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总体规划(2019-2035年)
铁力市:全力推进中小河流项目建设

管理 建设有序 、整体推进迅速 。 二是进 一步加 大宣传 力度 , 力做 好农 民思想工作 。 全
通 过 走 访 、会 议 等 各 种 形 式 宣传 工 程 建 设 的 目的 和 重 大 意 义 ,耐 心地 向农 民群 众 讲 解 工程 建 设 与 农 业 生 产 、农 民 生
人 代 表 、技 术 负责 人 ,成 立 了组 织机 构 ,由水务 局 抽调 精干 业务人 员 负责 工程建 设 实施 , 制定 了工程建设 的相 关
资金专款专 用。
工作 。实行每 周一例会 、每 月一部署 力量和资金 , 好征地安 置补偿 工作 , 做 下 辖 7个 乡 镇 、7 6个 行 政 村 ,全 市 的工作 机制 ,进 一步 明确 了各 成员单 确保 中小河流治理项 目及时开工建设 。 总 人 口 3. 人 。 境 内 河 网 密 集 , 8 9万 位 的职 责和工 作任务 ,确保 中小河流 四是 抓好建 设管 理工 作 。坚持 制 河 流纵横 ,集雨面积 大于 2 0平 方公 治理工作顺 利开展 。 0 度管 理 、资金管 理 、安全 管理 和质 量
省里 下达 了宝石 河堤 防工程建设计 划 :新建及加 固两岸堤
的 5. 52 %, 完 成 土 方 量 1 . 89 9万 立 方 米 , 占设 计 工 程 量 的
2 3 。 9. %
为按 时完成 中小 河流 工程 建设任 务 ,县委 县政 府要
求相 关部 门克服 一切 困难 ,千方百计 予以解决 。
龙江省 大 禹咨询 责任公 司进 行招标 , 4家施工企 业 中标 , 有
签 定 了施 工 合 同 。委 托 黑 龙 江 省 水 利 工 程 建 设 监 理 公 司 实
施监 理 ,委托 黑龙 江 省水 利 工程 质量 检 测 中心 站 实施质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自然资源部2021年3月前言为深化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加强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规范制图表达,制定《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明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的要素、色彩、符号等。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细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要素内容。
本规范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
目录1总则 (1)2一般规定 (2)2.1空间参照系统和比例尺 (2)2.2图件种类 (2)2.3图件的合并与拆分 (3)2.4基础地理要素 (3)2.5注记 (4)2.6图幅配置 (5)2.7图纸要素 (6)3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 (8)3.1市域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8)3.2中心城区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9)3.3市域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11)3.4市域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 (12)3.5市域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 (12)4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 (13)4.1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13)4.2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13)4.3市域农(牧)业空间规划图 (14)—I—4.4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14)4.5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15)4.6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15)4.7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6)4.8市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图 (17)4.9市域矿产资源规划图 (17)4.10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17)4.11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9)4.12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 (20)4.13中心城区控制线规划图 (20)4.14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21)4.1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图 (21)4.16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21)4.17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22)4.18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23)4.19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 (23)4.20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图 (24)5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 (25)5.1底图色彩引导 (25)5.2用地用海色彩引导 (25)5.3规划分区色彩引导 (25)—II—5.4各类控制线和符号引导 (25)5.5样图示意 (26)附录A图幅配置示意 (27)附录B用地用海分类配色指引表 (29)附录C规划分区配色指引表 (31)附录D各类控制线配色及表达指引表 (32)附录E其他符号 (33)—III—1总则1.1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市级行政区域(市、地、州、盟,下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件的制作。
响山农业生态园未来五年19个重点项目规划

信阳响山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未来五年19个重点项目规划根据公司的现状及实际运营的资源情况,未来发展大致有三个方向,第一是现代农业方向,从事特色水果、蔬菜的育苗和种植、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实现集约化管理,然后搭建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整合当地农产品资源,最终形成信阳市乃至豫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第二是休闲旅游景区,以目前的生态园为基础,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建设,进一步打造创意农庄、农旅主题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最终成为豫南地区集农业休闲观光、景点、民俗、生态保护于一体的风景区。
第三是智慧农业+康养,在现有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追求规模小、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化农业种植,然后结合当地的政策和资源,积极争取康养项目,尝试农村养老地产开发。
(一)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本类项目共计规划了9个项目,总投资36000万元。
1、5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拟在浉河区东双河镇响山村及周边乡村建设5000亩优质高产葡萄种植基地,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农资,统一品牌销售。
项目建设期1年,总投资3000万元。
2、1万亩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拟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东双河镇建设特色蔬菜种植基地1万亩,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提供农资,统一品牌销售。
项目建设期1年,总投资5000万元。
3、500亩葡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本项目拟在浉河区东双河镇响山村新建葡萄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其中:优良新品种采穗圃220亩、良种生产繁育圃180亩、优良品种收集保存区100亩(包括建设塑料大棚、炼苗荫棚(炼苗场)、修建生产道路、生产用房、实验检验室、库房、晒场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总投资1000万元。
4、葡萄机械化采摘示范项目本项目拟在浉河区浉河区东双河镇响山村响山农业生态园内建设200亩标准葡萄种植基地,按照机械化采摘的要求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机械化采摘。
项目建设期2年,总投资1000万元。
宜昌市全域规划概要

目录1编制背景 (1)2规划范围与层次 (1)3 发展目标 (2)3.1总体发展目标 (2)3.2 阶段划分 (2)3.3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2)3.4社会发展目标 (3)3.5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3)4统筹路径 (3)5战略思路 (4)6规模预测(资源环境承载力) (5)7市域空间规划 (5)7.1空间结构 (5)7.2城乡体系规划 (7)7.3交通一体化规划 (8)7.4产业空间结构 (9)8重点协调区规划 (10)8.1生态空间管制 (10)8.2建设空间分区 (11)8.3土地利用规划 (13)8.4大宜昌都市区规划 (14)8.5沿河廊道协调规划 (18)8.5.1香溪河廊道协调规划 (19)8.5.2沮漳河廊道协调规划 (22)8.5.3清江廊道协调规划 (27)8.5.4渔洋河廊道协调规划 (31)1编制背景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下,宜昌市委市政府在编制完成《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后,进一步提出了《宜昌市全域规划》的编制要求。
通过全域发展,实现宜昌在中部地区实践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城乡统筹,提升宜昌在区域中的综合实力实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项目编制在“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围绕“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两个关键词展开。
