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的产生过程 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第4章抗体PPT课件

• 抗体的概述 • 抗体的结构 • 抗体的产生与类别 • 抗体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抗体的概述
抗体的定义
抗体(Antibody):指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经一系列活化、增殖、 分化后形成的浆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抗体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被动免疫
将含有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机体,使机体获得特异 性免疫力。
抗体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01
02
03
抗原定位
通过抗体标记抗原,研究 抗原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定 位和分布。
免疫细胞功能研究
抗体可用来研究免疫细胞 的活化、分化、凋亡等过 程,有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与相 应的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的类型
IgG
IgM
IgA
IgE
免疫球蛋白G,是血清中含量最 高的抗体类型,也是唯一能够 通过胎盘的抗体类型。它具有 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 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
免疫球蛋白M,是初次免疫应 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主 要存在于血液中。它具有抗菌、 抗病毒、抗毒素等作用,但效 价较低。
疾病的抗体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03
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
抗体在免疫治疗和免疫调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进一步探
索其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合物,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
抗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 体系统,通过补体的级联反应 ,发挥溶解和杀伤作用。
抗体产生的过程

抗体产生的过程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分子,它们能够识别并结合外来的抗原,从而帮助机体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抗体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与调控。
本文将从免疫细胞的活化、抗原的识别、抗体的合成等方面,详细介绍抗体产生的过程。
免疫细胞的活化是抗体产生的第一步。
当机体遭遇外来抗原时,免疫系统中的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会摄取并陈列抗原碎片,将其展示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
这些抗原递呈细胞会迁移至淋巴器官,与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若抗原递呈细胞激活了T细胞,就会启动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
激活的T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其中一部分T细胞成为辅助T细胞(Th细胞),它们与B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促进抗体的产生。
抗原的识别是抗体产生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免疫细胞的活化过程中,B细胞也会与抗原发生结合。
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BCR)通过与抗原结合,使B细胞得以识别与特定抗原相对应的免疫刺激。
一旦B细胞与抗原发生结合,就会激活B细胞并启动抗体产生的过程。
抗体的合成是抗体产生的核心环节。
激活的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这些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能力。
在浆细胞的内质网中,抗体的基因已经被转录和翻译,形成了完整的抗体分子。
这些抗体分子会被包裹在细胞质内的囊泡中,然后通过分泌途径释放到细胞外。
一旦抗体进入体液中,它们就会与抗原结合,并参与到机体的免疫反应中。
抗体通过结合抗原,可以中和病原体、促进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激活补体系统等,从而协助机体清除病原体。
除了浆细胞外,激活的B细胞还可以分化为记忆B细胞。
记忆B细胞具有长时间存活的能力,并且能够迅速应对再次遭遇相同抗原的情况。
当机体再次遭遇相同抗原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从而迅速启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就是机体具有免疫记忆的原因,也是疫苗接种等免疫策略的基础。
总结起来,抗体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免疫细胞的活化、抗原的识别和抗体的合成三个关键步骤。
医学免疫学课件——抗体

3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tibodies
抗体 Antibody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3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tibodies
独特型分子可刺激异种、同种异体以及自体产生相应 抗体,即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 antibody,AId), 在免疫网络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体 Antibody
03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体 Antibody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பைடு நூலகம்
1 抗体的结构 Organization of antibodies
抗体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papain): —— 2 Fab + Fc
➢胃蛋白酶(pepsin): —— F( ab' )2 + pFc'
Nursing School of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抗体 Antibody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抗体(antibody, Ab ):是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增殖 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 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第03章抗体制备

