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信号检测 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微弱信号检测》课件

《微弱信号检测》课件

实验结果的评估与验证
评估指标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评估指标,如信噪比 、检测限等。
VS
验证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重复实验等方法对实验结 果进行验证,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CHAPTER 05
微弱信号检测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与探索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1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微弱信号进行自动识别、分
微弱信号的特点包括幅度小、信噪比 低、不易被察觉等。由于其容易被噪 声淹没,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检测技 术才能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微弱信号检测的重要性
总结词
微弱信号检测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在科学研究领域,微弱信号检测是研究物质性质、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应用中,微弱信号检测可用 于故障诊断、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医疗诊断、环境保护等 。
智能制造
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应用于智能 制造领域,实现设备故障预警、 产品质量控制等。
THANKS
[ 感谢观看 ]
研究新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微弱信号的提取、处理 和辨识能力。
集成化与微型化
实现微弱信号检测设备的集成化和微型化,便于携带 和应用。
微弱信号检测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
生物医学工程
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应用于生物 医学工程领域,如生理信号监测 、医学影像处理等。
环境监测
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应用于环境 监测领域,实现对噪声、振动、 磁场等的微弱变化进行检测和分 析。
小波变换法
总结词
多尺度分析、自适应能力强
详细描述
小波变换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能够将信号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分解,从而在不同尺度 上检测微弱信号的存在和特性。这种方法自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特性的微弱信号

微机课程设计-微弱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微机课程设计-微弱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目录1、摘要 (2)2、总体方案设计 (2)2.1设计目的 (2)2.2设计任务与要求 (2)2.3设计方案 (3)3、硬件原理图设计 (3)3.1总硬件设计图说明 (3)3.2各子硬件图说明 (4)3.2.1原理图所用芯片介绍 (4)3.2.2各子硬件电路说明 (13)4、程序设计 (19)4.1程序流程图 (19)4.2程序设计说明 (20)5、课程设计体会总结 (22)6、参考文献 (22)7、附录 (23)一、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可编程外围芯片8255的工作原理,以及学会对ADC0809和8255芯片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对微型计算机基本的系统结构、对微型计算机硬软件的工作原理有个整体的认识。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总体设计方案2.1设计目的1)进一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培养我们应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和应用的方法,通过较大规模程序的编写,提高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的水平和学习程序调试方法;3)进一步熟悉微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及常用接口芯片的使用,提高我们系统设计的能力。

2.2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内容:以8088CPU为核心设计一个采集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一路模拟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已知该电压信号的电压范围是0,选用ADC0809作为A/D转换器,系统中有三位LED显示器mV~255显示所采集到电压的毫伏数。

设计要求:1)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2)编写一个实现对输入模拟电压进行转换并在LED显示器显示当前采集数据的数字量程序。

2.3设计方案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微型计算机的最小系统,且具有一路的输入,输入信号在mV0,而且采用数码管显示输入(显255~示的结果用十进制的表示)。

《微弱信号检测》教学大纲

《微弱信号检测》教学大纲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与应用 Weak Sign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编码:036002学分:3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适应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执笔人:孙士平审订人:熊晓东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方法和仪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和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运用领域,使学生理解微弱信号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微弱信号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微弱信号检测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噪声、干扰与微弱信号的概念2、微弱信号检测的意义、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3、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了解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理解噪声、干扰与微弱信号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方法学时分配: 4学时第二章噪声、低噪声前置放大和屏蔽接地技术主要内容:1、噪声概述⑴与噪声相关的的几个基本概念噪声与干扰噪声的统计特性随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及相关函数放大器或线性网络的噪声带宽信噪比、信噪改善比与噪声系数⑵电子元器件的噪声2、低噪声前置放大技术⑴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等效噪声模型⑵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3、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屏蔽与接地技术基本要求:了解电子元器件噪声的产生机理;了解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了解系统的屏蔽与接地技术。

理解与噪声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等效噪声模型。

学时分配: 4 学时第三章周期性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主要内容:1、同步积分器2、门积分器3、旋转电容滤波器4、相关器5、数字式相关器6、数字式信号平均器基本要求:了解同步积分器、门积分器、旋转电容滤波器、模拟相关器的数学推导方法。

