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合集下载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在楼观台道观进了大门两侧有两块石碑,在石碑的靠门侧各刻有七个字,这七个字在现在的《字典》里很难找到,在《康熙字典》里也只能找到个别字,据说这十四个字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所造。

这几个字当然都是由繁体字组成,我现在录在这里共赏,不过你得自己拿笔按排列书写才能看到字的原貌,因为计算机字库里没有这些字:“身宝”(左右排列),读“玉”。

意思为:人有精、气、神三宝,至坚如玉。

“身丹”(左右排列),读“炉”。

意思为:人身是一个天然的炼丹炉。

“丙火”(上下组合),读“烧”。

意思为:真丹须经命门真火烧炼,以使心肾相交坎离交合。

“木”傍后面“石土”上下组合,读“炼”。

意思是:须调动肝木,肺金,脾土之精微,以使五行俱全,相生相克,共同烧炼。

“命心”(上下组合),读“延”。

意思为:只有性命双修才能使生命延续,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千万”(左右排列),读“年”。

意思是:只要修炼得法,人的寿命可以千秋万岁。

“自家”(左右排列)后与“水”(上下组合),读“药”。

意思为:自身的精血、津液就是珍贵大药的原料,务须节欲,使之充盈。

“正青”(左右排列),读“正”。

意思为:修炼者要遵循正道,按正确的程序,一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炼五脏,修五志,从平熄肝木之怒气开始。

“人”傍后面“道寸”(上下组合),读“道”。

意思为:应在得道之人的导引下步入修炼的正道。

“人”傍后面“法心”(上下组合),读“行”。

意思为:要虚心学习得道者的体会,修正自己的行为。

“至成”(左右排列),读“修”。

意思为:必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算修炼成功。

“三点水”傍后面“天井”(上下组合),读“益”。

意思为:修炼到天水,井水交汇的程度,其延年益寿之功效就会显现出来。

“人”傍后面“在内”(上下组合),读“寿”。

意思为:能否高寿,就在于人体内精、气、神修炼的程度。

“九”字傍后弯勾里一个“真”字,读“丹”。

意思为:只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地修炼,才能炼得真丹。

养生秘旨十

养生秘旨十

养生秘旨十<篇名>养生秘旨书名:养生秘旨作者:马齐朝代:清年份:公1644-1911年<目录><篇名>孙真人卫生歌属性: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宝之“洪范”五福寿为最。

卫生且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火不发兮心自定木能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神劳形散却中和气更仗何因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宜减苦秋来辛减略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能调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肾衰色宜避养肾固精当节制常令肾实不虚空自然强健无忧虑。

大饱伤脾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平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来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病渐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大急宜端肃畏天威静坐澄心须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留余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晨夕焚香频告解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养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追求健康和长寿的重要途径。

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对人类深刻的道德伦理思考有着重要的启示,还蕴含着许多有益于养生的智慧。

本文将探讨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方法,并从行生活有度、心境平和、饮食节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行生活有度。

老子道德经强调守于无为,尊重自然法则,认为逆应天道会导致疾病与早衰。

因此,养生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调整日常生活。

要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不作过分劳累,避免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通过调整生活的节奏,让身心得到平衡,有效延缓衰老进程。

第二,心境平和。

道德经中提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即舍去功利心理,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现代人常常因为竞争压力和各种纷扰而焦虑不安,这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到老子道德经中秉持的“以静制动”的原则,是我们在追求心身健康时应当思考和学习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老子的智慧,通过冥想、放松和宽容来舒缓压力,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稳。

第三,饮食节制。

老子道德经中提到,“至柔者,能胜刚”,表达了不以硬势对待身体,注重餐饮与饮食的温和与节制。

在养生方面,老子倡导节制饮食,追求平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嗜好食物对身体的损害。

应选择新鲜、健康、营养丰富的食材,多食用蔬果和全谷类食品,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均衡营养,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养生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通过行生活有度、心境平和、饮食节制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强身心的健康。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实际行动去追求健康和长寿。

只有身心合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的智慧可以指导我们走向健康,但要注意,养生不能盲从,应根据个体差异和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调整。

道家养生理疗六字诀

道家养生理疗六字诀
站立练法: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自然练法:行住坐卧不拘,也可以不做其他身姿手势,工作学习之余单纯念这六字也有效。“念时耳不得闻声”, “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这些只是一家之言;当然也可以念出声,准确、自然、放松、随缘为要。其余五字念法同此原则。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祛邪、泻实主要是:呼吸吐纳中的吐气发音;动作中的两手外开、外拨导引;吐音中的两目睁圆;吐气发音中的微微用意。
3、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吐音口型为什么很重要?
健身气功?六字诀在习练中强调口型的重要性,而要求吐音准确,是因为不同的读音决定不同的口型,不同的口型又会产生不同的内外气息变化,以致影响体内脏腑气血的运两眼看拳,双手向上用力打30~50拳后,吐气时发“嘻”字音。一般要念“嘻”字6遍。
发“嘻”字音可以理气调气,以治三焦烦热。三焦主命门相火,为六腑中最大之腑,是全身通气的道路、如三焦有病,出现寒热往来,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症,都可练该法。
本节转自/news/zhys/djys/370.html
(五)吹字法
两脚尖和脚跟均并拢,双手交叉向上举,手心朝上,头上顶。然后弯腰,双手触地,再立刻松开,然后双腿下蹲,双手抱膝,呼气发“吹”字音。默念“吹”字,不发出声音,只自己听见即可。练“吹”字法时,要注意肾气上收,口唇似闭不闭,涌泉穴内收,足趾如抓物状。发”吹”字音可以固肾,肾属水,冬藏精,放冬天可多练该法,以益寿延年。
四、练好六字诀的十二问
1、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育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