第三节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一、免疫动物的选择
抗原与动物种属之间的关系 动物的个体因素 抗原的性质与动物种类 抗体的用量和要求
IgY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无需采血,只需收集免疫母禽产下的禽蛋即可提取 抗体;
使用少量的抗原免疫禽类既可获得大量的质量均一 的特异性IgY;
噬菌体抗体库主要工作流程
从外周血或其他免疫组织器官克隆出全套抗体基因菌体表达,构建全部Ig cDNA的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含有目的Ig表达的噬菌体。 建立目的Ig表达的噬菌体抗体库。 扩增制备噬菌体抗体。 纯化抗体。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主要特点
IgY抗体耐酸、耐热,经巴氏消毒后活性依然存在, 因此容易保存和运输;
由于种系发生距离相差很大,禽类IgY与哺乳动物免 疫球蛋白之间不会发生交叉反应;
IgY不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不与类风湿因子或 Fc受体相结合,避免在免疫检测过程中产生假阴性或假阳 性结果;
IgY对哺乳动物抗原的敏感性高。
二、抗原剂量的选择
四、采血方法
颈动脉放血法 静脉采血法 心脏采血法
五、抗血清鉴定及保存
抗体效价和纯度的测定 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抗体亲和力的鉴定 抗血清的保存
六、抗体的纯化
IgG类抗体的纯化:盐析法粗提γ-球蛋白、离子交换 层析提取IgG、亲和层析法。
特异性抗体的纯化:亲和层析法、吸附法
七、多克隆抗体的特性和应用
用于某些疾病的紧急预防,例如破伤风和Rh不合的 新生儿溶血症等。
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的治疗。 应用于某些疾病的临床检验。 在科研中常用于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等。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细胞学基础知识初步学习ppt课件

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器官:心脏、大脑、肺等等 人体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二、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
核糖体负责合成肽链, 随后在内质网上合成 蛋白质,最后经过高 尔基体包装加工,通 过细胞膜将蛋白质运 出细胞外。
三、蛋白质的形成——结构
所有蛋白质都是由 20种不同氨基酸连 接形成的多聚体, 在形成蛋白质后, 这些氨基酸又被称 为残基。 那么这些氨基酸又 是如何连接在一起 形成蛋白质的呢?
三、蛋白质的形成
DNA 翻 译 的 过 程
RNA
Protein
转运RNA是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类小分子核糖核酸。 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的能指导蛋白质合 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 转运RNA的作用?信使RNA的作用?核糖体的作用?什么叫遗传信息?怎么体现?
四、抗体结构简介
这是两种抗体的结构图,这只是对抗体两种不同的描述形式,右边的图可能 更加符合抗体实际的空间结构,那些条状的物质其实就是多肽,多肽盘曲折 叠就形成抗体,一追求卓越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 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 客户满意!
一、抗体的产生过程
记忆细胞对抗原具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当抗原二次感染机体时,记忆细胞可 直接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并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二、细胞——简介
浆细胞 抗体
在抗原二次感染机体时,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 ,这里我们就稍微深入的了解一下浆细胞时怎样产生抗体的。那么首 先我们要回顾一下高中的知识,什么是细胞。
抗体PPT课件

重链与轻链
可变区和恒定区
3、铰链区:
位于CH1和CH2之间可转动的区,含丰富的脯氨 酸,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 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对蛋白酶敏感
铰链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但是它与其它的功能区相
关。它位于CH1和CH2之间。铰链区可以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转动 或伸展,使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位点更好地与两个抗原
1、重链与轻链
► 重链(heavy chain, H链 2条) 约450-550氨基酸
1)根据重链恒定区抗原特异性不同,可将重链分为5种:、、 、、。其相应Ig为IgG、IgM、IgA、IgD、IgE, 2)同一种动物,不同免疫球蛋白的差别就是由重链决定的。
► 轻链(light chain, L链 2条) 约210个氨基酸
第三章 抗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球蛋白的 结构和分类、控制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基因、免疫球蛋 白的合成与分泌。 【重点】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分类。 【难点】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一、概述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抗体的异质性 四、免疫球蛋白类别与功能多样性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区中非HVR部分的氨 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此为FR。VH和VL各有4个FR, 分别用FR1、FR2、FR3、FR4表示。
26
B细胞表位ຫໍສະໝຸດ 表位抗 原抗体 CDR
CDR分布
BCR/TCR/Ig
Ag
⑵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 位于Ig分子的C端,占轻链1/2和重链3/4(IgA、 IgD)或4/5(IgM、IgE)。 重链的恒定区:CH 轻链的恒定区:CL 在同一种属中,同一类重链和同一类轻链C区氨基酸 的组成或者排列比较恒定。 介导Ig多种生物学功能。
详细介绍抗体的生产制备ppt课件

