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超大型铜矿床

合集下载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中国境内著名的成矿带之一,该地区分布有众多的矿床,其中铜矿床是比较重要的矿床之一。

这些铜矿床的分布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其中碰撞后铜矿床是经历了中生代早期印度洋-亚欧大陆的碰撞过程形成的。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形成是与新生代大陆板块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的,它是印度洋板块向北侵入、压迫欧亚大陆板块形成的。

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区域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和压迫作用,形成了深大岩浆侵入和岩浆水热作用成矿的有利条件。

在这一计划的构造背景下,铜矿床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成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了碰撞后铜矿床。

这些铜矿床在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地构造背景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影响。

碰撞后铜矿床的矿化主要是由深大岩浆侵入、水热活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作用相互配合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深大岩浆侵入沉积岩层,导致沉积物岩石产生变质作用,同时还释放了大量的热液,这些热液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金属离子。

在这些热液作用下,沉积物岩石中的铜矿床会发生化学变化,矿物学组成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碰撞后铜矿床的矿体。

除了成矿物质来源,区域构造演化也是影响碰撞后铜矿床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大地构造背景的不断变化导致矿床形成和演化的复杂和多样性。

这些铜矿床的产出往往与区域构造发育和演化有关,例如锌锡多金属矿中的铜矿床主要分布于变形岩中,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在深大岩浆侵入体附近或夹屑中局部聚集分布。

综上所述,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是在中生代早期印度洋-亚欧大陆的碰撞过程中形成的。

这些铜矿床的产生往往受到大地构造背景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在今后的矿床勘探和开发中,应注重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求更好地解释矿床形成和开发条件,实现合理、高效的资源利用。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的碰撞后铜矿床是中国境内著名的铜矿床之一。

18588565_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18588565_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1000 0569/2019/035(03) 0879 96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3 16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王勤1 唐菊兴2 陈毓川3 侯俊富4 李彦波5WANGQin1,TANGJuXing2,CHENYuChuan3,HOUJunFu4andLIYanBo5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3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4 中铝西藏矿业有限公司,拉萨 8500005 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格尔木 8160001 CollegeofEarth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 MNR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ResourceAssessment,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AGS,Beijing100037,China3 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4 ChinalcoTibetMiningCo ,Ltd ,Lhasa850000,China5 No 5GeologicalBrigadeoftheTibet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Golmud816000,China2018 08 31收稿,2019 01 06改回WangQ,TangJX,ChenYC,HouJFandLiYB 2019 ThemetallogenicmodelandprospectingdirectionfortheDuolongsuperlargecopper(gold)district,Tibet ActaPetrologicaSinica,35(3):879-896,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3 16Abstract Bycomparing,studyingonthecoexistdeposittypesintheDuolongdistrict,whichcanbedividedintotheporphyrytype,thecrypto explosivebrecciapipetypeandtheepithermaltype,respectively,thispapershowsthatallofthembelongtoasamemagmatic hydrothermalsystem Theporphyry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lowerdomainofthesystem,thecrypto explosivebrecciapipe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topoflowerdomainandtheepithermaltypedepositislocatedinthehigherdomainrespectively Therelativeubietiesamongthemcanberegardedasanindicatorforexploration BasedontherecognitionofprecursorplutonsandconstructionoftheorefieldstructureframeworkinDuolongdistrict,theevolutionprocessofthemagmaanditsmineralizationinthisdistricthavebeenrebuilt,whichshowsthatthemagmacomesfromdeepemplacetotheshallowcrusttoformtheorebodies Furthermore,aregionalmetallogenicmodelforthisdistricthasbeenreconstructed Basedonthismodel,somefavorablemineralizedistricts,suchasGaerqin,Dibaonamugangandsoutheasternpartofthisdistrict,havebeenproposed Thefaultsformedaftermineralizationmayhelptoidentifythemissedbindorebody Erosionandpreservationofporphyryrelatedorebodyareimportantforthestudyonregionalmetallogenicregularity,andthemethodsthatidentificationofprecursorplutonscanbeappliedforexplorationofporphyrydepositsKeywords Porphry EpithermalMetallogenicSystem;MetallogenicModel;ProspectingDirection;DuolongDistrict;Tibet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多龙矿集区内斑岩型、隐爆角砾岩筒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等三种共生矿床类型属同一岩浆 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空间上分别位于这一成矿系统低位域、低位域顶部及高位域,其空间相对位置可作为成矿系统内相关类型矿床的勘查找矿标志。

我国新发现的超大型铜镍矿床:成矿模式、地质物化探特征和找矿模型

我国新发现的超大型铜镍矿床:成矿模式、地质物化探特征和找矿模型

我国新发现的超大型铜镍矿床:成矿模式、地质物化探特征和找矿模型矿区野外基性岩露头(来源:中国地调局网站)东昆仑地区夏日哈木铜镍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潘彤1,李善平2,赵呈祥1,陈静2,金婷婷2,林浩31.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青海省地质调查院3.青海大学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钴硫化物矿床找矿模型赵海超,张金玲,刘彩乐,孙婷婷,王永德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导读:2010年,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根据化探异常,首次在东昆仑造山带发现超大型岩浆熔离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

