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_1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298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5.png)
高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引导学生进入作文写作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作文结构。
通过分析范文的结构,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框架。
3. 分析写作技巧。
通过分析范文的写作技巧,讲解作文的写作方法,包括选题、构思、组织和表达,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 练习写作。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作文结构和写作技巧,完成一篇长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需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下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8da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8.png)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技巧和方法的讲解。
2. 作文练习和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写作的感悟和经验。
二、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素材积累和选材。
3.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构思和布局。
4.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语言表达和修辞。
三、作文练习和指导(15分钟)1. 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或素材,学生进行现场作文。
2. 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进行讲评和反馈。
四、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作品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3. 学生对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技巧和方法,以及现场作文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热爱写作,乐于表达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精品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学会记事”教案1
![【精品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作文“学会记事”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b301a6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9.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233e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f.png)
初中语文作文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学难点:1. 创新思维的培养2. 个性化表达的技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作文素材库3. 参考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作文结构讲解(10分钟)1.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创新思维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举例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创新之处,让学生学会借鉴和运用。
四、个性化表达技巧(10分钟)1. 讲解个性化表达的技巧,包括选材、构思和语言运用。
2. 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融入作文中,提高作文的个性化程度。
五、作文练习(15分钟)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道作文题目。
2. 学生现场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创新思维培养和个性化表达技巧,使学生掌握了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一课时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b4a86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8.png)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习作》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通过描述自己心爱的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本篇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爱之物的作文,从外形、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描绘,表达出自己对这件物品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1.观察不细,对心爱之物的描写不够具体;2.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为简单,缺乏感染力;3.语言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选定自己心爱的物品,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2.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心爱之物的喜爱之情;3.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选定心爱之物,对其外形、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具体描绘,表达出喜爱之情;2.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为学生提供参考;3.互动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示范作文、评价标准、相关图片或视频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相关心爱之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心爱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心爱之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选定自己要写的物品。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写作,边写边讲解如何描绘心爱之物,引导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写。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心爱之物进行具体描绘,表达出喜爱之情。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文,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教案
![二年级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d4f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d.png)
二年级作文教案教案-二年级作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积累一些简单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材料:提供一篇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
2. 板书准备:作文结构和素材提醒。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物品,并引发学生们的想象和讨论。
比如展示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问学生们这是哪里的风景、自然景色给你的感觉等等。
步骤二:讲解1. 引导学生回忆与描述:让学生们重温描述事物的句型,如“这是一栋房子。
”,“我看到了一只小鸟。
”等。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2. 讲解文章结构:通过分析课文,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文章的结构,比如开头、中间和结尾。
强调每个部分的重要性,比如开头吸引读者、中间进行详细描绘和结尾总结。
步骤三:实践1. 学生自由写作: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或者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简单的短文。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素材提醒,比如名词、形容词等。
鼓励学生们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2. 学生交流展示: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可以表扬和提供意见。
步骤四:反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内容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绘制图画、制作手工作品或者进行口头表达等。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又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93e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5.png)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2. 运用所学知识,写出通顺、连贯的作文。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具有逻辑性的作文。
2. 如何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
2.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15分钟)。
