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九上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课件
目标: 1.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状态有: 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从大自然的这些景观中发现什么?
水结成冰,冰化成水。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
物质从液态成固态的过程
演示实验: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
硫代硫酸钠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4 6 8 9 10 11
温度/°C 40 42 44 48 48 48 50 52 54 状态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2 3 4 5 6 8 10 11 温度/°C 60 62 62.4 64 65 67 71 76 80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都要放热。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要达到熔点。
2、还要继续吸热。
1、常见的晶体有:冰、 海波、水晶、盐、金属等 。
2、常见的非晶体有: 塑料、玻璃、石蜡、松香、 沥青、琥珀等。
练习:1、能用锡锅熔化铝吗? 不能
2、查表确定下列几种物质在下列温度时的状态?
47ºC的海波__固_态____。 -38ºC的水银__液_态____。
-15ºC的水__固_态_____。1536ºC的纯铁__液_态____。 48ºC的海波__固_态__、_液__态_、__固_液__共_存__都_有__可_能______。
3、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 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和凝 固的规律一样吗?
经历探究: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
硫代硫酸钠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物理沪科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知1-讲
石蜡熔化过程记录表
知1-讲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2 35 41 45 47 48 52 56 61 66 72
总结
知1-讲
1.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5 火山爆发是某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 吗,岩浆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 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 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 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填 “升高”或“降低”)。
总结
知2-讲
1. 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熔化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知2-讲
比较内容
晶体
非晶体
定义 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内部原子排列无规则
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3)每隔1min记录温度于表格中。
(4)根据碎冰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
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像。
(5)分析作出的图像,得出结论。
比较下面两图:
冰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 -3 -2 -1 0 0 0 0.5 1 1.5 2
知3-练
1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先熔化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2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了解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的特点。
3. 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并能够区分它们。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5. 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区别。
2. 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冰块熔化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熔化过程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4.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5. 生活应用:举例说明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制冷剂的凝固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
2. 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简要描述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和特点。
答案: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特点是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特点是放热、温度降低。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2熔化和凝固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固过程中温度 不变。 没有熔点和凝 固点,熔化和 凝固过程中温 度不断改变。
熔化条件
吸热,达到 熔点
凝固条件
放热,达到 凝固点
熔化过 晶 体 程都要 吸热; 凝固过 程都要 非晶体 放热。
吸热
放热
小资料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钨 铁 钢 灰铸铁 铜 金 3410 1535 1515 1177 1083 1064 铝 铅 锡 萘 海波 冰 660 328 232 80.5 48 0 固态水银 固态甲苯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氢 -39 -95 -117 -210 -218 -259
1、冰棒化成水
熔化
凝固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3、用铜块浇注铜像:
先熔化再凝固
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 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的熔 化和凝固过程是否相同呢?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冰的熔化
石蜡的熔化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
安装装置时,应先下后上。 水浴法加热(受热均匀) 石棉网的作用(受热均匀) 搅拌器的作用(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
冰与石蜡熔化数据表
6 7 8 9
冰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
时间 物质 0 1 2 3 4 5 6 7 8 9
冰温 度
冰状 态
-6
固态
-4
固态
-2
固态
0
固液 共存
0
固液 共存
0
固液 共存
1
液态
2
液态
3
液态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精品课件
03 凝固
海波的凝固图像 松香的凝固图像
问题
根据海波的凝固图像和烛蜡的凝固图像, 你有什么启示?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海波有固定的凝 固温度,烛蜡则没有。
03 凝固
总结
晶体的凝固 1.有确定的凝固温度 2.凝固过程中放热 3.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的凝固 1.没有确定的凝固 温度 2.凝固过程中放热 3.温度降低
温度于表格中。 (4)根据海波和松香的熔化实验数据,在教材的
表格中绘出它们熔化的图象。 (5)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
01 熔化
比较下面两图: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0
2
4
68
-6 -5.5 -3 -1.8 0
10 12 14 16 18 20 0 0 0 0 1 2.8
(1)在右图中作出冰的熔化图像;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熔点
是________; (3)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_____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 是________, 此时的状态是________。
无 固态→软→稀→液态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物质 相同点
冰、各种金属、海波、萘、水 玻璃、塑料、蜡、松香、
晶石、固态氧等
沥青等
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03 凝固
提出问题:上图中的冰是怎样形成的?由什么状态 变成什么状态? 水凝结而成的。液态变为固态。
03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课件-12.2熔化与凝固
分析与论证
相同点: 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 1、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液共存状 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4.固体的分类
固体
晶 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 属等。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体氮
固体氢
固体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 点)。
三、凝固
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 3.晶体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5.凝固过程放热. 6.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冰与水
火山爆发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思考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如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情况如何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 青、橡胶等。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 钢
各种 铸铁
熔点
3350
3410
1535
1300 ~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4、为什么用钨丝做电灯的灯丝?
