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三维GIS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2 . 5应 急抢 险 险工 险段是 防汛 工作 中的重要 关注点 , 相应数据资料 也最丰 富, 将这些工段 的基础地理数据库 、 D E M和遥 感影像数据库 、 工情 数据库与三维G I S 数据库建立关联 , 可 以实现任意三维坐标信息查 询以及绘制任意位置剖面图和三维视角险情模型 , 对险工 险段的抢 险能提供直观 的决 策依 据。
1前言
地理信息 系统G I S , 全称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它 是一种用于分析地理 空间数据 的综合处理 系统 。 近年 , 水利行业 很 多领 域都 用到了GI S 技术 , 如在 防洪 减灾、 水资源监测、 水环境和水 土保持 、 工程建设 、 农 田水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可以说 , G I S 在水利信息 化中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
4存在问题和建议
( 1 ) 技术 的制 约 . 三维空 间数据库是 三维G I S 的核心 , 目前 空间 数据 库技术正处于 发展 中, 它还 没有RD B MS 那样成熟 的理论和技 术, 因此导致了三 维空间建模 能力薄 弱、 强大的三维空间分析能力 在现阶段应用 的并不充分 。 ( 2 ) 成本与人力 . 三维空间具有海量的数 据和极其 繁杂庞 大拓扑结 构 , 因此 , 前期基 础工作耗 时费力 , 同时 , 这些数据的廉 价获取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 正确处理好性能与 成本 的关系 , 急用为先 , 可以首先将三维G I S 技术应用在防汛抢险应 2 . 4网格分析与人 员物资最优调配 急 系 统 中 。 网格分析在二维G I S 中应用成熟而广泛 , 网格分析 的核心就是 目前 二维G I S 发展成 熟 , 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 三维应 用要 最短路径算法 的实现 , 通过与三维G I S 结合 , 可以实现防汛物资最优 在二维G I S 的基 础上做好数据 的整理工作 , 现阶段可 以采用 以点带 调配 、 受灾群众快 速撤 离。 面的方式 , 初步建立防汛抢险重点段的空间数据库和三维应用 , 然 Biblioteka 3三维GI S 防汛应 用 案例
水利防汛中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水利防汛中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地理信息逐渐发展为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集成。
本文首先对GIS 在水资源领域、防汛方面、水利工程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防洪灾害中GIS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防洪减灾;风险;系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操控人员、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以及空间的数据等构成。
计算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需求程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能,也使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一、GIS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导致了资源性缺水以及水质性缺水,还有就是水资源极大浪费等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关注水资源管理工作。
采用现代化的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可以解决好资源水利中的诸多复杂问题。
现阶段,可以通过多维水质模型、稳态和动态水流模型等环境过程模型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
但是,这些环境模型在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及操作结果的显示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用到GIS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模拟数据和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表现水资源状况,实现历史数据处理和实时数据的动态采集,完善水资源信息的节理与更新,实现水资源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模拟动态变化过程和数据共享。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中的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来探讨其在该领域的价值和作用。
1.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一个流域或水源地的综合规划中,GIS可以帮助收集、整合和分析各种地理数据,包括降雨量、河流流量、土地利用等信息。
通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TM)和数字水文模型(DHM),可以对水资源进行精准的量化评估,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
2. 集雨区保护集水区保护是保护水源地水质的重要环节。
GIS可以帮助绘制和分析水源地周边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水源涵养区、水源区等。
通过建立水源地保护区边界和不同保护级别区域,可以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开发,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3. 洪水风险评估洪水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准确评估洪水风险,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洪水历史数据、地形数据和河流水位数据等。
通过建立洪水模型,可以模拟洪水的传播和影响范围,进而制定相应的洪水防治措施。
4. 河道治理河道治理是维护和改善水利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GIS可以帮助绘制和管理河道的地理信息,包括河道的长度、宽度、深度、流速等。
通过建立河道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并制定河道治理的优先顺序。
5. 水库管理水库管理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GIS可以帮助建立水库的数字地形和数字水文模型,通过模拟不同蓄水位情景下的水库水位、洪峰流量和蓄水容量,可以科学规划水库的水位调度方案,确保水库的高效利用。
6. 灌溉管理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而灌溉的科学管理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GIS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农田的地形、土壤、降雨等数据,通过建立灌溉模型,可以科学规划灌溉水量和灌溉方案,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土壤盐渍化问题。
综上所述,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可以帮助实现水资源管理、集水区保护、洪水风险评估、河道治理、水库管理和灌溉管理等任务。