2规划范围与层次本规划分为市域和重点协调区2个层次。
宜昌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夷陵区、点军区5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3市,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5县,总面积约21230平方公里。
以六普数据为基础,2010年宜昌市域常住人口4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8.5万人,市域城镇化率为53.6%。
本次规划依据发展条件分析和生态敏感度分析,参考《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划定重点协调区范围作为城乡统筹的工作重点,包括宜昌市规划区和香溪河、沮漳河、渔洋河、清江4条沿河发展的主要廊道,总面积约7299平方公里。
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2035)

(文 本)
神树镇人民政府 鲸米博锐设计(大连)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九月
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2035)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1 第二章 规划目标、功能定位............................................................................................................................................................................................................. 2 第三章 规划规模与结构......................................................................................................................................................................................................................2 第四章 土地使用性质与用地兼容性................................................................................................................................................................................................. 3 第五章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4 第六章 建筑间距、高度和退让控制................................................................................................................................................................................................. 5 第七章 道路交通设施控制................................................................................................................................................................................................................. 7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9 第九章 “四线”控制..........................................................................................................................................................................................................................9 第十章 环境卫生控制........................................................................................................................................................................................................................10 第十一章 公用设施控制....................................................................................................................................................................................................................11 第十二章 城市设计引导....................................................................................................................................................................................................................13 第十三章 奖励与惩罚........................................................................................................................................................................................................................13 第十四章 土地兼容性注释与附表原则........................................................................................................................................................................................... 14 附表:.................................................................................................................................................................................................................................................... 15 附录:.................................................................................................................................................................................................................................................... 27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图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2010-2020)第一章总则一、规划修编的重点1、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东北亚、国家和区域认识哈尔滨城市的战略地位,确定未来哈尔滨的城市定位。
从资源环境、产业转型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进行综合研究,调整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资源保障。
2、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框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调整市域空间布局,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区区域地位,推进市域各城镇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促进全市区县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3、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配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构筑基于科技创新的产业基地,明确土地开发强度控制要求,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4、培育健康和谐的生活载体系统面对快速的经济发展伴随的诸多城市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实施“四增四减”策略,从保障性住房建设、旧城区改造、现代服务功能培育、空间景观环境塑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和规划,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多元化服务能力。
5、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立足东北地区的区域协调,以快速交通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优化内部交通网络,加强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整合,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
6、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格局以建立节约型城市为根本,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优先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优先关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采取空间区划的方法,建立空间管制体系,保护以河湖、湿地、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自然空间,构建科学安全、低碳环保的生态格局。
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规划范围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和主城区四个层次,其中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1万平方公里;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说明书

