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洲地区常见病的宣传幻灯片
合集下载
埃博拉出血热科普讲座PPT课件
控措施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疫苗研发:加快埃博拉疫苗研发,提高 疫情防控能力。 应急响应:建立早期预警和应急响应机 制,迅速应对疫情爆发。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多方合作:强化国际合作,分享信 息和资源,共同应对埃博拉出血热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5. 埃博拉出血热的全球影响
风险评估:加强国家和全球疫情监测及 应对能力。
6. 埃博拉出 血热的历史重
大疫情
6. 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重大疫情
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出血 热,疫情爆发于刚果(现为刚 果民主共和国)。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造成近1.1万人死亡。
7. 埃博拉出 血热的国际防
简介: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 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病因: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通 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
1.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症状:高热、头痛、出血等症状。
2. 埃博拉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血液、尿液、唾液等)。 通过物体:接触感染者使用过 的污染物品。
2.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食物传播:食用感染者未煮熟的肉类或 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
3. 如何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避免接触: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和污染物品。 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 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动物。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和接 触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
埃博拉出血热科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1.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2.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4.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方法 5. 埃博拉出血热的全球影响 6. 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重大疫情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疫苗研发:加快埃博拉疫苗研发,提高 疫情防控能力。 应急响应:建立早期预警和应急响应机 制,迅速应对疫情爆发。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多方合作:强化国际合作,分享信 息和资源,共同应对埃博拉出血热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5. 埃博拉出血热的全球影响
风险评估:加强国家和全球疫情监测及 应对能力。
6. 埃博拉出 血热的历史重
大疫情
6. 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重大疫情
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出血 热,疫情爆发于刚果(现为刚 果民主共和国)。 2014-2016年:西非埃博拉疫情 ,造成近1.1万人死亡。
7. 埃博拉出 血热的国际防
简介: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 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病因: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通 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
1.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症状:高热、头痛、出血等症状。
2. 埃博拉出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血液、尿液、唾液等)。 通过物体:接触感染者使用过 的污染物品。
2.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食物传播:食用感染者未煮熟的肉类或 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
3. 如何预防 埃博拉出血热
?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避免接触: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和污染物品。 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 有潜在感染风险的动物。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和接 触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
埃博拉出血热科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1.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2. 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3. 如何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4.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方法 5. 埃博拉出血热的全球影响 6. 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重大疫情 7. 埃博拉出血热的国际防控措施
科罗拉多蜱热科普宣传PPT课件
具体感染热区包括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内华 达州等。
在哪里传播?
栖息环境
蜱虫通常栖息在草地、灌木丛和森林中。
在野外活动时,需警惕蜱虫的存在。
在哪里传播?
季节性
感染风险在春季和夏季较高。
蜱虫在温暖的天气中更为活跃,应在这些季节加 强防护。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个人防护
穿长袖衣物、长裤,并使用驱虫剂。
居住在蜱虫栖息地附近的人也更容易感染。
谁会受到影响? 全年龄段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但儿童和老 年人更易出现严重症状。
注意观察儿童在户外活动后的身体状况。
谁会受到影响? 感染比例
在某些地区,感染率可高达10%。
了解当地蜱虫传播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
在哪里传播?
在哪里传播?
地理分布
科罗拉多蜱热主要分布在美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区 。
谢谢观看
病原体为科罗拉多蜱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北美的某些地区,尤其是科 罗拉多州。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症状
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 皮疹。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出血。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在户外活动较多的人群,如登山、徒步旅行 者,风险较高。
科罗拉多蜱热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Leabharlann 1.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2. 谁会受到影响? 3. 在哪里传播? 4. 如何预防? 5. 发现感染后怎么办?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定义
科罗拉多蜱热是一种由蜱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蜱叮咬传播给人类。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病原体
在哪里传播?
栖息环境
蜱虫通常栖息在草地、灌木丛和森林中。
在野外活动时,需警惕蜱虫的存在。
在哪里传播?
