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校试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在线学习检测试题(学生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b46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8.png)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
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
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
《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
《慎子·威德》中强调,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
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
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
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
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
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2c76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f.png)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
我国粮食产量从1982年的3.55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6.61亿吨。
增长87%。
今年以来,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但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仍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夏粮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在田作物长势良好,秋根丰收可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保持经济持续复苏、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基础。
(摘自《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2020年7月26日。
有删改)材料二:程国强指出,我们需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配置能力。
按照“立足国内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探索实践“国内供给+进口补充”资源配置模式。
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与经贸投资,“走出去”“引进来”。
(摘自《专家谈中国粮食安全:“走出去”和“引进来”》,2020年10月19日,有删政)材料三:虽然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我国夏粮实现了增产,秋粮丰收可期,这对于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环境要素已绷得很紧,粮金安全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变化。
面对风险挑战,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越来越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实施品种创新工程。
培育适应能力更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实施科技丰产战略。
持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永平、加强科技成果应用,保护和提高现有耕地粮食生产潜能、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2019复大附中高三二模语文及答案
![2019复大附中高三二模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dcfb902d276a200292ee3.png)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年高考第二次押题考试语文试题2019.5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郴州旅舍》)(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3)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从对面着笔抒发情感。
杜甫《月夜》中同样采用这一手法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李与小黄常常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可谓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小李同伴都很贪玩,而他勤奋读书,老师赞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小黄因考试失利而懊丧不已,朋友们安慰他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D.小黄自己家境贫寒,却还想资助小李,小李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对观众来说,看综艺、追偶像的目的除了放松、娱乐之外,汲取正能量也是一大需求。
从《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屡受热捧,到《最强大脑》等节目选手被视为榜样,都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上述棚内综艺,,,,,,。
在新一季的许多档真人秀中,我们都可以欣喜地看到明星地位正在弱化,文化与正能量输出的意识逐渐增强。
