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 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 答: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我同意“关键”之说;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 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Leabharlann Baidu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愁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 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 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 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 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 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 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 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 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春夜洛城闻笛
整体感知
• 上阕主要是写临 别时难分难舍的 情景。(离别难) • 下阕主要是写别 后的孤寂凄清的 情景。 (思念苦)
自主探讨
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这个千古名句?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实) 寒蝉 长亭 骤雨 凄切悲凉 离别场面无绪 催发 难分难舍
离 愁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 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刺客列传》
除了以上的意象外,这 首词还运用了哪些意象?
• • • • 寒蝉 长亭 兰舟 暮霭
—— 柳 永
词形成于唐代,兴盛于五代两宋。
豪放派 (写对历史社会的思考)
宋词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以写闺情、离愁为主)
柳永、李清照
• 柳永(约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 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与 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 称"柳氏三绝"。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 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 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 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 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 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有《乐章 集》。
此去行程 烟波 暮霭 楚天 (虚) 惆怅伤感
离 融 泪眼无语 情 别 入 景难
下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过 渡 伤离别 清秋节
因 情 造 景 情 景 交 融
今宵酒醒 杨柳 晓风 残月 酒醒伤情 此去经年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思 念 苦
竟 无 语 凝 噎
执 手 相 看 泪 眼
“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
•
怎样理解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个 千古名句?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 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 一幅鲜明的画面。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中出现了哪些 意象?有什么作用?
象 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 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 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 答: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 我同意“关键”之说;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 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Leabharlann Baidu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愁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 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 一缕缕离愁。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 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 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 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 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 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 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 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 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春夜洛城闻笛
整体感知
• 上阕主要是写临 别时难分难舍的 情景。(离别难) • 下阕主要是写别 后的孤寂凄清的 情景。 (思念苦)
自主探讨
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这个千古名句?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环境 (实) 寒蝉 长亭 骤雨 凄切悲凉 离别场面无绪 催发 难分难舍
离 愁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 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 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 寓 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刺客列传》
除了以上的意象外,这 首词还运用了哪些意象?
• • • • 寒蝉 长亭 兰舟 暮霭
—— 柳 永
词形成于唐代,兴盛于五代两宋。
豪放派 (写对历史社会的思考)
宋词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以写闺情、离愁为主)
柳永、李清照
• 柳永(约987——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 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与 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 称"柳氏三绝"。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 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 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 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 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 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有《乐章 集》。
此去行程 烟波 暮霭 楚天 (虚) 惆怅伤感
离 融 泪眼无语 情 别 入 景难
下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过 渡 伤离别 清秋节
因 情 造 景 情 景 交 融
今宵酒醒 杨柳 晓风 残月 酒醒伤情 此去经年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惨不成欢
思 念 苦
竟 无 语 凝 噎
执 手 相 看 泪 眼
“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
•
怎样理解 “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这个 千古名句?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 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 一幅鲜明的画面。
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中出现了哪些 意象?有什么作用?
象 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