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操作规程要点

合集下载

一氧化碳变换操作规程

一氧化碳变换操作规程

一氧化碳变换操作规程第一节工艺原理一氧化碳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催化剂的起始活性温度)条件,CO和水蒸汽发生反应,将CO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气。

其化学反应式为:H2O+COCO2+H2+Q这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

从化学平衡上看降低CO2浓度,降低温度,增加水蒸汽量可以使平衡右移,提高CO转化率。

一氧化碳在某种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副反应:CO+H2C+H2O(1)CO+3H2CH4+H2O(2)CO2+4H2OCH4+2H2O(3)这几个副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甲烷化反应会使催化剂床层温度飞升,析碳反应造成催化剂失去活性,在正常操作中我们要尽量减少这些副反应的发生。

本工序针对SHELL粉煤气化生成的粗合成气的特性(CO含量高,且含硫量较高),一氧化碳变换采用耐硫宽温变换工艺,采用锅炉给水、脱盐水换热的方式回收反应热。

第二节流程叙述从SHELL来的煤气化装置的粗合成气(温度:168℃,压力:3.8MPa (g),湿基CO:55.6%,干基CO:69.07%)进入煤气原料气分离器04S001,分离出夹带的液相水后进入原料气过滤器04S002,其中装有吸附剂,可以将粗合成气中的粉尘等对催化剂有害的杂质除掉。

然后粗合成气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占总气量28.5%的粗合成气进入煤气预热器04E001,与第三变换炉04R003出口变换气换热至210℃,后进入蒸汽混合器04S003,进入该混合器前,来自蒸汽管网的过热蒸汽(4.4MPa,282℃)与粗合成气混合。

进蒸汽混合器的蒸汽量由调节阀FV-04005调节,该蒸汽量与28.5%的粗合成气量是比例控制,保证进入一变、汽、气比不低于1.09,原料气管线设有TV-04003调节阀旁路(测温点TE-04003在一变的入口。

混合后的粗合成气进入煤气换热器04E002管侧与来自第一变换炉04R001出口的变换气换热。

合成气温度由TV-04003控制在约255℃左右,进入第一变换炉04R001进行变换反应(一变入口湿基CO:33.1%)。

全低温变换安全操作规程

全低温变换安全操作规程

全低温变换安全操作规程编制:校对:审核:批准:目录一、岗位任务………………………………………………………………二、岗位职责………………………………………………………………(一)、职权………………………………………………………………(二)、责任………………………………………………………………三、工作联系及交接班制度………………………………………………(一)、工作联系…………………………………………………………(二)、交接班制度………………………………………………………四、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一)、巡回检查制度……………………………………………………(二)、设备管理、卫生、润滑…………………………………………五、工艺规程………………………………………………………………(一)、反应原理…………………………………………………………(二)、工艺流程…………………………………………………………(三)、设备一览表………………………………………………………(四)、工艺指标与操作规程……………………………………………六、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开车操作……………………………………………………(二)、安全停车操作……………………………………………………(三)、紧急停车操作……………………………………………………(四)、系统停车检修安全操作规程……………………………………(五)原始开车规程………………………………………………………(六)、不正常情况及安全处理…………………………………………(七)、安全注意事项……………………………………………………七、安全技术规程…………………………………………………………(一)、任务及特性………………………………………………………(二)、安全总则…………………………………………………………(三)、岗位操作安全细则………………………………………………八、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一、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负责将来自压缩机二段的水煤气中约占38%左右的一氧化碳气体,在高温、加压条件下,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与蒸汽反应生成对化工生产有用的二氧化碳和氢气,既净化了气体中有害物质又节约能源。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革,员工之间的岗位变换需要成为一种常态,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岗位变换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就岗位变换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安全准备1. 在进行岗位变换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通过安全考试,掌握必要的操作知识。

2. 熟悉新岗位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并了解相关的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

3. 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任何故障或损坏。

三、个人防护措施1. 在进行岗位变换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2. 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不得饮酒或受到其他影响。

3. 高温、低温、高压等特殊工况下,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四、作业期间安全操作1. 严格按照工作指导书或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正确、稳定和安全。

2. 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或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操作。

3. 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确保不存在危险或安全隐患。

4. 禁止随意闯入危险区域,尤其是有明确限制的区域,必须遵守规定的进入程序和安全措施。

五、风险评估与应急准备1. 在进行岗位变换前,必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2. 在作业期间,要随时关注风险的变化,并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合理的应对准备。

3. 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法和紧急救援程序,能够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反应。

六、记录和报告1. 在岗位变换过程中,要及时记录重要的操作细节和发现的问题,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给相关部门。

2. 对于发生的事故、事故隐患或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报告,以便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岗位变换后安全监测1. 在岗位变换之后,要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确保新岗位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符合安全要求。

2. 定期对变换岗位的员工进行安全巡检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变换岗位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活动,它涉及到员工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并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变换岗位的安全操作,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2000字的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前言变换岗位是指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等变化,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在变换岗位时的个人安全和工作安全。