030242006-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刘晓阳

030242006-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刘晓阳

《弱信号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242006课程英文名称:Weak signal detection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微弱信号检测是将淹没在强背景噪声下的微弱信号,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抑制强背景噪声,从而获得信号的恢复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微弱信号检测”主要应用对象及主要实施方法有所了解,在掌握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并能完成较简单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三)实施说明由于学时的关系,本课程着重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这一新兴技术分支能有较深入的了解,以便进一步深造。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1.模拟电子技术(A)(含高频部分);2.信号与系统;3. 随机信号分析;(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BOXCAR积分器的使用方法,可求出SINR,会调整LIA的参数。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应用。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提问、出勤情况等)30%;开卷考试成绩70%。

(七)参考书目:1.《微弱信号检测(第2版)》曾庆勇浙江大学出版社2.《微弱信号检测》戴逸松吉林工业大学出版3.《微弱信号检测》高晋占清华大学出版社二、中文摘要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方法和仪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选修课。

该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了解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运用领域;帮助学生理解微弱信号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掌握微弱信号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一般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01部分绪论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与意义2)噪声的基本性质3)噪声的统计特性4)器件噪声举例5)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重点:1)噪声的定义、种类、度量、电子噪声2)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的噪声3)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方法难点:1)噪声的定义、种类、度量、电子噪声2)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的噪声第02部分噪声与低噪声测试系统的设计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噪声系数、噪声因子和其他噪声度量参量2)低噪声前置放大器3)低噪声放大器匹配网络与变压器特性重点:1)噪声系数、噪声因子、放大器NF值的测量、NF图2)设计原则,最佳输入电阻难点:1)噪声系数、噪声因子、放大器NF值的测量、NF图2)理想变压器作匹配时的SNIR第03部分同步相关检测-锁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滤波器2)选频检测的局限性与相干检测3)相敏检波器电路4)非周期移相器5)锁相放大器及其主要性能指标6)锁相放大器的使用与应用7)提高锁相放大器性能的一些技术重点:1)有源LPF、HPF、BPF2)相干检测3)掌握相敏检波器的基本电路4)移相环工作原理5)典型的锁相放大器6)锁相放大器的使用7)PCM技术难点:1)相干检测2)移相环工作原理3)典型的锁相放大器第04部分取样与取样积分原理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1)根号M法则与抽样定理2)取样积分器3)参数图解选择法4)取样积分器性能的一些重大改进5)BOXCAR信噪比改善的数学讨论6)数字平均器的特点及工作模式7)数字多点平均器8)BOXCAR与数字平均器应用举例重点:1)根号M法则、抽样定理2)门积分器、BOXCAR的工作模式3)参数图解选择法4)快速取样、基线取样5)BOXCAR信噪比改善的数学讨论6)数字平均器的特点及工作模式7)数字多点平均器原理、工作流程难点:1)根号M法则、抽样定理2)门积分器、BOXCAR的工作模式3)参数图解选择法4)快速取样、基线取样5)BOXCAR信噪比改善的数学讨论6)数字平均器的特点及工作模式7)数字多点平均器原理、工作流程第05部分光子计数技术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光子计数器的原理概述2)光子计数器中的光电倍增管3)放大器-鉴别器4)光子计数器的测量方法5)模拟输出的光子计数器6)光子计数器中的脉冲堆积效应重点:放大器-鉴别器、光子计数器的测量方法难点:模拟输出的光子计数器第06部分总结与考试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应用实例总结、综合复习与考试。

第一部份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PPT课件

第一部份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PPT课件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实例一、深空探测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实例二、生命探测仪
生命探测仪是借着感应人体 所发出超低频电波产生之电场(由 心脏产生)来找到"活人"的位置。 配备特殊电波过滤器可将其它动 物,诸如狗、猫、牛、马、猪等 不同于人类的频率加以过滤去除, 使生命探测仪只会感应到人类所 发出的频率产生之电场。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第1节 微弱信号检测绪论
1.1 微弱信号检测概述 1.2 课程内容安排及要求 1.3 常规小信号检测方法 1.4 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方法 1.5 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成效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1.1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
(1) 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极端条件下的测量,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前沿课题。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1.1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
(5) “微弱信号”的含义 2
0
y(t) 2Asin(t ) n(t) -2 0
SNRV S / N A /
5
A 1
0
0.1 SNRV 10
-5
0
1.0 SNRV 1
50
10 SNRV 0.1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微弱信号检测—基础
1.2 课程内容安排及要求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微弱信号检测 (36学时)
课堂讲授 (24学时)
实验 (9学时)
研讨课 (3学时)
基础理论 (12学时)
检测方法 (9学时)
案例教学 (3学时)

