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分解

合集下载

《光学教程》第三章光的干涉解析

《光学教程》第三章光的干涉解析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k红(k1)紫
将 红 = 7600Å, 紫 = 4000Å代入得K=1.1 因为 k只能取整数, 所以应取k=2
这一结果表明: 在中央白色明纹两侧,只有第一级彩 色光谱是清晰可辨的。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例2 图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原理图。
在缝S1后面放一长为l的透明容器,在待测气体注入容
I I 1 I 2 2 I 1 I 2c os
I
2 I1I2
I1 I2
I max
Imin
6 4 2 0 2 4 6 8
I1I2 I 4 I 1 c2 o /2 s
I
6 4 2 0 2 4 6 8
4.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p
分波面法
S*
S*
分振幅法
·p
薄膜
§3-2 光程与光程差
1. 光 程
相位差在分析光的干涉时十分重要, 为便于计算光通过不同媒质时的相 位差,引入“光程”的概念。
计透明容器的器壁厚度) ?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解 : 1.讨论干涉条纹的移动,可跟踪屏幕上某一条
纹(如零级亮条纹), 研究它的移动也就能了解干涉条纹的
整体移动情况.
当容器未充气时,测
量装置实际上是杨氏双
l
·P`
缝干涉实验装置。其
s1
零级亮纹出现在屏上与
s
p0
S1 、S2 对称的P0点.从
s2
S1 、S2射出的光在此处
相遇时光程差为零。
容器充气后,S1射出的光线经容器时光程要增加,零 级亮纹应在 P0的上方某处P出现,因而整个条纹要向上 移动。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2.按题义,条纹上移20条, 20

第三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第三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杨振宇干涉:同频率、同振动方向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单色光波叠加,其合成光强在叠加 区域出现稳定的强弱分布现象。

干涉仪:让实际光波产生干涉的装置3-1 产生干涉的条件(相干条件)回顾:什么是干涉现象? 两个或多个光波在某区域叠加时,在叠加 区域内出现的各点强度稳定的强弱分布 现象。

思考:如图的两个独 立的普通光源,能 在观察屏上看到干 涉现象吗?观察屏3-1回顾:同频率、同振动方向两列光波在P 点的合强度I。

I = a + a + 2a1a2 cos δ2 1 2 2从干涉现象的定义出发,这一值应该不随 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δ = const因此,产生干涉的条件是:3-1相干条件: 光波的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 位相差恒定补充条件:必须使光 程差小于光波的波 列长度。

2 2I = a + a + 2a1a2 cos δ2 1再来解释为什么两独立光源不能产生干涉3-1分光束的方法 要严格满足干涉条件,必须将源于同一波 列光分成几束,然后再令其产生干涉。

3-13-13-2 杨氏干涉实验y S d S1 D x r1 r2 P(x,y,D) zS2分波前干涉,单色点光源S,d<<DI = a + a + 2a1a2 cos δ2 1 2 23-22 I = a12 + a2 + 2a1a2 cos δ → I = I1 + I 2 + 2 I1 I 2 cos δδ=I1=I2, 空气介质2πλn(r2 − r1 )2⎡π ⎤ (r2 − r1 ) → I = 4 I 0 cos ⎢ (r2 − r1 )⎥ I = 2 I 0 + 2 I 0 cos λ ⎣λ ⎦(r2 − r1 ) = mλ ...极大值 = 4 I 02πy S dx(r2 − r1 ) = (m + 1 / 2)λ ...极小值 = 0r1 r2 S1 DP(x,y,D) z如何确定屏幕上极大值、极小值的位置?S23-2r1 = ( x − d / 2) 2 + y 2 + D 2 r2 = ( x + d / 2) 2 + y 2 + D 22 xd r − r = 2 xd → r2 − r1 = r2 + r12 2 2 1Q D >> d xd 2 xd ≈ ∴ r2 + r1 Dy S dxr1 r2 S1 DP(x,y,D) zS23-2干涉级mλD x= d m = 0,±1,±2,...... (m+1 / 2)λD x= d3-2ee = λ / ω, 会聚角ω ≈ d / Dee3-2S1、S2连线垂直3-23-2对于屏幕任意放置的情况,要研究两点光源的等光程差在空间的轨 迹,然后再考虑屏幕与这些等光程差点相交的轨迹。

第三章 干涉

第三章  干涉

两波到达P点的相位差为:
2 1 2 ( n2 r2 n1r1 ) ( 01 02 ) 2 c c ( 2 c , n1 , n2 ) 1 2
( r2 r1 ) ( 01 02 )
1、相位差

