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史观

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多涉及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目前,明确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

一、概念历史观也简称为史观,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简言之,从什么宏观角度、视角看待历史。

二、分类介绍

(一)全球史观:

1、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发展线索:

(1)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初具雏形。

(2)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当今,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这是整体世界的深入发展。

3、高屋建瓴:

(一)树立一种全球意识,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

(二)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4、常见误谬:欧洲为中心史观;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二)文明史观

1、概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2、内涵:

※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范围上,分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细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高屋建瓴:

①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③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动力,是人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

(三)近现代化史观

1、概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2、具体内涵:

※政治上: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上:工业化、市场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

※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大众化,即从迷信、愚昧到理性、科学和大众等;

※社会生活:城市化和文明化。

总之,近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主要途径:

原发型,指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

传导型,大多数国家如此,主要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多种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注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3、高屋建瓴

①现代化不是完全西化。应该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动态过程。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

③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于社会进步。现代化也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四)、社会史观

一言以蔽之,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社会习俗的历史”,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其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我的理解:衣食住行,以小见大,彰显人类进步。

(五)、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习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改变,人类要利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如果原有的文明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文明便衰亡了。著名例子是楼兰古城之谜。以生态史观视之,现代文明危机四伏: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

(六)、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1、概念: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这是近年来不断弱化的一种史观。

2、简说:

①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因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②基于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③革命史观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中国近代史不只是一场革命史。(七)唯物史观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常见布道:

※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的必然性反映人类历史进程的总体发展规律。历史的偶然性因素起到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作用。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由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类最美好社会的必由之路。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时势造英雄。

三:用新史观解决问题

(一)对号入座: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英雄史观

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B、阶级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E、“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二)多元史观应用举例

1、运用多元史观全面认识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扩张。

(1)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是新、旧两个世界,欧亚美三大文明的碰撞、汇合和交融,加速了人类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

(2)整体史观: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得到拓展,世界开始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3)近现代化史观: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社会史观:商业革命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市场扩大,促进物种交流,流通商品种类增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运用多元史观解读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

①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②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③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④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从社会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3、运用多元史观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中的突出贡献。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实业,发展资本主义,推动经济的近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