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东南大学

合集下载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一、计算原始资料1、汽轮机形式及参数(1)、机组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

(2)、额定功率:P e=1000MW(3)、主蒸汽参数:P0=26.25MPa;t0=605℃。

(4)、再热蒸汽参数(进汽阀前):热段:P rh=5.436MP a;t rh=603℃。

冷段:P rh’=5.85MP a;t rh’=360.5℃。

(5)、汽轮机排汽压力:P c=4.7KPa;排汽比焓:h c=2311.3kJ/kg。

2、回热加热系统参数(1)、最终给水温度:t fw=292.9℃。

(2)、给水泵出口压力:P pu=32.606MPa;给水泵效率:ηpu=0.83(3)、除氧器到给水泵高度差:H pu=26m。

(4)、小汽机排汽压力:P c,xj=5.7KPa;排汽焓:h c,xj=2424.8kJ/kg。

3、锅炉型式及参数(1)、锅炉型式:2980--26.25/605/603(2)、额定蒸发量:D b=2980 t/h(3)、额定过热蒸汽压力:P b=26.25MPa,额定再热蒸汽压力:P r=5.436MPa。

(4)、额定过热汽温:t b=605℃;额定再热汽温:tr=603℃;(5)、锅炉效率:ηb=93%(6)、给水泵到过热器出口高度差:h1=34m。

4、其他数据(1)汽轮机机械效率:ηm=0.985;发电机效率:ηg=0.99.(2)补充水温度:t ma=20℃(3)厂用电率:ε=0.07;厂用汽:5t/h(启动时最大用汽量为32t/h)(4)2号抽汽90t/h,4号抽汽60t/h(5)抽汽管压损:△P j=8%P j;锅炉连续排污量:D bl=0.01D b;全厂汽水损失:D L=0.01D b;(6)连续排污扩容器效率:ηf=0.98;连续排污扩容器压力选为:Pf=0.90MPa;减温水系数:ɑsp= 0.0275二、热系统计算(一)、汽水平衡计算1、全厂补水率由已知知:全厂工质渗漏系数: 图1、全厂汽水平衡图ɑL=D L/D b=0.01锅炉排污系数:ɑbl=D bl/D b=0.01减温水系数:ɑsp= 0.0275厂用汽系数:ɑpl=29.402/2939223.6=0.0100033有全厂物质平衡有:补水率ɑma=ɑpl+ɑbl+ɑL=0.03000332、给水系数ɑfw由图1, 1点的物质平衡有ɑb=ɑ0+ɑL=1+0.01=1.012点的物质平衡ɑfw=ɑb+ɑbl- ɑsp=1.01+0.01-0.0275=0.9925(二)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1、主蒸汽参数由主汽门前压力P0=26.25MPa,温度t0=605℃,查水蒸气性质表得主蒸汽比焓值h0=3482.10 KJ/Kg由主汽门后压力P0’=(1-δP1)P0=(1-0.04)*26.25=25.2MPa由P0’=25.2MPa h0’=h0=3482.10 KJ/Kg查得t0’=596.73 ℃2、再热蒸汽参数由中联门前压力P rh=5.436MPa 温度t rh=603℃,得h rh=3663.8 KJ/Kg中联门后再热压力P rh’=(1-δP2)P rh=(1-0.02)*5.436=5.327MPah rh’=h rh=3663.8KJ/Kg查得t rh’=600.61 ℃3、凝汽器平均压力计算由P s1=4.7KPa,查水蒸汽性质表得t s1=31.78 ℃由p s2=19.2KPa,查水蒸汽性质表得t s2=59.18 ℃凝汽器平均温度t s=(t s1+t s2)/2=45.48 ℃查水蒸汽性质表,得凝汽器平均压力P s=0.00983374 MPa(四)、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1、1#高加H1压损∆P5=(7.847-7.611)/7.847=3%加热器压力P j:由图读得P j=7.611MPa 由P j查水蒸汽性质表得加热器饱和温度t s,1=291.508 ℃2、2#高加H2压损∆P5=(5.85-5.874)/5.85=-0.4%加热器压力P j:由图读得P j=5.874MPa 由P5查水蒸汽性质表得加热器饱和温度t s,2=274.169 ℃3、3#高加H3压损∆P5=(2.228-2.161)/2.228=3%加热器压力P j:由图读得P j=2.161MPa 由P5查水蒸汽性质表得加热器饱和温度t s,3=216.323 ℃4、除氧器H4除氧器压力:P4=0.968MPa查水蒸汽性质表得除氧器饱和温度t s4=178.476℃H4疏水温度t d,4=t s4=178.476 ℃由图有出水比焓h w,4=753.4KJ/Kg,进水比焓h w,4'=642.7KJ/Kg,疏水比焓为h d,4=753.4KJ/Kg。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热力发电厂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发电系统,它将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转换为电能。

