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轮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单元复习课教案

(1)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 的_________ 的缘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 替,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 钱包.图 5 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 并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 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
例 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 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 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 后者是大雁的像 专题二、作图专题 例 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沙发
钱 包
图5
11.画出折线 ABC 在镜中的像.
板 书 设 计 参 考 资 料 教 学 反 思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400
例 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 a 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 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 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 光路。 )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 6 、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
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 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 到 , 实 验 结 论 是: 。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 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 实验结论是: 例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 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 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 9 所示,在此实验中: (1)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 关系; (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 (填“能”或“不能” )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 是_______ 像; (4) 、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02光现象(教师版)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02光现象(教师版)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02光现象考点总结教学目标1、理解光概念。

2、掌握光沿直线传播条件、速度,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3、在探究光反射规律实验中体会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4、了解光反射的应用。

5、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知识梳理光的直线传播一、光: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太阳、萤火虫、水母、夜明珠等人造光:发光的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火把、照明灯等* 注意区分:月亮、自行车车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电影银幕......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无介质时)传播速度最快,为c=3.0×108m/s3、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 注意:光线是建立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三、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打靶射击、战队看齐光的反射一、光从同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1、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激光笔、量角器、笔等2、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2)在纸板上做一条垂直底边的虚线ON,然后把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3)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4)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结果;(5)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复步骤(3)、(4);(6)将纸板NOF以ON为轴,向后旋转,观察反射光线径迹。

3、实验结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实验拓展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否换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也适用于垂直照射。

三、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举例说明四、光反射的应用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上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将凸透镜、凹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等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给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图。

(3)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下列情况中,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b. 凹透镜,物距小于二倍焦距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教案章节一:力和运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 教学重点:a. 力的概念和作用。

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3. 教学难点:a.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b. 牛顿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作用的两种效果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c. 示范: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应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二:压力和浮力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2. 教学重点:a.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3. 教学难点:a. 压力和浮力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和作用。

b.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和物体浮沉条件。

c. 示范:进行压力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压力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三: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a. 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3. 教学难点:a. 杠杆和滑轮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

4. 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机械的作用。

b. 讲解:讲解杠杆的分类、特点以及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

c. 示范:进行简单机械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d. 练习:让学生应用简单机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章节四:声现象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涉及《光现象》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等子章节的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使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及其成像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成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色彩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激光准直、镜子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具有哪些性质。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激光穿过烟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2)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了解折射现象。

(4)透镜及其应用: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眼镜、照相机等实际应用。

(5)光与色彩: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镜子扩大空间感?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速度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

5. 光与色彩:三原色、色彩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性质。

(2)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A.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凹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眼镜的度数与透镜的焦距成反比。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 m/s。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光现象复习》教案(表格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光现象复习》教案(表格式)

初级中学教学方案一、光源:1、概念: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①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蜡烛、白炽灯、月光灯等。

②自然光源:太阳、荧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3、光速: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即:C=3×108m/s。

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2)日食和月食;(3)小孔成像。

5、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激光准直;(2)排队;(3)射击瞄准。

三、光的反射:1、现象:先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任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发生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仍然平行,并且朝着一个方面射出。

(2)漫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不平行,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射出。

(3)相同点: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不同点:镜面反射会造成污染,漫反射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四、平面镜成像特点:1、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与镜面。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五、平面镜成像原理: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和改变光路。

六、球面镜的应用: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灯,太阳能焊接机,医生用的额镜等。

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交通镜,都是为了扩大视野。

3、平面镜:改变光的方向(潜望镜)成像(平面镜)。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光现象》ppt课件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光现象》ppt课件

图2-6
答案:如图2所示.
图2
5.如图2-7 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 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 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图 2-7
答案:如图 3 所示.
图3
6.如图2-8,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
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
(1)条件:同种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
(2)生活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光速:光在真空速度约为__________ 3×108 m/s ,合___________ 3×105 km/s ,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不需要 介质,即光可以在______ 真空 中传播. ①光的传播_______
漫反 射
凹凸 不平
反射光向各个方 从各个方向 的反射规律
向,各个方向都 都能看到黑
能看到 板上的字
三、平面镜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刻度尺 、________ 玻璃板 、_______ 大小相同的两根蜡烛. (1)实验器材:_______ 方便找到像的位置 . ①玻璃板:利用玻璃的透光性,___________________ 距离 关系. ②刻度尺: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______
蓝、靛、紫 七种颜色的色光. ___________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过它的色光 决定的;透明物体能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 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跟它颜色不同的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由它反射的色光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 能反射跟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跟它颜色不同的光. 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复习(光现象与透镜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人教课标版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复习(光现象与透镜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人教课标版

