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6课时1.3.4三角函数的应用2教案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苏教版必修4高中数学1.3.4《三角函数的应用》ppt课件2

苏教版必修4高中数学1.3.4《三角函数的应用》ppt课件2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4·同步课件
引入课题
三角函数可以作为描述现实世界周期现象的 数学模型.
1.气象学—— ①气温变化规律 ②月圆与月缺 涨潮与退潮
2.航海—— 水深与船舶航行
引入课题
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 的时间与水深关系表:
潮汐对轮船进出港 口产生什么影响?
m的安全间隙,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7.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m,安全间隙为1.5m,该船
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m的速度减少,
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
域?
9
8
7
6
5
P
4
3
2
1
2
4
6
8
10
12
课堂小结
现实问题
是否符合实 际 修改
现实模型 的解
想一想
深入探索 5.选用一个适当的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 时间的函数关系,给出整点时间的水深近似值。
6.货船的吃水深度为4m,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m 的安全间隙,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7.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m,安全间隙为1.5m,该船在2:
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m的速度减少,那
还原 说明

三角函数

模型的解 数学 方法
抽象 现实模型 概括
三角函数 模型
解析式 图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四课件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四课件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

最小值,那么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
解 依题意知,周期 T≤1150,即2ωπ≤1150(ω>0), ∴ω≥300π>942,又ω∈N+, 故所求最小正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其中,读图、识图、 用图是数形结合的有效途径.
跟踪训练1 一根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当小球来回摆 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 是S=6sin(2πt+π6 ). (1)画出它的图象;
1234
解析 答案
3.一个单摆的平面图如图.设小球偏离铅锤方向的角为α(rad),并规定当小
球在铅锤方向右侧时α为正角,左侧时α为负角.α作为时间t(s)的函数,
近似满足关系式α=Asin(ωt+ π2),其中ω>0.已知小球在初始位置(即t=0)时,
α=π3,且每经过π s小球回到初始位置,那么A=
解答
(2)回答以下问题: ①小球开始摆动(即t=0)时,离开平衡位置多少? 解 小球开始摆动(即t=0),离开平衡位置为3 cm.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 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6 cm.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解 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1 s(即周期).

衡位置的位移s(cm)与时间t(s)的函数关系式为s= 3cos
gl t+π3 ,其中g
g 是重力加速度,当小球摆动的周期是1 s时,线长l= 4π2 cm.
解析 ∵T= 2πg=1, l
∴ gl =2π,∴l=4gπ2.
1234
解析 答案
2.某城市一年中12个月的平均气温与月份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三角函数y=
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一个摩天轮半径为10 m,轮子的底部在距离地面 2 m处,如果此摩天轮按逆时针转动,每30 s转一圈,且当摩天轮上某人 经过点P处(点P与摩天轮中心高度相同)时开始计时. (1)求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关于时间的关系式; 解 设在t s时,摩天轮上某人在高h m处. 这时此人所转过的角为320πt=1π5t, 故在 t s 时,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 h=10sin 1π5t+12(t≥0).

「精品」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4

「精品」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整体设计知识网络1.任意角的概念是本章的基础,推广了角,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了计算中的简单,引入了两种度量制度:角度制与弧度制,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其最基本的一个应用就是简化了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同时也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了前期工作,也就得到了本章的核心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从这个核心出发,分成四条路线走,研究最基本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时根据定义就可以推导出诱导公式.知道了核心的本质意义在坐标系里面,可以定义点的坐标,为推导第三章和角公式作了应有的准备.而和角公式的两个特殊方面只是本身的一个推广,由此就得来了复杂多变的三角函数公式,而这些复杂的公式(第三章的倍角公式,差角公式)的本质又是和角公式.抛开比例的式子,应用弧度制的度量作为基础,就有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是三角与函数结合的产物,既有函数的特征,因此可以用函数的知识来解,又具有三角的特性,因此还可以用这一特点进行一些特殊的运算.所有的推导可以应用在计算与化简、证明恒等式上.2.数学的魅力在于系统、严密,学习的兴趣在于环环相扣.本章最为理想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打通本章中的这张知识网络图,这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步步为营,将其引入数学王国,畅游科学殿堂.《三角函数》一章知识网络图三维目标1.通过全章复习,让学生切实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会判定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确定单调区间及求周期的方法.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六组诱导公式,弄清公式的推导关系和互相联系,让学生做到记准、用熟.2.要求学生会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的简图,掌握应用基本三角变换公式的求值、化简、证明.3.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算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总结、善于合作、善于创新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难点:三角恒等变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了解一下全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回顾思考本章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首先,我们给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诱导公式.又共同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接下来,我们又共同探讨了它们的应用,并能运用上述公式和性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由此展开全章的系统复习.思路2.(问题导入)你现在已经会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会画三角函数的图象,会用三角函数模型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具有周期性变换规律的一些现象.你是如何学习到这些知识的?又是如何提高自己能力的?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全章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展开全面复习.推进新课知识巩固①我们是怎样推广任意角的?又是怎样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②本章学习了哪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怎样推导的?③本章都学习了哪些诱导公式?各有什么用途?怎样记忆?④你是如何得到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和正切曲线的?⑤你能从图象上说出三角函数的哪些性质?活动:问题①,为了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顺序与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前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悟数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加强系统数学知识的记忆,居高临下地来掌握全章知识.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函数定义,回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并回忆这些公式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技巧.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也就是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揭示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可以使解题更方便,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是角对应的三角函数有意义.sin 2α+cos 2α=1,sin αcos α=tan α.问题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同时,最好能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来展示这些公式.以前学习的都是孤立的、零碎的,现在是放在一起记忆提高.幻灯片如下:问题④,三角函数性质是通过图象来研究的,而且画图、识图、用图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提升.让学生明了:利用平移正弦线,可以比较精确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诱导公式,可以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有五个点(即函数值最大和最小的点以及函数值为0的点).这五个点在确定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精确度不太高时,我们常用“五点法”画正弦、余弦函数以及与它们类似的一些函数〔特别是函数y =Asin(ωx +φ)〕的简图.教师同时打出幻灯(如图1、图2、图3):图1图2图3问题⑤,让学生由图象说性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等方面叙述.教师要强调,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非常重要,要牢固掌握,但不要死记硬背.讨论结果:①~⑤略.应用示例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与x 轴的距离和与y 轴的距离之比为3∶4(且均不为零),求2sin α+cos α的值.活动:本例属于较为简单的题目,目的是要学生熟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也要明确解题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回归定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距离与坐标的不同、是否需要对点的坐标进行分类讨论,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解:由题意,需对角α终边的位置进行讨论:①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②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5;③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④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5.点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不仅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三角函数的中心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内涵,它只是一个比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点P 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例2已知sin α+3cos α=0,求: (1)3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2)2sin 2α-3sin αcos α+2的值.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题的条件与结论,关键是求sin α与cos α的值,由sin α+3cos α=0及sin 2α+cos 2α=1联立方程组即得sin α与cos α的值.教师进一步点拨: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不直接求sin α与cos α的值,需作怎样的变形即可?对看出本题由已知可得tan α=-3的同学教师给予鼓励并作进一步探究,对看不出这一步的学生再给予进一步引导,直至其独立解出此题.解:(1)3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3-tan α3+tan α=3+33-3=-2- 3.(2)2sin 2α-3sin αcos α+2=4sin 2α-3sin αcos α+2cos 2α=cos 2α(4tan 2α-3tan α+2)=11+tan 2α(4tan 2α-3tan α+2)=11+-2(4×9+3×3+2)=4710.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值.对于只含有正弦、余弦函数的齐次式,在求解时常常转化为只含有正切的式子,这种变形技巧十分重要,也称为“1”的代换,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应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并熟悉掌握.变式训练1.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15,求tan α的值.解:由sin α+cos α=15平方整理,得sin αcos α=-1225<0.∵α为三角形的内角,∴0<α<π,sin α>0,cos α<0. ∴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2=1-2sin αcos α=4925,∴sin α-cos α=75.由⎩⎪⎨⎪⎧sin α+cos α=15sin α-cos α=75⇒⎩⎪⎨⎪⎧sin α=45,cos α=-35,∴tan α=-43.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对于三角求值题目,一定要注意角的范围,有时要根据所给三角函数值的大小,适当缩小所给角的范围,才能求出准确的值.教师要抓住时机就此进一步挖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2.已知sin θ=m -3m +5,cos θ=4-2m m +5,π2<θ<π,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9B .m≤-5或m≥3C .m =0或m =8D .m =8 答案:D例3已知函数y =Asin(ωx +φ),x∈R (其中A>0,ω>0)的图象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函数取最大值的点)为M(2,22),与x 轴正半轴的第一个交点为N(6,0),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活动:本例是一道经典例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及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对数形结合的思维要求也较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怎样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找到思维的切入点.题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图象,实质是已知图象求解析式问题.指导学生画出草图,利用数形结合来深化题意的理解,事实上,学生很容易看出A 的值.如果学生没找出周期问题,教师可进一步点拨:题目中告诉的x 轴的横坐标2与6表示图象的哪段.根据题意,知道点M 、N 恰是函数y =Asin(ωx +φ),x∈R (其中A>0,ω>0)在对应于包含0的周期的那段图象的五个关键点中的两个.由此可知A 、T ,但要注意指导φ的求法.解: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T4=6-2=4,所以T =16.于是ω=2πT =π8.又A =22,将点M 的坐标(2,22)代入y =22sin(π8x +φ),得22=22sin(π8×2+φ),即sin(π4+φ)=1.所以满足π4+φ=π2的φ为最小正数解.所以φ=π4.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 =22sin(π8x +π4),x∈R .方法二:由题意可得A =22,将两个点M(2,22),N(6,0)的坐标分别代入y =22sin(ωx +φ)并化简,得⎩⎪⎨⎪⎧ω+φ=1,ω+φ=0,故在长度为一个周期且包含原点的闭区间上, 有⎩⎪⎨⎪⎧2ω+φ=π2,6ω+φ=π,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 =22sin(π8x +π4),x∈R .点拨:由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确定φ时,答案可能不只一个,这里可提醒学生注意,习惯上一般取离x 轴最近的一个,这样的解析式简洁.本例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训练价值,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对各类函数的研究都离不开图象,在中学阶段,几乎所有函数的性质都是通过观察图象而得到的.例4已知函数f(x)=12log (sinx -cosx).(1)求它的定义域;(2)判断它的奇偶性;(3)判断它的周期性.图4活动:这是一组知识性很强的基础题,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有关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帮助.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直观性训练学生快速解题.如图4、图5.图5解:(1)x 必须满足sinx -cosx>0,利用图4或图5,知2k π+π4<x<2k π+5π4(k∈Z ),∴函数定义域为(2k π+π4,2k π+5π4),k∈Z .(2)∵f(x)定义域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关于原点不对称, ∴f(x)不具备奇偶性.(3)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点评: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或正、余弦线可知:以第Ⅰ、Ⅱ象限角平分线为标准,可区分sinx -cosx 的符号;以第Ⅱ、Ⅲ象限角平分线为标准,可区分sinx +cosx 的符号.要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点,因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核心,故研究函数的性质都必须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前提. 变式训练1.如图6,⊙O 与x 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A ,点C 、B 在⊙O 上,且点C 位于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45,-35),∠AOC=α(α为锐角).图6(1)求⊙O 的半径,并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C 点的坐标; (2)若|BC|=2,求tan α的值. 解:(1)⊙O 的半径r =452+-352=1,点C(cos α,sin α).(2)在△BOC 中,由于|OB|=|OC|=1,|BC|=2, ∴∠COB 是直角.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cos(α-90°)=sin α=45,且α为锐角,故cos α=35,tan α=43.2.已知函数f(x)=sin(ωx +π3)(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该函数的图象( )A .关于点(π3,0)对称B .关于直线x =π4对称C .关于点(π4,0)对称D .关于直线x =π3对称答案:A知能训练教科书复习题1~18.课堂小结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总结,通过本节复习,系统掌握三角函数有关知识,你对三角函数有什么新的认识?三角函数与以前所学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在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方面你都有哪些提高?我们都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共同完成本节小结.作业已知函数f(x)=sin πx 图象的一部分如图7(1),则图7(2)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为( )图7A .y =f(2x -12) B .y =f(2x -1)C .y =f(12x -1)D .y =f(12x -12)答案:B设计感想1.本章复习课只安排了1课时,课堂设计的容量较大,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网络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知识的交汇处、在思维的提高上给予指导、点拨.建议教师课堂上不要把自己的思路、提前归纳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2.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如何学习”.因此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合、储存、运用数学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本章复习课设计中,就体现了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3.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练习堆积的习题课,而是成为学生再发现、再提高、再创造的氛围场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居高临下的掌握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愉悦体验.备课资料一、备用习题1.已知集合A ={α|α=60°+k·360°,k∈Z },B ={β|β=60°+k·720°,k∈Z },C ={γ|γ=60°+k·180°,k∈Z },那么集合A ,B ,C 之间的关系是( )A .B AC B .A B CC .B C AD .C B A2.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π-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3.一扇形的半径与弧长之比是3∶π,则该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与该扇形的面积之比是A .(2π-33)∶2πB .(6π-33)∶6πC .(4π-33)∶4πD .(8π-33)∶8π4.把函数y =4cos(x +π3)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是( )A.π6B.π3C.2π3D.5π65.如果|x|≤π4,设函数f(x)=cos 2x +sin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的值为… ( ) A .-54B .-3-2 2C .3+2 2D .-52+526.已知函数y =Asin(ωx +φ)(A>0,ω>0)的周期为1,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3,且函数图象过点(18,34),则函数表达式为( ) A .y =3sin(2x +7π12) B .y =3sin(2x -π12) C .y =32sin(2πx +π12) D .y =32sin(2πx -π12) 7.函数f(x)=tan ωx(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y =π4所得线段的长为π4,则f(π4)=__________.8.已知α、β∈(0,π2),且α+β>π2,求证:对于x∈(0,π),有f(x)=(cos αsin β)x +(cos βsin α)x <2. 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D 6.D 7.08.由α+β>π2,知α>π2-β. 又由α、β∈(0,π2),知π2-β∈(0,π2). ∵y=sinx 在(0,π2)内为增函数,y =cosx 在(0,π2)内为减函数, ∴sin α>sin(π2-β)=cos β,cos α<cos(π2-β)=sin β.∴0<cos βsin α<1,0<cos αsin β<1. 又∵x∈(0,π),∴(cos βsin α)x <1,(cos αsin β)x <1.∴f(x)=(cos αsin β)x +(cos βsin α)x <2. 二、三角函数的拓展1.关于三角函数的发展史三角函数亦称圆函数,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函数的总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在与x 轴正向夹角为α的动径上取点P ,P 的坐标是(x ,y),OP =r ,则正弦函数sin α=y r ,余弦函数cos α=x r ,正切函数tan α=y x ,余切函数cot α=x y ,正割函数sec α=r x,余割函数csc α=r y. 这6种函数在1631年徐光启等人编译的《大测》中已齐备.正弦最早被看作圆内圆心角所对的弦长,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就制造过这种正弦表,公元2世纪托勒密又制造了0°~90°每隔半度的正弦表.公元5世纪时印度最早引入正弦概念,还给出正弦函数表,记载于《苏利耶历数书》(约400年)中.该书中还出现了正矢函数,现在已很少使用它了.约510年印度数学家阿那波多考虑了余弦概念,传到欧洲后有多种名称,17世纪后才统一.正切和余切函数是由日影的测量而引起的,9世纪的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次编制了一个正切、余切表.10世纪的艾布·瓦法又单独编制了第一个正切表.哈巴什还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艾布·瓦法正式使用.到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收入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6种函数,并附有正割表.他还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三角函数.1748年欧拉第一次以函数线与半径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令圆半径为1,并创用许多三角函数符号.至此现代形式的三角函数开始通行,并不断发展至今.现在的许多教辅资料中,有关三角函数的运算都是6种函数的综合运算.2.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法三角函数定义是三角函数的核心内容.关于三角函数定义法,总的说来就两种:“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因为此,各种数学出版物中,两种定义方法都有采用,采用哪一种定义方法是一个取舍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并不存在商榷的问题.因此,“单位圆上的点毕竟是特殊点,用它定义三角函数有失一般性”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由上述三角函数发展史已经表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因研究圆周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史上,三角函数曾经被称为“圆函数”,所以,采用“单位圆定义法”能更真实地反映三角函数的发展进程.在老师们熟悉的“终边定义法”中,给出定义后有如下说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如果有的话)都不会随点P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等,对于确定的角α,上面三个比值都是惟一确定的.这就是说,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这恰恰说明了“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比值’”是不失一般性的.另外,用“单位圆定义法”直截了当、简洁易懂,不需要这样的说明,就更显出其好处了.3.关于《新课程》中的三角函数种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只要求正弦、余弦和正切三个函数,其目的是削枝强干,是非常正确的.进一步地,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函数是“基本三角函数”,其余都是通过这两个函数的运算(相除、取倒数等)而得到的,或者说是从这两个函数“派生”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对其他的三角函数再作补充.。