2
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光矢量 E )平行、相
位差恒定。
3、波动的特征 “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动的重要特征。
四、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1、两简谐振动的合成
1 A t 1 ) 1 cos(
2 A2 cos( t 2 )
1 2 A cos( t )
'
dx r2 r1 d sin d tan D
考虑到移动方向相反
D x s R
例1:用白光做光源观察双缝干涉,缝间距为d,试 求能观察到的清晰可见光谱的级次。白光波长范围 390—750nm。
例2:一双缝实验中,两缝间距为0.15mm,在1.0m处 测得第一级和第十级暗纹之间距离为36mm。试求所 用单色光的波长。
——分波阵面法
(3) 劳埃德镜
P'
P
s1
d
s2
M
L
d'
半波损失 :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 反射光相位突变π 。
三、干涉条纹的移动
零级条纹在P0 光源移动δs 条纹移动δx
R2 r2 R1 r 1
R1 R2 (r1 r2 )
傍轴, 小角度下:
R1 R2 d sin ' ds d tan R
n2 n

2
Q

2 L 2h n 2 n1 sin 2 i1

《物理光学》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物理光学》第3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d d ∆ = r2 − r1 = x + + y 2 + z 2 − x − + y 2 + z 2 2 2
2 2
2
2
消去根号,化简便得到等光程差面方程式 :
x2 ∆ 2
2

y2 + z2 d ∆ − 2 2
条纹对比度主要影响因子: 光源大小 非单色性 振幅比(光强比)
3.4.1 光源大小的影响 (1)光源的临界宽度 :可见度下降到零时光源的临界宽度。 假设光源只包含两个强度相等的发光点S和S’,S和S’在屏幕 E上各自产生一组条纹,两组条纹间距相等,但彼此有位移。
S ′S 2 − S ′S1 =
2 2
=1
将Δ=mλ代入
x2 mλ 2
2

y2 + z2 d mλ − 2 2
2 2
=1
等光程差面是一组以m为参数的回转双曲面族,x轴为回转轴 干涉条纹就是等光程差面与观察屏幕的交线。
结论:
干涉图样是由一系列平行等距的亮带和暗带组成。
1 e= ∝ W W
条纹间距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较短的单色光,条纹较密, 波长较长的单色光,条纹较稀。
λ
§3.1.2 等光程差面和干涉条纹形状 在屏幕上观察到等距的直线干涉条纹条件: d《D,且在Z轴附近观察 设光屏上任意点P的坐标为(x、y、z),则有:
d r1 = S1 P = x − + y 2 + z 2 2 d r2 = S 2 P = x + + y 2 + z 2 2
I0dx为宽度dx的S点元光源的强度,Δ为D点元光源发出的 两束相干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
干涉项 I12 与两个光波的振动方向(A1, A2 ) 和位相有关。
5
I1 I 2 A1 A2 cos
干涉条件(必要条件):
(1)频率相同, 1 2 0; (2)振动方向相同, A1 A2 A1 A2 (3)位相差恒定, 1 2 常数
注意:干涉的光强分布只与光程差 k (r1 k 2 ) 有关。
在两个光波叠加的区域形成稳定的光
强分布的现象,称为光的干涉现象
The term Interference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wav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ntensify or weaken each other.
2
observed visually, projected on a screen, or
recorded photoelectrically.
23
Interference fringes
Zeroth-order maximum
First-order minimum
First-order maximum
1)相干波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D
2)两相干波源之间的距离d 3)波长
14
干涉条纹间隔与波长的关系
条纹间隔 e ,
e 1 。
白光条纹 0 白条纹 白条纹
15
x
二、两个点源在空间形成的干涉场
两点源形成的干涉场是空间分布的; 干涉条纹应是空间位置对点光源等光程差的轨迹。 =r2 r1 ( x d ) 2 y 2 D 2 ( x d ) 2 y 2 D 2 2 2
axial
24
§3-3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the visibility (contrast)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光的干涉和光的相干性 (2)

光的干涉和光的相干性 (2)

干涉现象与相干性的区别
干涉现象:光波 叠加后形成的明 暗条纹,是光的 相干性的直接表 现。
相干性:光波之 间的相位差和频 率差,决定了干 涉现象的性质和 强度。
干涉条纹:干涉 现象中形成的明 暗条纹,其宽度 和间距与相干性 有关。
相干性测量:通 过测量干涉条纹 的性质,可以了 解光波的相干性。
干涉与相干性在光学实验中的应用
光的干涉:两束或两束以上的光波在空间相遇时,会发生叠加,形成干涉现象 相干性:光波的相干性是指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和频率差之间的关系 干涉条件:光的干涉需要满足相干性、频率相同和相位差恒定的条件 干涉图样:干涉现象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干涉图样,如明暗相间的条纹、彩色的环状等 相干性的影响:相干性的大小会影响干涉图样的清晰度和亮度,相干性越好,干涉图样越清晰,亮度越高
对信息科学的影响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是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在光纤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研究有助于提高信息传输速度和质量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研究有助于推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贡献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是现代光学技术的基础,如激光、光纤通信等。
干涉现象的应用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提高成像质量
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实现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激光技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产生高强度、单色性的激光束 生物医学: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进行细胞、组织、器官等的无损检测和治 疗
02 光的相干性
相干性的定义
光的相干性是指两 束光在空间和时间 上的相位差保持恒 定的特性。
两列光波的相位差恒 定
两列光波的振动方向 相同
两列光波的强度相同
干涉现象的分类