季节性
感染风险在春季和夏季较高。
蜱虫在温暖的天气中更为活跃,应在这些季节加 强防护。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个人防护
穿长袖衣物、长裤,并使用驱虫剂。
居住在蜱虫栖息地附近的人也更容易感染。
谁会受到影响? 全年龄段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但儿童和老 年人更易出现严重症状。
注意观察儿童在户外活动后的身体状况。
谁会受到影响? 感染比例
在某些地区,感染率可高达10%。
了解当地蜱虫传播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
在哪里传播?
在哪里传播?
地理分布
科罗拉多蜱热主要分布在美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区 。
谢谢观看
病原体为科罗拉多蜱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北美的某些地区,尤其是科 罗拉多州。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症状
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 皮疹。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出血。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在户外活动较多的人群,如登山、徒步旅行 者,风险较高。
科罗拉多蜱热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Leabharlann 1.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2. 谁会受到影响? 3. 在哪里传播? 4. 如何预防? 5. 发现感染后怎么办?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定义
科罗拉多蜱热是一种由蜱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该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蜱叮咬传播给人类。
什么是科罗拉多蜱热? 病原体
埃博拉出血热演示课件
在疫情爆发期间,葬礼和探视病人等 活动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因为这些 场合人们可能接触到感染者的尸体或 体液。
医护人员、家属和密切接触者是高风 险人群,因他们可能接触到感染者的 体液。
医源性感染
医疗器械和设备如未经彻底消毒 ,可能携带埃博拉病毒并传播给
其他人。
医护人员如未采取正确的防护措 施,可能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病毒
02 传播途径与感染 方式
动物源性传播
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 自然宿主,病毒在其 体内繁殖并通过其排 泄物传播。
在非洲某些地区,人 们可能因食用未煮熟 的果蝠肉而感染病毒 。
人类通过接触感染果 蝠的排泄物、血液或 组织而感染埃博拉病 毒。
人际间传播
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 。
毒活疫苗、DNA疫苗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候选疫苗。
02 03
研究进展
部分候选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够诱导 人体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一些疫苗已经获得 紧急使用授权,用于特定人群的接种。
未来展望
随着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加安全 、有效、便捷的埃博拉疫苗,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技术援助与培训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支持,提高其 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各国在疫苗研发、药物筛选 、临床试验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应对埃博拉出血热 等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预防措施建议 Nhomakorabea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 个人卫生,勤洗手、戴
埃博拉出血热ppt课件
2630人丧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非洲联盟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欧洲联盟委 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已投入人力和资金控制 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 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 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 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 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 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 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特点: 急性起病、病情 进展快,以发热、出 血和多脏器损害为临 床特征; 病死率50-90%; 以接触传播为主 要途径。
埃博拉病毒分型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
尔埃博拉毒有高达90%的致死率
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扎伊 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平均死 亡率为53.76% 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 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
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
流行病学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 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 科的果蝠,但其在自 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 清楚。
感染埃博拉病毒 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 物为本病传染源。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 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 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 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 重要因素。 已有100多名医务人 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 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 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 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 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 感染控制措床表现。
小儿埃博拉病毒病科普讲座PPT
小儿埃博拉病 毒病科普讲座
PPT
目录 介绍 症状与传播 预防与控制 治疗与支持 结语
介绍
介绍
埃博拉病毒病简介:埃博拉病 毒病是一种高致病性疾病,常 出现在非洲地区,最初由动物 传染给人类。
儿童是否容易感染:相比成年 人,儿童更容易感染埃博拉病 毒,且病情严重。
介绍
目的:本讲座旨在向大家介绍小儿埃博 拉病毒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
预防与控制
疫苗研发:目前还没有专门针 对小儿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 但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治疗与支持
治疗与支持
紧急治疗:小儿埃博拉病毒病需要进行 紧急治疗,包括补液、控制症状等。
心理支持:埃博拉病毒病对小儿的心理 影响较大,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结语
结语
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重要性: 加强预防措施是保护儿童免受 埃博拉病毒病侵害的关键。