①在这个过程中正能量的传递变得更加重要②户外真人秀在这方面也应大有作为③与观众获得共鸣④户外节目能够突破舞台和场景录制的限制⑤利用生活中无穷无尽的时代素材⑥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进行更多的自我观照A.⑤①②⑥③④B.②④⑤③⑥①C.③②④①⑥⑤D.④②①⑥⑤③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547f3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c.png)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
在中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邑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蒜《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与此相对,炽情态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昔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怀素在《自序帖》中也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这是一种酒神式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心态。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2019-2020学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d9dc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3.png)
2019-2020学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以前所未有的艺术力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它繁荣昌盛期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也表现了这样一个时代中人们比较健康昂扬的精神状态。
尽管唐代社会本身也有走下坡路的时候,有如杜甫所讲的“万方多难”的时代,但由于这种时代是紧接在盛世之后的,盛唐的精神文化影响仍然极为深刻,人们的胸襟气质还是跟其他时代不同,还有幻想,甚至觉得盛世还会再来。
这时候,生活在人们的感受里即使是惨淡的,也还能够有力地拨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为之激动、为之歌唱,而一般不致对它麻木不仁。
因而,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和精神美显得更加元气淋漓。
唐代那样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而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是在平常的、习见的生活中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
但处在经济高涨中的唐人生活,在诗中一般地并不表现为平静、小康和满足。
即使是日常的和平环境中的生活,在诗人的笔下,也往往显得浪漫而舒展,人们的精神、情思,不是像秋水般的沉静,而是像春水般的不安于平地,寻找浩瀚的海洋。
人们觉得在自然身上发现了美,也就等于在自己生活中发现了美。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那些形态的美受到了破坏,美在生活中的比重,无疑是下降了。
这时现实生活还有没有美,文学艺术还能不能反映出生活美呢?唐诗令人信服地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关,而且可以用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表现出来,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以杜甫为首的一批诗人在缺少亮色乃至乱离苦难的生活面前,就是这样地作了反映。
不过,他们这时所表现的生活美已不再是“美的生活”,而是生活中某些美的成分、素质或品格,通过作家的审美处理,所给予人的美的感受。
安史之乱中,人们承受着牺牲,用血肉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尽管这场斗争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杜甫等诗人怀着对人民崇敬的心情,从斗争中发掘了悲壮的美。
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67c4d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c.png)
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020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做“扫把”,不做“泥菩萨”曲青山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彭德怀同志曾生动、具体地用做“扫把”、不做“泥菩萨”作过形象比喻。
他说:“我们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
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经不起一扫把打。
扫把虽然是小物件,躺在屋角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个家都离不了它。
”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的比喻,把党员干部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
做“扫把”,体现的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服务精神;做“泥菩萨”,则折射出高高在上的当官做老爷心态。
做“扫把”还是做“泥菩萨”,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群众观,拷问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责任。