经多年综合勘查,现已发现333类镍资源量118万吨,平均品位0.68%;铜资源量24万吨,平均品位0.16%;钴资源量4万吨,平均品位0.026%。

为中国近年来重大找矿成果之一,矿床镍资源量全国第二,其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引起地矿人高度关注。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掌握该矿床的成矿模式、物化探异常特征、找矿方向、找矿模型和找矿靶区预测成果等诸多信息,《覆盖区找矿》编辑特将青海省地矿局总工潘彤教授等成矿模式研究成果和青海五院赵海超高工等找矿模型研究成果合并推送,同时展示了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找矿经验。

内容提纲1 区域地质特征(潘彤等)2 成矿动力学背景(潘彤等)3 矿床特征(潘彤等)4 矿床成矿模式(潘彤等)5 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方向(潘彤等)6 成矿模式研究成果总结(潘彤等)7 物化探异常特征与矿床发现(赵海超等)8 建立区域找矿模型(赵海超等)9 找矿预测(赵海超等)10 找矿模型研究成果总结(赵海超等)1 区域地质特征(潘彤等)夏日哈木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侧,东昆仑造山带隶属青藏高原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于东昆仑—鄂拉山一带。

姜春发等认为,东昆仑造山带是横亘在青藏高原内部的一条造山带,也是一条基底隆起带,并划分为东昆仑北带、东昆仑中带及东昆仑南带;张雪亭等将东昆仑划分为东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东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及南缘的巴颜喀拉造山带;潘彤等根据地质事件、火山岩构造组合、沉积建造、成矿作用等,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仑北带(祁漫塔格裂陷槽区)、东昆仑中带(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或中间隆起带)、东昆仑南带(复合拼合带);许长坤将该带划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密集区长期活动成矿带。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一、发现、勘查史紫金山矿床是“七五”期间在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地区发现的特大型铜金矿,是中国大陆首例次火山高硫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矿区位于福建省上杭县城之北14.6km处,东经116°24′00″-116°25′22″,北纬25°10′41″-25°10′44″。

东西长2.3km,南北宽1.9km,面积4.37 km2。

紫金山地区古人早有采金和采铜炼铜的活动,区内发现众多老窿,民间淘金活动亦从未间断。

1960-1983年,该区陆续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先后进行水化学找矿、铜矿普查、区域地质调查、1:2.5万重砂测量等,投入少量的硐井探、钻探及物探方法手段,发现有水化学异常、自电异常、金重砂异常及铜矿(化)体,通过重砂异常检查,基本确定了金矿源范围;1984-1994年,以紫金山铜金矿区西北矿段为中心,对面积约60 km2的紫金山矿田全面开展了地、物、化、研工作,特别是通过紫金山矿区西北矿段金矿普查,投入硐探、钻探工程发现了浅部金矿和深部工业铜矿体,从而取得了金铜找矿的重大突破。

矿区勘查投入钻探77820.80m/127孔、硐探3062.79m、槽探37209 m3、样26421件、物质组分研究1件、可选性试验3件、选冶试验1件、降砷试验1件。

紫金山矿区西北矿段的金矿,1993年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采,是目前国内最大金矿露采矿山,矿山选矿采用堆浸-炭浆联合工艺,年产金超过10吨。

目前正进行深部铜矿开发的前期工作。

二、区域地质紫金山矿区位于东南沿海火山活动带西部亚带,闽西南拗陷带之西南,北西向上杭-云霄断裂带与北东向宣和复背斜南西倾伏端交汇部位,上杭北西向白垩纪陆相火山-沉积盆地东缘。

区内主要出露震旦纪、晚泥盆世-石炭纪、白垩纪地层。

早震旦世楼子坝群(Z1lZ)浅变质岩系分布于中西部,是本区的基底地层;晚泥盆世—石炭纪地层分布于西北部和东南部,是一套粗细碎屑岩、碳酸岩等准地台型沉积岩;早白垩世石帽山群(K1sh)、晚白垩世沙县组(K2s)和赤石群(K2ch)主要分布于南部的上杭盆地,石帽山群为一套陆相火山-沉积岩与铜金成矿关系密切,沙县组和赤石群红色沉积岩系是砂岩型铜矿矿化层位。

我国十六个成矿带及找矿方向

我国十六个成矿带及找矿方向

我国十六个成矿带及找矿方向1.西南三江成矿带西南三江南段:本区东接滇西地区,北至藏滇、川滇省界,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

本区地质构造属于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

已有工作发现德钦羊拉铜矿、维西白秧坪银铅锌矿、思茅大平掌铜矿、中甸普朗铜矿、金平长安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

发现铜、铅、锌、银等矿床(点)数百处,其中部分探明了储量,奠定了该区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地位。

本区主攻铜、铅锌,兼顾银、金等大型矿床的综合评价,以斑岩(玢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