一种简单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一种简单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
机 实现 检 测 输 出信 号 的 显 示 功 能 。 该 系统 可 以应 用 多领 域 的 微 弱 信 号检 测环 节 中 。 关键词 : 锁相放 大 ; 相敏检波 ; 带通滤波 ; 低通 滤波
微弱信号检 测 , 用 以检测在强噪声 背景下 固 频微弱 正弦波信号 , 在很多 的电子设 备的检测系 统 中都会 被采用 , 微弱信号检测 系统的主要功能 是 把系统所 产生 的混叠 在一起 的低 频正 弦波 和 个低 频的音频信号 ( 音频信号 频段包含正 弦波 频率 ) 中的正弦波检测 出来 。

作者简介 :  ̄N z ( 1 9 8 1 一 ) , 辽宁锦 州人 , 讲师, 沈 阳理工大学应 用技术 学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 电子信 息工程 专业。主要研 究方 向: 自 动
识别技术 , 高频 通信 。
- ■ - J 一 …


图 1总体设计 方案

— 1 +
波器 、 正 弦波振荡器和移相器 。其 中, 加法器为输 人 信号分别 为 1 K H z 的正 弦波 信号和 噪声信 号 , 通 过主要 由 T L 0 8 4 A C D构成 的加 法器 电路 后得 到一个 与正弦波 同频 同相 、 幅度一致的带毛刺 的 正 弦波 ( v c= V S + V N) 。 带通滤波器是一个允许特 定频段 的波 , 通过 同时滤除带外 噪声的 电路 。在 本 电路 图 中 ,保 留在 1 K H z频 率 左 右 的信 号 ( 5 0 0 H z~2 k H z ) 。移相器 电路 : 如果一个频率为 ∞的正 弦信号通过系统后 , 它 的相位 落后 D, 则该 信 号 被 延 迟 了 D / 的 时 间 。 所 以 我 们 利 用 L F 3 5 3 P芯 片 , 对相位 进行调整 。 低通滤波器 : 从相 敏检 波器得 到 的交 流信 号经过 低通 滤波 器后将 被 滤除掉 ( 大于 4 0 H z的频率被 滤除 ) , 得 到平稳 的直流 电压信号( 幅值等于输入正弦波的 v 的幅

微弱信号检测与应用课程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与应用课程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这一技术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应用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对仪器的要求较高、信噪比较低等等。

因此,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弱信号的基本概念2.微弱信号的特性和检测方法3.微弱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相关算法4.微弱信号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微弱信号的特性和检测方法•微弱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相关算法•微弱信号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3.2 教学难点•微弱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相关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微弱信号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探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验演示、研讨交流等教学方法,以深化学生对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包括计算机、实验仪器、样本数据等。

五、教学过程和活动安排5.1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微弱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习微弱信号的定义和特性•探讨微弱信号检测的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阶段: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学习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信噪比问题第三阶段:微弱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算法•学习微弱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算法•探讨微弱信号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挖掘与算法设计等问题第四阶段:微弱信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索微弱信号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学习微弱信号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和研究前沿5.2 活动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实验操作:2学时•学术研讨:2学时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作业、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

其中,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50%。

微弱信号检测第二版教学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第二版教学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第二版教学设计
介绍
微弱信号检测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对于微弱信号检测的掌握,对于以上领域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本次教学设计包含微弱信号检测的基础知识和实操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教学目标
1.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3.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能。

4.能够分析和解决微弱信号检测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章微弱信号检测的概述
1.1 微弱信号检测的定义
1.2 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
1.3 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
1.4 微弱信号检测的分类与方法
第二章微弱信号检测的仪器和设备
2.1 放大器
2.2 滤波器
2.3 数字信号处理器
第三章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巧
3.1 信号采集和处理
3.2 处理结果分析和评价
3.3 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际操作来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技能。

教学评估
通过考察学生对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解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评估方式采用若干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报告等形式。

总结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懂得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掌握微弱信号检测常用仪器和设备、熟练运用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微弱信号检测问题。