症状与传播
症状与传播
症状:小儿感染埃博拉病毒后 ,常出现发热、呕吐、腹泻、 全身疼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通过接 触感染者的体液或污染物传播 ,包括血液、呕吐物、粪便等 。
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者的体液、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社区控制措施:加强病毒监测、隔离感 染者、进行卫生教育等。
埃博拉病毒病的加强研究:继 续进行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 提高防控水平和治疗效果。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PPT
目录 介绍 症状与传播 预防与控制 治疗与支持 结语
介绍
介绍
埃博拉病毒病简介:埃博拉病 毒病是一种高致病性疾病,常 出现在非洲地区,最初由动物 传染给人类。
儿童是否容易感染:相比成年 人,儿童更容易感染埃博拉病 毒,且病情严重。
介绍
目的:本讲座旨在向大家介绍小儿埃博 拉病毒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控措施。
预防与控制
疫苗研发:目前还没有专门针 对小儿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 但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治疗与支持
治疗与支持
紧急治疗:小儿埃博拉病毒病需要进行 紧急治疗,包括补液、控制症状等。
心理支持:埃博拉病毒病对小儿的心理 影响较大,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结语
结语
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重要性: 加强预防措施是保护儿童免受 埃博拉病毒病侵害的关键。
症状与传播
症状与传播
症状:小儿感染埃博拉病毒后 ,常出现发热、呕吐、腹泻、 全身疼痛等症状。
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通过接 触感染者的体液或污染物传播 ,包括血液、呕吐物、粪便等 。
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
个人防护措施: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 者的体液、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社区控制措施:加强病毒监测、隔离感 染者、进行卫生教育等。
埃博拉病毒病的加强研究:继 续进行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 提高防控水平和治疗效果。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最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幻灯片
减少。 •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 (二)血清学检查。 • 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 • 病原学检查。 • 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 (二)诊断。 •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
测阳性者。 • (三)鉴别诊断。 •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1.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6
•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出血,多器官可见到灶性坏死,以 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等典型特点, 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四、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 潜伏期有传染病。
•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 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情扩散。 • 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
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 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 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 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 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 (二)诊断。 • 本病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
测阳性者。 • (三)鉴别诊断。 •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1.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6
•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出血,多器官可见到灶性坏死,以 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等典型特点, 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四、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 潜伏期有传染病。
•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 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情扩散。 • 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
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 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 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 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 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
埃博拉病毒 ppt课件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结构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 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 链RNA病毒,有18,959 个碱基,有包膜,病毒颗 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 100nm×(300~1500) nm ,有分支形、U形、 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 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 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 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5 ppt课件
4、 死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病的人应立即埋葬或火化,处理 12 ppt课件 人员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准防护。
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 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 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 “哥德巴赫猜想”。 ——美国传染病专家海曼
游戏中幻想的埃博拉患者活死人状态
ppt课件
《极度恐慌》1995 (以非洲真实的埃博拉 病毒传播情况为背景拍 摄的科幻动作惊悚片) 13
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有人比喻说把 HIV病毒一年所起的作用浓缩在一星期里,那就是艾博拉病毒的 威力。 艾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粘液、唾液或血液都是媒介,甚 至握一握手就会传染。 10 ppt课件
埃博拉病毒 感染者尸体 部分残骸
ppt课件
11
控制病毒传播及治疗的措施都是极其有限的!