分析GIS系统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分析GIS系统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迅发展,近年来GIS技术也逐步映入人们的眼帘。
GIS技术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地球表面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描述的手段。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如今GIS技术在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受多钟因素影响,在当下GIS 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本文结合实践,就当前状况下GIS技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得实际应用作出简要探析。
关键词:GIS;防汛抗旱;应用策略引言自然灾害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巨大,而人们为了应对自然灾害而做出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
随着时代的进步,防汛抗旱的现代化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在抗击自然灾害领域所展现的作用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西方发达国家,该技术的运用已经十分成熟,我国在该领域由于起步较晚所以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而就该技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展开积极地探讨也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GIS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技术概要作为无法有效治理的自然灾害,如何有效的应对是事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事情。
而如何有效的利用GIS技术,对于管理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GIS 技术,其主要的功能便是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准确的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作业,进而为管理部分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二、GIS技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特点2.1、空间性当水灾或旱情袭来之际,其影响范围都能在广义的空间范围内有所体现。
而相关部门如何有效的利用相关信息,通过对灾情现状的了解来进行有效的决策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GIS 技术的空间性便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要特征。
其对于整体情况的把控,可以有效的调配人员物资,还可以为应急预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2.2、实时性灾情在蔓延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不确定性。
而如何准确及时的掌握灾情蔓延的情况。
浅谈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上的应用
浅谈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上的应用作者:杨月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2期摘要:介绍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和它的特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形分析、数据的操作与处理、空间查询与分析、制图等方面的功能。
文中重点介绍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灾情评估,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等方面。
最后展望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前途。
关键词:GIS 地理信息系统;防洪减灾;灾情评估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十分复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使国家和个人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以洪水为敌”的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特性的洪水管理转变,全面建成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其中防洪减灾属于重点应用系统。
在GIS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支持下,进行洪水预报、调度、灾害损失评估、减灾措施等,并向灾民避险迁安,抢险和救灾物资输送最佳路线等应用。
2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及意义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GIS软件: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中有两种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描述空间目标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以及与其他空间目标关系的数据。
空间数据通常通过各种测绘手段(包括遥感,GPS)获得的,它的传统载体是地图。
属性数据是指描述空间目标社会或自然属性的数据,通常又称统计数据。
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意义有多大,根本上取决于后两者,尤其是数据。
GIS软件包括两个部分: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
即用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领域和特定需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案,为用户配置计算机硬件和基础GIS软件,提出系统所需数据规范,实施数据采集,开发用户操作简单而又能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GIS应用模式。
为用户建立一套完整而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叫GIS系统集成。
地理信息系统在黄河治理中的应用
在黄河部 门, 统的 防汛 抗灾 、 传 河道 、 海域 流场 、 水资 源管 理 等方面的调查和监测是进行长期的物理监测 和人工分析评价 , 不 仅需投人大量 的人力物 力 , 而且精 度差 , 不利 于进行 在宏观 上应 急决策 的实施 。而利用 从太空 卫星 中捕 获 的高精度遥 感影像 数 据, 提取其中特征信息 , 其精度 和时效性 都 明显地优 于传 统的处
的信息系统。
2 1 G S 有 以下 特 点 : . I 具
3 地 理 信 息 系 统在 黄 河 治 理 的应 用
3 1 地 理 系 统 信 息 用 于 黄 河 治 理 是 大 势 所 趋 .