滇西北地区,重点加强普朗斑岩铜矿及其外围、德钦羊拉铜矿外围、红山—雪鸡坪地区外围的铜多金属矿勘查,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率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

目前滇西北地区已控制铜资源量500万吨,远景有望突破1000万吨。

澜沧江南段地区,重点加强腾冲—梁河地区铜多金属矿、大平掌外围以及大红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核桃坪铅锌矿等勘查。

西南三江中段:工作区包括川西和藏东两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水利、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一大批银、铅、锌、铜、锡、金、汞、钨等矿产地。

本区位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向南转折的板块结合碰撞造山带东侧。

主攻铜、铅锌、银,以斑岩型、海底喷流型以及热液型为主攻矿床类型。

加强川西地区义敦岛弧带斑岩铜矿和海底喷流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优先加强新发现的竹鸡顶铜矿的勘查,带动区域斑岩铜矿勘查。

加快推进对玉龙铜矿带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矿产地勘查,争取找矿突破。

西南三江北段:位于青海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本区工作程度较低。

发现各类矿产地或矿(化)点百余处,涉及矿种有金、汞、铁、铜、铅、锌、锑等。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青藏北特提斯华力西—印支造山系,主体为唐古拉陆块。

本区主攻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加快推进区域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对然者涌、东莫扎抓、众根涌、宗陇巴、赵卡龙等一批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矿产地择优勘查。

《大红山铜矿选矿》课件

《大红山铜矿选矿》课件

棒磨机
利用棒状介质对矿石进行研磨 ,适用于处理硬度较大的矿石

自磨机
利用矿石自身作为介质进行研 磨,常用于大规模生产。
砾磨机
利用砾石对矿石进行研磨,适 用于处理细粒级矿石。
筛分与分级设备
振动筛
利用振动原理使不同粒度的矿 石进行分离。
螺旋分级机
利用旋转的螺旋叶片将不同粒 度的矿石进行分离。
水力旋流器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05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
1 2
直接经济效益
通过选矿过程,将低品位的铜矿石提纯为高品位 铜,从而提高了铜的售价,增加了企业的直接经 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
优化选矿流程和提高选矿效率可以降低采矿和运 输等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
投资回报
对选矿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并快速回收投资,提高投资回报率。
社会效益分析
环境保护
01
通过高效的选矿技术,可以减少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保护
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
02
优化选矿工艺可以提高铜矿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就业机会创造
03
铜矿的开采和选矿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提供就业机
03
选矿设备与技术
破碎设备
颚式破碎机
用于粗碎,将大块原矿 破碎成小块,便于后续
处理。
粒。
锤式破碎机
适用于脆性矿石的破碎 ,具有较高的破碎效率

辊式破碎机
适用于中等硬度矿石的 破碎,可调节出料粒度

磨矿设备
01

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全球地质背景

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全球地质背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其他有关研究Bul leti n of Mineral ogy,Petrology and Geoche mis tyVol.19No.4,2000Oc t.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全球地质背景夏 斌,涂光炽,陈根文,喻享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关 键 词: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地质背景中图分类号:P618.4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02(2000)04-0406-03收稿日期:2000-06-30收到,08-30改回第一作者简介:夏斌(1959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构造地质学、构造地球化学研究1 时间分布斑岩铜矿形成的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其次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斑岩铜矿床目前发现较少,如印度Malanjkhand 、芬兰的Pohjina maa 等斑岩铜钼矿,加拿大Abitibi 绿岩带的某些斑岩铜矿。

斑岩铜矿形成时代的具极不均一性,具随时代变新矿床数目增多、矿化强度加大,其形成原因有两种认识观点:一是由于斑岩铜矿主要形成于板块汇集区,而在前寒武纪,全球板块活动机制尚不完善,全球性大规模板块活动尚未形成,斑岩铜矿化自然很少。

而中新生代是板块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因此,也是斑岩铜矿形成的高峰期;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斑岩铜矿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带,这些带的后期发育往往形成造山带,成为主要剥蚀区,加上斑岩铜矿多形成于浅超浅成侵入岩中,岩体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剥蚀作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斑岩铜矿很难保存。

斑岩铜矿形成时代的不均一性还表现在同一成矿带具有不同的矿化期,如太平洋东岸的斑岩铜矿具有两个明显的成矿时代:第一个为205~140Ma,主要集中在195~175Ma,另一期是90~20Ma 。

而在140~90Ma 仅有少数几个斑岩铜矿形成。

在同一个岩浆弧中,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具有规律地变化,如智利北部,同一时代形成的矿床呈南北向分布,不同矿带的成矿时代从海岸往内陆方向不连续地变新,时间10~15Ma,这种现象在北美西部也存在,这可能与板块运动速率、岩浆产生机制及洋壳中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周期性有关。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最新)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最新)

中国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分布(一)中国铜矿床分类矿床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聚集体。

地质矿业工作者为了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开发利用则进行矿床分类。

中国铜矿床分类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是丁文江(1917)将我国铜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将斑岩铜矿归入浸染型铜矿,并提出山西中条山铜矿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岩中”,属“低品位浸染状矿石”。