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追问越具有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利益关系调整、社会结构变动,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缺钙”,精神上“软骨”,一些人做“泥菩萨”的意愿越来越强,离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或是沉迷于物质享受,优哉游哉、养尊处优,热衷于迎来送往,不屑于干事创业;或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的干部长期不到基层,有的到基层调研炕头没坐热就走,被揶揄为“报纸上有新闻、电视上有形象、电台里有声音、现实中没身影”。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做“泥菩萨”,把“公仆”异化为供人“顶礼膜拜”的老爷,将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就会导致一系列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
近年来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多与此有关。
可见,做“扫把”,不做“泥菩萨”,是回归密切联系群众的党性修养,重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在物质观念的冲刷之下,密切干群关系固然需要一系列制度设计,但信仰的作用和力量同样不可或缺。
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思想基础,更是涵养干群关系的感情脐带。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年第二学期在线教学测验(一)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年第二学期在线教学测验(一)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1a1bfe518964bce847c03.png)
复旦大学隶属中学2019 学年第二学期在线教课测试(一)高一年级语文试卷2020 年 3 月 29 日(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一累积应用(37 分)1.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3 分)( 1)披帷西向.立( 2)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3)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不迁怒,不贰过.矣( 5)垂明月之.珠( 6)学者多称五帝,尚.( 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8)夫子矢之.( 9)浴,薄而观之( 10 )自矜功伐..( 11)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12 )范增数量项王...( 13)再,斯.可矣2.翻译以下句子( 8 分)(1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2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翻译以下句子( 16 分)(3)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 )王说,曰:“《诗》云:‘别人居心,予揣测之。
’夫子之谓也。
(5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阅读( 43 分)4.阅读下文,达成( 1) - ( 5)题。
( 17 分)惨剧的永久魅力①从现实人生而言,人人拒斥惨剧;可就□□来讲,惨剧是最真切的生命底色,最为客观和朴实,也最简单触动每个人。
人类不得不去面对惨剧,去体会、端详和衡量,或惊惧惋惜,或缄默冷对,□□就这样发生了。
惨剧加入了个人对于命运的想象和价值判断,对于道德、社稷、他者等全部复杂的构造关系。
在这样的推理与辨析中,我们感觉到两种长存的力量,即抵抗的力量和失败的力量。
失败是从世俗层面而言,若从精神层面却不必定这样命名。
我们知道失败也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来自警告的价值,来自客观真切,来自与生命关系的密切性和贴近性,来自那种不行改正的宿命的启迪。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3740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8.png)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依稀荷塘李建臣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让我神往多年。
②当我跨入清华校门时,第一个愿望便是尽快一睹荷塘的风采。
③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台海鸥相机来为大家拍照,成了全班焦点。
七嘴八舌之后,几个拍摄点便确定下来。
一是工字厅,建于乾隆年间,雕梁画栋如翚斯飞,门楣高悬咸丰御匾;二是清华学堂,德国古典建筑范式,青砖红瓦廊柱白墙,清华教育发端之地;三是水木清华,山林环拢一泓碧水,玉阶朱阁古韵流芳;四是融会古希腊和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大礼堂……④见此情形,我真没有勇气提议荷塘了。
⑤不久开展义务劳动,我们被带到校园西北角的荒岛挖土清淤。
偶然间我探询一句荷塘在哪儿。
不料老师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此刻正在清淤的这片壕沟便是荷塘!⑥真是造化弄人。
面对眼前的荒芜萧飒、满目狼藉,我怅然若失。
这便是我魂牵梦萦、寤寐以求的荷塘么?蓦然间,脑海中闪过一句“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⑦秋风瑟瑟,暮雨潇潇。
眼见得绿色渐次褪去,黄叶倏然飘落,心中那莫名的挂念却未曾消匿。
除了晨练,间或也会带上笛箫,于荒岛僻静处吹上一曲《汉宫秋月》,思绪便随着袅袅余音,游弋于空山幽谷冷雨寒窗、荒野孤雁大漠残阳。
若偶得燕雀应和,则有喜遇知音、对影三人的感觉了。
⑧所谓荒岛,乃十亩大小的土丘。
岛上三面土山,高丈余,南向平阔,远看犹如一张坐北朝南的龙椅。
周围壕池环绕,宛若玉带。
南侧玉带之外有土山横亘,恰如影壁;岛内兔葵燕麦虬枝盘曲,碎瓦朽木残垣依稀。
西北有汉白玉拱桥凌卧沟池之上,隐约寻履胜境;东南有木栈折桥与对岸相连,仿佛曲径通幽。
整体形貌虽苍凉残败,然构局中规,同条共贯意蕴不凡。
⑨翌年春天,岛上矗起一块石碑,上书“近春园遗址”。
碑铭揭开了荒岛身世。