热力发电厂技术学习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能源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相关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能源领域获取科学知识和熟悉热力发电厂的运行机制,为从事热力发电厂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热力发电厂的结构、组成部分、原理、运行及检修等基本知识,以及发电厂供热、发电服务和焚烧废物等热能利用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建设、运行和维护热力发电厂的基本能力。

具体而言,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热力发电厂结构、组成、原理及运行原理:包括热力发电厂的类型、组成部分、功率调节机构、燃料提供及消耗、热能转换及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热力发电厂的供热、供电及排气排放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原理。

(二)发电厂的检修、定期维护及能效提高:介绍发电厂的日常检修,以及定期维护,涉及检查、更换及清理机械部件,以提高能效和运行可靠性。

(三)热能利用:包括供热、发电服务和焚烧废物等热能利用方面的知识,以及废物热力发电厂的设计和运行技术原理。

(四)安全法规和环境保护:介绍热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法规,以及污染物排放及其限制,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五)管理与控制:介绍热力发电厂的运行管理、自动控制与运行监测等技术,以及工程技术参数的测定、维护及调整,以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和效率。

本课程设计采取“以知识为导向,以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课及实践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运行热力发电厂的必要条件。

本课程安排周期性的实验及实践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各部分的联系及作用,实验内容包括发电厂机组运行参数的检测,以及机组的检修、维护和管理等。

实践实习的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热力发电厂的运行技术及管理知识,并能够有效应用至实际工作中。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四、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的计算Dbl=0.01Db
Dfw Db Dbl
Dbl 0.01Db
Db D0
Dbl hb
'
Db
Dfw D0 0.01D0 1.01D0 fw 1.01源自bl 0.01aaa=2
Df hf
''
1、扩容蒸汽引入除氧器
' ' '' 循环放热量: qc c (hc hc ) l (25 4.1868 hc ) al hrh
正平衡计算: w0 h0 反平衡计算:
'' j h j c hc rh qrh l hrh hpu j 1
8
w0 q0 qc
h3 hs 3
4
fw (hw4 hw5 ) (1 2 3 ) (hs3 hw5 )
h4 hw5
c 4 fw j
j 1
4
5
c 4 (hw5 hw6 )
h5 hs 5
6
c 4 (hw6 hw7 ) 5 (hs 5 hs 6 )
h4 hw5
c 4 fw j l
j 1
4
5
c 4 (hw5 hw6 )
h5 hs 5
6
7
c 4 (hw6 hw7 ) 5 (hs 5 hs 6 )
h6 hs 6
h7 hs 7
c 4 (hw7 hw8 ) (5 6 ) (hs 6 hs 7 )
w0 h0 j h j c hc rh qrh fw hpu

(完整word版)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docx

(完整word版)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docx

(完整word版)热⼒发电⼚课程设计...docx⼀、课程设计题⽬⽕⼒发电⼚原则性热⼒系统拟定和计算⼆、课程设计⽬的进⼀步巩固本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理论,训练电⼚⼯程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以适应将来从事电⼒⾏业或⾮电⼒⾏业专业技术⼯作的实际需要。

三、课程设计要求1、熟练掌握发电⼚原则性热⼒系统拟定和计算的⽅法、步骤;2、培养熟练查阅技术资料、获取和分析技术数据的能⼒;3、培养⼯程技术⼈员应有的严谨作风和认真负责的⼯作态度。

