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实训教材
旅游专业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旅游专业实训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导游讲解技巧和沟通能力。
3. 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服务管理的理解。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训课时:2课时四、实训地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外旅游景点等)五、实训内容:第一课时1. 实训准备-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7人,每组选一名组长。
- 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作为实训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准备。
2. 实训过程- 资料收集:各小组收集目标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特色景点、旅游服务设施等相关资料。
- 讲解模拟:每组以PPT或口头形式,对所选景点进行讲解模拟,包括景点介绍、旅游路线规划、注意事项等。
- 互评环节: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指出讲解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点评- 对各小组的讲解进行点评,指出讲解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 强调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语言表达、语调控制、互动交流等。
第二课时1. 实地实训- 带领学生前往实训地点,进行实地讲解实训。
- 讲解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讲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游客互动:鼓励学生与游客互动,回答游客的提问。
2. 实训总结- 各小组进行实训总结,分享实训心得和体会。
-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六、实训评估:1. 学生讲解内容是否准确、完整。
2. 学生讲解技巧是否熟练、自然。
3. 学生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七、实训资料:1. 实训地点的相关资料。
2. 导游讲解技巧手册。
3. 旅游专业相关书籍和资料。
八、实训注意事项:1. 学生需提前准备好实训资料。
2. 实训过程中注意安全。
3. 保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尊重游客,遵守景区规定。
九、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实训地点的导游词。
2. 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一、 课程说明授课对象:普通高等院校三年制专科生总 学 时:36学时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等后修课程: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等考核形式:开卷考试二、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旅游相关文化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
三、学时分配章节 内容 课时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2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 4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6第四章 中国园林文化 6第五章 中国宗教文化 4第六章 中国民俗文化 4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4第八章 中国其他艺术文化 4总复习 2课时总计36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版参考书目:《中国文化概念》 李宗桂中山大学出版社《现代旅游文化学》 马 波 青岛出版社《旅游与中国文化》 沈祖祥 旅游教育出版社《旅游美学新编》王柯平 旅游教育出版社《山水美学研究》范阳、黄贯群 广西人民出版社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旅游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了解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含义,掌握文化以及旅游文化的含义,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关联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
教学重点: 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教学难点: “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基本定义1. “文化”的渊源及其含义2. 旅游文化的定义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1. 旅游文化的特征2. 旅游文化的结构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意蕴[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山水所具有的美的价值,认识到自然山水为什么能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能得到旅游相关部门的重视。
教学重点: 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教学难点: 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1. 自然山水的形象美2. 自然山水的色彩美3. 自然山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4. 自然山水的朦胧美5. 自然山水的音响美第二节 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1. 先秦——汉魏六朝2. 唐宋时代3. 元明清时代第三节 中国人山水观赏的美学体验1. 初级阶段:观赏山水景观的形式美2. 中级阶段:情景交融3. 高级阶段:天人合一4. 最高阶段:艺术创造第三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讨论了古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军事建筑、桥梁建筑等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古代建筑,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建筑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旅游景区实训教案大学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了解旅游景区各类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 熟悉旅游景区市场营销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 能够进行景区讲解,具备一定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 能够参与景区票务、导游、营销等岗位的实际操作。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景区服务与管理概述-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原则和特点2. 景区各类岗位实训- 景区接待员岗位实训- 景区讲解员岗位实训- 景区营销员岗位实训- 景区人力资源专员岗位实训- 景区总经办文员岗位实训3. 景区市场营销与安全管理- 景区市场营销策略- 景区安全管理措施- 景区突发事件应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实践技能。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景区各类岗位,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景区服务与管理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区,了解景区的实际运营情况。