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委托方(甲方):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141001)编制阶段:成果阶段送审时间:2021年1月目录第一章风景名胜区概况与上版总体规划评价 (1)一、风景名胜区概况 (1)二、上版总体规划评价 (4)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 (7)一、风景资源特征 (7)二、风景资源价值 (8)三、风景资源评价 (9)第三章关于规划总则的说明 (12)一、规划目的 (12)二、规划范围与面积 (12)三、风景名胜区性质 (13)四、规划依据 (13)五、规划期限 (13)六、规划目标与策略 (14)第四章关于保护规划的说明 (15)一、保护区划现状与优化原则 (15)二、资源分级保护 (16)三、资源分类保护 (17)四、建设控制管理 (20)五、生态环境保护 (23).第五章关于游赏规划的说明 (24)一、游赏现状与存在问题 (24)二、游赏定位与空间布局 (25)三、游客规模容量 (26)四、特色景观规划 (29)五、景区规划 (30)六、解说展示规划 (33)第六章关于设施规划的说明 (36)一、道路交通规划 (36)二、游览设施规划 (41)三、基础工程规划 (44)第七章关于相关规划协调的说明 (48)一、国土空间规划协调 (48)二、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 (49)第八章关于近期实施规划的说明 (51)一、近期实施重点 (51)二、近期建设内容 (51)附件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说明 (54)附件2. 2018年州相关部门审查意见及修改说明 (57)附件3. 2019年州相关部门审查意见及修改说明 (69)附件4.自治区相关厅局审查意见及修改说明 (74)第一章风景名胜区概况与上版总体规划评价一、风景名胜区概况1、地理区位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地处州府博乐市境西南端,北接温泉县,南连伊犁霍城县,东距博乐市区100公里、阿拉山口150公里、奎屯市330公里、乌鲁木齐520公里,南距伊犁州府伊宁市160公里、霍尔果斯口岸86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80˚39'~81˚30',北纬44˚27'~44˚45',总面积1301.4平方公里。
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af6d3f908a1284ac850435a.png)
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文件林湿综字[2019]7号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成果,科学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我中心研究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附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1 总则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
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空间布局................................................................................................7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7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7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8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 ...........................................................................................6 城市性质...........................................................................................................6 城市规模................................................................................6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 城镇化水平预测 ..............................................................................................4 城镇化发展策略 ..............................................................................................5 城镇职能分工及规模等级 .............................................................................5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5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04•【字号】伊政办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伊政办发〔2022〕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中、省属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专项规划(2022—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7月4日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三章主要任务第四章保障措施前言伊春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居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中上游,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
该地区的典型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处在北温带季风气候区,介于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之间,拥有动植物、山特产、水利等多种森林康养旅游可依托的资源基础。
近年来,伊春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殷殷嘱托为统领,牢牢把握“生态立市、旅游强市”发展定位,推进“森林康养+旅游”,建设了一批具备游憩、度假、康养等功能的重点基础设施,推动森林康养旅游业全方位提升,让老林区不断焕发新活力。
伊春市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突出,已初步呈现森林康养旅游发展态势,“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品牌形象渐入人心,吸引大批游客前往伊春避暑消夏,为森林康养旅游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协调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康养旅游互促发展、整合提升现有康养旅游基础设施、拓宽森林康养旅游产业链、打造中国北方森林康养旅游胜地等挑战。
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强调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
三大产业并驾齐驱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三大产业并驾齐驱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布时间:2021-03-15T11:31:21.7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作者:张钊[导读]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企业强。
林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作为森工第一局的铁力林业局摆脱“资源依赖症”,大力发展红松嫁接、湖羊养殖、北药种植三大产业,在探索企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身份证号码:23900519900925XXXX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企业强。
林区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作为森工第一局的铁力林业局摆脱“资源依赖症”,大力发展红松嫁接、湖羊养殖、北药种植三大产业,在探索企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为深入了解公司三大产业现状和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而对下步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一、三大产业发展现状(一)红松坚果林嫁接项目铁力局公司紧紧抓住当前市场松子需求量激增,价格不断升高的有利时机。
2019年,先后派考察团赴辽宁、吉林和省内双城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红松坚果林嫁接技术,探索引入红松坚果嫁接项目。
并在12个林场分公司试验性营造红松坚果苗3.6万株,定植红松苗7.4公顷5761株。
目前,成活率在67.5%。
同时,与辽宁省凤城市金松苗木种植合作社合作,改良公司种子园红松57公顷4500株,并聘用合作社技术工人对苗圃现有的20万株红松苗木进行嫁接。
苗木嫁接成本在每珠5元左右,市场价格在10元左右,20万株苗木在嫁接后,当年就可直接实现利润100万元。
红松项目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优良的红松坚果、为国家储备红松大径材,还能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生态功能,这必将给森工集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湖羊养殖项目铁力林业局公司湖羊养殖基地位于北星农场分公司,庆安施业区范围内,目前由铁力林业局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管理。
采取与下属的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林业局公司投入资金400万元,用于改造羊舍、员工办公场所和周边道路,并借给畜牧公司195.656万元用其购入湖羊。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目
1.