苏教版必修4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2)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2)教学案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2)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能借助函数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正、余弦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学生活动:
作出正、余弦函数图象,你能根据图象研究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吗?
三、知识建构:
1、定义域:
2、值域:
3、周期性:
4、奇偶性:
5、单调性:
三、知识运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y
2cos x
=
-
(2)
1
y sin x
2
=-
小结: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x的集合
(1)x
y cos 3= (2)y 2sin 2x =-
小结:
例3、不求值,分别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5sin ,7sin ).1(⎪⎭⎫
⎝⎛-⎪⎭⎫
⎝⎛-ππ ,85cos ,74cos ).2(ππ。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3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二)学案 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3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二)学案 苏教版必修4-

1.3.3 函数y =Asin(ωx+φ)的图象(二)[学习目标] 1.会用“五点法”画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2.能根据y =A sin(ωx +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知识链接]由函数y =sin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函数y =sin(ωx +φ)(ω>0)的图象? 答 y =sin x 的图象变换成y =sin(ωx +φ)(ω>0)的图象一般有两个途径: 途径一:先相位变换,再周期变换先将y =sin x 的图象向左(φ>0)或向右(φ<0)平移|φ|个单位长度,再将得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得y =sin(ωx +φ)的图象.途径二:先周期变换,再相位变换先将y =sin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向左(φ>0)或向右(φ<0)平移|φ|ω个单位长度,得y =sin(ωx +φ)的图象.[预习导引]函数y =A sin(ωx +φ) (A >0,ω>0)的性质如下:定义域 R 值域 [-A ,A ]周期性T =2πω奇偶性φ=k π (k ∈Z )时是奇函数;φ=π2+k π (k ∈Z )时是偶函数;当φ≠k π2(k ∈Z )时是非奇非偶函数单调性单调增区间可由2k π-π2≤ωx +φ≤2k π+π2(k ∈Z )得到,单调减区间可由2k π+π2≤ωx +φ≤2k π+3π2(k ∈Z )得到要点一 “五点法”作y =A sin(ωx +φ)的简图例1 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 =2sin ⎝ ⎛⎭⎪⎫2x +π3的简图,并指出该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 (1)列表如下:2x +π30 π2 π 3π2 2π x -π6π12 π3 7π12 5π6 y2-2(2)描点、连线,如图由图象知,在一个周期内,函数在⎣⎢⎡⎦⎥⎤π12,7π12上单调递减,函数在⎣⎢⎡⎦⎥⎤-512π,π12上单调递增.又因为函数的周期为π,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π12+k π,7π12+k π(k ∈Z );单调递增区间为⎣⎢⎡⎦⎥⎤-5π12+k π,π12+k π(k ∈Z ).规律方法 用“五点法”画函数y =A sin (ωx +φ)(x ∈R )的简图,先作变量代换,令X =ωx +φ,再用方程思想由X 取0,π2,π,32π,2π来确定对应的x 值,最后根据x ,y 的值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跟踪演练1 作出函数y =32sin ⎝ ⎛⎭⎪⎫13x -π3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图象.解 列表:X =13x -π3π2 π3π2 2πxπ 5π24π 11π27πy =32sin ⎝ ⎛⎭⎪⎫13x -π332-32描点画图(如图所示):要点二 求函数y =A sin(ωx +φ)的解析式例2 函数y =A sin(ωx +φ)⎝ ⎛⎭⎪⎫A >0,ω>0,|φ|<π2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求此函数的解析式.解 方法一 (逐一定参法)由图象知A =3,T =5π6-⎝ ⎛⎭⎪⎫-π6=π,∴ω=2πT=2,∴y =3sin(2x +φ).∵点⎝ ⎛⎭⎪⎫-π6,0在函数图象上,且为第一个特值点, ∴0=3sin ⎝ ⎛⎭⎪⎫-π6×2+φ.∴-π6×2+φ=k π,得φ=π3+k π(k ∈Z ).∵|φ|<π2,∴φ=π3.∴y =3sin ⎝ ⎛⎭⎪⎫2x +π3.方法二 (待定系数法)由图象知A =3.∵图象过点⎝ ⎛⎭⎪⎫π3,0和⎝ ⎛⎭⎪⎫5π6,0,∴⎩⎪⎨⎪⎧πω3+φ=π,5πω6+φ=2π,解得⎩⎪⎨⎪⎧ω=2,φ=π3.∴y =3sin ⎝⎛⎭⎪⎫2x +π3.方法三 (图象变换法)由A =3,T =π,点⎝ ⎛⎭⎪⎫-π6,0在图象上,可知函数图象由y =3sin 2x 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而得,所以y =3sin 2⎝ ⎛⎭⎪⎫x +π6,即y =3sin ⎝⎛⎭⎪⎫2x +π3.规律方法 给出y =A sin(ωx +φ)的图象的一部分,确定A ,ω,φ的方法:(1)第一零点法:如果从图象可直接确定A 和ω,则选取“第一零点”(即“五点法”作图中的第一个点)的数据代入“ωx +φ=0”(要注意正确判断哪一点是“第一零点”)求得φ. (2)特殊值法:通过若干特殊点代入函数式,可以求得相关待定系数A ,ω,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认清所选择的点属于五个点中的哪一点,并能正确代入列式.(3)图象变换法: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先确定函数的基本解析式y =A sin ωx ,再根据图象平移规律确定相关的参数.跟踪演练2 如图,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φ|<π)的图象,根据图中条件,写出该函数解析式.解 由图象知A =5.由T 2=5π2-π=3π2,得T =3π, ∴ω=2πT =23.∴y =5sin(23x +φ).下面用两种方法求φ: 方法一 (单调性法)∵点(π,0)在递减的那段曲线上, ∴2π3+φ∈[π2+2k π,32π+2k π](k ∈Z ).由sin(2π3+φ)=0,得2π3+φ=2k π+π(k ∈Z ),∴φ=2k π+π3(k ∈Z ).∵|φ|<π,∴φ=π3.方法二 (最值点法)将最高点坐标(π4,5)代入y =5sin(23x +φ),得5sin(π6+φ)=5,∴π6+φ=2k π+π2(k ∈Z ),∴φ=2k π+π3(k ∈Z ). ∵|φ|<π,∴φ=π3.所以该函数式为y =5sin(23x +π3).1.若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为偶函数,则φ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 φ=k π+π2(k ∈Z )2.函数y =sin(ωx +φ)(x ∈R ,ω>0,0≤φ<2π)的部分图象如图,则ω=________,φ=________.答案π4 π4解析 由所给图象可知,T4=2,∴T =8.又∵T =2πω,∴ω=π4.∵图象在x =1处取得最高点,∴π4+φ=π2+2k π(k ∈Z ), ∴φ=2k π+π4(k ∈Z ),∵0≤φ<2π,,∴φ=π4.3.已知函数f (x )=sin ⎝ ⎛⎭⎪⎫ωx +π3(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该函数的图象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①关于点⎝ ⎛⎭⎪⎫π3,0对称;②关于直线x =π4对称;③关于点⎝ ⎛⎭⎪⎫π4,0对称; ④关于直线x =π12对称.答案 ①④4.作出y =3sin ⎝ ⎛⎭⎪⎫12x -π4在一个周期上的图象.解 (1)列表:12x -π40 π2 π 32π 2π xπ2 32π 52π 72π 92π 3sin ⎝ ⎛⎭⎪⎫12x -π43-3描点、连线,如图所示:1.由函数y =A sin(ωx +φ)的部分图象确定解析式关键在于确定参数A ,ω,φ的值. (1)一般可由图象上的最大值、最小值来确定|A |.(2)因为T =2π|ω|,所以往往通过求周期T 来确定ω,可通过已知曲线与x 轴的交点从而确定T ,即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T2;相邻的两个最高点(或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T .(3)从寻找“五点法”中的第一零点⎝ ⎛⎭⎪⎫-φω,0(也叫初始点)作为突破口.以y =A sin(ωx +φ)(A >0,ω>0)为例,位于单调递增区间上离y 轴最近的那个零点最适合作为“五点”中的第一个点.2.在研究y =A sin(ωx +φ)(A >0,ω>0)的性质时,注意采用整体代换的思想.例如,它在ωx +φ=π2+2k π (k ∈Z )时取得最大值,在ωx +φ=3π2+2k π (k ∈Z )时取得最小值.一、基础达标1.已知简谐运动f (x )=2sin ⎝⎛⎭⎪⎫π3x +φ(|φ|<π2)的图象经过点(0,1),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正周期T 和初相φ分别为T =________,φ=________. 答案 6π6解析 T =2πω=2ππ3=6,代入(0,1)点得sin φ=12.∵-π2<φ<π2,∴φ=π6.2.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则符合题意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①y =sin ⎝ ⎛⎭⎪⎫x +π6;②y =sin ⎝ ⎛⎭⎪⎫2x -π6;③y =cos ⎝ ⎛⎭⎪⎫4x -π3;④y =cos ⎝ ⎛⎭⎪⎫2x -π6. 答案 ④解析 由图知T =4×⎝ ⎛⎭⎪⎫π12+π6=π,∴ω=2πT =2. 又x =π12时,y =1,经验证只有④符合.3.若函数y =sin(ωx +φ)(ω>0)的部分图象如图,则ω=________.答案 4解析 设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 , 由函数图象可知T 2=⎝ ⎛⎭⎪⎫x 0+π4-x 0=π4,所以T =π2.又因为T =2πω,可解得ω=4.4.已知a 是实数,则函数f (x )=1+a sin ax 的图象可能是________.答案 ①②③解析 当a =0时f (x )=1,③符合,当0<|a |<1时T >2π,且最小值为正数,①符合, 当|a |>1时T <2π,②符合.5.函数y =12sin ⎝ ⎛⎭⎪⎫2x -π6与y 轴最近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___. 答案 x =-π6解析 令2x -π6=k π+π2(k ∈Z ),∴x =k π2+π3(k ∈Z ). 由k =0,得x =π3;由k =-1,得x =-π6.6.函数y =cos(2x +φ)(-π≤φ<π)的图象向右平移π2个单位后,与函数y =sin ⎝ ⎛⎭⎪⎫2x +π3的图象重合,则φ=________. 答案5π6解析 函数y =cos(2x +φ)向右平移π2个单位,得到y =sin ⎝ ⎛⎭⎪⎫2x +π3,即y =sin ⎝ ⎛⎭⎪⎫2x +π3向左平移π2个单位得到函数y =cos(2x +φ),y =sin ⎝⎛⎭⎪⎫2x +π3向左平移π2个单位,得y =sin ⎣⎢⎡⎦⎥⎤2⎝ ⎛⎭⎪⎫x +π2+π3=sin ⎝ ⎛⎭⎪⎫2x +π+π3=-sin ⎝ ⎛⎭⎪⎫2x +π3=cos ⎝ ⎛⎭⎪⎫π2+2x +π3=cos ⎝ ⎛⎭⎪⎫2x +5π6,即φ=5π6.7.已知曲线y =A sin(ωx +φ) (A >0,ω>0)上的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π8,2,此点到相邻最低点间的曲线与x 轴交于点⎝ ⎛⎭⎪⎫38π,0,若φ∈⎝ ⎛⎭⎪⎫-π2,π2.(1)试求这条曲线的函数表达式;(2)用“五点法”画出(1)中函数在[0,π]上的图象. 解 (1)由题意知A =2,T =4×⎝ ⎛⎭⎪⎫38π-π8=π,ω=2πT=2,∴y =2sin(2x +φ).又∵sin ⎝ ⎛⎭⎪⎫π8×2+φ=1,∴π4+φ=2k π+π2,k ∈Z , ∴φ=2k π+π4,k ∈Z ,又∵φ∈⎝ ⎛⎭⎪⎫-π2,π2,∴φ=π4,∴y =2sin ⎝⎛⎭⎪⎫2x +π4.(2)列出x 、y 的对应值表:x-π8 π8 38π 58π 78π 2x +π40 π2 π 32π 2π y2-2描点、连线,如图所示:二、能力提升8.如果函数y =sin 2x +a cos 2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8对称,那么a =________.答案 -1解析 方法一 ∵函数y =sin 2x +a cos 2x 的图象关于x =-π8对称,设f (x )=sin 2x +a cos 2x ,则f ⎝ ⎛⎭⎪⎫-π4=f (0), ∴sin ⎝ ⎛⎭⎪⎫-π2+a cos ⎝ ⎛⎭⎪⎫-π2=sin 0+a cos 0. ∴a =-1.方法二 由题意得f ⎝ ⎛⎭⎪⎫-π8-x =f ⎝ ⎛⎭⎪⎫-π8+x ,令x =π8,有f ⎝ ⎛⎭⎪⎫-π4=f (0),即a =-1.9.函数f (x )=2sin(ωx +φ),⎝ ⎛⎭⎪⎫ω>0,-π2<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φ的值分别是________.答案 2,-π3解析 由图象知34T =5π12-⎝ ⎛⎭⎪⎫-π3=3π4,解得T =π. 由T =2πω=π,解得ω=2, 得函数表达式为f (x )=2sin(2x +φ)又因为当x =5π12时取得最大值2, 所以2sin ⎝ ⎛⎭⎪⎫2×5π12+φ=2, 可得5π6+φ=π2+2k π(k ∈Z ) 因为-π2<φ<π2,所以取k =0,得φ=-π3. 10.关于f (x )=4sin ⎝ ⎛⎭⎪⎫2x +π3 (x ∈R ),有下列命题: ①由f (x 1)=f (x 2)=0可得x 1-x 2是π的整数倍;②y =f (x )的表达式可改写成y =4cos ⎝⎛⎭⎪⎫2x -π6; ③y =f (x )图象关于⎝ ⎛⎭⎪⎫-π6,0对称; ④y =f (x )图象关于x =-π6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 对于①,由f (x )=0,可得2x +π3=k π (k ∈Z ). ∴x =k 2π-π6,∴x 1-x 2是π2的整数倍,∴①错;对于②,f (x )=4sin ⎝⎛⎭⎪⎫2x +π3利用公式得: f (x )=4cos ⎣⎢⎡⎦⎥⎤π2-⎝⎛⎭⎪⎫2x +π3=4cos ⎝ ⎛⎭⎪⎫2x -π6. ∴②对;对于③,f (x )=4sin ⎝⎛⎭⎪⎫2x +π3的对称中心满足2x +π3=k π,k ∈Z ,∴x =k 2π-π6,k ∈Z . ∴⎝ ⎛⎭⎪⎫-π6,0是函数y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③对; 对于④,函数y =f (x )的对称轴满足2x +π3=π2+k π,k ∈Z .∴x =π12+k π2,k ∈Z ,∴④错. 11.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φ|<π2)的最小值为-2,其图象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横坐标差是3π,又图象过点(0,1),求函数的解析式.解 由于最小值为-2,所以A =2.又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横坐标之差为3π.故T =2×3π=6π,从而ω=2πT =2π6π=13, y =2sin ⎝ ⎛⎭⎪⎫13x +φ. 又图象过点(0,1),所以sin φ=12, 因为|φ|<π2,所以φ=π6. 故所求解析式为y =2sin ⎝ ⎛⎭⎪⎫13x +π6. 12.已知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φ|<π2)的图象过点P (π12,0),图象与P 点最近的一个最高点坐标为(π3,5). (1)求函数解析式;(2)指出函数的增区间;(3)求使y ≤0的x 的取值范围.解 (1)∵图象最高点坐标为(π3,5),∴A =5.∵T 4=π3-π12=π4,∴T =π. ∴ω=2πT=2. ∴y =5sin(2x +φ).代入点(π3,5), 得sin(23π+φ)=1. ∴23π+φ=2k π+π2(k ∈Z ). 由|φ|<π2,得φ=-π6, ∴y =5sin(2x -π6). (2)∵函数的增区间满足2k π-π2≤2x -π6≤2k π+π2(k ∈Z ),∴2k π-π3≤2x ≤2k π+2π3(k ∈Z ).∴k π-π6≤x ≤k π+π3(k ∈Z ). ∴增区间为[k π-π6,k π+π3](k ∈Z ). (3)∵5sin(2x -π6)≤0, ∴2k π-π≤2x -π6≤2k π(k ∈Z ), ∴k π-512π≤x ≤k π+π12(k ∈Z ). 三、探究与创新13.已知函数f (x )=sin(ωx +φ) (ω>0,0≤φ≤π)是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M ⎝ ⎛⎭⎪⎫3π4,0对称,且在区间⎣⎢⎡⎦⎥⎤0,π2上是单调函数,求φ和ω的值. 解 ∵f (x )在R 上是偶函数,∴当x =0时,f (x )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sin φ=±1,得φ=k π+π2,k ∈Z ,又0≤φ≤π,∴φ=π2. 由图象关于M ⎝⎛⎭⎪⎫3π4,0对称可知, sin ⎝ ⎛⎭⎪⎫3π4ω+π2=0,解得ω=43k -23,k ∈Z . 又f (x )在⎣⎢⎡⎦⎥⎤0,π2上是单调函数, ∴T ≥π,即2πω≥π,∴ω≤2,又ω>0,∴当k =1时,ω=23;当k =2时,ω=2. 综上,φ=π2,ω=23或2.。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案 苏教版必修4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整体设计教学分析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是在学习了三角函数的概念之后研究的,教材中,为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供了问题背景,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运用这些问题背景以突出本章“建立刻画周期性现象的数学模型”这一主题.周期函数的定义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周而复始的重复出现”出发,一步步地使语言精确化,通过“每隔一定时间出现”“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值,函数值就重复出现”等,逐步抽象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三角函数实例的具体分析,帮助认识周期以及周期函数.因为在本节中,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这一点更重要,在教学中不要对一般的周期函数作过多的讨论.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指三角函数所有周期中的最小正数.对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2π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三角函数线的变化进行验证,进而通过本节“链接”中的内容了解其证明过程.不论是周期,还是最小正周期,都是对自变量x 而言的,是自变量x 的改变量.这一点正是解决例2的根据.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组织学生仿照例2推导出函数y =Asin(ωx +φ)的周期为2πω这一结论. 三维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如单摆运动、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能熟练地求出简单三角函数的周期,并能根据周期函数的定义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2.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并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思维层次,为今后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深化研究函数性质的思想方法.教学难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最小正周期的意义及简单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人的情绪、体力、智力都有周期性的变化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自我感觉,有的时候体力充沛,心情愉快,思维敏捷;有的时候却疲倦乏力,心灰意冷,反应迟钝;也有的时候思绪不稳,喜怒无常,烦躁不安,糊涂健忘,这些感觉呈周期性发生,贯穿人的一生,这种有规律性的重复,我们称之为周期性现象.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在学生热烈的争论中引入新课.思路2.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是一种周期现象.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在图形上让学生观察正弦线“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在代数式上让学生思考诱导公式:sin(x+2kπ)=sinx又是怎样反映函数值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的.要求学生用日常语言叙述这个公式,通过对图象、函数解析式的特点的描述,使学生在理解周期性的基础上,进而理解“周而复始”变化的代数刻画,由此引出周期函数的概念.推进新课新知探究周期函数的定义由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可知,正弦、余弦函数值的变化呈现出周期现象.每当角增加(或减少)2π时,所得角的终边与原来角的终边相同,故两角的正弦、余弦函数值也分别相同.即有sin(2π+x)=sinx,cos(2π+x)=cosx.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周期性.若记f(x)=sinx,则对于任意x∈R,都有f(x+2π)=f(x).这又启发我们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刻画函数的周期性?教师在引入正式定义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先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例如:对于函数f(x),自变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定值(这样的定值可以有很多个),函数值就重复出现,那么这个函数就叫做周期函数.教师可以引导点拨学生从诱导公式进行描述.例如:sin(α+2kπ)=sinα,cos(α+2kπ)=cosα,k∈Z.这表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定义域内自变量每增加(k>0时)或减少(k<0时)一个定值2k π,它的函数值就重复出现,所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都是周期函数.还可以通过类比奇函数、偶函数、周期函数的研究方法来加深理解周期性概念.如果函数f(x)对于其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有:f(-x)=-f(x),那么f(x)叫做奇函数;f(-x)=f(x),那么f(x)叫做偶函数;f(x +T)=f(x),其中T 是非零常数,那么函数f(x)叫做周期函数.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函数的性质是对函数的一种整体考查结果,反映了同一类函数的共同特点,它们可以从代数角度得到统一刻画.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 +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2k π(k∈Z 且k≠0)都是它的周期,最小正周期是2π.由诱导公式易知,2π是正弦函数的一个周期,下面用反证法证明2π是它的最小正周期.假设0<T<2π,且T 是正弦函数的周期,则对任意实数x ,都有sin(x +T)=sinx 成立.令x =0,得sinT =0,又0<T<2π,故T =π,从而对任意实数x ,都有sin(x +π)=sinx 成立,与sin(π2+π)≠sin π2矛盾,故正弦函数没有比2π小的正周期. 由此可知,2π是正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学生一时可能难于理解周期的代数刻画.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思考问题时可多举一些具体例子,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如常数函数f(x)=c(c 为常数,x∈R )是周期函数,所有非零实数T 都是它的周期.同时应特别强调:(1)对周期函数与周期定义中的“当x 取定义域内每一个值时”这句话,要特别注意“每一个值”的要求.如果只是对某些x 有f(x+T)=f(x),那么T 就不是f(x)的周期.例如,分别取x 1=2k π+π4(k∈Z ),x 2=π6,则由sin(2k π+π4+π2)=sin(2k π+π4),sin(π6+π2)≠sin π6,可知π2不是正弦函数的周期.又如sin(30°+120°)=sin30°,但不是对所有x 都有f(x +120°)=f(x),所以120°不是f(x)的周期.(2)从上述定义还可以看到周期函数的周期不惟一,例如2π,4π,6π,8π,…都是它的周期,有无穷多个,即2k π(k∈Z ,k≠0)都是正弦函数的周期.这一点可以从周期函数的图象上得到反映,也可以从代数上给以证明:设T 是函数f(x)的周期,那么对于任意的k∈Z,k≠0,kT也是函数f(x)的周期.(3)对于周期函数来说,如果所有的周期中存在着一个最小的正数,就称它为最小正周期.但周期函数不一定存在最小正周期,例如,对于常数函数f(x)=c(c为常数,x∈R),所有非零实数T都是它的周期,由于T可以是任意不为零的常数,而正数集合中没有最小值,即最小正数是不存在的,所以常数函数没有最小正周期.(4)正弦函数中,正周期无穷多,2π是最小的一个,在我们学习的三角函数中,如果不加特别说明,教科书提到的周期,一般都是指最小正周期.对问题②,教师要指导学生紧扣定义,可先出一些简单的求周期的例子,如:若T是f(x)的周期,那么2T、3T、…呢?怎样求?实际上,由于T是f(x)的周期,那么2T、3T、…也是它的周期.因为f(x+2T)=f(x+T+T)=f(x+T)=f(x).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数学中的周期函数,其实就是在独立变量上加上一个确定的周期之后数值重复出现的函数.示例应用例1见课本本节例1.例2判断函数f(x)=2sin2x+|cosx|,x∈R的周期性.如果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是多少?活动:本例的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定义出发,结合诱导公式,寻求使f(x+T)=f(x)成立的T的值.学生可能会很容易找出4π、2π,这的确是原函数的周期,但是不是最小正周期呢?教师引导学生选其他几个值试试.如果学生很快求出,教师给予表扬鼓励;如果学生做不出,教师点拨学生的探究思路,充分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解:因为f(x+π)=2sin2(x+π)+|cos(x+π)|=2sin2x+|cosx|=f(x),所以原函数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是π.点评:本题能很容易判断是周期函数,但要求的是“最小正周期”,那就要多加小心了.虽然将4π,2π带入公式后也符合要求,但还必须进一步变形,即f(x)中的x 以x +π代替后看看函数值变不变.为此需将π,π2等都代入试一试.实际上,f(x)=2sin 2x +|cosx|,x∈R 中,学生应看到平方与绝对值的作用是一样的,与负号没有关系.因而π肯定是原函数的一个周期.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4.作业1.课本习题1.3 1.2.预习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设计感想1.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突破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这个教学难点.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很好的理解,那么以后有些题不管怎么做都难受.通过探究让学生找出周期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并明确知识依附于问题而存在,方法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将周期性概念的形成过程自然地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由此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更高的广度.2.本节设计的特点是从形(单位圆)到数、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对形成科学的探究未知世界的严谨作风有着良好的启导.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本节不能扩展太多,建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探讨函数的周期性的规律及一般三角函数的周期的求法.3.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可考虑分层推进、照顾全体.对优等生,重在引导他们进行一题多解,多题合一,变式思考的训练,培养他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剖析纠正,使课堂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备课资料一、关于周期函数与函数的周期周期性是函数的一条特殊而有趣的性质,在高中数学中仅三角函数与周期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涉及到周期函数,对一般的周期函数未作重点讨论.下面对周期函数的定义、性质、周期函数和非周期函数的判定,进行一些简单的扩展说明,以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对周期函数作进一步的探讨.1.性质:(1)若T(T≠0)是函数f(x)的周期,则-T 也是f(x)的周期.〔因f[x +(T -T)]=f[x +(-T)]=f(x)〕因而周期函数必定有正周期.(2)若T(T≠0)是f(x)的周期,则nT(n 为任意非零整数)也是f(x)的周期.(3)若T 1与T 2都是f(x)的周期,则T 1±T 2也是f(x)的周期.〔因f[x +(T 1±T 2)]=f(x +T 1)=f(x)〕(4)如果f(x)有最小正周期T*,那么f(x)的任何正周期T 一定是T*的正整数倍.(5)周期函数f(x)的定义域M 必定是双方无界的集合,但M 并非必定是(-∞,+∞).2.周期函数的判定(1)若f(x)是在数集M 上以T*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则kf(x)+c(k≠0)和1分别是数集M 和数集{x|f(x)≠0}上的以T*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2)设f(u)是定义在数集M 上的函数,u =g(x)是数集M 1上的周期函数,且当x∈M 1时,g(x)∈M,则复合函数f[g(x)]是M 1上的周期函数.(3)设f 1(x)、f 2(x)都是集合M 上的周期函数,T 1、T 2分别是它们的周期,若T 1T 2∈Q ,则它们的和、差与积也是M 上的周期函数,T 1与T 2的公倍数为它们的周期.例如:f(x)=sinx -2cos2x +sin4x 是以2π、π、π2的最小公倍数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3.非周期函数的判定(1)若f(x)的定义域有界,则f(x)不是周期函数.例如:f(x)=cosx(x≤10)不是周期函数.(2)一般用反证法证明.例如:可证f(x)=sinx 2是非周期函数;f(x)=ax +b(a≠0)是非周期函数.(3)根据定义讨论函数的周期性可知非零实数T 在关系式f(x +T)=f(x)中是与x 无关的,故讨论时可通过解关于T 的方程f(x +T)-f(x)=0,若能解出与x 无关的非零常数T ,便可断定函数f(x)是周期函数,若这样的T 不存在,则f(x)为非周期函数.4.求周期函数的周期关于求三角函数最小正周期的问题,是三角函数的重点和难点,教科书和各种教参中虽有讲解,但其涉及到的题目类型及解决方法并不多,学生遇到较为复杂一点的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本节涉及的求周期的方法可概括为定义法、公式法,其他还有转化法、最小公倍数法、图象法等.二、备用习题1.求下列函数的周期:①y=cos2x ;②y=sin 23x ;③y=12sin(14x -π3);④y=|sin 12x|. 2.已知函数y =2cos(π3-ωx)的周期是4π,求ω. 3.已知函数f(x)=3sin(kx 5+3)(k≠0)的最小正周期不大于1,则最小正整数k 的值为( )A .33B .32C .31D .304.下列函数中不是周期函数的是( )A .y =-8πB .y =|cosx|C .y =1|sinx|D .y =sin|x| 5.求证:y =cos2x +sin2x 的周期为π.6.求函数y =|sinx|+|cosx|的最小正周期.参考答案:1.①π;②3π;③8π;④2π.2.ω=±12. 3.B 4.D 5.证明:f(x +π)=cos2(x +π)+sin2(x +π)=cos(2π+2x)+sin(2π+2x)=cos2x +sin2x =f(x),∴y=cos2x +sin2x 的周期是π.(一般不要求证明是最小正周期)6.解:函数y =|sinx|+|cosx|的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 =π2.图1。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1。

