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当前全国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生5811.65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上述未成年学生共计21723.03万人(这不包括数量不菲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校园意外伤害毫不留情地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
以下将结合实际浅显地分析一下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10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电化多功能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
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
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结果导致徐某受伤。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稿)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频频发生,由此引发的问题与日俱增,赔偿数目不断地攀升,加之媒体的介入,使得学生伤害事故日益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2年6月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后,使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有了具体可用的法律规程,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所以有进一步寻求对策的必要。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包括事故的类型,原因、争论的焦点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各界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看法意见,事故责任难以认定,赔偿经费难以落实,社会保险有待完善,安全意识防范差,而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安全,禁止学生从事一切可能带来危险的活动。
第三部分: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对策。
面对频频发生的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主要要做好预防工作,所以首先要建立学生安全防范体系,其次要建立快速有效的事故处理程序,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相应的立法制度。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生伤害事故问题对策提起学生伤害事故,人们大都认为学生伤害事故就是“校园内发生的事故”,或者是“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但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
“《办法》第2条作了解释,其所指的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学生伤害事故既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小学学生的伤害事故。
一、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一)事故的类型及事故的多发区域1、事故的类型学生伤害事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笔者从学生伤害事故原因角度上划分可以分为教育活动事故,学校设施事故以及学生之间的事故。
2、多发区域首先从时间上看,据北京《幼儿园、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调查》结果显示,体育课或运动会,课外活动,晚自习后,全校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或劳动课等学生活动时段或无成人在场时段是学生在学校中最容易发生伤害问题的时间。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原因与对策研究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原因与对策研究近年来,未成年学生在校园中频繁发生各类伤害事故。
这些事故严重影响到了未成年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对班级、学校和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事故原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原因1. 心理原因未成年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校园环境缺乏适应,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负担较重。
当遇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压力时,有的学生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2. 人为因素未成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对危险认识不足,对学校纪律规定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容易被不良诱导,或者在游戏活动等中过度追求刺激而发生伤害事故。
3. 课程负荷过重部分教学机构设置的教学计划过于紧张和繁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情绪失控,身体疲劳以及安全意识下降,极易发生意外事故。
二、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对策1. 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应急反应能力,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学生对安全的认识,从而预防或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2.心理疏导和支持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面对学业、生活等问题时可以从容应对。
3.完善管理机制学校应完善相关管理机制,落实安全职责,组建安全保卫和危机处置工作队伍,具体落实安全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
4. 社会协调机制以家庭为主,学校、社会组织和监护人之间要建立便捷的沟通平台,积极协同运作,共同努力为未成年学生营造一个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
结语:未成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有些甚至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在校园内要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效应,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预防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当前全国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生5811.65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上述未成年学生共计21723.03万人(这不包括数量不菲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校园意外伤害毫不留情地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
以下将结合实际浅显地分析一下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10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电化多功能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
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
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结果导致徐某受伤。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引言概述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在校园中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可能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就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应急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因1.1 环境因素:校园环境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楼梯、栏杆等未及时维护,导致学生摔倒受伤。
1.2 学生行为: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玩耍时不注意安全,如奔跑、打闹等行为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1.3 管理不善:校园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督机制。
二、预防措施2.1 定期检查校园设施:学校应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的安全性,及时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3 设立安全监督机制:建立校园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
三、处理方法3.1 及时报警求助: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学生和教职员工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寻求医疗救助。
3.2 保护现场和伤者:在等待医疗救助到来时,学生和教职员工应保护现场和伤者,避免二次伤害。
3.3 协助医疗救助:学校应及时通知家长和相关部门,协助医疗救助工作,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四、应急措施4.1 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应制定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处置流程。
