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_第六章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小区内的老人为了丰富生活、锻炼身体组成的“晨练小组”属于( )。
A:开放小组
B:封闭小组
C:基本小组
D:次层小组
E:心理治疗小组
答案:A
解析:从小组组员之间的界限来分,小组可以分为封闭小组和开放小组。
封闭小组是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由相同的组员组合而成。
组员数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减。
开放小组是在小组过程中的任何时间,组员可以加入也可以离开、进出自由的小组。
2、下岗人员自强小组属于( )。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治疗小组
D:支持小组
E:任务小组
答案:D
3、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 )。
A:提高人们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改革
B: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的改变
C: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D: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_第六章 小组工作_2008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小组工作中个人在众人面前作业,由于众人的注意,加强了个人的动机,因而表现出优于单独作业时的成绩,这种现象叫做()。
A:群体压力
B:社会助长
C:团体优势
D:社会抑制
答案:B
2、()不仅是小组社会工作结束的标志,同时也是小组工作过程的一部分。
A:完成计划
B:总结经验
C:评估
D:结案
答案:D
3、()是小组动力的关键。
A:小组凝聚力
B:小组感染力
C:小组满足感
D:小组安全感
答案:A
4、在小组工作中,对建立工作关系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信息。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笔记_第六章
中级社工综合能力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一)教育小组1.含义: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促使成员改变原来对于自己的问题不正确的看法及解决方式,实现组员发展目标。
2.教育小组工作过程1)首先帮助组员认识自我存在问题,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需要;2)促使小组组员确定新观念、新视野,改变看问题的角度;3)开展干预服务,降低小组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达到自我改变。
(二)成长小组1.含义: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运用自己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发展和成长。
2.焦点:注意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3.典型: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需要而开展“体验小组”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
(三)支持小组1.含义:由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
通过小组组员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带动解决问题和改变成员的效果。
2.常见的支持小组: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等(四)治疗小组1.含义:组员来自于社会适应不良,或者社会关系网络断裂而导致行为问题的人群。
通过小组活动,以达到对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治疗,改变行为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2.常见治疗小组:如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治疗小组”、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等。
(五)小组的特点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会让组员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
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工作本身包含了对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的强调,注重发挥每一位组员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注重所有组员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改变和成长。
3.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小组工作者通过创建与改变小组,维持小组中的治疗性因素,促进个体的改变与成长。
4.注重团体的动力:小组工作注重小组在解决问题中的发展动力,强调小组组员带着他们的特性和工作任务进入小组,与小组的情境结合,在小组工作者的领导下,产生互动行为,实现组员的改变、任务完成和小组的发展。
第六章_社会工作过程+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17:48
41
一、专业关系的涵义及特点
1. 涵义: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 身份与案主之间所建立的助人关系,是一种 职业关系。 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石
※专业关系可以深化、增强工作的效果
17:48
42
2. 专业关系的特点
※(1)目的性 专业关系是为专业目的而建立的; 专业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2)以受助者为本 在专业服务的范围内受助者的利益高于工作者的 利益,应把受助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3)非平等性 在专业关系中,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地位并非 完全平等; 专业关系的互动以受助者为重点; 社会工作者平等的态度的重要性。
一、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
(1)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执照 (2)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 (3)受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制约 (4)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 (5)将社会工作作为标准:
17:48
7