)
小结:
物距 u 像 的 性 质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正立 缩小 虚象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成 像距 V 应 用
u〉2f U=2f
f〈v〈2f V=2f V〉2f 像 虚象 V 〉u
照相机
f〈u〈2f 倒立 U=f U〈f 倒立 正立
幻灯机
放大镜
一倍焦距不成像,两倍焦距成等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总结规律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 u=f 的( 2倍焦点处 ) 即(u= 2f ) 时,成 倒立的、
等大的、 实像。 实像位于凸透镜另一侧的2 倍焦处, V=2f
·
·· · · ·
物距:U 像距:v
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U>2f ),成 倒立的、 缩小的、 实 像。 像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f<v<2f) 物体与 实 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利用照相机能成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被照的物体位于镜头(凸透镜)的 二倍焦点以外(u>2f ) 照相机内的胶卷, 相当于光屏,用来承接实像
· ·
·
· ·
·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 2f>u>f )
成 倒立的、 放大的、 实 像
屏幕
镜 头 凸 透 镜 (
像 投影仪
投影片 (物)

《光现象》教学设计 2022年人教版物理教案

《光现象》教学设计 2022年人教版物理教案

光现象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地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根底 ,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生要规律 ,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根底 ,是本章生点知识 ,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 ,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生点知识 .本章力图表达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外表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面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关键: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课时安排:一、光的直线传播 2课时二、光的反射 1课时三、平面镜成像 1课时四、光的折射 1课时五、光的色鲜 1课时六、复习和总结 1课时教学措施与方案:本章主要通过探究性实验 ,使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及通过探究自主归纳实验结论 ,能自主设计实验课题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c =3×108 m/s.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根底.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一〕光源[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生]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它们都能发光.[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光源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开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师生共同活动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说明:①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②演示实验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带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烟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红墨水,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光线〔板书〕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1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排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局部就是影.②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说明:演示时,假设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投影片,还可播放动画教学片.〔四〕光速[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是多大?340 m/s[师]大家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板书]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1.为了帮助学生想象出这个速度有多大,形成具体的认识,可让同学们看课本图-7.2、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答复以下问题:①"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③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④为什么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很大的时候,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学生阅读课文后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①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②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为s =3×108 m/s×3600 s/天×365天/年×16年×1015 m×1012 km③牛郎和织女不能每年相会一次.④因为天文数字很大,因此在形容一个数字很大时,常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在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后.教师随即讲解,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我们应该:①宏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联系神话故事,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神话,是破除迷信的重要方面.②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如宇宙之大,恒星发光,银河系以及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显例如题][例1]左以下列图是一居室的示意图,AB是窗口,C是一个点光源,用作图法画出在室内的观察者能看到点光源C的空间范围.解析:室内的观察者能见到点光源C的空间,就是C点所发出的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光线CA与CB所夹光束照到的空间〔斜线区〕如右上图所示.[例2]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所以D正确.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收获了些什么?作业布置:教材P72 1、2、3、4板书设计:光的直线传播光源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光线〔板书〕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局部就是影.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②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补充:教学后记:课题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外表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108 m/s.[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翻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师]为什么翻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师]所有的物体外表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外表都能发生反射〔板书〕[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 ,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引导学生观察 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 〕 反射光线〔OB 〕法线〔ON 〕: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紧接着对光的反射规律进入探究阶段.[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也就是说 ,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我们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研究光的反射 ,其中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平面镜做反射面 ,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 ,先使E 、F 成为同一平面 ,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 ,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 ,把纸片F 向前折或向后折 ,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 ,可采取如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①将一张16 K 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 作为法线;在ON 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 、OA 1、OA 2.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 、OA 1、OA 2射向镜面 ,观察反射光线.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 、B 1、B 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 、OB 1、OB 2连接起来.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 〕和入射角〔i 〕的大小 ,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角i 角r 第|一次第二次甲乙 丙第三次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1)上述步骤1和2可看到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2)按步骤3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3)从步骤4的①-④可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从步骤4的⑤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上述过程中,学生动眼观察、动手实验、动脑分析,有利于引发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1]画出以下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解:①过入射点画出与反射面的垂直线ON即法线.如图乙所示.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丙所示〕[例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分析]反射线的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1)根据条件作图甲.(2)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ON〔如乙所示〕.〔3〕根据法线与反射面成垂直,画出镜面,如图丙所示.〔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实验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说明:(1)物体外表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外表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反光〞局部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局部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局部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想想做做]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想想看,并解释为什么.说明: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认真做一下,以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此题的答案为:因为镜面很光滑,垂直入射到镜面的光被垂直反射回去,射到其他方向的光极少,从侧面看去,根本没有光线射入眼中,所以平面镜看起来比较暗.而白纸外表粗糙.入射到白纸上的光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到各个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白纸比较亮.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外表都能发生反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本.76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平面镜成像〞一节.五、板书设计〔一〕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解释现象: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补充:教学后记:课题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二、过程与方法"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凹镜、凸镜、●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答复,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根底.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做法:边示范边讲解.①像以下列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的演示实验再改为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答复:[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 ,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 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 ,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0.5 m.〔二〕平面镜成像原理-3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稳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似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3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紧接着教师介绍平面镜的开展史."倒像〞,使花桥显得更加美丽,使之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我国大约在四千年前的夏|王时代,就有了铜镜.在战国时代,铜镜盛行,制作精美,但是,多是贵族妇女才能使用.近代开展了利用玻璃制成平面镜,才能在民间普遍使用了.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同学们想一下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生]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2021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 -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发动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复习(《光现象与透镜》中考复习专题平面镜成像)人教课标版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复习(《光现象与透镜》中考复习专题平面镜成像)人教课标版
A、7:25 B、6:提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某同学用玻璃板、 相同的两段蜡烛A和B、刻度 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 实验,如图所示。 (1)要求A、B完全相同,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 。
平面镜成像
2014年3月28日
一、认识平面镜
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活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1)像处在什么位置? (2)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跟 你的脸大小 一样吗? (3)脸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到平面 镜的距离是否改变?像的大小是否变化?
(4)眨左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左眼吗?
探究活动:平面镜成像特点
成像
隐蔽观察
改变光路
有趣的偶镜
科学世界:
凸面镜的应用
后 视 镜
哈哈镜
街 头 拐 弯 处 的 反 光
科学世界:
凹面镜的应用
太 阳 灶
奥运圣火点燃
小结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 面 镜
平面镜 成像 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应用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作图。
M
A
A’
B N
B’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M A’
A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B N B’
强化训练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光现象》实验专题【光的直线传播】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烛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3)从右侧眼睛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______(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5)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______。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