4、全部⼯作必须独⽴完成。

四、课程设计内容国产 300MW汽轮机发电⼚原则性热⼒系统拟定和计算(额定⼯况)(1)、原始资料A、制造⼚提供的原始资料a、汽轮机型式和参数国产 N300-16.18/550/550机组p0=16.18MPa, t0=550℃ ,pr1=3.58MPa, tr1=336.8℃,pr2=3.23MPa, tr2=550℃,pc=0.0051Mpab、回热系统参数pfw=21.35MPa, pcw=1.72MPa项⽬单位⼀抽⼆抽三抽四抽五抽六抽七抽⼋抽加热器编号H1H2H3H4H5H6H7H8抽汽压⼒ MPa 5.16 3.58 1.46 0.744 0.476 0.27 0.082 0.0173抽汽温度℃383.9336.8434.6345292.4231.9123.856.9端差℃ -0.520 0 0 2 3 3注:各抽汽管压降取5%P;各加热器效率取0.97;下端差取 6℃各轴封漏汽量 (kg/h):Dsg1=5854(去 H1)Dsg2=262.5(去 H3)Dsg3=4509(去 H4)Dsg4=2931.5(去 H7)Dsg5=452(去 C)Dsg6=508(去 SG)各轴封漏汽焓 (kJ/kg):hsg1=3383.7 hsg2=3508.6 hsg3=3228.8 hsg4=3290.5hsg5=2716.8 hsg6=2749.9c、锅炉型式和参数国产 DG1000/16.67/555 型亚临界中间再热⾃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 1000t/h过热蒸汽参数psu=16.67MPa,tsu=555 ℃汽包压⼒ pb=18.63Mpa给⽔温度 tfw=260 ℃锅炉效率ηb=0.92管道效率ηp=0.96B、其他已知数据汽机进汽节流损失0.02Po中压汽门节流损失0.02Pr2锅炉排污量 Dpw=0.01Db全⼚汽⽔损失DL=0.01Db化学补充⽔压⼒0.39 Mpa ,温度 20℃机电效率ηmg=0.9924*0.987排污扩容器效率ηf=0.98排污扩容器压⼒Pf=0.8(2)任务A、拟定发电⼚原则性热⼒系统B、绘制发电⼚原则性热⼒系统图d、⾼加组计算e、除氧器计算f、低加组计算g、汽轮机汽耗量及各项汽⽔流量计算i、汽轮机功率校核j、热经济指标计算五、设计计算书A、拟定发电⼚原则性热⼒系统:该发电⼚为凝⽓式电⼚,规划容量300MW,选⽤凝⽓式机组,蒸汽初参数:过热蒸汽压⼒p0=16.18MPa,温度t0=550℃。

(完整word版)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xx 学院 xx 年xx 月1 绪 论 (4)2 热力系统与机组资料 ............2。

1。

热力系统简介 ............2.2.原始资料 ....................3 热力系统计算 ........................3.1.汽水平衡计算 ............3。

2. 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 14 3。

3。

辅助计算 .. (15)设计题目66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 计 人同组成员指导教师3.4. 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16)3。

5。

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25)3.6. 除氧器抽汽系数计算 (28)3。

7。

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29)3.8. 凝汽系数c 计算 (31)3。

9. 汽轮机内功计算 (32)3。

10.汽轮机内效率、热经济指标、汽水流量计算 (34)3.11.全厂性热经济指标计算 (36)4 反平衡校核 (38)5 辅助系统设计、选型 (41)5.1. 主蒸汽系统 (41)5。

2. 给水系统 (41)5.3. 凝结水系统 (42)5。

4. 抽空气系统 (42)5。

5. 旁路系统 (42)5。

6. 补充水系统 (43)5.7. 阀门 (43)6 结论 (46)致谢 (48)参考文献 (49)1 绪论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

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 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

随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20 世纪30 年代以后,火力发电进入大发展的时期.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由200兆瓦级提高到300~600 兆瓦级(50 年代中期),到1973 年,最大的火电机组达1300兆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学校机械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学校机械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排序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测评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亲笔签名):2021年12月9日评定意见参考提纲:1.学生顺利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与否合乎任务书的建议。

2.学生的勤奋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1、综合运用热能动力专业基础课及其它先修成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科学知识展开某660mw凝气式机组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设计排序,并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科学知识紧密的融合出来,从而并使《热力发电厂》课堂上所学科学知识获得进一步稳固、增进和拓展。

