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详解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
其中,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是依恋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介绍、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心理发展中的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一、理论介绍1. 依恋理论的概念与背景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思提出,他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依赖情感关系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在婴幼儿阶段就开始发展,并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2. 安全依恋的特点和意义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表现为个体对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或主要照看者)的信任和信赖。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情感上感到稳定、舒适,并具备探索和独立的能力。
相比其他类型的依恋(如焦虑依恋或回避依恋),安全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
3. 关系质量的定义和测量关系质量是依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评估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来测量关系质量,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等。
二、研究发现1. 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好的自尊、更低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更健康的应对方式以及更好的社交能力。
此外,安全依恋还与较低的心理疾病风险和更好的适应能力相关。
2. 关系质量与幸福感关系质量对于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关系质量良好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满意度,与伴侣之间的亲密度和支持感受到强烈的正相关。
夫妻关系中的关系质量也被认为对子女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际应用1. 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安全依恋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个体依恋类型的评估,临床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
依恋理论详解课件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塑造不同的 依恋模式,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 文化环境对其依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因素
社交互 动
个体在社交互动中获得的经验,如与同伴的关系、学校环境等,对依恋关系的 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生活事件
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父母离异、搬家等,可能对个体依恋关系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将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行为主 义等其他心理学理论进行整合,深入 探讨依恋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机 制。
依恋理论在新的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结词
应用研究将依恋理论拓展到新的领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详细描述
例如,将依恋理论应用于教育、婚姻家庭、心理咨询等领域,探究如何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个体心理健 康等问题。
依恋与亲密关系的质量
总结词
研究表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与他们 在童年时期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
详细描述
依恋理论也适用于解释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 研究表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满意度与他们在 童年时期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安全依恋的人在成年后 的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建立信任、沟通良好的关系,而焦 虑或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或疏离的行为, 这可能影响关系的稳定性和质量。了解个体的依恋模式 有助于理解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并提供有针对性 的支持和干预。
03 依恋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对依恋关系 有一定影响,基因编码的性格特 质和行为模式可能影响个体与他 人的互动方式。
生理机制
某些生理特征,如激素水平、神 经系统敏感性等,也可能影响依 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பைடு நூலகம்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解读
人际传播中的依恋理论传播1101 袁瑶110200213一.依恋理论(1):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2)(1907-1990)及同事做出。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3)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二.依恋理论以及依恋风格[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著个体差异。
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 Ainsworth(4)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
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
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
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描述。
它关注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并探讨这种依恋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一、依恋理论的相关概念与研究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们通过对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依恋对象: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对象指的是个体所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指亲密关系中的家人、朋友或伴侣等。
2. 依恋行为:依恋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不安全或恐惧情境时,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密接触和保护的行为。
3.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个体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或离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4. 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指的是个体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和依赖,以及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借助依恋对象来获取支持和安慰的能力。
除了这些概念,鲍尔比和艾恩斯沃斯还提出了依恋类型的分类。
他们认为,个体对依恋对象和分离情境的感受会对依恋类型产生影响,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二、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行为,并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以下将介绍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1. 影响亲密关系: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重要因素。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稳定和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关系的困扰和紧张。
2. 理解情感困扰: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解释和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困扰和冲突。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避免亲密关系,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过度依赖和担心失去依恋对象,这些情感困扰在人际互动中显现。
3. 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依恋理论的应用还包括了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依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联系的深度和质量,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就是一套关于人际关系和依存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它提供了对人际依存的解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重要的关系。
