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历史上,哪位医家已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六郁之说,并创立了相应的治疗方剂。

A.张景岳

B.巢元方

C.徐灵胎

D.朱丹溪√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郁》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故D为正确选项。

2.对郁证的治疗基本原则,下列论述有误的是哪一项

A.理气开匍

B.调畅气机

C.活血化瘀√

D.怡情易性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证的基本原则。故C为正确选项。

3.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证称为“梅核气”。治宜选用

A.半夏厚朴汤√

B.丹栀逍遥散

C.小柴胡汤

D.柴胡疏肝散

上述症状属于郁证之痰气郁结证。其病机为气郁痰凝,阻滞胸咽。治宜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其代表方为半夏厚朴汤。故A为正确选项。

4.患者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下列哪首方剂不宜选用

A.六味地黄丸

B.天王补心丹

C.朱砂安神丸√

D.交泰丸

上述症状属于郁证之心肾阴虚证。其病机为阴精亏虚,阴不涵阳。治宜滋养心肾。其代表方为六味地黄丸合天王补心丹。心肾不交而见心烦失眠,可合交泰丸交通心肾。故C为正确选项。

5.患者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宜选用

A.小蓟饮子

B.银翘散

C.清胃散

D.玉女煎√

上述症状属于鼻衄之胃热炽盛证。其病机为胃火上炎,迫血妄行。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其代表方为玉女煎。本方滋阴清胃泻火。故D为正确选项。

6.胃火(热)炽盛可导致下列哪些病证

A.咳血√

B.吐血

C.齿衄

D.鼻衄

咳血分燥热伤肺证、肝火犯肺证、阴虚肺热证。吐血分胃热壅盛证、肝火犯胃证、气虚血溢证。齿衄分胃火炽盛证、阴虚火旺证。鼻衄分热邪犯肺证、胃热炽盛证、肝火上炎证、气血亏虚证。故A为正确选项。

7.患者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治当选用

A.十灰散

B.黄土汤

C.当归补血汤

D.归脾汤√

上述症状属于吐血之气虚血溢证。其病机为中气亏虚,统血无权,血液外溢。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其代表方为归脾汤。本方补气生血,健脾养心。故D为正确选项。

8.归脾汤不可以治疗下列哪一病证

A.气血亏虚之鼻衄

B.脾胃虚寒之便血√

C.气不摄血之紫癜

D.脾不统血之尿血

气血亏虚之鼻衄表现为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胱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补气摄血,方选归脾汤。气不摄血之紫癜表现为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气摄血。方选归脾汤。脾不统血之尿血表现为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中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脾胃虚寒之便血表现为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治宜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方选黄土汤。故B为正确选项。

9.患者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治当

A.润肺止咳,宁络止血

B.清热化痰,凉血止血

C.清热润肺,凉血止血

D.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上述症状属于燥热伤肺之咳血。其病机为燥热伤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治宜清热润肺,宁络止血。其代表方:勾桑杏汤。本方清宣肺热,肃肺止咳。故D为正确选项。

10.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其诊断为

A.悬饮√

B.溢饮

C.痰饮

D.支饮

悬饮为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溢饮为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痰饮为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于胃肠。支饮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故A为正确选项。

11.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哪部医学著作

A.《丹溪心法》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伤寒论》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C为正确选项。

12.患者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黯,脉弦。治当选用

A.血府逐瘀汤

B.香附旋复花汤√

C.柴胡疏肝散

D.丹栀逍遥散

上述症状属于悬饮之络气不和证。其病机为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治宜理气和络。其代表方为香附旋复花汤。故B为正确选项。

13.下列哪部医学著作明确提出消渴之上、中、下之分类。

A.《儒门事亲》

B.《备急千金要方》

C.《证治要诀》√

D.《证治准绳》

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消渴上中下之分类。故C为正确选项。

14.“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出自于哪部医学著作

A.《医学心悟》√

B.《证治准绳》

C.《医学入门》

D.《证治要诀》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故A为正确选项。

15.患者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治当

A.滋阴固肾

B.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C.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D.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上述症状属于中消之气阴亏虚证。其病机为气阴不足,脾失健运。治宜益气健脾.生津止渴。其代表方为七味白术散。故B为正确选项。

16.患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证属

A.脾肾阳虚证

B.肾阴虚证

C.肾阳虚证

D.阴阳两虚证√

上述症状属于下消之阴阳两虚证。其病机为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治宜滋阴温阳,补肾同涩。故D为正确选项。

17.患者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当宜选

A.丹栀逍遥散√

B.小柴胡汤

C.柴胡疏肝散

D.逍遥散

上述症状属于内伤发热证之气郁发热证。其病机为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其治法为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本方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故A为正确选项。

二、 B1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

A.归脾汤B.补中益气汤C.升阳益胃汤D.当归补血汤(分数:4.00)

(1).内伤发热气虚血亏证,以血虚为主者,治宜选方

A. √

B.

C.

D.

内伤发热气虚血亏证,以血虚为主者,其病机为血虚失养,阴不配阳。治宜益气养血。方选归脾汤。内伤发热气虚血亏证,兼气虚下陷者,其病机为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方选补中益。C汤。故分别宜选AB。

(2).内伤发热气虚血亏证,兼气虚下陷者,治宜选方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