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觉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眼视觉学
1、双眼视觉定义:双眼同时注视外界的一个物体感知为单一物像的过程也叫双眼单视。
2、双眼视野:颞侧90º、鼻侧60º、总共约为150º、双眼视野约为180º、中间120º、
颞侧30º为各眼单独所有,呈半月形称为颞侧半月。
3、Worth分级:第一级同时视双眼同时感知物像、第二级为平面融像两眼物像融合
为一,但不具深径觉、第三级为立体视觉产生三维空间的深径觉。(worth认为双眼视觉必须具有第一、二级才能产生第三级的立体视觉。)
4、形成双眼视觉条件:①双眼良好的注视力、②双眼同时视、③双眼黄斑中心凹相同
视觉方向、④双眼视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⑤视野双眼需要足够大的重叠、⑥双眼视神经应有视交叉。
5、双眼叠加作用:是指各眼所获取的信息相加而产生超越单眼的双眼视觉功能。
6、双眼叠加作用几种程度:①双眼相辅相成作用、②双眼完全或线性叠加作用、③双
眼部分叠加作用、④双眼无叠加作用、⑤双眼抑制作用。
7、两眼视觉掩饰作用对应拥挤现象。
8、复视:是由于同一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将外界的一个物体看成
两个的现象。(由于视网膜对应关系异常)
9、混淆视:是外界的不同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结果。
10、双眼视差:在两眼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称为双眼视差,又叫视网膜视差
11、双眼视网膜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①水平视差、②垂直视差、③旋转视
差。
12、双眼单视圆:是在物理空间中刺激两眼视网膜对应点的所有点的轨迹。
13、Panum区是指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一点与对侧眼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
时受刺激时,仍产生双眼单视。
14、注视:表示被注意物体的物像稳固的维持在黄斑中心凹处,并随时间长短将物像保
持在此处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
15、注视反射:当目标出现在视网膜周边部时随即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上。
16、扫功能:矫正黄斑中心凹与注视目标之间位置的错误。扫视运动的分类:1、随
意性扫视运动2、反射性扫视运动3、自发性注视性扫视运动。
17、跟随运动:使得受注意的外界运动物体持续成像于黄斑中心凹,以维持清晰的图像。
18、调节:调节眼屈光力以看清外物。
19、调节需求:处于特定距离上的外物令眼看清他所需要的调节量为调节需求。
20、调节近点:双眼使用最大调节时才能看清物体的最近点。调节远点:(调节静止时)
眼能清晰的看到的最远距离处物体的位置。调节范围:远点至近点的空间线性范围。调节幅度:调节远点和调节近点之间距离的屈光度表示形式。
21、聚散:为调整两眼视线夹角对准外物,以达双眼单视获得最佳立体视。
22、辐辏需求:令两眼单视所需的辐辏量为辐辏需求。
23、隐斜:在打破融像的情况下出现的眼位偏斜。
24、AC/A=(近距辐辏需求﹣远距隐斜﹢近距隐斜)/近物调节需求或
AC/A=瞳距﹙mcm﹚﹢近测距﹙﹚×(近隐斜﹣远隐斜)
25、双眼视觉异常的基本类型(理解)
26、不等像:是指两眼大脑皮层像的大小不等,它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光学因素和神
经因素。
27、调节幅度:①移近移远发:⒈矫正屈光不正,⒉开近灯,近用视标至于被检眼前40cm
处,⒊以1m/s移近被检眼,直至视标变模糊或变成两个,记录此刻视标至眼镜表
面的距离(发生复视,此点为破裂点)再移远至刚能看清视标,记录距离,取两次的平均值。⒋记录近视标与主点之间的距离,距离倒数为调节幅度。
②远近视标负透镜法:远视标负镜片法:⒈矫正屈光矫正,⒉注视远近距离视力
表,选择最佳实力上一行嘱被检者注视。⒊在被检者眼前加负透镜,直至事物变模糊所加度数为眼镜调节幅度。近视标负镜法: ⒈矫正屈光不正⒉开启近读灯,将近用视力表置于眼前40cm,嘱被检者注视⒊在被检眼前加负透镜,直至视标变模糊,所加度数再加上40cm处诱发2.5D调节即为眼睛的调节幅度
28、调节灵敏度:①远近距离切换法:⒈矫正症患者屈光不正;⒉分别在6m、40cm设
立远近视标;⒊先注视6m视标,看清后注视40cm视标开始计时,待看清晰后再注视6m视标清晰后为一周期;⒋测定一分钟内完成的周期数⒌正常值≥25次/分。
②镜片切换法:⒈良好的照明;⒉非老视者单眼或双眼,选择合适翻转拍;⒊嘱患者
注视差眼最佳近视力上一行或二行视标;⒋先将正透镜至于眼前,看清晰后翻转到负透镜开始计时,清晰后再翻转到正透镜,再看清为清一个周期;⒌双眼检查建议使用偏振片和偏振读物。
29、调节反应:⒈矫正患者屈光不正;⒉将FCC视标放在40cm处照明昏暗;⒊将交叉
柱镜负镜轴放在90º位置;⒋调整好瞳距,确认被检者双眼均无遮盖;⒌嘱被检者注视视标,询问被检者哪一组线条清晰;⒍(⒈指导被检者报告哪组线更清晰,线条偏上或偏下,或正好交叉。
⒉若垂直线比水平线清晰,减低照明;若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或一样
清晰,直接向下进行。
⒊若照明降低后被检者仍然报告垂直线清晰,则翻转JCC,再比较:
①若被检者仍报告垂直线清晰,则该被检者总是垂直更清晰,因此无
法用此方法来测量调节滞后量,结束测量,记录为“垂直偏好”。
②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清晰,则记录为调节超前。
⒋如果被检者报告水平线条较清晰或两组线条一样清晰,双眼同时以
+0.25D级率增加镜片度数,直至垂直线清晰为止。
⒌同时减少正度数,直至两组线同样清晰。
⒍所增加的正镜度数即为调节滞后量,可作为试验性近距离阅读附加
镜。
⒎FCC测试得到的值可作为试验性阅读附加镜的度数,在此基础上。
⑴双眼同时添加试验性阅读附加度数,要求被检者对近距视标进行阅
读。
⑵根据清晰或舒适与否以及清晰范围等,增加或减少阅读附加度数,直
至清晰和舒适。
⑶试镜架试戴并适应或调整。
⑷开出处方。)
30、正负相对调节:⒈矫正屈光不正;⒉在40cm处双眼同时注视最佳视力上一
行视标,双眼同时增加正镜度数(或负镜),直至视标变模糊;⒊变化镜片量即为相对调节量;⒋先测负相对调节,再测正相对调节;⒌正常值:
①(NRA)负相对调节:﹢2.00D-﹢2.50D
②(PRA)正相对调节:≥﹣2.50D
31、集合近点(NPC):⒈矫正患者屈光不正,调整近用瞳距;⒉将近视标至于患者眼前
40cm处,嘱患者双眼注视视标,给予合适照明;⒊将视标在40cm处平稳向眼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