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趋势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数据来自Argonne实验室
材料三:LiFePO4-Li3V2(PO4)3复合
¾ 特点 结合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势,使LiFePO4具有更好的倍率特性 ——LiFePO4热稳定性好,但电子、离子传导性差 ——Li3V2(PO4)3具有高可逆容量(197mAh/g)、较高电压平台和快离子传导特性。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ngle/degree
电化学性能(半电池)
¾半电池容量与首次效率较高,3.0~4.2V电压范围达到NMC111的水平
Voltage/ V(vs.Li+/Li)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0
coin cell charge/discharge: 0.1C ambient temperature
钛酸锂应用示例
电池体系(锰酸锂电池)
——正 极:LM021-HB(湖南杉杉,高温型) ——负 极:Li4Ti5O12(湖南杉杉) ——电解液:LD124(东莞杉杉,普通型)
参数设计(063048)
——正极 配比:活性物质: SP : PVDF= 92 : 3 : 5 双面密度:1.80g/dm2 压实密度2.6g/cm3
适用范围:混合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硬炭
反应机理:
对多组分的沥青芳烃混合物进行交联处理,低分子的芳烃在热化学 反应条件下,连接成高分子的稠环聚合体,进一步炭化促进了细孔 发达,得到碳平面网格结构的硬炭材料。
—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 硬炭
SS硬炭 外样硬炭
粉末特性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软炭
2.常规指标、粒径分布图、SEM图:
样品编号 标准
D50 真密度 振实密度 比表面积 灰分 放电容量 首次效率
µm g/cm3 g/cm3
m2/g
% mAh/g
%
8.0~14.0 ≥1.70 ≥0.80 2.0~4.0 ≤0.20 ≥240.0 ≥80.0
SC-1-101002 9.8 2.03 0.90
材料一:不同组分的三元材料复合(核-壳结构材料)
LiNi0.8Mn0.1Co0.1O2(核)
+
LiNi0.46Mn0.31Co0.23O2(壳)
LiNi0.64Co0.18Mn0.18O2
内核 壳
¾ 结构特征与优势
——内核为LiNi0.8Mn0.1Co0.1O2,具有高容量特点 ——壳层为梯度材料,平均组成为LiNi0.46Mn0.31Co0.23O2,
¾在常规电解液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
倍率放电性能
倍率
3.0 9, 7, 5, 3, 2, 1, 0.5C
(C)
0.1
2.5
0.5
2.0
1
LiMn2O4/Li4Ti5O12 Cell
2
Charge: 2.8V
1.5 Discharge: 1.0 V At room temperature
3
1.0
5
9, 7, 5, 3, 2, 1, 0.5C
5nm
Voltage/V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2.8 2.6 2.4
0
10C 5C 2C
2C 5C 10C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Specific capacity/mAh/g
负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石墨类负极的发展趋势
¾在4.2或4.3V的截止充电电压下,循环性能优异 ¾在4.2V的截止充电电压下,50度循环优异
Capacity/(mAh/g)
160
150
140
130 Full Cell
120 charge:1C 110 dishcarge:1C,~2.75V
4.3V, 25oC 4.2V, 50oC 4.2V, 25oC
4.截止电压为0.005v~2v时扣电容量、效率与温度曲线: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软炭
5.截止电压为0.1v~2v时扣电容量、效率与温度曲线: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钛酸锂
——未来电动车、贮备电源的理想负极材料
¾ 材料的优势
——结构稳定,充放电过程的体积变化接近零
——热稳定性好
——循环非常稳定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 —硬炭发展介绍 —软炭发展介绍 —钛酸锂发展介绍
3、合金材料发展趋势
1、石墨类负极的发展趋势
四个方面
1、高能量密度负极(容量〉365,压实1.75-1.8,循环500次)
2、高倍率负极
3、低成本负极
4、负极材料复合
目前
未来
中间相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天然石墨复合
趋势
合金类复合材料
Voltage (V)
充放电曲线
3.0
2.5
2.0
HC-2
1.5
1.0
118-6
0.5
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Capacity (mAh/g)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软炭
1.产品简介 简介:采用特殊原材料,经过高温热处理得到易石墨化炭。 特点:性价比高,便于SOC估算。 适用范围:电动车动力电池。
¾ 存在的问题 ——Li、Ni元素容易混排,引起容量下降,并导致倍率性能劣化 ——高充电电压下材料的循环性能差
¾ 解决问题的措施 ——掺杂
¾样品特征
——扣电0.1C容量约152mA/g(vs. Li+/Li,3.0~4.2V),达到NMC111的水平 ——常温与高温循环较好 ——倍率性能有待提升
主要理化指标
4.2V 4.3V 4.4V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Capacity/ (mAh/g)
Voltage/V
3.0~4.2V 3.0~4.3V 3.0~4.4V
Capacity 首次效率
/(mAh/g)
/%
152
90
164
90
178
88
电化学性能(全电池)
¾ 存在的问题 ——电子导电性差 ——倍率性能差
¾ 解决问题的措施 ——纳米化
负极材料
天然石墨 人造石墨 Li4Ti5O12
负极材料性能对比
容量 (mAh/g)
电压 /V
热稳 定性
350~365 ~0.2 较差
330~355 ~0.2 较差
160~170 ~1.56

循环 寿命 一般 优

安全 性能 尚可 尚可
——负极 配比:活性物质: SP : LA133 = 90.5 : 3.5 : 6 双面面密度为1.40g/dm2 压实密度1.8g/cm3
——充放电电压 1.0-2.8V
Voltage/V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钛酸锂
LiMn2O4/Li4Ti5O12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¾放电平台接近2.5V