2.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错误!教学分析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符号的确定一样,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紧扣了定义,按照一切从定义出发的原则进行,通过对基本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学习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善于钻研,从中不断发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将“同角”的三种不同的三角函数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在使用时一要注意“同角”,如sin24π+cos24π=1等,二要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那些角而言的,如tanα中的α是使得tanα有意义的值,即α≠kπ+错误!,k∈Z。

通过联系,让学生了解到基本关系式具有等式的一切性质(正用、逆用、变形用),对公式不仅能牢固掌握,还能灵活运用,不仅掌握公式的标准形式,而且还应掌握它们的等价形式:sin2α=1-cos2α,1=sin2α+cos2α,cosα=±错误!,sinα=tanαcosα,cosα=错误!.熟练掌握这些等价形式,在应用上可更为方便,但在变形中要注意定义域从左到右的变化,如sinα=tanαcosα,这时定义域由α∈R变为α≠kπ+错误!,k∈Z,而tanαcosα=sinα,这时定义域由α≠kπ+错误!,k∈Z,变为α∈R.已知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中的一个值便可以运用基本关系式求出另外的两个,这是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一个最基本功能,在求值时,根据已知的三角函数值,确定角的终边的位置是关键和必要的,有时由于角的终边的位置不确定,因此解的情况不止一种,解题时产生遗漏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确定好或不去确定终边的位置;二是利用平方关系开方时,漏掉了负的平方根.三维目标1.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并能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函数的化简与证明.2.掌握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3.通过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的应用使学生养成探究、分析的习惯,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树立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本的两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课本的两个公式的推导及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错误!导入新课思路1.先请学生回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先计算后观察以下各题的结果,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教师点拨学生能否用定义给予证明,由此展开新课.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sin290°+cos290°;(2)sin230°+cos230°;(3)错误!;(4)错误!.思路2.既然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都是角α的函数,自然想到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推进新课错误!如图1,以正弦线MP、余弦线OM和半径OP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OP=1。