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开头、承接、发展、结尾等部分,并举例说明。
3. 分组讨论(10分钟)。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讨论如何写一篇通顺、连贯的作文,并设计作文的框架。
4. 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按照分组讨论的框架,开始练习写作。
5. 作文展示和点评(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老师和同学对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作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点评意见修改作文,并背诵一篇优秀的范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提高了作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点评,也能够发现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33b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6.png)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教师走进教师后所做的一系列动作,能连贯,具体生动地描写教师地动作,并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
通过本次练习,巩固并提高描写动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学会仔细观察。
2、运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动作,同时能结合观察所得展开合理的联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动作小品,摄像师。
【教学过程】一、学会观察1、师生问好后,教师做一系列动作。
(如:准备写课题,却发现粉笔不翼而飞,于是在黑板粉笔槽、讲台上、学生课桌里急切地寻找,最后在讲台下找到粉笔,写上课题粉笔飞了。
)2、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宋老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吗?这些动作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只能说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动作)3、师提示: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事,只是我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罢了。
4、摄像机回放刚才的.动作,生仔细观察,并按顺序将动作列出。
5、课堂交流:在这些个动作中,你对哪几个印象比较深?请具体说说。
二、学会表述1、将一连串动作连成一段话。
*你能将这些个动作练成一段通顺具体的话吗?(学生准备,点名个别学生演示)教师随机点评,渗透进:用上恰当的连词,将有些动作合理兼并。
2、生动笔操练,要求给片断起个题目,教师巡视,3、抽样评讲。
(1)选文一,以教师评讲为主(点评时围绕动作素描的要求进行。
)(2)学生听后,自行修改片段。
(3)选文二,以学生点评为主。
4、小结:课上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看清动作,用准动词,加上适当联想)三、实践运用A、回家后,仔细观察父母刚回家时的一系列动作,尝试为他们写一幅素描,然后读与父母听,请他们进行点评。
B、看动画片,写片断。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现出描写人物的动作简单无趣,很生动的事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变得枯燥乏味。
其实这都是不会观察,不注意观察造成的。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4e1b0e518964bce847c41.png)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作文在语文中有着重要的分数占比,五年级的学生要打好作文基础,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重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过程:一、回忆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情况。
让学生代表汇报活动情况,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二、阅读1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三、按同学选择内容分为三个组找好位置,并确定好交流方法。
四、指导辩论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确定好辩论双方的角色,帮助明白各自的任务。
五、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对辩论小组评选出辩手和获胜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过程:一、阅读习作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弄明白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确定自己写作的内容范围。
三、带领学生再次重温学过的课文,体会故事怎样才能表达清楚,怎样才能吸引读者,强调真实,有重点,有条理,精彩的地方要善于描写,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采访笔记要注意格式,注意语言的真实,要写出自己的心得。
记一次辩论,要写清楚辩论的经过,精彩的地方写具体,写出辩论双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自己参加过的同学要写出自己在辩论时的表现,心理活动等。
还应该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学生交流选材、写作内容等。
五、学生自己动笔形成初稿,教师随机指点,个别辅导。
六、学生交流阅读习作,相互提出鼓励、帮助和修改意见。
七、讲评范文。
八、学生再次修改,誊写。
点评:xx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
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xx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初中语文写作实践教案模板(共6篇)
![初中语文写作实践教案模板(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0cf6b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初中语文写作理论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初中语文写作教案初中语文写作教案【篇1: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详细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详细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气氛,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详细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p —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慨:“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暴,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详细化?二、活动一:〔一〕、老师演示:老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作文备课教案
![作文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4220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e.png)
作文备课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2. 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阐述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笔和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1. 学会合理规划文章结构,逐层展开,层层深入;2. 学会选取合适的论据和事例进行支撑;3. 学会运用恰当的标点符号和连接词组织语言。
【教学难点】1. 如何选取恰当的论据和事例,以及如何进行组织;2. 如何运用标点符号和连接词使语言流畅连贯;3. 如何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范文或例句供学生参考;2. 准备黑板或幻灯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情景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 分析范文或例句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范文或例句进行分析,重点解读文章结构、论据选择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来理解作文的要素和技巧。
Step 3 练习写作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Step 4 互评和反馈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反馈。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督促学生互相学习和改进。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名家作文或者阅读优秀作品来提升写作水平;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活动或比赛,增加学生的写作机会和动力。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继续写作练习,完成一篇短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板书设计】无标题。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心儿怦怦跳》教案设计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心儿怦怦跳》教案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f8b0b25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b.png)
我的心儿怦怦跳教案作文第1篇教学目标:结合讲评,认真修改习作。
教学方法: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当时的感受写清楚。
c. 运用了平时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