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

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

[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

[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能将这种津液常咽之,尤如天降甘露,滋润百骸,就可以炼出延年益寿的真丹。

[寿]为[人、在、内]三字组成,长寿之法在人内,在人的自身,不在外部,法身残志不残不生不滅,即可长寿,[丹]为[九真]组成,比喻练功长久,道教《丹经》说的三千功满,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当然这里的九,不能单纯理解为九年或九次,确切的说,九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的修炼才能结丹,比如炼金,次数越多,纯度越高。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

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道德经》,东周春秋末周收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希望对你有用!老子道德经养生方法一、道德经养生拳的独特功效:1、开发人体软件心脏(即人体的第二心脏,在小腿后中部,打拳时的下蹲动作有助于开发我们的软件心脏。

)人体的心脏像水泵一样,昼夜不停地把血液输送到各器官、各细胞,为我们人体提供能量。

同时它还要承受着来自情绪、工作压力、环境、食品、作息时间、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会受到伤害。

我们人体的软件心脏可辅助心脏,减轻心脏的负担。

2、能祛除危害人体健康的氧气毒,中和活性氧气毒素对人体遗传因子的侵害。

氧气是我们人类及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一种能源,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氧气也会对人造成损害。

记得曾经看过报道:新生宝宝,尤其是早产宝宝,因吸氧过度使视网膜病变,造成眼睛不可逆的失明。

实际上,即使是成人,在过高分压的氧气环境中,也会发生氧中毒。

比如,在正常大气压下,如果氧气的浓度达到50%,成人的细胞组织都将受到损害;又比如,潜水员在深50米的海水下作业时,由于氧分压太高,从而也可导致氧中毒。

1%至2%通过呼吸进体内的氧气会被转化成活性氧,使用日用品、食品添加物、化妆品、农药、药剂等化学物质时,紫外线照射后、吸烟时,受到游戏机、手机、电视机等各种电子仪器的电磁波辐射时,过量饮酒,体内有感染及炎症时,激烈运动及吸入大量高浓度的氧气时,放射线照射时,还有过度的精神压力及刺激等都会产生更多的活性氧。

被切开的苹果放着,会变红,这是氧导致的苹果“生锈”;许多食品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质。

这还是因为氧引起“生锈”氧化;金属生锈也是因为氧气。

人类的衰老、生病也一样,是由于活性氧导致作为最重要发动机的线粒体以及DNA、细胞膜处于生锈状态。

3、激活人体大道基因,促进人体细胞活性化、健美化、年轻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

千古之谜:老子在《道德经》里暗藏一套养生功法远超九阳真经《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我们看看从古到今历来人们对这段话的解释:[译文]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

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

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这是人们从哲学或者文学角度理解道德经,所以千古以来一直错误理解这段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话。

我在解释这段话之前,先简单讲一个不少史书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老子在周朝首都洛阳,当一个管理朝廷图书馆的小官。

当时周朝日渐衰落,诸侯都不把周天子当回事,所谓周朝名存实亡。

周天子控制的地盘,其实只有洛阳城那么大。

老子眼看周朝没落,就离开洛阳,往西朝秦国方向走去,路过武关,被把守武关的首领,尹喜拦住。

尹喜虽然是个武将,但是也学富五车。

史书记载说,尹喜夜观天象,发现紫气从东方而来,化为龙形,滚滚三万里。

所以知道有圣人要经过。

这个神奇的过程不描述了,总之尹喜成功地把老子等到,奉为上宾,听说他要归隐,就苦劝老子:老师您如此渊博多智,何不留下点东西给世人?弟子情愿为老师把您的作品,传播到天下。

老子深感其诚,所以住了三个月,流下了五千言。

尹喜是第一个读到《道德经》的人,书成后,尹喜每日和老子形影不离,把书中不懂的随时请教,三日后,老子骑青牛,飘然西去化胡,无影无踪。

史书上说,尹喜捧着道德经如痴如醉阅读,老子走后没多久,尹喜把妻儿老小用车送回老家,自己把官印挂在武关上,带着《道德经》悄然离去。

显然尹喜没有去传播老子的这本书,他抛妻离子,舍去高官厚禄,一个人南下,从武关走到湖北武当山时,觉得这个地方人少幽静,就留下来搭了个窝棚修炼。

尹喜就是武当的祖师。

只是道德经我读了二十年,上千遍是有的。

我看不出来里面有什么能叫尹喜舍去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去当有了上顿没下顿的修行者。

你想啊,除了当神仙,还有什么比妻妾成群,权倾天下能让人类着迷的?后来修炼道家内丹功,豁然开朗,原来道德经里面有六章,暗藏了阴阳化合生生不息的功法,其神奇之处,绝对不亚于金大侠杜撰的九阴真经和九阳神功。

神秘的老子按摩法详细图解

神秘的老子按摩法详细图解

神秘的老子按摩法详细图解老子按摩法始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按摩法》。

孙思邈公元六五二年撰成《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在该书卷二十七“养性”里,对养生保健颇有研究,他至少活到一百零一岁,有人认为活到一百七十多岁。

他收集了前人养成生经验和方法,包括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房室术生等,几乎囊括了传统养生学的内容。

并阐述已见,发展了养生学说,他提倡吐故纳新的“静功”与熊经鸱顾的“动功”相结合,注意日常生活规律、适度,认为饮食、起居、情志、房室皆有学问,把养生锻炼与老年病康复相结合,使养生学成为一门有理论、有经验的科学。