a 独特 的空间分 析能力 。可 对空 间信息进 行各种 复杂 的空 、 间运算 , 实现多元地理信息 的迭 加分析 , 以及 图形 与属性 的双 向
a 空间系统直观描述功能 : 、 地理信 息系统是现 实世 界的计算 机模 型。它采用点 、 、 线 面的方式模拟 客观现实世界 , 同时它把特 征数据 与现实世界 联系 在一起 。利 用空 间信息来 说 明对 象在现
实世 界中所处 的位置 , 利用专题属性信息来描述 对象在现实世界
中 的状 态 。
的数据规则 , 集成到统 一的地 理信 息平 台上 , 从而 实现 黄河流
域内与水相关 的各种信息 的统一 管理。通过数字黄河 的建设 , 可 以把黄河上所有研究 的问题通过 地理 信息系统集成到一起 , 对各 种问题可 以进行综 合分析 集成 研究 。数字 黄河 的建设将 为流域
GIS在水务防汛“一张图”数据管理中的应用
061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迫切需要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1]络化与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利用GIS 空间技术对水务防汛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减灾手段。
1 水务防汛“一张图”系统数据建设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坚持全面准确、关系一致、松散耦合、适度冗余、高频分离等设计原则,理清数据现状和数据来源,分析数据特点,确定数据分类,科学规划数据架构。
防汛监测信息的统一存储方法基于“一张图”模式,将不同标准、格式的空间、属性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并展现在系统上,实现水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
“一张图”模式的核心是数据整合、共享和自适应扩展,[2]其中数据整合是数据共享的基础。
1.1 水务防汛“一张图”系统数据的特点针对系统建设,通过对水务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水务防汛“一张图”系统数据具有以下特点:1)多源集成。
从时间上进行分类,既有以往数据成果,又有实时采集信息;从获取技术上讲,既有用现代传感技术,实现对水位的全面实时监测数据,又有视频监控数据;从数据类型上讲既有空间数据又有非空间数据;从部门上讲测绘部门提供的共享数据,又有水务部门产生的业务数据;除此之外还有系统建设所需数据及临时数据等。
2)多格式集成。
水务系统涉及的数据形式有文本、数字、图片、表格、多媒体、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等,主要格式有txt、png、mp4、shp、img、tif 等。
1.2 利用GIS 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1)空间数据整合。
由于水务管理空间数据库涉及不同类型的专题空间数据,这些空间数据中,不仅空间尺度不一致,而且数据结构也不一样,既有矢量结构的数据,也有栅格结构的数据。
空间数据的整合内容包括:空间数据格式的统一、空间数据参照系的统一、数据资料的坐标配准和图幅接边以及不同比例尺数据的融合。
2)非空间数据的整合。
内容包括数据组织的统一、异构数据库的统一。
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上的应用
浅谈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上的应用摘要:介绍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和它的特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形分析、数据的操作与处理、空间查询与分析、制图等方面的功能。
文中重点介绍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灾情评估,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等方面。
最后展望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前途。
关键词:gis 地理信息系统;防洪减灾;灾情评估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十分复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使国家和个人都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以洪水为敌”的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特性的洪水管理转变,全面建成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其中防洪减灾属于重点应用系统。
在gis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支持下,进行洪水预报、调度、灾害损失评估、减灾措施等,并向灾民避险迁安,抢险和救灾物资输送最佳路线等应用。
2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及意义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gis软件: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中有两种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描述空间目标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以及与其他空间目标关系的数据。
空间数据通常通过各种测绘手段(包括遥感,gps)获得的,它的传统载体是地图。
属性数据是指描述空间目标社会或自然属性的数据,通常又称统计数据。
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意义有多大,根本上取决于后两者,尤其是数据。
gis软件包括两个部分: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
即用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领域和特定需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案,为用户配置计算机硬件和基础gis软件,提出系统所需数据规范,实施数据采集,开发用户操作简单而又能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gis应用模式。
为用户建立一套完整而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叫gis系统集成。
gis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汛水情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汛水情工作中的应用探讨摘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从防汛水情工作实际出发,论述防汛水情工作信息特点以及市级防汛水情综合服务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防汛水情信息应用、水情预报、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应用,为构建基于GIS技术平台的防汛水情综合服务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水情;水文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
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对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相关的支持。
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得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原理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
该系统的优势是分析和处理海量的数据,且其通用性强。
在计算机环境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MIS),能够将大量数据的文本、图像、图表上传至计算机数据库,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类、统计、分析。
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管理的数据数量较以往大量增加,分析和查询也更加便捷和准确。
但是,信息管理系统只能够简单地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供查询,要将结果直接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还需其他环节的加工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比较常见的是将这些数据和地理空间位置信息结合起来。