【教育专用】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4

【教育专用】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本章复习整体设计知识网络1.任意角的概念是本章的基础,推广了角,扩大了研究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为了计算中的简单,引入了两种度量制度:角度制与弧度制,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其最基本的一个应用就是简化了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同时也为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了前期工作,也就得到了本章的核心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从这个核心出发,分成四条路线走,研究最基本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时根据定义就可以推导出诱导公式.知道了核心的本质意义在坐标系里面,可以定义点的坐标,为推导第三章和角公式作了应有的准备.而和角公式的两个特殊方面只是本身的一个推广,由此就得来了复杂多变的三角函数公式,而这些复杂的公式(第三章的倍角公式,差角公式)的本质又是和角公式.抛开比例的式子,应用弧度制的度量作为基础,就有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是三角与函数结合的产物,既有函数的特征,因此可以用函数的知识来解,又具有三角的特性,因此还可以用这一特点进行一些特殊的运算.所有的推导可以应用在计算与化简、证明恒等式上.2.数学的魅力在于系统、严密,学习的兴趣在于环环相扣.本章最为理想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打通本章中的这张知识网络图,这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步步为营,将其引入数学王国,畅游科学殿堂.《三角函数》一章知识网络图三维目标1.通过全章复习,让学生切实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会判定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确定单调区间及求周期的方法.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及六组诱导公式,弄清公式的推导关系和互相联系,让学生做到记准、用熟.2.要求学生会用“五点法”作正、余弦函数的简图,掌握应用基本三角变换公式的求值、化简、证明.3.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运算能力,以及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总结、善于合作、善于创新以及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难点:三角恒等变形及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了解一下全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并回顾思考本章学习了哪些具体内容:首先,我们给出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诱导公式.又共同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接下来,我们又共同探讨了它们的应用,并能运用上述公式和性质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由此展开全章的系统复习.思路2.(问题导入)你现在已经会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会画三角函数的图象,会用三角函数模型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具有周期性变换规律的一些现象.你是如何学习到这些知识的?又是如何提高自己能力的?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全章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展开全面复习.推进新课知识巩固①我们是怎样推广任意角的?又是怎样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②本章学习了哪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怎样推导的?③本章都学习了哪些诱导公式?各有什么用途?怎样记忆?④你是如何得到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和正切曲线的?⑤你能从图象上说出三角函数的哪些性质?活动:问题①,为了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顺序与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前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悟数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加强系统数学知识的记忆,居高临下地来掌握全章知识.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函数定义,回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并回忆这些公式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技巧.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也就是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揭示了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可以使解题更方便,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是角对应的三角函数有意义.sin 2α+cos 2α=1,sin αcos α=tan α. 问题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同时,最好能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片来展示这些公式.以前学习的都是孤立的、零碎的,现在是放在一起记忆提高.幻灯片如下:问题④,三角函数性质是通过图象来研究的,而且画图、识图、用图也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函数性质的进一步理解提升.让学生明了:利用平移正弦线,可以比较精确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诱导公式,可以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可以看出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有五个点(即函数值最大和最小的点以及函数值为0的点).这五个点在确定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象的形状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精确度不太高时,我们常用“五点法”画正弦、余弦函数以及与它们类似的一些函数〔特别是函数y =Asin(ωx +φ)〕的简图.教师同时打出幻灯(如图1、图2、图3):图1图2图3问题⑤,让学生由图象说性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等方面叙述.教师要强调,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质非常重要,要牢固掌握,但不要死记硬背.讨论结果:①~⑤略.应用示例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与x轴的距离和与y轴的距离之比为3∶4(且均不为零),求2sinα+cosα的值.活动:本例属于较为简单的题目,目的是要学生熟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也要明确解题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回归定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距离与坐标的不同、是否需要对点的坐标进行分类讨论,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解:由题意,需对角α终边的位置进行讨论:①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 ②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5; ③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 ④若角α终边过点P(4,-3),则2sin α+cos α=2×-35+45=-25. 点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不仅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三角函数的中心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内涵,它只是一个比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点P 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例2已知sin α+3cos α=0,求:(1)3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2)2sin 2α-3sin αcos α+2的值.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题的条件与结论,关键是求sin α与cos α的值,由sin α+3cos α=0及sin 2α+cos 2α=1联立方程组即得sin α与cos α的值.教师进一步点拨: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不直接求sin α与cos α的值,需作怎样的变形即可?对看出本题由已知可得tan α=-3的同学教师给予鼓励并作进一步探究,对看不出这一步的学生再给予进一步引导,直至其独立解出此题.解:(1)3cos α-sin α3cos α+sin α=3-tan α3+tan α=3+33-3=-2- 3.(2)2sin 2α-3sin αcos α+2=4sin 2α-3sin αcos α+2cos 2α=cos 2α(4tan 2α-3tan α+2)=11+tan 2α(4tan 2α-3tan α+2)=11+-2(4×9+3×3+2)=4710.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值.对于只含有正弦、余弦函数的齐次式,在求解时常常转化为只含有正切的式子,这种变形技巧十分重要,也称为“1”的代换,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应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并熟悉掌握.变式训练1.已知α是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15,求tan α的值. 解:由sin α+cos α=15平方整理,得sin αcos α=-1225<0. ∵α为三角形的内角,∴0<α<π,sin α>0,cos α<0.∴sin α-cos α>0.∵(sin α-cos α)2=1-2sin αcos α=4925, ∴sin α-cos α=75. 由⎩⎪⎨⎪⎧ sin α+cos α=15sin α-cos α=75 ⇒⎩⎪⎨⎪⎧ sin α=45,cos α=-35,∴tan α=-43.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对于三角求值题目,一定要注意角的范围,有时要根据所给三角函数值的大小,适当缩小所给角的范围,才能求出准确的值.教师要抓住时机就此进一步挖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2.已知sin θ=m -3m +5,cos θ=4-2m m +5,π2<θ<π,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m≤9 B .m≤-5或m≥3C .m =0或m =8D .m =8答案:D例3已知函数y =Asin(ωx +φ),x∈R (其中A>0,ω>0)的图象在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函数取最大值的点)为M(2,22),与x 轴正半轴的第一个交点为N(6,0),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活动:本例是一道经典例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及训练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对数形结合的思维要求也较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怎样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找到思维的切入点.题目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图象,实质是已知图象求解析式问题.指导学生画出草图,利用数形结合来深化题意的理解,事实上,学生很容易看出A 的值.如果学生没找出周期问题,教师可进一步点拨:题目中告诉的x 轴的横坐标2与6表示图象的哪段.根据题意,知道点M 、N 恰是函数y =Asin(ωx +φ),x∈R (其中A>0,ω>0)在对应于包含0的周期的那段图象的五个关键点中的两个.由此可知A 、T ,但要注意指导φ的求法.解: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T 4=6-2=4,所以T =16. 于是ω=2πT =π8.又A =22, 将点M 的坐标(2,22)代入y =22sin(π8x +φ), 得22=22sin(π8×2+φ), 即sin(π4+φ)=1. 所以满足π4+φ=π2的φ为最小正数解.所以φ=π4. 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 =22sin(π8x +π4),x∈R . 方法二:由题意可得A =22,将两个点M(2,22),N(6,0)的坐标分别代入y =22sin(ωx +φ)并化简,得⎩⎪⎨⎪⎧ ω+φ=1,ω+φ=0,故在长度为一个周期且包含原点的闭区间上,有⎩⎪⎨⎪⎧ 2ω+φ=π2,6ω+φ=π,从而所求的函数解析式是y =22sin(π8x +π4),x∈R . 点拨:由三角函数图象求解析式确定φ时,答案可能不只一个,这里可提醒学生注意,习惯上一般取离x 轴最近的一个,这样的解析式简洁.本例对学生有着很高的训练价值,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对各类函数的研究都离不开图象,在中学阶段,几乎所有函数的性质都是通过观察图象而得到的.log(sinx-cosx).例4已知函数f(x)=12(1)求它的定义域;(2)判断它的奇偶性;(3)判断它的周期性.图4活动:这是一组知识性很强的基础题,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有关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帮助.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直观性训练学生快速解题.如图4、图5.图5解:(1)x 必须满足sinx -cosx>0,利用图4或图5,知2k π+π4<x<2k π+5π4(k∈Z ), ∴函数定义域为(2k π+π4,2k π+5π4),k∈Z . (2)∵f(x)定义域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关于原点不对称,∴f(x)不具备奇偶性.(3)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点评: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或正、余弦线可知:以第Ⅰ、Ⅱ象限角平分线为标准,可区分sinx -cosx 的符号;以第Ⅱ、Ⅲ象限角平分线为标准,可区分sinx +cosx 的符号.要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点,因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核心,故研究函数的性质都必须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前提.变式训练1.如图6,⊙O 与x 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A ,点C 、B 在⊙O 上,且点C 位于第一象限,点B 的坐标为(45,-35),∠AOC=α(α为锐角).图6(1)求⊙O 的半径,并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C 点的坐标;(2)若|BC|=2,求tan α的值.解:(1)⊙O 的半径r =452+-352=1,点C(cos α,sin α).(2)在△BOC 中,由于|OB|=|OC|=1,|BC|=2,∴∠COB 是直角.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cos(α-90°)=sin α=45,且α为锐角, 故cos α=35,tan α=43. 2.已知函数f(x)=sin(ωx +π3)(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该函数的图象( ) A .关于点(π3,0)对称 B .关于直线x =π4对称C .关于点(π4,0)对称D .关于直线x =π3对称 答案:A知能训练教科书复习题1~18.课堂小结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总结,通过本节复习,系统掌握三角函数有关知识,你对三角函数有什么新的认识?三角函数与以前所学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在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方面你都有哪些提高?我们都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共同完成本节小结.作业已知函数f(x)=sin πx 图象的一部分如图7(1),则图7(2)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为( )图7A .y =f(2x -12) B .y =f(2x -1) C .y =f(12x -1) D .y =f(12x -12) 答案:B设计感想1.本章复习课只安排了1课时,课堂设计的容量较大,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网络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知识的交汇处、在思维的提高上给予指导、点拨.建议教师课堂上不要把自己的思路、提前归纳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2.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因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如何学习”.因此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合、储存、运用数学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本章复习课设计中,就体现了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3.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练习堆积的习题课,而是成为学生再发现、再提高、再创造的氛围场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居高临下的掌握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愉悦体验.备课资料一、备用习题1.已知集合A ={α|α=60°+k·360°,k∈Z },B ={β|β=60°+k·720°,k∈Z },C ={γ|γ=60°+k·180°,k∈Z },那么集合A ,B ,C 之间的关系是( )A .B AC B .A B C C .B C AD .C B A2.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π-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3.一扇形的半径与弧长之比是3∶π,则该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与该扇形的面积之比是A .(2π-33)∶2πB .(6π-33)∶6πC .(4π-33)∶4πD .(8π-33)∶8π4.把函数y =4cos(x +π3)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m 的最小值是( )A.π6B.π3C.2π3D.5π65.如果|x|≤π4,设函数f(x)=cos 2x +sin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 m的值为… ( )A .-54B .-3-2 2C .3+2 2D .-52+526.已知函数y =Asin(ωx +φ)(A>0,ω>0)的周期为1,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3,且函数图象过点(18,34),则函数表达式为( )A .y =3sin(2x +7π12)B .y =3sin(2x -π12) C .y =32sin(2πx +π12) D .y =32sin(2πx -π12) 7.函数f(x)=tan ωx(ω>0)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y =π4所得线段的长为π4,则f(π4)=__________.8.已知α、β∈(0,π2),且α+β>π2,求证:对于x∈(0,π),有f(x)=(cos αsin β)x +(cos βsin α)x <2. 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D 6.D 7.08.由α+β>π2,知α>π2-β. 又由α、β∈(0,π2),知π2-β∈(0,π2). ∵y=sinx 在(0,π2)内为增函数,y =cosx 在(0,π2)内为减函数, ∴sin α>sin(π2-β)=cos β,cos α<cos(π2-β)=sin β.∴0<cos βsin α<1,0<cos αsin β<1. 又∵x∈(0,π),∴(cos βsin α)x <1,(cos αsin β)x <1.∴f(x)=(cos αsin β)x +(cos βsin α)x <2. 二、三角函数的拓展1.关于三角函数的发展史三角函数亦称圆函数,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等函数的总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在与x 轴正向夹角为α的动径上取点P ,P 的坐标是(x ,y),OP =r ,则正弦函数sin α=y r ,余弦函数cos α=x r ,正切函数tan α=y x ,余切函数cot α=x y,正割函数sec α=r x ,余割函数csc α=r y. 这6种函数在1631年徐光启等人编译的《大测》中已齐备.正弦最早被看作圆内圆心角所对的弦长,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就制造过这种正弦表,公元2世纪托勒密又制造了0°~90°每隔半度的正弦表.公元5世纪时印度最早引入正弦概念,还给出正弦函数表,记载于《苏利耶历数书》(约400年)中.该书中还出现了正矢函数,现在已很少使用它了.约510年印度数学家阿那波多考虑了余弦概念,传到欧洲后有多种名称,17世纪后才统一.正切和余切函数是由日影的测量而引起的,9世纪的阿拉伯计算家哈巴什首次编制了一个正切、余切表.10世纪的艾布·瓦法又单独编制了第一个正切表.哈巴什还首先提出正割和余割概念,艾布·瓦法正式使用.到1551年奥地利数学家、天文学家雷蒂库斯在《三角学准则》中收入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6种函数,并附有正割表.他还首次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比定义三角函数.1748年欧拉第一次以函数线与半径的比值定义三角函数,令圆半径为1,并创用许多三角函数符号.至此现代形式的三角函数开始通行,并不断发展至今.现在的许多教辅资料中,有关三角函数的运算都是6种函数的综合运算.2.关于三角函数的定义法三角函数定义是三角函数的核心内容.