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DAS模型习题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ADAS模型试题答案

第十五章ADAS模型试题答案

第十五章AD—AS曲线答案一、判断1、国外净需求就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就是总支出的一个部分。

( )F2、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移动。

( )T3、政府“投资”公共产品比投资竞争性领域具有更大的挤出效应。

( )F4、一般而言,上升段的总供给曲线上的某一点隐含着充分就业均衡,然而长期总供给曲线不经过该点。

( )F5、凯恩斯一般强调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 )T6、根据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实际货币量越少,则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需求量就越大。

( )F7、如果一国物价水平不变,其她国家物价水平下降,则对该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将减少( ) T8、物价水平上升与总财产减少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F9、如果宏观经济均衡处于其长期总供给曲线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就是自然失业率。

( )T10、如果工资下降,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 )F11、在其她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技术发生了重大进步,那么物价水平将上升。

( )F12、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 )F二、选择1、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就是: 。

( B )A、政府支出;B、税收;C、净出口;D、投资。

2、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就是因为: 。

( A )A、其她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她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其她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她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3、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4、下列哪一观点就是不正确的?( D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课后习题-第八章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第八章课后习题

第八章 ADAS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学习目标1 掌握ADAS的含义2 熟悉ADAS预警类辅助驾驶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3 熟悉ADAS控制类辅助驾驶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4 熟悉当前ADAS在汽车中的应用车型及自动驾驶功能5 熟悉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车型及自动驾驶功能本章小结本章的学习目标你已经达成了吗?请通过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进行结果检验。

序号问题自检结果1 ADAS的含义是什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ADAS定义为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通信、决策及执行等装置,监测驾驶员、车辆及其行驶环境并通过影像、灯光、声音、触觉提示/警告或控制等方式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或主动避免/减轻碰撞危害的各类系统的总称。

2 ADAS的技术路线是什么?ADAS的技术路线有两条:1)第一条技术路线是从预警系统到干预系统的升级;2)第二条技术路线是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相结合。

3 ADAS预警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ADAS预警系统的组成包括:驾驶员疲劳监测、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辆检测、交通标志识别、智能限速提醒、弯道速度预警、抬头显示、全景影像监测、夜视、行人检测、前向车距监测、前向碰撞预警、后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移报警系统、变道碰撞预警、盲区监测、侧面盲区监测、转向盲区监测、后方交通穿行提示、前方交通穿行提示、车门开启预警、倒车环境辅助、低速行车环境辅助。

主要功能:(答案请参考教材第八章中表8-1ADAS预警类辅助驾驶系统的主要功能表的内容)4 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ADAS驾驶辅助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自动紧急制动、紧急制动辅助、自动紧急转向、紧急转向辅助、智能限速控制、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控制、车道偏离抑制、智能泊车辅助、增强现实导航、自适应巡航控制、全速自适应巡航控制、交通拥堵辅助、加速踏板防误踩、酒精闭锁、自适应远光灯、自适应前照灯、远光自动控制、远光自动控制。

主要功能:(答案请参考教材第八章中表8-2 ADAS控制类辅助驾驶系统主要功能表的内容)5 目前L2级别的车型有哪些?它们在自动驾驶方面都有哪些具体的功能?1)长安CS75以及CS55:配置了上坡辅助、陡坡缓降、自动驻车、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智能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360°全景影像等系统。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参考答案版

第十七章AD-AS模型练习姓名:班级:学号:一、判断题1.央行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不能强令其扩张。

T讲解:央行通过调高法定准备率就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央行实行任何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都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配合才可以实现扩张,如果商业银行不把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个人和企业不愿意向银行贷款进行消费或投资,货币政策就难以实现它的扩张效果。

2.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经济衰退更为有效,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必须紧缩信贷,而中央银行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不必扩张信贷。

T 讲解:与上题类似。

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尤其是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然减少超额准备金或收回贷款,这些都必然紧缩信贷,使信贷规模缩小,所以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或可贷资金增加,但商业银行可能担心贷款的风险不愿贷出去,即出现“惜贷”现象,这就使货币政策对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大打折扣。

3.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 讲解:政府开支的增加会增加国民收入,所以最终会导致公众储蓄量和消费量的上升。

4.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讲解:IS和LM曲线移动的距离就是总需求或国民收入的变化量。

因此,引起IS和LM 曲线移动的因素(通过方程可以看到,比如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自发税收、出口、货币供给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平移。

税率、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投资需求利率弹性、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等都会引起IS曲线或LM曲线的转动)都会影响总需求。

5.如果政府增税,人们将减少他们的消费支出,如果政府花费了新增的税收收入,那么总需求保持不变,因此IS曲线不会移动。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一、概述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整体经济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工具。