因此,为了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使其统计结果能够更加快捷、迅速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开发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正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地理图形和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在相应的软件支持下,对数值和图形作各种分析处理,除了使信息本身及内在联系的表现方式更加直观外,通过各种空间操作及不同种类信息的互操作,能够输出高层次的综合表达信息,提供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1-4]。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防汛救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防汛救灾中的应用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常见难题,其中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
自从1930年代开始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来,GIS已成为防洪和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GIS在防洪救灾中的应用,并总结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GIS对灾害管理的显著贡献在于其能够分析大量的地理信息。
在洪水预警和应急响应方面,GIS技术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救援机构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空间数据。
通过GIS对地图、图像、传感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生成灾害现场的精确地图,帮助洪水的实时监测和响应。
此外,在灾害现场,GIS还可以迅速确定受灾地点、分析受灾程度和预测灾害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救援队伍和政府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GIS同时还具备空间分析和模拟的能力。
通过GIS可以建立洪水模型并进行仿真,进而预测洪水对河流周边的基础设施、建筑和城镇地区的影响。
科学准确地预测灾害的规模和荷载对空间决策和规划有重要意义,帮助政府和社会避免洪水给基础设施、建筑和城镇造成的损失。
GIS还可以直接评估洪水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洪水对地区生态重要性的影响可能非常重要,影响地区的生物区域、营养物转移、水质和氧气的含量等等。
通过GIS,研究人员可以迅速了解洪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帮助制定减轻灾害后果的环保措施。
GIS技术虽然在防洪救灾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GIS技术需要丰富和精确的数据,尤其是地形、水文、水文崩溃和建筑等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情理性、常规性和稳健性对模拟结果具有极大影响。
其次,GIS技术需要专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综上所述,GIS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洪水灾害管理和防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洪水灾害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GIS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同时完善数字化防洪和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整合,增加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和集成以实现更好的洪水灾害治理。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吴晖姚保顺(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 郑州 450003)摘 要 1998年开始,黄委信息中心先后开发了基于GIS的“山东防汛指挥系统”、 “河南黄河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和“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
系统采用Sybase数据库,运行方式为客户机/服务器(C/S)方式。
随着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计算机广域网络的扩大、开发技术运行方式的变化和用户的迅速增长,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002年开始,黄委基于WebGIS(MapXtreme)和地图服务中间件搭建了黄委地图服务平台。
在此平台上,开发完成了Internet/Intranet版本的“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
此系统可以在不同比例尺电子地图上实现无缝自动漫游(1:100万 Æ1:25万 Æ1:5万 Æ1:1),实现了水文信息查询,防洪工程基础信息查询,防汛部署基本信息查询,实时工情、险情信息上报、查询统计,实时险情信息报警、处理、滚动显示,险情批复,以及系统管理维护等功能。
平台是按“数字黄河”三层架构搭建的,在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对“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进行整合,以满足更广泛的需求。
关键词整合三层架构GIS(地理信息系统) MapInfo 工情险情会商中间件一、概述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始于1998年,主要为解决防汛三个主要环节中险情环节的问题。
建设范围为山东河务局,系统是基于GIS的“山东防汛指挥系统”,运行方式为C/S方式。
后又推广到河南河务局,建成了“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它是有黄委信息中心与黄委防办、河南河务局、山东河务局联合开发的,经过几年的使用,在防汛会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系统不仅解决了基层的问题也提高了黄委、省局防汛工作的效率。
但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需求的变化,同时也随着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开展,“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就是一个相对于“数字黄河”来说正在使用的遗产应用系统,它也是“数字防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李纪人摘要 GIS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图形显示、分析、模拟、决策和预测等功能,在水利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谓水利现代化的“火车头”。
关键词 GIS 水利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通常泛指用于获取、储存、查询、综合、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把空间的逻辑思维延伸到了形象思维。
水利部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它在水利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GIS 在水利信息化也就是水利现代化中起着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GIS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应用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设计框架下,各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或防汛信息管理系统都以GIS为平台。
GIS在这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管理,包括查询、检索、更新和维护;(2)利用空间分析能力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3)为各类应用模型提供数据;(4)优化模型参数;(5)预报预测;(6)防汛信息及决策方案的可视化表达。