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__________。

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初中物理_《光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物理_《光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回归课本,同时在学生熟悉结论的基础上,逆向思维思考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必要的实验验证。

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结论已有所认识,但有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模糊,所以本节课主要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另外光的三种现象的区分、光学作图也是重点。

三中考指南:本章在中考中的易考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的几种现象的判断应用;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应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四复习目标:1、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光反射的探究问题。

2、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探究过程中的问题。

3、通过探究实验的复习,了解实验设计中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设计及问题探究难点:实验操作及问题探究教具:平面镜、玻璃板、白纸板、激光笔一只、蜡烛、刻度尺。

五复习过程:实验一:光的反射(学生思考加演示)1、实验器材:、有色激光器、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3.问题探究:(1)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中将纸板B折转一定角度的目的是什么?(3)试验中如何探究两角的大小关系?(4)沿着反射光线的路径让光射向入射点o,会看到反射光线出现在什么位置?说明了什么?(5)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二:平面镜成像(基于课标对该实验的要求较高采用分组实验,1、2独立完成,基于本班小组建设不成熟,4问题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完成,但实验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易忽略的问题)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较"薄”还是“厚”)的透明玻璃板、大小的蜡烛、、白纸、光屏、火柴、支架等3、实验图示:4、问题探究:(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为什么要选用较薄的?(2)实验室玻璃板要放在水平桌面,否则会导致什么后果?(3)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研究方法是.(4)实验中刻度尺、白纸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如何确定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六课堂检测:1.如图2-2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雁鸣湖风景之一,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光现象》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光现象》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一)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第二章)光现象《光现象》复习提纲 ,总结,知识点讲解

(第二章)光现象《光现象》复习提纲 ,总结,知识点讲解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有好多种;按形成原因分,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灯、日光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等。

热光源: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冷光源: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乌贼、水母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常见的均匀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

【注意】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如不均匀的空气、不同介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光现象”。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棒、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太阳光、镜子反射、水中的鱼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巩固记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案: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棱镜等介质时,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力和运动的关系。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1.3 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2 功和能量守恒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功的概念。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讲解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响度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声音的特征。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现象。

讲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解释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第四章:电和磁4.1 静电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现象。

讲解静电的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静电的特性。

4.2 电流和磁场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讲解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解释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和生活科技5.1 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力和运动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讲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5.2 能量和功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能量和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023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 第二讲 光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基础复习 第二讲 光现象