其后,朱熙人(1935)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

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研究。

1953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

1957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进而又分6类22式。

1959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建造、金属组合、矿体形状及产状和矿化时代等又进一步划分若干亚类。

70年代以来,铜矿床的分类从单纯以产状、成因及工业类型划分,转向结合矿石商品价值、成岩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进行铜矿床分类。

其中有代表性的,郭文魁于1976年将我国铜矿床分为六大类:①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进一步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及条带状浸染状铜矿两个亚类;②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③与中酸性火山-深成杂岩或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④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型铜矿;⑤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⑥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层状铜矿)。

寻找中国超大型铜矿床资料

寻找中国超大型铜矿床资料


岭西北部广泛出露, 陶
大致以铁帽山~乌

奴耳一线为界,以

南在多宝山、宽河 和伊尔施一带,以
宝 山 组
海相中~酸性火山
岩为主夹有板岩、
灰岩和硅质页岩等
火山~沉积岩,有
时构成斑岩铜矿围
岩,厚达7765米,
以北在呼玛~兴隆
沟一带和海拉尔、
北哈吉一带为陆源
碎屑岩系



统前 爱奥 辉陶 组系

奥 陶 统
1、铜山断层的断距有多大? 2、铜山矿区斑岩体埋藏
有多深? 3、断失的大矿体在哪呢? 4、区域找矿突破点首选在哪
儿?
加强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 特征等方面的详细研究,是发现 矿床的基础,是普查找矿的一个
有效的途径。本文深入探讨研 究成矿地质背景和已知矿田的 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目的是 为我国21世纪提供“世界级” 大型铜矿资源作一点工作。
(2)区域前景(铜、金)
本区几十年找矿实践表明,该区 铜、金多金属矿有很好的找矿前 景,目前已发现多宝山及铜山两大 型铜矿床,三矿沟、付地营子两 小型铜矿床,以及争光金矿床、矿 点、矿化点40余处。黑龙江省沟沟
有砂金,总量超百吨,预测岩金储量 应有三倍,现在没有找到。
奥陶系地层在大兴

安岭中部和小兴安
断层多次活动、 压性逆掩断层 上、下盘岩体 中未见显示近 接触带特征 (角岩化热变 质捕虏体黑云 母化等)推测 断层断距大于 800米、矿体最 大延深应在 2000米以上
Hale Waihona Puke 200米水平断面图断层上下盘矿体走向有 交角,断层面东陡西缓, 推 测该断层具有扭动特点
五、结论
(1)铜山矿区

中国铜矿典型矿床

中国铜矿典型矿床

中国铜矿典型矿床(区)案例(一)江西德兴铜(钼)矿田德兴铜(钼)矿是我国超大型铜(钼)矿田,位于江西省德兴市(前为德兴县)东北25km2处。

矿田面积约14km2,由铜厂(超大型)、富家坞(大型)、朱砂红(大型)等三个矿床组成。

累计探明储量共计铜965.8万t,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842.4万t,钼29.6万t。

铜厂为超大型矿床,铜524.5万t、钼12.8万t;富家坞矿床铜257.3万t、钼16.8万t;朱砂红矿床铜184万t,其中可供利用的储量60.6万t。

矿床平均品位:铜厂,铜0.46%、钼0.01%;富家坞,铜0.5%、钼0.03%;朱砂红,铜0.42%、钼0.01%。

三个矿床都伴生金、银、铼、硒、碲、硫等有益组分,颇有综合利用价值。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德兴铜厂矿区开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宋年间已进行采冶直至元、明、清朝。

在朱砂红一带至今还可见到冶炼炉渣。

新中国成立前,江西地质调查所夏湘蓉、刘辉泗于1939年秋曾来德兴调查地质及矿产,著有《德兴县矿产志》,述及铜厂的黄铁矿,并指出朱砂红及其附近地带,曾开采过黄铁矿。

新中国成立后,1954~1959年先后由地质部中南地质局四○九队、四二○队对铜厂、朱砂红矿区进行普查勘探。

1956年在铜厂做地质评价工作时,发现铜矿体除赋存于千枚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外,还见局部斑岩体内有铜矿化。

经研究确认铜厂铜矿为斑岩型铜矿床。

随后,1956年7月转入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投入钻探8万余米。

1959年11月由铜矿普查勘探大队提交了《江西德兴矿区最终储量报告(包括朱砂红铜矿区)》,探明铜储量363万t,并对铜厂矿床围岩蚀变及其分布做了深入研究,属于世界斑岩铜矿研究的较早成果之一,对指导矿区勘探和外围普查找矿起到了重要作用。