2、学习和掌握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机组的全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以及汽轮机热力过程线的计算与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热力发电厂》就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领域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综合自学与运用,亲自参予设计排序为学生今后展开毕业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就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专业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明晰自学目的,端正学习态度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单一制顺利完成3、正确理解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4、恰当运用物质均衡与能量守恒原理5、合理精确的列表格,分析处置数据三、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2.设计任务(1)根据取值的热力系统原始数据,排序汽轮机热力过程线上各排序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制热力过程线;(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j、gj;(3)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4)绘制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排序的全部汽水参数详尽五字在图中(建议计算机绘图)。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在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热力发电的理论
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热力发电厂的运行原理、设备组成、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提升
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首先,在课程设计中,我深入学习了热力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和
流程。

我了解到热力发电是利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然后
通过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同时,我还学习了热力发电厂
的各种设备,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为
我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课程设计,我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验
室和现场实习中,我学会了热力发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例如锅炉
的点火、停炉操作,汽轮机的启动和停车过程等。

这些实际操作让
我对热力发电设备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

另外,课程设计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
我需要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各种实验和项目,这要求我们相互配合、
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
人意见、有效沟通和协调团队关系,这对我将来步入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让我获益良多。

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都为我将来从事热力发电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指导书(2).doc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指导书(2)设计题目:超临界60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木课稈设计是《热力发电厂》课稈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热能工程专业的备项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其重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具体的电厂生产系统介绍实际电厂热力系统的方案拟定、管道与设备选型及系统连接方式的选择,详细阐述实际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方法和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完成课稈设计任务的学生应熟练掌握系统能量平衡的计算,可以应用热经济性分析的基木理论和方法对乞种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计算、分析,熟练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常规计算方法,了解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

二、计算任务1•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 - S图上绘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要求出图占一页);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o ,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比;3.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汽耗最、机组热耗最、机组汽耗率、机组热耗率、绝对电效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4・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流景标在图屮(手绘图A2 )。

汽水流量标注:D X X X ,以t/h为单位三、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采用常规的手工计算法。

为便于计算,凡对冋热系统有影响的外部系统,如辅助热力系统中的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对外供热系统等,应先进行计算。

因此全厂热力系统计算应按照“先外后内,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计算的基木公式是热平衡式、物质平衡式和汽轮机功率方稈式,具体步骤如下:1、整理原始资料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報理、完善及选择有关的数据,以满足计算的需要。

⑴将原始资料整理成计算所需的各处汽、水比焙值,如新蒸汽、抽汽、凝气比焙。

加热器出口水、疏水、带疏水冷却器的疏水及凝汽器出口水比焙,再热热量等。

桀理汽水参数大致原则如下:1)若已知参数只有汽轮机的新汽、再热蒸汽、冋热抽汽的压力、温度、排气压力时,需根据所给定的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通过水和水熬气热力性质图表或画出汽轮机熬汽膨胀过程的h—s图,并整理成冋热系统汽水参数表;2)加热器汽侧压力等于抽汽压力减去抽汽管道压损;3)不带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疏水温度和疏水比焙分别为汽侧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水温度和饱和水比焙;4)高压加热器水侧压力取为给水泵出口压力,低压加热器水侧压力取为凝结水泵出口压力;5)加热器出口水温由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和加热器出口端差决泄;6)加热器出口水比焙由加热器出口水温和水侧压力查水蒸气h—s表得出;7)疏水冷却器出口水温由加热器进口水温和加热器入口(下)端差决定;8)疏水冷却器出口水比焙由加热器汽侧压力和疏水冷却器岀口水温杳h-s表得岀;(2)合理选择及假定某些为给出的数据,他们有:1)新熬汽压损;2)回热抽汽压损;3)加热器出口端弟及入口端差,可参考下表1选取。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由此可衡量热力设备的完善性,热力系统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全厂的经济性。

如根据最大负荷工况计算的结果,可作为发电厂设计时选择锅炉、热力辅助设备、各种汽水管道及附件的依据。

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设计题目: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计算任务:㈠ 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 - s 图上绘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 ㈡ 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0D ,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j D㈢ 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进汽量、机组热耗量、机组汽耗率、机组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㈣ 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制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3 已知数据:汽轮机型式及参数㈠ 原始资料整理: ㈡ 全厂物质平衡方程 ① 汽轮机总汽耗量 0D ② 锅炉蒸发量D 1= 全厂工质渗漏+厂用汽=65t/h (全厂工质损耗)0D =D b - D 1= D b -65③ 锅炉给水量D fw = D b +D 1b -D e = D b -45=0D +20④ 补充水量D ma =D l + D b =95t/h㈢ 计算回热系统各段抽汽量回热加热系统整体分析本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由三个高压加热器、一个除氧器、四个低压加热器共八个加热器组成。

