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ppt

氨苯砜是最早用于治疗麻风的 抗麻风病药,具有抗炎和免疫
抑制作用。
利福平
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对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均有较 强的抗菌作用。
氯法齐明
氯法齐明是一种抗菌药,对麻 风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同时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乙胺丁醇
乙胺丁醇是一种抗菌药,对结 核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同时对麻风杆菌也有一定的抗
抗结核病药的疗效评估
临床试验
01
新药的疗效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行评估,比较新药与现有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
耐药性检测
02
通过检测结核病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
,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患者随访
03
长期随访患者,观察其病情变化和预后情况,可以全面评估药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抗麻风病药
抗麻风病药的种类
05 结论
对抗结核病和麻风病的认识
01
结核病和麻风病是两种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类的健 康造成严重威胁。
02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 。
03
麻风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损伤、麻木、疼痛等。
04
两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长期、联合用药,以彻底杀死病原体,防止耐 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可能性
抗结核病药的联合使用
为了增强疗效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研究如何合理地联合使用抗结核病药物是 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周期。
抗麻风病药的联合疗法
针对麻风病的治疗,探索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是一 个重要的方向。通过合理的药物组合,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第四十单元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单元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自定义>>一、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1.体内过程: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②分布广泛:脑脊液,胸、腹水,纤维化或干酪样病灶及淋巴结等,易通过血脑屏障;③代谢:肝内代谢为乙酰化异烟肼和异烟酸,快代谢型(t1/2平均为70分钟),慢代谢型(t1/2约3小时);④排泄:代谢产物与少量原型药物由肾脏排出。
2.作用:①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②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③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穿透力强);④抗菌作用机理:抑制分枝菌酸(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合成,从而使细胞丧失耐酸性、疏水性和增殖力而死亡。
3.应用:①治疗各种结核的首选药之一;②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单用;③急性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大剂量,必要时静脉滴注给药;④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用。
4.不良反应:①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
偶尔可见中毒性脑病或中毒性精神病;②发生机制:异烟肼促进维生素B6排泄,导致机体维生素B6缺乏有关。
同服维生素B6可以防治;③肝脏毒性:快代谢者多见。
与利福平合用时增加肝毒性;④其他:过敏反应,如药热、皮疹;偶尔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⑤相互作用:为肝药酶抑制剂;⑥抑制苯妥英钠羟化而导致苯妥英钠毒性作用(慢代谢型患者明显)。
利福平1.体内过程:①口服吸收良好,2~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
食物可减少吸收,故应空腹服药;②分布全身各组织,穿透力强,能进入细胞、结核空洞、痰液及胎儿体内,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浓度可达有效抗菌浓度;③肝内代谢:乙酰基利福平,从胆汁排泄形成肝肠循环;④经粪便和尿液排泄;⑤因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是桔红色,患者的尿、粪、泪液、痰等均呈桔红色。
2.作用:①抗菌谱较广;②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作用强,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结核杆菌都有效。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且由于穿透力强,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③多种G+球菌,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④G-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⑤沙眼衣原体和某些病毒;⑥作用机理:抑制细菌的DNA依赖性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不影响动物细胞的RNA多聚酶。
药理学课件45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8版)

10
【不良反应】
S功能障碍:偶有失眠、头昏、精神兴奋,神经 错乱、惊厥等,故癫痫、精神病史、嗜酒者慎用。 周围神经炎:四肢麻木、肌震颤、痛觉过敏、 肌萎缩等。
原因:异烟肼结构与B6相似,与B6竞争性同一酶系或使B6排 泄↑,GABA减少。