四、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教学(2周)- 讲解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分析景区各类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
2. 第二阶段:岗位实训(4周)- 景区接待员岗位实训:学习电话咨询、现场咨询、投诉处理、导购服务等技能。
- 景区讲解员岗位实训:练习欢迎词与欢送词的表达、导游语言训练、自然景观讲解等。
- 景区营销员岗位实训:学习景区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营销能力。
- 景区人力资源专员岗位实训: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掌握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技能。
- 景区总经办文员岗位实训:学习文件处理、会议组织、档案管理等技能。
3. 第三阶段:实地考察与总结(2周)-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区,了解景区的实际运营情况。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三章——旅游建筑文化。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及其在旅游景观中的体现,重点讨论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旅游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重点: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旅游建筑的特点及其在旅游景观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旅游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宫殿、寺庙、园林和古镇四大类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以颐和园为例,讲解其园林建筑艺术,让学生感受其美。
4.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使学生深入理解园林建筑的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座寺庙的建筑平面图,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旅游建筑文化宫殿寺庙园林古镇2. 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熟悉的某一座旅游建筑,阐述其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2. 答案示例:以北京天坛为例,分析其祈年殿的建筑风格,阐述其道教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旅游建筑文化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对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是否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当地的历史建筑,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提高对旅游建筑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取3. 例题讲解的深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示例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宫殿建筑:介绍其宏伟壮丽、对称严谨的特点,以及反映的封建等级制度。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
旅游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旅游文化》教材第二章“旅游与文化交流”,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第二节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三节旅游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通过深入讲解与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旅游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旅游活动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传播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从文化视角看待旅游现象,增强对旅游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传播方式。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旅游活动相结合,提高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提出问题:“旅游活动中,我们如何感受到文化的影响?”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二章内容,分析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阐述旅游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传播方式。
3.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著名旅游景点为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在实际中的体现。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案例,讲解旅游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旅游景点中的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2. 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特点3. 旅游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你熟悉的旅游景点中的文化现象,并阐述其对文化交流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旅游文化方面的新闻、书籍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旅游文化 教材
旅游文化教材
《旅游文化教程》是一部教材,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掌握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熟悉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了解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和旅游社会的影响。
此外,《旅游文化教程》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旅游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旅游文化》也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它从历史、文化、地理、民俗、艺术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请注意,选择教材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建议查阅学校或机构的相关规定。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三章“旅游资源与文化”,详细内容为:3.1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3.2节“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3.3节“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旅游资源的特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分类,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引出本节课主题。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思考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讲解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笔记。
