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控制实验(实验一)
广工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实验实验一金属箔应变片及转换电路性能实验项目名称:金属箔应变片及转换电路性能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设计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片的测试原理和应用领域;2、掌握应变片测试方法及典型转换电路原理;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掌握获得传感器静态性能特性指标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观察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结构,贴片方式以及桥接方式;2、测量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3、比较应变片不同桥接方式对电桥输出结果的影响;4、进行实验前,先预习附录一“CYS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仪使用指南”,了解该设备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CYS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仪本次实验所用模块包括:①悬臂梁及金属箔式应变片;②电桥模块;③差动放大器;④直流稳压电源(±4V档);⑤测微头;⑥毫伏表。
2、导线若干3、万用表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实验原理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使用应变片进行测试时,首先要将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到测试体表面。
当被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敏感栅也同时变形,其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之后,再通过测量转换电路,将电阻值变化转换成电压输出信号显示。
直流电桥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测转换电路。
当电桥的相对臂电阻阻止乘积相等时,电桥平衡,此时电桥输出电压为零。
若设电桥桥臂四个电阻的初始值分别为:R1=R2=R3=R4=R,当测试体表面发生形变,则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R1、△R2/R2、△R3/R3、△R4/R4。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可组成半桥单臂电桥,则有U0=U4△RR;当使用两个应变片差动联接,组成半桥双臂电桥,则有U0=U2△RR;而四个应变片组成全桥形式,则输出电压为U0=U△RR。
由此可见,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全臂电桥的灵敏度是依次增大的。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验证说明箔式应变片组成半桥单臂,半桥双臂电桥和全桥的原理及工作性能。
传感器的认识实验报告(一)
传感器的认识实验报告(一)传感器的认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领域•实际运用传感器,了解其检测物理量和读取数据的方法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将传感器与电路连接好2.使用实验工具进行数据读取和实验记录3.测量感光极板的亮度,并记录数据4.测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记录数据5.测量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并记录数据实验原理传感器是指可以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感受材料对于被测参数的敏感性来测量所要求的物理量。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传感器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数据,感光极板的亮度为690 cd/m^2,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为26℃,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为0.02 m/s^2。
应用领域传感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室温,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光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灯的亮度•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车辆安全系统,检测车辆行驶状态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了使用传感器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对于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传感器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验使用传感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传感器的选型要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进行选择2.使用传感器前,需要了解传感器的使用说明,并保证传感器与电路连接良好3.实验数据的精确性要求很高,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稳定,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总结传感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于传感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意识到传感器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在日后的实践中需要继续探索其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提高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传感器实验报告1
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一Pt100铂电阻测温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自行设计热电阻测温实验方案,加深对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温度的电路设计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设计PT100铂热电阻测温实验电路方案;2.测量PT100的温度与电压关系,要求测温范围为:室温~65℃;温度测量精度:±2℃;输出电压≤4V,输出以电压V方式记录。
3.通过测量值进行误差分析。
三、实验仪器、设备、材料主机箱、温度源、Pt100热电阻(2支)、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万用表。
四、实验原理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可以制成热电阻,要求其材料电阻温度系数大,稳定性好,电阻率高,电阻与温度之间最好有线性关系。
常用的热电阻有铂电阻(650℃以内)和铜电阻(150℃以内)。
铂电阻是将~mm的铂丝绕在线圈骨架上封装在玻璃或陶瓷管等保护管内构成。
在0-650℃以内,它的电阻Rt与温度t的关系为:Rt=Ro(1+At+Bt2),式中:Ro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值(本实验的铂电阻Ro=100Ω)。
A=×10-3/℃,B=-×10-7/℃2。
铂电阻一般是三线制,其中一端接一根引线另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为远距离测量消除引线电阻对桥臂的影响(近距离可用二线制,导线电阻忽略不计。
)。
实际测量时将铂电阻随温度变化的阻值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的变化量输出,再经放大器放大后直接用电压表显示。
五、实验步骤1、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出Pt100三根线中其中短接的二根线(同种颜色的线)设为1、2,另一根设为3,并测出它在室温时的大致电阻值。
2、在主机箱总电源、调节仪电源都关闭的状态下,再根据图1示意图接线,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a、b(Rt)两端接传感器,这样传感器(Rt)与R3、R1、Rw1、R4组成直流电桥,是一种单臂电桥工作形式。
3、放大器调零:将图的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的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引线(一根传感器引线、另一根桥路输出即Rw1活动触点输出)暂时不要引入,而用导线直接将放大器的两输入端相连(短接);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显示选择)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W2(逆时针转到底)增益电位器,使放大器增益最小;再调节RW3(调零电位器)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为0。
实验: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高考物理复习
某次工作中,该加热器从室温升高至稳定温
度的过程中,下列温度变化过程用时最短的
是__B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金属梁自由端受力F ⇒ 金属梁发生弯曲 ⇒ 应变片的电阻变化 ⇒
两应变片上电压的差值变化
判断 正误
1.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元件.( √ ) 2.传感器只能感受温度和光两个物理量.( × ) 3.随着光照的增强,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逐渐增大.( × )
4.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它是把力信号转换为电压
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B垂直工作面分量的大小发生
变化,UH将发生变化,选项D正确.