二、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明确变换岗位的安全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在变换岗位时能够安全、高效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变换岗位的员工,包括定期变换岗位和临时变换岗位的情况。

四、定义1. 变换岗位:员工从一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岗位的过程。

2. 安全操作规程:指在变换岗位时需要遵守的安全操作步骤和要求。

五、安全操作规程1. 提前准备(1)了解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了解新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措施。

(3)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熟悉新岗位的操作规程。

(4)准备好适合新岗位的服装和工具。

2. 实际操作(1)遵守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

(2)熟悉并正确使用新岗位的工作设备和工具。

(3)关注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4)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工作,遵守相应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5)遵守岗位换班和交接的规定,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3. 安全防护(1)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使用防护设施和设备,如吸尘器、防护网等。

(3)确保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安全,如悬挂和维护相关的安全设备。

4. 紧急情况处理(1)了解所在岗位的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和方式。

(2)熟悉应急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方法。

(3)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

5. 监督和检查(1)上级岗位负责人要对变换岗位的员工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变换工段操作规程

变换工段操作规程

变换工段操作规程一、工艺概述经过脱硫、除尘后的水煤气中,除含有双氧水生产时所需要的氢气外,还含有26~30%的一氧化碳及其它气体。

直接分别一氧化碳是比较困难的,但在肯定的温度条件下,借助低变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使水煤气中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发生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二、化学反响原理变换的主要反响是在肯定的温度条件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反响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响方程式如下:催化剂CO+H2O〔g〕CO2+H2+41KJ/mol这个反响的特点是:(1)反响前后体积没有变化;(2)反响前后是放热的;(3)是完全可逆的反响,当正反两个方面进展的速度相等时,反响到达平衡。

1、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变换反响是放热反响,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方面移动。

(2)反响物浓度的影响,增加反响物浓度或削减生成物浓度,反响向有利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向进展,可承受增加蒸汽量来实现。

2、影响反响速度的因素,变换反响在有催化剂存在时,才能大大加快反响速度,另外提高温度和增加蒸汽用量对加快变换反响的速度也有很大作用。

三、工艺流程1、水煤气气体流程:压缩机→ 冷却器→ 除油器→ 热交换器→ 电加热器→ 变换炉一、二段→ 变换炉三段→ 热交换器→冷却器→气水分别器→ 精脱硫塔〔A〕→精脱硫塔〔B〕→ PSA 提氢装置。

2、软化水流程:由电厂送的软化水→加压水泵→变换炉二、三段。

3、蒸汽流程:由电厂送的蒸汽→汽水分别器→ 电加热器→变换炉一段。

4、循环水流程:凉水泵→冷却器→ 热水池→热水泵→冷却塔→凉水池→凉水泵。

四、主要设备及性能1、水煤气压缩机:L—40/0.2—8 型往复式压缩机,Q:40m3/min,N:280KW,压缩机的任务是把水煤气输送到后工段,并供给过程进展所必要的压力条件。

2、变换炉φ1600×7000,变换一段上层装填抗氧剂和抗毒剂,变换二、三段上层均装填耐火球,下部装填低变催化剂,是完成一氧化碳和水蒸汽反响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主要设备。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变换岗位的工艺任务、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操作指标、正常生产操作、系统正常开停车、不正常情况处理及主要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生产变换岗位。

2 工艺任务半水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它在氨合成反应中不仅无利,而且有害,所以变换岗位的任务就是将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一定的温度和触煤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从而提供合格的变换气,并做好能量的平衡和回收工作。

3 工作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变换的主要反应是在催化剂存在与一定温度条件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如下:触媒CO+H2O(蒸汽)CO2+ H2+Q一定温度4 工艺流程(见图1)4.1 工艺流程简述4.1.1 气体流程经压缩二段来的半水煤气,通过焦碳过滤器,除去水分和焦油,进入饱和塔,与从调温塔来的热水逆流接触,增湿增温后由塔顶出来,加入蒸汽提温饱和进入汽水分离器分离水滴,以达到工艺指标规定的水气比,然后从底部进入热交换管内,出来进入中变炉一、二段,出来的变换气从热交顶部进入管间与半水煤气换热,加热至反应所需要的温度,从底部出来进入一调温与热水进行热交换,进入中变炉三段,从中变三段出来的气体进入二调温塔进行热交换,二调温塔出来的气体进入低变炉,进一步反应,低变炉出来的气体进入一水加,气体从一水加出来进入热水塔,再到二水加、二水加出来到冷凝塔(底部进入)与冷凝泵出来的二次水进一步冷却,从顶部出来进入气水分离器,出来的变换气去碳化工段或压缩机三段进口。

4.1.2 水流程合成或热电来的软水加入饱和热水塔,由热水泵出来经一水加到二调温塔,一调温塔直至加到饱和塔顶部,来进行循环热交换,热水塔,冷凝塔液位按工艺指标控制。

