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

合集下载

2024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

2024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

2024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它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应变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呢?一、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变化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学生的提问、课堂讨论、临时生成的教学问题等都可能打破预设的教学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保持冷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

比如,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困惑,教师可以暂停原定计划,通过举例、类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妥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例如,当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表达观点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同时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二、深入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应变能力强的教师通常能够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他们不仅依赖于教材,还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文学作品、网络资源等多种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引入相关的现代诗歌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古今诗歌的魅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的教师通常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他们会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教育等多种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于教师应变能力在课堂中的体现评课报道

关于教师应变能力在课堂中的体现评课报道

关于教师应变能力在课堂中的体现评课报道说到教师的应变能力,真的是个大话题。

你看啊,咱们课堂上那情况真是“瞬息万变”,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

刚才还好好讲着课,下一秒可能就遇上了各种突发状况。

比如,突然停电了,或者有个学生开始哭闹,或者有个调皮的学生就开始放飞自我。

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冷静应对,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顺利化解尴尬,那就是“绝对的实力”。

别小看这些“应急反应”,其实背后是教师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经验。

在课堂上,教师的应变能力通常得在几秒钟内展现出来。

就拿我曾经看到的一节课举例吧。

那天,老师正在认真讲解数学题,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气氛也挺好。

突然,有个学生抬头就问了一句:“老师,为什么学这些东西?”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气氛有点尴尬。

要是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会愣住,甚至不知道怎么接话,但那位老师却轻松一笑,像是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似的,说了一句:“好问题!你想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那我们先从为什么要学知识说起。

”一下子,课堂气氛就恢复了正常,大家都觉得这老师不光会教,还挺幽默,能把紧张的气氛轻松化解,真是佩服。

当然了,教师的应变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如何调整课堂节奏,如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像有些老师,明明上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课件做得像个艺术品,但一到课堂上,突然有学生犯了个错误,或者有学生提出了个完全不相关的问题,整个人的计划就被打乱了。

这时候,老师能不能顺利地调整自己,能不能把课堂重新带回正轨,就成了考验。

而这也正是“应变能力”的关键所在。

记得有一回,我看到一位老师面对课堂上的“意外”情况,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反应。

那时候,一位学生突然因为手机响了,课堂顿时就陷入了混乱。

大部分老师可能会有些愣住,甚至严厉地批评这位学生,但是这位老师却没有慌。

她微微一笑,拍拍桌子,直接说:“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这么重要,连手机都不敢错过,是不是太牛了?不过,你也知道,课堂可不是手机发射站。

浅析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浅析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浅析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应变能力发挥的最佳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可忽视的。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应变过程中,能充分体验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时的心理感受。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变;能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要想取得课堂教学最优化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可忽视。

应变能力,既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备课设想之外的变化,敏锐的捕捉学生发出的消息,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的个性心理因素。

这是一种把握学生思维流向,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

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看法如下:一、创设有利于应变能力发挥的客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要创设有利于应变能力发挥的最佳环境。

就必须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造成和谐的情感气氛。

这种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

应变能力强的教师善于拉近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在这种师生心灵相互交融的课堂里,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价值感,鼓励学生自由地参加集体活动,允许学生自由公开地发表意见或表达感情。

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时,教师在瞬间思维过程中,才能连连出现“灵感”,随时修改原有计划,选择最优化教学方法。

学生也才能表现出较强“悟性”,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产生迁移,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二、提高应变能力的主观因素课堂应变能力与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熟练程度有关,也牵涉到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

在这众多的因素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1、更新思维方法,发展直觉思维。

当前的语文教改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要重视直觉思维的发展。

所谓直觉思维,是没有经过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结构是以自身的整个知识结构为背景的。

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与课堂应变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和挑战,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需求的能力。

本文将从准备教案、处理学生问题以及应对技巧等方面来探讨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和提升方法。

一、准备教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的程度和背景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其次,教师需要多准备一些备选教材和教具,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教师还需要提前预设一些问题和案例,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样,当课堂上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时,教师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并有效地引导学生。

二、处理学生问题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教师需要善于应对和解决。

首先,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并回答得简明扼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

