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观和思维活动来获取对事物的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来深化对事物的认知。
3.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感觉与知觉: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加工。
2. 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来分析问题。
3. 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观点,强调认识过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或事例: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事例。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案例和进行讲解。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文章、视频等。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展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讨论工具,如白板、记号笔等,以便小组讨论时使用。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2.认识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认识发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发展过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把握。
2.掌握认识的发展阶段,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
6.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如研究性学习、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掌握,还包括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
8.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解答,确保教学效果。
3.学会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了解认识的发展受何种因素制约。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问题进行剖析,提高认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的发展过程,提高认识水平。
2.论述题: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它们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论述。
3.案例分析:请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具体表现。
教学设计1: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标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学科素养1.政治认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信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实践创造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确立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理解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理解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3.理解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列举生活实例,根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确立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下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讲话摘要,阅读并思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2004年7月,习近平在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索人的认识来源。
结合讲授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2.1 教学内容解释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开始的。
介绍不同类型的感觉和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2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觉和知觉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思维与认知3.1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认知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思维的类型,如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4.1 教学内容解释记忆和学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记忆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介绍不同的记忆类型,如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遗忘现象。
4.2 教学活动通过记忆训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提高记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语言与交流5.1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和交流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语言的类型和交流的方式,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5.2 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六章:认知发展6.1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
探讨认知发展的阶段,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阐释】一、教学目标1.通过“‘碳中和’概念初探”了解认识的含义,理解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通过“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中国碳中和抉择”培养学生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通过材料阅读、查阅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承诺背后的中国作为相关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深对中国技术发展信心,中国言出必行、言出必达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课后作业“中国有承诺,我们有行动”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投身碳中和实践,加强公共参与,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政治选修学生,通过高中大半年和哲学第一单元部分知识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梁丰高级中学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热爱探究,能较好地关注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资料搜集、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材(内容)解析本框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本框共包括两目,第一目“认识与实践”,阐述认识的内涵及分类,实践的内涵及特点,为第二目的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阐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两目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推进。
本框内容侧重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学好该内容为学习本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设计思想与基本理念本课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结合“我国的碳中和目标”这一重大时事情境,以“如何认识和践行碳中和”为主议题,并围绕“新发展新呼唤:碳中和概念初探”、“新愿景新路径:碳中和技术革新”、“新时代新抉择:碳中和中国行动”这三个子议题设计课前、课堂、课后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教师班级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型复习课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内容要求4.1编写。
内容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明追求真理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选自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第四课第一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涉及的内容有“认识”、“实践”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情分析 本框内容面向的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理解世界的物质性,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但对于认识论的内容并不了解;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但未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情感方面,通过之前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未能产生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并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科学精神 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公共参与 投身社会实践,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 实践的特点教学难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梳理出知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逻辑,绘制思维导图。
识有个整体认知。
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习惯。
二、逐个击破对每个知识进行讲解回顾,对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再次讲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回忆知识,确保对该框知识全部理解弄懂。
子目一实践与认识P48-491.认识(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概览一、导入新课课前展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视频展示教师从哲学板块的切换和本课课题的解题导入。
二、生活启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视频中的具体认识来自于哪些具体活动——学生上黑板写结论三、理论分析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概括自己所写具体活动的共同点,以学生的视角和思路,逐步抽象得出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形式。
——学生分组探究,发言2、组织学生开展“纸桥设计大赛”——学生动手做实验3、针对纸桥实验的过程回答一组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4、展示“中国桥梁创造世界奇迹”资料,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视频资源四、课堂小结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讨论实践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讨论回答●教学活动过程课前播放视频:介绍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而人类无疑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存在,因为,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勾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
此前,同学们的学习生涯,大多在形成认识、获得认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携手走进认识论,开启探索真理的历程!【生活启示】要认识我们的认识,先要知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视频中的各个具体的认识来自于哪里。
合作探究一:请选择视频中的一个或几个认识,分析其来源。
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到黑板相应位置。
学生上黑板写:例:架桥、造船技术——古代交通运输、过河过江,现代缓解拥堵面积和体积公式——数学书——古代人丈量土地、修屋造院对月亮太阳运动变化的认识——农牧业生产活动炼铁技术和酿酒技术——冶铁炼丹、酿酒染色等生产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法律的制定——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孙子兵法——古代战争水稻杂交技术——袁隆平水稻种植实验克隆技术——科学家的克隆实验……【理论分析】针对学生所写的具体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思考、总结提炼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的含义,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认识从实践中来,提高学生对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2.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认识发展的规律。