关于三角函数定义法,总的说来就两种:“单位圆定义法”与“终边定义法”,这两种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因为此,各种数学出版物中,两种定义方法都有采用,采用哪一种定义方法是一个取舍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并不存在商榷的问题.因此,“单位圆上的点毕竟是特殊点,用它定义三角函数有失一般性”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由上述三角函数发展史已经表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因研究圆周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数学史上,三角函数曾经被称为“圆函数”,所以,采用“单位圆定义法”能更真实地反映三角函数的发展进程.在老师们熟悉的“终边定义法”中,给出定义后有如下说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如果有的话)都不会随点P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等,对于确定的角α,上面三个比值都是惟一确定的.这就是说,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这恰恰说明了“以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为‘比值’”是不失一般性的.另外,用“单位圆定义法”直截了当、简洁易懂,不需要这样的说明,就更显出其好处了.3.关于《新课程》中的三角函数种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只要求正弦、余弦和正切三个函数,其目的是削枝强干,是非常正确的.进一步地,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函数是“基本三角函数”,其余都是通过这两个函数的运算(相除、取倒数等)而得到的,或者说是从这两个函数“派生”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对其他的三角函数再作补充.。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4三角函数的应用学案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4三角函数的应用学案苏教版必修4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学习目标] 1.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知识链接]1.数学模型是什么?什么是数学模型的方法?答 简单地说,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时,所得出的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把实际问题加以抽象概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 2.上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 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是:(1)审题:逐字逐句的阅读题意,审清楚题目条件、要求、理解数学关系; (2)建模:分析题目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函数模型; (3)求解: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数学结论; (4)还原:把数学结论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答. [预习导引]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y =A sin(ωx +φ) (ω≠0)的周期是T =2π|ω|; y =A cos(ωx +φ) (ω≠0)的周期是T =2π|ω|; y =A tan(ωx +φ) (ω≠0)的周期是T =π|ω|. 2.函数y =A sin(ωx +φ)+k (A >0,ω>0)的性质 (1)y max =A +k ,y min =-A +k . (2)A =y max -y min2,k =y max +y min2.(3)ω可由ω=2πT确定,其中周期T 可观察图象获得.(4)由ωx 1+φ=0,ωx 2+φ=π2,ωx 3+φ=π,ωx 4+φ=32π,ωx 5+φ=2π中的一个确定φ的值. 3.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三角函数作为描述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很多问题,在刻画周期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点一 三角函数图象的应用例1 作出函数y =|cos x |,x ∈R 的图象,判断它的奇偶性并写出其周期和单调区间. 解 y =|cos x |=⎩⎪⎨⎪⎧cos x ,x ∈⎣⎢⎡⎦⎥⎤-π2+2k π,π2+2k πk ∈Z ,-cos x ,x ∈⎣⎢⎡⎦⎥⎤π2+2k π,3π2+2k πk ∈Z作出函数y =cos x 的图象后,将x 轴下方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如图:由图可知,y =|cos x |是偶函数,T =π,单调递增区间为⎣⎢⎡⎦⎥⎤-π2+k π,k π(k ∈Z ),单调递减区间为⎣⎢⎡⎦⎥⎤k π,π2+k π(k ∈Z ).规律方法 翻折法作函数图象(1)要得到y =|f (x )|的图象,只需将y =f (x )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上方,即“下翻上”.(2)要得到y =f (|x |)的图象,只需将y =f (x )的图象在y 轴右边的部分沿y 轴翻折到左边,即“右翻左”,同时保留右边的部分.跟踪演练1 函数f (x )=3sin ⎝⎛⎭⎪⎫2x +π6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图中x 0,y 0的值; (2)求f (x )在区间⎣⎢⎡⎦⎥⎤-π2,-π1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1)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x 0=7π6,y 0=3.(2)因为x ∈⎣⎢⎡⎦⎥⎤-π2,-π12,所以2x +π6∈⎣⎢⎡⎦⎥⎤-5π6,0.于是,当2x +π6=0,即x =-π12时,f (x )取得最大值0;当2x +π6=-π2,即x =-π3时,f (x )取得最小值-3.要点二 应用函数模型解题例2 已知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为I =A sin(ωt +φ).(1)如图所示的是I =A sin(ωt +φ)(ω>0,|φ|<π2)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图中数据求I =A sin(ωt +φ)的解析式;(2)如果t 在任意一段1150秒的时间内,电流I =A sin(ωt +φ)都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 解 (1)由图知A =300,设t 1=-1900,t 2=1180, 则周期T =2(t 2-t 1)=2⎝ ⎛⎭⎪⎫1180+1900=175. ∴ω=2πT=150π.又当t =1180时,I =0,即sin ⎝ ⎛⎭⎪⎫150π·1180+φ=0, 而|φ|<π2,∴φ=π6.故所求的解析式为I =300sin ⎝ ⎛⎭⎪⎫150πt +π6.(2)依题意,周期T ≤1150,即2πω≤1150(ω>0),∴ω≥300π>942,又ω∈N *, 故所求最小正整数ω=943.规律方法 例题中的函数模型已经给出,观察图象和利用待定系数法可以求出解析式中的未知参数,从而确定函数解析式.此类问题解题关键是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其中,读图、识图、用图是数形结合的有效途径.跟踪演练2 弹簧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它在时间t (s)内离开平衡位置(静止时的位置)的距离h (cm)由下面的函数关系式表示:h =3sin ⎝⎛⎭⎪⎫2t +π4.(1)求小球开始振动的位置;(2)求小球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置; (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返振动一次? (4)每秒内小球能往返振动多少次? 解 (1)令t =0,得h =3sin π4=322,所以开始振动的位置为⎝⎛⎭⎪⎫0,322.(2)由题意知,当h =3时,t =π8,即最高点为⎝ ⎛⎭⎪⎫π8,3;当h =-3时,t =5π8,即最低点为⎝ ⎛⎭⎪⎫5π8,-3.(3)T =2π2=π≈3.14,即每经过约3.14秒小球往返振动一次.(4)f =1T≈0.318,即每秒内小球往返振动约0.318次.要点三 构建函数模型解题例 3 某“帆板”集训队在一海滨区域进行集训,该海滨区域的海浪高度y (米)随着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而周期性变化,每天各时刻t 的浪高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1)(2)观察图,从y =at +b ,y =A sin(ωt +φ)+b ,y =A cos(ωt +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并求出该拟合模型的解析式;(3)如果确定在一天内的7时至19时之间,当浪高不低于0.8米时才进行训练,试安排恰当的训练时间.解 (1)描出所给点如图所示:(2)由(1)知选择y =A sin(ωt +φ)+b 较合适. 令A >0,ω>0,|φ|<π.由图知,A =0.4,b =1,T =12,所以ω=2πT =π6.把t =0,y =1代入y =0.4sin(π6t +φ)+1,得φ=0.故所求拟合模型的解析式为y =0.4sin π6t +1(0≤t ≤24).(3)由y =0.4sin π6t +1≥0.8,得sin π6t ≥-12,则-π6+2k π≤πt 6≤7π6+2k π(k ∈Z ),即12k -1≤t ≤12k +7(k ∈Z ), 注意到t ∈[0,24],所以0≤t ≤7,或11≤t ≤19,或23≤t ≤24.再结合题意可知,应安排在11时到19时训练较恰当.规律方法 数据拟合问题实质上是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画出简图,求相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进而研究实际问题.在求解具体问题时需弄清A ,ω,φ的具体含义,只有把握了这三个参数的含义,才可以实现符号语言(解析式)与图形语言(函数图象)之间的相互转化. 处理曲线拟合与预测问题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原始数据给出散点图.2.通过考察散点图,画出与其“最贴近”的直线或曲线,即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 3.根据所学函数知识,求出拟合直线或拟合曲线的函数关系式.4.利用函数关系式,根据条件对所给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以便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跟踪演练3 某港口水深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下面是水深数据:t +B 的图象.(1)试根据数据表和曲线,求出y =A sin ωt +B 的解析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4.5米是安全的,如果某船的吃水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7米,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安全进港?若该船欲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忽略离港所用的时间)解 (1)从拟合的曲线可知,函数y =A sin ωt +B 的一个周期为12小时,因此ω=2πT =π6.又y min =7,y max =13,∴A =12(y max -y min )=3,B =12(y max +y min )=10.∴函数的解析式为y =3sin π6t +10 (0≤t ≤24).(2)由题意,得水深y ≥4.5+7, 即y =3sin π6t +10≥11.5,t ∈[0,24],∴sin π6t ≥12,π6t ∈⎣⎢⎡⎦⎥⎤2k π+π6,2k π+5π6,k =0,1, ∴t ∈[1,5]或t ∈[13,17],所以,该船在1∶00至5∶00或13∶00至17∶00能安全进港. 若欲于当天安全离港,它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1.方程|x |=cos x 在(-∞,+∞)内有________个根. 答案 22.如图所示,设点A 是单位圆上的一定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圆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点P 所旋转过的弧AP 的长为l ,弦AP 的长为d ,则函数d =f (l )的图象大致是________.答案 ③解析 d =f (l )=2sin l2.3.据市场调查,某种商品一年内每件出厂价在7千元的基础上,按月呈f (x )=A sin (ωx +φ)+B (A >0,ω>0,|φ|<π2)的模型波动(x 为月份),已知3月份达到最高价9千元,7月份价格最低为5千元,根据以上条件可确定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 (x )=2sin ⎝ ⎛⎭⎪⎫π4x -π4+7解析 由条件可知⎩⎪⎨⎪⎧A +B =9,-A +B =5,∴B =7,A =2.又T =2(7-3)=8,∴ω=π4, 令3×π4+φ=π2,∴φ=-π4,∴f (x )=2sin ⎝ ⎛⎭⎪⎫π4x -π4+7.4.如图所示,一个摩天轮半径为10 m ,轮子的底部在地面上2 m 处,如果此摩天轮按逆时针转动,每30 s 转一圈,且当摩天轮上某人经过点P 处(点P 与摩天轮中心高度相同)时开始计时.(1)求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关于时间的关系式;(2)在摩天轮转动的一圈内,约有多长时间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7 m.解 (1)设在t s 时,摩天轮上某人在高h m 处.这时此人所转过的角为2π30 t =π15t ,故在t s 时,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h =10sin π15t +12(t ≥0).(2)由10sin π15t +12≥17,得sin π15t ≥12,则52≤t ≤252.故此人有10 s 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小于17 m.1.三角函数模型是研究周期现象最重要的数学模型.三角函数模型在研究物理、生物、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运动)有着广泛的应用. 2.三角函数模型构建的步骤(1)收集数据,观察数据,发现是否具有周期性的重复现象. (2)制作散点图,选择函数模型进行拟合. (3)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4)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对答案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一、基础达标1.动点A (x ,y )在圆x 2+y 2=1上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12秒旋转一周,已知时间t =0时,点A 的坐标是(12,32),则当0≤t ≤12时,动点A 的纵坐标y 关于t (单位:秒)的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 答案 [0,1]和[7,12]解析 ∵T =12,∴ω=2π12=π6,从而设y 关于t 的函数为y =sin(π6t +φ).又∵t =0时,y =32,∴可取φ=π3,∴y =sin(π6t +π3), ∴当2k π-π2≤π6t +π3≤2k π+π2(k ∈Z ),即12k -5≤t ≤12k +1(k ∈Z )时,函数递增.∵0≤t ≤1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和[7,12].2.一物体相对于某一固定位置的位移y (cm)和时间t (s)之间的一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答案 y =-4.0cos 52πt解析 设y =A sin(ωx +φ),则A =4.0,ω=2πT =2π0.8=5π2,又t =0时,y =-4.0,∴-4.0=4.0sin φ,∴可取φ=-π2,∴y =4.0sin ⎝ ⎛⎭⎪⎫52πt -π2,即y =-4.0cos 52πt .3.下图显示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某海弯的水面高度h (米)在某天24小时的变化情况,则水面高度h 关于从夜间零时开始的小时数t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答案 h =6sin ⎝ ⎛⎭⎪⎫π6t +π⎝⎛⎭⎪⎫或h =-6sin π6t4.设y =f (t )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关于时间t (时)的函数,其中0≤t ≤24.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 与水深y 的关系:下面的函数中,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________. ①y =12+3sin π6t ,t ∈[0,24];②y =12+3sin ⎝ ⎛⎭⎪⎫π6t +π,t ∈[0,24]; ③y =12+3sin π12t ,t ∈[0,24];④y =12+3sin ⎝ ⎛⎭⎪⎫π12t +π2,t ∈[0,24].答案 ①解析 在给定的四个选项①②③④中我们不妨代入t =0及t =3,容易看出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①.5.函数y =2sin ⎝ ⎛⎭⎪⎫m 3x +π3的最小正周期在⎝ ⎛⎭⎪⎫23,34内,则正整数m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26,27,28解析 ∵T =6πm ,又∵23<6πm <34,∴8π<m <9π,且m ∈Z ,∴m =26,27,28.6.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a ,x =b 及x 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称为函数f (x )在[a ,b ]上的面积.已知函数y =sin nx 在[0,πn ]上的面积的2n(n ∈N *),则(1)函数y =sin 3x 在[0,2π3]上的面积为________;(2)函数y =sin(3x -π)+1在[π3,4π3]上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1)43 (2)π+23解析 (1)取n =3,由已知,函数y =sin 3x 在[0,π3]上的面积为23.∵函数y =sin 3x 的周期为2π3,∴函数y =sin 3x 在(π3,2π3)上的面积也是23,∴函数y =sin 3x 在[0,2π3]上的面积为43.(2)y =sin(3x -π)+1=-sin 3x +1,作这个函数在区间[π3,4π3]上的图象如图所示:由(1)知S 1=S 2=S 3=23,直线x =π3,x =4π3,y =1及x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π.将S 2割下补在S 3处,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23,∴函数y =sin(3x -π)+1在[π3,4π3]上的面积为π+23.7.如图所示,某地夏天从8~14时的用电量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 =A sin(ωx +φ)+b . (1)求这一天的最大用电量及最小用电量; (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解 (1)最大用电量为50万kW·h,最小用电量为30万kW·h.(2)观察图象可知从8~14时的图象是y =A sin(ωx +φ)+b 的半个周期的图象, ∴A =12×(50-30)=10,b =12×(50+30)=40.∵12×2πω=14-8,∴ω=π6.∴y =10sin ⎝ ⎛⎭⎪⎫π6x +φ+40. 将x =8,y =30代入上式,解得φ=π6.∴所求解析式为y =10sin ⎝ ⎛⎭⎪⎫π6x +π6+40,x ∈[8,14].二、能力提升8.已知A 1,A 2,…A n 为凸多边形的内角,且lgsin A 1+lgsin A 2+……+lgsin A n =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 答案 矩形解析 由题意,得sin A 1·sin A 2·…·sin A n =1, ∴sin A 1=sin A 2=…=sin A n =1, ∴A 1=A 2=…=A n =90°.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得n ×90°=(n -2)×180°,解得n =4.9.已知某种交流电电流I (A)随时间t (秒)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函数I =52sin ⎝ ⎛⎭⎪⎫100πt -π2表示,t ∈[0,+∞),则这种交流电电流在0.5秒内往复运行________次. 答案 25解析 周期T =2π100π=150(秒),从而频率为每秒50次,0.5秒往复运行25次.10.电流强度I (安培)随时间t (秒)变化的函数I =A sin(ωt +φ)的图象如图所示,则t =7120秒时的电流强度为______.答案 0解析 根据图象得A =10,由⎩⎪⎨⎪⎧1300ω+φ=π2,4300ω+φ=32π,∴⎩⎪⎨⎪⎧ω=100π,φ=π6,∴I =10sin ⎝⎛⎭⎪⎫100πt +π6.当t =7120秒时,I =10sin 6π=0.11.某时钟的秒针端点A 到中心点O 的距离为5 cm ,秒针均匀地绕点O 旋转,当时间t =0时,点A 与钟面上标12的点B 重合,将A 、B 两点的距离d (cm)表示成t (s)的函数,则d =__________,其中t ∈[0,60]. 答案 10sin πt60解析 将解析式可写为d =A sin(ωt +φ)的形式,由题意易知A =10,当t =0时,d =0,得φ=0;当t =30时,d =10, 可得ω=π60,所以d =10sin πt60.12.如图,一个水轮的半径为4 m ,水轮圆心O 距离水面2 m ,已知水轮每分钟转动5圈,如果当水轮上点P 从水中浮现时(图中点P 0)开始计算时间. (1)将点P 距离水面的高度z (m)表示为时间t (s)的函数; (2)点P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解 (1)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设角φ⎝⎛⎭⎪⎫-π2<φ<0是以Ox 为始边,OP 0为终边的角.OP 每秒钟内所转过的角为5×2π60=π6. 则OP 在时间t (s)内所转过的角为π6t .由题意可知水轮逆时针转动, 得z =4sin ⎝⎛⎭⎪⎫π6t +φ+2.当t =0时,z =0,得sin φ=-12,即φ=-π6.故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z =4sin ⎝ ⎛⎭⎪⎫π6t -π6+2.(2)令z =4sin ⎝ ⎛⎭⎪⎫π6t -π6+2=6,得sin ⎝⎛⎭⎪⎫π6t -π6=1,令π6t -π6=π2,得t =4, 故点P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大约需要4 s. 三、探究与创新13.已知某海滨浴场海浪的高度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作:y =f (t ),下表是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1)根据以上数据,求函数y =A cos ωt +b 的最小正周期T ,振幅A 及函数表达式; (2)依据规定,当海浪高度高于1米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请依据(1)的结论,判断一天内的上午8:00时至晚上20:00时之间,有多少时间可供冲浪者进行运动? 解 (1)由表中数据知周期T =12,∴ω=2πT =2π12=π6,由t =0,y =1.5,得A +b =1.5. 由t =3,y =1.0,得b =1.0. ∴A =0.5,b =1,∴y =12cos π6t +1.(2)由题知,当y >1时才可对冲浪者开放 ∴12cos π6t +1>1, ∴cos π6t >0,∴2k π-π2<π6t <2k π+π2,k ∈Z即12k -3<t <12k +3,k ∈Z .①∵0≤t ≤24,故可令①中k 分别为0,1,2, 得0≤t <3或9<t <15或21<t ≤24.∴在规定时间上午8:00至晚上20:00之间,有6个小时时间可供冲浪者运动,即上午9:00至下午3:00.。