※中国的分类: ※高级社会工作师。另行规定。 ※中级社会工作师: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 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 工作满4年; ( 三 ) 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3 年; (四)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五)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 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8
17:48
38
四、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 农民工讨薪
熊德明的丈夫李建 明在修建新县城中 心广场阶梯的过程 中,包工头拖欠其 2240元务工钱有1年 多时间。在温总理 过问云阳县负责人 的情况下,当天夜 里11时多,熊德明 和丈夫就拿到了务 工钱。拖欠一年多 的务工钱,在总理 过问下,神奇般地 仅用六小时就追回 了。 39
第六章 社会工作行政沟通
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其他部门能够及时向我们反馈问题和意见,保持良好的沟通 关系。
第六章 沟通
第一节 行政沟通概述
一、沟通与行政沟通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类似的表现形式,进行信息、 情报交流和传达思想的过程。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组织体系内外信息的各种交流与了解的过程,其实质是行 政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社会工作行政中沟通的重要意义就是通过沟通改善际关系和输送社会服务, 雷克斯•A•斯基德莫尔把沟通意义简洁地表达为效能、效率和士气。
(1)组织沟通的具体方式 有效组织沟通具体形式包括:会议记录、员工会议、信件和笔记、非正式会议、
时事通讯、公告栏、社会活动、意见箱、打电话、网络电子通信。 (2)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 传递信息的媒介种类非常丰富,只有掌握了信息接收者的具体情况,针对对方
的特性以及所传达的信息的内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沟通媒介,使信息准确有效 的传达,才是有效的行政沟通。 (3)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沟通气氛可分为开放的沟通和封闭的沟通两种。良好的行政沟通总是在开放的 气候中进行的。
议、短信等媒介实现的。 (6)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即没有信息反馈回路或不需要信息反馈的沟通方式,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形式都会发生单向沟
通的情形,是不完全的沟通。 2)双向沟通即有信息发送又有信息回馈的完整信息沟通,通过信息回路可以掌握沟通双方对信息的理解和接
受程度,加强沟通的有效性。 (7)个人沟通、团队沟通和组织沟通 1)个人沟通指发生在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2)团队沟通指围绕团队运转所发生的所有形式的沟通过程。 3)组织沟通组织为进行管理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行为。
第六章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
第一页,共46页。
第一节
小组工作概述
第二页,共46页。
一、小组工作概念
第三页,共46页。
三大代表性定义:科伊尔发 展观;科诺普卡治疗观;特雷克 运作观
第四页,共46页。
一般定义:以小组为对象, 通过小组过程,使组员获得小组 经验,从而实现行为改变和社会 功能恢复与发展的工作方法。
第四十一页,共46页。
三、小组工作技巧
第四十二页,共46页。
选择小组成员
第四十三页,共46页。
选择小组工作者
第四十四页,共46页。
掌握和运用小组工作技巧
第四十五页,共46页。
结束小组的操作
第四十六页,共46页。
第十八页,共46页。
四、小组特征与类型
第十九页,共46页。
五、小组工作起源与发展
第二十页,共46页。
起源阶段(19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成长阶段(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现在)
第二十三页,共46页。
治疗模式
第二十九页,共46页。
交互模式
第三十页,共46页。
二、小组工作过程
第三十一页,共46页。
准备成立小组
第三十二页,共46页。
(1)接受任务并做必要准 备;(2)招募小组成员;(3) 报名者个别面试
第三十三页,共46页。
初步形成小组
第三十四页,共46页。
(1)精心设计初次见面的 场景;(2)敏感地聆听;(3) 意识到成员的焦虑和恐惧;(4 )允许成员间的疏远与距离
第三十五页,共46页。
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它涉及到对个人、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服务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领域,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它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小组社会工作可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小组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提高个体和小组的社会参与能力。
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帮助小组成员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社会工作,个体可以获得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行为支持,提高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小组辅导、小组治疗、小组讨论等。
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小组成员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和小组的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关注小组动力、冲突管理、领导力等问题,促进小组的健康发展。
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践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支持能力。
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小组成员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支持,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关注小组动态和氛围,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总之,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工作实践方式,它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提高社会参与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在小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注重个体和小组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术,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在小组社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_第六章 小组工作方法(2)_2012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比,其最大的特点是( ),达到成员社会功能改善、促进转变和成长,解决社会问题