2.肝毒性:可致暂时性转氨酶、黄疸、肝小叶坏死, 定期查肝功能,与利福平、吡嗪酰胺合用时尤应注 意。
15
[临床应用] 1.治疗各型结核病及重症患者(合用). 2.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其他敏感菌感染,如 胆道感染。 3.治疗麻风病。 4.局部用于沙眼、急性结膜炎治疗。
16
[不良反应] 1.少数有肝损害:与INH合用易引起。 2.大剂量间隙疗法偶见“流感综合征”。 3.胃肠道反应: 4.其他:皮疹、药热等;诱导肝药酶加速其它 药物代谢。
【抗菌作用】 1.抗结核特点: 1) 有强大的抗结核杆菌作用,静止期与繁殖期有效。能增
强链,异的抗菌活性。 2) 穿透力强,可进入脑脊液、胸腹水、结核空洞、痰液中。
对细胞内外结核菌均有作用。 3) 抗结核作用与异烟肼相当。 2. 对G+菌(耐药金葡、脑膜炎球菌)作用强。对G-菌如
大肠、变形、流感、绿脓、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3.对麻风杆菌有强大抑制与杀灭作用。 4.高浓度对某些病毒、沙眼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②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病人容易耐受,能 坚持长期用药;
③ 服用方便,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在目前使用的药物中,利福平、异烟肼是比较理想
的抗结核药,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均有杀灭作用, 称为全杀菌药,且副作用小,但长期应用也易产生 耐药性,需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
6
异烟肼(isoniazid,INH,雷米封)
药理学-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临床应用 对各种类型的结核病患者均为首选药物。规 范化治疗时必须联合使用其他抗结核病药, 以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对粟粒性结核 和结核性脑膜炎应加大剂量,延长疗程,必 要时注射给药。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多见于慢乙酰化型),肝脏 毒性(多见于快乙酰化型患者),可发生各 种皮疹、发烧、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 联合:根据不同病情和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或两 种以上药物以增强疗效,并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延缓 耐药性的产生。
➢ 适量: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难以达有效浓度,剂量 过大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 全程规律用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改变药品品种, 否则难以获得成功的治疗。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 抗结核病药
Antituberculosis D 第二线抗结核病药 ➢ 新一代抗结核病药 ➢ 抗结核药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第一线抗结核病药
➢ 异烟肼 ➢ 利福平 ➢ 乙胺丁醇 ➢ 链霉素 ➢ 吡嗪酰胺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
抗菌作用 对生长旺盛的活动
➢ 氨苯砜
➢ 其他药物 氯法齐明 巯苯咪唑 利福平 大环内酯类
利福平
❖ 体内分布广,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 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麻风杆菌,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部分革兰氏阴 性杆菌都有效; ❖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反应,肝脏损害,流 感样症状,过敏反应等。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药物相互作用 ➢ 异烟肼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苯妥英钠及交感胺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合 用时应调整剂量。 ➢ 饮酒和与利福平合用均可增加对肝的毒性作用。 ➢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血药浓度降低。与肼屈嗪 合用则毒性增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不良反应:少、轻,但长期应用有:
1.神经系统毒性
周围神经炎:多见于营养不良及慢代谢型患者,表现为手、脚震 颤、麻木,同服维生素B6可治疗及预防。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用药过量所致,出现头痛、头晕、兴奋和视 神经炎,严重可致中毒性脑病或精神病。
1.不易进入脑脊液及细胞内。 2.只有抑菌作用 3.引起耐药性缓慢,与异烟肼和链霉素合用,可延缓耐药性
产生,不宜与利福平合用,因可影响利福平吸收。 4.抑菌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干扰细菌的
叶酸合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5.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长期大量损害肝脏。
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 药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1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药 Anti-tuberculosis drugs
分类
1.第一线抗结核病药:
疗效高、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较易接受。 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2.第二线抗结核病药:
毒性较大、疗效较差,用于一线药耐药或与其它抗结 核病药配伍。如: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卡那 霉素、卷曲霉素、环丝氨酸等。
G+、G-、结核分枝杆菌
PPT文档演模板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四、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1.早期用药 多渗出性反应 结核菌代谢旺盛 2.联合用药 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