防止煤气倒入到变换气发生事故。

低变电炉是为变换炉升温还原加热气体而设置的,正常生产时则切断电源不用。

5 工艺操作指标5.1 压力(Mpa)压力(表压)中变炉二、三段压差< 0.01饱和塔进出口气体压力0.75系统压差≤0.05蒸汽压力≥ 0.85补气软水压力> 0.80热水泵出口压力> 饱和塔进口气体压力0.25.2 温度(℃)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 125变换炉一段进口温度> 375冷凝塔出口气体温度< 35变换炉触煤层温度:一段480±10(视触媒活性情况而定)活性温度波动范围≤±10中变二段出口温度< 4505.3 成份半水煤气中O2含量≤ 0.5%合格> 0.8%减量> 1.2%切气变换气中CO含量:中变气:8%—13%一低变气:4%—6%二低变气:≤ 1.0%循环热水中总固体含量:≤ 500mg/l5.4 液位(液位计高度)热水塔液位1/2~2/3冷凝塔液位1/2~2/3水封液位> 2/35.5 电机:电流及温升按铭牌规定值6 正常生产操作6.1 触煤层温度的控制触煤层温度要控制在活性温度之内,温度波动范围为±10℃,触煤温度主要根据触煤层某一最灵敏的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使其在活性温度范围内。

变换操作规程

变换操作规程

变换操作规程
《变换操作规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变换操作,如改变工作方式、调整生活习惯、调整人际关系等。

而这些变换操作往往需要一定的规程来进行指导和管理。

《变换操作规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首先,变换操作需要有清晰的目标。

无论是个人变换,还是组织变换,都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样才能在变换过程中保持清晰的方向和稳定的步伐。

其次,变换操作规程需要贯穿全过程的沟通和协作。

在变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让所有参与者都清楚地知道变换的目的和方法,并且达成一致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让变换操作顺利进行,不至于出现混乱和阻力。

另外,变换操作规程也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

在变换过程中,往往需要各个部门或个人进行合作和协作,而这就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变换操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变换操作规程还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

变换操作往往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让变换操作规程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和有效。

总之,变换操作规程是在变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变换中保持清晰的方向和稳定的步伐,确保变换操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变换操作规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变换岗位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操作员、工程师、维护人员等。

请所有员工严格遵守本规程,做到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二、岗位变换前的准备1. 在进行岗位变换前,员工应先了解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并接受培训。

只有掌握了新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方可进行变换。

2. 在变换岗位之前,员工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

确保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位。

三、岗位变换操作流程1. 确定变换时间:员工在变换岗位之前,需要与上级领导协商确定变换时间。

避免工作交接的混乱和岗位空缺。

2. 清点工具和物料:员工在岗位变换前,应先清点工具和物料,并与上一个岗位进行核对确认。

3. 调整设备设施:如果新岗位需要调整设备设施,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调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安全检查:员工变换岗位后,需对新岗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四、岗位变换注意事项1. 遵守作业规程:员工在新岗位上进行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工作流程。

2. 注意个人防护:员工在新岗位上工作时,要随时保持个人防护装备的齐全。

如有发现个人防护装备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协作与配合:员工在新岗位上工作时,应积极与同事进行协作和配合,保持相互之间的信息畅通,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熟悉工作环境:员工在新岗位上要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周围的安全出口、应急设备等重要设施的位置。

五、岗位变换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设备故障:如在岗位变换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员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操作不熟练:在新岗位上操作不熟练时,员工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寻求帮助,或请其他有经验的员工进行指导。

3. 不良习惯:一些员工可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喧哗等,影响工作环境。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

变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岗位变换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调整岗位或者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顺利完成岗位变换,制定了以下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一、岗位变换前的准备工作1. 岗位变换前,员工应参加相关培训和教育,了解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安全操作规范。

2. 员工应对新岗位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学习和掌握,确保能够熟练应对各种操作情况。

3. 在岗位变换前,员工需对当前岗位进行必要的整理和交接工作,确保工作无缝延续,并将相关文件和资料归档妥善保存。

4. 岗位变换前,团队负责人应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重点讲解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醒员工注意岗位变换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二、岗位变换时的操作规范1. 员工在进行岗位变换时,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 在离岗位变换目标岗位较远的情况下,员工应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选择安全通道,避免走过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

3. 在岗位变换过程中,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携带或使用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4. 在接受新岗位的操作指导和培训时,员工应认真听从指导人员的要求,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进行操作变动。

5. 岗位变换过程中,如遇到不熟悉或不清楚的操作,员工应及时向岗位指导人员或上级主管请教,并经过指导人员的现场指导后方可进行操作。

6. 岗位变换暂时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员工应将工作场所恢复到无风险状态,并妥善安置工具和设备,确保不会引发事故或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7. 在岗位变换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或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员工应立即报告相关主管或安全负责人,协助处理和消除隐患。