ADAS模型由总供给(AS)曲线和总需求(AD)曲线组成,通过调整这两条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来描述经济的调整和平衡过程。

二、总供给(AS)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内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总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可利用程度、生产技术以及期望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1. 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表明当价格上升时,企业愿意提供的总产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企业面临了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增加的激励。

2. 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1)生产要素供给量:如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供给情况,决定了总供给的上限。

(2)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可以增加总供给。

(3)预期利润: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将影响他们的生产决策,从而影响总供给。

三、总需求(AD)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总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支出等构成的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1. 总需求曲线的形状总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表明当价格上升时,总需求量会下降。

这是因为较高的价格水平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企业的投资意愿。

2. 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1)总消费支出:消费者收入和偏好对总消费支出产生影响,消费支出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

(2)总投资支出:投资支出受到利率、预期利润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3)政府支出:政府的购买和投资对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4)净出口支出: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这取决于国内外价格差异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

四、ADAS模型的均衡ADAS模型通过调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以求得经济均衡状态。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交点为均衡点时,经济即达到了长期平衡。

在这个均衡点上,总产品供给量等于总产品需求量,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 案例及时事分析

宏观经济学习题 案例及时事分析

宏观经济学习题、案例及时事分析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及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A.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B. 美国烟草歉收对世界烟草价格的影响;C. 最低工资对青年工人失业的影响;D. 汽车工业的产量水平变化。

2、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价格决定理论;B. 工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

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 出口到外国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济人为一笔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 直接税;B. 折旧;C. 间接税;D. 净出口。

5、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按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 消费+投资+净出口。

6、用收入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等于()A.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 . 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 厂商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7、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支出=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A. NN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NP=5亿元。

8、对GNP采用的支出法和收入法:A. 是用来衡量GNP的不同方法,因而彼此间并不关联;B. 使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C. 若GNP以实际价格衡量,二者均可得出相同数字;若GNP按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不同数字;D. 与循环流动图毫无关系。

9、下列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是()A.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 我在1995年播放一张1900年录制的CD盘所获得的价值;C. 拍卖毕加索作品所得的收入;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

4AD-AS模型习题

4AD-AS模型习题

AD-AS模型一、名词解释题1.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2.总需求3.总供给二、判断题:1.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并不影响就业水平和实际工资率。

T2.在古典模型中,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只在于适应产出的变化。

T3.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T4.凯恩斯认为,工资在上升或下降两个方向都是富有弹性。

F5.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6.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由三部分组成:水平部分、向上倾斜部分以及几乎垂直的部分。

F7.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8.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F9.如果某人产生“货币幻觉”,那么他关心的是他工资(或财产)的实物价值,而不关心其货币形式的变动。

F10.在短期,工资基本上是给定的,这支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刚性的论点;而长期,工资是完全可变得,这又支持了古典学派的观点。

T11.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经济的扩张。

T12.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了短期产出的水平。

T13.如果经济处在持续的上升时期,那么短期供给曲线将由于工资的上涨而向上移动。

T14.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F15.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T三、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D)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总需求曲线向右方倾斜是由于(D)。

第九章:AD—AS曲线

第九章:AD—AS曲线

第九章:AD—AS曲线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2.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De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4.其他条件不变时,()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减少C.税收减少、D.名义货币供给减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而言,在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就业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6.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A.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C.货币工资率具有拖下刚性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7.在(C )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需求则不作反应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供给则不作反应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前提假定是()。

A.价格不变B.收入不变C.生产函数不变D.不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ADAS分析

ADAS分析
(3)实际上,A点→C点,Po→P1,y0→y2=yE “收入—支出”、“收入—价格”同时调整过程。
8
2.财政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 在IS-LM和AD-AS中的 讨论
▪ 商品、货币市场
结论:从AD-AS模型看:
• 均衡产量上升(比IS-LM 模型少些);
• 均衡利率上升(比IS-LM 模型高些);
• 均衡价格水平上升; • 均衡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名义供给量不变)。
P
AS
P2
P1 E1
E2 A
AD2 AD1
(a) Y1 Y2 Y3
i
i3 i2
E
LM(P2)
’2
LM(P1)
A’
i1
E’1
IS1 IS2
(b) Y1 Y2 Y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2.财政政策和短期均衡的变化
▪ 劳动力市场
• 小结:
W
1.增加△G
P AD1AD2 AD3 AB C
0 YF YL Y
4
3.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Y
W/P
(W/P)E
F(N) Y
•5个图
450
N NS P ND PE
Y AS
AD
直接决定的均衡变量 有:
NE , (W P)E , YE , PE , iE , (5个)
间接决定的变量有::
NE N i iE
YE
Y
第九讲 AD-AS分析
▪一、AD-AS模型的短期均衡 ▪二、宏观经济政策与短期均衡变动 ▪三、AD-AS模型的应用 ▪四、AD-AS模型的长期分析
1
一、AD-AS模型的短期均衡
▪1.价格水平的决定 ▪2.对宏观短期均衡的准确理解 ▪3.宏观短期均衡所决定的变量