其中1段2段抽汽来自于高压缸,3段4段抽汽来自于低压缸,5—8段抽汽来自于低压缸,再热系统位于2段抽汽之后,疏水方式采用逐级自流,通过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可知三台高加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加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汽轮机排汽压力/。

与单压凝汽器相比,双压凝汽器由于按冷却水温度低、高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汽室压力,因此它具有更低些的凝汽器平均压力,汽轮机的理想比焓降增大。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1成绩:日期: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一、课程设计题目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二、课程设计目的进一步巩固本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理论,训练电厂工程师必备的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将来从事电力行业或非电力行业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课程设计要求1、熟练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和计算的方法、步骤;2、培养熟练查阅技术资料、获取和分析技术数据的能力;3、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严谨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4、全部工作必须独立完成。

四、课程设计内容特殊性:各级抽汽上端差分别为下端差℃ , 第7级加热器的疏水打到其出口端给定已知条件:1、汽轮机形式和参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汽轮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气,凝汽式机组,配汽包炉。

机组型号: TC2F-38.6初蒸汽参数: p0=16.66MPa, t0=538℃,再热蒸汽参数:冷段:pr1=3.769MPa, tr1=324.3℃,热段:pr2=3.468MPa, tr2=538℃,低压缸排汽压力 pc=0.00484Mpa, 排汽比焓hc=2330.3kJ/kg额定功率 350MW回热系统参数pfw =19.5MPa, pcw=1.72MPa注:各抽汽管压降取3%P;各加热器效率取0.98;下端差取℃轴封漏汽参数2、锅炉形式和参数锅炉形式武汉锅炉厂WGZ1246/18.15-1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额定蒸发量 1064t/h过热蒸汽参数psu=17.1MPa,tsu=541℃汽包压力 pb=18.2Mpa给水温度 tfw=281℃锅炉效率ηb=0.9285管道效率ηp=0.9853、计算中采用的其他数据汽机进汽节流损失0.02Po 中压汽门节流损失0.02Pr2锅炉排污量Dpw=0.01Db 全厂汽水损失DL=0.01Db化学补充水压力0.39 Mpa,温度20℃机电效率ηmg=0.9925*0.987排污扩容器效率ηf=0.98 排污扩容器压力Pf=0.691.0拟定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现电厂拟定为凝汽式发电厂,承担基本负荷,规划容量为350MW。

热力发电厂第四版课程设计 (2)

热力发电厂第四版课程设计 (2)

热力发电厂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燃煤电厂或其他热力发电厂工作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热力发电厂的基本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以及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

课程难度适中,包含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部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热力发电厂的设备组成及其作用;3.总结热力发电厂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4.熟悉热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环保和现代化发展趋势;5.掌握一些实用技巧,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三、课程大纲3.1 热力发电厂基本原理1.热力发电厂概述;2.热力发电厂的基本工作流程;3.各工序的设备组成和作用及其原理;4.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燃烧的影响;5.烟气中污染物和排放标准。

3.2 热力发电厂设备组成1.煤炭处理系统;2.锅炉系统;3.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系统;4.辅助系统。

3.3 热力发电厂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锅炉故障:爆管、漏水等;2.发电机故障:励磁故障、转子断裂等;3.辅机故障:鼓风机、冷却泵故障等;4.其他故障及解决方法。

3.4 热力发电厂安全与环保1.安全生产及其标准;2.热力发电厂的环保要求;3.热力发电厂节能降耗基本方法。

3.5 热力发电厂现代化发展趋势与技术进展1.热力发电厂的新技术和设备;2.热力发电厂的现代化管理。

3.6 实践操作1.热力发电厂现场参观;2.热力发电厂实验;3.热力发电厂常见设备操作。

四、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理论部分采用主讲教师进行授课,配合PPT展示,实践部分学员将参观热力发电厂现场,进行设备操作实验,深入了解热力发电厂的运行。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考试占60%的总成绩,实践操作考核占40%的总成绩。