三、岗位变换后的自我保护1. 岗位变换后,员工应立即熟悉新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确保能够全面理解并正确操作。

2. 在新岗位工作期间,员工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 在变换岗位后的一段时间内,员工应接受相关人员的跟踪指导和培训,及时发现并消除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和危险因素。

煤化工变换气工艺操作规程

煤化工变换气工艺操作规程

煤化工变换气工艺操作规程煤化工变换气工艺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相关工艺操作经验和相关证书。

2. 严格遵守装置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不得擅自进行操作或更改操作参数。

3.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

4. 注意操作环境的通风情况,避免因煤气泄漏引起的爆炸和中毒。

5. 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无故障和泄漏。

6. 遇到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必须保持冷静,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工艺操作规范:1. 操作前应了解工艺流程,并按照操作手册中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操作。

2. 煤气炉燃烧时,应根据炉温、炉压和炉烟气成分进行调节,确保燃烧稳定。

3. 严格控制煤气炉的进料量和进料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设备产生影响。

4. 在变换气生成过程中,应及时处理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变换气出口温度过高时,应检查换热设备,及时清理积灰,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 对设备的润滑、冷却、清洁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7. 在变换气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其他危险操作。

8. 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设备、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保持整洁。

三、紧急处理规范:1. 发生设备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 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燃气、电源和冷却水,并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3. 发生人身伤害时,应及时进行急救和送医治疗,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进行事故原因的归因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设备维护规范:1.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磨损和老化等情况。

2.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

3. 需要更换设备零部件时,应使用符合规定的原厂配件,并按照规程进行更换。

4. 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加油加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合成氨变换工段 (2)

合成氨变换工段 (2)

合成氨变换工段简介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合成氨变换工段是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合成氨变换工段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合成氨变换工段是将合成气体中的氮气(N2)和氢气(H2)转化为氨气(NH3)的过程。

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压缩经过合成气压缩工段后的合成气体进入合成氨变换工段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压缩处理,以适应变换反应的要求。

压缩一般采用多级压缩方式,以提高压缩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变换反应压缩后的合成气体进入变换反应器,其中装填有合适的催化剂。

变换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因此需要进行冷却,以控制反应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反应器一般采用多床反应器并联运行,以确保反应的高转化率和低副反应产物含量。

分离变换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未反应的氮气、氢气和产生的氨气,并伴有少量惰性气体。

为了获得纯度高的氨气,需要对气体进行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吸收、膜分离和压力摩擦等。

吸收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采用水溶液吸收来分离氨气。

设备合成氨变换工段所需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反应器和分离塔等。

压缩机压缩机是将合成气体压缩到变换反应的所需压力的主要设备。

常用的压缩机有离心式压缩机和轴流式压缩机。

压缩机的选型应根据合成气体流量、压力和压缩比等参数来确定。

反应器反应器是合成氨变换工段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应考虑反应热平衡、传热效果和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常见的反应器类型有管状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等。

分离塔分离塔用于对变换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分离,以获取高纯度的氨气。

常见的分离塔类型有吸收塔和膜分离塔。

分离塔的选型应考虑气体流量、分离效率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操作要点合成氨变换工段的操作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变换反应是一个高温反应,需要保持适宜的反应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催化剂失活,过低的温度会降低反应速率。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器的温度,并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和寿命进行调整。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一、换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任务:将压缩机来的半水煤气(压力 1.8MPa~2.0MPa)加入适量的蒸汽控制一定的温度,送入变换炉,在触媒的催化剂作用下,使绝大部分CO转化为H2和CO2。

将本岗位的各项工艺条件控制在最佳状态,搞好本岗位的安全、环保工作。

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源。

2、生产原理:(1)变换反应是可逆的放热反应,其反应放程式为:CO+H2O(汽)催化剂CO2+H2+ΔH ΔH=-41.9KJ/mol CO变换反应必须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迅速反应。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为减少蒸汽用量和提高CO的变换率,又要考虑反应必须有足够快的速度,所以实际生产中,在变换反应初期,维持较高的操作温度,以获得较快的反应速度,原料气中大部分CO在此阶段被变换掉,而在反应后期,则适当降低操作温度,使反应移动,提高CO最终变换率,这就是变换反应分段进行,经中温变换后再串低温变换的缘故。

(2)CO的变换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压力对变换的平衡没有影响,但提高压力可以提高变换反应速度。

(3)当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加水蒸汽用量可以使平衡向右进行,即使变换掉的CO增多平衡变换率提高,但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没有必要为得到更高的变换率而无限制地加大蒸汽用量。

3、CO变换催化剂:(1)中温变换催化剂:中温变换催化剂铁系催化剂以氧化铁为主要组分。

为了拓宽活性温度范围,提高耐热性能和减少副反应,铁铬系催化剂中加入了少量的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钾等物质作为助任人为贤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催化剂中的氧化铁在使用前必须还原成四氧化三铁才具有活性。