2.灾情评估在灾情评估中,GIS是主角,它发挥的主要作用是:(1)基础背景数据(包括地理、社会、经济)的管理;(2)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检索、统计和显示的基础;(3)洪水演进的基础平台;(4)灾情数据的提取和分析;(5)灾情的可视化表达;(6)辅助决策的工具(行蓄洪区应用、抢险救灾物资储运、避险、迁安等)。
目前洪涝灾害的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已在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投入运行。
3.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采用GIS技术,是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的有效手段。
GIS发挥的作用有:(1)多源、多尺度数据的管理;(2)空间数据的叠加与综合处理;(3)图形处理的特殊功能。
4.城市防洪GIS在城市防洪中发挥的作用更多更大,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积水、退水的预报预测;(2)现有排水设施(排水管网、泵站等)信息的管理;(3)排水设施的规划与设计;(4)城市绿地(透水面积)的面积与位置的规划;(5)暴雨时空特征分析(4DGIS);(6)以街道为统计单元和以街区为空间单元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展布;(7)暴雨分布及积水街道分布的可视化显示;(8)高分辨率、多层次、多源和更新频繁的数据的存储、维护和管理。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研讨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研讨摘要: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经常发生洪水灾害。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黄河防汛工作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高效的工具,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和分析,可以为黄河防汛业务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介绍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作用。
引言: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流域面积广阔,多年来频繁发生洪水,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黄河防汛工作意义重大,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汛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系统地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黄河防汛业务提供了科学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一、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数据管理1. 数据的收集GIS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了解洪水泛滥地区的概貌。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物探雷达等方法对河道、堤坝、水库等重要防洪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数据的存储GIS可以将多源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管理。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的更新由于洪水灾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GIS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地图的更新,及时反馈洪水泛滥的情况,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空间分析1. 土地利用分析通过GIS可以对黄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洪水泛滥的潜在风险点。
在防汛布置中,可以合理利用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提高整体抵御洪水的能力。
2. 水资源分析GIS可以对黄河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精确的测算和评估,包括水量、水位、水流速度等参数的分析。
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科学的防汛措施和判断洪水发展趋势起到重要作用。
3. 遥感监测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黄河流域内的洪水泛滥情况、堤岸破损情况和河流淤积情况。
这为防汛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
基于GIS技术的防汛信息系统关键技术深析
基于GIS技术的防汛信息系统关键技术深析摘要:我国洪水灾害频繁,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GIS技术逐渐在水利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基于GIS技术,着重探讨了其在防汛中的应用。
关键词:GIS;防汛;应用防治洪水,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建设和利用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进行保护和调蓄的同时,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运用,是现代防汛指挥管理的重要特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并建立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对于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及时、正确、科学、合理实施防汛抢险救灾指挥调度,有效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类型1.1地理信息系统定义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专业,理解都不一样,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有些人认为GIS是研究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在计算机的硬件支持下对空间数据按照空间位置或地理坐标进行各种处理,完成数据的输入、存储、处理、管理、分析和输出等各项功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多种因素信息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进而快速获取来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用文字、图形、数据等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
有些人认为GIS是一种十分重要并且特定的空间信息的系统,是用于采集、管理、储存、描述和分析部分或整个地球空间与地理分布相关的数据空间信息的系统。
具体来说,简单几句话,并不能解释GIS的概念,上述也仅仅是简短的介绍,简单地定义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用检索、存储、采集、管理、表达和分析空间物体定位的分布以及与它相关联的属性数据,而且以回答用户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地理信息系统。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潜力大,应用面广,并且发展也相当迅速,所以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 黄河水利委员会 信息 中心,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 3 摘 要 :9 8年开始 , 19 黄河水利 委员会 ( 以下简称黄 委 ) 息中心先 后开发 了基于 GS 信 I 的山东 防汛指挥系统 、 河南黄河工情 险情 会商系统 和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系
i c u n ‘ a o g Ye lw Ri e o d Co tolS fwa e Sy t m ’ n l dig Sh nd n lo v r n o n r o t r se
.