一般:二联 异烟肼 + 利福平 严重:三联 异烟肼 + 链霉素 + 吡嗪酰胺
3.规范用药 4.全程督导 坚持全疗程规律用药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课件

为避免耐药,减少副作用,通常采用轮换方案进行治疗。
定期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7
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01
胃肠道反应
02
过敏反应
03
肝脏损害
04
其他不良反应
抗麻风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皮肤色素沉着
。
胃肠道反应
肝脏损害 其他不良反应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流行情况 发病群体 流行病学监测与控制
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
02
抗结核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杀菌剂
01
异烟肼
02 利福平
03 链霉素
抑菌 剂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渗透入吞噬细胞,在酸性环境下杀灭 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
免疫调节剂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03
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
详细描述
生物碱类可以抑制麻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可以减轻麻风病引起的炎症反 应,缓解疼痛和不适。常用的生物碱类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等。
其他抗麻风病药物
总结词
除了免疫调节剂和生物碱类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抗麻风病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针对不 同类型的麻风病菌发挥作用。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课件
目 录
• 抗结核药物概述 • 抗结核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 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 • 抗麻风病药物概述 • 抗麻风病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 抗麻风病药物的临床应用 • 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
contents
01
抗结核药物概述
结核病的病原学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类 传播途径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 4.急性中毒 特大剂量可致昏迷、抽搐、严 重者死亡。除一般处理外,应按异烟肼1g对维 生素B6 1g的比例,迅速静注维生素B6 ;当中 毒剂量不明显时,可一次静注维生素B6 5g, 30 min后再给5g。 • 5.其他 胃肠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皮疹、药热、粒细 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 利福平(rifampicin ,RFP,甲哌力复霉素)
• 抗结核作用强(比链霉素强4倍,稍高浓度即 有杀菌作用 ,穿透力强(可渗入细胞内、关节 腔、胸腹水、脑脊液、淋巴结、肺空洞和干酪 样病灶等),分布广、 大部分肝内乙酰化、小 部分原形经肾排泄,单用易产生耐药性,联合 用药则能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并增强疗效。
• 机制:通过抑制分枝菌酸合成酶,从而抑制结 核杆菌细胞壁特有的重要成分——分枝菌酸的 生物合成,使细胞壁破裂。故异烟肼仅对结核 杆菌有效。
• 治疗前期可有“麻风反应”,出现麻风症状加
剧,如发热、淋巴结肿大、急性麻风性神经炎
等,系预后良好的表现,长期用药的严重不良
反应有中毒性精神病、溶血性贫血等。
• 患者服用3~6月后,症状即可改善,粘膜病变
好转,细菌逐渐消失,皮肤及神经损害的恢复,
瘤型患者细菌消失则需要较长时间。麻风杆菌 对砜类可产生耐药性,因而须采用联合疗法以 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减少复发和较快消 除其传染性
目前已广泛采用。
• 具体方法是: • 利福平+异烟肼——用于单纯性结核的初治。 如病灶广泛,病情严重则应采用三联甚至四联。 目前常用的有:最初两个月每日给于异烟肼,
利福平与吡嗪酰胺(强化期),以后四个月每
日给于异烟肼和利福平(巩固期)(即
2HRZ/4Hr 方案)。异烟肼耐药地区在上述三
联与二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链霉素与乙胺丁醇 (即2SHRZ/4HRe 方案)。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一、第一线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isoniazid)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活动期杀菌,静止期抑菌;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1、抑制结核杆菌DNA的合成 2、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阻止分枝菌酸前体物质 长链脂肪酸的延伸,使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 3、与敏感的分枝杆菌菌株中的酶结合,引起结核 菌代谢紊乱
耐药机制 体内过程:快代谢型、慢代谢型、中间型(根 据肝脏乙酰转移酶含量决定) 临床应用:各型结核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等 2、肝脏毒性 3、其他: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药物相互作用
利福平(rifampicin) 抗菌作用—静止期、繁殖期杀菌;低浓度抑菌、 高浓度杀菌 抗菌谱:结核杆菌、麻风杆菌、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高浓度对沙 眼衣原体、病毒也有作用 抗菌机制:与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的β 亚单位结合,阻碍mRNA的合成 耐药机制:RNA多聚酶基因突变