提高热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
——高电压下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两者结合既提高材料的容量,又满足高安全性要求
注:数据来自Argonne实验室
核壳结构LiNi0.64Co0.18Mn0.18O2的性能
三高优势
——高容量
——高循环稳定性
——高热稳定性
——高热稳定性 4.3V充电状态下,放热 峰温度达到280℃
¾为类球形颗粒 ¾过渡金属与锂的混排得到较好的抑制 ¾具有较高的压实密度
指标 D50 pH BET Li2CO3 振实密度 压实密度
单位 um
m2/g
% g/cm3 g/cm3
参数 8-11 11.2~11.4 0.6~0.8 0.2~0.3 1.8~2.0 3.2~3.3
Intensity/A.U
解决问题的措施 ——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目前还没有适应此电压范围的商业
化电解液
2、低成本化
——开发含钴少或不使用钴的材料——Li(Ni0.5Mn0.5)1-xMxO2
¾ 材料的优势 ——低钴或无钴材料可降低成本 ——热稳定性好,可在高电压下使用 ——高充电电压下可获得高能量密度
电化学性能(半电池)
¾半电池容量较高,体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ຫໍສະໝຸດ Baidu
Voltage(vs.Li)/V
10C,5C,2C,1C,0.1C
2.5
Li4Ti5O12/Li Cell
Charge: 2.5 V
Discharge: 1.0 V
2.0
At room temperature
1.5
1.0 0
10C,5C,2C,1C,0.1C
项目
粒径,D50 真密度
振实密度 比表面积
灰份 首次放电容量 首次库仑效率
单位
µm g/cm3 g/cm3 m2/g
% mAh/g
%
典型值
杉杉硬炭
国外样品
10.9
10.8
1.71
1.54
1.09
0.93
3.7
3.7
0.14
0.02
270.5
273.2
80.3
79.6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硬炭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天然石墨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中间相石墨负极材料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硬炭
简介:采用优选的沥青原料,与添加剂混合进行交联处 理等工序,前驱体经高温炭化制得具有难石墨化性的硬 炭材料。
特点:具有较宽的嵌锂电位范围和良好的锂离子扩散系 数,便于锂离子快速嵌入而不析出金属锂,特别适合HEV 对大功率充电特性的要求
LiNi0.5Mn1.5O4 135 4.7 125 4.5 ~3.0 563 103 1689 77
LiCoO2 158 3.9 148 3.7 ~4.0 548 100 2192 100
LiMn2O4 115 4.0 105 3.8 ~3.0 399 73 1197 55
¾存在的问题 ——高电压下液体电解质的稳定性差
2.1 0.10 257.3 85.0
体 积 (%)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0.01
0.1
1
SC-1-101002, 2010年10月22日 13:23:56
粒度分布
10 粒度 (μm)
100
1000 3000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软炭
3.充放电曲线: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软炭
LiMn2O4; ——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提高尖晶石锰酸锂的能量密度。
各材料的贮能特征比较
¾ LiNi0.5Mn1.5O4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超过LiCoO2电池, 体积能量密度约为LiCoO2电池 的77%
材料 扣电容量(mAh/g,4.3V) 电势(V. vs.Li) 全电池容量(mAh/g) 电池电压(V,vs. LiC6) 压实密度(g/cm3) 全电池正极活性物 (Wh/kg) 质质量能量密度 相对值% 全电池正极活性物 (Wh/l) 质体积能量密度 相对值%
100
90
8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Cycle
Voltage /V
3.0~4.2V 3.0~4.3V 3.0~4.2V
温度 /℃ 25 25 50
Capacity /(mAh/g)
140 145 152
3、各种正极材料的复合
——将衍生出众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正极材料体系,满足高容量、 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电池的需要
——高容量 半电池在3.0~4.4V、 1C下容量达到209mAh/g
——高循环稳定性 半电池在3.0~4.4V、 1C下 循环500次,保持率高达96%
注:数据来自Argonne实验室
材料二:xLi2MnO3-yLiMn0.5Ni0.5O2复合材料
¾ 特点(高容量) ——LiNi0.5Mn0.5O2理论容量为184mAh/g ——Li2MnO3理论容量为158mAh/g ——总理论容量:342mAh/g ——首次库仑效率82% ——第10次循环容量245mAh/g
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杉杉科技 技术支持中心 刘铁建
正极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高电压尖晶石Ni-Mn 2、低成本化(Ni-Mn层状材料) 3、正极材料复合
高电极电势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
¾ LiNi0.5Mn1.5O4的优势 ——电极电势约4.7V(vs. Li+/Li),远高于LiMn2O4; ——放电容量超过130mAh/g(vs. Li+/Li),远高于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Specific capacity/mAh·g-1
Rate 0.1C 1C 2C 5C 10C 10C/1C
capacity (mAh/g) 166.2 160.6 156.1 145.1 128.1 79.8%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钛酸锂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钛酸锂
主要理化指标:
¾为纳米尺度的团聚体
指标 D50 BET 振实密度 压实密度
单位 um m2/g g/cm3 g/cm3
参数 3~6 7~11 0.9~1.2 1.8~2.1
Intensity / a.u.
20
40
60
80
2-theta / degree
2、汽车电池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钛酸锂
0
20
40
60
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