③人工合成佐剂: 如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双链多聚腺苷 酸:尿苷酸(poly A:U);
④油剂:如弗氏完全佐剂、花生油乳剂等;
⑤纳米佐剂
5/6/2019
18
应用最多的是弗氏佐剂和细胞因子佐剂
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 完全佐剂:液体石蜡+羊毛脂+卡介苗 弗氏佐剂:抗原=1:1 乳化成“油包水”乳液
常用载体:蛋白质类如: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清蛋白、兔血清清蛋白 等。多肽聚合物:如多聚Lys(赖氨酸)
大分子聚合物:如羟甲基纤维素;
半抗原-载体连接方法:常用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吸附的载体有羟甲基纤维素等,其借助电荷和微孔吸附半抗原;
化学法则是利用某些功能基团把半抗原连接到载体上。
5/6/2019
(2)细胞破碎:提取细胞可溶性抗原,需将细胞破碎,常用方法有冷热交替 法、超声破碎法,反复冻融法、自溶法和酶处理法等。
5/6/2019
10
(3)蛋白提纯
① 超速离心法:常用密度梯度介质有蔗糖、甘油;
② 选择性沉淀法(盐析沉淀法):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理化 特性的差异,采用各种沉淀剂或改变某些条件促使蛋白质抗 原成分沉淀,从而达到纯化的目的。如选用33~50%饱和度 的硫酸胺收集沉淀物;
沈阳农业大学 免疫学第三章 抗体PPT幻灯片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类别
三、Ig的类别转换
第二节 抗体多样性的原理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 三、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第三节 抗体的功能
一、V区的功能
二、C区的功能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三、基因工程抗体
三、Ig的类别转换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在多种因素影响下
可转变为合成IgG、IgA或IgE。 IgG
IFN-γ
IgM
IL-4
IgE
IL-5
Ig的类别转换是重链C区发生了变化,V区不变
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不变
IgA
与同一抗原决定簇结合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
H链C区的不同:
γ: Gammar---IgG α: Alpha---IgA μ: Mu---IgM δ: Delta----IgD
区、
CH4区
各功能区的功能
(1)VL和VH:抗原结合的部位 (2)CL和CH1:提高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 (3)CH2(IgG)和CH3(IgM):补体 结合部位
(4)CH3(IgG):与多种免 疫细胞的Fc受体结合
FcγR (5)CH4(IgE):与多种免疫细
胞的Fc受体结合 FcεR
二、免疫球蛋白的类别
先重链
先D-J 后V-DJ
重排是通过重组酶识别V、 (D)、J基因片段两侧 的重组信号序列,再通 过切断和修复DNA而实
现的。
后轻链
先κ 后λ
V基因片段编码重链可 变区约98个氨基酸, 包括CDR1、CDR2和
部分CDR3
D基因片段编码 重链可变区大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pptx