A:通过小组以成员间经验的相互影响
B:通过工作者的服务
C:通过寻求小组外部资源的帮助
D:通过专业权威的评量
E:通过小组人数的优势
答案:A
2、小组工作的特点是
A:小组成员的问题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
B:强调小组成员的民主参与
C:注重团体的动力
D:重视小组组员的种族性别差异
E:强调治疗为主的服务模式
答案:A,B,C
3、在下列小组中,( )属于成长小组
A:中学生公德教育小组
B:单亲家庭自强小组
C:癌症病友互助小组
D:社区青少年野外拓展小组
E:戒毒者“美沙酮治疗小组”
答案:D。
第六章小组社会工作
• 2、以小组的组成来划分 • 组成小组:通过外部的影响或干预聚合起来的小组。 (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任务小组) • 自然小组: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 (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群体等) • 3、以小组工作结构来划分 • 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态 度。 (任务小组、教育小组) • 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 (同学小组、街头或社区玩伴小组)
第三节
• 这个阶段是为实际开展小组工作而做的准备。在 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包括: • (1)社会工作者根据需要,决定组成一个群体, 并将其公之于世,同时接受希望参加群体的成员 的咨询。咨询的内容一般包括群体聚会的时间、 地点、期限、规模、其他成员的有关情况等。 • (2)通过会谈和其他形式,确定群体的组成人员。 • (3)群体成员初步确定后,召集全体成员参加首 次聚会,使群体成员发生初步接触。 • (4)确定小组工作的目标。
• (二)小组工作的形成 • 1923年,查德希在美国“西方储备大学”开始讲 授有关的小组工作课程。到1927年,“小组工作” 第一次在大学课程表上出现。 • 1935年,柯义尔有关小组社会工作的论文在“全 美社会工作会议”讨论,小组社会工作被社会广 泛关注。 • 1946年,在“全美社会工作会议”上小组工作被 正式确认为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同年,美国小 组工作者协会成立,标志着小组工作的正式形成。 •
• 小组工作者在该模式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专 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去诊断个 人需要,安排治疗计划,并控制群体的发 展进程。 • 他也像一位家长或导师,引导并协助成员 的互动,促成成员的行为发生实际的改变, 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 交互模式(reciprocal model)又称居间模式 (mediating model),强调在由具有相似问题 的成员组成的群体中,通过相互协作与互助,发 展解决问题的技巧,建立自信心及实现个人的社 会潜能。该模式和前述两大模式所不同的是,它 所关注的既非社会目标,也不是个人,而是互动、 互助的过程本身。群体被视为一个互助的系统, 群体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资源。
第六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
第六章微观社会⼯作⽅法第六章微观社会⼯作⽅法作为⼀门应⽤性社会科学学科,社会⼯作的核⼼是在⼀定理论指导下的⼀套因时因事⽽异的⼯作⽅法。
由于各国社会⽂化的不同,⼈们解决问题的⽅法亦不同。
社会⼯作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列独特的、专业化的⼯作⽅法,其中个案⼯作、⼩组⼯作(团体⼯作/群体⼯作)、社区⼯作等被认为是经典的社会⼯作⽅法,这三种社会⼯作⽅法也是最基本、最主要、最直接的⼯作⽅法。
由于这些⽅法介⼊的层⾯不同,我们将它们划分为微观层⾯的⽅法和宏观层⾯的⽅法。
所谓微观社会⼯作⽅法是指主要以个⼈、家庭或⼩组为⼯作对象的社会⼯作⽅法,主要包括个案⼯作⽅法和⼩组⼯作⽅法。
这⼀章我们先来介绍这两种⽅法。
第⼀节个案⼯作个案⼯作(casework)也叫个案社会⼯作或社会个案⼯作(social casework)。
它是社会⼯作专业经典的三⼤⼯作⽅法之⼀,在社会⼯作传统的三⼤⽅法中起源最早,⽽且是其他⽅法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最早被看作是社会⼯作的专业⽅法的,因⽽相对于其他专业⽅法⽽⾔,它的理论基础更加完备,⽅法与技术、技巧更加健全。
个案⼯作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作模式。
这⼀节我们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个案⼯作(⼀)个案⼯作的定义什么是个案⼯作?不同的教科书有着不同的定义,各家各派、各个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很难找出⼀致的意见。
造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个案⼯作的领域众多,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模式与流派,⽽每⼀种定义都是从特定的领域出发的,因⽽形成了对个案⼯作的不同理解与定义;另⼀⽅⾯是由于把个案⼯作从其他助⼈专业中清晰地、理论化地抽象出来也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所以,关于社会个案⼯作的定义存在着多种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些观点:1.强调个案⼯作是⼀个过程作为社会⼯作创始⼈之⼀的玛丽·芮奇蒙德(Mary E. Richmond),在她的《什么是社会个案⼯作》⼀书中,最早提出了个案⼯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
19.02.2021
32
(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 2.社会变迁理论 3.社会运动理论
19.02.2021
33
(二)社区工作的实践理论
1.社区工作的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2)社会策划模式 (3)社会行动模式
19.02.2021
34
2.社区工作的原则
社区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工作者在 推行工作时,所需遵循的规则,或者是 在判断什么是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时 所依据的价值观。
10
(一) 萌芽时期
在十九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社会 形态下,由于提倡自由竞争,在社会上形 成的观念认为,个人的贫穷就是因为个人 的不努力和懒惰造成的,但是基于人道主 义的精神,资本家要担负起救济贫民和改 良社会环境的责任。此时英美的慈善组织 运动逐渐发展出一种个案的服务方式,并 且普遍实施。这个阶段大约有二十五年时 间,可以看成是个案工作的萌芽时期。