4.2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4.3 做好心理疏导:对于受伤学生和目击者,学校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
五、相关法律法规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学校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了学校对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责任。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调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保护义务和法律责任。
结论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学校管理和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应急机制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浅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学校的预防措施_0
---------------------------------------------------------------最新资料推荐------------------------------------------------------ 浅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学校的预防措施近年来,中小学学生在校伤害事故及其由此引发的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这极大的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此查找和分析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学校预防措施,对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有重大意义。
中小学学生学生伤害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2019 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食品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每年达到 1. 6 万人,平均每天意外死亡 40 多人,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规模。
意外伤害已经超过 4 种最致命的儿童疾病:肺炎、恶性肿瘤、先天畸形和心脏病致死率的总和,而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一死亡原因。
学生在校意外伤害事故引发的诉讼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
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下令,严禁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和校外活动。
很多学校为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消极防范手段,所有有潜在危险的活动都不做了,如减少学生的文体活动、不组织集体活动、不到野外春游、秋游、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1 / 12了体育课的某些科目。
我们知道,学生智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已而采取的这些消极防范措施,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无疑是背道而弛的。
为了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一个安宁健康的校园环境, 2019 年 6 月 25 日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并于同年 9 月 1 日实施,这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法律救济毕竟是事后救济,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不但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而且给家庭带来无法用金钱补偿的重大伤害。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10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电化多功能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
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
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结果导致徐某受伤。
经鉴定,徐某右眼穿孔伤,视力下降为0.3,属10级伤残。
4.食物中毒;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
发生在校内的占81.3%,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的占61.5%。
中毒原因多为扁豆(四季豆、无筋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策略研究
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策略
研究
一、成因分析:
1. 学生行为不慎:小学生年龄较小,行为不够成熟,容易浮现不慎行为,例如
摔倒、碰撞等。
2. 学校环境不安全:一些学校存在安全隐患,如地面不平整、校园设施老化等。
3. 监管不到位:学校监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
隐患。
4. 缺乏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二、预防策略:
1. 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向学生普及常见意外伤害的成因和防范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加强监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增加监管
人员的数量,定期巡查校园安全。
3. 维护校园环境:学校应定期维护校园环境,修复地面不平整、更换老化设施等,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4. 安全设施建设:学校应增加安全设施,如栏杆、防护网等,为学生提供更好
的保护。
5.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及时沟通和解决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的成因分析和预防策略,可以匡助学校和家长更好地预防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成因及防范措施
u ,
中小学生意外伤 害事故成 因及 防范措施
一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 刘翠红
摘 要 :1996年 6月 ,中共 中央 、国务 时到 岗到位检查安全 工作 。有些教师对学
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学 习 《教育 法》
院在《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 生心理健康漠不关心 ,体 罚学生或恶语相 《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教师时刻记得不光
造 力的环境与氛 围,尊重学生 的兴趣与选 中小学生在安全的环境 中健康成长。
跋 山涉水 ,更应要家长接送。也可聘请派
择 ,支持学 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客观、
1.签 订 安 全 责 任 状 。
出所 工作人 员做法 制校长定 期对学 生进
公 正 地 评 价 学 生 。
贯 彻“谁 主管 ,谁负责 ”原 则 ,把安 全 行思 想教育 、法制教 育 ,以生 动真实 的例
保护能 力差。这就告诉我们 ,老 师要 以宽 社会预 防相结合 ,建 立健全 安全管理 体 强 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 。特别是一些
容 的心态去 营造一个 有利 于培养 学生 创 系 ,做 到安 全 教 育 要 经 常化 、制 度 化 ,确 保 农村学校 ,由于条件 限制 ,学 生上学路远 ,
育的决定>中特别 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 加 ,使学 生心 理受 到很大打 击 ,一时想 不 要教好 书,还要 看护好学生的安全。安全
年为祖 国和 人 民服务 的基本前提 ,是 中华 通就有可能 出现意外。在生意场上 ,我们 已成 为~个教 师乃至 学校教 育成败 的重
民族的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 把顾客 当上帝 ,那么在学校我们也应把学 要依据 。同时学法 、知法 ,知道哪些该做 ,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中小学体育课是学生们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体育课上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如不合理的体育器材使用、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体育场地环境不合理等。
对于中小学体育课的意外伤害事故,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障学生们在健康地开展体育活动的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一、意外伤害事故产生原因1. 不合理的体育器材使用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上,使用的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如篮球、足球、跳绳、跳远竿、单杠、双杠等。
不合理的器材使用是导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篮球使用过硬或者有缺陷,就容易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受伤。
体育课使用的器材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检验和维护,也会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
2. 学生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在体育课上,由于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因为动作不正确或者操作不当而发生意外伤害。
学生可能因为动作不标准而摔倒、扭伤或者撞到其他同学。