2)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地图,学生标注我国旅游资源分布。
3. 例题讲解以长城为例,分析其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学生思考。
4.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著名旅游景点的特点及文化价值。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5. 小结教学活动: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旅游资源与文化1.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1.2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1.3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阐述其特点及文化价值。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2. 课后拓展:搜集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信息,了解其文化背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提高了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识。
课后反思: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电子教案 项目六 自然景观文化
由于气温垂直方向上的变 化以及相应的空气密度垂 直分布发生分异,引起光 线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
泰山日出
日 月 景 观
雷峰夕照
世界最大的玄武岩瀑布
罗 平 九 龙 瀑 布
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
素有“九龙十瀑, 南国一绝”的美誉
最大宽度200多米,纵深60 多米,落差70余米
德 天 瀑 布
典型的岩溶瀑布
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 跨国瀑布
四、泉水景观文化
山 东 济 南 趵 突 泉
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 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 首批重点公园。被誉为 “天下第一泉”
以雄、险、幽、峻、秀著名
海
螺
沟
冰
川
森
林
公
中国境内唯一的海洋性冰川,
园
也是亚洲海拔最低、规模最大
的海洋性现代冰川。
以神农氏传说和纯朴的山林文
化为内涵,以反映原始悠古、
猎奇探秘为主题的原始生态旅
神 农
游区。
架
国
家
森
林
公
园
二、草原景观文化
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
呼 伦 贝 尔 草 原
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 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 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
日 月 潭
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最大的 咸水湖
青 海 湖
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 湖面海拔为3260米
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海 拔最高、积水最深的高山湖泊
长 白 山 天 池
中国和朝鲜的界湖
中国浙江省杭州西郊淳安
县境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后花园,世界上岛屿最多
千
的湖
岛
湖
森林覆盖率达95%,有 “绿色千岛湖”之称
旅游文化学实训整体设计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四、考核评价。
2
宫殿建筑
能识别鉴赏宫殿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单项实训
一、由教师按照班级花名册提前一周布置实训任务,学生从中选择其一作为展演题目。
二、课下搜集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制作展演内容,形成文字内容或PPT文件。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四、考核评价。
1
5
实训课时共计
24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四、考核评价。
1
古代桥梁楼阁
知道古代桥梁楼阁的类型、特点及功能,选取典型例证为例进行讲解。
单项实训
一、由教师按照班级花名册提前一周布置实训任务,学生从中选择其一作为展演题目。
二、课下搜集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制作展演内容,形成文字内容或PPT文件。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四、考核评价。
1
城防及军事防御建筑
知道城防建筑的类型、特点及功能,以长城和古城墙为例进行讲解。
单项实训
一、由教师按照班级花名册提前一周布置实训任务,学生从中选择其一作为展演题目。
二、课下搜集资料进行组织整理,制作展演内容,形成文字内容或PPT文件。
三、实训展示:在课上进行展演内容的讲解
3、阴阳、五行、八卦与生肖
4、名、字、号与避讳
5、寻根问祖:查找自己的姓氏或者你感兴趣的姓氏的来源
6、风水文化在旅游资源中的表现
单项实训
一、事先分组,组员从下列命题中选择其一作为展演题目
二、分组讨论、制作展演内容,形成文字内容或PPT文件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五章“江南水乡之旅”,详细内容包括: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提高对中国旅游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江南水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江南水乡民俗风情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江南水乡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地方你们去过吗?有什么特色?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
(2)讲解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
(3)分析江南水乡的旅游资源。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江南水乡的典型景点,分析其旅游价值和开发策略。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江南水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江南水乡旅游文化的价值。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水乡之旅2. 内容:(1)地理环境(2)民俗风情(3)旅游资源(4)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列举江南水乡的三个民俗风情,并简要介绍。
(3)分析江南水乡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
2. 答案:(1)江南水乡地理环境特点:水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壤肥沃。