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微弱信号检测教学

微弱信号检测教学
微弱信号检测教学
目录
• 微弱信号检测概述 • 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 • 微弱信号检测的常用方法 • 微弱信号检测的实验操作
目录
• 微弱信号检测的案例分析 • 微弱信号检测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微弱信号检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微弱信号检测是指对幅度较低、容易 被噪声淹没的信号进行提取、测量和 分析的过程。
信号放大
信号放大
通过放大器将微弱信号放大,使其更容易被检测和处理。常用的放大器类型包括电压放大器和电流放大器。
放大器选择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是关键,需要考虑放大倍数、带宽、输入噪声、线性范围等因素。
噪声抑制
噪声来源
噪声是影响微弱信号检测的重要因素 ,主要来源于环境、电路和器件本身 。
噪声抑制方法
采用滤波器、消噪电路、数字信号处 理等技术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
ABCD
数据特征提取
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如幅度、频 率等。
结果评估与优化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微弱信号检测的效果,优化 实验参数和方法,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05
微弱信号检测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生物电信号的检测
总结词
生物电信号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这些 信号对于了解生物生理状态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信号滤波
滤波器类型
根据信号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等。
滤波器设计
根据信号频谱和噪声频谱设计滤波器,以保留有用信号并抑制噪声。
相关检测
相关检测原理
相关检测是一种利用信号自相关或互相关特性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干 扰。
相关检测应用

《微弱信号检测》实验教学大纲

《微弱信号检测》实验教学大纲

《微弱信号检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类别: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微弱信号检测实验室名称:微纳器件与测试实验室实验课程编号:06060409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一、实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实验课程是微弱信号检测的补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微弱信号检测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微弱信号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微机电器件信号拾取原理,掌握微弱信号的提取方法及其技术。

在此基础上,掌握微弱信号检测方法与检测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实验的内容、基本要求实验一利用C F变换原理的微电容检测(2学时)内容:1、测量微电容的容值。

2、熟悉微小差分电容的检测电路、示波器、电源、万用表。

3、利用微小差分电容的检测电路测试微电容的容值。

基本要求:1、学会微电容检测方法2、掌握微电容的测试与检测方法实验二压阻式力学传感器微弱信号检测(2学时)内容:1、惠斯通电桥放大电路连接,调平电桥。

2、利用振动台激励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同时测试其输出信号。

基本要求:1、掌握电桥工作原理及应用2、学习压阻式力学传感器检测电路实验三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电路(2学时)内容:1、电荷放大电路连接。

2、利用振动台激励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同时测试其输出信号。

基本要求:1、掌握电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学习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实验四 A-V转换的隧道式检测电路(2学时)内容:1、A-V转换电路电路连接。

2、利用高精度万用表测试隧道式式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电流。

基本要求:1、理解A-V转换的隧道式工作过程2、学习A-V转换的隧道式工作电路三、学时分配四.学生成绩评定方法预习报告:占总成绩20%操作成绩:占总成绩50%报告成绩:占总成绩10%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

基于MSP430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MSP430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29 卷摇 2019 年
第9 9月
期摇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Vol. 29摇 No. 9 Sep. 摇 2019
基于 MSP430 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Βιβλιοθήκη 屈正庚1,杨摇 川2,周川云2
(1. 商洛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2. 重庆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4)
0摇 引摇 言
在现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以及一些具有规律变 化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需要检测非 常小的毫微伏量级信号的问题。 因此,产生了微弱信 号检测这一门新兴的分支科学技术,同时微弱信号检 测在各个领域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利用电子学、 信息论和物理学等常用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
摘摇 要:为了克服微弱信号检测难度大、精确度低,实现强噪声环境下微弱信号的准确、快速检测,根据锁相环检测原理, 设计了基于 TI 公司超低功耗微控制器 MSP430G2553 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 该系统由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 检测电路、显示电路组成,用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并数字显示出该幅度值。 微弱 信号检测电路分为测量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乘法检波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将微弱的小信号提取出并检测其幅值。 整个 系统功耗低、检测精度高、成本低。 电路结构简单,利于在便携设备中使用。 通过实验表明,设计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扩 大了噪声信号幅度的范围,提高了检测精度,整体性能提高了 5% 以上,同时保持使误差在 5% 以下。 关键词:微弱信号;信号处理;MSP430G2553;幅值采集;乘法检波 中图分类号:TM937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文章编号:1673-629X(2019)09-0146-06 doi:10. 3969 / j. issn. 1673-629X. 2019. 09. 028