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依恋”。
依恋是指一个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和倾向。
我们通常会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由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和接受支持。
回避依恋则表明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害怕,倾向于回避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焦虑依恋则描述了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焦虑,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支持。
依恋理论的核心原理是早期依恋经验对后期的依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在婴幼儿期所经历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未来与他人建立的亲密关系。
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品质和关注度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早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爱护,他们往往会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样式。
相反,如果孩子在早期经历了不安全、不稳定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回避或焦虑的依恋样式。
安全依恋的人通常信任他们与之建立起亲密关系的人,相信他们会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并且自由地寻求和接受他们的帮助。
他们往往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在处理情感问题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回避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和自主,不愿意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他们可能对他人的情感需要漠不关心或予以忽视,同时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焦虑依恋的人则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和不安全,经常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确认。
他们往往担心被拒绝或被遗弃,通常表现出对细微变化的过度反应。
人们的依恋样式可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等。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样式与父母之间的积极关系、父母的情感回应能力和亲近程度有关。
另一方面,回避和焦虑依恋样式则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忽视或冷漠的父母,甚至是虐待或失去父母的经历相关联。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研究领域,它着重研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类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中的依恋类型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
一、依恋理论简介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对个体的依恋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二、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能够体验到稳定的照顾和关注,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冲突,寻求支持和共享情感。
安全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好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由于安全型依恋者对于他人的信任感较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避免争吵和紧张局面的发生。
2. 更高的自尊与自信: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关爱与支持,他们往往对自己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较高的认知,这种积极的自我感受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3. 更多的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者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且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
三、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缺乏稳定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他们通常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过度的亲密关系,对他人的依赖性较低,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冷漠和疏离。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者对于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他们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
依恋理论(母婴关系)
依恋理论(母婴关系)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1、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
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关系的建立:0-6 岁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但6 岁以后依然可以通
过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来补救。
3、依恋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0-3 到6 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第二阶段:3 到6 个月-1 岁,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1 岁-1.5 岁,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指向性更明确(母亲)
(4)第四阶段:1.5 岁-3 到6 岁,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4、婴儿依恋类型(安斯沃思):
(1)安全型依恋: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也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
(2)回避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
(长大后很难跟其他
人建立亲密关系)
(3)反抗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缺乏安全感,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
(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
依恋理论
一、依恋理论(一)依恋的定义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二)依恋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1、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
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
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B型(安全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
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
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3、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
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
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
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拒绝去探究,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
如果把B型称为安全型依恋的话(约占70%左右),A型(占10%左右)和C型(占20%左右)则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三类依恋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强度的强弱,而在于质量的好坏。
显然,B型的质量高,而A型和C型质量低。
可见,婴儿的依恋行为中,存在着一种依恋安全模式和两种依恋不安全模式,前者属于良好、积极的依恋,后者属于消极、不良的依恋。
当然,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其依恋的模式因为受到所属环境的影响,而会有较大的不同。
依恋理论详解课件
思考
奶瓶
柔软提供 安全感
接触带来 愉悦
依恋差异分类
与母亲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 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 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安全型 65%
当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 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