(2)示例:端午节赛龙舟、清明节扫墓、春节贴春联。
(3)江南水乡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旅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民俗风情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国旅游文化》全套精品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全套精品教案教案:《中国旅游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中国旅游文化中的著名景点及文化内涵。
教材章节为第一章“中国自然风光”,具体内容包括黄山的奇松怪石、张家界的砂岩峰林、九寨沟的瀑布湖泊、峨眉山的佛教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风光及旅游文化;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旅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3. 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各个景点的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重点: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景点的图片和视频;3. 学生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景点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景点的自然风光、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4. 练习:学生根据PPT上的资料,完成相关练习题;六、板书设计:1. 中国自然风光;2. 黄山:奇松怪石;3. 张家界:砂岩峰林;4. 九寨沟:瀑布湖泊;5. 峨眉山:佛教文化。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写一篇介绍该景点的文章,包括自然风光、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等;2.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家长来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其他旅游景点,如故宫、长城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中国旅游文化》这节课中,难点在于理解各个景点的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而重点则是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难点解析: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景点的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可能会感到困难,因为这需要他们对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
例如,黄山的奇松怪石是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和地质变化形成的,而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一部分。
《中国旅游文化》全套精品教案
《中国旅游文化》全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第五章“江南水乡”与第七章“丝绸之路”的精彩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第五章的“江南水乡概览”、“水乡古镇的特色与文化”、“水乡风物与民俗”;第七章的“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与文化遗址”、“丝路旅游与文化体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
2. 掌握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特色,提高学生的旅游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他们对我国旅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与江南水乡的特色文化。
教学重点: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与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地图、挂图、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江南水乡概览:介绍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
b.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讲述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
c. 水乡古镇特色与文化:分析古镇建筑、民俗、风物特点。
d. 丝路重要城市与文化遗址:介绍西安、敦煌等城市及莫高窟等文化遗址。
3. 实践情景引入:设定学生为旅游策划师,设计一条串联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旅游线路。
4. 例题讲解:分析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特点,设计旅游宣传文案。
六、板书设计1. 江南水乡a. 概览b. 水乡古镇特色与文化c. 水乡风物与民俗2. 丝绸之路a. 历史背景b. 重要城市与文化遗址c. 丝路旅游与文化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比较分析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特点。
2. 答案:b. 学生设计的旅游线路需涵盖两地特色景点,旅游攻略要体现文化内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江南水乡与丝绸之路的实地旅游资源。
b.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与感受。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六章旅游民俗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教案第六章旅游民俗文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旅游文化》教材的第六章——旅游民俗文化。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各地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
重点分析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主要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及其在不同地区的特色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各地民俗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
教学重点:主要节日的习俗、民间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俗文化。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六章内容,分析各地民俗文化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民俗活动。
4. 例题讲解:以春节为例,讲解其起源、习俗及地域差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其他节日的习俗,并分析其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旅游民俗文化2. 主要内容: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民间艺术:剪纸、泥塑、戏曲等民间体育活动:舞龙、舞狮、踩高跷等3. 地域差异:南方与北方的春节习俗比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春节的起源及主要习俗。