录
2.
3.
总则 ..................................................................................................................................................... 1 1.1. 现状概况 ..................................................................... 1 1.2. 规划背景 ..................................................................... 2 1.3. 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 4 1.4. 上轮规划及实施评述 ........................................................... 5 1.5.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6 1.6. 规划依据和规划参考 ........................................................... 6 1.7. 规划期限 ..................................................................... 6 1.8. 地域界定 ..................................................................... 6 旗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 7 2.1. 社会经济现状 ................................................................. 7 2.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10 2.3. 旗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2 2.4. 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 .......................................................... 13 2.5. 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对策 .................................................. 17 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 18 3.1. 旗域人口预测 ................................................................ 18 3.2. 旗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 19 3.3. 旗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0 3.4. 旗域城镇体系现状 ............................................................ 21 3.5. 城镇规模发展条件评价 ........................................................ 22 3.6. 旗域镇村体系规划 ............................................................ 23 3.7. 旗域综合交通规划 ............................................................ 32 3.8. 旗域公共设施规划 ............................................................ 36 3.9. 旗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39 3.10. 综合防灾规划 ............................................................... 43 3.11. 旗域资源、生态保护和空间管制规划 ........................................... 44 3.12. 旗域空间开发管制 ........................................................... 47 3.13. 旗域旅游规划 ............................................................... 47 3.14. 区际协调规划 ............................................................... 52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56 4.1. 规划区人口 .................................................................. 56 4.2. 规划区规划原则 .............................................................. 56 4.3. 规划区村庄规划 .............................................................. 56 4.4. 规划区重要设施规划 .......................................................... 56 4.5. 规划区用地控制 .............................................................. 57 4.6. 规划区“四区”控制 .......................................................... 57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58
如何解决水资源控制问题

如何解决水资源控制问题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1期赵鹏翔郭建伟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共辖7个乡镇,76个行政村,176个自然屯。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8.76万,其中农业人口9.54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5%。
铁力林业局位于铁力市中部,呼兰河右岸边,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林区气候多变,春季来得迟,夏季短促,秋季早霜,冬季漫长多风雪。
铁力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38mm,其中5-9月降水量548mm,占全年的86%,一月份平均降水3.7mm,12月份平均降水6.8mm。
年内各月降水变差很大。
东部山区石长、圣浪一带是全省暴雨中心,年平均降水在700mm以上,平原区550-60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为1027.28mm( 20cm蒸发皿),多年平均气温1.2℃。
年平均风速2.7m/s,无霜期114天。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67.3km2(城区31k l12和郊区36.3km2).是铁力林业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区总人口10.8万人。
市域经济在80年代后发展迅速,轧钢厂、乳品厂、白酒厂、啤酒厂、制药厂等一些工业企业陆续建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需水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渐突出。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需水量不断加大,而目前城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将会严重的影响铁力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现就铁力林业局供水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城区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分析林业局现在可供水利用的水资源为地下水资源,林业局南边的呼兰河由于水质问题和上游三个方面万亩灌区引水已不能作为供水水源。
根据1999年调查统计,现就铁力林业局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详细分析一下:可见铁力林业局地下水以超采,近几年随着城区规模和容量的不断扩大,在春季3-5月地下水补给暂时出现供水应求,城市供水已经开始划分区、分时间段分别供水,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受到一定限制。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宾满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宾满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9.22•【字号】新政发〔2022〕22号•【施行日期】2022.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正文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宾满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新政发〔2022〕2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宾满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2年9月22日新宾满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当代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儿童发展纲要,为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注重儿童全面发展。