图6.1 两手按住大腿,上体向左右扭动二十一遍。

(原文为两手捺髀左右捩身三七遍)。

图6.2 两手按住大腿,向左右扭肩十四次。

图6.3 两手抱住头项,向左右扭腰十四次。

图6.4 向左右摇头十四次。

图6.5 一手抱头,一手托膝弯成三折状,左右相同。

图6.6 两手托头向上三次。

图6.7 一手托住头项,一手托住膝外侧,并由下向上扳三次,左右相同。

图6.8 两手扳头向下俯三次,然后顿足。

图6.9 两手相捉,一手引另一手从头上过,左右各三次。

图6.10 两手相叉,掌心向胸,收回;然后反转向胸,连收回三次。

图6.11 右手曲腕,捶肋,左手挽引右肘,两手交换动作,各做三次。

图6.12 两手先由左右两侧往中间挽引,然后由前后往身体拔牵,各做三次。

图6.13 伸开手指,挽引头项(颈部),向左、右侧各三遍。

图6.14 翻转左手,掌心按右膝上;右手挽引左肘,然后按在左手上,两手相叠。

左右交换动作,各做三次。

(反手着膝手挽肘复手着膝上左右亦三遍)图6.15 左手向上而下按摸右肩,左右相同。

图6.16 两手握虚拳,向前捶击出三次。

(两手空拳筑三遍)图6.17 两手掌心向外振动三次,向内振动三次,向下振亦三次。

图6.18 两手相叉,来回搅动腕关节,左右各七次。

[[18]]图6.19 磨擦、扭动十指三次。

老子养生秘字诀

老子养生秘字诀

老子养生秘字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对于养生保健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老子养生秘字诀,希望对你有用!老子养生秘诀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

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

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

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老子与养生文化

老子与养生文化
《老子》与养生文化
《老子》不是一部养生书,但是却包含着 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 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
1.《老子》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 (1) “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2) “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 (3) 养生方法 2.“道法自然”与四时养生法 (1) 四时养生法 (2) 十二时辰养生法 3.元神论与气功养生
“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从人的角度看,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①人应当取法天地之自然,体现“天人合
一” ; ②人应当取法人性之自然,体现人的本性自然。
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遵循的根本法则,也 是人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
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应当修道讲德,取法 自然。
老子“守柔”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守柔曰强”(52章),“柔弱胜刚强” (36章),养生之道应守住柔弱,才能保持 旺盛的生命力,才是真正的刚强。
否则,恃强好胜,就是违背自然之道,会 早衰死亡。即“坚强者死之徒”(76章),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55 章)。
后世养生家在精神修养,体育锻炼,药食 护身,气功炼养等方面提倡柔和,适中, 反对强硬,过分,体现的就是守柔的思想。
抱“一”养生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章) 从养生角度看,此“一”可理解为元气。 只有抱一,守住元气,才能健康长寿。 后世养生家视元气为“一”,称守元气为
“守一”。
如《元气论》认为:
元气是生命之根,人要获得长久之寿, 应当“清净守一”、“抱一守虚”
道教的修炼养生术也强调“守一”的养生 方法。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命都始于虚静而又归于 虚静。
因此,生命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修身养性 应当出了以静养生的方法,即虚 极静笃的摄生养神的妙法。

养生秘旨

养生秘旨

孙真人卫生歌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父母遗体宜宝之,“洪范”五福寿为最。

卫生且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生须戒性,火不发兮心自定,木能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贪欲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劳形散却中和气,更仗何因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冬吹肺肾宁,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日增辛宜减苦,秋来辛减略加酸,季月少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能调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唯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心旺肾衰色宜避,养肾固精当节制,常令肾实不虚空,自然强健无忧虑。

大饱伤脾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饥餐渴饮莫太过,免致膨伤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自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平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来点茶,分明引贼入人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后受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风中,风入五内成灾咎。

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终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反伤身,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荣枯病渐侵。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大,急宜端肃畏天威,静坐澄心须谨戒。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萦绊几时休,放宽些子留余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晨夕焚香频告解,身安寿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养生秘旨可惜歌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里生,一点既出颜色枯,百神泣送真阳去。

关于《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关于《老子养生学秘字谱》

关于《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昨日随听松上新浪UC的中国书法在线听讲,看他给我写了老子养生经的第一句话,听他不无遗憾的说可惜记得不全面了,音义也都不晓得了,我说没关系,手头正好就有这样一本书呢,可以送给他.他颇有些不好夺人所爱,而我也有些许不舍呢,因为那本书是别人提了赠言专门送给我的呀.这个"别人"是我们铜川市原政协主席胡克禹先生,他历时两年多收集整理编写成<<老子养生学秘字谱>>,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亳州老君碑文、碑序、一字三解、注解、补遗、白话解和碑文考.碑文实则老子五十六字养生秘诀:胡克禹先生的<<老子养生学秘字谱>>一书,受到道教界和武术界许多名人的高度重视,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先生为他题写了书名,中国道协副会长、陕西道协会会长、周至楼观台道长任法融先生写了序言,并不惜巨资于1998年将书中内容刻成15块碑石立于楼观台碑廊内,以飨后人。

各位看官若有来陕西旅游的,不妨一往。

小溪不懂太极,得到这本书颇有些际遇。

小溪2000年本科论文答辩的指导老师是西北大学唐宋文学史研究教授韩理洲先生,他慕名铜川孙思邈故里药王山上南北朝摩崖石刻前来一观。

说起曾在楼观台会场与胡克禹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我们便约了胡先生一同奔赴药王山。

才知道胡先生曾任该地父母官,对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对外宣传药王山作出了很大努力。

当然他也成为三人中的导游了。

小溪叹服他对每块石碑都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敬佩碌碌官场难得此人虚怀笃学,而他也称赞小溪年届三十学习古文的雅兴,一高兴就答应送著作给小溪了。