考核内容包括课程理论知识、热力发电厂设备操作和故障排除等方面。

六、总结热力发电厂在我国能源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发展与管理都十分重要。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区域电网设计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区域电网设计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六)设计任务区域电力网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4)一、原始资料: (4)1.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4)1.2.各变电所负荷情况 (4)1.3.发电厂装机 (5)1.4.其他情况 (5)二、设计容 (5)三、设计成品 (5)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6)一、电力系统功率的初步平衡 (6)1.1.目的 (6)1.2.计算法 (6)二、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 (10)2.1.原则 (10)2.2.结论 (11)三、电网接线案的选择: (11)3.1.网络接线案的初步选择 (11)3.2.案2和案4技术比较 (14)3.3.案2和案4经济比较 (26)四、发电厂和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 (32)4.1.发电厂主接线选择 (32)4.2.变电所主接线的设计 (33)4.3.变电所主接线的确定 (35)五、潮流计算 (35)5.1.最大功率时潮流分布图 (35)5.2最大功率时线路潮流分布表 (36)5.3最大功率时节点潮流表 (36)5.4.最小功率时潮流分布图 (37)5.5.最小功率时线路潮流表 (37)5.6.最小负荷时节点潮流表 (37)六、调压计算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的选择计算 (38)6.1.#1变电所为逆调压 (38)6.2. #2变电所为顺调压 (39)6.3. #3变电所为逆调压 (41)第一章 设计任务一、原始资料:1.1.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代表电厂,代表变电所2格为1cm ,比例 1cm = 10km1.2.各变电所负荷情况01234567891011121314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发电厂装机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参数如下:1.4.其他情况(1)各变电所功率因数必须补偿到0.9。

(2)各发电厂装机台数根据情况确定。

二、设计容(1)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2)网络电压等级和结线式的选择(3)发电厂、变电所主结线的选择(4)潮流计算(5)调压措施的选择三、设计成品(1)设计说明书(2)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网电气主结线图(3)潮流分布图(最大、最小负荷时之潮流分别标出)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一、电力系统功率的初步平衡1.1.目的功率平衡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的根基。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东南大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东南大学

做功量 Wi


机组内效率ηi

0.

计算表格见下页。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抽汽压力Prj
抽汽焓hj
加热器压力Pnj
Pnj下饱和水温tnj
上端差
出口水温tw,j
水侧压力
出口水焓hwj
进口水温
进口水焓hwj-1
下端差