有时候,学生提问的问题可能会偏离课堂主题,这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好节奏,适当引导学生回归主题,避免课堂偏离方向。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对技巧在处理教学中的突发情况时,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慌不忙地应对问题。

如果遇到一些无法立即解决的困难,教师可以先将问题记录下来,承诺在课后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既能保证课堂的进行,又能体现教师的责任心。

其次,教师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多媒体呈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故事讲解等形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保持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持续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从中借鉴和吸取教学经验。

如何培养教师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教师课堂上的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充分展现自己智慧和才能的机会,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超出我们教师原来的教学设计。

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就会急得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一、实事求是,随机应变处理自身失误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

尽管教师认真准备,但仍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如写错数字、算错了题、写漏了字母等。

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自身失误,这就需要学习掌握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

出现失误并不奇怪,关键在于施教者正确对待,随机应变,实事求是地纠正错误。

例如在计算板书时,不小心把一个数字写错了,学生发现后指出时应及时改正,顺便还可以表扬学生的细心,同时利用自身的失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你们看,老师在计算时都有失误,看来要想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计算完后就一定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除了板书失误外,还有语言失误、行为操作失误等。

处理自身失误,要求教师:一要学会自我监督和及时从学生身上反馈,发现失误,及时纠正,以避免小错变大错,一错到底;二要实事求是,知错就改,及时纠正;三要反应敏捷,不要手忙脚乱,要迅速思考对策,选择最巧妙的办法纠正;四要考虑成熟,慎重纠错,避免一个问题造成两次失误,甚至为失误辩护,更是大错特错;五是在发现及时的情况下做到不动声色,对有些失误力争在不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及时纠正,如写错的擦掉重写,读错的反过来读准;六要善于动脑,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失误变为教育学生的机会。

二、巧妙处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提问、组织讨论时,会碰到一些难度很大的问题,甚至一时难以回答.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有的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解决,有的可以告诉学生课后会去查阅资料后再告诉大家,有的可以请教别的老师或这方面的行家再告诉学生。

关键是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丧失教师的威信。

浅谈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会不时地发生一些突发情况,而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志。

要做到这一点,除在课前进行精心策划以外,在执教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调控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良好的师德。

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快速而准确的驾驭和调控,才能使教学进程继续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呢?一、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

只有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才能就实际情况决定教学方法。

另外,备课既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法。

教师应当预料到当自己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自己又该如何作答。

若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又会怎样回答;若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教师应该怎样引导等等。

在备课时,多为学生考虑,即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二、了解学情关注个体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

在教学中,教师既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也不能看低学生的水平,否则,教师的教学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坚持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学习。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作为前提的,教师的应变能力也是如此。

只有随时积累新知识,更新旧观念,不断扩充知识面,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才能随机应变的处理课堂教学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

总之,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我们当教师要有灵活性、创造性,以及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巧妙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等)来改变和调节教学进程,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使课堂节奏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快乐的学习。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一、什么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能力,而是教师教育观念、常识、教学经验及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为什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1、课堂突发事件无所不在。

一些教师,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在遇到超出设计的事件后,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

有的教师在意外事件面前采取放任的态度,听任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

也有的教师为防止出意外事件,采取“高压政策”,学生在课堂上言行稍有“越轨”,即严加训斥。

这虽然也可以控制课堂纪律,但往往同时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因为相当一些意外事件并非学生故意破坏纪律所致,其中有一些可贵的积极因素,是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进行启发引导,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

即使个别学生出现的明显的错误行为,包括他们的恶作剧,也可以因势利导,巧妙并幽默地把坏事变成好事,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并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2、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情况能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威信。

往往有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班上出现突发事件时,他并不注重事件怎么发展,更想看老师怎么处理,有时候有的孩子还有点小小的幸灾乐祸,看你怎么办,平时就知道教训我。

这时候,老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行为语言上一着急就会混乱,教师就会语无伦次,动作失调,“嗯”,“啊”,“这个”,“那个的”,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课堂就失去控制了。

老师匆匆忙忙处理后的结果也是一整节课学生都在讨论突发事件,根本没有好好的融入学习中去。

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3、能成功地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应变能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方面。