病毒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所有内脏化脓腐烂崩溃的血管流入体腔病毒血细胞病毒血细胞复制病毒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病毒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所有内脏化脓腐烂崩溃的血管流入体腔病毒血细胞病毒血细胞复制病毒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血细胞死亡凝结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病毒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感染器官出现死片胶原成浆状物器官表面出现孔洞皮肤下面出现血斑所有孔皮肤肌肉表面隔膜炸裂血细胞血细胞复制血细胞死亡凝结血细胞死亡凝结人类患者半数以上在两星期内七孔流血而死
《埃博拉出血热》PPT课件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 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 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 重要因素。
已有100多名医务人 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 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 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 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 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 感染控制措施。
精选课件ppt
萨尔10图区CD
精选课件ppt
12
流行病学
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 易感。
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 关。
尚无资料表明不 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 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 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 显的季节性。
精选课件ppt
13
埃博拉出血热的表现
主要症状:
患者急性起病,高热、 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 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 缓脉。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 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 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 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 行。
精选课件ppt
18
诊断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 测阳性者。
精选课件ppt
19
鉴别诊断
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
做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 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 增多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 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 重要因素。
已有100多名医务人 员在诊疗护理病人的过 程中感染埃博拉病毒, 其原因可能是未穿戴个 人防护用品,或在诊疗 护理病人时未严格执行 感染控制措施。
精选课件ppt
萨尔10图区CD
精选课件ppt
12
流行病学
3.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 易感。
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 关。
尚无资料表明不 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 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 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 显的季节性。
精选课件ppt
13
埃博拉出血热的表现
主要症状:
患者急性起病,高热、 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 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 缓脉。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 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 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 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 行。
精选课件ppt
18
诊断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 测阳性者。
精选课件ppt
19
鉴别诊断
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
做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的其它疾病。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 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 增多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 疟疾由按蚊传播,至于吃芒果得疟疾纯属无稽之谈,疟疾不会通过胃肠道传染,可能 是由于吃过芒果后不注意个人清洗,芒果汁的糖分吸引蚊虫叮咬造成。
疟原虫的感染周期
疟疾的症状
一般症状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 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 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 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时周围 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 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 体温多已超过38℃。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 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 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 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 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 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 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 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 疫力。恶性疟病例(非洲地区多为恶 性疟疾)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 达24~48h。
大家不要学他们
一名老工长,非洲工作多年, 觉得疟疾根本不是一个事儿。 一次感觉不适,叫手下当地工 人去买了治疗疟疾的药品,服 用三天后,依然没有好转。后 送入医院住院治疗。翻译发现 因为语言问题,其之前其服用 的药品为复合维生素和阿司匹 林,没有任何抗疟效果,白白 耽搁了三天的治疗时机。 一名中方人员,在确诊 为疟疾后,使用项目部 自带的蒿甲醚进行治疗。 蒿甲醚为油性制剂,必 须肌肉注射,但医务人 员误将其输入吊瓶注射, 有效成份全部沾在了瓶 壁上。后经有经验的大 夫发现,改为肌肉注射。 一周后康复。 一名中方年轻工长,在国内听说治疗疟疾 的药品伤肝伤肾。在自己出现发烧症状后, 拒不承认自己罹患疟疾(讳疾忌医),也 拒绝去当地医院检查(非洲当地医院均已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担心艾滋病感染完 全是杞人忧天),自己服用治疗感冒的药 物,耽误了治疗时机。后出现高烧症状, 送入医院,血液中疟原虫指数极高,后经 一周的治疗,才康复出院。之后提起此事, 年轻工长后悔不迭。
疟疾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对其有 足够的重视,同时也没必要对其过于恐惧。在 非洲工作很久的“摆子王”们要对疟疾足够重 视,新来非洲的员工也不必要恐慌,只要提高 警惕,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疟疾是不会对员 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
抗 击 疟 疾
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避 免叮咬就可以有效的防止 疟疾的传染。蚊帐是最有 效的防蚊工具,世界卫生 组织出版的疟疾防控手册 中也把使用涂抹了防蚊药 物的蚊帐做为首选的防控 疟疾手段。 同时蚊香、杀虫剂、灭蚊 灯、风油精等也均可做为 防蚊的辅助手段。
不要因为怕热就拿 你自己的健康冒险!
没有蚊子,疟疾就没有了传播媒介。主动出击!消灭蚊子!
没有积水,蚊子就无法繁殖。海外工程现场食堂、水房、机修车间及化粪池、 排水沟附近是比较容易产生积水的位置,要对积水点及时疏浚,避免积水,同 时对营地潮湿地区定期进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生石灰、杀虫剂等),避免 蚊虫滋生。
非 洲 常 见 病 的 预 防 与 治 疗
早预防 早诊断 早治疗
非洲3/4的面积都分布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更是穿 其而过,全洲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的地方约占全洲面 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 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 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 的凉季。气候普遍暖热,其 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 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 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处热带与 亚热带,我公司海外业务全部 位于此地区。该地区疟疾、 伤寒、霍乱、登革热为多发 病,尤其疟疾,更是影响广 大员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
得了疟疾怎么办?