实验: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 的自动控制装置
一、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1.实验目的:了解门窗防盗报警装置,会组装门窗防盗报警装置. 2.电路如图所示.
3.工作原理:闭合电路开关S,系统处于防盗状态.当门窗紧闭时,磁体M 靠近干簧管SA,干簧管两个簧片被磁化相吸而接通继电器线圈K,使继 电器工作.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开触点a接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显 示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门窗开启时,磁体离开干簧管,干簧管失磁 断开,继电器被断电.继电器的动触点c与常闭触点b接通,蜂鸣器H发声 报警.干簧管在电路中起传感器和控制开关的作用,继电器则相当于一个 自动的双向开关.
由题知恒压直流电源E的电动势不变,而用加热 器调节RT的温度后,导致整个回路的总电阻改 变.而要确保电流表的示数仍为50.0 μA,则需控 制整个回路的总电阻不变,故须调节可变电阻R1. 连接电压表后,电流表示数显著增大,则说明电压表与RT并联后R总 减小,则根据并联电阻的关系有R总=RRT+TRRVV=RRVTR+T 1 ,则要保证R总 不变,须将原电压表更换为内阻远大于RT阻值的电压表.
汽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2个实验)
实验一位移传感器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涡流传感器原理;2、掌握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方法;二、基本原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通以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涡流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实验模块、测微头、直流电源、数显单元(主控台电压表)、测微头、铁圆片。
四、实验步骤:测微头的组成与使用测微头组成和读数如图8-2测微头读数图图8-2 测位头组成与读数测微头组成:测微头由不可动部分安装套、轴套和可动部分测杆、微分筒、微调钮组成。
测微头读数与使用:测微头的安装套便于在支架座上固定安装,轴套上的主尺有两排刻度线,标有数字的是整毫米刻线(1mm/格),另一排是半毫米刻线(0.5mm/格);微分筒前部圆周表面上刻有50等分的刻线(0.01mm/格)。
用手旋转微分筒或微调钮时,测杆就沿轴线方向进退。
微分筒每转过1格,测杆沿轴方向移动微小位移0.01毫米,这也叫测微头的分度值。
测微头的读数方法是先读轴套主尺上露出的刻度数值,注意半毫米刻线;再读与主尺横线对准微分筒上的数值、可以估读1/10分度,如图8-2甲读数为3.678mm,不是 3.178mm;遇到微分筒边缘前端与主尺上某条刻线重合时,应看微分筒的示值是否过零,如图6-2乙已过零则读2.514mm;如图8-2丙未过零,则不应读为2mm,读数应为1.980mm。
测微头使用:测微头在实验中是用来产生位移并指示出位移量的工具。
一般测微头在使用前,首先转动微分筒到10mm处(为了保留测杆轴向前、后位移的余量),再将测微头轴套上的主尺横线面向自己安装到专用支架座上,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测微头整体移动)使测杆与被测体连接并使被测体处于合适位置(视具体实验而定)时再拧紧支架座上的紧固螺钉。
当转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时,被测体就会随测杆而位移。
电涡流传感器测位移1)电涡流传感器和测微头的安装、使用参阅图8-5。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数据处理线性拟合V=5.767*x-0.422 灵敏度为5.767思考题:(1) 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有何要求,对放大器有何要求。
直流稳压源输出应稳定,且不超过负载的额定值。
放大器应对差模信号有较好放大作用,无零漂或零漂小可忽略。
(2)将应变片换成横向补偿片后,又会产生怎样的数据,并根据其结构说明原因。
灵敏度将大幅度降低,线性性也将变差,电压随位移的变化将变得十分小。
因为横向补偿片原本是横向粘贴在悬梁臂上的,用于补偿应变片测量的横向效应。
在悬梁臂形变的时候,横向补偿片仅仅横向部分发生形变,而应变片敏感栅往往很粗而且有效长度短,因此阻值变化小。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双臂电桥(半桥)实验数据处理V=11.95*x+0.778灵敏度为11.95思考题:(1)根据应变片受力情况变化,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在梁上下表面受力方向相反的应变片相当于将形变放大两倍,,因此,ΔV/ΔX大约是实验一中的两倍。
(2)将受力方向相反的两片应变片换成同方向应变片后,情况又会怎样。
同方向的两片应变片相互抵消,输出为零。
(3)比较单臂,半桥两种接法的灵敏度。
在相同形变量下,半桥的灵敏度约是单臂的两倍。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四臂电桥(全桥)的静态位移性能V=24.15*x+1.4灵敏度问24.15思考题:(1)如果不考虑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结果又会怎样。
对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应接成相同,邻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反,否则相互抵消没有输出(2)比较单臂,半桥,全桥各种接法的灵敏度。
在相同形变量下,半桥灵敏度约是单臂的两倍,全桥灵敏度越是半桥的两倍,即约为全桥的四倍。
实验四金属箔式应变片四臂电桥(全桥)振动时的幅频性能实验数据处理思考题:(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示波器读出频率与频率表示值是否一致,据此,根据应变片的幅频特性可作何应用。
不一致。
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反向测出梁的震动频率,利用应变片读出峰值,在找到对应的频率值即可。
PLC实验报告温度传感器应用与控制
PLC实验报告温度传感器应用与控制一、引言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将各种物理量转换为可供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处理的电信号。
温度传感器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监测和控制系统。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应用以及与PLC的协同工作。
二、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周围温度变化的设备。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根据物理效应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1.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温度发生变化。
常见的热敏电阻有铂电阻和热敏电阻两种。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我们可以间接获取所测量的温度值。
2. 热电偶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金属导线组成的接头,当接头两端存在温度差时,会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与温度变化成正比。
通过测量热电偶的电势差,我们可以获得所测量的温度值。
3.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利用材料的温度特性,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这类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控制领域。
三、温度传感器应用与控制温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可以实现实时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1. 温度监测利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和物料进行温度监测。
例如,在冶金行业,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炉温,确保金属材料的正常加热和熔化过程。