激活
次级依恋策略
未激活 思考
得到安慰,获得帮助
内部工作模式
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 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 而且相信自己不被任何人欢迎
婴儿每天与养护者的相互作用中形 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
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
母子关系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人际关系 婚恋关系
接触产生愉悦
依恋策略:个体在寻求依恋关系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遭遇问题或者 需要有协助
更加猛烈地强化接近依恋
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 的关心或回应为止
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
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 来逃避依恋对象
初级依恋策略
过激依恋方式
不激活依恋方式
寻找安全基地:妈妈 内化为父亲,朋友,老 师,恋人, 或者一个环境,如看书, 独处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 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 密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 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 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思考
安全—自主型
痴迷型
恐惧型
疏离型
依恋理论详解
定义: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
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
1
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
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发展: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 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 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PPT下载:
目录
一:依恋概念
1.人类天生有依恋的需要 2.接触产生最初的母子依恋 3.依附通过发出信息来建立
高: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 及时响应、关注自己,忧虑分离
痴迷型:对有损亲密关系的
任何威胁都不安和警惕,感 情中“贪婪”“妒忌”。渴望亲
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低:更乐意与 别人亲密、 在依赖别人和 让别人依赖自 己时更有安全 感 亲密关系中感 到舒心和轻松
安全型:对亲密关 系和相互依赖安心 并且积极寻求,乐
人类天生有依附的需要
依恋具有 本能性
依恋具有 遗传性
婴儿需要被保护、养育才能生存 成年人类需要保护和养育婴儿 才能延续基因
可爱,亲近行为 爬向母亲,哭喊,搜寻 思考
接触产生愉悦
接触
铁丝
软布
奶瓶
幼猴会依恋于软布做的母猴, 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 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幼猴发现害怕的事物时, 会跑向软布母猴, 思考
婴儿成人依恋对比
婴儿-照看者
成人恋爱伴侣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 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接触
思考
依恋分类
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理论(资料)
4.1.6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理论(依恋的概述)(一)什么是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尽管婴儿一出生就能向别人传达他们的感受,但是当他们和照顾者之间建立起情感的依恋关系之后,他们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依恋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对孩子更精心地照料,对形成婴儿最初对他人的信任、克服不信任的个性品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间的依恋是相互的心理学家鲍尔比强调,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联系:婴儿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同样对婴儿也会产生依恋。
而且,父母形成的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早在他们的宝宝出生之前便已经出现了。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准爸爸、准妈妈们一脸幸福地谈论自己尚未出生的宝宝,为宝宝制定出生后一连串的完美人生计划,每每感觉到胎儿的蹬、踢或从听诊器中听到胎儿心跳时,他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当然,真正的情感依恋是在父母和婴儿最初几个月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三)亲子互动的同步化与依恋的建立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和照顾者建立起的同步化互动模式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例如,如果照料者对婴儿细心照顾,在婴儿觉醒和注意力集中时提供有趣的刺激物;而在婴儿过度兴奋或感到困倦、变得烦躁不安时,母亲能立即撤走刺激,给婴儿自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亲子间的健康、积极的依恋关系就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这便是同步化的互动模式,有人将其比喻成一种“舞蹈”。
斯腾(Stern,1977)认为,婴儿与其照顾者的协同性交往在一天中会重复出现。
这对于情感依恋尤为重要。
婴儿在和一个及时反馈的照顾者的互动中,能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人,他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注意力。
当然,照顾者对婴儿的信号的理解也更准确,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吸引和维持婴儿的注意。
婴儿和照顾者在日常生活的不断实践中,逐渐成为更协调的“舞伴”,同时双方对这种关系也更为满意,并最终形成强烈的相互依恋。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主要用来解释人类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会形成依恋关系,并且这种依恋关系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据恋理论人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回焦虑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自信地探索外部世界,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独立自主,不太愿意依赖他人,甚至可能会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经常担心他人会离开自己,需要持续地得到他人关注和验证。
依恋理论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是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形成的,而且会在成年后继续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比如,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会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会出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比如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害怕承诺或者过分依赖他人。
在成人关系中,依恋理论也可以解释许多行为模式。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童时期缺乏安全感而在成年后表现出过分依赖他人、害怕被抛弃;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关注而在成年后表现出回避他人、不愿意接受亲密关系。
这些行为模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
另外,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伤害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过分焦虑和需求;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回避和疏远。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恋爱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恋爱关系。
总之,依恋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人或物(主要指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情感联结,在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特殊的亲密关系。
研究者认为,婴儿在早期阶段与生俱来地拥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恋”。
依恋关系对于日后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缺乏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婴儿将会发展出焦虑、不安、分离性焦虑和敌对行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作为自恋的一种形式,依恋的形成有赖于婴儿对照顾者持续不断的积极情感反应,这种积极情感反应包括对养育者的情感接纳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对养育者的爱和信任等。
