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 消息二则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新闻(1)概念: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

专指消息,是以简洁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

时、客观的报道。

,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引标题

,用充分的事抵(dǐ)抵抗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教学过程

2.

结果:到21

切数字,不够严谨。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形象地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的情况,满含讽刺之意;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预示着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3.不到二十四小时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不到二十四小时”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速度之迅猛,突出了渡江时间很短。

【把握文章主旨】

这则新闻及时地报道了三十万大军渡江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快速默读本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

新闻的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2.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要。

3.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了全

文。

【品味亮点词语】

1.西起九江(不含

..)

不包括,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2.不料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3.人民解放军百万

..长江。

..敌阵,横渡

..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

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锐不可当和无坚不摧的气势。

4.我已歼灭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一切抵抗之敌,占领

..及击溃

阴要塞,封锁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

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感悟精彩句子】

1.比较阅读甲、乙两句,结合加点词说说表达效果。

甲:现在

...二十三日可渡完。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剩下的

乙:至发电时止

..二十三日可渡.....,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

完。

“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时间概念更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剩下的”容易产生误解,是人员,还是物资?“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所以,乙句的语言准确,语言色彩恰当。

2.比较阅读甲、乙两句感情色彩的不同。

甲: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乙: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甲句只是交代了时间。而乙句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了我军的神勇。所以,乙句的语言爱憎分明,褒贬有别。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主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极为简短,言简意赅。

这则消息极为简短,语言精练,却具备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部分,而且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2.语言准确,铿锵有力。

本文语言准确,主要表现在用词准确上。例如,“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一句中,“大约”表示估计,表达准确;“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一句中,“突破”表明敌军有防守,人民解放军击溃守敌,冲破了敌阵。语言的铿锵有力表现在适当运用成语及文言词语上,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干净利落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人渡江的磅礴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详略得当。

文章在报道各路军战况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相较于中路军,文章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首先,东路军所面临的敌军的防线比较牢固;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报道东路军进展时,和中路军有所不同:一是较具体地描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介绍了战果。

2.语言富有感情色彩。

本文语言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对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构成强烈讽刺。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文化长廊

渡江第一船

1949年4月20日夜,长江风平浪静,是人民解放军用木船横渡长江的理想时刻。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指战员将隐蔽多日的木船拖出,准备渡江。团长王景昆面对江面上黑压压的木船,下令:“船只整理好,听令开船!”谁料此命令在传达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被误传为:“船只整理好,开船!”一营三连二排排长听令后,给全排的命令更简洁:“开船!”排长话音未落,早已憋足劲的三个班的小船便如离弦之箭直插江心,喊都喊不回来。周围的其他战士也不甘落后,纷纷划起桨来。七十九师师长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有人提前开船的严峻现实决定全师所属部队立即开船。最终第二十七军七十九师二三五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所乘之船第一个抵达长江南岸,成为“渡江第一船”。

阅读方法

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