(2)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过程。
(2)探究法:通过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3)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认识的含义、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等内容。
4.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例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学习:1.认识的含义:通过讲解认识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认识,以及认识的种类和特点。
2.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3.认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讲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并且需要不断地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通过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实例或者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
(4)课堂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
5.课堂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
王贵山《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台正式上线。 6.2016 年 2 月 11 日,加州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研究人员的宣布 他们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 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 2015 年 9 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提问:这说明是认识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 思考 回答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第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 市实验学校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让学生自己列举身边的事例,是本节课的遗憾。
反思之三
一方面,在案例列举方面,除了选举引力波这一事例之外,教师还应该
给学生拓展其他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列举日常生活中关于实践和认识
辩证关系的事例,从而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小组
对于实践的含义 及特点的理解, 是本节课的难 点。对此,我没 有先讲它的含 义,而是让学生 自己在阅读教材 42—43 页关于实 践的含义的基础 上,进行分析判 断。一方面,旨 在培养学生提取 信息和归纳信息 的能力;另一方 面,培养学生分 析判断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人的熟悉从何而来》教案篇1人的熟悉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3)实践的特点◇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熟悉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1)依据所学学问,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
2、力量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熟悉的关系原理,使同学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熟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熟悉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学问来源于实践,一切熟悉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熟悉的来源三、【教学方法】:争论探究、讲授法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熟悉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正确熟悉从哪里来?一、人的熟悉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熟悉,不必苛求精确,照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夫种田、工人做工、老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试验等。
但这里提前告知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熟悉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分。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学问点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安排。
激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的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述本课程的章节安排和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章:感知与认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知和认知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感知和认知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感知和认知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感知和认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思维与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维和语言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思维和语言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思维和语言能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表达作品,评估学生对思维和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经验与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经验和知识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经验和知识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
4.4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经验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认知发展理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概念及其在人认识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5.2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理论的定义和主要观点。
分析认知发展理论在人认识中的重要性。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宁晋中学李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2.掌握认识的来源和过程。
3.思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课件、纸笔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图片是怎么样被我们认识的?我们是如何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认识的定义:认识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了解和理解。
2.向学生简单介绍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依次展示幻灯片,讲解以下内容:a.认识的来源:感觉、经验、思维和语言。
b.认识的过程:感觉直观—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思考—总结。
c.认识的特点:主观性、客观性和历史性。
案例分析(10分钟):1.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认识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认识一个陌生的人、认识一种新的水果等。
2.让学生思考这些例子中的认识是通过哪些途径产生的,以及产生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小结(5分钟):归纳总结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15分钟):1.小组讨论:认识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认识有没有局限性?2.请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举例说明认识的局限性并探讨如何克服。
讲评交流(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认识的来源有哪些?2.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3.为什么认识对个体和社会都很重要?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探讨自己对认识的理解和认识如何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影响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强调认识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列举例子、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能够理解认识的来源和过程,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探讨认识和知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过程:这是认识论的基础,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这是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学生需明确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布置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a.解释认识的本质和来源。
b.简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c.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说明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2.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认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核心知识点。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的认识观”的短文,要求结合课堂所学,阐述自己对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认识观念,提高写作能力。
2.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其中认识发展的过程,探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请各位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认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认识到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是不断丰富的,从而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
2.引导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部编版必修4)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本单元以“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为核心内容,探究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的特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人的价值,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与实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认识的含义、认识的两个阶段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1.知道认识的含义、阶段,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也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认识并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3.公共参与: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客观规律,,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础。
(2)理解:①实践基本特征; ②实践是认识
知识与技能 的基础
(3)运用:
教
①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
学
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目
②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
标