后来果然郑重题字,委托小溪老公将这本书送达小溪手中。

所以,小溪就写文字于此给听松了解书中内容,不能把书给他了,不好意思。

下面就挨个儿介绍碑文音义。

视频拍照效果太差,那些会意的合体字又不是可以打的出来的,所以只好编号介绍了。

右起从上往下共56个字:1.左"身"右繁体字"宝"组成;2.左"身"右"丹"组成;3.上"丙"下"火"组成;4.左"木"右"上石下土"组成;5.上"命"下"心"组成;6.左"千"右繁体字"万"组成;7.上"左自右家"下"水"组成.这七个字就是第一句内容了,音为:"育炉烧炼延年乐";8.左"正"右繁体字"真"组成;9.左"单立人"右"上道下寸"组成;10.左"单立人"右"上法下心"组成;11.左"至"右"成"组成;12.左"三点水"右"上天下井"组成;13.左"单立人"右"上在下内"组成;14.半包围结构,"九"字底上坐"真";第二句音为:"真道行修益寿丹";15.左"口"右"虎字头下含命"(换"虎"字里的"几"为"命"字);16.左"单立人"右"上七下天"组成;17.左"口"右"虎字头含令";18.上"天"下"本"组成;19.全包围结构,"方框"含"无字多一点","点"在"无"字第二横左上位;20.上"大"下"亭"组成;21."层"字以"元"替换"云"字即成;第三句音为:"呼去吸来吸由我";22.左"身"右"真"组成;23.上"天"下"硬耳朵"组成;24.左"君"右"上玄下火"组成;25.左"三点水"右"上屯下火"组成;26.全包围结构,"方框"里是"神"字;27.左"足"右"了"组成;28.从上往下三字叠起:"入鹿土"组成'第四句音为:"性空心灭本无看";29.左"竖心"右"上守下心"组成;30.左"上身下心"右"光"组成;31.左中右结构,"单立人""同"弗"组成;32.上"四"下"左肖右光"组成;33."骢"字换"马"为"月"即成;34.上"幻"下"京"组成;35.上"木"下"非"组成;第五句音为:"寂照可欢忘幻我";36.左"虚"右繁体字"觉"组成;37.上繁体字"观"下"心"组成;38.左"生"右"上亡下女"组成;39.上"泯"下"心"组成;40."寂"字去"点"换"朋"即成;41.上"法"下"空"组成;42.全包围结构,"方框"里面"眼"字组成;第六句音为:"为见生前体自然";43.上"地"下"元"组成;44.左"单立人"右"上母下了"组成;45.三个"天"呈品字结构;46.四个"天"方正排列成字;47.四个"日"方正排列成字;48.四个"月"方正排列成字;49.左"木"右上中下结构,上"金"中"左水右火"下"土"成字; 第七句音为:"铅汞交接神丹就";50.两个"天"呈上下结构;51.繁体字"门"里面为"亚"字;52.三个"三"呈品字结构;53.三个"原"呈品字结构;54."女"字底上面三个"男"字并排成字;55.四个"牛"方正排列成字;56.三个繁体字"无"呈品字结构.第八句音为:"乾坤明原系群仙".至于一字三解,小溪不再续写,实在是需要抄录全书呀,不胜烦劳,呵呵.若读了以上觉得有趣,小溪可以复印成册赠予.只如上56字,尚需要费力书写成字端详,但愿对喜好书法的听松有益.来日再做交流即可.再读此书,对胡克禹先生不胜崇敬,仅仅这番考证不知花了他多少时间精力呢,小溪自愧弗如.仅以此文权作对韩理洲教授和胡克禹先生的怀念和敬重!与听松共勉!。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

《养生秘录》养生秘录養生祕錄經名:養生祕錄。

一卷。

不署編人,當出於元代。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玄部眾術類。

養生祕錄 玉溪子丹房語錄心凝曰神,凝神歸氣以鍊丹;情復乎性,復性歸根以養命。

還丹之本,鉛汞而已。

元精為命之根,寶元精而真鉛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嗇元精而真汞自產。

是知固精以養氣,固氣以養神。

鉛汞有時而相投,駐息綿綿而成火候;真氣無刻不相聚,忘念久久而成金丹。

若真鉛走而真汞枯,元神散而元精竭,欲求返還,不亦難乎!非遇志人,勿輕傳授,保而重之!祕之! 口訣外陰陽往來則外藥也,內坎離輻輳則內樂也,外有作用,內則自然,精氣神之用有二,其體則一。

以外藥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氣更要細細,至於無息,思慮之神,貴在乎安靜。

以內藥言之,鍊精鍊元精,抽坎中之元陽也。

元精固,則交合之精自不泄矣,鍊氣鍊元氣,補離中之元陰也。

元氣住,則呼吸之氣自不出入。

鍊神鍊元神也,坎離合體,成乾也,元神凝則思慮之神泰定。

其上更有鍊虛一者,非易輕言,貴在默會心通可也。

勉旎!勉旃! 玉虛子宜春心訣三千六百法,養命數千家,率皆旁門小法,無非曲徑。

僕閱歷叅同僅三十載,作《規中圖》十二字訣,用傳學道君子。

以正心誠意為中心柱子,處中以制外,以熙和中和、斂靜斂肅八字為輔,調御四時,由外以應中。

上合天心,中稽人事,默符造化,順軌陰陽,外法五行,內理五臟,以為日月循環無端,不施為,不存想,晏然大定,以總元機。

但要絕嗜慾,定心氣,省思慮,節飲食,調鼻息,警昏睡,惶視聽,養天和於四威儀四聰合,自然之妙,別無繁難也。

已立鄞鄂者,以是契符火,養聖胎。

未立鄞鄂者,以是益元氣,養精神,為立鄞鄂之漸。

至於虛耗損失,疾病交攻,則以是驅疾固元,為補益延年,養命之術,可謂簡易法門矣!宋咸淳己巳歲下元節,宜春玉溪子李公明序。

規中圖規中者,如居一規之中,如大圓鏡之一我。

但正心誠意為主,為中心柱子。

當萬慮俱泯之時,真人出現,如魚躍深淵,游泳自樂,而不離方寸是也。

_老子_哲学思想_中医养生学的精髓

_老子_哲学思想_中医养生学的精髓

u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5老子6)))u 朱伟常司马迁5史记6记载,老子是一位160的隐君子(5老庄申韩列传6)。