⑩原来康熙年间,皇家大兴土木,从各处广征奇石异木,于北京城西北修建三山五园。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下册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2034cddd36a32d72758189.png)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 复演(repetition),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 限的,永远新鲜的。(有删节)
1.下列有关本文“诗的境界”的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见”到是的境界,一是见必为直觉,二是所见意象恰能 表现一种情趣。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 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
下册
试题预览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 “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 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 境 界 ,“ 见 ” 必 须 具 备 两 个 重 要 条 件 。 第 一 , 诗 的 “ 见 ” 为 “ 直 觉 ”(intuition) 。 有“ 见 ” 即 有“ 觉 ”,觉 可 为 “ 直 觉 ”,亦 可 为 “ 知 觉”(perception)。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 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 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 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 本为七个错乱的广电,和它们临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④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 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 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6169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2.png)
2019-2020学年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子深处张炜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
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
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
家里养个老牛,肚子比碾砣还大,地上放捆嫩草叶儿,它伸出舌头抿几下就光了。
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
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太”念“大”,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可近处的青草全被人割光了,不进林子深处行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
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
一路上,也不知踢散了多少露珠儿。
太阳升起来了,光芒透过树隙,像一把长长的剑。
小鸟儿就像不闲嘴儿的小姑娘,吵死人了!还是老野鸡性子缓——多长的时间才叫一声“喀喀嗒”呀!二兰子总是这样:不管心里多么不痛快,一进了这林子就变得高兴了。
大树林子绿蒙蒙的,多宽敞啊,她很想扬起脖儿喊一句,听听自己在这树林子里的声音。
她知道,树林子能把声音传出老远、拖得老长,树林子真好哩!可她憋住了,她要赶去割草呢。
她只瞅着脚下的草叶儿,急急地走。
她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
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
那草窠里面还有花哩,红一朵,黄一朵,二兰子先拣一朵大的插在头上,然后才解了绳儿,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小鸟儿在头顶“喳喳”地叫了几声,清甜的空气直往鼻孔里扑,二兰子高兴极了!她盯着那镰刀刃儿,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
2020届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0届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b6b0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0.png)
2020届上海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锻造英雄于心亮①村前有座山名金山。
我问爹,山为什么叫金山?爹说:传说山里有金子。
我看着满山光秃秃的石头,问金子在哪儿?爹微笑着说:世上有许多东西,不能看外表,要看内里……我将一块石头扔向远方,心想,山里要是真有金子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受穷了。
②随着几声炮响,把沉寂的大山给惊动了。
爹高兴地跑回家说:太好了,山里真的有金子啊!我也很高兴,跳着高儿喊:爹,赶紧去挖吧,咱们要发财了!我爹兴奋的脸上都要开花儿了,他说:嗯,我要去挖金子,等有钱了,我要带你满世界去转转!③我爹当上了矿工,去挖金子,一起去的,有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他们坐上矿车,“轰隆隆”开进大山里去了。
我们想象着爹能挖到金子,浑身都金灿灿的。
④从爹进入大山里,我们就觉得这一天好漫长,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了,终于见到爹从矿山里出来了。
我们飞跑向爹,大声喊着:爹、爹,挖到金子了吗?⑤爹开心地抱着我,说:挖到啦,挖到啦!我说在哪儿,我瞧瞧!爹笑着说:挖到要送给国家啊,哪能自己留着呢?我沮丧极了:那还挖什么劲呢?爹就拍一下我的脑袋:傻小子!⑥就这样,爹每天都去挖金子。
可金子到底什么样儿,我从来也没见过。
⑦我问红星,问满囤,问国柱……他们也都没见过什么是金子。
⑧但我们每天都看着爹从家里出门,然后迎着太阳坐上矿车,“轰隆隆”地开进矿山里去。