标准。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疑难讲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 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课
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课时
题
时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
课标 践观,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
要求 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识记:
践的含义、构成要素和特点
了解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
法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
因组序列图
6、小行星撞击地球
二、选择:四道题,多媒体展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实践及其作用,知道了实践的含义,是人们 课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 堂 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实践 小 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树立 结 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同时,还要重视认识的作用,
【点拨拓展】二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多媒体展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从哪里来?——结合多媒体材料进
一步探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三个方面把握)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学生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对实例的分析中,切实感受到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同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做坚决的斗争,并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
二、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哲学毕竟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
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考情分析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考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于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热点问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七、教学方法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小栏目、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兼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分析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八、学习方法学生课下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首先产生对实践的初步印象,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分析,结合实际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九、教学用时1课时十、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教学用时:2分钟)1、意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用时:3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服务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建青藏铁路、大型收割机收获农作物、电视机装配生产线、“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教师提问:1、以上图片中是谁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2、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学生活动: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时间为2分钟,最后派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兴趣。
教师总结:以上看到的图片都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实践,都从事着这样或那样的实践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实践,实践有什么特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学用时:33分钟)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多媒体展示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勾画出实践的含义。
设计意图:以教材为准,强化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意识。
教师总结:要准确的把握实践的含义,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抓住实践的主体和对象,凡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都是实践;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可以将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多媒体再次展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系列图片。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图片,并联系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试着将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大致能分为几类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民种地、三峡大坝、建设铁路和公路等;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改革和革命,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三是科学实验活动,如:探月工程等。
教师过渡:不管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还是科学实验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共同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三个特点。
(1)客观物质性教师讲解: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点---客观物质性,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是客观物质性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实践的手段也是物质性的,所以整个实践活动就是客观物质的。
第二,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看,实践的过程是物质性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实践也是客观物质的。
(2)主观能动性教师讲解: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还是进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我们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转基因食品就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证明。
(3)社会历史性多媒体展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登上月球的图片。
教师提问: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他的飞行成功是其单个人的活动吗?学生活动:通过同桌合作探究,讨论问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并通过组内的分工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教师小结:杨利伟的飞行活动不是其单个人的活动,从神舟五号飞船的开发研制,到最后的升空发射,背后有很多人的劳动和支持。
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在于社会性。
既然人具有社会性,那么以人为主体的实践也具有社会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举例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农业耕种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样是农业生产,为什么不同时期其耕作方式却不一样?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与历史学科的交叉联系,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师小结: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时期的实践在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上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所以,实践还具有历史性。
如:90年代以前,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实体购物,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青年人进行购物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购物。
教师过渡:我们知道了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实践活动需要认识的指导,那么实践对认识又有什么作用呢?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多媒体展示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4页:“西红柿等食用之谜的真相”。
教师活动:朗读陆游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提问:西红柿等食用之迷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设计意图: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培养学生认真看教材、识教材、记教材的能力。
教师总结:西红柿等食用之谜是通过法国画家的实践,即冒险品尝之后得出来的,而陆游的诗句也在向我们表明,人类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多媒体展示青藏铁路遇到的“三大困难”。
教师提问:“三大困难”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学生活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小组探究。
教师总结:人们在实践中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新问题和新要求的出现,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这一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实践新问题新要求认识的发展遇到产生推动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教师提问: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学生活动:联系所学的地理学知识分析比较。
设计意图:利用与地理学科的交叉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已有的知识体系。
教师小结: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良好条件,尤其宇宙探测器这一数字化认识工具的运用,科学家发现了比冥王星要大得多的齐那等两颗行星,认为它的体积、质量和物质成分等属性不再满足大行星的要求。
所以,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以多数通过,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行列,降为“矮行星”。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能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假如没有宇宙探测器的出现,人们就不会发现齐那这颗比冥王星体积更大的行星,冥王星也就不会被降级,人的认识也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得出冥王星是矮行星这一结论也是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用公式我们可以表示为:实践的发展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提供促进实践人的认识能力锻炼提高(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多媒体展示中学生聂利进行的“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实验。
教师提问: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聂利通过初步的实验得出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的结论,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直观的猜测,必须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找到蜜蜂发声的真正器官才能说明原先聂利获得的认识是正确的。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不超出认识的范围,认识本身不能回答,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只有将认识(主观)与客观事物(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