在食品加工行业,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食品的加热和冷却过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与PLC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PLC对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控制执行机构,实现温度的自动调节。
例如,在某个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PLC可以控制冷却设备启动,将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损坏设备或产生危险物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针对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与控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传感器实验实验⼀、电阻应变⽚传感器1.实验⽬的(1) 了解⾦属箔式应变⽚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作原理,⽐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及电路的标定。
2.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由以上两趋势图可以看出,其中⼀个20.9997R =,另⼀个20.9999R =,两个的线性都较好。
其中产⽣⾮线性的原因主要有:(1)04x R e e R R ?=+?,0e 和R ?并不成严格的线性关系,只有当0R R ?<<才有04x Re e R=,所以理论上并不是绝对线性的,总会出现⼀些⾮线性。
(2)应变⽚与材料的性能有关,这也可能产⽣⾮线性。
(3)实验中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外界温度之类的影响。
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单臂时⾼出⼀倍,且⾮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答:单臂:04x R e e R ?=半桥:1201()2x R R e e R R ??=-灵敏度公式:U S W=;所以半桥测量时是单臂测量的灵敏度的两倍。
0k 受电阻变化影响变得很⼩改善了⾮线性误差。
3.思考题a .半桥测量时两⽚不同受⼒状态的电阻应变⽚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2)邻边。
解:邻边 b .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线性(2)应变⽚应变效应是⾮线性的(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解:(1)(2)(3)。
c .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值R 相同时,即R1=R3,R2=R4,⽽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解:(1)d .某⼯程技术⼈员在进⾏材料拉⼒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如何利⽤这四⽚电阻应变⽚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解:可组成全路电桥实验⼆差动变压器1.实验⽬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的⼯作原理和特性(2)了解三段式差动变压器的结构(3)了解差动变压零点残余电压组成及其补偿⽅法(4)了解激励频率低差动变压器输出的影响2.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A中产⽣⾮线性误差的原因:(1)存在零点残余电压(2)零点附近波动较⼤(3)读数时的⼈为误差分析产⽣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对差动变压器的性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传感器实验
实验一 (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εK R R =∆/式中R 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 O14/εEK =。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 1、R2、R3、R 4。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1= R 2= R 3= R 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2、接入模块电源±15V (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 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 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 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 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图1-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 1(即模块左上方的R 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 5、R 6、R 7接成直流电桥(R 5、R 6、R 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接上桥路电源±4V (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调节Rw 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的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控制、医疗监护、环境监测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示例,展示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价值。
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的物理原理,常见的有电阻、电容、磁性、光电等原理。
以电阻式传感器为例,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感应电阻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理量的信息。
当被测量物理量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等形式的输出信号来实现。
3. 传感器的分类与应用3.1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利用光敏元件(如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对光信号进行感知,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安防监控、光电测距等领域。
3.2 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外部压力,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压力传感器在汽车制造、气体检测、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3.3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温控设备、冷链物流等领域。
3.4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或振动状态,常见于汽车安全系统、运动监测、智能手机等设备中。
3.5 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空气中的湿度水分含量,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观测、室内环境监测等领域。
4. 传感器应用实例4.1 工业领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监测与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4.2 医疗监护传感器在医疗监护领域也广泛应用。