有些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能会出于好奇心或者追求刺激,去尝试某些危险动作,这也是导致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体育场地环境不合理中小学体育场地的环境也是导致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操场地面不平整、练习器材设置不合理、围墙没有安全网等,都会增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
4. 教师安全教育不到位教师在体育课上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意外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安全没有做好足够的引导和关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不安全行为,也会增加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
二、防范措施1. 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体育器材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使用的器材都是符合国家标准并有定期的安全检验。
对于有损坏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2.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教育学生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规律、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学校安全工作的落实,可以确保学生在校健康成长;我们教师在肩负这个重任,任重而道远。
教师们敬业爱岗,任劳任怨地担负学生在校安全管理保护人的职责。
然而,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学生在校伤害事故仍然层出不穷,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安全工作,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对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含义、产生原因、规律、危害和预防进行阐述。
一、学生在校伤害事故的原因发生:1.学生方面原因:学生长身体阶段是非分辨和自控能力差,他们的好动、好斗、好奇心强,常常会做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事;例如:三个小学生一起玩,其中两人玩得亲热一点,那么第三个他不服气,认为他们在欺负他,这个时候会怎样…有几种可能,走、打、找人来打,还有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2.学校方面的原因:(1)学校不重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认为安全是某某人管的,忽视了安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重要性。
(2)教师日常管理,对安全管理意识差或存在消极心态。
这些因素都是构成学生在校伤害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3.政府方面原因:经费、设施、设备投入不到位。
4.家长方面原因: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又缺乏安全意识,过分袒护子女不良行为。
有的学生在校伤人,受到教师批评,家长不仅不配合教师工作,反而指责甚至殴打教师,“有背景”的学生,无人敢管。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有它的规律性:1.可重复性:通常是在不同场合重出现。
“你不交作业,不要上课了,不准进课室”、“你老是在班上打架搞事,给我站到外面去”、“你又迟到了,不准进课室”…2.可预防性:你通过对可重复性的理解,防止那些过激和有威胁的言词出现。
三、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危害性:有如下几个方面1.给受伤害学生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
伤残或失去宝贵的生命。
2.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
在校园出现伤害事故,家长角度看就是学校责任,他会提出赔偿要求。
当达不成协议,他会利用新闻媒体介入,这样学校的声誉受到损害。
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也将保护学生安全的工作作为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目前,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已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痼疾,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阻碍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推进。
所以,全面了解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现状,进行有效预防及妥善应对便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一、“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是: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在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方面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而出现问题,引起在校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经过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六方面。
1.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不得力校园中的学生伤害事故往往是由于学校组织不得力,责任教师思想的忽视,没将安全意识提升到足够高度。
例如2006年10月,某校航模队在操场训练。
由于指导教师的疏忽,只顾为一名学生粘贴损坏的飞机,学生管理处于放任状态,结果一名学生拾飞机时被一架掷出的木质飞机撞到眼镜上,镜片破碎,伤致眼部。
学校及时联系家长并组织相关人员送伤者至县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又及时转至市医院,多亏抢救及时,才避免眼睛失明的危险,但给学生带来的伤痛却是永远难以愈合的,由此也为学校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
又如2007年,一名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将“前滚翻”这一动作穿插到竞赛游戏之中。
虽然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但因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一名学生颈部扭伤,既给这名学生自身及家庭带来痛苦,又给该教师的教学及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证明,因为课内外活动组织不当而造成的此类伤害事故并不少见。
2.教学设施与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设施主要包括楼房、墙体、场地、电力、运动器械、实验器材、消防设备、设施等。
一些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缺乏安全意识,不及时维修学校的设施设备,更换破损的体育器材、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等,导致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校事故频繁发生,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种种不良的社会影响。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关键预防策略探析
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关键预防策略探析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一系列的无意识行为或者错误决策造成的。
关键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和预防策略进行探析,希望可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重视,从而有效避免和减少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1. 疏忽大意: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疏忽大意。
比如在操场上奔跑时,未留心周围的环境,导致与其他学生相撞或摔倒。
在实验课中,因为不按照实验室规定的步骤操作,导致溅洒强酸碱等危险物质。
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伤害事故的发生。
2. 行为冲动: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刺激而冲动行事。
例如在操场上比赛时,因为争抢球权,产生推搡等行为。
在课间休息时,出现因为一点小事而起争执的情况。
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加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3. 缺乏安全意识:中小学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容易忽视个人安全。
比如日常行为中,不注意交通安全规则,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学校实验室中,对危险实验物质的认知不足,产生了随意操作的情况。
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在学校安排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和应对措施。
家长也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沟通交流,教育他们要注意安全,严禁冒险行为。
2. 安全设施完善:学校应该加强对各种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比如操场上的护栏、楼梯的防滑设施、实验室的安全装备等。
只有做到了设施的完善,才能有效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3. 规章制度严明: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校行为的规范。
并且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执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规范,不得违反。