70年代,为国家在江西建设大型铜矿生产基地,由江西省地质局组织地质、物探、钻探和科研、测试等优势技术力量,于1975年对铜厂、朱砂红两矿区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工作会战,开动了钻机11台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于1978年5月提交了《江西省德兴县铜厂矿区铜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书》,新增铜储量196万t并对硫、钼、金、银、铼等伴生矿产做了详细研究和评价,均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提高了矿床综合利用价值。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据史书记载,汉代产铜地不少,相对于全国各地设置的37处盐官、48处铁官而言,当时政权只在丹阳设了一 处铜官,丹阳铜官在汉代青铜文明、青铜工业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丹阳有铜山,“铜山在繁昌县东南五十里,出 好铜,古所谓丹阳铜”。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政权曾设的铜官于今天的铜陵铜官山下,凤凰山地区发 现的西汉时期的铜矿采冶遗址,很可能就是属于当时铜官管辖下的一个地区性采冶场所。还有一些刻有“铜出丹 阳”的铭文镜。“汉有善铜出丹阳”,当时最好的铜在丹阳。丹阳曾是古地区名,又称“丹阳郡”,铜陵地区西 汉隶属于“丹阳郡”,以今天的行政区划看,其辖区包括安徽池州以东,江苏句容以西,北至长江南岸,南抵浙 江安吉一带,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宣城地区。皖南古代铜矿生产的铜原料大致有三个去向:铜原料外运、就地加工、 在矿区附近铸钱。从《六安出土铜镜》、《皖江汉魏铜镜选粹》等公开发表的资料看,皖南完全有可能是战国汉 魏时期铜镜的一个铸造中心。
铜矿的大规模开发,是皖南地区青铜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大工山、 凤凰山为中心的南陵、铜陵、繁昌等地先后发现周代采铜矿井遗址和铜冶炼遗址数十处,时代最早可达西周。这 一区域内还分布着众多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址,同时这里也是土墩墓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如此繁盛景象的出现, 说明皖南地区在周代江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铜陵市的木鱼山、金牛洞,南陵县的江木冲、塌里牧四处,发现一批西周、春秋炼钢竖炉,唐宋矿石焙烧窑、 圆形炼铜地炉,汉唐地下采矿场等重要遗迹,出土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物。
文物价值
文物价值
凤凰山铜矿遗址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不仅为寻找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丹阳铜”产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而且为探索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国 古代采矿、冶金技术的历史进步,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史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世界待开发的巨型铜矿

世界待开发的巨型铜矿

世界待开发的巨型铜矿
一、巴基斯坦Reko Diq铜矿
该矿由智利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37.5%)和巴里克(Barrick,37.5%)黄金公司以及巴基斯坦政府(25%)拥有。

矿石储量45亿吨,品位0.85%,铜金属储量3825万吨。

二、美国阿拉斯加佩布尔(Pebble) 铜金矿
该矿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由佩布尔西和佩布尔东两个矿区组成,前者发现于1988年,后者发现于2005年。

佩布尔东储量更大,品位更富。

矿石储量约为38.6亿吨,铜品位0.58%,金品位0.36克/吨,钼品位0.03%。

三、俄罗斯乌多坎铜矿
乌多坎铜矿发现比较早,是全球没有开发的巨型铜矿之一,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赤塔州。

四、蒙古奥尤陶乐盖铜金矿
蒙古奥尤陶乐盖铜金矿是东北亚地区近年发现的最大的铜金矿,位于蒙古南戈壁省,距中蒙边界仅仅80公里。

该矿各类资源量共计2700万吨,黄金730吨。

加拿大艾芬豪公司是该矿的勘探者和主要控股公司。

由于蒙古矿产资源政策调整,矿山开发一再拖延。

力拓公司已经购买了该矿15%的股份。

五、阿富汗埃纳克铜矿
该矿位于喀布尔市以南30公里处(公路距离50公里,中心区北纬34.266,东经69.301),面积约6平方公里,已探明矿石总储量约7亿吨,平均含铜量1.65%,约三分之一的储量品位高达2.37%,铜金属总量估计达1133万吨。

该铜矿区目前虽然荒无人烟,但交通方
便,水源充足,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建矿条件简单。

六、中国西藏驱龙铜矿
七、智利、阿根廷交界的帕斯卡拉马(Pasca Lama)铜金矿
八、秘鲁白河(Rio Blanco)铜矿。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地表瓷片湖田古瓷窑址兴烧于五代(10世纪),历宋元(11—13世纪) 至明代(14世纪)隆庆、万历间结束。
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 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 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 宝青铜器。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铜 器之乡”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 学、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 此调查、试掘。从1976年开始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陕西扶风 周原铸铜作坊遗址,2003年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又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金湖 街道,西距大冶市约3千米。新馆于2023年6月开馆,该馆建筑面积1.2万 平方米,开设多个特色展厅,馆藏文物近1万件,陈列精选展品703件套, 珍贵影像420余幅。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自西周(前11世纪—前8世纪)至西汉(前5世纪— 前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该遗址发现于 1973年,是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之一。
1982年2月23日,大汶口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大汶口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 大考古发现”。
丸都山故城始名“尉那岩城”,公元前37年至668年高句丽山城遗址, 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位于通化市集安市区2.5公 里处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
1982年2月23日,元谋猿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发现首个千万吨级铜矿床属世界级超大型矿床