3Fe2O3+CO═══2Fe3O4+CO2+ΔH ΔH=-50.82KJ/mol3Fe2O3+H2═══2Fe3O4+H2O+ΔH ΔH=-9.63KJ/mol少量氧化铬可以使还原后的四氧化三铁的表面积增加,活性提高,并可抑制甲烷的生成和析碳反应。

氧化镁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机械强度和抗硫性能,氧化镁能吸H2S保护四氧化三铁的活性表面:H2S +MgO==MgS+H2O这也是中温变换触媒具有一定耐硫能力的原因。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

变换岗位操作规程1.岗位的基本情况1.1任务作好本系统的工艺、工况调节、指挥并调度巡检、分析岗位配合工作,把压缩机二段送来的半水煤气经变换,使大部分CO转化为CO2及H2,送一个工段,即变换气脱硫工段。

1.2管辖范围1.2.1本岗位的生产厂房,热水泵、清洗泵、精脱泵及所有静止设备、工艺管道、管件阀门、电气仪表、消防及气防器材、工器具等。

1.2.2本单位所属的DCS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相应的线路、管道和阀门等。

1.2.3本岗位所属的通风、联锁、信号及安全装置2.变换的基本原理半水煤气中的CO和水蒸汽在中、低变触媒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及CO2、其于方程式如下: CO + H2O(g) → H2+ CO2+ Q该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等体积的反应,其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及反应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

反应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正反应占主导地位,提高反应温度可加快反应速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变小,移出反应热、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变换率。

加压变换虽不能改变反应过程中的平稳状态,但能增加分子的动能,促进分子间的接触,从而增加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气体空速,提高生产强度。

在中串低变换工艺中,中变催化剂采用Fe、Cr系宽温区耐硫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Fe3O4 ;低变催化剂采用Co一Mo宽温区耐硫催化剂,其活性组分为MoS2、CoS。

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也可加快逆反应速度,并且使正、逆反应同倍数增加。

因此,催化剂只在于降低反应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途径,从而加快反应速度,但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中、低变催化剂的原始状态皆为氧化态,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还原。

中变催化剂还原反应为:3Fe2O3+ H2═ 2Fe3O4+ H2O(g) + Q3Fe2O3+ CO ═ 2Fe3O4+ CO2+ Q低变催化剂还原(硫化)反应为:CS2+4H2═ 2H2S+CH4MoO3+2H2S+H2═ MoS2+3H2O+QCoO+H2S ═ CoS+H2O+QR操作中要注意汽/气比、H2S及O2含量的控制,防止催化剂反硫化,主要指其组分中的MoS2反硫化:MoS2+H2O+H2═ MoO2+2H2S3.工艺流程简述3.1 气体流程由压缩机二段送来的压力为 1.30Mpa,温度为40℃的半水煤气,首先进入气体过滤器(F80001),除去油份和杂质后送往饱和塔(E80001),与170℃左右的循环热水逆流接触,出饱和塔气体温度升至155℃左右,与中压蒸汽混合后进入中变换热器(C80001)与变换气换热,温度升至270℃后与中压蒸汽混合进入中间换热器(C80002)与变换气换热,温度升至330℃左右进入中温变换炉上段,在炉内CO与水蒸汽反应,生成H2和CO2,出中变炉上段变换气温度升至470℃后,进入中间换热器管间与半水煤气换热,温度降至400℃左右后进入中变炉下段继续反应。

变换系统开车操作规程

变换系统开车操作规程

变换系统开车操作规程a)2#中变的正常开车i)接高压蒸汽暖管,排放系统各处导淋。

ii)暖管结束后,与调度联系,要求压缩机送煤气,当“37”管线压力≥中变系统压力时,缓开“37”伐向中变系统充压,并配入适量的高压蒸汽,充压至略大于变脱系统。

注意升压速率≤0.1MPa/分钟。

iii)接气开车:联系调度,开中变出口伐,适度换气至脱碳后或在压缩机四段放空。

iv)启动热水泵建立热水循环,调节至适当流量,控制好热水塔、饱和塔液位。

v)根据热水PH值,适时启动氨水泵,调节至适当流量。

vi)适时开启冷凝泵,添加适量冷凝水,控制好各层温度。

vii)分析净化气中CO≤4.5%,CO2≤1.0%报告调度室系统转入正常生产。

b)长停后的开车长停后的开车是指因局部检修,中变炉用N2气保温保压,触媒未钝化,床层温度在150℃以上,不需触媒还原时的开车。

i)接高压蒸汽暖管,开蒸汽进口阀前导淋,排尽积水,通知调度缓慢送蒸汽,放空,逐步提压至管线温度达200℃以上。

蒸汽温度≥220℃以上。

ii)给饱和塔、热水塔分别建立液位60%左右。

开一段直接蒸汽入炉升温至260℃左右,联系调度开“37”阀配煤气中变炉升温,升温阶段由变系统放空阀放空上直至床层温度拉至正常生产温度,同时联系调度提压至生产压力,升温时防止热水塔超温。

