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学案6-2-1生态系统的组成1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f38160722192e4536f6bf.png)
学情分 析
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对于生态系 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单靠老 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另外学生由于受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 影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能力差,但他们对生物知识 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教 学 方 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展示影像资料和搜集的 图片。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 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
1/5
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分析和整理资料:为解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 “生态系统的组 成” ,让学生在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4、辩论会:指导学生通过辩论,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认识生态系 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突破难点。 5、课后小作文: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运用,形成生物科学素 养。 教 内 容 导课 学 生 活 动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引导学生分角色辩论,组织活动
主题: 我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 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鼓励。 员。 辩论成员: 植物、 虫、 鸟、 细菌、 真菌,阳光、空气、水等。 明确要求,准备,展开辩论。 拓展 延伸 认识生物圈 2 号, 增强保护环境 意识。 倡导大家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课余 小作文 假设自己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 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是生产者,可以 固。 是消费者, 可以是分解者,也可以是 非生物部分。 请用拟人的手法,首先 介绍一下自己, 接着描述自己生活中 的一天。 参考资料(活动二:生态系统家庭辩论会) : 1、植物 我们是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光能。我制造的有机物,不仅 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动物呢!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生态系统。没有我恐怕就没有 各位了……你瞧,我是光荣而伟大的生产者。我最重要。 学生通过练习对新知识加以巩
【新课标】济南版生物八下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
![【新课标】济南版生物八下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e7f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5.png)
3.生态系统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如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生态系统相关的主题进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学会使用图表、示意图等工具来辅助理解和表达生态系统的复杂关系,同时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增强了沟通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他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8b0c2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2.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模型等工具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生态系统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成PPT或手抄报,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观察家附近的生态系统,记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共同探讨生态保护的方法,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中要求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新能力。
3.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清晰,确保作业的可读性。
作业评批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评价作业时,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展现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针对学生的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表等,形象直观地展示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
-设计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策略: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与作用,以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ce08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b.png)
3.教师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生态保护的建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撰写观察报告。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身边的生态系统,如校园、家庭周边等,完成一份生态观察报告。报告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2)开展实验活动,如制作生态瓶,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过程。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生态保护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
(1)通过讨论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生态系统的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概念。
2.以具体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例,讲解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规律。
3关注生态保护。
2.学生在能量流和物质循环方面的理解较为抽象,对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容易混淆。教学中应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
3.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需要加强。教学中应增加实验、考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3e35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1.png)
3.总结泉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责任。
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我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中的“621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节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特级教师,以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以我国著名的济南泉水为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泉水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接着,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如森林、草原、湿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3)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4580efceefdc8d377ee3243.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评论1.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说出生物成分的作用和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3)说出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4)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技能目标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
3.情感目标(1)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统一体。
2学情分析评论1.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七年级《生物》第6章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知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并释放氧气;在八年级《生物》第14章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知道植物、动物、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的作用。
2.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由于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很多教学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同学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学习效果良好。
3重点难点评论(一)教学重点1.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说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作用与关系;3.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
(二)教学难点构建生态系统概念图。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评论问题导入:孙小美同学特别喜欢养小动物,昨天她遇到一件麻烦事儿,她在放学路上一时兴起买回来一条小鱼,小鱼该怎么养呢?小鱼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活动2【活动】1.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成分评论孙小美通过百度搜索,查到小鱼适合在池塘中生长,池塘为小鱼提供了哪些适合生长的条件?让我们带着孙小美一同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
非生物成分:展示池塘透视图,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提供了哪些小鱼生长的条件。
学生:分析图片信息,说出图中展示的阳光、水、空气、土壤等因素。
同学们说得很准确,这些因素有生命吗?对,它们在生态学上称为非生物成分。
活动3【活动】(2)生物成分评论我们平时看到的池塘不仅有这些非生物成分,这个池塘还缺少什么?展示池塘图片和多种生物的图片,你知道在池塘中生活了哪些水生生物吗?学生:讨论:哪些生物生活在池塘中?利用白板拖动功能将合适的生物图片拖入池塘图片中。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cd77ca8114431b90dd882.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目标导学】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比如一望无际的海洋,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个繁华的城市,甚至一个生机勃勃的池塘,在这里,我们都可以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