中国发现首个千万吨级铜矿床属世界级超大型矿床

中国发现首个千万吨级铜矿床属世界级超大型矿床
资料图:铜属于战略性资源,对工业生产和军工都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讯(记者谢宏)记者日前从中铝矿产资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组织实施的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铁格隆南矿区荣那矿段、拿若矿区两个详查项目经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评审认定,共探明铜金属量1349.2万吨,且332级别金属量占到总量的70%以上。

“在提交1349.2万吨铜金属的同时,两个详查项目还提交伴生金119.5吨、伴生银3482.7吨。

”中铝矿产资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勘查工作证实,荣那、拿若两项目的矿体均未圈闭,钻探工程虽钻遇800多米厚的铜矿,但并未穿透矿体,矿体向深部的边界也未确定。

这表明,多龙矿集区还有进一步扩大资源量的巨大空间。

多不杂、波龙两个矿区此前已经探获铜金属量700多万吨,整个矿集区铜金属量已超过2000万吨。

有关资料显示,此前全球铜资源储量超过2000万吨的世界级超级铜矿共24个。

中铝荣那、拿若两矿区完成储量评审,意味着多龙矿集区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超级铜矿矿集区,在世界级超级铜矿排名榜中列第25位。

多龙矿集区找矿突破的实现,证明中国不仅有世界级大矿,而且有世界级超级大矿。

我叫多龙铜矿,是中国铜矿的巨无霸,储量惊人

我叫多龙铜矿,是中国铜矿的巨无霸,储量惊人

我叫多龙铜矿,是中国铜矿的巨无霸,储量惊人◎文图/赵元艺王松乔东海李小赛李瑞萍王爱云代晶晶贾沁贤广袤的西藏北部高原,有着蓝天白云、绿草地,有着牧民的炊烟,有着悠闲的牛羊。

在这美景下,还有着丰富的铜、金等矿产资源。

特别是近些年发现的多龙矿床,其储量巨大,实在震惊世人,但是尚未开发。

这个矿有何特点、能否开发、怎么开发、怎么保护、如何建设绿色矿山?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探寻多龙铜矿床多不杂矿床地表花岗闪长斑岩多龙铜矿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境内,在改则县城西北方向约110千米处。

其地处藏北高原,地形以山地、沟谷为主,海拔5000米左右,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地表荒芜但景观独好,内陆向往的蓝天白云在这里是常态。

多龙矿区年平均气温低,即使6月份,冰雪依稀可见,在多龙矿区工作仍然要穿防寒服。

多龙矿区从西南到东北方向,分布有波龙、多不杂、荣那等矿床。

按矿床成因,分为两种类型:斑岩型铜矿床,以埋藏浅、品位低、规模大为特征,产出于斑岩体中,以多不杂、波龙矿床为典型;浅成低温热液铜矿床,成矿温度较低,矿床形成深度一般小于1000米,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以荣那矿床为典型。

从目前勘查结果看,多龙矿区已经探明的铜矿达到2000万吨,按照中国大型铜矿的规模要求,相当于找到了40个大型铜矿。

另外,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和外围仍有约1000万吨尚未找到,也就是说还有20个大型铜矿还没有找到。

这么大的规模,使多龙矿区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超级铜矿矿集区,已经找到的铜矿资源量在世界超级铜矿排行榜中位列前茅,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铜矿资源储备开发基地之一。

荣那矿床地表安山岩多龙矿床的铜主要以黄铜矿的矿物形式呈细脉浸染状或稀疏浸染状分布于含矿岩体之中,伴生金、银等贵金属。

其中,多不杂矿床铜平均品位0.64%,波龙矿床铜平均品位0.65%,荣那矿床铜平均品位0.51%。

铜的品位超过国家规定(0.4%)的要求。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 矿区所处行政区划位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一。

(二)矿区交通简况:四条高速公路在铜交汇,高速铁路连接南北东西,梅龙机场近在咫尺,加上铜陵区域内“六纵六横”的干线公路,铜陵水陆空立体式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便捷的交通将使铜陵通过广泛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实现产业、区域和企业全方位接轨。

长江黄金水道中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可停靠万吨轮的港口,以及合铜黄高速、沿江高速、铜宣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使得铜陵成为800里皖江中紧邻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城市,并成为其联结广大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

同时,正在筹建的距铜陵仅有24公里的九华山梅龙机场,更为铜陵交通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三)区域地质概况:铜陵地区位于贵池-马鞍山窿起带(印支期窿起带)的中部,西以郯庐断裂为界分别与华北地块和大别地块毗邻,南东与江南台隆相连。

南、北两侧分别被两条东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所围限,与贵池、繁昌两个北东向的S状窿褶带相隔;东西两侧分别为北东向大型断裂带为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窿起地块(图2-6)。