‘ n n Ye o v r Ad iig S se o He a l w Rie vsn y t m f l
I o ao ’ r ess m u nteC ef e e (/) rm w r n i h y aed t aess m. ste fm i n r t n . h yt srno h h n S vr cs f e oka dwt teS bs a b s yt A r e a h a e h i pe e t i f h ‘ i t eo ie’ r eta n i h x a s no entok ( R C WA )te m l n t no e Dg a Y lw R vr po c, l gwt teep ni fh ew rs Y C N ,h m ao t i l l j o h o t
ic e ig o e s a d t ha g so v lpme e h qu s h rgi ls se a o g rm e tt v r n r a n fus r n he c n e fde eo s ntt c ni e ,t e o i na y t ms c n no l n e e he e e —
WebGIS在黄河防汛会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黄河防汛会商由过去在纸质挂图、
文字表格等非数字环境 中的会商逐渐改变 为以电子地 图、 数字
来越重要 的角色。随着治黄信息化 的推 进 。 来越多 的防汛单 越 位及个人通过 网络联接起来 , 系统应用 也 由最初 的局域网上 的
成熟技术 的开发模式 。
应用发展到如今以郑州防汛大楼为核心的连接所有黄委驻郑
单位 的光纤城域网及覆 盖黄 河 中下 游 的广域 网上 的应 用 。应 用的不断扩展使得传统的 C S / 模式的局限性越 来越 突出 , 主要 表现在 : 系 统处 理 能 力完 全 依 赖 C IN ① LE T端 , 效率 低 下 ; ② CIN LE T端的任何 操 作都 要将 服 务器 文件 远程 复 制到 本 地进
成, 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 , 而且还提供扩展 开发接口, 最大限度为后续开发提供扩展性。通过对这些技术 的应用与开发, 我们在会商系统中提供一个可视化的表达信息
层次丰富 、 内容完整的会 商界面 , 有利 于信 息的深 层挖 掘和 分 析, 为防汛 决策提供更加有效 的信息支持 。
E T端都须配备专业 GS N I 软件, 增加系统投入 ; x桌面系统  ̄cs
操作复杂 , 需要专业基础和培训 , 不适合 大范 围应 用。随着 I n —
t t e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 GS的需求 , me I 基于 Ie e技术的地 nmt t
理信息 系统——weG s就 应 运而 生 。对 于 黄 河 防汛 会 商而 hI 言。 一方面是对 G S 用 的强烈需 求 , 一方 面是 网络 资源的 I应 另
浅议GIS在河南对于黄河预防洪涝灾害的应用
浅议GIS在河南预防黄河洪涝灾害的应用作者李成昊(15地信2 20151389041)摘要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来对于母亲河黄河的治理早已提上议程,而在数字化的今天地理信息系统被用于解决洪涝问题也成为必然,而河南作为黄河的重要流域之一,也是遭受黄河洪涝灾害的影响地之一,河南对于gis在预防黄河洪涝灾害也有重要的应用即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
本文论述了GIS在河南治理黄河、解决洪涝问题上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 GIS 预防洪涝灾害必然选择由于黄河在河南地区造成的巨大威胁,随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技术的更新换代、河南的信息化建设的完善,GIS在河南的防洪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
GIS被使用在河南解决洪涝问题上有其必要性与好处,在不断地建设中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那么GIS被应用在治理黄河上的原因及必要是为何?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它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是它的优势所在。
GIS作为基于计算机的一种工具,他可以对空间信息经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将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GIS在河南黄河预防洪涝灾害中的被应用为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提供了两个方面的服务:提供洪涝灾情评估与风险分析、作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
GIS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方便,快速。
这是GIS被应用河南黄河防洪防汛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洪涝灾情评估与风险分析方面gis体现了其他方式所不具有的作用,包括:基础背景数据(包括地理、社会、经济)的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检索、统计和显示的基础;灾情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灾情的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对决策起辅助作用的工具。
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是分析不同强度的洪水发生概率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
黄河工程档案管理GIS技术应用探究
黄河工程档案管理GIS技术应用探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黄河工程档案管理GIS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
首先分析了黄河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然后探讨了GIS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黄河工程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深化GIS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研究为黄河工程档案管理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黄河工程、档案管理、GIS技术、应用、优势、问题、措施、贡献、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与梦想。
而黄河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黄河流域的防洪、灌溉和发电提供了重要支持。
随着黄河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其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GIS技术在黄河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更新和维护不及时、技术应用人员素质不高等。
需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黄河工程档案管理GIS技术应用的探究,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本文也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黄河工程档案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黄河工程档案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优化档案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提出应对措施,解决GIS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研究该领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探讨GIS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推动黄河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使命。