2、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 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度为25℃; 信__息__二__:_____海__波__是__晶_体___________________; 信__息__三__:_____海__波__的__熔_点__是__4_8_℃__________________.
固 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过程都 是由固态变 为液态,都 要吸热;凝 固过程都是 由液态变为 固态都要放 热。
有熔点和凝固 点,熔化和凝 固过程吸热, 温度不变。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2、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1、冰棒化成水 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先熔化再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什么现象?
正在消融的冰凌 (固态变为液态)
滴水成冰 (液态变为固态)
再由液态变为固态 蜡由固态变为液态
思考:下面图中物质状态如何变化?
刚从火 山口喷 出的岩 浆冷却 成火山 岩
炼钢厂熔炉中
铁、钢由固态变为 液态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猜想假设:
铁架台 冰
Hale Waihona Puke 温度计试管 水烧杯
石棉网
酒精灯
设计实验:
步骤:① 按照课本12—17图组装实验器材,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融化和凝固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熔点
3550
物质
金
熔点
1064
物质
冰
3410
银
962 固态水银
1535
铝
660 固态酒精
1300-1400
铅
327
固态氮
1200左右
锡
232
固态氢
1083
硫代硫酸钠 48
固态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
神 七 问 天
海波的融化图像
我来帮你
小明同学进行了海波和蜡的凝固实验,通过记录的数 据绘成了如下图像,请同学们视察图像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55 温度/℃
50
45
400 2 4 6 8 10 12 14 海波凝固的图象 时间/min
蜡烛凝固的图象 时间/min
凝固点: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凝固的温度规律
晶体
50
48
46
44
42
40
10 12 14 0 时间/min
2 4 6 8 10 12 14 时间/min
蜡烛的融化图像
晶体:
融化时具有一定的融化温度,熔 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冰
熔点: 晶体融化时的温度 融化时没有一定的融化温度,
非晶体: 融化过程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固态 融化Biblioteka 凝固液态融化的温度规律
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海波的温度0C
蜡的温度 0C
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 熔化与凝固的过程:讲解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3. 熔点与凝固点:介绍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晶体和非晶体:讲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表现。
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晶体生长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分析熔化与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过程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如冰块融化、水凝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冰雪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等。
5. 知识拓展:讲解熔化与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过程中的道路除冰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的概念1.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2.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二、熔化与凝固的过程1.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2.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降低三、熔点与凝固点1. 熔点:固体熔化时的温度2. 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四、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有规则排列的分子结构2. 非晶体:无规则排列的分子结构五、熔化与凝固的应用1. 冰雪融化:道路除冰、冰雪利用2. 晶体生长:半导体材料、珠宝首饰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并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答: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 是-39℃,水银早凝固了,测不出温度值。 从表中看出,应该使用甲苯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的温度计。
熔化、凝固的应用
•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要使食品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 0℃的水效果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答:0℃冰变成0℃水熔化过程要吸热,0℃冰 和0℃水升高相同的温度,0℃冰要吸收更多 的热,制冷效果好。
冰比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让我们分别加热海波和松香,多次测量其加 热过程中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装置:
水浴法(受热均匀)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装置:
安装装置时,应先下后上,从左往右。 水浴法(受热均匀) 石棉网的作用(受热均匀) 搅拌器的作用(受热均匀) 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 停表的作用(测量时间)
要领: 观察对象:①物质的状态
②温度的变化 观察时间:①熔化(凝固)前
②熔化(凝固)中 ③完成熔化(凝固)后 ③将“温度和时间”数据填入记录表中, 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链接
认识海波熔化曲线:
固态,达温到度熔/℃化 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固液 共存,吸热,温 度不变
D
液态,吸 热升温
48
B
C
固态,吸
刚好完全熔
热升温
化,物质处
于液态
时间/min
A
4
8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有确定熔点的固体叫晶体。
海晶波体熔熔化 化特 特点 点: : 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晶海体波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到熔点,继续吸热。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共45张PPT)
温度/℃ 55
D
1、AB段:固体
2、B点:固体
50
B
C
3、BC段:固液共存 4、C点:液体
5、CD段:液体 45
40
A
0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海波熔化的图象
松香的熔化过程中的状态:
熔化始: 固态 熔化中: 软化 熔化末: 液态
探究:松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40 40.5 41 42 43 44 45 46.5 49 52.5
蜡 状态
固态
软
稀
液态
根据表格数据画图像
冰的熔化
℃ 6
4
2
0
B
C
0
1
2
3
4
-2
-4
A -6
℃
80
蜡烛的熔化
D
70
D
60
50
B
C
t 40
5
6 30
A
20
10
0
t
0
2
4
6
1、以上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 什么特点?