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各种没有事先估计到的“变”时,只要教师能否及时、正确、妥善地处理,就有可能把发生的“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在“变”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产生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计划的完成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能力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能力

让课堂绽放美丽的意外——浅谈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水平【摘要】课堂教学是多向交往、各因素交互活动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探讨课堂应变水平的内涵以及教师怎样提升应变水平,从而改善课堂气氛,锤炼课堂艺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应变水平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教学中也一直追求着意外与动态生成的美丽。

但是美丽的动态生成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创设开放而富有思维活力的课堂,让学生们能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广大教师通过努力,使我们的课堂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一言堂,而是有了越来越多学生们响亮的、鲜活的、灵动的、激情的身影。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成也在持续的发展变化。

从经历了最初的盲目收获“意外”的欣喜,到中期“意外”生成时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再到如今,理性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在动态化问题的生成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同时,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多方面因素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

它不但仅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而且还存有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有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存有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

同时,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有各种“意外”的变化,这种意外甚至会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遇到整个教学计划被打破和颠覆的情况。

所以,在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提升我们教师的课堂应变水平便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了。

一、教师应变水平的内涵教师的课堂应变水平,指在课堂教学过程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机智,它是适合、驾驭、调控等诸水平的综合体现,它带有一定的即时性和情境性,它表现了使教与学的关系保持融洽和谐的智慧。

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

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

教师要学会随机应变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高的授课水平,而且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样你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

记得刚拿起教鞭那一年,有一次,市里来听我的数学课,讲的是四年级课程中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节,因为当时各方面经验不足,所以,我指名学习较差的学生口述运算过程时,由于心里非常紧张,在板书计算过程中,最后的得数出现了负数,可小学生是不会出现负数的。

当我一发现这一情况后,心里一惊,面对在座的四十多个同学,还有在座的听课老师,我朝那个同学微微一笑,并给了她肯定的鼓励,我灵机一动,转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道题,看看教师在板书中的运算顺序有没有错误?”这时,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搜寻错误。

之后,有几个同学还窃窃私语:“原来,老师在考我们呢?”我这坦然的一提示,同学们觉得老师好象故意考他们,并没有觉察到是老师笔下有误,让我度过了这一尴尬处境。

反之,如果说是自己不小心写错了,匆匆忙忙揩去自己的板书,再重新写,那样可想而知会给学生留下怎样的印象了,而这节课却因为我的随机应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一、什么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妥善地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它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能力,而是教师教育观念、常识、教学经验及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

二、为什么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1、课堂突发事件无所不在。

一些教师,尤其是我们年轻教师,在遇到超出设计的事件后,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

有的教师在意外事件面前采取放任的态度,听任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

也有的教师为防止出意外事件,采取“高压政策”,学生在课堂上言行稍有“越轨”,即严加训斥。

这虽然也可以控制课堂纪律,但往往同时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因为相当一些意外事件并非学生故意破坏纪律所致,其中有一些可贵的积极因素,是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进行启发引导,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

即使个别学生出现的明显的错误行为,包括他们的恶作剧,也可以因势利导,巧妙并幽默地把坏事变成好事,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并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2、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情况能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威信。

往往有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班上出现突发事件时,他并不注重事件怎么发展,更想看老师怎么处理,有时候有的孩子还有点小小的幸灾乐祸,看你怎么办,平时就知道教训我。

这时候,老师如果缺乏教学经验,行为语言上一着急就会混乱,教师就会语无伦次,动作失调,“嗯”,“啊”,“这个”,“那个的”,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课堂就失去控制了。

老师匆匆忙忙处理后的结果也是一整节课学生都在讨论突发事件,根本没有好好的融入学习中去。

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3、能成功地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应变能力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方面。

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各种没有事先估计到的“变”时,只要教师能否及时、正确、妥善地处理,就有可能把发生的“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在“变”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产生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计划的完成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使课堂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要取得成功,课堂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课堂应变能力是指学生特定知识出现缺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讲解方式,耐心、善意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思考、回答问题,这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对数学知识掌握更加认真细致。

首先,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上课情况,结合知识点,注意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不只是简单地“讲义”式讲授,而是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角度出发,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要点。