链霉素(streptomycin)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在酸性环境下,对结核 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易产生耐药性 二、第二线抗结核药 对氨基水杨酸(sodium para-aminosalicylate):阻止 二氢叶酸合成,抑菌作用弱 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 卷曲霉素(capreomycin) 环丝氨酸(cycloserin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新一代抗结核病药 利福定(rifandin) 利福喷汀(rifapentine)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
四、抗结核药的应用原则 1、早期用药 2、联合用药 3、适量 4、坚持全程规律用药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抗结核药包括抗生素类、合成药物等。
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等和利福霉素类的利福平、利福定等。
合成药物有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
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抗麻风药有氨苯砜、苯丙砜、利福平、氯法齐明等。
本章的学习要求:1.掌握异烟肼、利福平的作用和应用,熟悉其不良反应。
2.熟悉一、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名称。
3.了解其他常用抗结核药物的特点和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
4.了解常用抗麻风病药的作用和用途。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以感染人体各个脏器而引起病变,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肺结核包括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肺外结核有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等。
目前用于临床的抗结核病药(antituberculous drugs)种类很多,可分为“一线抗结核药”和“二线抗结核药”。
“一线抗结核药”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是适合常规应用的首选药,如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和吡嗪酰胺(Z)等。
其余毒性较大或疗效较低,主要用于对“一线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或与其他抗结核药配伍使用,称为“二线抗结核药”,如对氨基水杨酸(P)、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阿米卡星等。
此外,近几年又开发出一些疗效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新一代的抗结核药,如司帕沙星、利福定等。
抗结核药按其作用机制不同又可分为:① 抑制RNA 合成药,如利福平。
② 干扰结核杆菌代谢的药物,如对氨基水杨酸钠。
③ 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乙硫异烟胺。
④ 抑制结核杆菌蛋白合成药,如链霉素、卷曲霉素。
⑤多种作用机制共存或机制未明的药物,如异烟肼、乙胺丁醇。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起,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又死灰复燃,成为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
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PPT课件

WHO的口号:消灭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4
结核病简介
全球性结核病流行概况
资料来源
WHO、IUAT
资料年份
2004
感染人数
20亿
新病例数
890万
死亡人数
170万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结 核患者约500万人,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80%的患者在农村。
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杀菌力强大,对静止期结核 杆菌效差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例:单服一个月,痰菌仍阳性病例中,耐药者 占9 % ;单服2个月,耐药者占61 % ;单服4个 月,耐药者79 % ;单服5个月,耐药者93 %
10
异烟肼的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组织 转化
17
利福平的临床应用
与其他结核病药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
初治:+异烟肼 复治:+乙胺丁醇or 吡嗪酰胺
其他:麻风病、耐药金葡菌感染、胆道感 染、局部用药用于眼部感染
18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肝脏毒性 流感综合征:大剂量间歇给药时 过敏反应 致畸作用,孕早期禁用
19
乙胺丁醇(ethambutol)
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患者排菌。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 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 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午后低
热、乏力/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病位居传染病死亡的首位,其死亡人数超过其他传染 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是青年人和妇女的头号杀手。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与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与抗麻风病药第一节抗结核病药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多种组织和器官,引起肺结核、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其中肺结核最常见。
2、由于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以及艾滋病(AIDS)的全球流行,结核病迄今仍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3、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富含类脂质,占细胞壁成分的50%~60%,使许多药物不易穿透脂质层到达作用靶点。