iii)联系调度,接气开车。

开大中变入出口阀,送变换气至脱碳后或压缩机四段前放空。

iv)建立热水循环,根据热水PH值,适时启动氨水泵,调节至适当流量。

v)控制好各层温度,适时开启冷凝泵,添加适量冷凝水。

vi)分析净化气中CO≤4.5%,CO2≤1.0%报告调度转入正常生产。

c)正常停车(1)接停车命令后,关闭中变煤气入口,变换气出口阀;打开蒸汽导淋,关蒸汽总阀,防止蒸汽憋压。

(2)关闭二层冷激水阀,停加氨泵。

切高压除盐水各阀。

(3)根据情况,停热水泵,终止热水循环。

根据需要切“U”型管截止阀。

(4)根据需要,停冷凝水泵。

变换岗操作规程

变换岗操作规程

变换岗操作规程一、前言变换岗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涉及到多个操作,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变换岗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变换岗操作时的规定和步骤,以确保变换岗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换岗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二、操作规程1. 环境准备在进行变换岗操作前,需要检查工作现场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例如: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地面干燥无水迹、没有过量垃圾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工具和备件,以便在操作中能够及时更换和修理。

2. 蓄电池接线在接线前,应先检查蓄电池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例如:是否有损坏、氧化、短路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接线时需要先将放电开关断开,然后按照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正确接线,并在接线后检查是否接得牢固。

3. 水系连接水系连接包括给予冷却水和推出废水两个过程。

在给予冷却水前,需要首先检查给水管的连接是否牢固,给水管是否干净无杂物,以保证冷却水通畅。

在推出废水时,需要先关闭放水开关,然后将废水管接到废水池内。

同时,需要注意在操作时不要将废水池的底部堵塞,以免影响水的排放。

4. 油系连接油系连接是指给予润滑油和排出废油的过程。

在给予润滑油前,需要首先检查油箱的油位是否符合要求,给油前先关闭油门。

在排出废油时,首先也要关闭油门,然后将废油管接到废油桶中。

需要注意,在拆卸部件时,要及时擦拭附着于部件表面的油迹和碎屑。

5. 数据采集在变换岗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例如:温度、压力、电流等数据。

操作人员需要负责把数据采集器安装在相应部位,并定期检查采集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6. 故障排除在变换岗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接线松动、电路短路、部件损坏等。

在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进行相应的排除操作,妥善处理故障,及时修复设备,以保证正常生产。

7. 操作结束在变换岗操作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规范操作能够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低温变换工艺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净化车间全低温变换岗位工艺操作的任务、职责、工艺控制要求。

开停车及不正常现象的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使用于公司恩德粉煤气化岗位工艺操作控制。

2岗位任务本岗位的任务是将气化来的粗煤气(T:120.℃,P:5.5MPa。

气体组成CO:33.96%、H2:36.95%、CO2:20.37%、N2:、Ar:、H2S:0.14%、COS:、NH3:)依次通过预变炉、第一变换炉、第二变换炉进行CO深度变换,生成合成氨所需H2,制得合格的变换气(T:40℃,P:5.5MPa。

气体组成CO:0.40~1.50%、H2:52.42%、CO2:40.18%、N2:0.26%、Ar:0.001262%、H2S:0.13~0.18%、COS:0.000462%、NH3:0.6ppm)送往低温甲醇洗工序。

3工艺原理及化学反应1)本工艺CO转化系采用高水汽比耐硫全低温变换工艺。

在变换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反应热,通过设置主热交换器、中间热交换器、废热锅炉、除氧水加热器、脱盐水加热器,利用变换反应热调节变换炉热平衡、加热脱盐水来副产低压饱和蒸汽,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系统消耗,最后制得的合格变换气送往低温甲醇洗工序。

2)反应方程式CO的变换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Q副反应:CO+H2=C+H2O,CO+3H2=CH4+H2O,CO2+4H2=CH4+2H2O,COS+H2O=CO2+H2S4工艺流程从气化来的半水煤气经蒸汽压缩机加压到5.5MPa、120℃的粗煤气,首先进入主热交换器提温到190~200℃,再进入中间热交换器提温到250~270℃,然后补充过热蒸汽,使混合汽气比达到设计要求值.温度升到280~300℃,进入预变换炉,经预变换炉经脱出煤气当中的微量氧后,净化气体中的杂质后,进入喷水增湿塔控制温度增加变换炉入口气体中的蒸汽含量和温度240℃左右进入第一变换炉的一段催化剂床层.经过一段变换反应后气体升至370~410℃左右引出,进入中间热交换器和脱盐水加热器换热,然后去喷水增湿塔调温,在此高热气体与大量的除氧水接触,在蒸发填料的表面上进行质量与热量的传达室递.液相全部被蒸发,增加了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增湿降温至230℃左右的气体进入第一变换炉的二段催化剂床层,继续进行CO的变换反应。