矿区地质概况:铜官山铜矿床位于铜陵—戴家汇东西向基底断裂带的西端,铜官山“S”状背斜的北西翼。

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铜宫山岩体,呈NE向展布,与铜山背斜一致。

沿接触带由南向北分布有白家山、宝山、老山、小铜官山、老庙基山、招树山、笔山、罗家村等8个矿段(图2-7)。

地层及含矿岩系特征: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中,矿体明显受黄龙组地层控制,产于白云岩底部。

有三种含矿组合:粉砂岩-黄铁矿层-碳质页岩组合;粉砂岩(或页岩)-黄铁矿层-白云岩-灰岩组合;白云岩-菱铁矿(或黄铁矿)-灰岩组合。

矿层往往位于两种岩性的转变部位。

剖面分析表明中上石炭统白云岩段和灰岩段、含矿白云岩和不含矿白云岩,它们在有机炭、F、Cl含量和Sr/Ba比值及pH、Eh条件等方面均有差异(表2-3)。

在邻区冬瓜山矿床中发现有硬石膏层,其δ34S平均值为16.69‰。

江西省朱溪世界最大钨铜矿找矿科技创新

江西省朱溪世界最大钨铜矿找矿科技创新

江西省朱溪世界最大钨铜矿找矿科技创新王先广,胡正华(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江西·南昌 330025)摘 要:朱溪钨铜矿是世界上资源量规模最大的钨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改变了世界钨矿资源分布格局,打破了矽卡岩型矿床规模小、矿体不连续、品位不均匀的传统认识,突破了以往对于朱溪“热液脉型”和单一矽卡岩型矿床的认识。

新发现了朱溪控岩—控矿主因素,并建立了新的勘查模型;研发了深部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创新了深部固体钻探工艺,创新了地质找矿新机制。

关键词:矿产资源;钨铜矿;成矿规律;找矿科技中图分类号:P618.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18)04-0117-05朱溪铜矿床位于江西省北部景德镇市浮梁县与乐平市交界处,距景德镇市区南东约30km,是中央地勘基金与江西省地勘基金开展两级地勘基金联动,对找矿重点突破区实现找矿快速突破的典型示范项目,探获钨资源量刷新单个矿床规模世界纪录,是全球最大规模钨矿床。

矿床具有埋藏深、规模大、厚度大、品位富、共伴生有用组分多的特点;朱溪钨铜矿主矿体边界尚未控制,目前仍在勘查全区钨资源量(WO3)有望突破500万吨;矿床的发现改变了世界钨矿的分布格局,本次拟通过对朱溪钨铜发现历程、矿床地质特征、勘查技术手段等的归纳,全面总结朱溪钨铜矿的找矿科技创新成果。

1 朱溪钨铜矿床的发现朱溪钨铜矿床的发现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找铜为主阶段:1969~2003年,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大队、赣西北大队、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四队等对朱溪开展勘查评价,共提交铜资源量6.42万吨、锌资源量1.23万吨,钨资源量(WO3)0.34万吨。