高中数学:第1章 三角函数 教案(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1章 三角函数 教案(苏教版必修4)

第 16 课时本章复习与小结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1.角的概念的推广(1)角的分类:正角(逆转) 负角(顺转) 零角(不转)(2)终边相同角:)(3600Z k k ∈+⋅=αβ (3)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角与坐标轴上的角. 2.角的度量(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 (2)换算关系:8157)180(1)(180'≈==ππ弧度弧度(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2121r lr S α==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一正全、二正弦、三双切、四余弦”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一)诱导公式:απ±⋅2k )(Z k ∈与α的三角函数关系是“立变平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27cos ⎪⎭⎫⎝⎛+απ ()⎪⎭⎫⎝⎛--απαπ25sin ;5tan 等。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①平方关系1cos sin22=+αα;αααα2222tan 11cos cos 1tan 1+=⇔=+②商式关系αααtan cos sin =;αααcot sin cos =③倒数关系1cot tan =αα;1sec cos ;1csc sin ==αααα。

关于公式1cos sin22=+αα的深化()2cos sin sin 1ααα±=±;αααcos sin sin 1±=±;2cos2sinsin 1ααα+=+如:4cos 4sin 4cos 4sin 8sin 1--=+=+;4cos 4sin 8sin 1-=-注:1、诱导公式的主要作用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90角的三角函数。