依恋理论形成了以下四大观点:(1)个体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方面需要内在和外在的社会支持系统; (2)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时,一个重要因素是婴儿对支持性的社会交换系统的高度敏感性;(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婴儿依恋模式; (4)依恋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习得的。
依恋理论对婴儿心理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它伴随着婴儿与其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而产生。
在这个关系建立的初始阶段,双方是紧密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是相互的,没有条件的,并且在依恋对象遇到危险或被遗弃时仍然存在。
之后,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婴儿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周围其他的人们和事物。
通过这个新世界,他们体验到的是挫折和剥夺。
这种挫折与剥夺带来的痛苦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失败,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怀疑,从而形成依恋关系。
如果幼儿的依恋关系受损,那么他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就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如沮丧、压抑、孤独、退缩、攻击性等。
依恋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
现代研究证明,虽然婴儿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结构,但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依恋关系,甚至可以清晰地辨别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关系。
这样看来,他们不仅可以识别自己的客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客体。
尽管个体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但父母亲在婴儿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早期生命阶段形成的依恋风格将会继续影响他们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
人们通过与他人建立的依恋关系来满足安全、亲密、依赖和尊重的需求。
依恋理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依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
根据依恋理论,个体的依恋风格会影响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行为。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相信自己和对方,在面对冲突和困难时能够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性和自我保护,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回避亲密、远离情感表达的行为。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抛弃或不被接受,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焦虑不安的行为。
依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的体现1. 求助行为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常常会通过寻求对方帮助或支持来满足安全感和依赖需求。
这种求助行为可以是言语上的请求、肢体上的靠近,甚至是直接示弱以引起对方的共鸣和援助。
2. 亲昵行为在依附行为中,亲昵行为是一种常见方式。
包括拥抱、接触、示爱等肢体上或言语上表达出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加强双方之间情感的联系和联结。
3. 恐惧失去行为由于内心对失去对方而产生焦虑和恐惧,个体可能表现出害怕失去对方、担心对方离开或背叛自己等行为。
这种恐惧失去行为是依附行为中比较显著且不健康的表现。
4. 接纳与保护在亲密关系中,接纳与保护是一种重要的依附行为。
个体会倾向于接纳对方并保护对方,以满足彼此之间产生的安全感和亲近感。
何时需要关注依附行为虽然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展现一定程度的依附行为,但过度依赖或者不健康的依附行为也可能导致关系问题。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引起重视:频繁产生猜忌、控制或嫉妒情绪。
出现无法容忍离别或分离状况。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引言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威尔(John Bowlby)和玛丽·艾恩斯沃斯(Mary Ainsworth)共同发展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用于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依恋是人类生命早期的基本需求,它与个体的安全感、快乐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根据依恋理论,人类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四种类型并讨论其特点和影响。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依恋理论中最健康和稳定的一种类型。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和自信,能够建立稳定、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关系。
他们在过去的依恋经历中很可能得到了持续的关心和爱。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寻求并接受支持,而且在与伴侣或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交往模式。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独立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害怕依赖和依赖别人,倾向于独自处理问题和情感,并试图保持与他人的疏离。
他们可能有过被忽视或被拒绝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不相信依恋关系,并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
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表现出冷漠、不为他人考虑和难以接近的特点。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是一种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依恋类型。
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爱的人抛弃或不爱自己,常常表现出过度关注和依赖,希望通过控制他人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
他们可能有过不稳定和不一致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对依恋关系保持不安全的信心。
焦虑型依恋的人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关心,并可能在关系中表现出嫉妒、依赖和情绪不稳定。
混合型依恋混合型依恋是指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点的人。
这些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依恋模式,即有时候回避和独立,有时候又非常紧张和依赖。
混合型依恋的人经常在关系中体验到紧张和不安全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
结论依恋理论的四种类型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依恋关系的框架。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和稳定的类型,回避型依恋是相对独立和独立的类型,焦虑型依恋是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类型,混合型依恋是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特点的类型。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
通过探究人们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恋模式,依恋理论解释了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解析依恋类型的形成,探讨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后讨论如何应用依恋理论来改善人际关系。
一、依恋理论的概述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后来由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思进一步发展完善。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这三种类型。
二、依恋类型的形成依恋类型的形成主要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型依恋中,父母能够建立稳定、关爱的关系,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而回避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可能缺乏情感互动或者不可预测的行为,导致儿童避免依赖他人;焦虑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的关爱是不稳定的,导致儿童过度依赖他人。
三、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类型对于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建立稳定、互助的人际关系,能够信任他人并寻求支持;回避型依恋者常常难以表达情感,避免亲密关系,难以建立信任;焦虑型依恋者则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高度敏感,担心被拒绝,常常产生过度依赖的行为。
四、应用依恋理论改善人际关系依恋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促进更加健康的依恋样式。