疏水温度td,j

加热器疏水焓hsj

加热器效率
τj
γj
qj
αj
设计任务说明
对引进300MW凝气机组热力系统及抽汽过热度(SC系统)利用效果分析,我的任务是先在无SC系统情况下通过对抽汽放热量,疏水放热量,给水吸热量等的计算,求出抽汽份额,从而用热量法计算出此情况下的汽机绝对内效率(分别从正平衡和反平衡计算对比,分析误差)。然后再在投入SC系统的情况下再通过以上参量计算出汽轮机绝对内效率(也是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对比)。最后就是对两种情况下的绝对内效率进行对比,看加入SC系统后对效率有无提升,提升多少。同时等效焓降法也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可以用来校核热量法的求解结果。
(2)从改进前后来看,无论是正平衡还是反平衡,改进后即加了蒸汽冷却器后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都有所提高。
分析:正如方案思路及分析里所说,改进后的系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过热蒸汽的过热度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使上端差减到几乎为零(假设也具有一定随意性),给水出口温度有所提高,传热温差降低致使熵增减小,做功能力损失也减小,经济性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如
三 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始数据整理和计算
原始数据的整理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目录摘要 (3)第一章课程设计说明 (3)1.1设计目的 (3)1.2 设计内容 (3)1.3 设计原理 (3)1.3.1 计算机计算原理 (3)1.3.2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计算机算法 (4)第二章计算机语言选择 (5)2.1 采用的语言比较 (5)2.1.1方案一、采用C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 (5)2.1.2 方案二、采用MATLAB作为计算机语言 (5)2.2、MATLAB/SIMULINK的特点 (5)2.2.1 MATLAB 的特点 (5)2.2.2 SIMULINK的特点 (6)第三章短路电流Simulink仿真及分析 (8)3.1课题选择 (8)3.2 电路仿真图 (9)3.3 Simulink模块参数设置 (10)3.3.1 三相电源参数设置 (10)3.3.2 变压器参数设置 (10)3.3.3 线路参数设置 (13)3.3.4 电抗器参数设置 (13)3.4 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3)3.4.1 正常仿真结果 (14)3.4.2 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5)3.4.3 发生两相短路接地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6)3.4.5 发生两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7)3.4.6发生单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8)3.5 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和GUI值比较 (19)3.5 仿真结果的误差分析 (19)第四章短路电流理论值计算 (19)4.1 无穷大电源系统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2 有限容量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3 三相短路的算例 (20)第五章 GUI设计 (24)5.1 GUI界面制作 (24)5.1.1 GUI简介 (24)5.1.2 GUI 的建立 (24)5.1.3关于本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的GUI界面设计 (26)5.2 导纳矩阵求解 (27)5.2.1 导纳矩阵的理论求解 (27)第六章心得体会 (29)附录1 (29)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大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任务
1、整理机组的参数和假设条件,并拟定出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根据给定热力系统数据,计算气态膨胀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出蒸汽的气态膨胀线。
3、对原始热力系统计算其机组内效率,并校核。
4、确定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其机组内效率。
5、将改进后和改进前的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并作出结论。
(2)再热冷段以上排挤1kg抽汽所引起的再热器吸热增量计算
(3)新蒸汽的毛等效焓降
附加成分引起的作功损失:
新蒸汽净等效焓降:
循环吸热量:
汽轮机的装置效率:
与热量法正平衡的误差: ,符合要求。
四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改进和计算(热量法)
方案改进思路和分析
由于上述系统没有装蒸汽冷却器,故均存在相对较大的上端差,这将造成较大的换热熵增,从而损失较大的做功能力,根据前述任务,我的改进方案就是在前三级蒸汽过热度较大的抽汽出口加装蒸汽冷却器,充分利用其过热度,提高出口给水温度,降低乃至消除端差,这也可以合理调节抽汽份额,提高系统经济性。所以我的改进是以减小端差为改进对象达到上述目的。
γj
qj
αj
五结果及分析
结果分析
(1)分别从改进前(后)正平衡和反平衡计算的内效率结果对比来看,反平衡效率<正平衡效率。
分析:由于参数选择没有唯一标准,所以可能初始参数值将对后面的计算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累积;同时,轴封汽,特别是经高压缸轴封直接流入中压缸的⑥在计算过程中无法确定其初始焓值,对后面运算也有影响。而从结果来看,正平衡中我的损失计算可能有未考虑到的地方而反平衡较为全面,故得出以上结论,但误差在%之内,可以接受。
上端差
出口水温tw,j
水侧压力
出口水焓hwj
进口水温
进口水焓hwj-1
下端差

疏水温度td,j

加热器疏水焓hsj

加热器效率
τj
γj
qj
αj
αsj
等效焓降法校核
前面计算用的是热量法,这里再用等效焓降法进行校核。计算时,各个加热器的进出口汽水参数仍然和前面用到的一样,这里就不再次列出。
(1)抽汽等效焓降 和抽汽效率 的计算:
(2)从改进前后来看,无论是正平衡还是反平衡,改进后即加了蒸汽冷却器后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都有所提高。
分析:正如方案思路及分析里所说,改进后的系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过热蒸汽的过热度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使上端差减到几乎为零(假设也具有一定随意性),给水出口温度有所提高,传热温差降低致使熵增减小,做功能力损失也减小,经济性也就随之提高了。
循环吸热量q0

做功量Wi


机组内效率ηi

0.

计算表格见下页。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抽汽压力Prj
抽汽焓hj
加热器压力Pnj
Pnj下饱和水温tnj
上端差
出口水温tw,j
水侧压力
出口水焓hwj
进口水温
进口水焓hwj-1
下端差

疏水温度td,j

加热器疏水焓hsj

加热器效率
τj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αj
正反平衡效率计算及对比
正平衡
(1)做功量
(2)循环吸热量
(3)内效率
反平衡
(1)做功量
(2)内效率
,误差 符合要求。
改进前后对比
(1)改进后,正平衡内效率提高量:
(2)反平衡内效率提高量:
故由数据可知,改进后,经济性有所提高。
原始系统
对比(热平衡)
对比(等效热降)
体会
课程设计是一个把书本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过程,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书本知识本身。自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课程设计虽为期不长,但是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任务,个人觉得是一种成功,也是一种体验,更是一个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好机会。这次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主要设计到了热力发电厂课程中,回热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计算量不大,但是计算方法比较灵活,同时需要考虑的细节比较多。比如在用反平衡计算机组效率时,各种损失都必须考虑到位,各种方案之间效率本来就差别不大,要是某处考虑错误就会导致结果不正确。这也正好培养了我们必须细心的习惯。
二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如附图)
三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始数据整理和计算
原始数据的整理
汽轮机型式及参数
引进300MW机组
初蒸汽参数:P0=,t0=537oC
再热蒸汽参数:trh=537oC,Prh=Pr7=,hrh=kJ/kg
低压缸排汽压力:Pc=
给水泵小汽轮机耗气份额及焓值:αq=,hnq=kg
额定功率 Pe=300MW
回热系统:八级回热抽汽,“三高四低一除氧”
轴封及门杆参数表:
名称