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他的家庭及
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 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19.02.2021
9
二、 个案工作的发展沿革
社会个案工作自发展以来,大约经历 五个发展阶段,才形成现代的专业的社会 个案工作。这五个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发 展重点和影响。
19.02.2021
19.02.2021
37
三、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1.建立关系 2.收集资料 3.制定计划 4.社区行动
19.02.2021
38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1.分析技巧 2.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 3.动员及组织技巧 4.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5.行政管理技巧
第六章 小组工作的过程
一、形成阶段 1.形成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焦虑与担心
初入小组,小组成员虽然抱着期待而来,但由于一切陌生,对小 组不清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对其他小组成员与社会工作 者不认识,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会怎样对待自己,会喜 欢自己吗,还有,在小组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很多的疑 惑,对小组及自己的定位都不清楚,所以心生焦虑,担心做错事。
四、工作阶段 1.工作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对小组充满信心与希望(2)自我表露 (3)质疑(4)此时此地 (5)承诺与改变(6)认知重建 (7)实验的自由(8)反馈 2.工作阶段的小组任务 (1)以身示范和引导恰当的行为 (2)协助小组成员从小组经验中重建认知 (3)协助小组成员将认知转化为行动 (4)鼓励尝试新行为
为的典范,因此需要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
二、开始阶段 1.开始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焦虑与挣扎 (2)抗拒与防卫 (3)冲突(4)挑战社会工作者
2.开始阶段的小组任务 (1)同理、接纳小组成员的负向情绪 (2)鼓励小组成员了解自己的焦虑、矛盾与挣扎,并
协助其表达出来 (3)帮助小组成员面对自己的防卫性行为,并将之转
化为建设性行为 3.开始阶段的小组动力
• 三、转换阶段 1.转换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信任与接纳 (2)同理心与关怀的气氛 (3)和谐整体感 (4)认同与承诺 2.转换阶段的小组任务 (1)协助小组成员进一步认识自己 (2)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关怀 (3)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帮忙 3.转换阶段的小组动力
六、小组结束后的工作
小组固定的聚会结束,并非小组的真正结束,究竟小组 对小组成员实质的帮助如何,小组成员将小组中所学 运用于真实世界的状况如何,同样是小组工作重要的 内容之一,因此小组之后的跟进与评估也十分重要。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六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
(一)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1.小组工作的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2.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1.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学理论P1612.符号互动论与镜中自我理论P1643.社会学习理论P1653.小组工作的特点: 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3.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4.注重团体的动力4.小组工作的功能: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2.提供小组组员组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理论基础:1.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2.系统功能理论3.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施原则:1.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3.致力通过小组灵秀的培养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2.治疗模式理论基础:1.精神分析小组2.阿德勒式小组3.心理剧4.行为治疗小组5.完型治疗小组实施原则:1.综合性原则2.建构性原则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3.互动模式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实施原则:1.开放性原则2.平等性原则3.“面对面”的互动4.发展模式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以及小组动力学实施原则:1.积极参与原则2.“使能者”原则(三)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1.准备阶段: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招募组员、遴选和评估、确定组员2.确定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目标分类(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需求目标)、确定小组工作目标的原则(目标清楚、时间限定、实际能力、相容性、明确任务)4.申报并协调资源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规模(小组目标、小组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的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时间(工作的期限、小组聚会的频率、会期的长短、聚会的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2.开始阶段:1.组员的一般特点:a.矛盾的心里与行为特征b.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c.沉默而被动d.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2.社会工作的任务:a.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b.