光的干涉相干性、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方式

光的干涉相干性、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方式
空中的距离,统 一 使用 真空计 算 。
折合原则:在引起光波相位改变上等效。
介质中 x 距离内波数:x
真空中同样波数占据的距离
x
x c
u
x
c u
xn
介质折射率
结论:
光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前进x 距离引起的相位改 变与在真空中前进nx 距离引起的相位改变相同。
定义: 光 程 几 何 路 介程 质 折 射 率 等效真空程
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产生和基本实验规律。
本章教学内容:
光源和光的相干性 杨氏双缝干涉 薄膜干涉
第十二章 光的干涉
基本要求
1. 掌握光的相干性、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 2. 2. 理解获得相干光的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3. 3. 掌握双缝干涉条纹分布规律及相关计算方法 4. 4. 掌握劈尖干涉条纹分布规律及相关计算方法 5. 5. 掌握牛顿环干涉条纹分布规律及相关计算方法 6. 6.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应用
长为 的光照射双缝S1和S2,通过空气后在屏幕E上
形成干涉条纹。已知P点处为第三级明条纹,则S1和 S2到P点的光程差为多少?若将整个装置放于某种透 明液体中,P点变为第四级明条纹,则该液体的折射
率为多少? 解: 由明纹条件
P S1
k(k0,1,2,)
S

3
S2 E
由明纹位置 xkD (k0,1,2,)
d
得 34
所以 n / 4 /3 1 .33
其它分波阵面干涉
菲涅耳双面镜
P
s
M1
s1
d
s2
C
M2
D
洛埃镜
P'
P
s1
d s2
ML

光的干涉现象与空间相干性

光的干涉现象与空间相干性

光的干涉现象与空间相干性光的干涉现象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光波的波动性质和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

而干涉现象的产生与光的空间相干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光的干涉现象和空间相干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而产生的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光源必须是相干光源,即光源发出的光波的频率和相位保持稳定;二是光波必须是相干光波,即光波的相位关系满足一定条件。

在干涉现象的实验中,常用的装置有杨氏双缝干涉装置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杨氏双缝干涉装置由一块屏幕上有两个狭缝的光源和一个屏幕组成。

当光通过两个狭缝后,会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则是利用半反射镜和全反射镜的干涉效应来观察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的产生可以解释为光波的叠加效应。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振幅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面。

如果两束光波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它们的振幅将增强,形成明亮的干涉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它们的振幅将相互抵消,形成暗淡的干涉条纹。

二、空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是指光波在空间上保持相位关系的性质。

在光学中,空间相干性是光的相干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干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的相位关系保持稳定的性质。

空间相干性可以通过干涉实验来验证。

在干涉实验中,如果两束光波的相干时间长,它们的相位关系将保持稳定,干涉条纹将清晰可见;如果相干时间短,光波的相位关系将不稳定,干涉条纹将模糊不清。

空间相干性与光的波长和光源的发散性有关。

光的波长越短,空间相干性越好,干涉条纹越清晰;光源的发散性越小,空间相干性越好,干涉条纹越清晰。

因此,使用单色光源和点光源可以提高干涉实验的分辨率。

三、光的干涉现象与空间相干性的应用光的干涉现象和空间相干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形状、表面粗糙度和位移等参数。

光的干涉和光的相干性

光的干涉和光的相干性

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
相干光源:由 同一波源发出 的光被分成两 部分,分别经 过不同的路径
后再次相遇
相干长度:在 一定距离内, 光波的相位差 保持不变,形
成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条件: 两束光波的频 率相同、振动 方向相同、相
位差恒定
干涉现象:在 相遇处形成明 暗相间的条纹, 增强或减弱的 光强分布不均

干涉现象的分类
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通 过观察干涉图 样,可以验证 光的干涉现象 和相干性,并 测量光波的波 长和相干长度
等参数。
光的干涉和相干性的理论解释
波动理论对干涉现象的解释
波动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具有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是两束或多束波在空间相遇时,在某些区域波动增强,在另一 些区域波动减弱的现象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等
波动理论能够解释光的干涉现象,为光的相干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波动理论对相干性的解释
添加 标题
波动理论的基本概念:波动是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形式,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
添加 标题
相干性的定义:相干性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波在空间某一点相遇时,它们在相位和振幅上相互关联的 程度。
添加 标题
波动理论对相干性的解释:根据波动理论,当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波在空间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 成干涉现象。干涉的结果取决于各个波的相位关系,相干性则决定了干涉现象的明显程度。
THANK YOU
汇报人:
干涉现象与相干性的区别
干涉现象:由于光波的叠加而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与相干性无关。 相干性:光波的振动方向、频率和相位的一致性,是产生干涉现象的必要 条件。 区别: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而相干性是描述光波的振动状态。