微弱信号检测采集系统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采集系统设计

微弱信号检测采集系统设计通常所用的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对象都为大信号,即有用信号幅值大于噪声信号。

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采集的信号很微弱,其幅值只有几个μV,并且淹没在大量的随机噪声中。

此种情况下,一般的采集系统和测量方法无法检测该信号。

本采集系统硬件电路针对微弱小信号,优化设计前端调理电路,利用测量放大器有效抑制共模信号(包括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要求。

针对被背景噪声覆盖的微弱小信号特性,采用简单的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平均方法,有利于减少算法实现难度。

DSP芯片因其具有哈佛结构、流水线操作、专用的硬件乘法器、特殊的DSP指令、快速的指令周期等特点,使其适合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本系统采用T I公司的TMS320C542作为处理器,通过外部中断读取ADC数据,并实现取样累加平均算法。

1. 取样积累平均理论微弱信号检测(Weak Signal Detection)是研究从微弱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通过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利用被测信号的特点和相干性,检测被背景噪声覆盖的有用信号。

常用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有频域信号的相干检测、时域信号的积累平均、离散信号的计数技术、并行检测方法。

其中时域信号积累平均是常用的一种小信号检测方法。

取样是一种频率压缩技术,将一个高重复频率信号通过逐点取样将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转变成对时间变化的离散量的集合,从而可以测量低频信号的幅值、相位或波形。

时域信号的取样积累方法是在信号周期内将时间分成若干间隔,在这些时间间隔内对信号进行多次测量累加。

时间间隔的大小取决于要求恢复信号的精度。

某一点的取样值都是信号和噪声若要恢复的信号逼近真实信号,重复采样的次数越多越好,取样时间间隔必须要短。

m的值越大及重复的次数越多,信号恢复的真实性越好。

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如存储器位数的制约),不可能做到任意多次的重复。

2.系统硬件设计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包括前端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两大部分。

高等光学实验微弱信号检测综合实验讲解

高等光学实验微弱信号检测综合实验讲解
微弱信号检测综合实验
LOGO 微弱信号检测综合实验
主要内容
1 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
2 微弱信号检测的主要方式
3
实验设计原理
4
实验过程以及结果
5 实验过程中问题分析
微弱信号检测综合实验
微弱信号检测原理
概念解释
微弱信号
噪声
干扰
信号检测
两层含义:
信号本身非 常微弱
信号相对于 强背景噪声 而言微弱
材料,器件 的内部物理 原因所产生

自动跟踪滤波器
自动跟踪滤波器实验设计
多功能信号发生器 输出 噪声输出
宽带选相器 同相
信号输入
输出 正交
精密衰减器 A输入
一次输出 B输入
相位测量仪 信号输入 参考输入
自动跟踪数字滤波器 交流输出
信号输入 直流输出
参考输入
频率测量仪
电压测量仪 信号输入
示波器
X输入

实验设计原理
自动跟踪滤波器
自动跟踪滤波器是一种中心频率可跟随信号频率变化的带通滤波器。 其核心是开关电容滤波器。 一般有源滤波器由运放、电阻、电容组成,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与RC有 关。 开关电容滤波器是以开关电容代替滤波器中的电阻实现的。开关电容 的等效模拟电阻值受外部时钟频率控制,改变外部时钟频率就可改时间 常数,从而达到改变滤波器截止频率的目的。
参数运算及波形显示器

实验设计原理
同步积累原理
基于噪声的随机性和信号的稳定性
信号具有周 期的重复性
噪声是随机的
多次重复发 送接收
接收端接收 到不同的畸 变信号
在接收端将 重复信号叠 加
噪声相互抵 消,信号得 到提取

微弱光信号检测和放大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微弱光信号检测和放大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xx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5/16 学年第二学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起迄日期:课程设计地点:指导教师:系主任: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6 年6月12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 光电检测电路的基本构成光电探测器所接收到的信号一般都非常微弱,而且光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往往被深埋在噪声之中,因此,要对这样的微弱信号进行处理,一般都要先进行预处理,以将大部分噪声滤除掉,并将微弱信号放大到后续处理器所要求的电压幅度。

这样,就需要通过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主放大电路来输出幅度合适、并已滤除掉大部分噪声的待检测信号。

其光电检测模块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2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模式与等效模型2.1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模式光电二极管一般有两种模式工作:零偏置工作和反偏置工作,图2所示是光电二极管的两种模式的偏置电路。