(2)分析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3)举例说明民间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地域差异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民俗活动。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答案的深度及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地域差异的理解和实地考察的开展。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 - 自然资源
中职旅游:中国旅游文化教案自然资源第一章:中国旅游文化概述1.1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1.2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1.3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第二章:中国自然景观2.1 山地景观:黄山、泰山、华山等2.2 水体景观:长江、黄河、西湖等2.3 喀斯特地貌景观:桂林、张家界等2.4 冰雪景观:哈尔滨、长春等第三章:中国人文景观3.1 古代建筑: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3.2 宗教建筑:布达拉宫、少林寺、乐山大佛等3.3 古代园林:苏州园林、颐和园等3.4 历史名城:北京、西安、南京等第四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4.1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2 民间艺术:京剧、昆曲、杂技等4.3 传统手工艺:刺绣、陶瓷、茶叶等4.4 民族风情:藏族、蒙古族、回族等第五章:中国旅游资源保护5.1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5.2 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与法规5.3 旅游资源保护的行动与实践5.4 旅游资源保护的案例分析第六章:中国草原与沙漠景观6.1 草原景观: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等6.2 沙漠景观: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等6.3 草原与沙漠旅游活动:骑马、骆驼旅行、沙漠冲沙等6.4 草原与沙漠生态旅游的意义与保护第七章:中国湖泊与温泉景观7.1 湖泊景观:太湖、青海湖、洞庭湖等7.2 温泉景观:汤山、峨眉山、安宁等7.3 湖泊与温泉旅游活动:划船、温泉度假等7.4 湖泊与温泉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第八章:中国森林与野生动物景观8.1 森林景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长白山等8.2 野生动物景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8.3 森林与野生动物旅游活动:徒步、观鸟等8.4 森林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第九章:中国海洋与海岛景观9.1 海洋景观:三亚、青岛、北海等9.2 海岛景观:海南岛、舟山群岛、涠洲岛等9.3 海洋与海岛旅游活动:海滨浴场、海岛探险等9.4 海洋与海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十章:中国旅游与文化体验10.1 美食体验:烤鸭、火锅、粤菜等10.2 民俗体验: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参与传统节庆活动等10.3 文化体验: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10.4 旅游与文化体验的融合与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补充和说明:在讲解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时,需要强调旅游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
旅游类实训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探索自然之美——走进森林公园》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程内容1. 课时一:理论讲解与准备2. 课时二:实践活动五、教学准备1. 课件:《森林公园简介》、《环境保护知识》2. 实践工具:笔记本、相机、望远镜、环保袋等3. 地点:森林公园六、教学过程课时一:理论讲解与准备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森林公园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地理位置等知识。
3. 环保教育:讲解环保知识,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在森林公园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准备工作:分配任务,明确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
课时二:实践活动1. 导入:回顾理论知识,强调实践活动的意义。
2. 分组行动:学生按照分组,进入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3. 观察与记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植物、动物、地形地貌等,并做好记录。
4. 团队协作: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环保行动: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生态环境等。
6.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7.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优点和不足。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森林公园的观察日记。
2. 设计一份森林公园环保宣传海报。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课程的需求。
)。
《旅游文化》实验指导书3
实验3 印象××创意设计实验项目编码:实验项目时数:2实验项目类型: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一、实验目的在《旅游文化》课程中,旅游聚落文化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旅游聚落文化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掌握聚落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方法,为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咨询、服务、管理工作。
二、实验内容1. 印象××——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创意设计掌握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根据其类型特点,挖掘其历史及文化内涵,突出其核心内容及特色,进行创意设计。
2. 印象××——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创意设计掌握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定标准,根据该城市特点,对照优秀旅游城市评定标准,突出其核心内容及特色,进行创意设计。
3. 印象××——特色城镇形象创意设计掌握特色城镇的类型,根据其类型特点,挖掘其历史及文化内涵,突出其核心内容及特色,进行创意设计。
4. 印象××——特色村落形象创意设计掌握该村落特色,挖掘其历史及文化内涵,突出其核心内容,进行创意设计。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具体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图书文献、网络资源、实地调研等多种渠道进行资源搜集。
2. 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3. 对该项内容制作PPT或形象宣传片。
四、实验准备及预习要求1. 内容自选,题目自拟。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方法和渠道进行指导。