比如,学生对几何图形认识较为困惑,教师可以举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体会到形状、大小之间的关系,深入浅出地把握几何图形规律。

此外,中学数学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灵活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

例如,当学生运算不正确时,可以将其分解,细化其步骤;对学生学习比较费劲的情况,可以采取解谜游戏的形式将知识点讲解出来,让学生更轻松自然地接受新知识。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课堂应变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教师课堂应变水平变能力强的教师往往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而应变水平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水准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

能够说,教师课堂应变水平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课堂应变水平呢?一、增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课堂提问驾驭水平是一种实践操作水平,它的成熟依靠长期的艰苦训练、探索,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提升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学习属于应用理论范畴的教改理论。

教改理论大多是教育专家或教育工作者对他们长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实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归纳总结,他们对教育教学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极大的境界,他们所述及的组织和驾驭课堂提问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能够补充营养,开阔眼界,少走弯路;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课堂提问实践;能够夯实驾驭功底,增长才干,为课堂提问的顺利实行保驾护航。

课也上不好课。

在备课时,我们应该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提问”尽可能设想得多一些,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如果把一堂课的提问比作一次战役,那么备课就是战斗前的深谋远虑、周密部署;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备课就是作文前的深思熟虑、布局谋篇。

有些教师课堂提问活而有序,变而不乱,挥洒自如,这令人赞叹的驾驭技艺其实就是来自精心的备课。

备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备教材,又要对学生心中有数,还要备方法。

所谓备教材就是分析、钻研、处理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即充分驾驭教材;对学生心里有数就是分析学生的学情,针对学生及其学习的具体情况去备课;备方法就是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如果忽略了备课这个环节,再高明的教师都难以很好地驾驭住课堂。

谈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谈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谈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高中英语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导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人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强大的课堂应变能力,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用合适的方式控制课堂局面,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愉快。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一、准备充分,预估教学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应变能力的基础之一,教师需要仔细准备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背景和水平,预估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为应对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例如,对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区别对待,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随机应变,变通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永远存在不可预知的因素,例如学生的个人情况、外部环境因素等,这需要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情况、学生的反应情况等变量随机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如果学生的反应比原先预想的热情,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堂活动和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审时度势,善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控制课堂,例如,面对激烈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并且不断开展课堂问答,从而提升课堂秩序。

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肢体动作,例如走动、示范,多种动作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习。

四、知己知彼,因人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人施教。

例如,某个学生可能对音乐兴趣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音乐元素、唱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某个学生在学习方面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可以使用辅助教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五、调整心理状态,保持乐观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在课堂上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课堂上遇到学习兴趣不高、课堂秩序混乱等问题时,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自信从容地应对问题,课堂上开展更多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课堂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doc

浅谈课堂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doc

浅谈课堂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当学生在课堂上抛出难题时,我们不可生搬硬套教学设计,而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教学高潮。

教师应善于临场整合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储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实去肯定或者否定自己的观点,把课堂变成学生自我展示、创新、协作、探究的舞台。

历史教学随机应变临场整合引导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

教学过程是合作加引导,是让我们的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把教学活动变成我们学生自我展示、创新、协作、探究的舞台,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求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念,并形成和掌握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基于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和很多教师一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氛围。

我常用的方式是讨论法,通过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正反辩论等不同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俄国、日本的重大转折》课上的一例。

按照我精心设计的程序,课堂循序渐进,气氛热烈。

我引导学生从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困境,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后,设计了“俄国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的集体讨论,很快学生们取得了一致性意见:(1)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才可以发展,历史潮流是不可以逆转的。

(3)野蛮落后的农奴制必将被时代所淘汰……这时候,平时历史兴趣浓厚、喜欢看历史课外读物的学生张某突然补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两者处于同一水平,国家才可以发展。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

我正沉湎于师生的配合默契之中,更得意于高徒语出惊人时一贯活跃但思考不够深入的王某发难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什么意思呀?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张某抓耳挠腮:“……”我能体会到张某同学可以意会而不能言表的苦恼。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浅谈教师随机应变能力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浅谈教师随机应变能力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浅谈教师随机应变能力在教学中的运用孙俊丽【摘要】: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地做出反应,随机应变,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由于社会的、学校的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学生、教室、设备、教具、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都有可能发生一些临时性的变化。