心电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血氧传感器可以测量血氧饱和度;体温传感器可以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3 环境监测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恶劣气体浓度;水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质的污染程度;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及时监测土壤的湿度状况。
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在各类工程领域的实际意义。
3.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
4. 学习传感器测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等。
2. 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
3. 实验台:传感器实验台、电路连接线、固定装置等。
三、实验内容1. 温度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温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不同温度的信号,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温度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 压力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压力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压力泵对压力传感器施加不同压力,观察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3. 光电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光电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光强控制器调节光电传感器的光照强度,观察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c. 记录光电传感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电压,绘制输出电压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d. 分析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等参数。
4. 霍尔传感器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霍尔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分析其线性度、灵敏度等参数。
(2)实验步骤:a. 将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
b. 使用磁场发生器产生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观察霍尔传感器的输出响应。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和测量环境变量的装置或设备,它能够将环境中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方便处理的形式。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和验证某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模拟传感器或数字传感器来进行测量和控制。
模拟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转换为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数字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实验的第一步通常是准备实验装置和所需材料,如传感器、电源、电路板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并将传感器与电路板相连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合理地选择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辅助电路。
同时,对于数字传感器,我们还需要使用单片机或其他数字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或操控实验装置来模拟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温度传感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热源的温度来观察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变化;在光电传感器实验中,可以调节光源的强度或改变测试物体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观察传感器的反应。
进行实验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或其他相应数据来分析传感器的性能,并根据实验结果来判断传
感器的可行性、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结束后,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对传感器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实验对于探索和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传感器的特性和性能,为传感器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依据。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具有这种效应的元件成为霍尔元件,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保持霍尔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而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则输出的霍尔电动势为UHk_,式中k—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
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
霍尔电动势的极性表示了元件的方向。
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磁场梯度越均匀,输出线性度就越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15V直流电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1、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实验模板的插座中,实验板的连接线按图9-1进行。
1、3为电源5V,2、4为输出。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XX大致在磁铁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9-1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3、测微头往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0.2mm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9-1。
表9-1作出V-_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1、对传感器要轻拿轻放,绝不可掉到地上。
2、不要将霍尔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错接成15V,否则将可能烧毁霍尔元件。
六、思考题: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时什么量的变化七、实验报告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所得得实验数据做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归纳总结霍尔元件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应怎样进行补偿。