语句通顺。
d. 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1、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3、鼓励学生投稿。
【范文】一次难忘的班干部竞选上课铃刚想,我就快速地回到教室。
要在平时,我大可不必这么匆匆忙忙,但是今天不同,因为今天我们班要竞选班干部了!我刚在位置上坐定,老师就开始了她的激情演讲。
最后,她说:“下面谁第一个上来竞选?”教室里鸦雀无声,面对冷场,老师不停地鼓励道:“第一个上来就是勇敢的表现,会被别人认可,谁愿意上来?”我本来以为大家都会积极举手,但没料到会这样。
我心中对竞选的渴望就像火被水扑灭了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恐惧。
但我的手却不听话地举了起来,虽然很低,但还是被眼尖的老师发现了。
我走上台,心里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大家好,我想竞选体育委员……”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竞选演讲。
渐渐地,我不再紧张,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下来了。
最后,我完全平静下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回到了座位上。
班上又静了下来,我等待着第二只手的出现,一只手举了起来。
第三次,有两只手举起。
第四次、第五次,举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将竞选活动推到了高潮。
当最后一名竞选者演讲完毕后,我的心又绷紧了。
投票开始了,只听老师说:“我们先选体育委员吧,同意俞盈盈的,举手!”我心中扣紧的扳机一下子就将子弹射了出来。
超过半数,竞选成功!最终,我和俞笑越两人当上了新一任的体育委员。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a5b4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c.png)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较为准确地运用词汇等。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创作。
3.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思路清晰、表达简单明了、文字流畅等。
二、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广泛拓展。
2. 学生对题目的透彻分析与创造性思考。
3. 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的熟悉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2. 如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 师生互动。
2. 小组合作。
3. 学生自主探究。
4. 案例分析。
5. 模拟批改。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扩展性词汇的运用教学方法:词汇卡片游戏/造句比赛2.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标点符号游戏3. 教学内容:小学作文互批改教学方法:小组互批课后作业六、教学过程1. 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冬天里的家和学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描述场景的方法和思路。
2. 运用词汇卡片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3. 运用标点符号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规则。
4. 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5. 课后完成作文,并进行小组互批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的要点和正确性。
七、教学总结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小组互动学习和互相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意识,更好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三年级作文教案
![三年级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0971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1.png)
三年级作文教案三年级作文教案汇编八篇三年级作文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对着干。
二、组织玩学生玩游戏过渡: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我发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对着干就行。
比如说,我说“站”你就“坐”,我说“立正”,你就“蹲下”。
反应要快,做错的和反应慢的就淘汰出局。
(被淘汰的同学请自觉地站到走道当观众,强调一定要自觉)胜利者可以获得一块魔法石(词语)要想取得胜利,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窍门1)认真听好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2)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1、第一轮学生进行玩游戏过渡:记住了吗?同学们,请注意,游戏开始”(举左手,举右手、站,坐,站站站)2、第二轮挑战赛过渡:现在场上的同学都很不错,哪位愿意上来继续挑战?(8人)好,其他同学请回到座位上当观众,还请观众们准备好你的高清摄像头,用你明亮的双眼把精彩的画面拍下;把有趣的动作拍下(板书:动作、神态);用你灵敏的耳朵把这精彩的瞬间录下(板书:语言、心理活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都准备好了吗?游戏继续。
(向左转,向右转,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戏玩到这里,不得不恭喜你们。
你们就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
获胜者听着,立正。
(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戏,他们全军覆没。
)三、指导习作重点1、指导学生写游戏过程过渡: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短暂。
游戏结束了。
怎样才能让这份快乐延续呢?要学会把这份快乐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
老师想跟你们分享有趣的的镜头。
请看。
(出示例文)解说,看前面的那个镜头是吴老师适用全景拍摄,抓住人物在融入当时紧张的气氛。
九年级语文上册(审题立意方法指导)作文教案(1)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审题立意方法指导)作文教案(1)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17cd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0.png)
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教学目标与设想:现在作文文体自由,取材宽泛,立意多向发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充分展示和个性的X扬,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同时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困惑:面对话题,学生有时觉得大而空泛,不易把握,给人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面对命题作文,有的学生虽冥思苦想不得其门,不知从何写起。
本课以理论指导和当堂训练为重点,指导学生找准话题的切入口,采用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的方法,迅速打开思路,立意成文。
内容及步骤:一、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一)化大为小。
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的写作X围那么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的概念,看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
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个本事是“目无全牛”,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X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X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600字以上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小见大,“一针见血”。
1.限制话题。
话题的限制越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就越大,标题的字越少,词语的外延也就越大。
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做到宽题窄写,大题小作,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
如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据此可以写“妈妈的选择”、“同桌的选择”、“困难面前的选择”、“生与义的选择”等等,这样一限制,“选择”的外延就小了,行文的指向明确了,作文的立意、选材、写法以至结构都容易把握,自然能写出好文章来。
再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此前后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都加,如: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这样文章X 围缩小了,打开思路就迅速多了。
如何限制话题,找到更小的切入口呢?那就是把一个总话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
如:“饭桌上”为话题作文,很多同学想到的仅仅是吃饭的问题,那么这个思维的空间就非常狭小。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教案3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dfe1d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5.png)
【导语】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单元要求写“我的⼼爱之物”,这属于状物类⽂章。
“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
