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入学年月_____________姓名____ 常丹丹_______学号________专业_____汉语言文学____联系方式_学习中心 _焦作信息技术学校__指导教师____ 吴为___ 完成时间2016年3月30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2)引言 (3)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3)〔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3)〔二〕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 (3)〔三〕安全方面的问题 (4)〔四〕学习方面的问题 (4)二、农村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 (5)〔一〕家庭因素 (5)〔二〕学校因素 (5)〔三〕社会因素 (5)三、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5)〔一〕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摇篮 (5)1、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6)2、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认识 (6)〔二〕学校是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主阵地 (6)1、教师要为留守儿童多创造与人交往的时机 (6)2、建立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 (6)3、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6)〔三〕社会方面的支持 (6)四、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摘要]近些年来,农村的一些家长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急剧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于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形成。

由于他们远离父母,所以造成家庭教育缺失。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环境,还要给他们的思想里注入积极健康的生活热情,身心健全的青少年才是祖国的未来。

不过,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将从家庭、社会、学校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缺失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目前在我国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为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解决因“留守”带来的诸多问题,必须要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出发,采取有效的手段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分析(一)隔辈监护由祖辈对儿童进行抚养监护的方式即为隔辈监护。

父母外出务工大多将孩子交由祖辈来抚养,尽管父母会比较放心,但是这种方式通常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祖辈监护人往往对孩子比较溺爱和放任,几乎是有求必应,很少能从道德与精神方面上对其进行引导和管教;另一方面,由于祖辈与儿童存在很大的年龄差距,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与观念都不相同,有着很大的“代沟”,双方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上代监护这种方式就是由叔婶姑舅、亲朋好友来对孩子进行抚养监护。

由于被监护人并不是自身的亲生孩子,因此监护人在监护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较多的顾虑,不敢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

基于这样的心理,上代监护基本与隔辈监护一样,在管教上呈现物质型与放任型走向。

对于内心比较敏感的儿童来说,通常会产生寄人篱下的想法,因而性格会比较内向孤僻。

(三)自我监护由于没有隔辈抚养也没有亲朋监护,因此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把孩子独自留于家中。

自我监护一般是家中有多个孩子,由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

这样的监护方式使留守儿童成了一群“有家的孤儿”。

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管教,不仅感受不到亲情,而且在生活中也没有依靠,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问题,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逐渐开始变成问题儿童,他们的未来成长十分令人担忧。

(四)单亲监护在单亲监护模式下,监护人通常承担很大的压力,由于家庭成员的外出,他们的劳动负担也随着增加,不仅要照顾家庭,而且也要从事很多高负荷的农业生产,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孩子进行管教。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成长问题當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正在持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与管教,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与很多问题相伴而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1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关爱、帮助、责任正文: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

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

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

教学也是如此。

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一) 管理难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

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

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儿童自杀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受到高度关注。

对于边远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由于父母祖辈受教育的程度偏低,而且许多孩子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父母几乎是处于零沟通状态,加上人们普遍缺乏关心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识,一些平时在人们眼中表现良好的孩子却做出一些疯狂举动的事情时有发生。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况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由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且年龄在6-18周岁之间的儿童。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孩童时期是人的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与呵护的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极易在心理、生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很多偏差性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突出表现据了解,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的频率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不良心理倾向最尖锐的是忧郁心理,主要表现是沉默寡言,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较少沟通;情感封闭、情绪低落、整天抑郁寡欢;严重者表现出一定的病态:食欲不振和睡眠困难;应负突发事件能力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青少年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感到无助,往往缺乏安全感,此时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比较敏感。

还有一些青少年在精神感到痛苦、心灵受到伤害时很少能得到他人的情感温暖和帮助,以至于走上社会后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不敢与别人交往.长期蒙受着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在外工作,而在农村故乡由长辈或其他亲人照顾的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其特殊的群体身份和教育需求备受重视。

一、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分析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子陪伴,留守儿童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其次,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匮乏,学习环境较差,影响了其学业发展。

同时,由于缺乏家人的监督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走上不良的道路,陷入犯罪等问题之中。

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亟待解决。

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重视留守儿童教育是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果不加以关注和改善,容易加剧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还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降低社会治安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三、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和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要提供开放、宽容、有爱的家庭环境,与父母保持心理联系,增强亲子沟通。