实验二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性能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集成温度传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0℃之间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时间 2014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实验台号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每只约20g)、、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εk E R RR R R E U 4R 4E 21140=∆⋅≈∆⋅+∆⋅= (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L ⋅∆⋅-=RR γ。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 1、R 2、R 3、R 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 1=R 2=R 3=R 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短接,输出端Uo 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调节电位器Rw 3,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w 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 1)接入电桥与R 5、R 6、R 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直流电源±4V (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张学锋班级:物联网131班组序:第七组组员:程少锋 139074366陈习武139074364高扬 139074373孙明明139074386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1)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4)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温度效应及补偿 (7)实验四热电偶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8)实验五移相器实验 (11)实验六相敏检波器实验 (13)实验七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 (16)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残余电压的补偿 (23)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4)实验十九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34)实验二十三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 (38)实验二十五霍尔式传感器的交流激励特性 (41)实验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之四 (43)实验二十七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45)实验二十九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47)实验三十一双平行梁的动态特性 (51)实验三十二电涡流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52)实验三十三 PN结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 (53)实验三十四热敏电阻演示实验 (55)实验三十五半导体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 (56)实验三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实验 (58)12电源连到加热器的上插口,加热器下插口接地,打开加热开关4电压/频率表的显示在变化,待电压/频率表显示稳定后,记下显示数值,并用液晶温度表测出温度,记下温度值。
关闭主、副电源,等待数分钟使梁体冷却到室温。
7、将 电压/频率表的切换开关置20V 档,把4组应变片中的任一组换成标有→符号的应变片(补偿片),重复4-6过程。
8、比较两种情况的 电压/频率表数值:在相同温度下比较,补偿后的输出变化小很多。
9、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至初始位置。
实验四 热电偶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的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传感器系列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 学会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器材1. 传感器实验平台2. 数据采集卡3. 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计算机及相应软件6. 传感器:热敏电阻、霍尔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等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热敏电阻实验(1)目的:了解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步骤:1. 将热敏电阻连接到实验平台上,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 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热敏电阻的输出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热敏电阻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 分析热敏电阻输出信号与温度的关系。
2. 霍尔传感器实验(1)目的:了解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 将霍尔传感器连接到实验平台上,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 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 分析霍尔传感器输出信号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3. 光电传感器实验(1)目的:了解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步骤:1. 将光电传感器连接到实验平台上,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 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 分析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4.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1)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步骤:1. 将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实验平台上,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2. 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 分析电容式传感器输出信号与电容变化的关系。
5. 差动变压器实验(1)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1. 将差动变压器连接到实验平台上,并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09-10传感器实验教案