【关键词】: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转移话题近年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他们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过去的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地接受。

这无疑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已不再是缄默不言,他们开始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学会路了质疑,学会了探究,可以说他们的“权力”更大了。

既然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力扩大了,那么在课堂上发生一些教师备课过程中所未预见的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如: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答对;突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教师如何摆脱困境;课堂突然出现了喧哗现象,教师如何处理和应答;教师发觉课堂气氛不对,如何防止发生不快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随机应变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地做出反应,随机应变,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由于社会的、学校的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学生、教室、设备、教具、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都有可能发生一些临时性的变化。

但教师如何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左右逢源呢?一、发现自己有所失误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果断措施加以补救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不再仅仅是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什么叫课堂应变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

如讲授中的疏漏,板书的错误,学生的违纪或偶发事件,外界的突然干扰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节课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这一些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都叫做课堂教学中的“变”。

当发生这些“变”时,教师对这些“变”的妥善处理的能力,就叫做课堂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学生,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是不足为奇的。

这些意外事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教学中非认知因素的意外事件。

如课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产生了亢奋或低落的反常情绪,影响了课堂正常的教学气氛;淘气孩子的恶作剧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使课堂教学失去控制;教师因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而产生的节外生枝。

另一类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包括从其它书中看到的),其中有的学生反映的问题,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并有被学生难住的可能性。

也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或错误,学生发现并指出的。

不论哪类意外事件,都不是经常发生的,因此,由于其出现的偶然性、突发性而增加了解决的困难性,同时增加了破坏性,使教师预先设计的计划、方案有可能付之东流。

而解决这些突发性事件,教师要有灵活应变的本领。

一、遇事不慌偶发事件出现后,教师不要心慌,要沉着冷静,迅速思考,寻找应付对策。

如:在课堂教学板书时,由于一时疏忽,写了错字、漏写了字或计算错误,如果是教师先发现的,要引导学生仔细看,找到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巧妙地说:“老师是故意的,就是想看看同学们学习上细心不细心。

”如果是学生先发现的,教师也可以这么说,然后给予学生表扬:“对,学习上就要这么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这比教师慌乱地擦掉再补上要好得多,一来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教育;二来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把写错的字或计算的错误作为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识别和纠正;第三,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受影响。

教师随机应变能力

教师随机应变能力

浅谈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上公开课时,一位教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教室里静悄悄的,听课教师和孩子们都很投入。

忽然,一只不懂事的小蜻蜓飞进了教室。

两只灵活的小翅膀一个劲地煽动着,发出了“扑棱棱”的声音。

这时,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用手一指:“哎呀!小蜻蜓飞来了!”这时,哄笑声和讨论声混成一片。

这位讲课的教师顿时乱了手脚。

为什么在教师教案备得很充分,发挥也很好的情况下会“砸锅”了呢?这就是因为天有不测风云,没能发挥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上课不知道能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时,教师不可使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语言,如果教师这么一说,孩子们会更“上脸”。

这时,就需要你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地处理好眼前的这桩“大案”,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孩子由于年龄小,所以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兴趣的转移、注意力的分散。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绝不能够拘泥于事先安排好的教学内容,应顺应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思路和手段,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稳定自身情绪教师的应变能力是在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课堂上发生的许多问题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教师如果不能迅速地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就不能及时地作出反应,也就无法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例子,教师首先应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先镇静下来,紧接着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马上思考用几句极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来,并让这位“小客人”成为推动小朋友学好这节课的动力。

比如:“哎呀!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我们快快拍拍手欢迎小客人(鼓掌)。

小客人是来看看小朋友怎样上课的,看看谁上课的时候表现最好,并且学得最好。

”如果教师这么一说,单纯的孩子们会一下子静下来齐刷刷地坐好,并且非常积极地表现自己,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件事,让我也发现了另一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方法,那就是随机地组织语言,可以使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浅谈课堂上的“随机应变”

浅谈课堂上的“随机应变”

浅谈课堂上的“随机应变”做为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往往会有很多突发状况,让我们措手不及,是我们备课时无法顾及到的,这就要靠我们老师的“随机应变”来调控课堂过程,才不至于卡壳和冷场。