2、主要用途: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此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①要注意题设中角的范围,②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会更方便); 化简同角三角函数式; 三、三角函数的性质y=sinxy=cosxy=tanxy=cotx图象定义域 x ∈R x ∈R x ≠k π+2π(k ∈Z)x ≠k π(k ∈Z) 值域 y ∈[-1,1] y ∈[-1,1] y ∈R y ∈R 奇偶性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单调性在区间[2k π-2π,2k在区间[2k π-2k π]上都是增函数 在区间[2k π,2k π+在每一个开区间在每一个开区间(k π,k π+π)基础题型归类1.运用诱导公式化简与求值:要求:掌握2k πα+,πα+,α-,πα-,2πα-,2πα+等诱导公式. 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1.求值:cos600练 1 (1)若cos(π+α)=12-,32π<α<2π, 则sin(2π-α)等于 .(2)若(cos )cos3f x x =,那么(sin30)f ︒的值为 . (3)sin (176-π)的值为 .2.运用同角关系化简与求值:要求:掌握同角二式(22sin cos 1αα+=,sin tan cos ααα=),并能灵活运用. 方法:平方法、切弦互化.例2 (1)化简sin 1sin tan tan sin cos x x x x x x +--; (2)已知51cos sin =+x x , 且π<<x 0, 求x tan 的值.练 2 (1)已知81cos sin =⋅αα,且4π<α<2π,则ααsin cos -的值为 . (2)已知αtan =3, 计算:(i )2212sin cos sin cos αααα+-; (ii )αααα22cos 4cos sin 3sin +-.3.运用单位圆及三角函数线:要求:掌握三角函数线,利用它解简单的三角方程与三角不等式. 方法:数形结合.例 5 (1)已知42ππθ<<,则sin θ、cos θ、tan θ的大小顺序为 . (2)函数12()log (sin cos )f x x x =-的定义域为 .练5 (1)若1cos 2α>-, 则角α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__.(2)在区间(0,2π)内,使x x cos sin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4.弧度制与扇形弧长、面积公式:要求:掌握扇形的弧长与面积计算公式,掌握弧度制. 方法:方程思想.例6 某扇形的面积为12cm ,它的周长为4cm ,那么该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练6 (1)终边在直线y =上的所有角的集合为 ,其中在-2π~2π间的角有 .(2)若α为第三象限角,那么-α,2α、2α为第几象限的角?5.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与值域:要求: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单位圆、终边上点),能求定义域与值域. 方法:定义法、数形结合、整体.例7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cos60°)且cos α=-54,则m的值是 . 练7 (1)函数()tan(2)13f x x π=--+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2)把函数)32sin(π+=x y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3,再把所得图像向右平移8π,得到 .6.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要求:掌握五点法作图、给图求式,由图象研究性质. 方法:五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整体. 例8 (1)已知函数()tan(2)26f x x π=++.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定义域、单调区间.(2)已知函数3sin(2)4y x π=+. (i )求此函数的周期,用“五点法”作出其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ii )求此函数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值的集合练8 (1)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ϕπ=+>><最高点D 的坐标是(2,2),由最高点运动到相邻的最低点时,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4,0),则函数的表达式是 .(2)如图,它表示电流sin()(0,0)I A t A ωϕω=+>>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则其解析式为 . (3)函数12log sin(2)4y x π=+的单调减区间为 .(4)函数2cos ,[0,2]y x x π=∈的图象和直线y=2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5)画出函数3sin(2)3y x π=+,x ∈R 的简图. 并有图象研究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 7.三角函数的应用(1)某港口水深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函数,记为)(t f y =,下面是某日水深数据:t (时) 03 6 9 12 15 18 21 24 y (米) 10.0 13.0 9.9 7.0 10.0 13.0 10.1 7.0 10.0经过长期观察,)(t f y =的曲线可以近似看成y=Asin ωt+b 的图象. (i )根据以上数据求出)(t f y =的近似表达式;(ii )船底离海底5米或者5米以上是安全的,某船的吃水深度为6.5米(船底离水面距离),如果此船在凌晨4点进港,希望在同一天安全出港,那么此船最多在港口停留多少时间?(忽略进出时间).(2)如图,表示电流强度I 与时间t 的关系式sin()(0,0),I A t A ωϕω=+>>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根据图象得到sin()I A t ωϕ=+的一个解析式是 . (3)已知某海滨浴场的海浪高度y (米)是时间t (0≤t≤24,单位:小时)的函数,经过长期的观察,该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sin()y A t b ωϕ=++. 下表是测得的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依规定,当浪高不低于1米时浴场才开放,试安排白天内开放浴场的具体时间段.t(时)3 6 9 12 15 18 21 24 y (米) 1.51.00.51.01.51.00.50.991.5。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1章三角函数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1。

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错误!教学分析研究函数的性质常常以直观图象为基础,这点学生已经有些经验,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从图象的特征获得函数的性质是一个基本方法,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教学也是如此.先研究它们的图象,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图象来研究它们的性质.显然,加强数形结合是深入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要求.由于三角函数是刻画周期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这也是三角函数不同于其他类型函数的最重要的地方,而且对于周期函数,我们只要认识清楚它在一个周期的区间上的性质,那么它的性质也就完全清楚了,因此,教科书把对周期性的研究放在了首位.这是对数学思考方向的一种引导.由于正弦线、余弦线已经从“形"的角度描述了三角函数,因此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图象是一个自然的想法.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等来作图,从画出的图形中观察得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三维目标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经历图象画法的过程及方法,通过对图象的感知,形成对正弦、余弦以及正切函数的初步认识,了解这三种曲线的准确作法.经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熟练掌握这三种函数的性质.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遇到新问题时善于调动所学过的知识,较好地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本节,理解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象的画法.借助图象变换,了解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认识.通过三角函数图象的三种画法:描点法、几何法、五点法,体会用“五点法”作图给我们学习带来的好处,并会熟练地画出一些较简单的函数图象.3.组织学生通过观察这三种函数的图象归纳出三种函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图形美,体验善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带来的成功愉悦,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22.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Ⅳ教案_§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学案2)

22.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Ⅳ教案_§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学案2)

图2§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二) 王建宏课标重难点1.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2.课前练习1.如图1是某简谐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各是多少? (2)从O 点算起,到曲线上的哪一点,表示完成了 一次往复运动?如从A 点算起呢?(3)写出这个简谐运动的函数表达式.题型探究例1如图2所示,弹簧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它在ts 时相对于平衡位置(静止时的位置)的高度 ()h cm 由下列关系式决定:2sin(),4ht π=+[0,)t ∈+∞以t 为横坐标,h 为纵坐标,画出这个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并且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在开始振动时(即0t =时)的位置在哪里?(2)小球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别是多少?(3)经过多少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周期)? (4)每秒钟小球能够振动多少次(频率)?练习1. 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右表给出了振子在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过程中 的时间t 与位移y 之间的对应数据,试根据这 些数据求出这个振子的振动函数解析式.例 2 心脏在跳动时,血压在增加或减小.血压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计上的读数就是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120/80 mm Hg 为标准值.设某人的血压满足函数式()11525s i n 160P t t π=+,其中()P t 为血压(mm Hg),t 为时间(min)., (Ⅰ)求函数()P t 的周期; (Ⅱ)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Ⅲ)画出函数()P t 的草图; (Ⅳ)求出此人的血压在血压计上的读数,并与标准值比较.(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一般为120~140 mm Hg 和60~90 mm Hg)散点图; (2)选用一个三角函数来近似描述白昼时间与日期序号之间的函数关系; (3)用(2)中的函数模型估计该地10月20日(第290天)的白昼时间.例 3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汐,一般的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般在涨潮时驶进航道,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近回海洋.下面给出了某港口在某季每天几个时刻的水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m,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海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3)若船的吃水深度为4m,安全间隙为1.5m,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m 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练习 3. 某港口相邻两次高潮发生时间间隔12h20min,低潮时入口入水的深度为 2.8m,高潮时为8.4m,一次高潮发生在10月3日2:00.(1)若从10月3日0:00开始计算时间,选用一个三角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d(m)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10月5日4:00水的深度;(3)求10月3日吃水深度为5m 的轮船能进入港口的时间.课堂演练1.如图3是周期为2π的三角函数y =f (x )的图象,那么f (x )可以写成( )A.sin(1+x )B.sin(-1-x )C.sin(x -1)D.sin(1-x )2.若方程sin x -sin 2x -a =0,当[0,]2x π∈时有解,求a 的范围 . 3.一根长a cm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cm)和时间t(s)的函数关系式是s=3cos([)+∞∈+,0),3t t a g π. (Ⅰ)求小球摆动的周期; (Ⅱ)已知g=980cm/s 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是1s,线的长度应当是多少?(精确到0.1 cm,π取3.14)图3。

(新课程)高中数学 第1章《三角函数》教案 苏教版必修4

(新课程)高中数学 第1章《三角函数》教案 苏教版必修4

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1.角的概念的推广(1)角的分类:正角(逆转) 负角(顺转) 零角(不转) (2)终边相同角:)(3600Z k k ∈+⋅=αβ (3)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角与坐标轴上的角. 2.角的度量(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概念 (2)换算关系:8157)180(1)(180'≈==ππ弧度弧度(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2121r lr S α==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yxx y x rr x y r r y ======ααααααcot tan sec cos csc sin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一正全、二正弦、三双切、四余弦”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及诱导公式 (一)诱导公式:α-απ- απ+ απ-2απ-2απ+2απ-23 απ+23 αsinαcos αtanαπ±⋅2k )(Z k ∈与α的三角函数关系是“立变平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27cos ⎪⎭⎫ ⎝⎛+απ ()⎪⎭⎫⎝⎛--απαπ25sin ;5tan 等。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①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αααα2222tan 11cos cos 1tan 1+=⇔=+②商式关系αααtan cos sin =;αααcot sin cos = yxP(x,y)r22>+=y x r 0y全++++sinα和cscαtanα和cotαcosα和secα③倒数关系1cot tan =αα;1sec cos ;1csc sin ==αααα。

关于公式1cos sin 22=+αα的深化()2cos sin sin 1ααα±=±;αααcos sin sin 1±=±;2cos2sinsin 1ααα+=+如:4cos 4sin 4cos 4sin 8sin 1--=+=+;4cos 4sin 8sin 1-=-注:1、诱导公式的主要作用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 0~ 90角的三角函数。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3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

高中数学 第1章 三角函数 1.31.3.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

由x2≠π2+kπ,k∈Z,x≠π+2kπ,k∈Z,所以④不正确. 答案:①②
(2)解:因为 y=tanπ6-x4=-tanx4-π6, 所以只需求函数 y=tanx4-π6的单调增区间. 令-π2+kπ<x4-π6<π2+kπ(k∈Z), 所以函数 y=tanπ6-x4的单调减区间为 4kπ-43π,4kπ+83π(k∈Z).
所以函数 y=tan2x-π3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2π-1π2,k2π+51π2,k∈Z.
规律方法 1.求与正切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时,除了求函 数定义域的一般要求外,还要保证正切函数 y=tan x 有意 义,即 x≠π2+kπ,k∈Z.
2.正切函数在每一个单调区间内都是增函数,不存 在减区间.因此在求单调区间时,若 ω<0,应先由诱导公 式把 x 的系数化成正值,再用换元法整体代换,最后求出 x 的范围即可.
温馨提示 函数 y=tan x 的对称中心的坐标是 k2π,0,(k∈Z),不是(kπ,0)(k∈Z).
一、“三点两线法”作正切曲线的简图
1.“三点”分别为(kπ,0),kπ+π4,1,kπ-π4,-1, 其中 k∈Z;两线为直线 x=kπ+π2和直线 x=kπ-π2,其 中 k∈Z(两线也称为正切曲线的渐近线,即无限接近但不 相交).
[变式训练] (1)函数 y=sin x 与 y=tan x 的图象在区 间[0,2π]上的交点个数是________.
(2)观察正切曲线,满足条件|tan x|< 3的 x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解析:(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 y=sin x 与 y=tan x
的图象(图略).由图象观察,两曲线在[0,2π]上有 3 个交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R且x≠k2π+51π2