首先,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助于认识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其次,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可以解决依恋样式中的问题,建立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培养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可以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总结起来,依恋理论为解释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和通过适当的方法改善依恋样式,可以促进更加健康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理解依恋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是非常有益的。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的解释。
一、依恋理论的解释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解释人际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恩斯沃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依恋需求,并通过形成依恋关系来满足这一需求。
依恋理论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以及失衡依恋。
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对亲密伴侣有信任感,能够自在地与他人建立互惠关系。
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表现出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和恐惧,回避型依恋者可能避免亲密关系,焦虑型依恋者则经常担心被抛弃。
失衡依恋是指个体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不一致的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征。
二、依恋模型的解释除了依恋理论,依恋模型也为解释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
依恋模型主要关注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和外部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并将依恋过程描述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依恋模型认为,个体的早期依恋经历对其形成内部工作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一个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源自于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得到可靠的关爱和照料。
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则可能在早期依恋关系中经历了不可靠或冷漠的对待。
三、依恋与亲密关系的影响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具有深远影响。
一方面,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稳定和满意的亲密关系。
另一方面,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和行为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冲突等。
研究还表明,人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身体健康和生理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充满爱和支持的亲密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水平,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相反,不良的亲密关系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和健康问题。
四、培养和改善亲密关系的建议为了培养和改善亲密关系,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对方,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依恋理论详解
依恋理论详解作者:Eleanor Willemsen 和Kristen Marcel 译者:董建中 1. 什么是依恋?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
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
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
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
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
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
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
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
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
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避型21%
当母亲离去时,表示强烈反抗 当母亲回来时,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 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焦虑矛盾型 14%
中高水平的寻求亲近、回避和反抗的结合 出现一些矛盾的行为,恐惧,无目的,无连续,无组织性,无 方向性,异常动作。 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
混乱型 4%
思考
目 录
一:依恋概念
1.人类天生有依恋的需要 2.接触产生最初的母子依恋 3.依附通过发出信息来建立
二.儿童依恋理论
1.儿童依恋类型的差异分类 2.依恋行为系统 3.依恋策略 4.儿童依恋到成人:内部工作模式
三:成人依恋
1.成人依恋与儿童依恋的关系 2.简单问卷,维度区分依恋类型 4.成人依恋类型的差异分类:安全性,痴迷型,恐惧型和疏离型 5.依恋传递,多重依恋,安全行为,伴侣选择,稳定性研究 6.三个内在结论 7.依恋带来的启示,如何改变依恋
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 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 ,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 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来获得内心 的安适坦然,过度地寻求认同 ,沉溺于人际关系。 总觉得自己被误解和不受赏识 ,认为自己的情人和朋友都不 可靠,不愿意与自己建立持久 的关系。 对人际关系怀着混合的情感, 这就使人处于爱、恨、怀疑、 拿不起、放不下的冲突情感之 中,导致不稳定和矛盾的心理 状态。 担心恋人并不真正爱自己,或 者会离开自己。 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 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 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依恋行为系统
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
是
他接受我吗
用眼睛搜寻,主动跟随, 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 续下去
他关注我吗
否
是 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 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 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 为 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 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 理亲近水平
否
会体验到焦虑,并表现出 各种依恋行为
思考
精疲力竭等不愉快体验, 长时间的与母亲分离或者 母亲“失踪” 孩子会无助,失望和抑郁
思考
多重依恋
近几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人员对鲍尔比的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多重依恋 关系的假设。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 老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就不必具 有一致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这种依恋关系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尚不足 以支持这一理论假定。 在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还表明,当师生依恋关系的特质也被用来预测儿童 在校社会交往能力时,其预测性高于亲子依恋关系。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儿童在学校 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建立同伴关 系的模式,并认为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的作用。 但是类似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关注。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几乎每 个人都要经历的一生中最一长的一段人际关系—婚恋关系,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问题 又有着巨大的关系。 思考