每学期的开始,我校总要轮流听老师的课,我精心备课,自信满满。

讲课如期举行,一切循规蹈矩,课堂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不知不觉到了课堂的高潮部分,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试验试验。

”我的的话音刚落,就传来“啪”的一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我班的“捣蛋鬼”小斌把做试验用的瓶子摔在地上打碎了。

喧闹的教室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全班几乎所有学生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他,只见他脸蛋红红的,瞪着一双大眼睛惊恐的看着我,我也懵了,“这家伙,怎么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打碎瓶子呢?批评一顿?不行,孩子的热情就被我打压下去了,下面的试验必定缩手缩脚放不开,我精心准备的课就泡汤了。

”我灵机一动,走到小斌身边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那只口渴的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水,想了很多的办法,它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瓶子打破。

大家看,这样它能喝到水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懵懂中激灵起来:“瓶子里的水全洒了,乌鸦喝不到水”。

“乌鸦那么渴,好不容易找到半瓶水,洒了多可惜呀!”我趁机引导学生:“乌鸦还可能想什么办法喝水呢?”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歪一歪,这样就可以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吸水”,还有的说“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学生想出这些办法后,我并没有做肯定或否定,而是让他们再读一读课文,对照板书,或做一下实验,或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当时那只乌鸦想的哪个办法最好。

学生时而读书,时而实验,时而争论,真有“不帮乌鸦想出好办法不罢休”的劲头。

瓶碎水洒,实为课前未能预料。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也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

初中教师存在的课堂随机应变不够问题及整改措施

初中教师存在的课堂随机应变不够问题及整改措施

初中教师存在的课堂随机应变不够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背景在初中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他们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分析初中教师存在的课堂随机应变不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灵活性: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调整。

2. 思维定势: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过于固执地按照既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缺乏灵活的思维方式。

3. 无法应对突发情况: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初中教师存在的课堂随机应变不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教材,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

培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讨和讨论,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应变能力。

2. 鼓励教师创新教育局和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学校可以设立教学创新奖,激励教师们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提供应急支持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应急支持的机制,例如准备备用教案和课件,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在课堂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结论初中教师在课堂随机应变不够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提供应急支持等措施可以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课堂应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上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案例:当学生在课堂上抛出难题时,我们不可生搬硬套教学设计,而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教学高潮。

教师应善于临场整合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储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实去肯定或者否定自己的观点,把课堂变成学生自我展示、创新、协作、探究的舞台。

历史教学随机应变临场整合引导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

教学过程是合作加引导,是让我们的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把教学活动变成我们学生自我展示、创新、协作、探究的舞台,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学会求知”,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观念,并形成和掌握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基于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和很多教师一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营造探究性的教学氛围。

我常用的方式是讨论法,通过集体讨论、分组讨论、正反辩论等不同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俄国、日本的重大转
折》课上的一例。

按照我精心设计的程序,课堂循序渐进,气氛热烈。

我引导学生从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困境,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后,设计了“俄国的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的集体讨论,很快学生们取得了一致性意见:(1)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2)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家才可以发展,历史潮流是不可以逆转的。

(3)野蛮落后的农奴制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这时候,平时历史兴趣浓厚、喜欢看历史课外读物的学生张某突然补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两者处于同一水平,国家才可以发展。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

我正沉湎于师生的配合默契之中,更得意于高徒语出惊人时一贯活跃但思考不够深入的王某发难了: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什么意思呀?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张某抓耳挠腮:“……”
我能体会到张某同学可以意会而不能言表的苦恼。

的确,这个问题理论性太强,牵涉的历史面又广,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解决的。

“老师,我在网上看的。

您给讲讲吧。

”张某把难题
抛给了我,我无法回避了。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一节课时间完成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如果单纯为了这一目标,我完全可以这样回答:张某同学悟出的启示很深刻,这得益于他读史面广,又善于积累,但这个道理理论性太强,大家将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解决,现在我们只需要将这一结论记住就OK了。