5庄子6经0,能防卫其生,令合于道。

他主张/以人物利害相撄0,从而使心身泰然。

离天性,5庄子6云:/一而不变,为外物所撄,在老子5道德经6中,玄言妙旨,一、圣人病病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地说明了/不病0和/病病0的关系。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这一观点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说:/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斗而铸兵,不亦晚乎?0此可知,老子关于圣人/病病0的论说,预防思想的渊源所在。

二、恬为上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0,以这样理解,凡合乎道,事0,凡/无为之事0都可为之,为0。

如此看来,其所谓/无为0理解则乃是完全积极的。

因之,古代医学家根据老子之道,恬之能,以欲快志于虚无之守,人之治身也0(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立了/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提倡/虚无0、/恬0,以之治身防病,不为0。

虚静无欲的意思。

,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蔚无为思想,对立身处世和防身,老子直言不讳0(5老庄申韩列传6)作,多少该使孔丘有所醒悟0,法自然就是/为无为之事0。

他,不道早已。

0又说:/人之,即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与,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游乐奇货对人危害之深。

然,历来如此,在当今更,更不提倡禁欲,美、安、乐,当然是知足常是以志闲而少欲,,各从其欲,0无疑,这也是老子的修,而是告诫人们要他以设问的形式议论说:/名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5吕氏春秋#贵生6曾0,喻其得不偿失。

吕氏的5贵其所谓/贵生0也就是厚养其生,将老子的这段哲言与5吕氏春这对老子有着重要影响。

5老子6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神之谓得一。

0同时还进一步指出:/洁白。

0(5论人6)那末,吕氏所说的/一0一0便是/道0,所谓/道也者,强为之名,即老子的自然之道。

养生秘录(全集)

养生秘录(全集)

养生秘录(全集)心凝曰神,凝神归气以炼丹;情复乎性,复性归根以养命。

还丹之本,铅汞而已。

元精为命之根,宝元精而真铅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啬元精而真汞自产。

是知固精以养气,固气以养神。

铅汞有时而相投,驻息绵绵而成火候;真气无刻不相聚,忘念久久而成金丹。

若真铅走而真汞枯,元神散而元精竭,欲求返还,不亦难乎!非遇志人,勿轻传授,保而重之!秘之!口诀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则内乐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

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细细,至於无息,思虑之神,贵在乎安静。

以内药言之,炼精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

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矣,炼气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

