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插上创新的翅膀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求解问题的工具,更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入手。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思维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就可以获得锻炼,增强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他们尝试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鼓励,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孩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创新的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简单来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独特性等特点。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难度。
而创造性思维能够让他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计算面积时,常规方法可能是按照公式进行计算,但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可能会想出通过分割、拼凑等独特的方式来求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首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讲解和练习,缺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环节。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有些数学教材内容编排较为固定,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再者,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不敢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一个数学定理时,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方式自己去发现和总结。
2、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或唯一的解题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小学数学奇思妙想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奇思妙想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奇思妙想: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思维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学科。
然而,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
然而,事实上,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中的创新思维,并提供一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问题拓展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问题拓展是指在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深入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例如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然后,老师可以考虑更复杂的情况,例如计算一个不规则形状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问题拓展,学生将被鼓励思考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法。
二、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种方法。
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数学概念,同时提供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数独游戏,要求学生用数字填充空白,同时满足每行、每列和每个九宫格内数字之和为固定值的条件。
通过解决这些数学游戏,学生将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
实践探究是指将数学概念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数学现象。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不同地块的面积,让他们亲自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将被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提问:“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才能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不同的方法,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可以交流和分享想法,合作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共同研究一个问题,并找到多种解决方法。
让孩子们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让孩子们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作者:崔兴艳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第06期陶行知先生提出:“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解放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
”创造性是主动性的最高层次。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相信学生,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让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在做着费力而不受学生欢迎的事。
有的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时的需要,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处于服从地位,造成了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
只要你相信学生,孩子们完全能够提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
一般来说,揭示课题或初读课文之后,学生会有许多的问题,但这时的问题都较肤浅,大多是关于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的。
例如《落花生》一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原来要问的,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往往会产生更多更深的问题,如:大家是怎么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什么?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作者借花生的特点的描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的话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比围着老师转有劲多了,孩子们往往为有新的发现而兴高采烈。
二、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想象的权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造适宜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和学习资源,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非常强,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独具匠心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可以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或定理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比较强的故事或活动,引导学生从中探索并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发现和解决,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字、图形、空间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思维能力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小学数学课堂。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探索和进取。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判断力、发现力和创造力。
五、设置适当的挑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学生产生探究热情,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参照一些有趣的游戏,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他们通过挑战自己,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包括了解、灵感和尝试三个层面。
了解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介绍和解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和了解一些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数学应用方面的创新成果,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前沿和应用。
了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需要激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创造力的源泉,是从已有知识中发现新的联系和思路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和多实践,通过解决问题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教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感的发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鼓励学生尝试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关键。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把灵感变为实际的成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建立、数学的应用和作品的制作等实践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现给他人。
通过尝试和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数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鼓励学生尝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步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备创新意识的数学人才。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普遍性。
通过数学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并且掌握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
数学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数学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解题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解题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讨和研究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和论文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样,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撰写数学论文,可以让学生在比赛和论文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角色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学习榜样。
教师应当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
教师应当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和学习辅导者。
教师应当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参观,每张门票 8 元,一个班级有 30 名学生,那么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能够很快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并且会积极思考如何计算出总价。
二、鼓励提问,培养质疑精神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 180 度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个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比如,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多种方法来求解。
让学生在比较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启发的平台。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数学探究活动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合作实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1. 引言1.1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
数学是一种科学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概念,更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习数学知识本身,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
1.2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定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指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能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或创造新的价值的意识和态度。
创新精神包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开放心态,以及勇于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魄力。
创新意识则强调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独到观点,能够超越传统思维和常规做法,提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观点或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不断地激励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创造力水平。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重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重要的一项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理性与创造性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数学教师们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深入探讨。
一、开展问题解决活动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和数学思维基础的。
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问题解决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动脑筋、勇于实践、敢于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大大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意识。
二、进行数学课外拓展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如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数学创新实验等。
通过这些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实践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在数学创新实验中,学生需要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学定理或解决问题。
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提倡多元思维,鼓励多样表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倡多元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于同一个数学题目,学生可以用代数方法、几何方法、概率方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解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多样化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式来表达数学思想,如图表、图像、数学文稿等。