然后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爹再“轰隆隆”地从矿山里出来……我们喊:爹,你回来啦!⑨可是有一天,我爹是被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从矿山里抬出来的。
我飞跑过去喊:爹、爹,你挖到金子了吗?爹浑身是血,他紧抱着我说:儿啊,你就是爹的金子!⑩爹的腿断了,是被矿井掉落的石头砸断的。
爹把红星的爹、满囤的爹、国柱的爹使劲推开,他的腿就断了。
断了腿的爹成了英雄,成了英雄的爹就再不用下矿井了……(11)爹成了看管员,矿料一车又一车运来,他都在本子上记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在线教学测验(一)语文试卷2020年4月1日一阅读6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感受月光二十多年前,我住在北京郊区一间简陋的平房里。
房的墙皮已经斑驳脱落,像一张长满老人斑的沧桑的脸。
冬天的夜晚,四壁透风,寒冷的墙上结了一层冰霜。
现在想起来,这间破房子仍然让我怀念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它的外面紧连着农村的田野,有时种着稻子,有时栽满荷花,夏天的时候,满眼青翠,荷花映日鲜红,一朵朵竞相怒放;秋天的时候,稻子金黄,荷花败了,菱藕收了,满田塘里留得残荷听雨声;都是城里看不到的好景色。
二是在这里我能听到一些好听的音乐。
其实,听得不多,因为那时找不到。
二十多年前,虽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禁锢依然很严。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一起说音乐。
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比我要懂,常听她向我说她听过的音乐。
找不到音乐的唱片,便听她说。
我的音乐启蒙始于她的嘴下。
贝多芬(L.Beethoven,1770—1827)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散步,听到有人弹奏他的钢琴曲,可总是在同样一个音阶上弹错。
贝多芬循声而去,踏上一间小楼,看见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弹琴,他为她指导时,发现她原来是个盲女。
此时月光如银似水,淌进窗来,洒满少女的肩头,把少女勾勒得如绘如画。
贝多芬非常感动,在钢琴上即兴弹奏一支曲子,便是流传至今的《月光》。
这个美丽的传说,第一次,便是在这间小屋听她讲给我听的。
这个传说带给我的美好幻觉,在我心头流过一串清丽的琶音,湿润而清新。
因为那时文化被践踏在脚底下,艺术被撕得破衣褴褛;因为那时是个寒冷刺骨没有月光的冬夜。
我对音乐格外向往起来。
我发觉音乐可以温暖我们,可以唤起我们许多渴望和想象。
甚至,我觉得贝多芬无处不在,可能时刻就在我们身旁不远,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便会像出现在盲女面前一样,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也弹奏一支即兴曲,安慰一下我们被揉皱和吹皴了的心。
现在,我已经知道,贝多芬《月光》的传说尽管很美妙,毕竟只是传说。
最近,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贝多芬这首g小调钢琴奏鸣曲最初并没有名字,为其取为《月光》之名的是一个叫雷尔斯达布的诗人。
诗人在日内瓦湖月夜划船时看到湖水上月光的倒影浮光跃银,分外美妙,联想起贝多芬的这首g小调钢琴曲的第一乐章,觉得乐曲和月光一起在湖水上跳跃融和,是那样的协调,便有了这个《月光》的名字,让人再听这首曲子时真的以为感受到了月光。
那么,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向我讲述的那个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的传说,真的是不真实的?是子虚乌有?只是一个美丽却并不存在的幻影?有时候,不真实的幻影,可能比真实的存在更具有动人的魅力,更具有长久的价值。
在我心目中,贝多芬的那个传说,要比诗人雷尔斯达布在日内瓦湖上划船灵感一动想到的名字,要美丽得多。
我相信,人们宁愿相信前者,即使后者是真实的。
这么多年,知道后者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明明知道前者是想象的传说,却依然相信着。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仅仅真实,并不见得就是艺术。
与贝多芬这首《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亨德尔(G·F·Handel,1685一1759)的变奏曲《愉快的铁匠》。
传说,是夏日亨德尔在林间散步,突然雷雨骤然而至。
他躲在林中一间小房的房檐下避雨,这间小房是个铁匠炉。
铁匠并不管外面的雷雨,铁打得叮当叮当正来情绪,节奏明快的打铁声中,还唱起了欢快的歌曲,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在雷雨声中荡漾。
亨德尔受到感染,即兴创作而成这首变奏曲。
这个传说弥漫着打铁的声响和林间清新的气息,确实美丽动人,但实际上,同贝多芬的《月光》一样是子虚乌有。
事实是当时为亨德尔出版包括这首曲子的钢琴曲集的老板,叫林特恩的,年轻时当过铁匠,发财之后,怀念青春时光,再版亨德尔钢琴曲集时,他自己动手在这首变奏曲前加上了《愉快的铁匠》这个名字。
人们应该相信谁呢?哪一个名字能够给人更美好的想象呢?人们宁可相信前者,尽管它只是虚构的,但后来的人们还是特意跑到林间找到一间铁匠房,而且在房前还竖起一块纪念碑。
或许,这就是艺术的真谛。
在真实与想象中,艺术架起一座美丽的彩虹。
尽管,这座彩虹桥也不是真实的,但人们有时候需要这想象中的东西来慰藉自己的心,来对过于现实的丑陋、残缺,以及对心灵的伤害、污染,以一种抗击和平衡。
这就是人们明白宗教其实也只是一种幻影,为什么还要对它顶礼膜拜的原因。
人们对现实失望或不满足时,往往就要乞求于宗教和艺术。
真正的艺术,是一种泛宗教,音乐在这所有艺术中为最。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辈子写童话的安徒生,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在那个晚祷钟声响起的味罗纳城,即使万分痛苦,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心中热切爱恋着的女人叶莲娜·格维琪奥莉。
安徒生自己说:“只有在想象中,爱情才能永世长存,才能永远环绕着光辉灿烂的诗的光轮。
”真正的爱情,和真正的艺术一样,只生存在想象之中。
亨德尔和安徒生一样,也是终生未娶,独身一人。
月光只在他们和我们的梦中。
1. 作者回忆二十多年前住在破房子时的情景,这段记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_____。