儿童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儿童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儿童福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儿童享受社会政策福祉权利得到保障,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保护,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截至2020年底,全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我县儿童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加快新宾振兴发展的新要求和儿童及家庭的新期盼。
儿童思想引领的时代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和群体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保障儿童权利的法治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基层儿童社会保护服务网还需织密织牢,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全面提高。
最新-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发展战略研究 精品

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发展战略研究1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的空间布局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是指范围涵盖铁力市、伊春区、西林区和嘉荫县四个行政辖区,南起铁力市北至嘉荫县,连接四点形成一条长约300多的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
第一点是铁力市。
铁力是伊春的南大门,与哈尔滨仅一个小时的车距,拥有资源优势,钼的储量亚洲最大。
铁力钼产业园坚持用绿色环保理念,以最现代的环保设施、最低的排放标准、最好的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矿山。
2010年,铁力林业局引进我国大型央企—中国中铁资源集团,在鹿鸣钼矿投资特大型矿山开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13年10月正式投产,是这个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重要的战略支撑。
第二节点是伊春区。
由于伊绥高速公路的开通,现在伊春区已经融入到以哈尔滨为核心的3小时经济圈,已经布局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龙江中部城市群当中,并主动接受哈尔滨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伊春区重新调整了产业布局,将重心放在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产业上,通过与汇源集团合作,联合打造伊春汇源森林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目前,汇源集团注册资金3亿元,计划用7年时间,投资75亿元人民币建设伊春汇源产业谷项目。
集聚种植、养殖、森林特产生态食品加工、会展、物流、企业家农场、博物馆配套的商业综合体、旅游等。
第三节点是西林区。
西林区位于伊春市中部,是伊春市所辖两个纯行政区之一和唯一的工矿区,主要以冶金,建材为主。
在西钢冶金工业园区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物耗,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工业园区,目前这个园区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包括开发西钢的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以及铁多金属矿伴生的铜和铅锌冶炼的产品,已经成为伊春生态功能区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园区。
第四节点是嘉荫县。
嘉荫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享有恐龙之乡之美誉,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开发潜力巨大,是投资者的沃土和难得的生态旅游胜地。
嘉荫要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俄罗斯技术、人才、文化资源,建设嘉荫跨境木业经济合作园区,做大对俄木材采伐和精深加工规模。
让绿水青山常在

让绿水青山常在,让冰天雪地生作者:金崔晶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第1期崔晶2019 年7 月18 日,铁力市喜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这个小兴安岭的“绿色宝库”,知名度和影响力出现飙升态势。
如今,铁力市计划把“天然氧吧”和特色农产品绑定,“铁粒大米”“中国北药”等特色产品相继推出;开通城市旅游专列,让南方人来避暑、老年人来养老。
从“砍树卖木材”到“看树卖景观”的观念转变与经济转型,从大农业、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的生态优势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全省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打造生态建设的“金字招牌”。
坚持生态理念,悉心守护“绿水青山”进入夏季,占地38.5 平方公里的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便成为哈尔滨市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2019 年接待游客超过100 万人次。
河口湿地公园曾是一片荒凉的原始滩涂。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如今这里不仅为城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生态修复加上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成为集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个“金字招牌”于一身的生态建设经济体。
呼兰河口湿地的华丽变身,仅仅是我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龙江大地,数以千计的湿地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卷。
“绿水青山是我们省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
”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处处长马立新介绍说,我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81 处,总面积1156 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46%,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生态保障。
为防止生态系统的恶化,近年来全省保持着高压态势,严防严查严监管,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行为,2019 年生态建设的成效更加显著。
以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为主的我省国有林区,是我国东北、华北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东北大粮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全面停伐以后,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我省林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逐步恢复。
榆树市城市总体规划

榆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榆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指导土地合理使用和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导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适用于榆树市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在本区行政区内,进行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必须遵守本文本。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榆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及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第四条规划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规划弹性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范围1、市域范围市域范围为榆树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72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本规划的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09平方公里。
东至王家,南至兴隆店,西至榆树林子,北至横道子,具体范围界线见规划区范围图。