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

炼神炼元神也,坎离合体,成乾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

其上更有炼虚一者,非易轻言,贵在默会心通可也。

勉旎!勉旃!玉虚子宜春心诀三千六百法,养命数千家,率皆旁门小法,无非曲径。

仆阅历参同仅三十载,作《规中图》十二字诀,用传学道君子。

以正心诚意为中心柱子,处中以制外,以熙和中和、敛静敛肃八字为辅,调御四时,由外以应中。

上合天心,中稽人事,默符造化,顺轨阴阳,外法五行,内理五脏,以为日月循环无端,不施为,不存想,晏然大定,以总元机。

但要绝嗜欲,定心气,省思虑,节饮食,调鼻息,警昏睡,惶视听,养天和於四威仪四聪合,自然之妙,别无繁难也。

已立鄞鄂者,以是契符火,养圣胎。

未立鄞鄂者,以是益元气,养精神,为立鄞鄂之渐。

至於虚耗损失,疾病交攻,则以是驱疾固元,为补益延年,养命之术,可谓简易法门矣!宋咸淳己巳岁下元节,宜春玉溪子李公明序。

规中图规中者,如居一规之中,如大圆镜之一我。

但正心诚意为主,为中心柱子。

当万虑俱泯之时,真人出现,如鱼跃深渊,游泳自乐,而不离方寸是也。

喜怒哀乐未发,当此时,可以居规中游泳,而潜御四时,以正造化。

四威仪中,不可失节焉!物来则应,应过复归於中,绝不可动着中心柱子。

养生秘旨-第4章

养生秘旨-第4章

第4章积气生精<篇名>丹阳祖师回阳固本十六锭金诀属性:一升便提,气气归脐,一降便咽,水火相见。

凡修养家,以鼻为天门,以口为地户,地户常闭。

天门常开,故此法只以鼻息为候。

遇鼻入息曰吸,即便升气,将下部前后着力一提,气气归脐也。

遇鼻出息曰降,即便放身自在,徐徐出气,咽津一口,然有声,亦以意存送于脐中,乃是一降便咽,水火相见也。

盖脐中乃真元所聚之处,真气悉藏于此,原胎息之所也,凡咽纳之际,若有津液,尤为妙也。

一升一降,使气相会,心肾相合,水火相见,所以谓炼成离女液,咽尽坎男精也。

如此行之,不计度数,不拘时候,要行即行,要止即止,一身之后,脐轮火炽,两肾汤煎,腹中气转,如雷之鸣,小便渐减,久而百病皆除,延年益寿矣。

<篇名>积气生精属性:积气生精,不外神气相守之功,虽功同而用则异也。

凡精不足者,与欲开关者,俱宜用积气生精之功。

凡神气不足者,与开关后者,俱宜用神气相守之功,若人于酒色财气、思虑过度,耗其精神者,丹田空虚,下元虚冷无力,入房易败,种子不结不射,宜于玄关行真息升降。

于子后午前,或食少腹虚之际,运机用息,内联呼吸,每于此玄关升呼降吸,为一息,俱会于命蒂之处。

行真息即生真气,有真气即生真精,是积息正所谓积气也,积气正所谓生精也。

何也?真息乃气之阖辟,真气乃精之父母,故炼士欲积气生精;须于积息中求之,每节积三十息,咽津一口,共积至十二节,以合周天一年三百六十日之数,数完自觉气满精生矣。

行旬日功,禁欲节劳,保守精气,自有奇验。

久久行之,则精气生旺,诸病不生,开关之功全赖于此。

凡一节三十息完,生华池神水一满兑,是验也。

若津液不生,功夫不到,必须另为。

<篇名>炼精化气属性:夫炼精化气,乃逆行法也。

欲知仙凡之隔,当知顺逆之分。

经曰∶顺则成人,逆则成仙是也。

顺行则致一身之气化而为精,是以阳变阴,乃成人之道也。

凡人有所感触而兴起者,或交感忍而不泄,或梦觉交而未遗,犯此者,精虽未∶泄,然念头驰动,而流珠便欲去人,其精己离各脏腑,奔出于肾,凝聚于阴跷、会阴等处矣。

养生秘旨-第3章

养生秘旨-第3章

第3章产药川源论<篇名>产药川源论属性:元精生于肾,仙家借肾府为发生之地,不是用肾,乃向肾中作用。

此肾为产药川源也。

人或不知,即谓两肾中间别有一穴,真阳伏藏于内,修丹但用真火,逼出这点真阳以为用耳。

岂知身中所有,皆后天渣滓之物,仙家不用。

若果有元气伏于一穴之内,亦是渣滓矣。

故经曰∶水者,大丹之根源也。

天一生水,其位在北,其卦为坎,乃吾身药物所产之处也。

夫元精生于肾,使非静翕则不能生,故作丹必心气下交于肾,肾含受而翕聚之,然后能成变化而生元精也。

心气下交,只是凝神入气穴耳。

凝者非凝聚也,夫神至灵至妙,潜天潜地,如何凝聚得?但息念而返神,神返于心而不外驰,则气亦返于身,渐渐沉入于气穴矣。

气果有穴乎?葆真子曰∶人之元阳真气,散于四肢百骸之间,为视听言动之用,岂有区区藏伏一穴之理?若指一处而注想之,终必成疾,修丹者不可泥于凝神入气穴之言也。

此金丹大道,唯借肾为发生之地,以其为气之会、故曰气海;以其深而在下,故曰气穴;以其为金华所生,故曰华也。

作丹只要气沉到此处,非用魂注想之谓也。

元太虚曰∶凝神入气穴之法无他,只是收视返听、回光内照而已。

夫回光内照,非执着所在而用意观照之也,不过静虚以返神于内。

其实观无所观,照无所照,而亦未尝不观照也。

下手之功何如?诀曰∶专处致柔,在乎忘情识。

忘情识之捷,在乎心息相根据。

心息相根据。

则情识不期忘而自忘矣。

是息也,出入有声谓之纵,出入不尽谓之滞,往来频促谓之喘,不纵不滞不喘,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庶乎心息相根据自然矣。

然舍“调”之一字,其奚以?或上机之士,但觉念起,即用调息,略照一照,无念即止,不可太着意也。

如以意照之,则累照者多矣,又须加一忘字。

盖忘与照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照;当照之时,纤尘不染,未尝不忘,其忘乃真照也。

或有随照而昏散者,因平日千思万虑,纷扰之甚,宅无一主,一旦骤然收拾,把持不定,故随照随乱也。

治之如何?才觉妄动,即融妄归真,归之岂外于忘照这些工夫耶?此正动静之机,神一出即收回之说尽矣。

养生秘旨8

养生秘旨8

养生秘旨8《太上玄镜》曰∶纯一陽一上升者谓之气,纯一陰一下降者谓之液,气液相交于骨脉之间谓之髓,相交于膀一胱之外谓之一精一。

心气在肝,肝一精一不固,目眩无光;心气在肺,肺一精一不固,肌肉瘦弱;心气在肾,肾一精一不固,神气减少;心气在脾,脾一精一不固,齿发浮落。

五脏之中,肾为一精一枢,心为气管,真一精一在肾,余一精一自还、下曰∶真气在心,余气自归元府。

吕祖师曰∶一精一养灵根气养神,此真真外更无真,神仙不肯分明说,迷了千千万万人。

又曰∶二八佳人一体似酥,腰间佩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彭祖曰∶可惜可惜真可惜,自家有宝人不识,将来送于粉骷髅,却向人间买秋石。

又仙真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神丹都谩说,总有斑龙顶上珠,难补玉堂关下阙。

寥一陽一师曰∶夫人身中元气,日日发生,只为不知保养,故被二邪侵削。

何为二邪?风寒暑湿之邪,喜怒哀乐之邪,日夜攻伐,所以元气耗竭,遂至于亡。

真一人知道保命,在留得元气住,故敢人升元一精一、保元气,合做一处,至坚至固,不耗不散,禁得二邪侵伐,然后能长生久视。

施肩吾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能知行气主,便可作仙人。

谭紫霄曰∶神犹母也,气犹子也,以神及气,如以母召子,孰敢不至?刘赤脚曰∶神气自然,如子母相一爱一,只为尘情相隔,不能相见,若去了一分尘情,即有一分升降。

李清庵曰∶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到这里一精一自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