2. 本文题为“感受月光”,根据文意,对“月光”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B. 日内瓦湖月夜湖水上月光的美妙的倒影C. 关于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钢琴曲《月光》的美丽传说D. 可以温暖人心和唤起渴望、想象的艺术3. “与贝多芬这首《月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异曲同工”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是______。
4. 根据文中两首乐曲得名的传说和事实的对比,简要填写以下表格。
(1)关于贝多芬《月光》:传说:贝多芬在月光下,为弹琴的盲女所感动而即兴弹奏的曲子,因此名为《月光》。
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亨德尔《愉快的铁匠》: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出版亨德尔钢琴曲集的老板因怀念青春时光在乐曲前加上了这个名字。
5. 作者认为,美好的传说尽管是虚构的,可是人们还是宁可相信一个美丽却并不存在的幻影,原因是______。
6. 文中提到的安徒生是十九世纪______(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______》等以丰富的想象,表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7. 以下对作者写作思路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关于《月光》的美丽传说同真实情况的对比,表现生活中想象的魅力。
B. 再以亨德尔的变奏曲《愉快的铁匠》的得名为例强调突出全文的主题。
C. 最后联想到安徒生的经历和所说的话来进一步说明文学艺术中想象的重要意义。
D. 从解说二十多年前住过的破房子让人怀念的原因,引出关于贝多芬为盲女即兴弹奏钢琴曲《月光》的美丽传说。
8. 根据文意,另举实例谈谈你对真实与想象同艺术的关系的理解。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老 [唐]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①,片云何意傍琴台②。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剑阁:古代戍守要地,在四川省。
②琴台:成都的一个名胜,此指代成都。
9. “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中的“片云”是诗人自喻,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歌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充满了村野之趣。
B. “贾客船”就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
C. 诗人由久望“贾客船”想到了漫漫“长路”,引出了另一番情思。
D. “野老”是诗人自称,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故世人又称之“杜少陵”。
11.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医谕[宋]王令撰一邑之医举十人,一人实能,而九人名不能。
能者常任医,不能者常任人。
任医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必砭①;某病也,是必药。
”曰:“砭楚.而药苦奈何?”曰:“病必砭药而已,如为置楚苦,则死未可讳.也。
”任人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宜砭;某病也,是宜药。
”曰:“砭甚楚,如可药,易之。
”曰:“是亦药可也,恶在其必砭?”曰:“药甚苦,且奈何?”曰:“是亦有甘者尔,恶在其必苦?”以故而不能者常为用,能者常不用。
他日,邑长病,畴咨②左右而可者,召其九人之一人焉,更数月而病无损,又召其一人焉,则又无损。
更五六而不及能者。
然后叹曰:“邑无医,后之者不尚.前,不若复召初为医者。
”已而召之。
噫!是人也,何不思?使.其有可疗之道,则前固用之矣,不待数月而后徒已也。
如为无益,虽召之,将如病何?一日困且惫,其子有为能者言,则骂之曰:“医召固在我,是故恶出夫彼?”吁!乃人也,何其瘳③,其于未死也幸!(选自《广陵先生文集》)【注】①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即针灸。
②畴咨:访求。
③瘳(chōu):病愈。
12.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砭楚.而药苦奈何⑵则死未可讳.也⑶后之者不尚.前⑷使.其有可疗之道13.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更数月而病无损。
⑵虽召之,将如病何?14. 从文中“能者”和“不能者”同病人的对话里表现了他们对待病人怎样不同的态度?能者:______ 不能者:______1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县里推举的十名医生中有九个人都是没有名气的。
B. 邑长得病后换了许多医生,最后还是请来有真本事的“能者”。
C. 邑长治好了病没有病死,总算是很幸运的。
D. 有名无实的医生常常被人聘用,有真本事的医生却常常遭受冷遇。
16. 本文题为“医谕”,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
17. 选文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道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
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
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
一旦..运穷福艾②,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③。
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慌张地躲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
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注】①荼蓼:苦菜。
②艾:停止。
③蓬藋:草编的衣物。
18. 上文选自刘基的《苦斋记》,“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前半部分以______为主,后半部分以______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