五、实验注意事项1. 资料搜集内容要全面。
3. 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
4. 使用的数据要注意时效性和准确性。
5. 对资料的分析要有深度。
中国旅游文化教材
中国旅游文化教材
中国旅游文化教材是指用于教授中国旅游文化知识的教材。
这些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国旅游资源介绍:教材会对中国的各个旅游景点进行介绍,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
同时,还会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分类、特点和地理特征。
2.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材会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诸如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
同时,也会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的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等。
3. 中国的风俗习惯:教材会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婚嫁礼俗等。
同时,还会介绍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和待客之道。
4. 中国的民俗文化:教材会介绍中国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如中国的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手工艺等。
同时,还会介绍中国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5. 中国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教材会介绍中国的旅游活动形式,如中国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同时,还会介绍中国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
这些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的旅游文化,增进对中国的认识和兴趣,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实验教学大纲(Tourism and Culture)(供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12级试用)课程编号:面向专业:旅游管理实验类别:专业课实验实验时数:6考核方式:考试实验总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实训将旅游文化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和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要领,使学生在熟悉景区工作环境特点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培养初步的适应能力,在策划、讲解、组织应变、景观调查等方面获得锻炼。
通过模拟景区作业实训,学生能够进行设计和撰写项目策划,做好接团讲解工作,并能进行安全维护,环境布置等。
其中:验证性实验0 %,设计性实验50 %,综合性实验50 %教材及参考书目:[1] 张文祥.旅游文化.第二版.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谢贵安.旅游文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喻学才.旅游文化.第一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5] 赵荣光,夏太生.中国旅游文化.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6] 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第一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 仲富林.中国饮食文化.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 章海荣.旅游美学导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执笔人:蒯小群审核人:龚艳教学院长:刘曙霞《旅游文化》课程实训指导书洪波编写目录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实训二永宁寺参观与导游词讲解实训一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实训时数:3课时实训目的:1、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2、通过调查,能够分析某一旅游地的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构成情况。
实训内容与形式:一、理论基础(一)中国菜肴的特点1、选料广泛,菜品繁多2、刀功精细,刀法多样3、精于火候,技法多样4、调料繁多,方法多样5、盛器讲究,追求完美6、医食同源,注重养生7、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二)中国菜系的分类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浙菜1、四川菜四川菜简称川菜,由成都、重庆两地的地方菜组成,还包括乐山、江津、自贡、合川等地的地方菜。
川菜的代表名菜有回锅肉、怪味鸡、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开水白菜、麻婆豆腐等。
2、山东菜山东菜简称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
济南菜指济南、德州、泰安一带的菜肴;胶东菜起源于福山,包括青岛、烟台一带的菜肴。
山东菜选料讲究,刀工精细,重视火候。
以爆、炒、炸、扒见长,口味上注重突出原料本身的鲜味,以清淡鲜嫩为主,汤醇味正,原汁原味。
鲁菜的代表名菜有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锅烧肘子、油爆双脆、扒原壳鲍鱼等。
3、广东菜广东菜简称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以广州菜为代表。
粤菜的特点是选料精细,花色繁多,新颖奇异。
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烹调技法有炒、炸、扒等。
粤菜的代表名菜有片皮乳猪、白云猪手、糖醋咕噜肉、东江盐焗鸡、红烧大裙翅等。
4、江苏菜江苏菜简称苏菜,由扬州、南京、苏州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
江菜选项料严谨,制作精细,注意配色,讲究造型,菜肴四季有别。
烹调方法擅长炖、焖、烧、炒,又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苏菜的代表名菜有水晶肴蹄、松鼠桂鱼、拆烩鲢鱼头、常熟叫化鸡、无锡排骨等。
5、福建菜福建菜简称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其中以福州菜为主要代表。
福建菜多以海鲜为原料,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色调美观,滋味清鲜,常用红糟调味是其最大特色擅长炒、蒸、煨、溜、煎等,口味偏重甜、酸和清淡。
闽菜的代表名菜有佛跳墙、淡糟香螺片、鸡茸金丝笋、酸糟鸡、通心河鳗等。
6、湖南菜湖南菜简称湘菜,以长沙菜为主要代表。
湘菜常用熏腊原料,口味咸香酸辣,油重色浓,姜豉突出,丰富大方,以烧、腊、蒸见长。
湘菜的代表名菜有腊味合蒸、冰糖湘莲、麻辣子鸡、发丝百叶、霸王别姬等。
7、安徽菜安徽菜简称徽菜,由皖南、沿江、沿淮风味三个支系构成。
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精于烧、炖、烟熏和糖调。
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功,原汁原味,山乡风味浓郁。
徽菜的代表名菜有无为熏鸡、屯溪臭桂鱼、八公山豆腐、软炸石鸡、毛峰熏鲥鱼、葡萄鱼等。
8、浙江菜浙江菜简称浙菜,由杭州、宁波、绍兴、温州风味四个分支构成。
浙菜的特点是鲜嫩、软滑、精细、注重原味,鲜咸合一。
浙菜擅长调制海鲜、河鲜与家禽,富有鱼料之乡风情。