城市防洪设施管理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城市防洪设施管理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防洪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在应对洪水灾害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防洪设施管理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GIS在城市防洪设施管理上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好处。
1. GIS在城市防洪设施规划中的应用城市防洪设施的规划涉及到对城市区域的几何信息、水动力学特征、洪水泛滥情况等多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GIS可以通过整合地形图、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等来源,对城市区域进行准确的地理画像。
通过GIS中的分析和模拟工具,规划者可以有效地评估洪水的威胁和潜在的风险区域,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洪设施建设计划。
2. GIS在城市防洪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在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过程中,GIS可以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为规划者和建设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GIS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计算洪水的流动路径和涨水速度,从而确定合适的建设位置和规模。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设施的效益,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而确保最佳的预防洪水方案得以实施。
3. GIS在城市防洪设施管理和维护中的应用一旦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完成,GIS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GIS,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洪水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响应。
例如,当洪水发生时,GIS可以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GIS还可以辅助随时更新城市防洪设施的状态,如河流深度、泵站运作情况等,并提供相关数据供日常管理和维护之用。
4. GIS在城市防洪应急响应中的应用在城市防洪应急响应中,GIS可以帮助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和实时数据。
通过传感器和卫星技术,GIS可以监测城市区域的洪水泛滥情况,并提供有关洪水淹没区域和人口密度的数据。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识别受威胁的地区,并协助疏散和救援行动的规划。
另外,GIS还可以辅助决策者评估洪水应急响应的效果,以便在未来改进响应策略。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摘要:水灾具有形成时间短、来势凶猛、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抗御洪水、减少灾害损失,开展黄河防汛工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提高防汛工作的开展效率。
关键词:GIS;黄河防汛;应用前言黄河水利委员会是黄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部门,下辖省、市、县(区)黄河河务局三级,组成完整的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体系。
黄河防汛是各级黄河部门的天职,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极端气候频发,旱涝转换频繁,当前基层黄河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十分繁重。
同时,也对基层黄河部门的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黄河防汛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基层信息化程度尚待提高虽然建立了诸如防汛预警系统、水调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基于一体化管理的基层黄河防汛抗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尚未建立,基层黄河部门缺乏真正的防汛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平台,不利于工作的统筹考虑。
部分防汛由于受编制影响,人员较少,人员老化严重,不利于防汛工作开展。
1.2防洪工程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目前黄河临黄堤还有部分堤防淤背加固未达标准,部分水闸存在翼墙渗水等安全隐患。
防汛抢险道路不足,进控导的个别道路是土质小道,坑洼不平,远不能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
仍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安排防汛料物的储备已不现实,若实行有偿储备,则无此项经费,因此防汛料物的社会储备难以落实到位。
1.3防汛管理的机制运行不畅受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影响,新的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刚刚完成调整整合,抢险队缺乏必要的抢险机具和设备,原抢险队设备都已报废。
抢险队人员未彻底摆脱“一员双岗”限制,在防汛抢险技能培训、实战演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素质急需提高。
群防队伍和群众抢险队的组织和技术培训难以落实,处于纸上谈兵状态,一旦发生险情,由于缺乏应有的防汛抢险技术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4水资源管理调度工作难度提高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沿黄地区极端气候频发,旱灾出现频率激增,且呈现旱灾持续时间长、旱涝转换快等不良趋势,对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提出了更高、更客观、更精细化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28T15:08:57.4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许东波魏金颖
[导读] 水灾具有形成时间短、来势凶猛、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抗御洪水、减少灾害损失,开展黄河防汛工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GIS 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提高防汛工作的开展效率。
许东波魏金颖
阳谷黄河河务局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水灾具有形成时间短、来势凶猛、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抗御洪水、减少灾害损失,开展黄河防汛工作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GIS在黄河防汛业务中的应用,提高防汛工作的开展效率。
关键词:GIS;黄河防汛;应用
前言
黄河水利委员会是黄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部门,下辖省、市、县(区)黄河河务局三级,组成完整的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体系。
黄河防汛是各级黄河部门的天职,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极端气候频发,旱涝转换频繁,当前基层黄河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十分繁重。
同时,也对基层黄河部门的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黄河防汛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基层信息化程度尚待提高