图中,在光伏模式时,光电二极管可非常精确的线性工作;而在光导模式时,光电二极管可实现较高的切换速度,但要牺牲一定的线性。

事实上,在反偏置条件下,即使无光照,仍有一个很小的电流(叫做暗电流或无照电流1。

而在零偏置时则没有暗电流,这时二极管的噪声基本上是分路电阻的热噪声;在反偏置时,由于导电产生的散粒噪声成为附加的噪声源。

因此,在设计光电二极管电路的过程中,通常是针对光伏或光导两种模式之一进行最优化设计,而不是对两种模式都进行最优化设计。

一般来说,在光电精密测量中,被测信号都比较微弱,因此,暗电流的影响一般都非常明显。

本设计由于所讨论的待检测信号也是十分微弱的信号,所以,尽量避免噪声干扰是首要任务,所以,设计时采用光伏模式。

2.2 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工作于光伏方式下的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模型如图3所示,它包含一个被辐射光激发的电流源、一个理想的二极管、结电容和寄生串联及并联电阻。

图中,IL 为二极管的漏电流;ISC为二极管的电流;RPD为寄生电阻;CPD为光电二极管的寄生电容;ePD为噪声源;Rs为串联电阻。

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经过相敏检波输出电压为4.327V,输入输出电压如图13所示。

经过相敏检波电路的波形如图14所示:
图14相敏检波电路输出波形
4.
为了给相敏检波电路提供同频方波信号,实现检波功能。其结构如图15所示。

其同向端接地,反向端接入高频正弦电压信号(1KHZ),输出端为方波信号。当反向端正弦电压小于0时,输出高电平;当反向端输入的正弦电压大于0时,输出低电平。所以输入正弦波输出为反向的正弦波。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对比如图16所示。
15.06.23-15.06.26
第二周
设计、仿真,撰写、完成专业模块设计报告,验收、考核
15.06.29-15.07.03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基础。
图7同向比例运算放大电路
同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输入电阻都为1kΩ,反馈电阻为9kΩ,每个差分式同向放大电路可放大电压10倍,共实现100倍的放大作用。理想状态下,经过第一个差分式放大电路后输出电压为700mv,经过第二个差分式放大电路后输出电压为7V。实际情况下,经第一个差分式放大电路后输出电压为706.949mv,经第二个差分式放大电路后输出电压为7.068V,处于合理方位内。结果如图8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输入电压、一级运放后放大电压、二级运放后放大电压)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DO 低输出噪声的分析与优化设计1 LDO 的典型结构LDO 的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虚线框内为LDO 芯片内部电路,它是一个闭环系统,由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调整管(Pass device)、反馈电阻网络(Feedback resistor network)组成,其闭环增益是:OUT REF V Acloseloop V = (1)此外,带隙基准电压源( Bandgap reference)为误差放大器提供参考电压。

LDO 的工作原理是:反馈电阻网络对输出电压进行分压后得到反馈电压,该电压输入到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

误差放大器放大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之间的差值, 其输出直接驱动调整管,通过控制调整管的导通状态来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

例如,当反馈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下降,控制调整管产生更大的电流使得输出电压上升。

当误差放大器增益足够大时,输出电压可以表示为:R1(1+)R2OUT REF V V = (2) 所谓基准电压源就是能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度基准量的电源,这种基准源与电源、工艺参数和温度的关系很小,其原理是利用PN 结电压的负温度系数和不同电流密度下两个PN 结电压差的正温度系数电压相互补偿,而使输出电压达到很低的温度漂移。

传统基准电压源是基于晶体管或齐纳稳压管的原理而制成的,其αT =10-3/℃~10-4/℃,无法满足现代电子测量之需要。

20世纪70年代初,维德拉(Widlar)首先提出能带间隙基准电压源的概念,简称带隙(Bandgap)电压。

所谓能带间隙是指硅半导体材料在0K 温度下的带隙电压,其数值约为1.205V ,用U go 表示。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压降的正温漂去补偿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压降的负温漂,从而实现了零温漂。

由于未采用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下的稳压管,因而噪声电压极低。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简化电路如下图所示。

2 LDO 中内部固有噪声LDO 的噪声类型主要是内部固有噪声和外部干扰噪声。

其中内部固有噪声包括热噪声,散弹噪声,1/f 噪声,爆烈噪声。

LDO 中可以产生这些噪声的元器件有电阻,MOS 管,运算放大器。

2.1 电阻热噪声电阻的热噪声是电阻导体的热骚动产生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起伏噪声电流的现象。