出第一变换炉二段催化剂的气体升至270~310℃左右引出,去喷水增湿塔增湿调温,降温至220℃左右进入第二变换炉的一段催化剂床层,继续进行CO的变换反应。

出第二变换炉的一段催化剂的气体升至228~240℃左右引出,去喷水增湿塔增湿调温,降温至210℃左右进入第二变换炉的二段催化剂床层,继续进行CO的变换反应,经第二变换炉二段催化剂的变换气CO含量达到0.8~1.5%(干气)离开变换炉.变换气经主热交换器、废热锅炉废热锅炉出口分离器、脱盐水加热器、脱盐水冷却器、循环水冷却器洗涤塔、变换气分离器温度不超40℃送到低温甲醇洗工序。

5、工艺指标1 压力1)系统进口压力≤5.5MPa2)废热锅炉蒸汽压力:<0.55MPa3)除氧槽压力:<0.03 MPa2 温度1)预变换炉进口温度:290±5℃2)第一变换炉上段进口温度:235±5℃触媒层热点温度:380±10℃;第一变换炉下段进口温度:230±5℃触媒层热占温度:290±10℃3)第二变换炉上段进口温度:220±5℃触媒层热点温度:230±10℃;第二变换炉下段进口温度:210±5℃触媒层热点温度:210±10℃4)系统出口变换气温度:30~40℃5.3 气体成分1)第一变换炉上段出口变换气CO含量:11.87%2)第一变换炉下段出口变换气CO含量:4.09%3)第二变换炉上段出口CO含量:1.21%4)第二变换炉下段出口CO含量:0.74%5)粗煤气中的O2≤0.5%;0.5%≤O2≤0.8%减量;1.0%停车5.4 液位1)废热锅炉液位:1/2~2/3(液位高过列管)2)废热锅炉出口分离器液位:1/2~2/33)增湿分离器液位:1/2~2/34)除氧槽液位:1/2~2/37 原始开车7.1 开车准备开车准备包括系统吹扫、清洗、试压试漏;触媒装填,机泵、仪表、阀门检查调试;触媒的硫化等工作。

a)容器检查容器在封盖前必须进行检查,以杜绝杂物、脏物留在容器内。

设备大修后,也应进行检查,而后封盖。

b)设备按要求进行处理,系统内无焊渣、铁锈及其它杂物。

c)单机试车。

凡转动设备均应按安装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单机试车,转动设备经数小时连续运转,单机试车正常。

d)仪表单体调试。

应当检查仪表的标记、量程是否符合设计。

对调节阀的开、闭灵敏度进行试验,是否符合工艺要求,DCS系统显示是否正常。

e)对照图纸检查所有工艺管线走向是否正确,有无漏配管线,各设备、压力表、取样阀等是否全部安装到位,系统管线有无盲板未装或未拆等。

f)系统试压试漏合格,各部位阀门灵活好用,无内外泄漏现象,各槽、罐和容器的容积经过准确标定。

7.2 管线及设备吹除方法及注意事项7.2.1 设备吹除一般与管道同时进行,吹除以空气或N2为介质,其吹除方法,以分段吹净方式进行,管道上凡是遇有孔板、流量计、阀门、疏水管、过滤器等装置,必须拆开,待前一段管线吹净后再装上,方可进行下一段线的吹扫工作,凡与设备相连的管道,将其连接法兰拆下,待管道吹净后再装上,管道内的杂物不得进入设备,必要时设备进口上盲板。

a)因吹除需要,凡上盲板处,必须挂牌作为标记并安排专人负责,吹除完毕后拆除。

b)吹除时,气体流速以60m/s为宜,一般不少于20m/s,可用反复升压、卸压办法进行。

c)水冲洗是一般不小于1.5m/s流速进行,冲洗流向尽量由高处往低处冲洗。

d)吹除前,需要关闭仪表孔板两侧的引出线阀门,分析取样点,压力表阀,安全阀等易堵阀门。

e)待系统吹除干净后,再打开吹扫各设备液面计,从角阀处拆下后,再水洗设备。

f)废锅、容器水洗时在进水前,应将放空阀打开,防止憋压。

g)用蒸汽吹扫时,要先排掉冷凝液,待排放口冒气后,再关闭排放口。

给气要缓慢,要有预热过程,防止水击,损坏设备、管线。

h)吹扫试压时,要专人负责,做好记录,并由完成人签字,发现问题先停气后处理。

i)吹除试压完成后,关闭装置及系统内的一切阀门。

j)机泵一般不用蒸汽吹除,换热器吹除一段时,另一段阀门应打开放空,防止憋压。

另外,换热设备试压时,管壳程不能同时试压。

k)电加热器,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除时严禁水及蒸汽串入。

l)废热锅炉及冷却换热设备走水、汽程均需用脱氧水或1.0MPa 蒸汽贯通吹除。

m)与外单位相连的管线及各水阀的排空点都要排尽。

n)所有反吹、冲洗的管线上、下游阀和阀前、阀后是以吹除和水洗介质的走向为准的。

7.2.2 安全注意事项a)设备吹除试压现场,划定危险区,设置示警牌,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警戒工作,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b)设备吹除试压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本方案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严禁设备超压。