虽然建立了诸如防汛预警系统、水调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基于一体化管理的基层黄河防汛抗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尚未建立,基层黄河部门缺乏真正的防汛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平台,不利于工作的统筹考虑。
部分防汛由于受编制影响,人员较少,人员老化严重,不利于防汛工作开展。
1.2防洪工程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目前黄河临黄堤还有部分堤防淤背加固未达标准,部分水闸存在翼墙渗水等安全隐患。
防汛抢险道路不足,进控导的个别道路是土质小道,坑洼不平,远不能满足防汛抢险的需要。
仍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安排防汛料物的储备已不现实,若实行有偿储备,则无此项经费,因此防汛料物的社会储备难以落实到位。
1.3防汛管理的机制运行不畅
受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影响,新的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伍刚刚完成调整整合,抢险队缺乏必要的抢险机具和设备,原抢险队设备都已报废。
抢险队人员未彻底摆脱“一员双岗”限制,在防汛抢险技能培训、实战演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素质急需提高。
群防队伍和群众抢险队的组织和技术培训难以落实,处于纸上谈兵状态,一旦发生险情,由于缺乏应有的防汛抢险技术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1.4水资源管理调度工作难度提高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沿黄地区极端气候频发,旱灾出现频率激增,且呈现旱灾持续时间长、旱涝转换快等不良趋势,对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提出了更高、更客观、更精细化要求。
1.5节水型社会建设亟待加强
国家多年来将黄河水定义为纯公益性资源,以行政指令方式确定其市场价格,其在市场经济中的显成本明显低于其机会成本,无法体现其生产要素本质价值,导致廉价黄河水无法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受国家政策、计划经济僵化思维及地方政府换届频繁、部分党政干部了解黄河不足等影响,沿黄极少部分干部、群众不能充分认识黄河水资源的稀缺性、有偿性,习惯于行政指令放水和无序、过度引水,导致黄河水资源浪费严重,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率和作用。
2黄河防汛的有效建议
2.1着力加强防汛信息化建设
加强一体化调度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黄河防汛抗旱调度管理系统,支持黄河防汛和水资源调度管理。
加大办公通信设备配置和更新力度,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
充实防办工作人员,优先选配大学生及信息化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充实防办力量。
2.2着力加强河道管理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科学规划和整治河道工程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管理,给洪水留出合理空间。
搞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保证河道过流断面不减少,河势不扰动,工程安全保护区不被占用。
搞好滩区生产管理,避免形成新的阻水片林和其他阻水建筑物;积极向群众宣传,主动做好应对滩区行洪的各项准备。
2.3着力完善各项防汛工作制度
进一步完善黄河防汛办公室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大防汛”作用,使每一项制度都落到实处,让各个部门都能够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
建立完善防汛指挥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和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防洪预案和重要险点的抢护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
2.4着力完善防汛管理运行新机制
逐步解决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人员和设备问题,加强抢险队的培训和训练力度;继续做好沿黄乡镇黄河机械化抢险队建设,落实抢险设备,提高机动能力;加强群防队伍防汛技术演练和培训,提高其实战化要求;探索群众和社会团体防汛料物储备的新模式,为防汛抢险提供物资保障。
2.5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职责权限,进一步细化、量化黄河水资源分配方案,建立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需水管理的重要依据,实施流域、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严格用水计划管理,按规定及时上报用水计划建议和下达水量分配指标。
严格沿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
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项目一律协调地方相关部门责令停止。
严格取水许可的审批管理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用水项目,严格督促其管理单位按照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并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
3 GIS系统设计与实现
3.1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可划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五部分。
在标准体系、技术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本系统的设计。
同时,制定适合本系统的安全保障、运行维护制度。
3.2系统防汛应急管理
3.2.1基本应用流程
事前预警:以了解和收集上报有关气象、水情、工程等预报预警信息,以及对直管工程可能造成影响的有关突发性事件信息,确立直管工程应急抢险警戒级别,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及防御重点作出分析,做出相应的对策预案。
事中指挥抢险:根据预警内容及历史发生类似情况,确定抢险预案,包括人员到岗及物资准备情况。
当险情发生时领导根据预案内容安排部署抢险任务,通过电话或短信平台方式下达抢险指令。
事后处置:抢险结束后对灾情、损失和抢险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上报,最后备案入库,以备将来应急参考。
3.2.2工程巡查管理
巡查管理主要实现巡查人员安排、巡查情况记录、巡查信息上报等内容。
系统管理人员根据上报的险情发生位置及损坏情况,输入到数字化预案系统中,系统可根据出险部位和险情大小,自动生成出险位置示意图等。
3.2.3预防预警管理
在可以预见的险情要素发生作用前,管理人员选择相应的工程、险情要素(高潮、台风、暴雨、干旱、突发事件等)、险情等级(特别严重险情、严重险情、较重险情、一般险情)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技术方案及防险短信,预警短信通过手机短信模块发送给相关领导及相应的责任单位。
一旦险情实际没有发生,发送解除防险信息给相应的人员。
3.2.4后期处置管理
抢险结束后,对本次抢险的过程进行考核及总结上报相关领导,相关领导同意险情结束,管理人员发送应急预案结束的信息,并把相应的内容进行归档。
结束语
GIS系统已在焦作黄河河务局多个单位及多处防洪工程得到应用,在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笔者将继续对系统各方面进行优化,使系统经历实战险情,收集运行数据,并研究如何与黄委现有系统融合等课题。
参考文献
[1]焦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焦作黄(沁)河防洪预案[R].焦作:焦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汛办公室,2017:1-47. [2]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温县2017年黄(沁)河防洪预案[R].温县: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汛办公室,20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