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包括市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周边的基础设施用地,到2005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5.69平方公里,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1.59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基期:2005年;规划近期:2006~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年。
第二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及目标第七条经济发展战略1、工业化战略榆树市在经济发展中应积极应用工业化战略。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构筑农副产品及绿色食品的加工基地;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龙头,快速发展轻工产业,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
2、品牌战略在榆树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要全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在每一个行业里培育一到两个数一数二的产品品牌,由品牌效应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于洪河等农场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黑垦局文〔2018〕42号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于洪河等农场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关于洪河等农场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黑垦局文〔2018〕42号建三江、牡丹江、哈尔滨管理局,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关于黑龙江省洪河农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请示》(建垦局呈〔2018〕10号)、《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关于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城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请示》(建垦局呈〔2018〕14号)、《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关于八五八农场城镇总体规划及场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调整的请示(牡垦局呈〔2018〕15号)、《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关于调整香坊实验农场XF14出口加工区A-14、A-15地块局部总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哈垦局呈〔2018〕19号)、《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关于呈报黑龙江省青年农场总体规划及石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请示》(哈垦局呈〔2018〕20号)、《黑龙江浩良河化肥厂关于〈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黑龙江省浩良河化肥厂控制性详规划〉修编的请示》(黑垦浩化厂呈〔2018〕3号)收悉。
经垦区城乡规划专家组审查论证,现就有关事宜批复如下:一、关于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一)同意建三江管理局关于洪河农场总体规划的修编意见。
1.同意修编后的《黑龙江省洪河农场城镇总体规划(2018-2035)》(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及所确定的城镇性质。
农场场部是全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贸、工、农一体化的农垦小城镇。
榆树青山乡总体规划

榆树市青山乡总体规划(2017-2030)说明书青山乡人民政府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2017年5月设计资质等级编号:[吉]城规编第(153014)丙级项目名称:榆树市青山乡总体规划委托单位:榆树市青山乡政府编制单位:榆树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阶段:成果阶段院长:杨立刚总规划师:秦春玲总工程师:刘振东审定:李志光项目负责人:王欢参编人员:刘春久王欢赵鑫徐功大纪德新肖杨刘慧琦校对:赵鑫肖杨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总则及上轮规划评价 (1)第一章规划总则 (1)一、规划编制背景 (1)二、规划期限及范围 (1)三、规划原则 (1)四、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 (1)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回顾及实施评价 (2)一、规划概述 (2)二、实效评价 (2)第二部分青山乡域镇村体系规划 (2)第三章乡域现状概况 (2)一、自然情况 (2)二、经济发展概况 (3)三、社会发展概况 (3)第四章乡域发展条件SWOT分析 (3)一、有利条件(S) (3)二、制约因素(W) (3)三、机遇分析(O) (4)四、挑战分析(T) (4)五、综合分析 (4)第五章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5)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5)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5)三、人口发展与城镇化 (6)第六章乡域镇村体系规划 (7)一、镇村规模结构规划 (7)二、空间地域发展格局 (7)第七章乡域基础设施综合规划 (8)一、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8)二、基础设施规划 (8)第八章乡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一、教育设施规划 (10)二、文体设施规划 (10)三、卫生设施规划 (10)第九章乡域环境保护规划 (10)一、现状分析 (10)二、规划目标 (10)三、生态建设重点 (10)四、生态环境规划 (11)第十章乡域综合防灾体系规划 (12)一、综合防灾发展目标 (12)二、防洪规划 (12)三、防震规划 (12)四、消防规划 (12)五、疫病控制系统规划 (13)六、应急预警系统规划 (13)第十一章乡域空间协调与管制规划 (14)一、空间协调与管制原则 (14)二、空间管制规划 (14)三、实施措施 (14)第十二章乡政府驻地规划区规划 (15)一、规划区范围 (15)二、规划原则 (15)三、规划布局 (15)第三部分青山乡政府驻地规划 (16)第十三章乡政府驻地现状与用地评价 (16)一、乡政府驻地建设概况 (16)二、现状用地结构 (16)第十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结构 (17)一、城镇性质 (17)二、城镇规模 (17)三、城镇总体布局结构 (17)第十五章乡政府驻地建设用地布局 (17)一、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17)二、居住用地布局 (18)三、仓储用地布局 (18)四、绿地用地布局 (18)第十六章乡政府驻地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9)一、对外交通规划 (19)二、乡政府驻地道路系统规划 (20)三、静态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20)第十七章乡政府驻地绿地系统规划 (21)一、规划原则 (21)二、指导思想 (21)三、绿化目标 (21)四、绿化规划 (21)第十八章乡政府驻地景观风貌规划 (22)一、设计原则 (22)二、规划目标 (22)三、城镇景观结构 (22)四、主要景观控制 (22)第十九章乡政府驻地市政工程规划 (23)一、给水工程规划 (23)二、排水工程规划 (24)三、电力工程规划 (25)四、电信工程规划 (26)五、供热工程规划 (26)六、燃气工程规划 (27)七、管线工程综合 (28)八、环卫工程规划 (28)第二十章乡政府驻地环境保护规划 (30)一、现状分析与评价 (30)二、环境保护措施 (30)三、环境保护分区 (30)四、环境保护规划 (30)第二十一章乡政府驻地综合防灾规划 (31)一、抗震规划 (31)二、防洪规划 (32)三、消防规划 (32)四、疫病控制系统规划 (33)第四部分近期建设指引 (33)第二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33)一、近期建设规划的原则 (33)二、规划年限和规模 (33)三、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33)四、近期建设项目 (34)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与部署 (36)第二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与措施 (36)一、法制保障 (36)二、管理保障 (36)三、资金保障 (37)第一部分规划总则及上轮规划评价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编制背景小城镇是联系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是和广大农村接触最紧密、联系最广泛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8.《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9.《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4 年) 10.《铁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11.神树镇政府工作报告(2019 年) 12.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十三五规划 以及国家、省、市相关的法律文件、规范性文件及其他相关政策。