c)吹除工作中拆下的设备部件,合理放置,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上往下乱抛材料,工具等物料。

d)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扣好冒带,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e)试压、吹洗用水合理排放,严禁触电。

f)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

i)在设备内部作业时,使用安全警示灯照明,并专人监护。

7.2.3 吹洗检查a)中压蒸汽、低压蒸汽采用本身蒸汽吹扫;中压蒸汽的吹扫效果,可用装排气管的铝靶检查,蒸汽排气口处检查板上无铁锈脏物即为合格。

b)中压、工艺氮气、仪表空气也是利用本身气体吹扫,在排气口用涂有白漆的靶板检查,5分钟内其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他杂物即为合格。

c)冲洗水流速为最大可能的流速或不小于 1.5m3/s流速连续进行,出口水色透明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7.3 变换触媒及脱毒剂的装填7.3.1 装填前的准备工作1)按要求对触媒进行产品技术规格和数量检查(包括瓷球及内件);2)检查变换炉内部,并用空气把炉内吹扫干净;3)查测温热电偶套管;4)填充现场清理干净,无关杂物运出现场,装填所需工具、机具要准备完毕;5)把装填工具、触媒、耐火球、内件等物质运到现场;6)炉内接通风管;7)将软梯固定在上部人孔;8)炉内接好防爆照明灯,采用安全电压;9)按设计要求在炉内标记好装填高度;10)分析炉内气体成分,确认安全,允许进入。

7.3.2 变换触媒的装填1)在变换炉内下部支撑梁上装上棚板,安装平整,固定牢;2)在棚板上填充两种耐火球,φ50装底部,高度100mm,然后装填50mm的φ25耐火球,表面平整,并用空气吹扫干净;3)耐火球上面铺设10目的金属网;4)封闭变换炉下部卸料孔(卸料孔处用耐火材料垒砌);5)在炉顶上部人孔处固定好漏斗,准备装填催化剂;6)触媒用2.5×2.5mm筛网去粉末;7)用吊车或滑轮把触媒提至上部人孔处,经漏斗装入炉内,进入炉内人员脚踏木板将触媒均匀撒开,触媒下落高度不大于1米,不允许炉内触媒成堆,装填到要求高度后,用耙子把触媒表面平整水平;8)触媒装填完毕,炉内的工具、用品清除,立即封闭人孔;9)触媒装填完毕,如离开车时间较长,应用氮气保护,保持炉内正压,避免触媒受潮。

7.3.3 注意事项1)触媒下落高度小于1m;2)填充时要均匀撒开,保持床层密度一致;3)炉内人员工作时要脚踏木板,入炉时不准带小刀、钥匙等杂物;4)装填过程中断,应将触媒用塑料膜保护,以防触媒受潮;5)温度计套管周围应与整个床层保持一致,防止架桥;6)严防异物进入触媒;7)装填人员要做好安全保护,炉内炉外保持联系,专人负责;8)做好记录,记下装填型号、数量、高度、时间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7.3.4 脱毒剂装填同触媒的装填7.4 变换触媒的硫化7.4.1 硫化原理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氧化钴和氧化钼,使用前必须将其转化为硫化物才具有活性,这一过程称为硫化。

其反应方程式为:CS2﹢4H2=2H2S﹢CH4﹢240.6KJ/molMoO2﹢2H2S﹢H2=MoS2﹢3H2O﹢48.1KJ/molCoO﹢H2S=CoS﹢H2O﹢13.4KJ/mol为了使气体有足够的H2S含量以保证硫化过程顺利进行,通常采用向系统连续加CS2(密度:1.2629g/cm3)的方法或使用固体硫化剂,并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氢解作用生成H2S,其反应方程式为:CS2﹢4H2=2H2S﹢CH4﹢240.6KJ/mol7.4.2 升温硫化方案7.4.2.1 硫化方法:升温硫化采用两炉串联硫化,第一变换炉和第二变换炉串联。

硫化时介质用罗茨风机送来的煤气、氮气加CS2法。

7.4.2.2 升温前的准备工作:1)CS2准备充足(110kg/m3催化剂),放入CS2罐备用;2)准备足够的氮气(O2﹤0.5%);3)长管防毒面具,管长度由现场距离决定;4)CS2转子流量计一只(50~200L/h);5)消防器材准备充足(备用2m3防火沙土);6)确定的放空管根部配上蒸汽接口,防止H2S浓度较高时关口起火;7)氮气置换系统合格,各导淋取样分析O2﹤0.1%;8)专人记录CS2加入量和剩余量,及氮气压力和CS2罐压力;9)分析岗位准备好高浓度的分析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