菌体生长缓慢,抵抗力强,在干燥和低温(-40C)环境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4、根据生存部位和代谢状态,结核分枝杆菌可分为四种菌群:①快速繁殖菌群:位于巨噬细胞外和肺空洞损害组织中,占菌群绝大部分,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②缓慢繁殖菌群:位于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内,药物敏感性为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③间断缓慢繁殖菌:位于干酪样病灶组织中,药物敏感性为利福平>异烟肼④休眠期菌群:现有药物无作用。
5、结核分枝杆菌的这些生物学特性,使其易产生耐药性和导致结核病复发,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6、理想的抗结核病药应对四种菌群均具杀灭或抑制作用,并能防止耐药菌产生,使结核病患者在完成规定疗程治疗后无复发或低复发率。
7、根据临床应用情况,抗结核药物可分为两类:(1)第一线抗结核病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等为常用抗结核病药,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2)第二线抗结核病药:包括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喷丁、司帕沙星等,抗菌作用较弱、毒性较大或临床验证不足,主要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对第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或患者不能耐受第一线药物时的备选药物。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异烟肼isoniazid,INH1、异烟酸的酰肼类化合物,易溶于水,性质稳定。
具有杀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口服方便等优点,是治疗各种结核病的首选药物、[药动学]1、口服或注射给药吸收快、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强抗菌力
对繁殖期、静止期 细菌均有作用
3. 强穿透力 Uses: all types of TB
可用于各部位、各类型的TB
-- first choice in first-line drugs 4.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5. 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三级医院70%; 二级医院80%; 一级医院90%。
滥用误区
*抗菌药=消炎退热药 *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 *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 *一种抗菌药物即可达到药效的却用2—3种 *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效果的却用静脉注射
Result of antibiotic abuse
耐药性
二重感染
滥用
过敏反应
pyrazinamide PZA ,吡嗪酰胺
characteristics
1、po易吸收,分布广、能渗入CSF 2、杀灭结核杆菌,酸性环境下作用↑ 3、单用易耐药,与它药无交叉耐药 4、严重不良反应:肝损害
大剂量、长疗程出现 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抗结核药应用的原则
1. 早期
细菌敏感、病灶血流丰富,病人抵抗力强
1、同类药不合用 2、作用机理相同者不合用 3、繁殖期杀菌药和快速抑
菌药不合用 4、毒副反应相同者慎合用:
先锋II(一代头孢) + 庆大
3、联合用药的指征
1)未明病原菌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或混合感染 3)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 4)久用药细菌易产生耐药者 5)减少药物毒性反应; 6)提高药物疗效
Chapter 46
抗结核病药
Teaching goals
掌握 抗结核病药的分类及特点,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链霉素的药理作用、应用与 不良反应;
熟悉 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的作用特点及
抗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其他药作用与应用。
我国的结核病疫情
1. 结核菌感染人数多
全国约有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感染率达到44.5%, 高于全球1/3的感染率水平
➢ 2014年统计 我国仅不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 菌素每年浪费RMB十几亿
抗菌药的滥用意味着 抗菌药时代的结束
一、抗菌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 合理选用药物 1、严格掌握抗菌谱及适应症
适应证:青霉素:大叶性肺炎、中耳炎、
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流脑
红霉素: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 林可霉素:耐药金葡菌致骨髓炎 氨基苷类:G- 杆菌感染
2、 掌握患者情况
慎用或禁用
小儿: 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 孕妇:氨基苷类、四环素、
喹诺酮类 哺乳妇:多数口服抗生素可至 乳汁
肾功不全者:
1)经肾排泄且对肾有毒性的药避免使用: 氨基苷类、万古霉素
2)经肾排但对肾影响小的药物可减量用: 青霉素类、氧氟沙星等
肝功不全者:
经肝代谢且损害肝脏的药物避免使用: 利福平、异烟肼
【 drug interactions 】
肝药乙胺丁醇
characteristics
1、po吸收良好,分布广、穿透力强
2、选择性抑制结核杆菌
络合二价金属离子,干扰RNA的合成
3、单用易耐药,与它药无交叉耐药 4、临床作为一线药:常与INH、RFP
合用于各型结核病; 5、大量长期可致球后视N炎,应定期眼科检查
5、严格掌握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骨组织:克林、林可 可达有效浓度 前列腺:氟喹诺酮类、红霉素、磺胺药、
等浓度较高。 脑脊液和脑组织:SD、青G和氨苄西林在脑膜有炎
症时可透过; 胎盘屏障: 较易透过的有氯霉素、四环素、磺胺
药、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等
6、掌握药物的作用机理
-内酰胺类
喹诺酮类 利福平
多粘菌素类 磺胺类
drug interactions