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对应于不同价格总水平,劳动市场上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实 际工资。若该实际工资不能使得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 货币工资将会做出调整,从而使得实际工资发生变动,最 终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对应于均衡状态的就业量生 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即为该价格总水平下的总供给量。总 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就是经济中的总的曲 线。
2024/7/19
21
劳动需求曲线
O
2024/7/19
N0 N1
N
22
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的供给来源于劳动者在闲暇和收入之 间进行的最优选择。劳动供给量也是实际 工资的函数。即一般说来劳动供给量与实 际工资之间呈同方向变动。
劳动的供给函数Ns可表示为:
2024/7/19
33
AS曲线的变动
A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 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作是AS曲线在 坐标内的水平移动。AS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 是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源状况。
总供给增加,AS曲线向右边平移;总供给减少,则AS 曲线向左边平移。
AS曲线的旋转移动:AS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S曲 线的斜率。AS曲线的斜率表示总供给函数的不同 性质。 AS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 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敏感。
2024/7/19
13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
r
E’
LM(P0)
r1
E
r0
IS’
IS
O P
Y0 Y’
Y
P0
2024/7/19
O
E
E’
AD’ AD
Y0 Y’
Y
14
AD曲线的旋转
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

AD-AS模型习题

AD-AS模型习题

第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判断题:1.根据财产效应,实际财产量越少,实际GDP需求量就越大。

2.在LAS曲线上,物价水平和资源价格的上涨都会导致物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增加。

3.在SAS曲线上,物价水平的上涨会导致物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增加。

4.当资本量增加时,LAS曲线和SAS曲线都会向右移动。

5.导致SAS曲线移动的任何因素都会造成LAS曲线的移动。

6.当实际GDP等于潜在GDP时,长期宏观经济均衡就会实现。

7.货币工资的增加会导致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也就是会导致SAS曲线向右移动。

选择题:1. 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出现在。

A 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的实际GDP水平上;B AD曲线与SAS曲线相交的实际GDP水平上;C SAS曲线与LAS曲线相交的实际GDP水平上D AD曲线与LAS曲线相交的实际GDP水平上。

2. 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A 没有处在宏观经济均衡中;B 处在充分就业均衡中;C 处在高于充分就业均衡中;D 处在低于充分就业均衡中。

3. 在以下哪条曲线上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会同比例变化?A AD曲线B SAS曲线C LAS曲线D 以上都不对4. 技术改进会导致A SAS曲线和LAS曲线向右移动;B SAS曲线和LAS曲线向左移动;C SAS曲线向右移动,而LAS曲线不变;D SAS曲线不变,LAS曲线向右移动。

根据表格回答5~8:单位:10亿美元5. 在短期宏观经济均衡中,物价水平是,实际GDP是。

A 100;6000亿美元B 110;7000亿美元C 120;6000亿美元D 130;6000亿美元6. 在短期内,经济处在A 充分就业均衡中,而且资源价格不变;B 高于充分就业均衡中,而且资源价格会上涨;C 高于充分就业均衡中,而且资源价格会下跌;D低于充分就业均衡中,而且资源价格会下跌。

7. 在短期均衡中,存在A 1000亿美元的膨胀性缺口;B 500亿美元的膨胀性缺口;C 500亿美元的衰退性缺口;D 1000亿美元的衰退性缺口。

培训学习资料-ADAS模型_2023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ADAS模型_2023年学习资料

二、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1、,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的基-本-概念-2、宏观生产函 -3、劳动市场理论-4、总供给曲线的一
1、总供给的基本慨念-总供给的含义:-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即经济社会的基本 源投入嶄生产的产量。-社会的基本资源:主要指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总供给函数 y=yP-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它是根据宏-观生产函 、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推导而-得到的
2、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社会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 关系。-奢芝素-y=fN,K,其中N一就业量,K一总资本存量-宏观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本章只分析短 宏观生产函数。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在短期,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不会有较大变动-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将K作为常数理。-y=fN,K-该函数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关于宏观生产函数 假设:-1、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函数。-2、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随就业量增加,总-产出按照 减的比率增加。
第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总需求AD曲线-◆二、总供给AS曲线-1、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2、古典 供给曲线-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4、常规总供给曲线-◆三、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四、AD-AS模型 数学小结-经济学家对AD曲线的认识大致相同,对AS曲线的认识:Aggregate Demand/总需求函数-■-总需求:经济社会对产品 劳务的需求总量,一般-以产出水平表示。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总需求=总支出 消费十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即:-◆AD=c+1十g+x-m