什么是光的相干光干涉和相干光学

什么是光的相干光干涉和相干光学

什么是光的相干光干涉和相干光学?光的相干光干涉和相干光学是光波的相干性特征和干涉现象的研究领域。

相干光干涉涉及到光波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而相干光学则是利用相干光进行干涉测量和光学研究的学科。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光的相干光干涉和相干光学的原理和应用。

1. 相干光的特征:相干光是指发出相干光波的光源。

相干光的特点是光波的振幅、相位和波长等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一致的变化。

相干光的产生需要满足相干性条件,即光波之间的相位差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当光波的相位差在相干长度范围内保持稳定,它们就可以被认为是相干光。

相干光的产生方式有多种,例如激光器、干涉仪和光纤等。

这些光源能够产生高度相干的光,具有高强度、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等特点。

2. 光的相干光干涉:相干光干涉是指当光波之间存在相干性时,它们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是光波的叠加效应,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叠加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干涉效应,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是干涉现象中出现的明暗交替的条纹。

干涉条纹的形成是由于光波的波动性质和干涉效应的相互作用。

当光波的相位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干涉条纹就会出现。

具体而言,当两束光波的相位差为奇数倍的半波长时,它们会相互加强,形成明条纹;当相位差为偶数倍的半波长时,它们会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相干光干涉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利用相干光的干涉条纹,可以实现测量长度、形状和折射率等物体的特性。

干涉仪器如迈克尔逊干涉仪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等利用相干光的干涉条纹进行测量和研究。

3. 相干光学的应用:相干光学是利用相干光进行干涉测量和光学研究的学科。

相干光学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光学显微镜:相干光学显微镜利用相干光源和干涉条纹的形态和变化,实现对样品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显微观察。

-光学干涉测量:相干光学干涉测量利用相干光源的干涉效应,实现对长度、形状和折射率等物体特性的测量。

-光学存储与通信:相干光学存储和通信利用相干光的高度相干性和干涉效应,实现高密度和高容量的光学数据存储和传输。

光的干涉现象与相干条件

光的干涉现象与相干条件
2 2 2 1
i1 60o m2 i1 30o m 1
457.6 nm
558.7 nm
二、 等厚干涉
1、 劈尖薄膜的等厚干涉
( i1 0
n1 n3 1)
2hn 2
( 2m 1) m
m m

2
明 暗

2
2hn

相邻 两条纹
n1 n3
(2)测长度微小变化
• (3)检查光学平面的缺陷
玻璃板向上平移 干涉条纹移动 受热 膨胀
条纹偏向膜(空气)厚部表 示平面上有凸起。
h 2n
条纹整体移 l 改变 h 平面上有凹坑。
(4)测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明 m 2hn 2m 1 暗 2 2 中心 h 0 m0 0级暗纹
2
I12 E10 E20 cos
满足相干条件
2 I1 I 2 cos
3、相干叠加光强分布
只是空间的函
数,因此光强在空 间呈稳定分布。
I I1 I 2 2 I1 I 2 cos
在 = 2m 处
I M I1 I 2 2 I1 I 2
=(2m+1) 处
一、基本概念
1、光矢量
E
光强
——平均辐射强度
I S E2 E Eo cos ( t )
P
r1 n1
1 2 Eo 2
2、光程 光程差
1r 1n 1L L n r 2 2 2 -)
s1 s2
r2 n2
返回4
光程差
L1 L2
例题
真空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在折射率 n 的透 明介质中从 A 传播到 B ,两处相位差为 3 , 则沿此路径 AB 间的光程差为 (A)1.5 (C)3 (B) 1.5n (D) 1.5/n