思考题
➢ 某养殖场对初生5日龄仔猪进行了伪狂犬疫苗的免疫,三天后 该地区伪狂犬病爆发,为防疫情波及,再次进行免疫,最终却 未能抵御本次疫病传播,根据抗体产生的规律进行分析此次疫 病防控失败的原因。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内容提要
Ⅰ
初次应答
Ⅱ
再次应答
Ⅲ
回忆应答
Ⅳ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Ⅴ
课后思考
Company Logo
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
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
特点
须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 产生抗体以IgM类为主 抗体总量较低 持续时间短 抗体亲和力较低
再次应答
再次应答 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记忆性B细胞
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与记忆T细胞相互作用。 特点
激活免疫应答的抗原量明显减少。 潜伏期明显缩短。 抗体产量高,维持时间长。 抗体以IgG为主,亲和力一定时间后,在体 内逐渐消失,此时机体若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可使已消 失的抗体快速回升,称为回忆应答。
实践意义
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隔一定时间 进行再次免疫,可起到强化免疫的功效 。
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实践意义
再次应答和回忆应答提示我们,在预防接种时间隔一定时间 进行再次免疫,可起到强化免疫的功效 。
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
实践意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意义
记忆性T细胞
记忆性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特性
APC 抗原浓度 潜伏期 高峰浓度 维持时间 Ig类别 亲和力 无关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免疫应答概述
• 免疫应答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 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一系 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即免疫细胞识 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 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2
3
4
TI-1 抗原
TI 与 TD 抗 原
TD 抗原
12 B1 细胞
CD4
1 2 CD40/CD40L
浆细胞——→L链、H链————→聚合装配———→
多聚核糖体
光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出芽
胞膜
———→ ———→——→小泡———→抗体于细胞外
22
2019/9/12
23
◘ 重链家族:L、V、D、J、C五类片段 D--diversity segment 高变区
14
15
16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总结图
重链
1、D→J重组
轻链
2、V→DJ重组
5、V→J重组
3、VDJ-μδ转录
6、转录VJ-κ 或 VJ-λ
4、翻译μ和δ
7、翻译 κ 或 λ
8、膜IgM 膜IgD 第一次抗原
12
3.效应阶段: 浆细胞产生抗体 发挥效应。 (1)中和作用 (2)激活补体 (3)调理作用 (4)ADCC (5)参与超敏反应 (6)选择性传递
13
重链和轻链片段的重组连接
◘ 轻链基因家族的组成:L、V、J、C四类基因片段 L--leader segment V --variable segment J--jioning segment C--constant segment
CD40L—CD40 2.Th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4、IL-5、IL-6、
IL-10、IL-13)辅助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9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进 入原始淋巴滤泡
暗区:分裂中的生发中心 母细胞和少量的滤泡树 突状细胞
明区:分散的生发中心细
胞和众多滤泡树突状细
胞
明区
暗区
生发中心
树突细胞
初级淋巴小结
早期生发中心
B记忆 细胞
生发中心 浆细胞
10
TD 抗 原 诱 导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的 过 程
Th 细胞活化、 增殖
B7 MHC-II
CD28
CD4
TCR Th
APC
ICAM LFA-1
Th
Th
分泌细胞因子
Th
CD40L CD40
BCR
抗原
浆细胞
B 细胞扩增
11
2019/9/12
B2 细胞
Th细胞
5
体液免疫的发生过程
1.感应阶段: B2细胞通过BCR识别TD-Ag的构象决定簇,此为
第一信号。 Igα 和 Igβ 把 第 一 信 号 传 递 到 胞 内 , 协 同 受 体
CD19和CD21辅助第一信号的传递。
6
2.反应阶段: (1)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抗原内化,经加
工、处理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递呈到B细胞表 面。 (2)B细胞与Th2间的相互作用为B细胞的活化 提供第二信号: 主要为CD40-CD40L
7
8
Th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B细胞对Th细胞的作用 1.在再次应答过程中,B细胞加工、递呈抗
原给Th细胞 2.B细胞为Th细胞提供协同刺激分子:B7 Th细胞对B细胞的作用 1.活化的Th细胞为B细胞活化提供共刺激分子
9、分泌型IgM T依赖抗原抗原、TH
10、换成IgG 或 IgA 或 IgE
20
免疫球蛋白的表达、装配与分泌
B细胞发育与抗体形成
骨髓干细胞→原B细胞→前B细胞→幼B细胞→膜抗体
骨髓--外周循环 ——————→成熟B细胞→
抗原
浆细胞→抗体 记忆B细胞
21
抗体装配与运转
粗糙内质网
多聚核糖体
粗面内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