电阻热噪声的特点有:电阻噪声是起伏噪声,其中起伏噪声电流是大量脉冲宽度约(持续时间只有10-13~10-14)的微弱脉冲电流的迭加而成,另外窄脉冲极性、大小和出现时间是随机的。

在高于绝对零度(-273℃或Ok )的任何温度下,物质中的电子都在持续地热运动。

由于其运动方向是随机的,任何短时电流都不相关,因此没有可检测到的电流。

但是连续的随机运动序列可以导致Johnson 噪声或热噪声。

每单位带宽内电阻的热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可以表示为:2,4n T V kTR =式中,K 是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 ;T 是温度,以K 为单位;R 是电阻,以Ω为单位。

下图所示为电阻在25℃时,在50Ω终端电阻上产生的热噪声功率。

2.2 PN 结散粒(散弹)噪声散粒噪声是晶体管的主要噪声源:它是由单位时间内通过PN 结载流子数目的随机起伏而造成的。

散粒噪声的大小与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有关,其功率谱密度函数为:I 0S 2qI =式中,Io 为流过PN 结的电流,q 为电子电荷量。

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偏,所以散粒噪声主要决定于发射极工作电流Ie,B 为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其噪声电流的功率为:22sh e P qI B =散弹噪声电流的有效值(均方根值)为: 2d c s h I q I B =2.3 1/f 噪声 1/f 噪声是由两种导体接触点电导的随机涨落引起的,凡是有导体接触不良的器件都存在1/f 噪声,因此又称接触噪声。

电子管中的1/f 噪声称为闪烁噪声,电阻中的1/f 噪声称为过剩噪声。

1/f 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f f K S f f= 式中,Kf 取决于接触面材料类型和几何形状的系数以及流过样品直流电流的系数。

1/f 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坐标图:线性坐标对数坐标电阻1/f 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22f f d c KI S f A H z f =2.4 爆裂噪声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通常是金属杂质)随机发射或俘获载流子。

其特点:爆烈噪声脉冲的宽度为几 ms 到0.1 s 量级;脉冲的幅度约为0.01~0.001A A μμ量级;爆烈噪声脉冲出现的几率为每秒几百个到几分钟一个之间。

爆裂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函数:()()201B bB K I S f f f =+下图为爆裂噪声波形:2.5 放大器相关噪声分析放大器噪声模型:其中功率谱密度函数:()()22nv n 22ni n V HzA Hz S f E f S f I f =∆=∆放大器等效到输入端的噪声模型:上图中s e 为被测信号电压,Rs 为信号源输出电阻,t e 为噪声电压源,n e 和n i 分别为放大器等效到输入端的噪声电压和噪声电压。

输入端总噪声功率:222222224ni t n n s s n n s E V E I R KTR f E I R =++=∆++放大器的噪声系数:22222224144no ni s n n s n n s ni p ni s s P E KTR f E I R E I R F P K P KTR f KTR f∆+++====+∆∆ 上式表明,当信号源电阻趋向于零或趋向于无穷大时,噪声系数F 都会趋向于无穷大。

0,s so F R R ∂∂=令得最佳源电阻:n N so n NE e R I i == 只有当Rs 为最佳源电阻Rso 时,噪声系数F 才能达到最小值Fmin ,这种情况称为噪声匹配。

噪声因数NF 随源电阻Rs 和f 变化的情况如下图:上图中最佳工作点是最佳源电阻约为500k Ω,最佳工作频率约为10khz 。

在实际的微弱信号检测中,对于不同的检测对象,最佳信号源电阻和工作频率差异很大,必须根据检测传感器的源电阻和工作频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NF 为选择放大器提供了依据。

2.6 MOS 管相关噪声分析场效应管的内部噪声有沟道的热噪声,1/f 噪声,栅极的散弹噪声,栅极感应噪声2.6.1 沟道的热噪声由电阻性导电沟道中载流子的热运动引起,其功率谱密度函数:()4t m d S f kTg K =式中,g m 为场效应管的跨导,k ,T 与电阻热噪声中的k ,T 相同。

2.6.2 栅极的散弹噪声在JFET 中有PN 结存在,产生散弹噪声,其功率谱密度函数:()2g G S f qI =式中,q 为电子电荷,G K 为PN 结反向电流。