物理光学》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物理光学》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教学ppt
2
5. 牢固掌握分振幅等厚干涉的条纹形状、光强分布规 律、定域问题及其应用;
6. 牢固掌握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特点,改变间隔d 时的干涉条纹变化以及干涉仪的应用;
7. 牢固掌握干涉场可见度的定义,光波场的空间相 干性和时间相干性对于干涉可见度的影响;
8. 掌握光的相干条件,相干光的获得方法,光源 的相干性。
11
结论:只有两个光波有着紧密关联,这两个光波才会发生
干涉。具体条件为:
必要
1、两迭加光波光矢量频率相同;
条件
2、两迭加光波光矢量的振动方向相同;
3、两迭加光波的位相差固定不变。
以上所述三个必要条件通常称为相干条件,满足这三个 条件的光波称为相干光波,相应的光源称为相干光源。只 有相干光波才可能产生光的干涉现象。
∵ ∴
不相干(不同原子发的光)
不相干(同一原子先后教发学p的pt 光)
9
如图所示,两同频 同振动方向光波迭加区 域内某点P,在极短时间 内合光强为:
Ia1 2a2 22a1a2co s
式中a1和a2为两光波的振幅,δ为两光波的位相差。在 观测时间τ内,应该有许多波列通过P点,并且每对波列 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强度,因此在P点观察到的强度是时间 τ内的平均强度:
物理光学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仪
邓晓鹏
教学ppt
1
教学目的:
1. 深入理解两个光波的非相干叠加和相干叠加, 深入理解相干条件和光的干涉定义;
2. 了解光干涉的本质及双光束干涉的一般理论;
3. 牢固掌握扬氏双光束非定域分波前干涉装置的 干涉光强分布的各种规律;
4. 牢固掌握分振幅等顷干涉的条纹形状、光强分 布规律、定域问题及其应用;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

激光干涉
光的自聚焦、自引导。
光的干涉实验
杨氏双缝干涉
讲述干涉装置和原理。
尘埃粒子干涉
动态相干与空间相干的本质区别。
莫尔斯干涉调制
利用调制器进行干涉测量的实例解释。
干涉模式
光程差干涉 弯曲水平面上的干涉环 薄膜干涉
牛顿环干涉 冷热空气层的干涉 该干涉的原理,双玻片干涉
光栅干涉 干涉过程的向量计算 干涉条纹的旋转
干涉仪器
牛顿环、菲涅耳衍射、光栅涉仪、弗劳恩霍弗干涉仪。
总结
1 同一光源引起的干涉
平行光管干涉、牛顿环干涉、艾里斑、双棱镜干涉。
2 两个光源引起的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双光束干涉、自转干涉。
3 应用与发展
干涉光谱学、干涉测量和成像、干涉激光雷达、以及灰度干涉。
交叠效应
平行光管干涉(由同 一光源引起)
研究平行光管的干涉图案与装 置。
双光束干涉(由两个 光源)
解释夫琅禾费衍射现象、夏普 利示波器和干涉仪。
激光干涉(单色相干 光)
描述激光测距、激光飞行时间、 激光干涉仪和激光成像。
应用和意义
干涉技术
干涉测量和成像、干涉光谱学、 干涉激光雷达和灰度干涉。
干涉图案
光学教程:第五版,姚启 钧,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介绍干涉理论和实验、相干性、模式、交叠效应和应用。
干涉理论介绍
1
波的叠加原理
相消干涉、相长干涉。
晶格干涉
2
布拉格方程和多晶体衍射。
3
光栅干涉
杨氏干涉、菲涅尔衍射、菲涅尔–柯西公 式。
光的相干性
相干光
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非相干光
部分相干、完全非相干。

干涉装置和光场的时空相干性

干涉装置和光场的时空相干性

第三章干涉装置和光场的时空相干性第一课§3.1 分波前干涉装置光场的空间相干性本章将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具体讨论光的各种干涉装置和干涉仪,介绍光的干涉现象的一些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结合具体的干涉装置,阐明两个重要的概念—光场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第二章中已述由于普通光源是不相干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由两个实际点光源或面光源的两个独立部分形成稳定的干涉场,为了保证相干条件,通常的办法是利用光具组将同一列波分解为二,使它们经过不同的路径后重新相遇。

由于这样得到的两个波列是由同一波列分解而来的,它们频率相同,位相差稳定,振动方向也可作到基本上平行,相干条件都得到满足,从而可以产生稳定的可观测的干涉场,分解波列的方法有:(1)分波前法:将点光源的波前分割为两部分,使之分别通过两个光具组,经衍射、反射或折射后交迭起来,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干涉场。

杨氏实验是这类分波前干涉装置的典型。

(2)分振幅法:当一束光投射到两种透明媒质的分界面上时,光能一部分反射,一部分透射。

这种方法叫做分振幅法。

最简单的分振幅干涉装置是薄膜。

(3)分振动面法:利用晶体的双折射效应,使不同振动方向的光相干。

这种方法叫做分振动面法。

1. 杨氏干涉装置结构杨氏实验是分波前干涉装置的典Array型,或者说,它是下面将介绍的各种的分波前干涉装置的原型。

在杨氏实验中光具组Ⅰ,Ⅱ就是单孔屏和双孔屏(或者两条狭缝)。

光束1,2是靠衍射效应交迭起来的。

在下面的介绍中的几种装置中,光束1,2的交迭或靠反射,或靠折射形成。

2. 其他分波前干涉装置 (1)洛埃镜 如图所示,MN 是一平面反射镜,从狭缝光源S 发出的波列中的一部分掠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幕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幕上,在幕上两光束交迭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