AD-AS模型习题[1]

AD-AS模型习题[1]

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2、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3、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4、技术进步会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5、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6、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 ,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7、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8、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9、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起总需求曲线( )。

A.政府支出减少右移B.价格水平上升左移C.税收减少左移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右移10、总需求曲线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时称为( )A. 充分就业均衡B. 低于充分就业均衡C. 通货膨胀D.滞胀二、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供给3.实际就业量4.充分就业量5.充分就业收入6.潜在国民收入7. 实际工资8.滞胀9.货币幻觉三、简答题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3.在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利率和就业量如何变化?4.为什么古典模型中存在“货币中性”性质?5.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又垂直?6.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7.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8.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有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9.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的状态?四、论述题1.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过程。

第17章练习:AD-AS模型

第17章练习:AD-AS模型

AD—AS模型习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 14 1516答案1.总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是由于 (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2.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不变D 难以确定3.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A 工资提高B 价格提高C 技术进步D 需求增加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变化的主导力量是()。

A 产出B 需求C 工资D 技术5.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变化的主导力量是()。

A 产出B 需求C 工资D 技术6.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A 提高B 减少C 不变D 难以确定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A 提高B 减少C 不变D 难以确定8.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 水平的B 向右方倾斜C 垂直的D 难以确定9.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 水平的B 向右方倾斜C 垂直的D 难以确定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劳动市场达到均衡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D 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11.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

A 国民收入和利率B 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C 价格水平和利率D 以上都对12.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 总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上升B 总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下降C 总需求冲击,通货膨胀率上升D 总需求冲击,通货膨胀率下降13.水平形状的总供给曲线被称为()。

A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B 古典总供给曲线C 常规总供给曲线D 长期总供给曲线14.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总需求曲线将在()。

第十一章 AS-AD模型 习题库

第十一章 AS-AD模型 习题库

第十一章AS—AD模型一、思考题1.什么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总供给函数?说明总供给曲线的通常形状。

3.什么是总需求函数?怎么推导出总需求曲线?4.试比较“古典”AS—AD模型和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

5.用图形说明短期均衡的三种状态。

(萧条、高涨和滞胀)6.说明完全凯恩斯模型的方程及其图像。

7.简述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的含义及其比较。

8.叙述理性预期ES—AD模型及政策含义。

9.评析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的演变。

二、计算题1.有一古典的AS-AD模型,总供给函数Y=Y f=1000,总需求函数P=800-0.4Y。

求:(1)均衡价格水平;(2)如价格不变,总需求函数变为P=1000-0.4Y时,经济会怎样?(3)如总需求函数为P=1000-0.4Y,价格可变动时,均衡价格变动多少?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N 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N s=70+5(W/P),求(1)当P=1和P=1.25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分别是多少?(2)当P=1和P=1.25时,短期产出水平是多少?3.有一封闭经济,假定存在以下经济关系:在商品市场上,C=800+0.8Y D,T=t y=0.25y,I=200-50r,G=200。

在货币市场上,M d/P=0.4y-100r,Ms=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3)如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求AS=AD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引入价格变量,和供给因素(即劳动市场),研究产量(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观点不一致,因此存在许多不同形状和解释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答:总供给函数中总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它是表示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AS模型一、名词解释题1.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水平较高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2.总需求3.总供给二、判断题:1.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并不影响就业水平和实际工资率。

T2.在古典模型中,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只在于适应产出的变化。

T3.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T4.凯恩斯认为,工资在上升或下降两个方向都是富有弹性。

F5.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6.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由三部分组成:水平部分、向上倾斜部分以及几乎垂直的部分。

F7.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8.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总产出水平和利率水平。

F9.如果某人产生“货币幻觉”,那么他关心的是他工资(或财产)的实物价值,而不关心其货币形式的变动。

F10.在短期,工资基本上是给定的,这支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刚性的论点;而长期,工资是完全可变得,这又支持了古典学派的观点。