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四、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需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增加学校和教师资源。

其次,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平。

此外,还可以引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拓宽留守儿童的学习渠道和机会。

五、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鼓励留守儿童的父母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加强亲子关系。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

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性格上的缺陷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小学教师论文: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市外,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

他们面临着缺乏亲情关爱、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困境。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本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他们的父母大都选择离乡打工以谋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在学校中,他们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成绩和与同学的交往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经济压力使得父母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

他们希望通过打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但却忽视了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

其次,教育资源不足也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乡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最后,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导致了一些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只要有学校就可以了,对于孩子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支持不够。

三、教师应采取的措施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

在教学方面,我们应当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互动教学等方式,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寒暑假的辅导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在心理方面,我们需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我们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四、社会各界的合作小学教师在帮助留守儿童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和支持。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留守家庭的儿童。

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缺乏正常的父母陪伴和教育,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经常感到无助和沮丧,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育。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监督和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早恋等不良行为。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影响其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常常表现出行为不端、学习困难等问题,他们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容易产生学习压力和适应困难,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避免受到外界负面影响的侵袭。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家中无人照料的儿童。

他们长期独自生活在家中或由老人、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议论文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问题涉及到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权益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多个原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儿童留守在家。

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这些问题使得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孤独、教育滞后、安全隐患等多重困境。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于儿童个体而言,长时间的独自生活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焦虑,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将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差距,影响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

同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育优秀人才去农村任教,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包括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儿童心理辅导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义工团队等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提供关爱和陪伴。

此外,家庭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家庭关爱。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现象,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社会、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服务机制和教育体系。

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性教育的论文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等原因导致父母离家,儿童留在原居住地独自生活或与其他家庭成员生活的群体。

面对缺乏亲子陪伴和照顾的困境,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性教育。

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良好的性教育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留守儿童性教育的重要性1. 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和虐待留守儿童因缺乏安全感和监护人的保护,更容易成为性侵犯和虐待的受害者。

通过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身体的隐私,学会判断何时拒绝不良的性行为,并向可信的成年人寻求帮助。

2. 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性信息,包括网络、同伴和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

通过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性认知,避免对错误信息的误解和盲从。

3. 预防性传播疾病和未成年妊娠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性教育,容易陷入不安全的性行为,从而面临性传播疾病和未成年妊娠的风险。

通过性教育,可以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认识到性行为的风险和责任,从而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二、留守儿童性教育的挑战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离家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教育,很难接受全面而科学的性教育。

这种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容易被虚假、不良的性观念所影响,增加了他们面对性问题时的困惑和焦虑。

2. 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束缚某些地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对性教育持保守态度,认为性教育会引起不良行为或破坏孩子的纯真。

这种观念限制了留守儿童接受全面性教育的机会,使他们难以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性知识。

3. 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由于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缺乏专业的性教育师资和适用的教育材料,使得留守儿童很难接受到系统的性教育,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性问题的无知和困惑。

三、应对留守儿童性教育的措施1. 加强家庭性教育政府和社会应提倡加强家庭性教育,通过资助留守儿童父母的返乡补短板计划,鼓励他们回家与子女共同生活并提供全面性教育。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

[专题范文]留守儿童论文13篇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论文(一):一、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思考留守儿童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构成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家庭、学校、社会就应共同行动起来,帮忙他们打下一个健康的人格基础。

(一)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摇篮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块基石,是儿童健康人格培养的摇篮。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作风习惯对子女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

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应率先垂范,务必首先做到,使子女从小模仿家长好的做法和习惯,逐步构成良好的品质。

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父母需要有奉献精神,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就应多为下一代思考,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更不能忽视,留守儿童的家长首先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不仅仅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除了与孩子经常持续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孩子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要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必须要选取文化素养较高并且有必须职责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我孩子的亲朋好友作为监护人。

总之家长要透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渐领悟善恶、美丑和是非的界限,构成了最初的思想品德和心理,为孩子健康人格的构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主阵地学校在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方面应担当“主角”:第一,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突出“以人为本”;第二,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尤其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三,教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未成年子女长时间独自留在农村家庭中,缺乏监护和照料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通常由老人、亲戚或邻里照料,父母经常在外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家团聚。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涉及广泛,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他们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容易感到自卑和不安全。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障碍。