对个人的看法相对积极,但是 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和他人 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 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 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他们 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相信自 己能自力更生,不在乎他人是 否喜欢自己。关注替代选择, 会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爱情选 择,更容易被新结识的人所吸 引。 希望将来的伴侣不给他们提供 帮助,因为他们不打算反过来 做任何报答。 往往在关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转 变之前就开始退缩,他们对爱 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 靠或过分急于要承诺。结果是 ,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 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 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 。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 密的关系。
依恋相关回避: 回避亲密 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 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 高:不愿依赖 别人或向别人 开放。 与伴侣亲密接 触时烦躁不安
安全型:对亲密关 系和相互依赖安心 并且积极寻求,乐 观,好交际
疏离型:自立,漠视亲 密关系,冷淡,独立, 高冷,神秘,不担心被 拒绝,但却不喜欢亲密 接触 思考
低:对伴侣更有安全感
一个得到爱的孩子 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 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以被爱。
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 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 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
它的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 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 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 思考 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 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投 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
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 的, 可能出于害怕被拒绝而极力避 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 他们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 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而 一旦建立了亲密关系,又往往 会过度担心伴侣会离开自己, 整天提心吊胆。有时想到与伴 侣亲密相处时他们就会感到恐 惧。 常常表现出惧怕亲密关系和拒 绝信赖别人的倾向。 往往在关系未能向好的方向转 变之前就开始退缩,他们对爱 情多疑且冷淡,认为别人不可 靠或过分急于要承诺。结果是 ,他们觉得难以完全相信和依 赖别人,只要有人试图在感情 思考 上亲近他们,他们就开始紧张 。从根本上讲,他们在回避亲 密的关系。
依恋理论
1
定义: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 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 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 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发展: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 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 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PPT下载:/xiazai/
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 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 上与自己过于亲近。无论我们 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 找到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做自 己的伴侣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 件好事。
依恋传递
依恋传递 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抚育方式及敏感性,从而影响孩 子的依恋安全性,于是导致了依恋代际传递性的研究。虽然关于依恋是否存在代际传 递性这一问题,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在孩子 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日益重视。
自我认知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 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 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回避型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 的回避型 人们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 亲密接触,是因为存在两种 不同的原因。 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 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 拒绝和欺骗。 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真正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 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 密的依恋关系
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 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 太亲密
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 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
思考
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 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 的情绪联系,以爱情关系中的 关怀、亲密感、支持和理解为 标志。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 、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 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 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其他 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 和让别人依赖自己。
人类天生有依附的需要
依恋具有 本能性 依恋具有 遗传性
婴儿需要被保护、养育才能生存 成年人类需要保护和养育婴儿 才能延续基因
可爱,亲近行为 爬向母亲,哭喊,搜寻
思考
接触产生愉悦
接触
铁丝
软布
幼猴会依恋于软布做的母猴, 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 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幼猴发现害怕的事物时, 会跑向软布母猴, 思考 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
高:忧虑于伴侣是否可亲近、 及时响应、关注自己,忧虑分离
痴迷型:对有损亲密关系的 任何威胁都不安和警惕,感 情中“贪婪”“妒忌”。渴望亲 密接触但害怕被拒绝 恐惧型:害怕被遗弃,不信 任他人,猜忌多疑,害羞, 在亲密关系中坐立不安又担 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
低:更乐意与 别人亲密、 在依赖别人和 让别人依赖自 己时更有安全 感 亲密关系中感 到舒心和轻松
伴侣选择
跨文化研究似乎表明婴儿的依恋安全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母亲最希望的模式。但显然无 法对婴儿进行类似的研究,因为无法询问婴儿是否喜欢能带来安全感的依恋对象。 在寻求长期关系的成人看来,潜在约会对象身上的能够使她响应婴儿的照看者品质, 如专注、热情和敏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伴侣在一起。一些证据似乎表明, 人们最终与之建立关系的伴侣,是那些肯定自己的与依恋关系有关的已有信念的人。 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是那种依恋而与他人在一起,而是我们已经事先筛选,我们更愿意 选择某种依恋的伴侣。
接触产生愉悦
依恋策略:个体在寻求依恋关系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遭遇问题或者 需要有协助 更加猛烈地强化接近依 恋企图,直到获得依恋 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 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 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 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初级依恋策略
过激依恋方式
不激活依恋方式
寻找安全基地:妈妈 内化为父亲,朋友,老 师,恋人, 或者一个环境,如看书, 独处 激活
柔软提供 安全感
接触带来 愉悦
奶瓶
依恋差异分类
与母亲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 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 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 续玩游戏
安全型 65%
当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 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 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 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