强化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c.讨厌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d.制订小组规范e.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f.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3.中期转折阶段:1.组员的常见特征:a.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b.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c.角色竞争中的冲突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a.处理抗拒行为b.协调和处理冲突c.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d.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e.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协助者、引导者4.后期成熟阶段:1.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a.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b.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c.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d.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a.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b.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c.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d.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a.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连接者b.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c.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6.结束阶段:1.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浓重的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3.做好小组评估: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观察人员或督导的评估4.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引导者、领导者(四)小组工作的技巧1.沟通与互动技巧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专注与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小结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提醒组员相互倾听;鼓励组员相互表达;帮助组员相互理解;促进组员相互回馈;示范引导2.小组讨论技巧1.小组讨厌的事前准备:选择合适的主题;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安排活动的环境;挑选合适的参与者;准备好讨论草案2.主持小组讨论:开场的技巧;了解的技巧;提问的技巧;鼓励的技巧;限制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中立的技巧;摘述的技巧;引导的技巧;讨论结束的技巧3.小组治疗技巧:直接干预法、间接干预法P1884.小组活动设计技巧:1.扣紧小组目标2.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3.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4.经验分享环节5.小组评估技巧1.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组前计划评估、小组的需求评估、小组过程评估、小组的效果评估)2.评估的一般流程:评估方案的制订;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各评估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评估后审核;编写评估报告3.评估资料的收集:评估资料的来源(小组计划有关的资料、小组过程方面的资料、小组发展方面的资料、小组效果和效率的资料);测量工作的选择(小组记录、利用标准化的量表测量、设计问卷和量表测量、行为计量、日志和日记、个人自我报告、分析报告);资料收集(资料收集应考虑的因素、资料收集中常见的问题);谁来做评估。
中级社工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六章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讲义第六章第一节第六章小组工作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类型及特点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指将小组作为服务对象的助人工作方法。
具有四层含 义:一是小组工作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二是小组工作是以社会工作者按照既定的 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三是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影响,共同 解决所面临对的问题;四是小组以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享,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的 社会功能、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目标。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服务过程中,最常见的 4 种小组工作的类型包括: 1、教育小组 2、成长小组。
体验小组 3、支持小组——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 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问题解决和成员改变的目的。
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 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 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4、治疗小组,“美沙酮治疗小组”、“星星点灯小组”针对家暴受害者开展的治疗 小组等。
三、小组工作的特点 (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3)注重团体的动力。