INH是肝药酶抑制剂 P425
rifampicin
利福平 RFP
pharacokinetics
1. 口服 易吸收 2. 分布广,可达各种类型病灶 3. 主要肝脏乙酰化代谢
【characteristics】
1. spectrum: broad ( G+、G- ) mechanism:
adverse reaction
1. 神经系统 : 1) 外周神经炎
INH与Vit B6化构相似,竞争酶系或排出 → Vit B6 缺乏 2)CNS (+)
谷氨酸
脱羧酶
Vit B6
GABA
2. 肝脏毒性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快代谢型患者敏感
3. 其他: GI reaction allergic reaction ( occasionally)
2. 联合
↑疗效、↓毒性、延缓抗药性产生
3. 适量 4. 坚持全程规律用药
think
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如何? 简述一线抗结核药的主要特点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滥用抗菌药物表现
西方发达国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 30%,美国是20%、英国是22%。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为抗生素使用 率应控制在50%以下。但是事实是:
second-line drugs:
对氨基水杨酸 氨硫脲 乙硫异烟胺 环丝氨酸 卡那霉素 卷曲霉素等
毒性大 疗效差 用于一线抗药者 及与其他抗结核 药配伍使用
new generation antituberculotic
1、1、抗属菌三作代用氟强喹大诺、酮谱类广,;谱广效强 2、2、抗机结制核:杆抑菌制作D用NA强回于旋利酶福平 3、3、作对用多与种耐耐药药机菌制有与效利;福平相同; 4、4、有有交光叉敏耐反受应性; 5、稳定性差、复发率高,已少用
抗菌药使用原则为:
宁窄勿广 宁单勿联 宁低勿高 宁缺勿滥
重点掌握
1、严重感染的治疗 2、青霉素G的抗菌机理及特点 3、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代表药及特点 4、复方新诺明的组方及理由 5、一线抗结核药,主要特点,抗TB药应用原则
6、基本概念: antibacterial spectrum, MIC, MBC,
→四环素作用↓
4)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如:细菌→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体外 --------主动转运
2. 产生原因: 1) 选药不当 2) 剂量不足或疗程过短 3) 反复用药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1、目的 1)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2)扩大抗菌谱 3)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4)减少毒副反应
2、联合用药的效果:
2) 改变靶位结构 (1)改变靶蛋白结构 ,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 如:链霉素耐药菌株的核蛋白体30S亚基上 的P10蛋白发生了构象变化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发生改变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
3) 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多种方式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产生三种新蛋白质→阻塞胞壁水孔
【 clinical uses 】
1. 结核病: all types of TB
可用于各部位、各类型的TB
------first choice in first-line drugs 2. 其他:
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胆道感染,眼部感染、 麻风病)
【 adverse reaction 】
1. GI reaction 2. Liver damage:定期检查肝功能 3. “流感综合征”(大剂量间隔疗法有此反应)
SD:流脑 新喹诺酮类:广谱、抗绿脓、伤寒
抗菌谱
G+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林可类 G- :氨基苷类 绿脓杆菌:羧苄青霉素、第三代头孢、庆大、
SML、SD-Ag、环丙沙星
耐药金葡菌:苯唑西林、一代头孢、林可、大环 肺炎支原体: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军团菌: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 伤寒: 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isoniazid
INH 异烟肼(雷米封)
pharmacokinetics
1. 易吸收 po iv 2. 分布广,可达各种类型病灶 3. 主要肝脏乙酰化代谢
快代谢型:半衰期短、血浓低,疗效差 50% 慢代谢型:半衰期长、血浓高,疗效好 26%
characteristics
1. 高选择性 spectrum: narrow 结核杆菌 mechanism: 选择性(-)分枝菌酸合成 2. 强抗菌力
chemotherapeutic index,
resistance , cross-resistance
2. 现患肺结核病人多
500万肺结核病人,占全球病人总数的1/4
3. 结核病死亡人数多
每年死亡人数约有15万
4. 耐药结核病人多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每年 3月24日
耐药率高达46%WHO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之一。 5.农村结核病人多
结核病人80%在农村。
introduction
first-line drugs: isoniazid 异烟肼 rifampicin 利福平 ethambutol 乙胺丁醇 pyraxinamide 吡嗪酰胺 streptomycin 链霉素
(-)细胞壁的合成
Bactericide杀菌 / bacteriostatic抑菌
作用于繁殖期 活动性结核首选
3. 强穿透力 Uses: all types of TB 结核
可用于各部位、各类型的TB
-- first choice in first-line drugs 4.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5. 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Pr. 氨基苷类、
大环、林可、
四、氯
TMP
什么酶?
氨基苷类 → 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
林可霉素类 通过与 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 大环内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