他们在未成年时期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走上不良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严重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较差,容易产生学习厌恶和自暴自弃的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影响着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机会。

2. 正文2.1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家庭环境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通常在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辈的监护下成长,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教导,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

长期缺乏父母陪伴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增加其孤独感和焦虑感。

学校环境的质量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教育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学习动力降低,进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农村家庭,留守在乡村中的儿童。

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无法在家中照顾他们。

这些孩子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年迈的祖辈、亲戚甚至是邻居。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面临许多问题。

2.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可能面临困境。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常常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此外,留守儿童还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3. 心理问题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长期的情感缺失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教育不公平问题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孩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未来的机会。

5. 解决办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可能的解决办法:5.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5.2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父母和家庭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陪伴。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5.3 引入亲友帮扶制度鼓励父母在城市工作的同时,引入亲友帮扶制度。

通过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交资源和情感支持。

5.4 发展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供在线教育资源。

教师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教师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教师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他们常常面临缺乏父母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对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既是学校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因此,教师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孩子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校内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项目。

为了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学校可以人性化地制定并推行相关规章制度,如设立留守儿童支持组织,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学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等服务。

此外,学校可以结合课程设置,制定特殊的教学计划,注重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如开设交流与合作技巧课程,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工作。

针对留守儿童经常缺乏父母关爱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成长状况。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育儿方法,并提供相关资源和知识。

通过教师与家庭的积极互动,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融入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社会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亲子活动等,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和社交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留守儿童可以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公益组织或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意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动工作。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教师可以与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共同合作,提出建议并争取政策支持。

通过积极参与的方式,教师可以为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教师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孩子实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论文范文家庭教育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方面,由于父母工作在外,父母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新思考》摘要:笔者在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笔者从单亲培养,隔代抚养和寄宿学校这三方面从对留守儿童监护方式上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表现。

再从家庭结构松散导致儿童心理错位,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家庭榜样空白导致儿童行为偏失三个维度来剖析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最后笔者从家庭、学校、国家社会三方面来探寻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滞在家中。

近些年来,多数农民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就剩下妇女儿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

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里或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全国妇联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

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家庭教育功能的减退是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家长、校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共同寻求其解之道。

一、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父母的爱和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来说犹如源头活水,是塑造儿童性格、培养儿童情感、锻炼儿童意志的核心力量。

在对蓝田县的调研中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之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监护方式上。

故同监护方式对应,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种情况。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指导。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等。

他们可以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他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调节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游戏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游戏,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情感表达训练、群体沟通训练、情绪管理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五、建立心理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父母陪伴的状态中,需要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社工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2篇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2篇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2篇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育方式不科学,或娇惯溺爱或简单粗暴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有学者指出,现代儿童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心灵施暴式、过分溺爱式、物质刺激式、放纵式、愁眉苦脸式五种。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常常与家长聚少离多,亲子互动较少,孩子和家长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

因为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关心、沟通和教育较少,因此,他们会在内心深处对子女产生愧疚心理。

对孩子提的要求,家长都会尽可能给予满足。

又因为孩子平时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更是十分宠爱,会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这种情况下,容易养成儿童的骄纵个性。

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家长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较少关心孩子,放任孩子,但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或是自己工作不顺心,就会对孩子大声呵斥,严重时会责打孩子。

不管是骄纵溺爱还是简单粗暴,都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会对儿童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投入较少,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庭教育投入主要是指由家庭负担的教育方面的费用。

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投入,主要是指家庭为子女的教育所支付的最低成本,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园服费、保教费和文具费等,这是必需投入。

家庭扩展投入是家庭为使子女享受额外的教育或优质教育而特别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家教费、课外辅导费和其他费用等。

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较少,主要是孩子在园的各项学习费用,也就是教育的必需投入。

学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主要是指参加幼儿园学习的费用,几乎没有其他费用。

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甚至无法入园。

相比之下,城市家庭的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十分重要。

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时间外出务工,家庭成员不完整,家庭内部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一些父母及其他长辈只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忽视孩子情感的培养;家庭互动中教育的成分较少,家庭文化环境中教育文化氛围也不良。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我县地处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近年来由于严重干旱缺水,为加强综合治理,政府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相继采取节水治沙、关井压田等措施。