2.6.3 1/f 噪声场效应管的1/f 噪声功率谱密度函数:()F D f K I S f fγ=式中,D I 为漏极电流,F K 是制作场效应管的材料和工艺的常数。

2.6.4 栅极感应噪声在高频情况下,通过栅极和沟道之间的分布电容Cgs 将沟道电阻热噪声中的高频分量耦合到栅极输入电路,从而产生栅极感应噪声。

其功率谱密度函数:()14ng is S f kTg K =式中,K 1为和栅源电压、漏源电压有关的系数,gis 为共源极输入电导。

2.6.5 噪声等效分析4种噪声源中, 低频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是沟道热噪声电流i t 和1/f 噪声。

在高频情况下栅极感应噪声i ng 会起较大作用。

场效应管MOS的噪声等效电路:图中,g m 是跨导,C gs ,C gd ,C ds 是极间电容,R ds 是沟道电阻,V gs 是栅—源输入电压。

MOS管等效到输入端的噪声模型:串联输入噪声电压源en ,和并联输入噪声电流源in 的功率谱密度函数:1212221F 2442gs d D N N G m m m kT C K kTK K I e i qI g g f g γαω⎛⎫⎛⎫=+=+ ⎪ ⎪ ⎪⎝⎭⎝⎭ 不同漏极电流I D ,MOS 管的e N 和i N 随频率f变化的典型曲线如下:MOS 管的最小噪声系数F min 和最佳源电阻R so 如下:so R =2.6/()gs wC ,min 10.5/gs m F wC g =+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前置放大器一般都选择使用高跨导,高输入电阻,栅—源电容小的结型场效应管。

3 LDO 中外部干扰噪声3.1 尖峰脉冲由于电网中大功率开关灯的通断,电机、变压器和其他大功率设备的启停以及电焊机等原因,工频电网中频繁出现尖峰干扰脉冲。

这种尖峰脉冲的幅度可能是几伏、几百伏甚至有时几千伏,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数在微秒数量级。

这种尖峰干扰脉冲的高次谐波分量很丰富,而且出现得很频繁,幅度高,是污染低压工频电网的一种主要干扰噪声,对交流供电的电子系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3.2 工频电磁场在由工频电力线供电的实验室、工厂车间和其他生产现场,工频电磁场几乎是无处不在。

在高电压,小电流的工频设备附近,存在着较强的工频电厂;在低电压,大电流的工频设备附近,存在着较强的工频磁场;即使在一般的电器设备和供电线的相当距离之内,都会存在一定强度的50HZ 的电磁波辐射。

工频电磁场会在检测电路的导体和信号回路中感应出50HZ 的干扰噪声。

3.3 射频噪声随着无线广播、电视、雷达、微波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机、寻呼机的日益推广,空间中的射频噪声越来越严重。

射频噪声的频率范围很广,从100K 到几兆赫兹数量级。

射频噪声多数是调制(调幅、调频、调相)电磁波,也含有随机的成分。

检测电路的传输导线都可以是接收天线,程度不同的接受空间中无处不在的射频噪声。

因为射频噪声的频率范围一般都高于检测信号的频率范围,所以利用滤波器可以有效的抑制射频噪声的不利影响。

3.4 地位差噪声检测系统的不同部件采用不同的接地点,则这些接地点之间往往存在或大或小的地电位差。

即使在同一块电路板上,不同接地点之间的电位差也可能在毫伏数量级或更大。

如果信号源和放大器采用不同的接地点,则地电位差对于差动放大器来说是一种共模干扰,对于单端放大器来说是一种共模干扰。

因为地电位差噪声的频率范围很可能与信号频率范围相重叠,所以很难用滤波的方法解决问题。

克服地电位差噪声不利影响的有效办法是采用合适的接地技术或者隔离技术。

3.5 颤噪效应任何被绝缘体分隔的两个导体都形成一个电容C ,电容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面积,几何尺寸、相互方向以及绝缘体的介电常数。

当空间电荷Q 聚集在由此形成的电容上时,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压为:V=Q/C.如果由于机械原因导致两个导体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则电容C 发生变化,电容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

克服颤噪效应的有效方法是避免关键电路元件(包括)电缆发生机械振动,此外降低携带微弱信号的稳压电压(从而减少了Q )也能缓解颤噪效应产生的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