浅析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ZHONGXUE JIAOXUE CANKAOE 鄄mail:zxjxckwz@为了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自1996年起,国家把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小学生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校园和校外针对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频发,触目惊心。
探究其原因并严加治理,切实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已是当务之急。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当前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种类主要有:校园安全事故、校车安全事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
1.校园安全事故。
指在校园内或学校门口附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从近年的事故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疏于管理是重要原因。
如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管理不善,或学校设备设施陈旧,危房存在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事故。
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方法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从教师角度看,部分教师不依法执教,缺乏教育学生的艺术,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处分学生不当而易导致事故。
而学校门口由于环境较为复杂,尤其是城市学校门前车水马龙、人员混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时下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人士或精神病患者,为报复社会往往会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下手。
这类惨剧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较大。
2.校车安全事故。
现在,车祸是中小学生安全的最大威胁。
究其原因有:校车安全性能不高,车况较差;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驾驶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也没有取得驾驶证,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法行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超载违章现象严重;加上社会上不少人对校车缺乏礼让尊重意识,车辆违规违法、行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商户占道经营等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性增大。
而农村校车安全现状尤为突出。
近年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生源锐减,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较大,学校的数量减少,导致学生上学路程越来越远,不得不坐校车;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孩子逐渐增多,且均由老人或亲友照管,导致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有了市场。
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
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康亚芬内容提要:自古以来伤害问题即蕴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意外伤害是伤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少年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
学生意外伤害还是在校内外时有发生。
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日的主题是:“预防校园侵害,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欠缺安全防范知识的严峻现实令人担忧。
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校园中许多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校从2005年9月起开展对本校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的研究。
研究历时2年。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发生意外伤害的特点与原因。
主要是嬉闹等不良的活动习惯造成的意外伤害,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场所设施不全,体育性损伤等。
根据造成校园意外伤害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并根据预防策略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进行实施。
通过唤醒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意外伤害发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建立家校互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建立预防机制。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以下一些主要成效:预防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策略的实施研究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家庭教育中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实现家校间的理解和交流,营建和谐家庭;建立预防、应对机制,降低校园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构建了和谐校园。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反映研究效果,作为卫生方面本片的片长,鼓励本片中另两所小学加入研究。
而本片其他两所小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统计了这两所学校校园意外伤害的相关数据,在此对这两所小学卫生室为本课题的帮助表示谢意。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增强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校园意外伤害发生的预防观念,使学生能健康的成长。
正文:一、研究背景(一)儿童“意外伤害”问题的社会影响自古以来伤害问题即蕴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社会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包括伤害在内的非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加严重,已成为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的重点研究问题和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
究
近年来,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也将保护学生安全的工作作为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目前,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已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痼疾,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阻碍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推进。
所以,全面了解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现状,进行有效预防及妥善应对便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一、“学生伤害事故”成因分析
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的界定是: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及在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方面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而出现问题,引起在校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经过调查与研究,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六方面。
1.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不得力
校园中的学生伤害事故往往是由于学校组织不得力,责任教师思想的忽视,没将安全意识提升到足够高度。
例如2006年10月,某校航模队在操场训练。
由于指导教师的疏忽,只顾为一名学生粘贴损坏的飞机,学生管理处于放任状
态,结果一名学生拾飞机时被一架掷出的木质飞机撞到眼镜上,镜片破碎,伤致眼部。
学校及时联系家长并组织相关人员送伤者至县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又及时转至市医院,多亏抢救及时,才避免眼睛失明的危险,但给学生带来的伤痛却是永远难以愈合的,由此也为学校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
又如2007年,一名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将“前滚翻”这一动作穿插到竞赛游戏之中。
虽然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但因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一名学生颈部扭伤,既给这名学生自身及家庭带来痛苦,又给该教师的教学及学校工作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证明,因为课内外活动组织不当而造成的此类伤害事故并不少见。
2.教学设施与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设施主要包括楼房、墙体、场地、电力、运动器械、实验器材、消防设备、设施等。