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片性能——单臂电桥 (1)实验二移相器实验 (2)实验三相敏检波器实验 (3)实验四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 (5)实验五热敏电阻测温演示实验 (6)实验六霍尔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特性——直流激励 (7)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 (8)实验八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 (9)实验一金属箔式应片性能——单臂电桥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V/F表。
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N_+2v档,V/F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调到最大。
实验步骤:(1)观察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粱右端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lOom长的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一)、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V/F表的输入端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V/F表显示为零(或接近零)。
关闭主、副电源。
(3)实验仪内配备的锁紧式插头线的使用方法:连线时,将连线的插头插入仪器上的插座后顺时针方向旋转30度左右接触就很可靠。
并可在此插头的上方可继续插入很多插头,可任意扩展,立体布线。
将插头逆时针方向旋转30度左右即可拔出。
注意拔出连线时千万不能直接拉导线,要拿住连线头部拨起,以免拉断实验连线。
(4)根据图1接线。
R1、B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x=R4为应变片。
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V/F表置20V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
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P,D(W1),使V/F显示为零,然后将V/F表置2V档,再慢慢调电桥RD(W1),使V/F表显示为零。
(5)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按装到双平行梁的右端即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V/F表显示值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V/F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实验二十六 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实验
实验二十六 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实验(AD590)一、实验目的1、熟悉半导体型温度传感器AD590的基本性能。
2、应用AD590实现对温度的检测和简单控制。
二、实验所用单元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换电路板、温度控制电路板、玻璃管水银温度计、直流稳压电源、低压交流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温度传感器电路如图26-1所示。
AD590能把温度信号转变为与绝对温度值成正比的电流信号I 0,比例因子为1μA/K 。
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电流运算102I I I -=,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得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U O 。
通过调节电位器RP 1和RP 2,可以使U O 在被测温度范围内具有合适数值。
例如被测温度范围为0~100℃,则可在0℃时,调节RP 1使U O 为0V ;在100℃时,调节RP 2使U O 为5V ,这样被测温度每变化1℃对应U O 变化50mV 。
R R AD 590图26-1 温度传感器实验原理图在本实验中,由于0℃和100℃这两个温度不便得到,因此温度/电压的标定采用理论值推算的方法。
在0℃下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273.2μA ,要使输出电压U O 为0V ,则I 0与I 1相等:A2.273RP R V 5I I 1101μ=+==,那么Ω=μ=+K 31.18A2.273V 5RP R 11100℃下AD590的电流理论值为373.2μA ,此时要使U O 为5V ,则:A100I I RP R U I 1022O 2μ=-=+=,那么Ω=μ=+K 50A100V 5RP R 222、如果将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连接到加热及温度控制电路中(图26-2)的电压比较器,通过继电器控制保温盒电热元件的通电或断电,这样根据电压比较器调温端的基准电压大小,就能使保温盒内的温度保持在某一数值范围内。
+5V 1R图26-2 加热及温度控制电路图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温度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将水银温度计插入温度传感器上方的小孔内,轻靠在温度传感器上。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一电桥性能实验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一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电桥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应用。
2、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结论。
3、了解温度对应变测试系统的影响以及补偿方法。
4、掌握应变片在工程测试中的典型应用。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R/R =kε式中:△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L/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同时,由于应变片敏感栅丝的温度系数的影响,以及应变栅线膨胀系数与被测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产生附加应变,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在被测体受力状态不变时,由于温度影响,输出会有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
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对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U01=EKε/4。
当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半桥输出电压 U02=EKε/2。
全桥输出电压 U03=EK 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度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 20g)、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电路调试及说明1、实验模板说明实验模板如图 1.1 所示,Ri、R2、Ra、R4 为应变片,没有文字标记的 5 个电阻符号下面是空的,其中 4 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图中的粗红曲线表示连接线。
根据图 1. 1 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 4 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 R1、R2、Ra、R4 和加热器上。