丘长春曰∶修行须要三全。

戒思虑,神全;戒言语,气全;戒色一欲,一精一全。

又要三满∶神满,不思睡∶气满,不思食;一精一满,不思欲。

或问∶前修格言既闻命矣,下手之工夫若何?曰∶顾人之用力何如耳。

吾之所以谆谆于惜一精一者,盖以色心易动,欲一火难禁,情念一兴,一精一离肾府,或随溺而出,或流一溢于外,岂必交感而后泄哉?故曰∶有感于中,必摇其一精一。

此古人避色如避仇之说也。

是当于欲动之时,急转念头,即行调息之法,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内有所事,则欲亦可回,始虽强制,久则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养生学秘字谱河南毫州老君碑碑文育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毫州老君碑文白话解育炉烧炼延年药——此句是八句养生诀中的首句,全句之意是:人人都想延年益寿,实际上[延年之药]这个对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根本无须外求,自己本身就有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自家水],人体自身产生的津液,人们自身就有最好的炼丹药之炉,可以烧炼出延年之药。

这一句重点在[烧炼]二字,它实际上说的是道家的炼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讲的是水升火降,阴阳易位、腹实胸宽,道教所说的即上实下虚,火在上面水在下,练道家功法后,则成腹实胸虚,水升火降,阴阳易位,把正常人的阴在下阳在上,炼成阳在下而阴在上,按后天文王八卦方位来说:水属坎,按方位为正北方,按阴阳说属阴。

火属离,在方位为正南,按阴阳学属阳,水升火降就会形成阴阳易位,坎上离下,水火相济,离火烧煮坎水,因此就有道书中[烧炼]的说法,更有[丹炉]、[丹鼎]、等名称,这是以外物拟人体,都是寓意,是天机不可泄漏的养生术,并不是真有炼丹之炉,而是以物拟人,按照道家的这种炼功方法,长期修炼,就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道行修益寿丹——本句的[益寿丹]与上句的[延年药]相对应,全句的意思是按照正确的练功方法下苦功夫久修久炼,就能练出益寿之丹。

[真道]就是练功修道的正确方法或固有的内在规律;[行修]就是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行]由[人、法、心]三字组成,意指教人们心上常存着法,这个法就是师传的道法,据说道教有三千六百法门,只要修炼一种,至心诚意修炼均能成正果,所以[修]字为[至、成]二字的组合。

[益寿丹]的益字由[天、井、水]三字组成,意为天井之水[腹实胸虚],口中上腭津液如同天井之水,渊源不断,人们如能将这种津液常咽之,尤如天降甘露,滋润百骸,就可以炼出延年益寿的真丹。

[寿]为[人、在、内]三字组成,长寿之法在人内,在人的自身,不在外部,法身残志不残不生不滅,即可长寿,[丹]为[九真]组成,比喻练功长久,道教《丹经》说的三千功满,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当然这里的九,不能单纯理解为九年或九次,确切的说,九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的修炼才能结丹,比如炼金,次数越多,纯度越高。

呼去吸来息由我——这一句讲的是道教练功的呼吸方法,而呼吸的方法正确与否,呼吸层次的深浅程度,是养生长寿的关键环节,也是道教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按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庞大系统,人体有三大呼吸功能,也可以说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自然呼吸法]。

就是平常人的呼吸方法,即:肺呼吸法,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中不停进行交换,途经气管和支气管,在口鼻中出入往来,这种方法叫[外呼吸法]。

第二种是[腹式呼吸法]。

这种方法腹式呼吸是道教气功中呼吸调整的基本方法。

腹工呼吸又分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的两种类型。

腹式顺呼吸在吸气时,下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下腹部暂暂缩回原位,稍呈下凹;腹式逆呼吸则相反,吸气的腹部凹进,呼气时腹部隆起,呼吸连绵不断,在呼吸时,思想集中在小腹部,呼吸随着小腹一起一伏,这种呼吸方法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一方面通过横隔肌升降来扩大或缩小肺部的体积容量,可以吸取更多地新鲜空气,推动体内的气化过程,另一方面,横隔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胸腔、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

同时,随着横隔肌的一升一降,也使胸腹腔的压力一张一弛,极有利于扒动胸腹腔内动脉和静脉的血液输送和回流,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清升浊降,气归丹田。

第三种是[胎息法]也叫体呼吸法。

这是更高层次的呼吸方法,它基本上不用口鼻呼吸,而是入静之后的丹田呼吸,百会呼吸,命门呼吸,足跟呼吸,汗毛孔呼吸等,也就是全身的体呼吸,气功中的通小周天、大周天实际是呼吸层次的提高。

所以,本句[呼去]的[呼]是虚字头,下面一个命字,乃是把呼了的真气降至丹田命宫,去字是[化天]二字的组合,就是用阴火去化地中天,成为阴中真阳。

[吸来]的吸字则是虚字头下面一个[令]字,意为虚灵吸回真气到丹田,信乎元帅发号施令,令一阳返本,[来]为[天本]二字组合,天为阳,天上的阳气来复本位,天落本即是回的意思,[息由我]的息,是用真息,而不是口鼻呼吸,所以[息]由[口无]二字组成,就是不用口来呼吸,[由]为[大享]指久而运用此种呼吸方法,周身大通,不通不由我。

[我]为[尸、元]二字组成炼到一定程度,抛弃真身,练就清虚法身,才是真我。

性空心滅本无看——炼功就是修身养性,炼成真身为性,因此,[性]字就是[真身]二字的组合,炼油到无为之时,不修也是修,不养也是养,炼到无形无象的地步,就是[性空],[空]字是天下有两画,一竖一弯,意味着阴阳二气,性命会合,乾坤贯满,似乎顶天立地。