四、小组工作的功能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2) 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 的社会场景(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讲义第六章第二节第六章小组工作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最基本和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有四个: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 展模式。
一、 社会目标模式 (一)理论基础 (二)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和系统论。
小组工作 社会目标模 式的假设前提在于:小组是一个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共同体,组员与小组之间、组 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改变和发展的积极功能,通过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组员的 社会责任、社会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者应具有敏感度,适时觉察并妥善处理小组内特
殊成员,以保障其他成员的权益; 小组工作者可以表露自己的价值观,但应避免强迫成员接 受,或强烈暗示成员顺从; 小组工作者应平等地重视每位成员,并尊重成员在小组内 的反应; 小组工作者应特别注意保密原则,经常提示成员保密的伦 理责任,并提醒成员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及表露个人内心隐 秘的限度。 小组工作者有义务协助成员总结学习心得; 小组工作者引导成员建立小组结束后互动模式的共识; 小组工作者应避免接受小组成员的馈赠、酬偿; 小组工作者要妥善管理及应用小组的纪录资料; 小组工作者应接受督导者的专业咨询与指导。
小组目标不是个别目标的总和,社会工作者应该运用民主
的方式激发成员发展小组的共同目标,这个明确的目标既 要为成员所接受,又不可背离机构的目标。认识到个体和 小组的需要、有明确的小组目标,会使小组工作者的行为 更有重点、有计划,减少把自己的需求掺入小组的可能性, 更有助于顺利实现成员个人及小组的目标。
小组过程
1、筹备阶段 2、形成阶段 3、转换阶段 第一节 确定小组目标 4、工作阶段 第二节 评估和招募小组成员 5、结束阶段 第三节 小组的筹备工作 第四节 小组计划书
小组筹备阶段
1、需求调研(服务对象特征和背景、需求) 2、制定计划(需求→目标→理论→计划) 3、筹备开展(时间、地点、物资和预算、预计困难) 第一节 确定小组目标 4 、招募组员(如何招?招募谁?甄选?多少?) 5 、小组结束(预计成效、如何评估) 第二节 评估和招募小组成员
5、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
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影响小组及个人行为改变的基本动力
来源于成员间的互动及回应。小组工作者通过组织和实施 小组工作,影响整个互动过程。 6、小组民主自决的原则
小组社会工作
4、小组是赋予成员能力的工具
定义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推动组员在小组中建立互动关系、分享小组经验,从而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组员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特征
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发展小组成员的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环境方面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3、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觉醒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实践原则
社工:让组员充分自决
小组:民主参与、成员共识和小组任务的达成
组员
可以是全社会的全体公民,特别是鼓励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工作者
与小组成员一路同行,但在同行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可变的角色
实践原则
1、工作者在开组前需要对组员进行细致的材料收集和评估,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功能和小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2、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契约
3、工作者需要确定小组的理论倾向,选择使用特定的小组治疗理论和技术
交流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
波恩
理论内容
交流分析理论是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新生儿都有与生俱来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早期便决定了自己将如何生活;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波恩认为,我们的人格结构存在有三种自我状态:儿童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儿童自我时,是以某个早年经验到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父母自我时,是以曾经经验到的父母的方式应对眼前;成人自我时,以一种经过思考、较理性的方式应对眼前,每个人三种状态的比例不同。
场域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场域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行动均被行动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它既包括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且这个场域是此时此地发生的。因此,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小组成员之间是互动的,每位成员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社会 工作方法,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小组 成员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 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 小组目标,促进社区与社会发展。
三、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的比较
(1)个案社会工作比较重视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小组社会工 (2)个案社会工作发展较早,有较完备、深入的方法;小组社 (3)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相对较少,但花费时间较长;小 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多,但花费的时间不多。 (4)和个案社会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中的案主学习效果比较具 (5)个案社会工作的案主只从社会工作者一人那儿得到帮助; 小组社会工作的案主不仅仅从社会工作者那儿得到帮助,而 (6)对小组社会工作效果的评价远较对个案社会工作效果的评 价复杂、困难。