(2)近年找钨的重大发现阶段:2009~2012年,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景德镇部署省地勘基金项目,以“成矿系列”、“就矿找矿”理论为指导,按照推滑覆构造控岩—控矿、黄龙组为主要赋矿围岩、物化探异常等条件,制定了“以脉找体”的勘查模型,对朱溪铜矿外围实施“攻深找盲”,目承担单位为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2大队,参与科研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 体 与 斑 岩造活动时,花岗闪长岩 发生明显的碎裂和片理化,而它上 面的安山岩因具有韧性,只在外接 触带不太大的范围内造成裂隙带, 由接触带向上密集的裂性带很快递 减到稀疏的裂隙,因此矿体顶部的 安山岩在成矿中就构成了热液的“ 屏蔽层”,使铜矿体主要赋存在安 山岩下面易碎裂的花岗闪长岩内。
4 美国 5 前苏联
比尤特 乌多坎
斑岩型
砂页岩型
1800 1800
0.8(现保有1000) 1.5(尚未采)
6 巴拿马 塞罗科罗拉多 斑岩型
7 波兰
卢宾
砂页岩型
1800 1500
0.6 (尚未采) 1
8 墨西哥 卡纳内河
斑岩型
1340
0.7 (现有1190)
9 巴拿马 萨德伯里
铜镍型
1000+
Cu0.8-1.9
1、这里能有超大型铜矿床吗? 条件充分吗?
2、有!他具体在哪? 规模多大 呢?
3、可靠性有多大呢? 工程揭示结果如何呢?
下面我们带着上述疑问共同进 行成矿条件与矿床定位分析:
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已知, 放眼全区。
1、成矿背景 世界著名
的中亚—蒙 古斑岩铜矿 带在我国北 部通过,多 宝山铜矿田 位于其东部。
(现保有铜500、 Nio0.7- 1.46 镍>400) (保有储量的品位)
10 美 国
莫伦锡
斑岩型
1000± 0.68-0.99(现有600)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有没有千万吨级的超大型 铜矿呢? 有!在哪里呢?
本文的答案是:多宝山铜矿! 该区是我国的一处世界级的超 大型铜矿床所在!
三、成矿条件分析
寻找中国超大型铜矿床
Searching Super-Large Copper Deposit in China
—以多宝山铜矿为例
——an Example from Dobaoshan Copper Orefield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一、引言
从所周知:世界上主要产铜国家在 储量和产量上80-90%的铜矿资源来 自于斑岩铜矿。铜矿中常伴生、共生 钼、金和稀有元素等,综合回收给铜 矿业带来了利益。在世界排名前10位 的千万吨级以上铜矿中,有7个为斑 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国、 波 兰、墨西哥等国。
7、矿化作用
矿田主要成矿作用有三期,与 中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铜 矿化主要产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 带;与中华力西末期的花岗闪长斑 岩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化主 要产于斑岩外接触带;与晚华力西 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脉状 铜矿化主要产于片理化带中。
8、铜的富集规律
矿体赋存于内外接触带,大矿体 头部出现在多宝山组底部,中、下 部延伸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厚大矿 体往往赋存在外带矿头厚大、花岗 闪长斑岩体中—上部地段。多宝山 矿床规律是外接触带内矿化规模大 时,内带的花岗闪长岩内相应铜矿 体规模越大,成为厚大矿体。
9、矿体与斑岩体的关系
矿床内矿体都有环绕着斑岩体 和偏上部分布的特点,当主斑岩 体向下延深到突然膨大变宽处, 主矿体往往局限于斑岩体变宽部 位的上部。主矿体与斑岩体紧密 邻接,其分布范围一般距斑岩体 0—500米。矿化强度最大处一 般距离是50米—150米。
中 晚 华 力 西 期 斑 岩 型 矿 化
3、成矿地层
矿田内地层沿北西~南东向 呈条带状展布,出露地层从奥陶 系至泥盆系,中奥陶统多宝山组 是本区主要含矿围岩,岩性以中 性、中酸性熔岩为主、夹少量火 山碎屑沉积岩。多宝山组安山岩、 中性凝灰岩等含铜丰度130×10-6, 最高300ppm。
4、矿源之一(成矿条件)
矿区内多宝山组地层经青磐 岩化后,平均值只有58×10-6, 普遍含铜偏低 。在已知铜矿 床附近,多宝山组铜含量甚至 更低,说明铜矿床中铜质部分 来自围岩,中奥陶统地层为本 区形成大型铜矿床提供了充足
周边国矿床、主要断裂分布
北 东 向 新 开 岭 隆 起

西 向 构 造 成
镜 向 反 应

矿田内从西 北至东南分 布着三矿沟 、报捷、小 多宝山、多 宝山、铜山 、争光等矿 床矿点。
北控
西制

地 层
弧和

岩 体
构走
造向
弧形构造带向南东方向由北北 西向转成北西向,再转成北西 西向,甚至东西向,到了铜山 矿区又转回北西向,明显地控 制了矿田内的岩体、蚀变和矿 化分布。
复 式 岩 体
6、热液蚀变
矿田内热液活动具有多期 叠加的特征,它们在空间上 与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 岩和斜长岩岩浆的侵位具有 密切关系。多期热液活动 带来了多世代的围岩蚀变, 环绕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了 大致对称的环带状蚀变。
其中心是强钾硅化的花岗闪 长斑岩,往两侧依次是钾长 石化、钾长石黑云母化、绢 英岩化、绿泥绢英岩化和青 盘岩化的花岗闪长岩或安山 岩。
国外铜金属储量超出1000万吨的大铜矿初步统计
顺序号 国 家 矿床或矿区名称 矿床类型 储量(铜金属、万吨) 品位(铜、%)
1 智 利 丘基卡马塔
斑岩型
( 6935) 0.56(现保有5835)
2 智 利 埃尔特尼恩特 斑岩型
6776 0.68(现保有5676)
3 美 国 宾厄姆
斑岩型
>2121
0.9(现保有1145)
的物质基础。铜元素降低场 是沿着北西向构造成矿带分 布,降低场宽约10千米。根 据降低场的面积和下延一定 深度进行估算,从多宝山矿 区内降低场中带走的铜达数 千万吨到上亿吨。(前景很 大)
5、成矿岩体
与斑岩型铜矿化密切相关的 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 呈现复式岩体,同位素年龄 为292、283百万年。华力 西中期花岗闪长岩沿背斜轴 部侵入中奥陶统地层中,岩 体中又见晚华力西晚期花岗 闪长斑岩侵入。
研究区位于中国北部成矿域多宝 山~阿尔山斑岩铜(钼)矿成矿带上。 区内出露有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 代、新生代地层。
2、区域构造
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 降带的衔接部位,嫩江大断 裂从西侧通过。区域构造线 为北东向,矿田构造线为北 西向,二者近直交。花岗闪 长岩体和矿体延展方向亦呈 北西向。
矿田内比较明显的构造形迹 有北西向、北西向弧形构造 和近东西、北东向构造。矿 田本身又位于次一级北西向 背斜轴部, 几组构造在区内 复合,矿田内矿体几乎均分布 于北西向弧形构造带内,构 造带复合、迭加部位是富集 成矿最佳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