1、一旦出现疟疾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确诊。经过多年经验, 除在非洲疟疾病极少发生的地区(如纳米比亚)外,人体一旦出现发 烧症状,绝大多数情况为疟疾。及早确诊用药对迅速控制病情,有极 大的好处。同时有助于病后康复。 2、治疗疟疾的药品主要有奎宁类、青蒿素类、复合类,均有良好的 治疗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按用量按疗程用药,避免复发。 3、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抗疟药物会造成反胃等症 状,避免因呕吐造成身体脱水及药物无法吸收。 4、康复期间严禁烟酒,严禁熬夜,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
什么是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是一种全身 性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伤寒的基本病理特 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 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 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
伤寒的症状
潜伏期为5~21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1)初期: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 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 少有寒战,出汗不多。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 ①高热: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 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 步减轻与恢复。 ④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 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 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 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 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 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 右才完全康复。
伤寒的预防
伤寒的传播途径与霍乱传播途径类似,霍乱的防 控手段同样适用于伤寒的防控。
工地食堂人员为什么要 体检? 伤寒玛丽的故事
伤寒玛丽本名玛丽· 马伦(Mary Mallon,1869年9月23日-1938年11月 11日),爱尔兰人,1883年独自移民 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 健康带原者,她身为厨师的时间内总 计造成47人感染、3人死亡,但她坚决 否认这项事实,并且一再拒绝停止担 任厨师一职,因此在当时二度由公共 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隔离,并且最后于 隔离期间去世。 由于一般常见的感染者,多是经 由食入带原者所烹调的饮食而致病, 人类带原者常常是过去曾感染伤寒的 患者在症状消失之后,体内仍存有伤 寒杆菌,但可以在粪便或尿液中发现 这种病原体。玛丽是一名伤寒带原者, 但本人无任何症状,这是一种健康无 症状带原的现象。
疟疾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造成的全球性急性 寄生虫传染病,通过疟蚊传播。独特症状为间歇性发冷 发热。世界范围内,呈现临床症状的病例每年就在3亿到 5亿之间,每年因患疟疾死亡的人数在一到三百万之间, 其中大部分为儿童。儿童、孕妇、旅游者和各地的新移 民对本地流行的疟原虫免疫力较差,故是易患疟疾的高 危人群。疟疾主要的流行地区是非洲中部、南亚、东南 亚及南美北部的热带地区,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
霍乱、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 快,是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典型患者由于 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 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 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2010年海地霍乱造成 十万人感染,二千多人 死亡
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被污染的水及患者的排泄物为传染源。苍蝇、老鼠、 蟑螂等因其能污染食物,为传染的媒介。
预防与控制
1、每年雨季,因大雨造成井水等饮用水污染,非洲地区进入霍 乱高发季。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当地疾病发布情况,做好防控准 备。 2、食堂严格遵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餐具均 应高温蒸煮消毒后使用,饭前肥皂洗手,避免生食瓜果。 3、疾病高发季,避免在当地卫生条件较差的餐饮场所就餐。 4、如当地工人出现疑似病例后,要立即要求其停工赴医治疗, 治疗完成一个月后可允许其复工。 5、在中方人员出现疑似病例后,要严格隔离,立即送医。病人 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症状消失后,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方可解除隔离。 6、人员赴非洲前,服用霍乱疫苗,增强人体对霍乱抵抗能力。
登革热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 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 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 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 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 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 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 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 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 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 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疟疾的传播途径
按蚊为了繁殖后代,会 去吸的血。如果被叮咬 的人携带疟原虫,疟原 虫也可以进入按蚊体内, 按蚊就成了一个传播媒 介。带有疟原虫的按蚊 再去叮咬健康人,疟原 虫就会进入被叮咬的动 物的体内(按蚊会在吸血 的时候注入它的唾液), 这样,如果被叮咬的人 只要疟疾的潜伏期一过, 就会生病。这个过程周 而复始,疾病就会开始 流行。
登革热的治疗