浙菜的代表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蜜汁火方、干炸响铃、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等。
二、实训过程1、首先运用参观方式和各种调查方法,搜集某一旅游地美食文化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对某一旅游地美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重点餐厅主要的菜品、菜品的特色是什么、大体属于什么菜系类型等等。
2、在学生分组实训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训练:步骤一:首先根据食客不同的消费需求意向、心理价位,确定餐饮的档次区间;步骤二:将高中低各种类型的餐饮企业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步骤三:设计出几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美食线路供食客选择。
实训注意事项:1、老师在学校课堂利用多媒体讲解演示旅游特色饮食线路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以及基本的流程和方法,使学生首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在学生实训过程中,老师要进行跟踪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
实训报告要求:1、实训报告要求学生设计出几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特色饮食线路。
2、要求学生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各条特色的旅游特色饮食线路包括哪些餐厅以及每家餐厅主要的特色与菜品等内容。
实训二永宁寺参观与导游词讲解实训时数:3课时实训目的:1、通过对永宁寺的参观,让学生了解佛教文化知识;2、在宗教旅游场所,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佛教文化知识;3、能运用宗教文化知识,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实训内容与形式:一、理论基础和背景(一)佛教基础知识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1)佛教可分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喇嘛教。
(2)佛教经典大致可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三藏经”。
经为教义,律为规章、论为著作。
佛教的标志:法轮。
(3)供奉对象:佛、菩萨、罗汉、护法神将。
(4)中国佛教五大菩萨与其道场:观世音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
文殊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
普贤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
地藏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
大势至菩萨,道场江苏南通狼山。
(5)佛教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手持雨伞、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蛇类动物。
寓意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
(6)佛教主要思想:“四谛说”(苦、集、灭、道)、人生是苦,一切皆空。
(7)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被全国佛教信徒视为“祖庭”和“释源(二)盐城永宁寺简介盐城护国永宁寺,又称为盐城永宁寺、永宁禅寺、永宁寺,建于唐武德六年(公元 642年)。
古有“淮东首刹,江北名蓝”之称,为当时三十六名刹之一。
1、永宁寺由来永宁寺,始建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4年),并由李渊亲自赐寺名,为唐代三十六大寺之一。
清代康熙年间御赐加封为“护国永宁禅寺”,乾隆朝时再次加封永宁寺,现为江苏省二十一所重点寺院之一。
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隋末盗韦彻据其地,置射州及射阳、安乐、新安三县,唐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来归,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废射州,仍置盐城县”。
说的是隋末,炀帝淫暴,民不聊生,群雄四起。
有一位农民起义头领韦彻,在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带领一支起义军,攻克了滨海重镇盐城,在盐城称王,置射州,将盐城一分为三,即射阳、新安、安乐三县。
韦彻在盐城南门修筑了临时宫殿,他在盐城统治达七年之久。
唐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渊派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征讨韦彻,大败而逃,差点被韦彻活捉。
后韦彻见李渊统一天下大势已定,主动请降,李渊仍封他为王。
三年后,韦彻病逝。
李渊下令撤射州及所属三县,仍恢复盐城县。
临时宫殿被拆除,在宫殿原址上建了一座大寺庙,称“护国永宁禅寺”,意为此处供奉神灵,永保国家长久安宁之意。
据《续修盐城县志》记载“该寺殿宇高耸金碧,涌现于百里之外,昔人泛海者,以此为指南车。
”可见寺院当时之兴盛。
2、历代高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一方佛教的兴隆,得益于高僧大德的讲经弘法,在永宁寺的历史上,出过的高僧很多,由于永宁寺几经战火,历史文献所留无几,而从有限的文献中得知,有名的高僧有宋代云隐禅师、清代名扬四海的青崖禅师、民国“寿高、德高、学高”的雪松老法师、及解放后被称为“诗僧、书僧”的茗山老法师。
如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名山大寺里的住持方丈都是雪松老法师和茗山老法师的法子及弟子,比如:当代著名高僧、教界硕德、法门领袖,现任中国佛教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佛协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法师、无锡祥符寺住持无相法师、镇江金山、焦山两山住持心澄法师、上海玉佛寺住持觉醒法师、浙江普陀山前全山方丈戒忍法师,扬州大明寺住持能修法师、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住持心广法师、南京栖霞山住持隆相法师、苏州西园律寺住持普仁法师等等。
3、永宁寺古迹千年古寺,少不了历史名人留下来的古迹,在永宁寺,山门内有唐初程咬金手植古柏一株,主干几人联手方可合抱,以及盐城有史以来史料记载的第一任县官孙坚的父亲,也就是东吴王孙权爷爷孙锺所挖的一口“瓜井”。
东汉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会稽句章 (今浙江余姚)有农民许昌、许韶父子揭竿起义,自封阳明皇帝,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募兵讨平许氏父子。
扬州刺史臧旻向汉灵帝报告,“上列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
盐渎县自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县以来,一直“有县无治”,由射阳县(今宝应县)县丞代管,孙坚是见之于史书的盐渎第一任县丞。
孙坚在盐城任县官期间,为官清正,他父亲孙锺在县城南门外开挖深井,引水种瓜,以此为生,这瓜井便是孙锺留下的。
孙坚任满离去。
后来他起兵入吴,长子孙策战死,次子孙权自立为吴王,以京口(镇江)为都城。
孙锺家族发祥的故居和瓜井,被人们称为“真龙地”。
明万历年间,孙锺故居遗址犹存。
隋大业十一年 (公元616年),农民起义领袖叫韦彻,据盐城称王,在县城南门外修建皇宫,瓜井成了御花园的一部分。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发兵征讨韦彻,被韦彻打败。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招降韦彻。
为了破坏这块“真龙地”的风水,下旨将韦彻的皇宫拆除,在瓜井旁边建一座永宁寺,瓜井又成了寺内僧人饮用水之井。
唐太宗统一天下后,修复盐城的土城,宋、元两朝又四次修土城,直到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才将县城移向西南方,改土城为砖城,此时瓜井被圈入县城东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