母题4 (跨学科实践)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
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
识分析正确的是( C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
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图示
①反射面平整光滑
①反射面凹凸不平
特点
②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 ②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四面八方
③只能从反射光的方向看到物体, 且明亮、刺眼
③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相同点
①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②光路可逆
现象举例
镜子、车尾灯、玻璃墙面的光污 染、反光的黑板
电影屏幕、看到黑上的字
母题2 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__行__发__光_____的物体,如太阳、电灯、萤火虫等。月亮不是光源。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径迹和方向的一条带箭头的直线。(理想模型) 3.光的传播条件:光可以在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光可__以_____在真 空中传播。 4.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沿__直__线_____传播。 5.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 m/s。光年是长度单位。 6.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小孔成像成的是倒____立的实____像,像的形状与孔的 形无状关____;影子不是像。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不__点__燃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 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课型:复习总第 6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3.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本章主要考点及题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选择、填空、作图、简单实验);看不见的光(选择)二、新课教学:先复习课本内容,然后合上课本完成单元知识网络中的知识(一定要快、准,牢记基础知识)(一)学生看书:第二章光现象(包括课外知识)(二)检测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举例说明:学生回忆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4.光的反射定律:举例说明学生回忆5.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7.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左右对调上下一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8.光的折射规律:1、2、3、斜射时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且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0度举例说明:9.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汇合而成的光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透明和不透明);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三)更正。

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上问题答案,并让学生板演答案。

找出学生暴露的问题(四)讨论。

把问题分类整理进行讨论交流,先兵教兵,然后教师讲解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三、教师指导(一)引导学生理解本章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现象的辨析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作图温馨提示:铅笔直尺作图、光线用实线加箭头、实虚线的选择、箭头的方向(二)典例精讲引导学生讨论习题,进一步巩固应用知识1.如图15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 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 2.人在空气中看到A 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 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

画出:(1)A 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 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在图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3.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四、当堂训练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 .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 .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 .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 .三角形光斑D .圆形光斑 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2.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漫反射 C .光的折射D .平面镜成像图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3.9×108m.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7.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8.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9.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直线传播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10.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1、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

12、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13.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五、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作业布置:整理第三章六条主要光线和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教后记:教学中以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对光现象的复习,教师并不断补充引导学生作答,以此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效果较好九年级物理第5-7章《电流、电压和电阻》课型:复习课总第 10 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单位、测量仪表及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2、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3、会对电路进行故障分析。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电路的状态:通路、短路、断路2、区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分别举例说明(电流路径、开关、用电器关系)3、知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含义、区分方法、举例(理解课本上柱状图)●电阻1、电阻的含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大小使用方法一上一下、近小远大铭牌(20Ω,1A)三、典例赏析与变式1.如图所示四种接法,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使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AD2、在如图 (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 (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4.8 V,1.2 V B.6 V,1.2 VC.1.2 V,6 V D.1.2 V,4.8 V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电表完好,如果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那么将出现的情况是A.电压表示数不变,灯泡L1、L2不亮B.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L1、L2变亮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L1、L2 变亮D.电流表、电源烧坏,灯泡L1、L2 不亮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A)四、考题推荐1: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B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D )3、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读数为零,灯L1不亮,灯L2亮,下列几种故障中可能是A.L1灯丝断了B.L1灯座短路C.L2灯座短路D.L2灯丝断了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有一定的示数。

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的示数突然变为零,则故障可能是R1_短路_或R2断路。

(填“短路”或“断路”)5.如图所示是小红测定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S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若电路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灯L短路B. 灯L断路C. 变阻器R短路D. 变阻器R断路6.击剑比赛中,甲的剑击中乙的导电服,乙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乙的剑击中甲的导电服,甲头顶上的指示灯就会亮。

这里剑相当于“开关”,能反映上述比赛原理的电路图是某单位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电键),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

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1闭合后,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电路中的总电阻将_变小_。

若S1仍闭合,S2断开,将滑片P向左移动,则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AB间的弹簧中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R1为定值电阻。

当闭合开关S,A板上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1)电流表示数将_变小_,电压表的示数将_变大(2)此装置可做为压力计使用,为使压力增大时,压力计的示数随指针向右摆动而增大,应把(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为压力计。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压表V示数变小B.电流表A1示数变大C.电流表A 2示数变大D.电流表A 1示数变小10.下列几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5A 的是( ) A.白炽灯 B .电饭锅 C .电风扇 D .电脑 11.下列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根据 R=IU可知,导体的电阻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根据 U =IR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与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C .根据ν=ts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 .根据: s= vt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12.如图所示,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 、b 是电流表或电压表。

闭合开关S 后,若两灯都能发光,则( )A .a 、b 均为电流表B .a 、b 均为电压表C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D .a 为电压表,b 为电流表13.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B .两表指针几乎不动C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电表均有示数。

若断开开关S 2,则(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二)填空题1..小英按图14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

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4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电阻R 的阻值为 5 Ω。

3.把一只标有“10Ω 0.3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Ω 0.6A”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在保证两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 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12 V。

3.一根镍铬合金丝两端的电压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