物指的是物品,多指⽇常⽣活中的⼩东西,如学习⽤品、⽣活⽤品、⼯艺品、电⼦产品等。
像笔、本、书包、台灯、玩具、⽂具盒等等都属于物品。
“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彩、质地等。
“⼼爱之物”不是普通的⼩物品,⽽是⼼⾥特别喜欢的东西。
越是⼼爱的东西,越能体现⾃⼰和送礼物之⼈的关系不⼀般,情感不⼀般。
要写好“⼼爱之物”,就要做到“眼中有物,⼼中有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习作1我的⼼爱之物》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根据本单元课⽂的写法,围绕⾃⼰的⼼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期“我的⼼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引导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爱之物的外形,得到⼼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都有⾃⼰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爱之物是什么呢?是⽣⽇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爱之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写“我的⼼爱之物”吧。
⼆、审题指导(出⽰课件2) 1.读题⽬,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爱之物的外形⼼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爱之物之间发⽣的事) 三、组织材料。
(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的⼼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这样的感情。
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说它是什么。
(2)说⼀说你的⼼爱之物是什么样⼦的,你和它之间发⽣过怎样动⼈的故事。
2.汇报⾃⼰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的理解进⾏较为客观的评价。
作文教案设计
![作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399d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b.png)
作文教案设计作文教案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秋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
2、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写本次习作一定要突出秋天的特点。
2、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以形传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当做有生命、有情感的事物来表现,写出它们的内在精神。
【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导入秋天:师:同学们,老师说一些词语和诗句,同学们猜猜是哪个季节: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后半句表示水果成熟了)、月饼、大家猜出是什么季节了吗?生:秋天师:非常好,凉意的秋天虽然已过,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跟随秋天的足迹,展开一篇写景的文章。
二、新授1、写好秋天的前提是要认真观察秋天师:我们要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作为观察点,这个地方的景物到了秋天要有一些明显的季节变化。
同学们都想到了哪些地方呢?生:田野果园树林公园师:恩,这些地方到了秋天都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那发生的变化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发现它的特点。
我们要怎样观察,才能把它的特点描述出来呢?生:采用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的方法。
师:同学回答的非常精彩。
老师板书(眼睛—看身体—感受凉意手—采摘果实嘴—品尝秋天(果实)脚—踩落叶耳朵—听(落叶、流水)同时,我们也可以作一篇简单的观察记录,拍下照片或是完成一幅写生作品,寻找、记录秋天的足迹。
在我们亲近秋天时,一定能感受到到秋天的凉爽,秋天色彩的缤纷,秋天丰收的景象。
2、初步掌握描写秋天景物的方法(1)学会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
![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1f02c3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0.png)
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第1篇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进展挨次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进展挨次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详细。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预备: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肯定发生过很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相互沟通,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没听妈妈的劝说,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不遵守交通规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判。
不遵守交通规章,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争论、全班相互沟通。
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留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假如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愉快而兴奋、得意、难受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头作文同学列好提纲,开头作文。
老师巡察指导,并了解同学的习作状况。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同学连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同学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详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同学连续作文,老师巡察了解列提纲、作文状况。
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选事是否精确;是否按事情进展挨次列好提纲;事情的过程是否写详细。
板书:一件难忘的事选取事例列提纲:按事情进展挨次,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详细而不罗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激发兴趣,想像说话,初拟草稿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真精神!老师今天想请你们听首歌,愿意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后,可要告诉我你听明白了什么哟!
课件播放《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听懂了歌曲的意思吗?指名回答。
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祖国,一定更美!板书:二十年以后
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二十年以后,有一天我们相约在一起了。
二十年不见,当我出现在你们面前的一刹那,你们肯定不敢相信站在大家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厉害的明老师。
大胆地想像一下,二十年以后的明老师会是什么样子?
指导学生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想像说话。
小结:是啊,二十年后的明老师已步入老年人行列,皱纹已布满我的面颊,青丝中也夹杂着白发。
见到阔别二十年的你们,我怎能抑制信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呢?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创设情境:二十年后再相会
师:噢,你们是二十年前我在沿滩小学六年级一班的49个孩子吗?啊,那是谁呀?我怎么认不出来了?指名学生想像并模拟当时自己语言、动作。
在创设的情境中,尽量启发学生想像说话,说出自己二十年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在哪个岗位上发挥作用。
小结:我太高兴了,因为我的弟子中有这么多有出息的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们个个都比明老师强。
三、同桌交流,自由表达
二十后,我们相聚在一起,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变了,物也变了。
咱们学校,咱们家乡沿滩,咱们的釜溪河,书包,课桌,黑板,房子,计算机……可能变成什么样了呢?放飞你想像的翅膀,任你的思绪飞扬,把你的想像给同桌说说吧!
小结: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老师真不忍心打扰你们。
来,把刚才给同座说的内容说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吧!
四、全班汇报,相机指导
指名说,及时点拨,让学生的意思表达更完整,更清楚!
五、师生赛写,初拟草稿
同学们的想像果然丰富多采。
二十年后的世界十分精彩!你们的
创造和劳动会使咱们祖国更美好!多想乘坐时空快车去二十年后的世界看看呀!你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去吗?好,拿起笔,把你想到的二十年的情景写下来吧!老师跟你们一起写,看我们谁写得又快又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修改评议,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
一、师生继续作文。
二、小组评议,各组推荐一篇优秀文章在全班念。
三、全班交流,及时评议。
四、师读自己写的作文,生评议。
五、总结:
听了刚才同学们写的作文,我好想自己减去二十岁,跟你们一样年轻,共同沐浴二十年后的和煦春风,共同撑起多彩的世界!
把你们的作文修改好,抄在作文本上吧,老师会把优秀作文推荐到学校《青苹果》文学社发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