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患者。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 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一般及支持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 至病程的第7天。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每日有 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 (1)降低体温: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 物,以免在G6PD缺陷患者中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或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对高热不 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prednisone)5mg,3次/d。 (2)补液: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 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 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 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 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无免疫力 而又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分 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 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 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 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 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 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 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 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 腹泻和里急后重感。本型是凶 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 一型。
疟原虫的感染周期
疟疾的症状
一般症状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 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 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 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时周围 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 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 体温多已超过38℃。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 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 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 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 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 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 种症状逐渐消失。 (5)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 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 疫力。恶性疟病例(非洲地区多为恶 性疟疾)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 达24~48h。
大家不要学他们
一名老工长,非洲工作多年, 觉得疟疾根本不是一个事儿。 一次感觉不适,叫手下当地工 人去买了治疗疟疾的药品,服 用三天后,依然没有好转。后 送入医院住院治疗。翻译发现 因为语言问题,其之前其服用 的药品为复合维生素和阿司匹 林,没有任何抗疟效果,白白 耽搁了三天的治疗时机。 一名中方人员,在确诊 为疟疾后,使用项目部 自带的蒿甲醚进行治疗。 蒿甲醚为油性制剂,必 须肌肉注射,但医务人 员误将其输入吊瓶注射, 有效成份全部沾在了瓶 壁上。后经有经验的大 夫发现,改为肌肉注射。 一周后康复。 一名中方年轻工长,在国内听说治疗疟疾 的药品伤肝伤肾。在自己出现发烧症状后, 拒不承认自己罹患疟疾(讳疾忌医),也 拒绝去当地医院检查(非洲当地医院均已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担心艾滋病感染完 全是杞人忧天),自己服用治疗感冒的药 物,耽误了治疗时机。后出现高烧症状, 送入医院,血液中疟原虫指数极高,后经 一周的治疗,才康复出院。之后提起此事, 年轻工长后悔不迭。
疟疾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对其有 足够的重视,同时也没必要对其过于恐惧。在 非洲工作很久的“摆子王”们要对疟疾足够重 视,新来非洲的员工也不必要恐慌,只要提高 警惕,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疟疾是不会对员 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
抗 击 疟 疾
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避 免叮咬就可以有效的防止 疟疾的传染。蚊帐是最有 效的防蚊工具,世界卫生 组织出版的疟疾防控手册 中也把使用涂抹了防蚊药 物的蚊帐做为首选的防控 疟疾手段。 同时蚊香、杀虫剂、灭蚊 灯、风油精等也均可做为 防蚊的辅助手段。
不要因为怕热就拿 你自己的健康冒险!
没有蚊子,疟疾就没有了传播媒介。主动出击!消灭蚊子!
没有积水,蚊子就无法繁殖。海外工程现场食堂、水房、机修车间及化粪池、 排水沟附近是比较容易产生积水的位置,要对积水点及时疏浚,避免积水,同 时对营地潮湿地区定期进行消毒(可使用漂白粉、生石灰、杀虫剂等),避免 蚊虫滋生。
非 洲 常 见 病 的 预 防 与 治 疗
早预防 早诊断 早治疗
非洲3/4的面积都分布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赤道更是穿 其而过,全洲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的地方约占全洲面 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 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 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 的凉季。气候普遍暖热,其 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 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 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处热带与 亚热带,我公司海外业务全部 位于此地区。该地区疟疾、 伤寒、霍乱、登革热为多发 病,尤其疟疾,更是影响广 大员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
得了疟疾怎么办?