T11.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经济的扩张。

T12.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决定了短期产出的水平。

T13.如果经济处在持续的上升时期,那么短期供给曲线将由于工资的上涨而向上移动。

T14.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F15.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T三、单项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D)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总需求曲线向右方倾斜是由于(D)。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当(A)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5.总需求曲线(D)?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6.技术进步将会引致( A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移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移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7.根据总供求模型,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D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8.根据总供求模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 D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9.当( C),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时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0.在总需求理论中,( B )A.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税来弥补,那么,利率和收入水平均不会变B.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税来弥补,那么,利率和实际收入上升C.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增发钞票来弥补,那么利率下降,实际收入上升D.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由出售债券来弥补,那么利率上升而实际收入下降讲解:政府支出不特指都是指政府购买支出。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政府支出的增加等于税收的增加时,国民收入是净增加的,同时会引起货币需求和利率的上升。

1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2.与上题假定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C)。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13.与11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A)。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14.假定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D )。

A.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 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D.以上都可能讲解: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因为未实现充分就业,所以供给也会增加,因为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所以供给的增加会引起生产资料的成本进而价格水平的上升。

当总需求增加时会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引起劳动需求曲线右移,导致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量都增加。

另外,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引起货币需求和实际利率的增加15.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A )。

A.资源有闲置 B.边际产量递减 C.上述答案都正确讲解: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表明总需求增加时,产出也能相应地增加,所以资源必然有闲置。

另外,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只需要总产出是就业的增函数就可以了,不在乎边际产量是递减还是递增的。

16.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D )。

A.价格水平低 B.资源极端闲置 C.边际产量不变 D.上述答案都正确讲解:水平的总供给曲线通常意味着资源存在大量的闲置,总需求严重不足,所以均衡的价格水平很低,此时总需求的增加引起产出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通常表明经济处于大衰退或大萧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雇佣劳动是按照劳动的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是刚性的,即实际工资不变,所以厂商雇佣的劳动的边际产量都是一样的。

17. 若商品价格提高,则总供给( D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讲解: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则商品价格提高会引起总供给的增加,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则商品价格提高不会引起总供给的增加。

18.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大部分产品的原材料的价格上升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D)。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19.当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的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B)。

A.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左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D.右方,价格水平增加,实际产出减少20.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A)。

A.其他情况不变而对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21.在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情形下,实际产出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总需求的增加将会使( D )。

A.产出和价格都有明显的提高B.产出和价格都无明显的变化C.产出增加较多,价格无太大变化D.价格提高较多,产出无太大变化22.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 B )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23.长期总供给曲线( C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24.如果现行产出水平为7000亿元,总需求为6900亿元,若经济不是充分就业的,可以断定( A )A.就业水平将下降 B.收入水平将上升C.就业量将上升 D.就业水平将上升,收入将下降25.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C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 不确定26.凯恩斯认为总供求的交点( D )A.将总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B.将绝不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C.将绝不会在均衡点上 D.可能在,也可能不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讲解:凯恩斯认为经济的均衡可能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也可能不处于充分就业之上。

经济通常是处于非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的,处于充分就业之上的情况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特例。

凯恩斯认为古典的理论只能解释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出和就业的决定,是由缺陷的,而自己的理论不仅能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形,也能解释非充分就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决定,因而是通论,即一般的理论。

27.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C )。

A.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B.货币C.技术D.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28.增加国防开支而无相应的增税措施,将会引起( A )。

A.价格上涨和GDP上升B.价格上涨和GDP下降C.价格下降和GDP下降D.价格下降和GDP上升29.潜在产量就是( A )。

A.不受价格水平变化影响的产量B.是潜在的但不可能实现的产量C.是确定的而非可以改变的产量D.可以被财政或货币政策改变的产量30.总需求曲线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时称为( B )A. 充分就业均衡B. 低于充分就业均衡C. 通货膨胀D.滞胀31.古典主义将会同意以下的哪种说法( B )。

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用B.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用C.财政政策有用,货币政策无用D.财政政策无用,货币政策有用3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财富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的税负会增加D.以上几个说法都对33.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 D )。

A.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弹性都为零B.总供给中单个产品的供给曲线都垂直C.宏观生产函数是稳定的D.劳动市场是出清的34.“长期”总供给曲线的“长期”( C )。

A.是就资本存量是否可变而言的B.是就技术水平是否可变而言的C.是就劳动力市场能否对价格水平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而言的D.是就日历时间的长短而言的35.其他条件不变,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 B )。

A.产出增加,价格提高B.产出增加,价格下降C.产出减少,价格提高D.产出减少,价格下降四、计算题1.设IS 曲线的方程为r=0.415-0.0000185Y+0.00005G ,LM 曲线的方程为r=0.00001625Y -0.0001(M/P )。

其中r 为利率, Y 为收入,G 为政府支出,P 为价格水平, M 为名义货币供给量。

试导出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名义货币供给量和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