设S' 为S 对平面镜所成的虚象,幕上干涉条纹就如同是实际光源S 和虚象光源 S'发出的光束产生的一样,因此条纹间隔的计算也可利用杨氏装置的结果。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光学教程》第五版 姚启钧 第三章 光的干涉.解析
2

r2 r1
2


3.3.2 干涉图样
2 I A12 A2 2 A1 A2 cos 2 A1 A2 2 A1 A2 2
2 j
干涉相长
2 j 1 干涉相消
j 干涉相长(明纹) 1 j 2 干涉相消( 暗纹)
1 A1 A2 2 A1 A2 2 A1 A2 V 2 2 2 A1 A2 1 A1 A2 0 A1 A2
——验证了干涉条件之一 振幅相差不能太大 令
I 0 I1 I 2 A A
2 1
2 1 2 2
2 2
2 A1 A2 I A A 1 2 cos 2 A1 A2 I 0 1 V cos
由光强公式
1 I1 4 I10Cos , 2 2 2 I 2 4 I 20Cos 2
2
1
2
1 2 2 2
I I1 I 2
,
yd l
dy 2dy 4 I10Cos 4 I 20Cos l1 l2
2
3.5菲涅耳公式
As1 n1 n2 Ap1 A’s1 A’p1
400 430 450 500 570 600 630 760 nm



cyan
绿
green



purple blue
yellow orange red
可见光 4~7.6 × 1014Hz
ν——频率,表征发光机制的物理量 真空中, 介质中,
c 0

0
n

折射率的定义:

物理光学教程 第三章 光的干涉

物理光学教程 第三章  光的干涉
2 2
(3(3-26)
= I1 + I 2 + 2 I1 I 2 cos( )
2. 干涉强度分布特点
(1) 等强度面 (2) 峰值强度面 (3) 干涉强度的空间频率和空间周期 (4) 二 维观察平面上的强度分布— 维观察平面上的强度分布—干涉图形 (5) 干涉条纹的反衬度
3. 平面波在薄膜波导中的传输
3.1.3 双光束干涉的基本条件
1. 干涉场强度
根据光的干涉的定义, 根据光的干涉的定义,干涉场中光能量密度的空间分布是干涉现象 是否存在的判据. 是否存在的判据.
2. 干涉项
干涉项不为零的条件是: 干涉项不为零的条件是:
ω2 = ω1
E10 E20 ≠ 0
(3(3-22) (3(3-23) (3(3-24)
第三章
§3.1 干涉的基本 理论
3.1.1 3.1.2 3.1.3 3.1.4 3.1.5 波的叠加原理 光波叠加综述 双光束干涉的基本条件 两个平面波的干涉 两个球面波的干涉
光的干涉
§3.3 分振幅干涉
3.3.1 3.3.2 3.3.3 3.3.4 干涉条纹的定域性质 平行平板的等倾干涉 楔形板和薄膜的等厚干涉 双臂式分振幅干涉仪及其应用
薄膜波导又称为平面波导,是一种重要的集成光学器件,它根据集成电路原理, 薄膜波导又称为平面波导,是一种重要的集成光学器件,它根据集成电路原理, 将各种独立的光源器件,光放大器件,光调制器件, 将各种独立的光源器件,光放大器件,光调制器件,光耦合器件以及光接收器 件等,以薄膜的形式集成在同一基底上,形成具有某种功能的微光学系统. 件等,以薄膜的形式集成在同一基底上,形成具有某种功能的微光学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时间相干性

光波的相干性与干涉现象

光波的相干性与干涉现象

光波的相干性与干涉现象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的科学,而光波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相干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的相位关系是否保持稳定的特性,而干涉现象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叠加产生的干涉条纹或干涉带的形成。

下面将深入探讨光波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

首先,相干性是描述两个或多个光波的相位关系的一种性质。

光波是电磁波,它具有振幅和相位两个方面的特性。

光波的相位表示波峰或波谷的位置关系,当两个光波的相位相同或相差整数倍的情况下,它们是相干的。

相干波的特点是能够产生干涉现象,即两个波叠加时能够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而如果两个光波的相位关系不稳定,则它们是不相干的,无法产生干涉现象。

因此,相干性是干涉现象产生的前提。

干涉现象是当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叠加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现象。

当光波通过多个狭缝或透过不同厚度的介质时,会产生相位差,从而形成干涉条纹或干涉带。

干涉条纹是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在干涉带上明暗交替的区域被称为条纹,而在条纹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暗条纹。

干涉现象是光波的波动性质的重要体现,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了解光波的波长、相位等特性。

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是光波的叠加原理。

根据叠加原理,当两个相干光波叠加时,它们的振幅会简单相加。

当两个光波的相位相差为整数倍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增强,振幅叠加形成明条纹;而当两个光波的相位相差为半整数倍时,会发生干涉消弱,振幅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这种干涉现象的形成与光波的波长和相位差有关,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相位差或改变干涉装置的参数来控制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