【课内探究】探究任务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自主学习1、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一条鲤鱼,同学们分析一下,影响这个小鱼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别有哪些?2、请思考生态系统的概念:像一个校园,一个池塘这样,在内,与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请在以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括号内“√”A、我们学校的一片小树林()B、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C、校园里的花花草草()D、村头池塘里所有的鱼虾等动物()E、美丽的弥河公园()F、寿光这个繁华的城市()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及其。
探究任务二、生态系统的成分合作学习1、阅读课本内容,回答: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和:其中,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生物成分又分为、和。
非生物成分有。
2、合作学习根据大屏幕的提示,说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进一步探究: 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完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网:【学以致用】:市场上经常见到作为家庭摆设的玻璃生态瓶,瓶体密封,里面灌水,上端留有一部分气体,底部有泥沙,水中生活着绿色水藻和几条小鱼。
请根据这个生态瓶的情况,分析以下问题:(1)这个生态瓶应放在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水藻能够进行;(2)绿藻为小鱼提供和,小鱼为绿藻提供,所以两者都能生存;(3)要使绿藻和小鱼能长期生存,生态瓶中还必须有,它能分解,为绿藻提供所需物质。
(4)此生态瓶中,除以上生物成分以外外,还应包括。
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生物下册6.2.1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1
![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生物下册6.2.1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69dbb70011ca300a6c390cd.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包括地球上的
4.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连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下列各项中,全部是生态系
所有生物
B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片农田、一个池塘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
分)某学校一个生物科技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有的生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其(3)从图中可看出,分解者能将猪粪、人粪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供给农作物再利用,。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631d029b6648d7c0c7461c.png)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很难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放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更没有考虑到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八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
所以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理念]
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角色转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2.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图片资料信息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合作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合作精神;通过制作生态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概括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
2、难点: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相互联系。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概念非生物成分。
济南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案设计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答案不全)
![济南版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案设计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答案不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cc27381711cc7930b7161e.png)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举例说出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重点)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难点)【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1.生物圈包括三部分:的下层、整个水圈和的上层。
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水分、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和等。
二、设问导读(一)生态系统的概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53页,完成下面的问题: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与形成的统一整体。
2.举例:一片树林、一块、一个、一块农田、一条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包括地球上的。
4.生态系统这一名词是英国生态学家在1935年首先提出的。
它的词义包括“生态的”和“系统”两个部分。
“生态的”是指之间和与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或所构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请同学们观察图6.2-1~3并仔细阅读课本P54-55,完成下面的问题:讨论:生产者只有植物吗?动物都是消费者吗?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吗?三、自主检测1.(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下列有关松花江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松花江 B.松花江里所有的鱼 C.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 D.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2. (2018•广州)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是()A.分解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下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甲、乙、丙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乙是消费者,它和丙的关系为捕食C.丙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D.若甲、乙、丙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四、巩固训练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牧羊人 B.狗尾草 C.蘑菇 D.羊群5.(2019·湖南株洲模拟)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生物既属于分解者又属于消费者的是 ( )A.真菌 B.蚯蚓 C.细菌 D.蘑菇6.(2019·湖南湘西中考)你认为在秸秆还田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无机环境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7.我们经常食用的金针菇,又称“智力菇”。
八年级生物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5e719f102de2bd960588db.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及作用。
学习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及作用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初二生物下册济南版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注意把课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知识准备通读教材,完成预习自测。
教材助读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必须由无机环境和生物体有机结合,缺一不可)2.生态系统组成:①无机环境(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绿色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预习自测: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和环境是一个___________的整体2.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有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4.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它们为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因为它能利用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制成____________,并将__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中。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cdf7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e.png)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态系统的图片,如森林、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个环境中都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态系统的组成。
2.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系统,记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食物链、食物网的结构。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尽量详细地描述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思考以下问题: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思维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具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具体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生态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的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案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88d2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4.png)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习重难点: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相关背景知识: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它们各有何作用2、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生物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三、预习提纲:完成下列预习提纲:1、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一例(或搜集一幅生态系统的图片):2、生态系统的成分(请分析课本图,试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态系统:指:包括:指:指3、在课本上标出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作用:四、反馈练习:1、下列各项中,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条河流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D、一片草原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洞庭湖中所有的鱼B、天空中的飞鸟C、北京市D、长白山上所有的植物3、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D、阳光、空气和水组成。