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得不离开故土到外地或城市务工,使得大批的儿童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

一、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为了深入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三、四年级学生,共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8份。

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与其他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

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感到有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要依靠老师和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依靠父母。

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的大多数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点的孩子还要承担家务,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自然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较多留守儿童的监管人为祖辈,他们只能在生活上给予关怀照顾,对学习辅导基本是空白,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父母无暇顾及、监护人监管不力以及学校教育缺位、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问题(二)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影响及各种娱乐场所的增多,尤其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使得不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大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据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处在中等以下位置。

(三)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祖辈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对孩子纵容溺爱,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道德和精神上约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的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

农村留守儿童中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人能管得了的问题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城乡差异、文化阶层差异等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其深层原因。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学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孩子也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

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

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前,我们必要先弄清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生命。

[1]
(二)心理问题
据调查,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

[2]
(三)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前儿童、小学生或初中生,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如果是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

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

[3]这样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学习问题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尤其在初中阶段,有些甚至对某些科目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

有调查通过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学业分档,结果显示:优为11.70%,良为22.08%,中为32.44%,差为33.24%,即这类学生中学业成绩中下达三分之
二,与正态分布相距甚远。

[4]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归纳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1)安全教育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3)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等。

而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集中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来,那就是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是典型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我们知道,社会差异是与人类社会相伴随的现象,而作为教育的一种社会背景来说,社会差异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教育机会领域,表现为教育机会均等的制约。

“教育机会均等”至少有三种意义上的区分,第一种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均等),第二种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互动均等),第三种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获得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不均等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分析:
首先,城乡差异造成教育机会的失衡。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严重不平衡。

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

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再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社会福利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实际差距大约达6:1,这足以说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了。

另外,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也是根本原因之一。

《三部门发布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2757.53元。

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2617.59元,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

区域差距更为严重。

2008年,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936.38元。

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892.09元。

但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该数额已远远高出平均值。

以北京为例,2008年北京市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3和6.19倍。

据《公告》,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平均水平为616.28,北京市是4271.47元,而江西省生均公用经费仅有363.74元。

地区差距的背后实质也是城乡差距。

其次,文化阶层差异也导致教育机会的极大反差。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这组数据足可以说明城乡人口的文化差距有多大了。

一般来说,高文化阶层父母和子女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要比低文化阶层父母和子女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

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的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的意识太低。

根据笔者了解,有很多的家长(尤其是年轻的家长)因受不了农村的艰苦,即使在外挣不到什么钱,也不愿回农村种庄稼、照顾老人和养育孩子,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尽到最起码的责任。

吴康宁认为:“文化阶层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不太容易受家庭其他背景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相反,它倒能在相当程度上,‘淡化’家庭其他背景因素对教育机会的影响”,[6]“至于文化阶层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反差的机制问题,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包括家庭结构、价值观念、语言类型、教养方式等”
[7]因素。

再次,性别差异也是导致教育机会偏斜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在人们(尤其在落后的农村地区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他们几乎普遍认为,女孩子终究是人家的人,读再多书也没有什么用,只要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不是“考学的料”,早点歇书,早点挣钱,对家庭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所以,辍学的大部分都是女孩。

要知道,女孩是
未来的母亲,她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又直接影响着她们未来孩子的教育与成长。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也是严重的问题。

从上文留守儿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出,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人格上和学习上大多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在广大农村学校里还没有根本改变,尤其在落后的农村学校里,可以说根本没有改变。

又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数在逐年减少,学校与学校之间生存之战就愈演愈烈,还有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生存竞争也是随之增大,所以应试教育在农村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这样,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就成了教师和学校的“生命线”,只要不直接关系这一“生命线”的教育都可能被忽视。

学校领导和教师把更多的爱和教育资源倾注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了,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这些“差生”大多又是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教育就很不够,有的还把这些儿童心理障碍问题当成了道德上的问题,进行简单甚至粗暴的处理,使这些本来就是亲情严重缺失儿童,在学校里还体会不到温暖,这又谈何公正,谈何均等?
教育,是一种的“培养人”的事业,更是一种“凭良心”的事业。

所以,我们都应该多关注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
留守儿童,为他们的教育多献一点爱心,多出一点力。

注释:
[1]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3]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4]沈辉香,戚务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5][6][7]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12,137,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