[心滅]的[心]字,是[君、玄、火],三个字组合而成,君指人心,人心为正们,好比一国之君,[心]字四画属火性,[玄]应乎北极玄武大帝,在方位属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水在火之上,就是以水制火,镇压邪火莫起,把备心之火用水屯住,炼至水长虹火降,阴阳易位,坎离颠倒,这种备心之炎自然滅矣,形成先天滅后天,无象滅有象,这就是心滅,所以[滅]字由[水、屯、火]三个字组合而成。

就是要把那种好高好胜,好勇好猛,好占便宜,好出人头地的火性真正炼下去,能够随时随地立于低凹之处,就达到[心滅]的要求。

[本无看]的[本]由[口神]组成,意为收神制心,心不外驰,做到任何时候,心不动,意不摇,念不邪,[无]是由[足、了]二字组成,也就是知足常乐,无可贪之事,如能炼到无欲无为的地步,然后再看人间的红尘世事,就不会贪恋人间的名利酒色和权位,修到此地,就可以算是知天之人了。

所以,[看]由[入尘]二字组合而成。

寂照可欢忘幻我——全句的意思是,人们按道教的功法,修到返本之初,就会形成息息可放光华,就会去掉十恶八邪,忘掉世情幻景,成为真正的[我]。

[寂]字为[守、一、心]三字的组合,[照]为[息光]二字组成,[寂照]就是人修到返本之初,内丹结就,再加外功培,练到打通周天,掌握胎息之法,就会形成黑夜光照、暗室明亮,丹田发光,息息可放光华。

[可]是[人、同、佛]三个字的合体字,[欢]是[四、肖、光、光]的组合,[可欢]的意思是人修炼到身体内部大丹结就,与费同体的时候,继续甘练,必然四肖皆放光华,喜悦常放。

正常人的[七情音欲,细滑欲,人想欲],[十恶][口有四恶、绮、语、忘、言,心有[三色、耳听声、鼻闻香、舌贪味,心生妄想,意追邪情,脚行邪地,手乱举动],要得真道法,求得真我,就要取掉十恶、八邪,所以[忘幻我]的[我]字为[ ]是[十、八、非]三字的组合体,把这些世情幻景景全部忘得无影无踪,才能成为真正的我。

为见生前体自然——本句的意思是:人们修道炼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恢复生前的那种本来面目。

[为]是[虚、觉]二字的组合体,[见]是[观、心]二字的组合体,[为见]二字的意思,要想做到既虚又灵,就得虔心苦学苦炼,才能有识见,才能觉悟出其中的道理,[见]者[观心]就是观看自己所在之处,收住身心不放,自能明道心。

人的[生前]是个什么样子?人未生之前,在母胎之内,为先天乾坤本体,气息闭,口鼻不通却不死,随母呼吸,实际上用的丹田呼吸,所以,[生]者,由[生、亡、女]三字组合而成,意为亡体投母又生;而[前]是[水、民、心]三字组合,指人生前水火既济,水在上、火在下,坎上离下,后天的修道炼功就是要返回先天之象。

而[民]为四民,即:眼、耳、鼻、口,先天胎息为君,后天眼、耳、鼻、口呼吸为民。

[体自然的[体]是[两月就是且之又阴,寂为静,静也属阴,审意阴极阳生,[自]为[法空]意为守住玄穷,动静有应,憨心社区规划地戒,即可保体还真,[然]为口眼相闭,鹤桥高架[舌]抵上腭]定光守玄,一意归中,这三个字讲的都不得是炼功的方法和途径。

铅汞交接神丹就——此句讲提阴阳会合之理,阴阳交媾生化不已,然而阴阳必须有时,方能结丹,四阴四阳,形成八卦之数,五行俱全。

开句的铅汞指的就是阴阳,铅为水口之金,由[地、元]二字组成,应为阴,汞字由[心、母、子]三字组成,子时阳生,木又克金,阴阳四天必[接],此为人间俗自然生化之理,也是阴阳交媾的法则,阴阳交媾即可结成神丹],[四日]为神,[四月]为丹,[四日]为四旧,[四月]为四阴,总体构成四阴四阳,四阴四阳又构八卦之象,五行之体,因此,[就]字为[金、木、火、水、土]的五个字组合而成。

乾坤明原系群仙——此句的意思是,凡修道之人,须从无极入手,离坎作用,水升火降,生克冶化,阴阳消长,然后又将修成的乾坤之象炼油成混沌一团,无阴无阳一派清虚,练到这个地步,就明白了三在,快乐无边,小德川流,汇成大德之海,不论是道家的三千六百法门,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万法归一,都不外乎为阴阳动静。

乾坤二字,[乾]为天上之天,乃是修真人所居之地;[坤]者,门闪有个亚字,即为虚室雅静之意;三三三为明,即明白九穷,九为老阳之数,九为最大;[三原]为原,意即三教之根源,[儒、佛、道];系群仙的[系的[系]字为[三男一女]乃是无极之母,原为老阴,凡真正成佛、成仙、成圣之人,总不离无极天尊,祖穷之穴为无极之要,太极之母,如能系之,无不相随,[系]字上有三男,意味着精、气、神三阳,[群]者四个牛字组成,四大性牛是指眼、耳、鼻、口,后跟八万四千小性牛,应指人身所有的汗毛细孔均通,也就是学会胎息之法,即算达到三无的境地,[三无]为仙,自是成仙成佛之人,可谓大道成仙。

归纳上述八句,养生长寿之法可概括为:第一,养生长寿在己不在人,在内不在外,全靠自身虔心修炼。

第二,养生贵在入静,入静为气功的秘中之秘。

第三,强调[胎息法],即下决心改变正常人呼吸方法。

第四,养生长寿应排除各种私欲妄念冰受七情六欲之扰。

第五,无极、太极,阴阳学说是立论之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