• 2、以小组的组成来划分 • 组成小组:通过外部的影响或干预聚合起来的小组。 (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任务小组) • 自然小组: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 (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群体等) • 3、以小组工作结构来划分 • 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态 度。 (任务小组、教育小组) • 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 (同学小组、街头或社区玩伴小组)
•
• 2.社会控制。 • 矫治性、教育性、治疗性的小组工作,通过小组 过程可以使小组成员学习遵从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 规范,培养起社会责任心,在社会生活中担当起积 极而有用的社会角色。
•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 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习共同思考,团结协 作,共同面对环境。这个过程既会增进小组成员与 他人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团队的力量来 共同解决问题。 • 4.再社会化。 • 小组工作通过帮助其成员建立适应社会的需要新的 价值观、新的知识、新的技巧,来改变小组成员的 行为,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
2、克那普卡(Gisela Konopka)的界定是: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 其社会功能,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群 体或社区的问题。小组工作的对象包括由 健康的个人所组成的小组,以及有疾病的 个人组成的小组。当小组工作者运用其专 业训练和技巧,去帮助一群在功能上有困 扰的个人所组成的群体时,他便是在进行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定义
1、柯义尔(Grace Coyle)认为:“小组社 会工作是一种教育过程,通常由各种志愿 结合的成员,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于 闲暇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通过个人人格 的互动,以促进个人人格成长,以及为了 实现共同目标,而促成小组成员间互动合 作的集体行动,以创造小组的情境。”
• (二)小组工作的形成 • 1923年,查德希在美国“西方储备大学”开始讲 授有关的小组工作课程。到1927年,“小组工作” 第一次在大学课程表上出现。 • 1935年,柯义尔有关小组社会工作的论文在“全 美社会工作会议”讨论,小组社会工作被社会广 泛关注。 • 1946年,在“全美社会工作会议”上小组工作被 正式确认为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同年,美国小 组工作者协会成立,标志着小组工作的正式形成。 •
• 4、以成员的参与动机来划分 • 自愿小组:因成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志愿者小组、技巧训练小组) • 非自愿小组:不是因成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戒毒小组) • 5、以成员进出的自由程度来划分 • 封闭小组:从小组聚合的开始到结束成员自由进出 的程度较低,小组较少变动,增加新成员时也往往 要经过现有成员的评审。 (在对吸毒者进行帮助工作中的“情感小组”) • 开放小组:在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成员都可以自由 出入,小组可经常有变动。 (争取社区居民利益、改变社区环境的“维权小组”)
• • • • • • • •
6、以小组工作的目标来划分 教育小组、 服务或志愿者小组、 兴趣小组、 成长小组、 治疗小组、 社会化小组、 自助小组或互助小组
五、小组社会工作的功能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 人是依赖群体经验成长和发展的,当人出现生存 能力方面的各种问题或心理行为有偏差时,通过小 组过程,可以恢复人的原有的能力,达到社会化。
第二节 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 社会目标模式把小组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 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变迁。它认为人类往往是通 过团体力量达成社会行动的。它强调发展团体本身 的功能,强调成员在团体中学习团体活动的规则、 培养团体活动能力以及通过团体达成社会行动的能 力。社会参与、社会行动(当行动者采取行动的目 的在于影响另外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的行动时,这种 行动就是社会行动)、民主过程与学习是这一模式 的中心概念。这一模式关心民主的进程,关心如何 增加个人和团体的社会权力。
四、小组工作的类型 (一)小组的基本特征 小组存在于一人以上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成员对小组持有认同感 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
• (二)小组的分类 • 1、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
• 初级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 个人交流,成员之间因此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可以相互表示不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感情。 (家庭) • 次级小组:成员有共同利益或兴趣,但相互间的影 响较小而且关系不很亲密。 (同事)
第六章 小组社会工作
• 教学目标 认识小组社会工作的实质,掌握小 组工作的基本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 式和互动模式,熟悉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工作过程,重点掌握小组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能初步开展小组工作。 • 重点 小组工作的定义、功能、类型 • 难点 组成小组、理论模式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组社会工作概述
•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 (一)缘起
• 小组工作方法的产生与运用和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紧紧 相连。工业化、都市化带来了人口流动,使城市中出现大量 居无定所、没有生活保障的移民,这些移民面临着众多的适 应生存的问题。 • 如何消除社会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及合理安排个人闲暇时 间,成为初创时期小组社会工作的两大主题,一些新的组织 和机构纷纷建立,青年会、儿童服务组织.移民扶助机构和 原告的宗教慈善凯构一起成为初期小组社会工作的主要组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