4、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松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5、在生物圈中,人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消费者和生产者D、分解者6、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A、有机物质和能量B、水分和无机盐C、氧气和无机盐D、二氧化碳和能量7、为了保护南极的环境,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塑料,金属类废弃物、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土壤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8、环节动物——蚯蚓等主要食用树叶等腐败物,并把这些腐败物分解为无机物。
在这里,蚯蚓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答案】1.C 2.C 3.A 4.A 5.B 6.A 7.D 8.C五、应用与实践背景资料:当农民对农作物施肥时,由于植物只能吸收其中的部分养料,多余的肥料就会随着雨水流入湖泊和池塘中。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2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86c7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d.png)
7.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我将以一段关于生态系统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美丽和复杂性产生直观感受。视频中,将展示森林、湖泊、草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平衡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当地的生态系统案例,分析其生物群落、食物链和人类活动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
-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案例背景、生态系统组成分析、问题阐述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3. **思维导图**:
-制作一个关于生态系统组成的思维导图,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
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形成及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掌握其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设计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究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构建,从而深入理解其作用。
3.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联系现实生活的一个难点,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二)讲授新知
1.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首先,我将明确生态系统的定义,即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统一整体。然后,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等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生物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2(新版)济南版
![山东省广饶县八年级生物下册 6.2.1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案2(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7a1c5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9.png)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题生态系统的组成课型新授课执笔人教研组长审核签字级部审核时间教师寄语放飞希望收获成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作用和关系。
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参与社会调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先熟读课本,然后不看课本,完成下列知识检测)(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什么叫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前者包括、、和等。
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后者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又分为、、。
2、生产者: A、生物类群:主要是指。
B、它的作用:是利用光能,通过,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提供和,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C、地位:是生态系统中最、最的生物组成成分。
3、消费者A、生物类群:包括。
根据它们的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4、分解者 A、生物类群:主要是指、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B、作用:将分解成简单的,促进物质循环。
5、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有什么关系?用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精讲点播:1、概念;2、成分及作用;3、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三、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视野拓展:1、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绿色植物全部消失,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2.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微生物突然一旦都不存在了,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因此说:最简单的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的生物是和。
3、角色扮演:(1)你是谁,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什么?(2)你在生态系统中有没有重要作用?(3)你和其他生物是怎样的关系?(4)你想对其他生物说什么?四、能力提升、课堂训练、: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阳光、空气、水组成2、实验室里的水族箱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生物,这样的水族箱可以看做是()A、食物链B、生物圈C、生态系统D、食物网3、一般来说,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必要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下列特定的各个地域中,不能够成生态系统的是()A、一条小溪B、一所学校C、一片草坪里的所有的草D、一片森林5.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4)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水稻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复测3次,取3次的_______作为测定结果。
(6)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通常水稻的产量较高。分析原因是: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_______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_______少。
疑难解析:
1.判断下列对象是否是生态系统,并说明理由
(1)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环境
(2)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
(3)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4)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5)微山湖(6)东昌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
中考链接
1.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缺少分解者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无机环境的是()
A南极洲的水B太平洋的水C黄山的石头D太阳和月亮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大兴安岭所有林木B黄河中的鲤鱼C大明湖中的各种生物D内蒙古草原
4、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八年级生物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课题
生态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课
执笔人
审核人
级部审核
学习时间
教师寄语
努力就能成功;怀有希望者,便拥有一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多方面的。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2)写出其中一条捕食食物链: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分解者能将猪粪、人粪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供给农作物再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该生态系统所有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____________。
(4)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DDT(DDT难以分解,会随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
基础知识梳理(先熟读课本,然后不看课本,完成下列知识检测)
1.什么叫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成分,通过阅读,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根据表格在课本上做笔记
根据____和____的不同)
4.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中,全部是生态系统消费者的一组是()
A青霉菌鲫鱼B含羞草猫头鹰C东北虎狗尾草D蚂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虫
6、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7、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动物和植物C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D所有生物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硅藻B.浮游动物C.鲱鱼D.鳕鱼
13.(9分)某学校一个生物科技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有的生物有:水稻、昆虫、青蛙、捕虫的小鸟等。他们绘制了该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的昆虫、青蛙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图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__,动植物遗体被它们分解后产生的__________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14.(2011福建泉港-38,8分)如图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___________菌和__________菌等,而生物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有___________(任写一项)。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片农田、一个池塘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
C生态系统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非生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D生态系统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12.(2011泸州)3.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A草履虫B狮C工厂里的工人D工厂里的行道树
9、小品《不差钱》中,赵本山为毕福剑自备了一道菜“小鸡炖蘑菇”,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这道菜的主要原料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0、要使某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成分外,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