2、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冰与蜡烛各 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3、BC段,冰与蜡烛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 变化?
探究: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和凝固过程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50 52
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新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烛蜡、秒表.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变.结论: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凝固.多媒体演示:⑴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冰山.知识点1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一[提出问题]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1)冰熔化_______一定的温度,烛蜡熔化_______一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熔化时温度_______,烛蜡熔化时温度_______. (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1.把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在烛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烛蜡的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2.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P10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12-18(a)、(b)中分别画出冰、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烛蜡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1)烛蜡加热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低于0℃时,可以发现冰__________(有、没有)熔化;当温度达到0℃时,发现____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3)冰和烛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吸热、放热)从以上实验概括概念:(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活动二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1)海波的熔点为48℃,当温度为48℃,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交流与合作](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2)(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活动三[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那么水和烛蜡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指导学生与熔化过程类比,思考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进入新课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
固态
熔化和凝固现象
熔化 凝固
液态
火山熔岩
河水结冰 浇铸
固态岩石 在高温下 化成液态 岩浆从火 山口喷出
三、熔点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食盐晶体
冰
松香 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晶体 钨 铁 钢
熔点℃ 3 410 1 525 1 515
熔化
刚从火山 口喷出的 液态岩浆 冷却之后 则成固态
凝固
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二、熔化
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1)实验装置:
(2)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夯实基础逐点练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比较法,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 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学生常因为对晶体与非晶体的 熔化特点混淆不清而出错。 【答案】C
夯实基础逐点练
6.晶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会熔化:一是温度必须 达到_熔__点__;二是继续_吸__热__。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
(根据数据描点,作出熔化的图像;各小组成员之间对实验数据进行交流、评估,分析其原因,归纳出相关的规律;然后通过研讨对实验器材和方法作出改进。)
在此基础上引出晶体与非晶体、熔点等概念,指导学生学会查熔点表,并由此来思考以下问题: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及互相转化。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1)请你将铜、海波、松香、玻璃、冰、沥青、食盐、铁这些物质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2)在寒冷的南极应该使用哪种液体温度计?为什么?
(3)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在2500℃以上,应该选哪种材料做灯丝?为什么?
