道网络:群体每个成员之间都保持着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群体成员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 称为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 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
一、群体及其形成 (一)群体的基本概念 1.群体的定义 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 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 上的人群。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 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 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 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 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这 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 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2.群体的类型 (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他人在场或与别 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
2.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 (1)F.H 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 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但是随着任务难度的增 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甚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 (2)扎琼克和卡特莱尔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 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和个体对任务的熟悉程度。在完成简单任 务时,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群体背景 带来了社会干扰,即个体对工作任务越熟悉,也越倾向于产生社会助长作用。 3.社会助长的机制 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群体背景之所以 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1)他人在行为背景中存在,会直接激发人们的被评价意识,使行为情境转 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境。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高度的自我意识被 激发后,人们的行为会遵循自我价值支持和保护原则,去寻求新的自我价值支持, 或在自我价值遭遇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被评价情境下,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 的动机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发,从而导致行为效率的明显提高。 (2)社会干扰的原因可能是他人的存在引起了人们过高的焦虑水平,使正常 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过度的被评价压力导致过分的焦虑,从而造成干扰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