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进行数学创新探究。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不仅是为了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从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展开探讨。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而解决问题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提问、猜想和验证等步骤,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物品的加减运算来感受数学运算的意义和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创新往往是一个集体的过程,而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在学习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和讨论,通过分享和交流,发现问题的不同解决思路,鼓励他们合作完成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创新并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剪纸、拼图等方式来感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既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大致有以下三项内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以下几点。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的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
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为在不同见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这样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民主,而且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要保证在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形象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来搭“台”,这个台是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在“多位数读法”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多位数中有0的数的读法的情境中来。
我先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并小结读数的方法,然后问:如果一个多位数中有“0”的数又应该怎样读?然后步步深入,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创新是指发现新的解决方法、产生新的观点和创造新的价值。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未来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发现。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照本宣科地背诵和应用,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反,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思路和模式。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思维。
学生应该成为问题的思考者和解决者,而不是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还应该学会批判性思维,即对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评估的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和多方沟通的支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想法、交流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来互相启发,从而产生更好的解决办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沟通和表达,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解释自己的思路和推理过程。
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中去。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
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乐于学习数学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们共同的期望。
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是指让优秀的孩子们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和途径,发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逻辑性和思维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
要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就要把数学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学习数学,比如在超市购物时让孩子帮忙计算物品的总价,或者在烹饪时让孩子学习计量食材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例子,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就要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和工具来教授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实验、互动等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枯燥地坐在课桌前死记硬背。
比如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或者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要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各种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模型,让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就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们看到身边有一些优秀的数学学习者,这些人可能是身边的同学、老师,也可能是一些著名的数学家等。
通过让孩子看到这些榜样,可以让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榜样效应,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要让待优生张开数学“乐学”的翅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努力,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提倡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理。
给学生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的方法。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逐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做题、解题和探索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鼓励团队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和解题,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5.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6.鼓励学生探索数学的美数学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之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通过欣赏数学的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也能激发他们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激发好奇心方法: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使用购物、运动等实际案例。
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如果你只有五个金币,怎样才能买到这三样东西?”2.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法:游戏化教学:运用数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数独、扑克牌等数学逻辑游戏。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各自的思路和发现。
3. 鼓励探索与实验方法: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例如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几何图形的构建,观察和总结规律。
项目式学习: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项目,例如制作预算、规划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数学知识。
4. 培养思维方式方法:引导类比和类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艺术中的对称性来学习几何。
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应用场景。
5. 提供反馈与鼓励方法:积极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认可,激励他们大胆尝试。
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创新思维上的进步和不足,促进他们不断改进。
结语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好奇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探索、培养思维方式以及提供积极反馈等,都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
“数学期待”会使学生插上翅膀
“ 数学期待’ ’会使学生插上翅膀
马秀华
( 河北省唐 山市滦县滦州镇双 山小 学,河北 滦县 0 6 5 7 0 0 )
学 生 自主 提 高 的 发展 观 。数 学 期 待 要 求 教 师要 学 会 拥 有 足 够 第二 ,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学 生 只有亲 自参 与 到学 习 中来 ,亲 自尝试 、体会 、感 悟其 中 的 的期 待 ,不 要 为 了赶 时 间 为 了 完 成 既 定 的 教学 任 务 , 当学 生 在 观 察 、操 作 、归 纳 、判 断 、交 流 等 活 动 中 ,产 生 “ 一 卡 壳 ”或 “ 争 是 非 曲直 ,亲 自尝 试 在学 习过 程 中的失 败与 成功 ,才 能对 数学 产生 议 ”时 ,就 急 于 把 自己预 设 的答 案 或教 参 教 辅 上 的标 准答 案 告 诉 感. 隋 ,也 才能从 失败 中找到 出路 ,从成 功 中找到 自信 。 学生。 “ 数 学期 待 ”要 求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营造 理 解 、宽 容 、平 等得
一
知识 结 构 ,学会 了整 理知 识 的方法 ,有利 于学 生对 知识 的识记 和 运 用 ,发 展 了学生 的求 知 、探 索 的兴 起 ,提 高 了学生 思维 的灵 活性 、
教 师要以 赏识学生 的阳光 ,以富有人情 昧的教学 使学 深 刻 性 和批 判 性 。著 名 的数 学 家 华 罗 庚说 过 :教 学 过程 是 由薄 到
法 。学 生只有 在 “ 自由思 维 ” 中 ,才 能没 有心 理 负担 ,用 心去 从事 期待 目标 。
自己的 思维 活动 。这 是 “ 数 学期待 ”的初 级 阶段 ,它还 是更 深 、更
远 的方 向发展 。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
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
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
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
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
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
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插上创新的翅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创新教育不但早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人试就工作实践的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现在的教师就是传统教育制度的产物。
不少教师的观念中,学生依旧是知识的容器,需要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就是要听从教师的指导。
这种观念强调教师权威性与支配性,学生只是处于接受与服从的地位。
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也许在工作中是非常尽职的,但是他或她恰恰忘记了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独特个性的生命体。
不可否认,教师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些教师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很多方面驾轻就熟,不愿轻易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甚至出现一个教案用许多年,出现了行为“惰性”。
师者,学生之榜样。
大家都知道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
不然现代化的教育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都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二、小学学科教育现状下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异化为“填鸭式”的“满堂灌”、“满堂问”,即使有些教师能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也只是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现成答案,毫无讨论的余地。
这成了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桎梏,在长期的求同思维学习中,老师的答案是唯一标准的,这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学生是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着
别人的结论,却很少有自己的思考。
在无奈的重复中,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对真理的热爱都渐渐变得黯淡了,又谈何创新呢?
三、数学教学实践中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上,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课堂上乱一点又有何妨?学生答非所问又有何妨?教学中,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做,学生才能人人有感受,个个有收获,才能在活动中张开创新的翅膀。
1.允许学生插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或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学生的问答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学生插话,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是学生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得以培植的表现,也是学生独立个性得到发展的可喜特征。
2.允许学生求同辨异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学习的独创性。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辨异。
这种新观点便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求同辨异中创造性学习的结果。
(二)巧设提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
1.信息重组的提问,疑中求“新”
任何一个学生(包括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知识上都不会是一张白纸,在学生的信息库里已贮存了一些有关生活、学习方面的信息。
通过提问来激活学生原有的信息贮存,使学生获得一种新的知识增长点,增加知识的“存量”。
这种信息的重组能力,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丰富想象的提问,想中求“新”
想象是创新能力和精神的最活跃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思维来一个急转变,让学生反想,从而以反衬正。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两组题:①1÷0.2、12÷0.6;②10÷3、20.5÷0.6。
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
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这样以“难”成“疑”,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科学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我们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不单单是他们的听课认真状况
如何,回答问题准确率如何;更应当大力表扬那些突发奇想的同学,那些问题怪异的同学。
评价是一个指挥棒,要指向创新的方向。
积极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也是对学生创
新成果的一种判定。
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很有创新精神”,“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
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总之,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时时提醒我们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思考机会,更多一些的活动空间,更多一些的表现机会,更多一些的创造信心,更多一些的成功体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张恒.让学生学会思考——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教育现代化,2005,(6).
[2]刘北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习惯.新课程新教材,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