(学生通过查阅熔点表进行思考。)
(三)凝固
引导学生根据熔化图像来反推晶体、非晶体凝固时的规律;启发学生得到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培养处理数据和描绘图像的能力,以及通过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相关物理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评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和科学的价值观。
学习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再次“由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批注
一、导入新课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与凝固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01 知识管理1.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__固__态变为__液__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凝固:物质从__液__态变为__固__态的过程称为凝固.晶体与非晶体: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物理学中将__晶体__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__形成__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相同__的.说明:晶体的熔点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变化.例如盐水的熔点就低于0 ℃.2.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特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保持不变__,但需要__吸收__热量;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__吸收__热量,温度__升高__.晶体凝固的过程中__放出__热量,温度__保持不变__;非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__放出__热量,温度降低.说明:晶体在熔点(凝固点)时所处的状态有三种可能: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02 基础题知识点1 熔化与凝固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2.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熔化__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凝固__后,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填物态变化名称)3.(遵义十二中期末)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由图像可知固体乙是__非晶体__(填“晶体”或“非晶体”),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固液共存态__(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知识点2 熔点与凝固点4.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B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5.(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B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6.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C )A.10 ℃ B.40 ℃ C.50 ℃ D.60 ℃知识点3 熔化吸热与凝固放热7.(遵义中考)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放出__热量,温度__不变__.8.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玻璃杯的双层杯壁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 ℃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 ℃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__吸热__(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03 中档题9.南极最低气温达-89.2 ℃,参考下表资料,要测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 )液体熔点(℃)固态酒精-117固态煤油-30固态汞-39A.酒精温度计 B10.(南平中考)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D )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5 min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11.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甲在第2 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不吸热C.甲的熔点是48 ℃D.乙是蜡烛12.(安徽中考)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13.水的凝固点是0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某同学将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可达-5 ℃)中相当长的时间后再取出,发现混合液仍为液态,由此现象该同学提出猜想:水中加入酒精,水的凝固点__降低__(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14.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什么?解: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喷在桔子树上的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桔子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伤桔子.15.(湘潭中考)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C__(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__吸__(填“吸”或“放”)热.(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液__态,在G点是__固__态.(填“固”或“液”)(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相同__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下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不同__的.(填“相同”或“不同”)物质熔化时间/min冰9萘 404 拓展题16.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D )A.处于固态B.处于液态C.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 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B. 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C.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带有电D. 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因为生铁的密度大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A. B. C. D.3.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图中能在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4.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状态()A. 甲、液态B. 乙、固态C. 甲、固液共存D. 乙、固液共存5.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 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冰全部熔化B. 冰有少部分熔化C. 水有少部分凝固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7.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 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8.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 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 都没结冰D. 都已结冰9.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A. 绝缘性好B. 密度大C. 耐高温和隔热性好D. 延展性好10. 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撤“融雪盐”||,这是因为()A.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 “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 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D. “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二、多选题11.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 T2可能是物质的沸点C. 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 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三、填空题12.如图甲是某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1)这种物质的固体属于________ ;如图乙||,在某一时刻||,用温度计测得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 ℃.(2)在BC段时||,此物质处于________ 态.13.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_min;加热至第1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14.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晶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min;该晶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15.图是某固态物质在一个稳定的热源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该物质在液体时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在固体时的比热容.四、实验探究题16.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min.五、综合题17.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撒了融雪盐的路面上不再结冰||,于是小明提出有关问题:“水的凝固点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小红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食盐||,并分别测出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0℃的温度计||,而要使用量程为﹣20℃~100℃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________(2)由图象可知||,小明的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3)由小明和小红的实验还可以看出||,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1)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2)导电性能最好的是银||,其次是铜、铝、铁;(3)摩擦会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4)密度指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体积的物体密度大的质量大.