高中数学1.3.4三角函数的应用讲义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1.3.4三角函数的应用讲义苏教版必修4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1)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①根据实际问题的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②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③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2)解答三角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思考:在函数y =A sin(ωx +φ)+b (A >0,ω>0)中,A ,b 与函数的最值有何关系? 提示:A ,b 与函数的最大值y max ,最小值y min 关系如下: (1)y max =A +b ,y min =-A +b ; (2)A =y max -y min2,b =y max +y min2.1.思考辨析(1)函数y =sin x 在⎝⎛⎭⎪⎫0,π2内是增函数.( )(2)函数y =3sin x -1的最大值为3.( )(3)直线x =π是函数y =sin x 的一条对称轴.( ) (4)函数y =sin [π(x -1)]的周期为2.( ) [答案] (1)√ (2)× (3)× (4)√ 2.求下列函数的周期:(1)y =A sin(ωx +φ)(ω≠0)的周期是T =________; (2)y =A cos(ωx +φ)(ω≠0)的周期是T =________; (3)y =A tan(ωx +φ)(ω≠0)的周期是T =________; [答案] (1)2π|ω| (2)2π|ω| (3)π|ω|3.某人的血压满足函数关系式f (t )=24sin 160πt +110,其中f (t )为血压,t 为时间,则此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为________.80 [∵T =2π160π=180,∴f =1T=80.]三角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例1】 已知电流I =A sin(ωt +φ)A >0,ω>0,|φ|<π2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1)根据图中数据求I =A sin(ωt +φ)的解析式;(2)如果t 在任意一段1150秒的时间内,电流I =A sin(ωt +φ)都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那么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多少?思路点拨:可先由图象确定电流I 的解析式,再由函数的性质确定ω的值. [解] (1)由图知,A =300.T2=1180-⎝ ⎛⎭⎪⎫-1900=1150, ∴T =175,∴ω=2πT=150π.I =300sin(150πt +φ).由⎝ ⎛⎭⎪⎫-1900,0为第一个关键点, ∴150π·⎝ ⎛⎭⎪⎫-1900+φ=0,∴φ=π6, ∴所求解析式为I =300sin ⎝ ⎛⎭⎪⎫150πt +π6,t ∈[0,+∞). (2)由题意T ≤1150,即2πω≤1150,∴ω≥300π≈942.5,∴所求ω的最小正整数值是943.1.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简谐运动、电流强度、单摆、弹簧振子等随时间变化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必须要清楚振幅、频率、周期、初相、相位的实际意义和表示方法.2.将图形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根据图形信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模型y =A sin(ωx+φ)中的未知参数后,再由解析式及性质解决具体问题.1.已知弹簧上挂着的小球做上下振动时,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cm)随时间t (s)的变化规律为s =4sin ⎝ ⎛⎭⎪⎫2t +π3,t ∈[0,+∞).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函数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在开始振动(t =0)时的位移是多少?(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3)经过多长时间小球往复振动一次? [解] 列表如下,(1)将t =0代入s =4sin ⎝ ⎛⎭⎪⎫2t +π3,得s =4sin π3=23,所以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移是2 3 cm.(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4 cm 和-4 cm. (3)因为振动的周期是π,所以小球往复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π s. 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2】 如图所示,游乐场中的摩天轮匀速转动,每转动一圈需要12分钟,其中心O 距离地面40.5米,半径为40米,如果你从最低处登上摩天轮,那么你与地面的距离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以你登上摩天轮的时刻开始计时,请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你与地面的距离y (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式; (2)当你第4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了多长时间? 思路点拨:审清题意→建立函数模型→解答函数模型 →得出结论[解] (1)可以用余弦函数来表示该函数的关系式,由已知,可设y =40.5-40cos ωt ,t ≥0,由周期为12分钟可知,当t =6时,摩天轮第1次到达最高点,即此函数第1次取得最大值,所以6ω=π,即ω=π6.所以y =40.5-40cos π6t (t ≥0).(2)设转第1圈时,第t 0分钟时距地面60.5米,由60.5=40.5-40cos π6t 0,得cos π6t 0=-12,所以π6t 0=2π3或π6t 0=4π3,解得t 0=8或4.所以t =8分钟时,第2次距地面60.5米,故第4次距离地面60.5米时,用了12+8=20(分钟).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一般分两种类型(1)已知函数模型,利用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和有关性质解决问题,其关键是求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参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方程或三角不等式,然后解方程或不等式,可使问题得以解决.(2)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其关键是建模.2.已知某游乐园内摩天轮的中心O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50 m ,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摩天轮上的一点P 自最低点A 点起,经过t min 后,点P 的高度h =40·sin ⎝ ⎛⎭⎪⎫π6t -π2+50(单位:m),那么在摩天轮转动一圈的过程中,点P 的高度在距地面70 m 以上的时间将持续________分钟.4 [依题意,即40sin ⎝ ⎛⎭⎪⎫π6t -π2+50≥70,即cos π6t ≤-12,从而在一个周期内持续的时间为2π3≤π6t ≤4π3,4≤t ≤8,即持续时间为4分钟.]三角函数的数据拟合问题[探究问题]1.在利用已收集到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对数据如何处理? 提示:先画样本数据散点图,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确定合适的函数模型. 2.当散点图具有什么特征时,可以用正(余)弦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示:当散点图具有波浪形的特征时,便可考虑应用正(余)弦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3】 某“帆板”集训队在一海滨区域进行集训,该海滨区域的海浪高度y (米)随着时间t (0≤t ≤24,单位:小时)而周期性变化,每天各时刻t 的浪高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2)观察图,从y =at +b ,y =A sin(ωt +φ)+b ,y =A cos(ωt +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并求出该拟合模型的解析式;(3)如果确定在一天内的7时至19时之间,当浪高不低于0.8米时才进行训练,试安排恰当的训练时间.思路点拨:画散点图―→选择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解] (1)描出所给点如图所示:(2)由(1)知选择y =A sin(ωt +φ)+b 较合适. 令A >0,ω>0,|φ|<π. 由图知,A =0.4,b =1,T =12, 所以ω=2πT =π6.把t =0,y =1代入y =0.4sin ⎝ ⎛⎭⎪⎫π6t +φ+1,得φ=0. 故所求拟合模型的解析式为y =0.4sin π6t +1(0≤t ≤24).(3)由y =0.4sin π6t +1≥0.8,则sin π6t ≥-12,则-π6+2k π≤πt 6≤7π6+2k π(k ∈Z ),即12k -1≤t ≤12k +7(k ∈Z ),注意到t ∈[0,24],所以0≤t ≤7,或11≤t ≤19,或23≤t ≤24. 再结合题意可知,应安排在11时到19时训练较恰当.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实际问题三角函数模型化,而散点图起了关键的作用.解决这类题目的步骤如下:(1)搜集实际问题的数据,作出“散点图”;(2)观察散点图,用三角函数模型拟合散点图,得到函数模型;(3)通过图象或解析式研究函数的性质; (4)用得到的性质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3.某港口的水深y (m)是时间t (0≤t ≤24,单位:h)的函数,下面是水深数据:t +b 的图象.(1)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y =A sin ωt +b 的表达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 m 时是安全的,如果某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7 m ,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安全进港?若该船欲当天安全离港,则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多长时间?(忽略进出港所用的时间)[解] (1)由拟合曲线可知,函数y =A sin ωt +b 在一个周期内由最大变到最小需9-3=6(h),此为半个周期,∴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2 h ,因此,2πω=12,ω=π6.又∵当t =0时,y =10; 当t =3时,取最大值13. ∴b =10,A =13-10=3.∴所求函数表达式为y =3sin π6t +10.(2)由于船的吃水深度为7 m ,船底与海底的距离不少于4.5 m ,故船舶在航行时水深y 应大于等于7+4.5=11.5(m).由拟合曲线可知,一天24 h ,水深y 变化两个周期. 令y =3sin π6t +10≥11.5,可得sin π6t ≥12.∴2k π+π6≤π6t ≤2k π+5π6(k ∈Z ),∴12k +1≤t ≤12k +5(k ∈Z ). 取k =0,则1≤t ≤5; 取k =1,则13≤t ≤17;取k =2时,则25≤t ≤29(不合题意).从而可知,该船在1点到5点或者13点到17点两个时间段可安全进港;船舶要在一天之内在港口停留时间最长,就应从凌晨1点进港,而下午的17点前离港,在港内停留的时间最长为16小时.教师独具1.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是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本节课要牢记解三角函数应用问题的基本步骤(1)审清题意读懂题目中的“文字”、“图象”、“符号”等语言,理解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的背景,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2)建立函数模型整理数据,引入变量,找出变化规律,运用已掌握的三角函数知识、物理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式,即建立三角函数模型.(3)解答函数模型利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解答得到的三角函数模型,求得结果.(4)得出结论将所得结果翻译成实际问题的答案.3.本节课要重点掌握三角函数模型的三类简单应用(1)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2)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如图为某简谐运动的图象,这个简谐运动往返一次需要的时间是( )A.0.2 s B.0.4 s C.0.8 s D.1.2 sC[由图象知周期T=0.8-0=0.8,则这个简谐运动需要0.8 s往返一次.]2.某地一天内的温度变化曲线满足y=3sin(0.2x+25)+15,则在一天内,该地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_.6[因为函数y=3sin(0.2x+25)+15的振幅为A=3,可以判断该地的最大温差是2A=6.]3.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I=A sin ωt,t∈[0,+∞),若ω=10π rad/s,A=5,则电流I变化的周期是________,当t=160s时,电流I=________.15 52 [由已知得I =5sin 10πt ,∴T =2π10π=15. 当t =160 s 时,I =5sin 10π·160=5sin π6=52.]4.一根细线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当小球来回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单位:cm)与时间t (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S =6sin ⎝⎛⎭⎪⎫2πt +π6.(1)画出它的图象; (2)回答以下问题:①小球开始摆动(即t =0)时,离开平衡位置多少?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解] (1)周期T =2π2π=1(s).列表:(2)①小球开始摆动(即t =0),离开平衡位置为3 cm. ②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6 cm. ③小球来回摆动一次需要1 s(即周期).。

高中数学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高中数学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1.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1)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2)函数y =A sin(ωx +φ)+b (A >0)的最大值为A ,最小值是-A ,周期是2π|ω|,频率为|ω|2π. (3)三角函数模型的三种应用模式:一是给定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三角函数模型,根据所给模型,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给定呈周期变化的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函数模型),再解决其他问题;三是收集一组实际问题的调查数据,根据数据作出散点图,通过拟合函数图象,求出可近似表示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进一步用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预习交流在建模过程中,散点图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利用散点图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然后利用这种关系选择一种合适的函数去拟合这些散点,从而避免因盲目选择函数模型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误.2.应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第一步:阅读理解,审清题意.读题要做到逐字逐句,读懂题中的文字叙述,理解叙述所反映的实际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已知什么,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第二步: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关系式,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函数问题.第三步:利用数学的方法将得到的常规函数问题(即数学模型)予以解答,求得结果. 第四步:再将所得结论转译成实际问题的解答.一、三角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表示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式I =A sin(ωt +φ)(A >0,ω>0)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写出I =A sin(ωt +φ)的解析式;(2)I =A sin(ωt +φ)中的t 在任意一段1100秒的时间内都能使I 同时取到最大值|A |和最小值-|A |,那么正整数ω的最小值为多少?思路分析:(1)由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可确定图象的五个关键点,据此可求出解析式.(2)画图分析得:要使任意一段1100秒的时间内I 能同时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需要满足周期T ≤1100. 解:(1)由图可知:A =300,周期T =160-⎝ ⎛⎭⎪⎫-1300=150.∴ω=2πT=100π,此时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I =300sin(100πt +φ).以点⎝ ⎛⎭⎪⎫-1300,0为“五点法”作图的第一关键点则有100π×⎝ ⎛⎭⎪⎫-1300+φ=0,∴φ=π3. 得函数解析式为I =300sin ⎝⎛⎭⎪⎫100πt +π3. (2)由题意知周期T ≤1100,即2πω≤1100⇒ω≥200π⇒ω≥628.3.由于ω为正整数,故ω的最小值为629.如图所示的是弹簧挂着小球做上下运动,时间t (s)与小球相对平衡位置(即静止时的位置)的高度h (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h =2sin ⎝⎛⎭⎪⎫2t +π4,t ∈[0,+∞).(1)以t 为横坐标,h 为纵坐标,画出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2)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置在哪里?(3)小球最高点、最低点的位置及各自到平衡位置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小球经过多长时间往复振动一次?解:(1)用“五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2)当t =0时,h =2sin ⎝ ⎛⎭⎪⎫2t +π4=2sin π4=2, 即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置为(0,2).(3)当t =π8时,h =2;当t =5π8时,h =-2.即最高点的位置为⎝ ⎛⎭⎪⎫π8,2,最低点的位置为⎝ ⎛⎭⎪⎫5π8,-2.最高点与最低点各自到平衡位置的距离均为2 cm.(4)∵T =2πω=2π2=π≈3.14,即每经过3.14 s 小球往复振动一次.三角函数模型在物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简谐运动、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等问题中,此类问题中要弄清振幅、频率、周期、初相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二、三角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图为一个缆车示意图,该缆车半径为4.8 m ,圆上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为0.8 m ,60秒转动一圈,图中OA 与地面垂直,以OA 为始边,逆时针转动θ角到OB ,设B 点与地面的距离是h .(1)求h 与θ间的函数关系式;(2)设从OA 开始转动,经过t 秒后到达OB ,求h 与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缆车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用的最少时间是多少?思路分析:由题意得h 与θ的三角函数关系,再由此函数关系得h 与t 的解析式.最后由三角函数的性质求t 的值.解:(1)以圆心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以Ox 为始边,OB 为终边的角为θ-π2,∴h =5.6+4.8sin ⎝⎛⎭⎪⎫θ-π2. (2)点A 在圆上转动的角速度是π30,故t 秒转过的弧度数为π30t .∴h =5.6+4.8sin ⎝ ⎛⎭⎪⎫π30t -π2,t ∈[0,+∞).到达最高点时,h =10.4 m.由sin ⎝ ⎛⎭⎪⎫π30t -π2=1,得π30t -π2=π2,∴t =30.∴缆车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用的最少时间是30 s.如图为一半径是3 m 的水轮,水轮圆心O 距离水面2 m ,已知水轮每分钟旋转4圈,水轮上的点P 到水面的距离y (m)与时间x (s)满足函数关系式y =A sin (ωx +φ)+2,则ω,A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答案:2π15,3 解析:易知水轮的角速度ω=2π×460=2π15,A =3.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迅速地建立数学模型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这个过程并不神秘,比如本例题,在读题时把问题提供的“条件”逐条地“翻译”成“数学语言”,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解题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的常见形式有:求出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画出函数的图象以及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1.一根长l cm 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 (cm)与时间t (s)的函数关系式是s =3cos ⎝ ⎛⎭⎪⎫g lt +π3,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当小球摆动的周期是1 s 时,线长l 等于__________.答案:g4π2解析:因为周期T =1=2πg l,所以g l =2π,则l =g 4π2. 2.设钟摆每经过1.8秒便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当钟摆达到最高位置M 时开始计时,经过1分钟后,请你估计钟摆在铅垂线的__________边(填“左”或“右”).答案:右解析:∵钟摆的周期为1.8秒,60=1.8×33+0.6,∴钟摆在铅垂线的右边.3.下图是游乐场中的摩天轮上的某个座舱在旋转过程中离地面高度情况的一部分,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①该座舱的运动周期是π; ②该座舱的振幅是2;③该座舱在π10s 时达到最高点;④该座舱在7π20s 时离地面最近.答案:①④解析:T 4=7π20-π10=π4,∴T =π,①正确;该座舱的振幅是1,②错误;该座舱在π10s时没有到达最高点,③错误;显然④正确.4.将自行车支起来,使后轮能平稳地匀速运动,观察后轮气针的运动规律.若轮胎以ω rad/s 的角速度做圆周运动,P 0是气针的初始位置,气针到原点O 的距离为r cm ,求气针的位置P 的纵坐标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气针的运动周期,当φ=π6,r =ω=1时,作出其函数图象.解:易知函数关系式为y =r sin(ωt +φ),因此T =2πω.当φ=π6,r =ω=1时,可得y =sin ⎝⎛⎭⎪⎫t +π6.其图象是将y =sin t 的图象向左平移π6得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时 §1.3.4 三角函数的应用(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
从实际的应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是相关的,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同时理解三角函数在描述周期性现象时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到只要认真观察思考,会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三角函数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回顾课本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 求函数的解析式 二、例题分析: 例1、(教材P46的11)
sin()y A x k ωϕ=++
点评:本题和例2类似分析,合理建系找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

例2、 (教材P44例3)
点评:本题是一个与潮汐运动有关的港口水深问题,首先分析此现象具有周期性,其次结合题意作出函数草图,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的解析式即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利用三角函数描述具有周期性现象的问题时,你总结出了怎样 的好的解决办法?
四、课后思考:
1、下表是某城市1973-2019年月平均气温(华氏 )
若用表示月份,表示平均气温,则下面四个函数模型中最合适的是( )
sin()y A x k ωϕ=++°
F x y
A .
B .
C .
D .
2、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是时间t (0t 24,单位:时)的函数,记作y=f (t ),下面是某日水深的数据:
t (时)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 (米)
10.1
13.0
9.9
7.0
9.9
13.0
10.1
7.0
10.0
经长期观察,y=f (t )的曲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 (1)试根据以上数据,画出函数的草图,并求其近似表达式; (2)试说明的图象可由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3)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为5米或5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6.5米.如果该船希望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请问,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长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的时间)
26cos
6
y x π
=(1)
26cos
466
x y π-=+(1)
26cos
466
x y π-=-+26sin
266
y x π
=+≤≤y Asin(t )k =ω+ϕ+y f (t)=y f (t)=y sin t =3691215182124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