干涉现象不仅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光学显微镜中,通过光的干涉现象可以增强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观察的清晰度。

在干涉测量中,可以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厚度等参数。

干涉现象还被应用于激光技术、光纤通信和光学成像等领域,推动了光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综上所述,光波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是光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现象。

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2

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仪2

hm1
1 2n
m
1
2
L
hm
1 2n
m
2
hm+1 hm
h e
2n
h hm1 hm
h
2n e
2n
应用:检验零件的表面质量,局部误差,测量微小的角度、长度及变化等。
3.7.3 等厚条纹的应用
等厚条纹能够反映两个表面所夹的薄层厚度变化情况。
利用等厚条纹的条纹形状、条纹数目、条纹移动以及条
楔形空气隙
G
D1
H1 H0
D2
h D
e2 H1 H0 h
3.8 牛顿干涉仪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出牛顿环的半径,
计算透镜的曲率半径。测量由中心向外计算
C
第m个暗环的半径为r:
r 2 R 2 R h2 2Rh h2
❖略去h2项,因此:
h r2 2R
❖代入第m个暗环满足的光程差公式
2h 2m 1
干涉条纹不仅发生在β=0所确定的定域面上,在 定域面附近的区域内也能看到条纹,只是条纹的可见度 有所下降。所以说干涉定域具有一定的深度。
光源愈大、干涉定域的深度愈小;光源愈小,干 涉定域的深度愈大,光源为点光源时,干涉变为非定域 的。定域深度与光源大小成反比
干涉孔径β影响定域的深度,对于非常薄的平板, β实际上很小,因而干涉定域的深度很大,干涉定域的 深度延伸到薄板的表面,所以当我们把眼睛和观察仪器 调节在薄板表面时,能够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M
B
P
B’
当光程差Δ满足条件 :
极大:
2nh m
2
极小:
2nh 2m 1
2
2
对于楔形平板,厚度相同点的轨迹是一些平行于

光的干涉与杂散光的相干性

光的干涉与杂散光的相干性

光的干涉与杂散光的相干性光的干涉是光学中常见且重要的现象之一。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

而杂散光是指光在传输或反射时所发生的一种失去相干性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光的干涉与杂散光之间的相干性关系。

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而产生的。

当光波传播到光学装置中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光波会发生相互叠加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种干涉现象不仅在实验室中可以观察到,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比如彩虹就是光的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二是光波之间存在相位差。

相位差是指两束光波波峰或波谷之间的差值,可以通过光程差来计算。

当两束光波到达同一点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它们将会加强干涉,形成亮区;如果相位差为半整数倍的波长,它们将发生相消干涉,形成暗区。

相位差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光程差来实现。

例如,在干涉实验中我们常使用的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其中一个光路较长的干涉臂可以通过调节镜子的位置来改变光程差,从而改变相位差,产生干涉现象。

这种通过控制光程差来控制相位差的方法非常常见,因为相位差是干涉现象产生的关键。

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现象,即光在传输或反射过程中发生相干性的丧失,形成杂散光。

相干性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之间的相位关系的稳定性。

在杂散光中,不同光波之间的相位关系是随机的,导致无法出现明显的干涉现象。

杂散光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一种常见的原因是光在经过介质时发生散射或吸收,从而改变了光波的相位关系。