1、一旦出现疟疾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确诊。经过多年经验, 除在非洲疟疾病极少发生的地区(如纳米比亚)外,人体一旦出现发 烧症状,绝大多数情况为疟疾。及早确诊用药对迅速控制病情,有极 大的好处。同时有助于病后康复。 2、治疗疟疾的药品主要有奎宁类、青蒿素类、复合类,均有良好的 治疗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按用量按疗程用药,避免复发。 3、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抗疟药物会造成反胃等症 状,避免因呕吐造成身体脱水及药物无法吸收。 4、康复期间严禁烟酒,严禁熬夜,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
什么是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是一种全身 性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肠道受损。伤寒的基本病理特 征是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 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 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
伤寒的症状
潜伏期为5~21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1)初期: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 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 少有寒战,出汗不多。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 ①高热: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 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 步减轻与恢复。 ④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 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 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 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 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 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 右才完全康复。
伤寒的预防
伤寒的传播途径与霍乱传播途径类似,霍乱的防 控手段同样适用于伤寒的防控。
工地食堂人员为什么要 体检? 伤寒玛丽的故事
伤寒玛丽本名玛丽· 马伦(Mary Mallon,1869年9月23日-1938年11月 11日),爱尔兰人,1883年独自移民 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 健康带原者,她身为厨师的时间内总 计造成47人感染、3人死亡,但她坚决 否认这项事实,并且一再拒绝停止担 任厨师一职,因此在当时二度由公共 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隔离,并且最后于 隔离期间去世。 由于一般常见的感染者,多是经 由食入带原者所烹调的饮食而致病, 人类带原者常常是过去曾感染伤寒的 患者在症状消失之后,体内仍存有伤 寒杆菌,但可以在粪便或尿液中发现 这种病原体。玛丽是一名伤寒带原者, 但本人无任何症状,这是一种健康无 症状带原的现象。
疟疾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造成的全球性急性 寄生虫传染病,通过疟蚊传播。独特症状为间歇性发冷 发热。世界范围内,呈现临床症状的病例每年就在3亿到 5亿之间,每年因患疟疾死亡的人数在一到三百万之间, 其中大部分为儿童。儿童、孕妇、旅游者和各地的新移 民对本地流行的疟原虫免疫力较差,故是易患疟疾的高 危人群。疟疾主要的流行地区是非洲中部、南亚、东南 亚及南美北部的热带地区,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
霍乱、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 快,是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典型患者由于 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 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 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2010年海地霍乱造成 十万人感染,二千多人 死亡
传播途径
饮食传播,被污染的水及患者的排泄物为传染源。苍蝇、老鼠、 蟑螂等因其能污染食物,为传染的媒介。
预防与控制
1、每年雨季,因大雨造成井水等饮用水污染,非洲地区进入霍 乱高发季。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当地疾病发布情况,做好防控准 备。 2、食堂严格遵守《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餐具均 应高温蒸煮消毒后使用,饭前肥皂洗手,避免生食瓜果。 3、疾病高发季,避免在当地卫生条件较差的餐饮场所就餐。 4、如当地工人出现疑似病例后,要立即要求其停工赴医治疗, 治疗完成一个月后可允许其复工。 5、在中方人员出现疑似病例后,要严格隔离,立即送医。病人 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症状消失后,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方可解除隔离。 6、人员赴非洲前,服用霍乱疫苗,增强人体对霍乱抵抗能力。
登革热的预防与治疗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 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 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潜伏期5~8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突然高热、恶 寒、头痛、眼眶后痛、肌炎、剧烈性头痛、肌痛、关节 痛、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第1次发热可达39~40℃。 持续4~5天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 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 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以前臂屈侧为多,呈猩红 热样皮疹,向颜面、四肢扩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 踝及小腿可见紫癜样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有脱屑。 病人多伴浅表淋巴结肿大。
疟疾的传播途径
按蚊为了繁殖后代,会 去吸的血。如果被叮咬 的人携带疟原虫,疟原 虫也可以进入按蚊体内, 按蚊就成了一个传播媒 介。带有疟原虫的按蚊 再去叮咬健康人,疟原 虫就会进入被叮咬的动 物的体内(按蚊会在吸血 的时候注入它的唾液), 这样,如果被叮咬的人 只要疟疾的潜伏期一过, 就会生病。这个过程周 而复始,疾病就会开始 流行。
登革热的治疗
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患者。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 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一般及支持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 至病程的第7天。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每日有 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 (1)降低体温: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 物,以免在G6PD缺陷患者中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或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对高热不 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prednisone)5mg,3次/d。 (2)补液: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 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 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 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 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无免疫力 而又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分 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 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 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 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 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 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 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 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 腹泻和里急后重感。本型是凶 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 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