份额αfi
焓值kJ/kg
计算点参数表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抽汽压力Prj
抽汽焓hj
加热器压力Pnj
Pnj下饱和水温tnj
上端差
出口水温tw,j
水侧压力
出口水焓hwj
进口水温
进口水焓hwj-1
下端差

疏水温度td,j
改进后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
计算点参数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抽汽压力Prj
抽汽焓hj
加热器压力Pnj
Pnj下饱和水温tnj
上端差
出口水温tw,j
水侧压力
出口水焓hwj
进口水温
进口水焓hwj-1
下端差

疏水温度td,j

加热器疏水焓hsj

加热器效率
抽汽份额计算
同改进前方法可以求得各级抽汽份额为:
六参考文献
[1]郑体宽,热力发电厂,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林万超,火电厂热系统定量分析,西安:西安交大出版社,1995
[3]汪孟乐,火电厂热力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4]林万超,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西安:西安交大出版社,1994
七致谢
感谢两周来王明春老师,葛斌老师和王培红老师每天对我们的指导帮助,感谢帮我分析误差一起检查错误的同学们!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8)#1低加
抽汽份额:
凝气份额:
再热份额:
正平衡内效率Βιβλιοθήκη 算(1)做功量(2)循环吸热量
(3)内效率
3.3校核计算
反平衡校核
(1)做功量
其中
(2)内效率
,误差 符合要求。
计算表格见下页。
H8
H7
H6
H5(除氧器)
H4
H3
H2
H1
抽汽压力Prj
抽汽焓hj
加热器压力Pnj
Pnj下饱和水温tnj
设计任务说明
对引进300MW凝气机组热力系统及抽汽过热度(SC系统)利用效果分析,我的任务是先在无SC系统情况下通过对抽汽放热量,疏水放热量,给水吸热量等的计算,求出抽汽份额,从而用热量法计算出此情况下的汽机绝对内效率(分别从正平衡和反平衡计算对比,分析误差)。然后再在投入SC系统的情况下再通过以上参量计算出汽轮机绝对内效率(也是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对比)。最后就是对两种情况下的绝对内效率进行对比,看加入SC系统后对效率有无提升,提升多少。同时等效焓降法也是一个实用的方法,可以用来校核热量法的求解结果。
东南大学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引进300MW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和改进
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号
姓名Yishion J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2014年2月24日~3月7日
设计地点中山院502
2014年2月24日
一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
引进300MW凝气机组热力系统及抽汽过热度(SC系统)利用效果分析。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自己选择任务,自己设计方案,给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也可能会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我们起了很大的锻炼。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得自己对回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对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有了更扎实的基础,还对自己的动手能力起到一定的提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采用正反平衡计算而得到的机组效率差别较大,自己耗费了一天的时间也查不出其中的原因,感觉非常痛苦。但第二天自己再细心的检查一遍时发现了问题所在,当时自己好高兴,一天的心情也随着这次的成功而高兴起来。在对等效焓降法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从头学起,但这种为了运用而去学习的过程,感觉自己更加来劲,虽然费了不少精力,但最终还是成功了。也许科研的过程就是这样,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痛苦,但也常有成功时那种别人未成体会到的高兴。

加热器疏水焓hsj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
αfw=1高低加效率ηh=
加热器抽汽份额计算
(1)#8高加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2)#7高加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3)#6高加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4)#5除氧器
混合加热器抽汽份额:
(5)#4低加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6)#3低加
抽汽份额:
疏水份额:
(7)#2低加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所在,并且对同一个东西的理解往往也不一样,我们相互之间听听意见,对同一个东西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但能促进同学的友谊,更利于学习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