举个例子,当光波通过一个粗糙的表面时,会发生散射,导致光波的相位关系被破坏,无法形成干涉现象。

另外,杂散光还可以由于光源的不稳定性、光学材料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引起。

不同的原因会导致不同形式的杂散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失去了相干性。

相干性的丧失对于光学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因为干涉现象的产生需要相干光源,而杂散光的出现使得我们无法利用干涉技术来获取精确的测量结果或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3.2.1 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及相干性
(3) 相干性
两列矢量波U1和U2在空间相遇点P的合振动矢量与强度:
(3.2-1)
(3.2-2)
两矢量波的振动方向正交时,U1(P, t)•U2*(P, t)=0, (3.2-3)
(1) 独立性
几列波在空间相遇时,只要各自的扰动不十分强烈(强度较小), 且所处介质具有线性响应特性,则各波可以保持其原有的传播特性,即 频率、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并在离开相遇区后仍按各自原来的行进 方向独立地前进,彼此无影响。
(2) 叠加性
当两列(或多列)波在同一空间传播时,相遇的区域内各点将同时 参与每列波在该点引起的扰动。合扰动等于各列波单独在该点产生的扰 动的线性叠加。
离轴球面波及其同向相位共轭波波前(z=0平面):
3.1.1 波前的概念
(3.1-5a)
(3.1-5b)
说明:以上相位共轭波仅限于空间某个特定平面。严格的相位共轭波应在 空间各点均满足相位共轭条件,即两个波的波面在空间各点均一一 重合,但波矢量方向相反的一对反向传播的波。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3.2.1 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及相干性
说明:
① 所谓扰动,对机械波而言,即介质质点的振动;对光波(电磁波)而言, 即电场强度矢量的变化 。
② 所谓线性叠加,对标量波而言,叠加波的波函数(振动状态)等于参与 叠加的各列波波函数(振动状态)的代数和;对矢量波而言,叠加波的 波函数(振动状态)等于各列波波函数(振动状态)的矢量和。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主要内容
1. 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及相干性 2. 光的相干条件 3. 双光束干涉及干涉条件 4. 两束平面波的干涉 5. 多光束干涉及干涉条件 6. 获得相干光波的方法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3.2.1 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及相干性
第3章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主要内容
§3.1 波前 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3.3 分波前干涉 光场的空间相干性 §3.4 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 §3.5 迈克耳孙干涉仪 光场的时间相干性 §3.6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3.7 其他干涉仪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2) 球面波的波前
x
Q1
Q1*
O
z
3.1.1 波前的概念
x
P1
R
R
P1*
O
z
R
R
(a) 轴上源点
(b) 轴外源点
图3.1-3 一对相位共轭球面波的波前
同轴球面波及其同向相位共轭波的波前(z=0平面):
(3.1-4a)
(3.1-4b)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1.2 同轴球面波的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x1
x
Q y1
r
y z
P Oz
图3.1-4 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下的同轴球面波波前
位于x1y1平面上坐标原点Q处的点源所发出的同轴球面波在xy平面上 场点P的复振幅分布:
(3.1-6)
当场点距离源点相当远时,两者距离:
(3.1-7)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引入波前的意义:实际问题中常常无需关心一个波场的实际波面形状或 波线轨迹,而只关心波场在某一个特定波前上的复振 幅分布。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1.1 波前的概念
(1) 平面波的波前表示
一对沿xz平面传播的平面波P和P*在任意点(x, z)的复振幅分布:
(3.1-1)
x
P
q
O
-q
z
P*
场点的远场条件:
源点的远场条件:
① 源点P1与场点P 均满足傍轴条件:
(3.1-15)
② 场点P 满足傍轴条件,源点P1同时满足傍轴条件和远场条件:
(3.1-16)
2 光学成像的几何学原理
3.1 波前
3.1.3 离轴平面波
③ 源点P1满足傍轴条件,场点P同时满足傍轴条件和远场条件: (3.1-17)
§3.1 波前 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主要内容
1. 波前的概念 2. 同轴球面波的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3. 离轴球面波的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1 波前的概念
3.1 波前
波前:波场中的任一被考察平面,如物平面、像平面、透镜平面,以及 波场中任意被考察的平面。
③ 线性叠加性质以独立传播性质为前提条件,是波动方程具有线性性质的 必然结果。波动方程是否满足线性条件取决于波的扰动强度和所处介质 的响应特性。波的扰动强度较小或该介质对扰动具有线性响应,则线性 叠加性质及独立传播性质均成立;波的扰动强度较大或介质对扰动具有 非线性响应,则两者将不再成立,随之出现叠加的非线性效应。
离轴点源P1发出的球面波在场点P 的复振幅分布:
(3.1-13)
x1
x
P1
r0
Q1
r r1
P Oz
y1
y
z
图3.1-5 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下的离轴球面波波前
(3.1-14)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1.3 离轴平面波
场点P和源点P1的傍轴条件和远场条件:
场点的傍轴条件:
源点的傍轴条件:
图3.1-1 位于xy平面的相位共轭平面波的波前
在z=0平面上——一对相位共轭波:
(3.1-2)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1.1 波前的概念
一对沿z轴方向相向传播的平面波P和P*的复振幅分布可表示为
(3.1-3)
x
p-q P
O
-qLeabharlann zP*图3.1-2 位于yz平面的相位共轭平面波的波前
在x=0平面——一对相位共轭波:
④ 源点P1和场点P同时满足傍轴条件和远场条件:
(3.1-18)
结论:源点和场点同时满足傍轴条件和远场条件时,离轴球面波的波前也 将过渡到平面波波前。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本节重点
1. 波前的概念 2. 相位共轭波的概念 3. 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 3.2 波动叠加与光的干涉
傍轴条件:
傍轴条件下: 傍轴条件下同轴球面波波前的复振幅:
3.1.2 同轴平面波
(3.1-8) (3.1-9)
(3.1-10)
远场条件:

远场条件下: 结论:在远场条件下,球面波波前将过渡到平面波波前。
(3.1-11) (3.1-12)
3. 光的干涉与相干性
3.1 波前
3.1.3 离轴球面波的傍轴条件与远场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