一些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缺乏安全意识,不及时维修学校的设施设备,更换破损的体育器材、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等,导致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校事故频繁发生,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种种不良的社会影响。
例如在某初中学校的一次活动课上,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操场进行统一安排的体育活动,但某班的几名男生偷偷攀爬操场一边的缆绳,由于缆绳平时很少被使用,年久失修,因此变得不耐用,结果一名学生在攀爬过程
中因缆绳断裂而当场摔下,造成重伤。
3.教育对于青春期的学生缺乏针对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急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特殊期,更有人称之为成长中的“危险期”。
这一阶段的学生喜欢寻找刺激,贪玩、懒惰,不严格要求自己。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他们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缺乏理性,自我约束力差,又缺乏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往往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即便各种教育管理措施很到位,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工作,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极为淡薄,甚至有的未成年人不懂法、不学法,很容易误入歧途,并对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4.各项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
一些学校制度健全,但学校的“学生伤害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各项规章制度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例如有些学校制定的各种安全应急预案束之高阁,既不组织师生学习,也不演练,导致事故发生时措手不及。
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平时经常组织紧急安全疏散演
练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等校,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而有序地组织师生紧急疏散,结果师生无一伤亡。
但也有许多学校未能在第一时间作出有效反应,付出许多生命的代价。
5.网络世界误导部分学生的发展观
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在让一些学生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一些学生上网成瘾、辍学、偷钱、抢钱,劣迹暴露之后,往往会遭到一些不冷静教师和家长的喝斥与打骂。
粗暴而简单的教育方式对误入歧途的学生来说,毫无意义,反而让他们雪上加霜,逆反心理更为严重,很容易破罐破摔。
另外,网络世界往往让学生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甚至令学生在生活中我行我素、思想极端,使其价值观、人生观出现严重错位。
此时,教育工作者应采取以“导”为主,“堵”为辅的教育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迷失的学生逐步迈上正确的轨道。
6.家庭教育功能缺失
处于相同的学校教育环境中,为什么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学生却成为罪犯?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其实,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家长的整体思想水平及日常行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与他们关系不大。
思想上的忽视,往往导致学生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例如某校一女生在家与父母关系不好,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女生在家经常和父
母吵架,甚至动手,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女生动了轻生的念头。
因此,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二、“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对策
实践证明,当前频发的“学生伤害事故”除了要科学正确应对,更要防患于未然,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为此,学校应通过广泛宣传、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和典例剖析等方式,树立师生的安全意识,减少甚至消除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教育
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学校要积极树立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意识,积极开拓安全教育阵地,充分利用黑板报、班报、校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会、校会、警校共建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学校要积极开拓“家长委员会”等校外教育阵地,利用“家长接待日”“移动飞信”等形式,促进家校交流,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和监护意识,实现家校共育。
2.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对各部门和教师在校期间的安全工作职责实现考核量化,做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并邀请有责任心和议事能力强的家长参与学校安全教育管
理工作,让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在学校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每逢节假日,学校都要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并定期进行安全提示,实现假日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日”(每村有一名教师进村负责组织)等。
3.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及需求开展积极有益的安全教育活动。
根据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每年定期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对体质、心理方面特殊的学生要给予关照,建立特殊学生档案,根据存在的问题,在开展活动时做好特殊照顾,如体质特殊的学生尽量避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等。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体能训练,不要开展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比赛或训练活动,以防发生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校外活动要提前报教育局审批,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对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负责人及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计划和安排,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4.加强教育设施的安全管理
对于校舍、电器、用水、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学校要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组织检查与通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组织维修和整改。
尤其重要的是:学校应确保学生的饮水、饮食安全,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染;
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和体育活动的安全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而安全的学习环境。
5.建立各种应急预案
学校要积极做好应对和处理各种学生伤害事故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例如建立火灾逃生、地震逃生和反恐逃生等应急预案,并经常演练,以便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能遇事不慌。
另外,做好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平安险等上保工作,作为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补救措施。
毕竟,做好保险工作可为顺利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实,预防和控制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三、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人身伤害故事的预防与应对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及教育变革,社会因素对学生人身伤害产生的影响大幅提升。
例如学生在节假日上网联系网友见面,而后发生争执最终在校园中出现打群架事件等。
对此,学校怎样才能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预防与应对就成为下一阶段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学生安全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将“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只有学校积极探索,并付诸行动,才能做好预防与应对工作,才能让学生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
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陈晓玲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