4.文化发展目标
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 100%。
提高文化设施服务水平,规划期末广播电视人均覆盖率应达到 100%;为居民提供文化生活的
(2)大气环境保护指标
场所,镇区每千人图书馆、文化馆建筑面积分别达到 3.5 和 15 平方米。
镇域达到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标率稳定在 95%以上。 (3)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指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 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达到 100%。 (4)声环境保护指标 城镇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要求,区域环境噪 声平均值小于 55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 70dB(A);噪声达标区面积覆盖率大于 80%。
第三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19――2035 年,其中: 近期 2019—2025 年; 远期 2026—2035 年;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5.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6.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7.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第九条 发展目标体系
每千人医生数和医院床位数分别达到 2 人和 3.5 床。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期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规划期末城镇职工基本
(1)水环境保护指标
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应提高到 100%。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 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城镇生活污水
第六条 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文本下列条文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为本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总体规划 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七条 发展养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园,提升 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将神树镇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全域旅游森林康养小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型寒地水乡宜居智慧小镇。
1
赤峰市文钟镇总体规划文本(2017—203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了适应神树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镇的规模和发展方 向,统筹全镇各项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标准》(GB50137—2011)、《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特编制《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总体规 划(2019-2035)》(以下简称本规划)。
至规划期末,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比例在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在满足污染物
3.社会文化发展策略:和谐、文明、现代 协调与周边城市、乡镇、农村的各层面关系;创建和谐城镇;注重城镇建设环境的文化品位。 4.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精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强第三产业。 5.智慧城镇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 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 力。 6.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重点对接、完善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理顺交通干道网络,对各主要道路分级;加快建设各项 交通配套设施,包括高铁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枢纽站等;近、中期扩建垃圾填埋场规模, 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第八条 发展策略
1.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保护、培育、可持续 保护河流、森林、农田等生态要素;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格局;发展与保护相结 合,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经济发展策略:优化、提升、创新
1
赤峰市文钟镇总体规划文本(2017—2030)
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培育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
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总体规划(2019-2035 年)
(文本)
2019.05
铁力市大白鲸神树镇总体规划文本(2019—2035)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1 第三章 产业发展规划......................................................................................................................................................... 2 第四章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 4 第五章 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 5 第六章 城镇性质和规模..................................................................................................................................................... 7 第七章 镇区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 7 第八章 镇区专项用地规划 ................................................................................................................................................. 8 第九章 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 9 第十章 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10 第十一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10 第十二章 环境卫生规划 ................................................................................................................................................. 11 第十三章 镇区环境保护规划.......................................................................................................................................... 11 第十四章 综合防灾规划 ................................................................................................................................................. 11 第十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 ................................................................................................................................................. 12 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