将问题放下来继续进行有序教学,这样既避免了张某的尴尬,也足以应付考试了。

但我考虑到:第一,零星的掌声表明,有的同学已经领悟了这一规律,甚至有个别同学跃跃欲试,欲言又止。

有一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引燃,我不能凭借教师的权威粗暴的压制学生的热情。

第二,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有较大难度,需要经过讨论加以拓展深化。

第三,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把答案硬塞给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研究的过程,探讨历史发展中规律性、普遍性的东西。

第四,虽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才能发展”并不是本课学生认识的重点,但是这一基本原理是初中学生的课标要求,有必要让学生领悟。

可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个规律,我以前一直没有展开讨论过,初中学生究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其实我心里一直没底。

而且,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牵涉到古今中外,纷繁庞博的历史现象,还需要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难啊!怎么办呢?
望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我决定无论如何,我得试试,集中学生智慧一起来解决,如果课堂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发动学生课外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师:张某同学积累的这条启示很深刻,这得益于他读史面广,又善于积累。

但这个道理不是他一句两句就能完全说清楚的,现在大家讨论一下,集思广益,或许我们就能比较清楚了。

(学生三分钟思索、讨论,我开始调整思维,思考引导的层次。


生A:我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想透彻。

师:俄国1861年改革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呢?
生B:农奴制从资金、市场、劳动力三个方面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生产力方面课文没介绍。

生C:1861年英、法、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俄国肯定也在进行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变革。

生D:俄国的工业生产要求废除农奴制,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也是因奴隶制的存废而起。

师:是啊,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呼唤新的生产关系。

张某:网上有人说,生产力好比脚,生产关系好比鞋。

脚穿鞋的目的是为了好走路,走更远的路。

如果穿的鞋子太松或太紧走路就不好走,或者会摔到,或者走着走着脚就会疼痛难忍;如鞋子合脚,就能健步如飞啦。

生E:鞋子太小,脚憋着走不快,时间长了,会把鞋子钻破。

有一次我穿的鞋子小了,才穿20天,大脚趾就把鞋子钻了个洞。

(全班大笑)
师:这个比喻很形象,不过我建议咱们思考:(1)从组合形式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那几种情况?(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几种情况是否有史实可以例证?
生F:可能出现这样三种情况:(1)鞋小脚大:生产力水平高于生产关系;(2)鞋大脚小:生产关系高于生产力水平;(3)鞋脚适合:两者处于同一水平。

师:1861年前的俄、美国两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生G:鞋子太小,脚憋着走不快,时间长了,把鞋子钻破了。

生H补充:两国的情况都属于生产力水平高于生产关系。

师:我国现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情况如何呢?
生I: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行农村和城市改革,就是在调整生产关系。

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我认为两者处于同一水平。

改革开放前,两者是不相称的。

特别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口号,要求建立一种远远高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结果蒙受了巨大的挫折。

学生不约而同的表示赞同:对对对!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俄国到中国,从近代到古代,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奴隶社会,从正反两个方面例证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家(社会)才能发展。

师:同学们讨论得十分热烈,发言很精彩,很有想象力,知识也很丰富,集体的智慧真是无穷啊!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对生产力有一定的反作用。

所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有两者处于同一水平,社会才会发展。

现在,我们已经对问题有了初步的结论,下课后还可以继续去查资料,加深理解。

课后,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死板的,而教学情境随时都会变化,因此,不可生搬硬套教学设计,应当随机应变。

当学生在课堂上抛出难题时,我们不要惊慌,更不要因为与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不一致,而置之不理。

而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火花,掀起教学高潮。

实际历史教学中,甲课完成乙
课的某一目标,甚至完成丙课+丁课的目标,都是容易发生的。

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准备思维。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们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优化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等,而忽视了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具备的能力,以及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当大胆的鼓励学生做适当的教学准备,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及适当的资料储备。

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教学资源和学生资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临场整合。

这种历史课,对学生更具有亲和力和亲历感,更能激发学生走进历史的兴趣,并从中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依托史实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历史结论甚至凝结着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生硬的语句,它饱含着丰富的历史现象。

因此,要避免教师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观点,并引导他们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史实去肯定或者否定自己的观点,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这样,学生眼中是一句结论,头脑中是翻腾的上下几千年,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结论的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求知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