【解答】A、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室内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是因为它们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导线上损失的电能小||,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它们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电荷||,从而吸引碎纸屑||,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机器的底盘为了增大其稳固性||,选用密度较大的生铁来做||,是因为相同体积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现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物理学宗旨.2.【答案】B【解析】【解答】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D、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3.【答案】D【解析】【解答】解: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达到凝固温度0℃并逐渐凝固;当水全部凝固后||,冰的温度再次降低.由于A和B中图象温度升高||,所以A和B都不正确;由于C图中的凝固点不是0℃||,所以C不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水的凝固点和晶体凝固图象的记忆.冰为晶体||,水的凝固点为0℃.4.【答案】D【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乙物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乙为晶体;物体乙从第5分钟到第12分钟的温度保持在80℃不变||,这个温度就是乙物体的熔点||,说明乙物体是晶体||,此过程乙物体处于固液混合状态.故选:D【分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5.【答案】C【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故冰为晶体;则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而且可以判断出冰是晶体||,故AB不符合题意;(2)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相同时间内||,冰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因此根据图象可以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故D 不符合题意;(3)根据图象不能出冰熔化前后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①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②运用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6.【答案】D【解析】【解答】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在0℃的环境中||,当把0℃的冰投入0℃的水中后||,热量不从0℃的水传递给0℃的冰||,0℃的冰温度不会升高||,所以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所以冰的质量吧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故答案为:D.【分析】熔化、凝固现象的发生||,都需要条件||,达到熔点(凝固点)||,吸收(放出)热量||,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中||,物体即不能吸收热量||,也不能放出热量||,就不会熔化(凝固)||。
7.【答案】C【解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故冰为晶体;则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而且可以判断出冰是晶体||,故AB不符合题意;(2)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相同时间内||,冰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因此根据图象可以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故D 不符合题意;(3)根据图象不能出冰熔化前后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①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②运用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比热c和升高的温度△t成反比.8.【答案】C【解析】【解答】解: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就不会把热量传给外面||,所以不结冰.故选C.【分析】水是有一定凝固点的||,温度降至0℃时才会凝固||,在凝固的同时||,水要向外放热.因此||,烧杯中的水能否结冰取决于它的温度能否降至凝固点和是否能继续向外放热.9.【答案】C【解析】【解答】解:因为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烧毁航天器||,所以这种材料应具备耐高温的特点;还有要防止舱内温度过高导致对宇航员产生危险||,这种材料还应具备隔热性好的特点.故选C.【分析】做航天器的材料一个必要的因素是:能够耐高温;结合题意来作答.10.【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解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C.【点评】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很必要的.二、多选题11.【答案】BC【解析】【解答】解:A、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故A错误;B、由A分析||,T2可能是沸点也可能是熔点||,故B正确;C、0~t1时间||,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分子运动加剧||,故C正确;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C.【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段吸热||,内能不断增大;(3)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三、填空题12.【答案】晶体;﹣6;固液共存【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由乙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6℃;(2)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这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故答案为:(1)晶体;﹣6;(2)固液共存.【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温度计读数时||,首先要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进行读数||,还要注意是在零上还是零下;(2)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3.【答案】10;液态【解析】【解答】解:从图象上看||,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10min||,加热至第15min时冰完全熔化处于液态.故答案为:10;液态.【分析】(1)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为冰的熔化过程;(2)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14.【答案】6;1:4【解析】【解答】解:(1)该晶体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熔化完成||,熔化共用6min;(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AB段温度升高40℃||,CD段温度升高20℃||,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吸收热量之比为1:2||,温度升高之比为2:1;因为Q=cm△t||,所以固态与液态物质比热容之比为= = ×= ×= ||,所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4.故答案为:6;1:4.【分析】(1)该晶体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熔化完成||,熔化共用6min;(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AB段温度升高40℃||,CD段温度升高20℃||,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吸收热量之比为1:2||,所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4.15.【答案】210;小于【解析】【解答】解:由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可知:4min~10min这段时间内该物质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即为210℃;在0~4min时间里||,固态的物质在4min升高的温度为△t1=20℃||,在10~12min时间里||,液态的物质在2min升高的温度为△t2=20℃||,热源是相同的||,所以据上可知||,固态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由Q=Cm△t可知:当质量和温度变化相同时||,Q越大||,比热容就越大||,固态的物质的比热容大;故答案为:210;小于.【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上总是有一段水平的图象||,这段则表示这种物质是正处于熔化状态||,这点所对应的温度则是这种物质的熔点.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固态时在4min的时间内升高20℃;而液态时||,在2min的时间内升高20℃||,由此可知它们所吸收热量的多少||,进而判断出比热容的关系.四、实验探究题16.【答案】50;8【解析】【解答】解:由图知||,此物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其凝固点为50℃.从第4min开始凝固到第12min凝固完||,所以凝固过程经历了12min﹣4min=8min.故答案为:50;8.【分析】知道晶体的凝固点的概念: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知道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知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完为凝固过程.五、综合题17.【答案】(1)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2)﹣4(3)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解析】【解答】解:(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2)分析图象可知||,小明所测盐水在﹣4℃凝固||,则该盐水的凝固点是﹣4℃;(3)由图可知||,盐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2)﹣4;(3)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分析】(1)若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就不能测出盐水的凝固点.(2)盐水凝固的温度为盐水的凝固点||,从凝固开始到凝固结束时间为凝固的过程经历时间.(3)根据图象分析温度和热量的变化.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