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 R1; 右下角为 R4;右上角为 Ra、左上角为 R2。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6学时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2)掌握应变效应、电阻传感器的应变系数(灵敏度系数)的基本概念;(3)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和差特性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4)掌握单臂测量电路的接线方法和应用特点。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
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
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1、测量电路:为了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在应用中一般采用电桥电路作为其测量电路。
电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线性度好且易实现温度补偿等优点。
能较好地满足各种应变测量要求,因此在应变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桥电路按其工作方式有单臂、双臂和全桥三种,单臂工作输出信号最小、线性、稳定性较差;双臂输出是单臂的两倍,性能比单臂有所改善;全桥工作时的输出是单臂时的四倍,性能最好。
因此,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压信号一般都采用双臂或全桥工作。
基本电路如图1-2(a)、(b)、(c)所示。
(a )单臂()()()()()()(){}1344/4431/(12)12441344/3441212344/4/1,/(1/4)(4/4)(1/4)(/)(1/4)O O U U U R R R R R R R R E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R K U R R E R R E K E εε=-=+∆+∆+-+⎡⎤⎣⎦=++∆-++∆++∆+⎡⎤⎡⎤⎣⎦⎣⎦===∆=∆∆=≈∆=∆=设,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编写程序,完成功能
4.4.1 显示
本开发平台有3个数码管,使用串行方式连接在一起,具 体电路参见实验原理。要想输出一个字形码,就需要从高 位到低位依次向移位寄存器输出8个比特。移位寄存器的 数据线和时钟线分别接到单片机的P4.5和P4.4管脚,可以 使用MCS-51里面的位操作指令进行输出。连续输出3个字 形,24个bit之后,欲显示的字形将稳定地显示在数码管上 ,程序可以转而执行其他工作。
4.4 编写程序,完成功能
4.4.3 开关
在本实验板上设置了两个开关S1和S2,分布接入 到8031的P3.6和P3.7,开关按下时,输入0,松开 时,输入1。利用这个开关完成实验要求3。
五、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3个74HC164级联控制三个数 码管的显示,具体实验原理如下图所示。 其中使用单片机P4.5作为模拟串口数据, 使用P4.4模拟串口时钟,CLR端接高电平。 使用上一个74HC164的Q7作为下一个 74HC164的输入端。
实验题目、自学知识点和完成时间
本实验共计12周,1-2次实验设一个时间点,超时不能完成将按 未做完对待,如果能够提前完成,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实验。
题目
自学知识点
完成时间
一 基础实验(数码管显示) MCS-51体系结构
二 步进电机原理及应用
汇编语言
三 直流电机脉宽调制调速
共四周
四 重量测量 五 超声波测距
时钟 (CLK) 每次由低变高时,数据右移一位,输入到 Q0,Q0 是两个数据输入端(A和B)的逻辑与,它将 上升时钟沿之前保持一个建立时间的长度。
主复位(CLR)输入端上的一个低电平将使其它所有输入 端都无效,同时非同步地清除寄存器,强制所有的输 出为低电平。
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考题
1. MCS51中有哪些可存取的单元,存取方式 如何?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L2:MOV R7, #0FFH L1:DJNZ R7, L1
DJNZ R2, L2 ;延迟一段时间 LJMP NEXT END
参考Keil使用指南,创建工程,设置工程参数,添加ASM 文件,并录入上面的简单程序。确保无编译和链接错误。
4.3 程序调试
使用Keil环境可以进行仿真调试。进入“调 试”菜单,开始调试,可以单步运行,或 者先设置断点然后连续运行;可以在调试 过程中观察各个寄存器的值。还可以在sys 区域观察到当前程序执行的时间。
传感器与控制实验
主讲教师:郭东伟
课程概述
本实验为物联网工程专业高年级的综合性 实验,主要学习单片机的使用以及一些典 型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和测控过程。本实 验使用的单片机是MCS-51系列的改进型号, 该系列单片机目前仍然是控制领域的主流 芯片。
相关课程
本实验内容覆盖面较多,没有具体的前导 课程,包括微机原理,计算机接口等技术 都是必须的准备知识。特别是MCS-51系列 CPU的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学生需要通过 自学掌握。另外一些典型传感器和外部设 备的原理和控制方法,也要通过预习各种 资料自行理解。
七段字形的编码方式需要通过实验获得。这些编码作为程 序中的常数,使用DB命令存放。在程序中,需要将数值转 换为相应的字形编码,可以使用MOVC指令来完成。
4.4 编写程序,完成功能
4.4.2 时间
本实验要求的按时间显示数值,直接通过软件延时来实现 ,也就是若干次空循环来完成,不需要使用单片机内部的 定时器等硬件资源。由于在后面的实验中也要使用软件的 延时子程序,因此这里预先做准备。
本单片机使用12MHz主频的晶振,结合MCS51的体系结构 和指令时序,可以计算每条指令的运行时间,也可以通过 Keil环境的调试功能来检查程序片段的执行时间。当然, 最后可以通过程序执行的总体运行结果来调整时间。希望 同学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得出一段能够精确到1ms的子程 序,重复调用100次,从而达到定时0.1s的效果。从而完成 实验要求2。
一个简单程序举例如下:
ORG 0000H ;复位起始地址 LJMP START ;中间地址保留给中断向量表
ORG 0040H ;程序实际起始地址 START: ; 实际程序
MOV 40H, #0H
4.2 简单程序录入和调试
NEXT: MOV A, 40H INC A MOV P0, A ;板上的P0口连接到8个LED,可以监视运行状态 MOV 40H, A MOV R6, #0FFH
4.1 预习 4.2 简单程序录入和调试 4.3 程序调试 4.4 编写程序,完成功能
4.1 预习
参考辅助材料,学习8031汇编语言以及实 验原理。
阅读七段数码显示器的电路图,重点理解 右边的LED显示部分。
4.1 七段数码显示器
4.2 简单程序录入和调试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的基本格式比较简单,程序中可以使 用通用寄存器或者内存单元进行计算。另外,单片机的程序 没有退出到操作系统的概念,一般都是死循环程序。
P4 EQU 0C0H MOV P4.4, C SETB P4.4
五、实验原理
74HC164是高速CMOS 器件。74HC164是8位边沿触发 式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数据,然后并行输出。数据 通过两个输入端(A或B)之一串行输入;任一输入端 可以用作高电平使能端,控制另一输入端的数据输入。 两个输入端或者连接在一起,或者把不用的输入端接 高电平,一定不要悬空。
2.说明MOVC指令的使用方法。 3. MCS51的指令时序是什么样的,哪类指令
的执行时间较长? 4.在本实验环境下,能否控制显示数码的亮度?
如何实现?
二、实验器材
单片机测控实验系统 STC-ISP程序下载工具 Keil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
使用MCS-51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完成 以下功能:
1. 使用三个数码管显示十进制数值 2. 每隔0.1秒,该数值自动增一,到999后
归零继续 3. 当开关S1按下时,暂停计数;S1松开时,
恢复计数
四、实验步骤
C51语言
共两周
六 光照度测量 七 温度测量与控制
I2C总线
共三周
八 液晶显示屏 九 LED点阵显示屏
共三周
实验一 基础实验(数码管显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原理 六、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初步学习和掌握MCS-51的体系结构和汇编 语言,了解Keil编程环境和程序下载工具的 使用方法。了解数码管输出的原理及编程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