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物理科目是高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物理考点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物理的重点考点进行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力学包括了很多概念和公式的运用,下面是一些重点考点的梳理: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是必考点。

考生需要理解这些定律的含义,以及如何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

考生需要掌握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各类题目中。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关于热和温度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温度和热量考生需要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热传导、热平衡等。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指描述物质热平衡状态的定律,其中最重要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考生需要理解这些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3.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物理学中研究气体行为的基本模型,考生需要掌握理想气体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和磁现象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电场电场是指电荷周围存在的一个物理量,在高考中会考察电场强度、电势等相关概念。

2. 磁场磁场是指磁力作用的区域,在高考中会考察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相关概念。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磁场中的电流变化会引起电场的变化,考生需要理解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四、光学与波动光学与波动是物理学中研究光和波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的基础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光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单色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与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考生需要理解干涉与衍射的现象和原理。

高考物理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总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总知识点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中,总结和归纳各个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高考物理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力学篇1. 运动和力- 运动的描述和描写-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平衡条件3. 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 平抛运动的相关公式4. 物体的运动规律 - 匀速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5. 动能和动能定理 - 动能的定义- 动能定理- 动能与功的关系6. 力的功和功率-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方法 - 功率的概念- 功率的计算方法7. 力和运动的应用 - 简单机械原理 - 斜面运动- 吊球运动二、热学篇1. 温度和热量- 温度和温标- 热平衡和温度计- 热量的传递2. 物质的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和计算-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3. 热量传递-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 摩尔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5.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 热机的热效率- 熵增原理及其应用6.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的基本概念 - 卡诺循环- 热泵和制冷机三、光学篇1. 光现象的基本规律- 光传播的直线性-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干涉和衍射2. 光的成像- 薄透镜成像规律- 物镜和目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规律3. 几何光学- 球面反射和折射定律- 薄透镜成像公式- 镜面成像和透镜成像的应用4. 光波的特性和光的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质- 光的粒子性质5. 光的干涉和衍射- 干涉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杨氏实验和干涉条纹- 衍射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衍射的应用四、电磁篇1. 电场和电势-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 电势的概念和电势差- 等势面和电场力线2. 电容- 电容和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 并联和串联电容器- 电容的充放电过程3. 电流和电阻- 电流强度和电流的方向 - 电阻和电阻器- 电阻与电路的基本关系4. 简单电路和恒定电流- 并联和串联电路- 恒定电流和欧姆定律- 电功和功率的计算5. 磁场和磁性材料- 磁场的产生和性质- 磁感强度和磁场强度- 磁性材料的分类和特性6. 电磁感应-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和互感总结:以上总结了高考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等篇章。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汇总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汇总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汇总一、运动学1. 位移和位移矢量的定义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和分析5.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相关计算公式6. 斜抛运动的规律和相关计算公式7. 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8.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求解9. 牛顿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二、力学1.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方法2.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3. 动量和动量守恒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4. 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5. 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应用6.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和计算方法7. 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8. 阻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9. 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0. 弹簧的伸长量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三、热学1. 温度的概念和温标的转换2. 热平衡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3. 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的计算方法4. 理想气体定律的表述和应用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6.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区别和计算方法7.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及计算方法8. 一般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2. 球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3.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4. 杂色和彩色图像的形成原理5. 光的色散和光的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6. 光的能量传递和光的功率的计算方法7. 透镜组的成像和焦距的计算方法8.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五、电学1. 电流和电流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6. 电流的分支和电路的分析方法7. 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及计算方法8. 电容器和电路的充放电过程的规律及计算方法9. 高斯定理和安培定理的表述和应用10. 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计算六、波动与电磁场1.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2. 声音波和光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的关系3. 声音波的干涉和衍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4. 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 波的超前和滞后现象及相关计算6. 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7. 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及相关计算方法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9.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10.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及应用总结:本文对新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汇总和归纳,涵盖了运动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波动与电磁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高考物理考点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高考物理的考点非常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力学涉及到力、运动、质量、力的合成、动量、能量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工作、功、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 静电平衡、滑动摩擦力、弹性力、万有引力、摩擦力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25分左右。

2. 热学主要涉及到物体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过程、热转化、理想气体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温度、热量、热容、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 相变的热力学过程、物态方程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10分左右。

3. 光学涉及到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波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光的色散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反射率、透过率- 光的波动、波长、频率、波速、相干、干涉、衍射- 偏振、菲涅尔公式、杨氏实验、多普勒效应、光电效应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15分左右。

4. 电磁学主要涉及到电荷、电场、电势、电容、电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电场、电势、电势能、电力线、静电场- 电容、串并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流、电路、欧姆定律、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定理、洛仑兹力-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电磁场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20分左右。

5. 原子物理涉及到原子结构、原子核、辐射、物质波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 原子的结构、质量数、原子序数、同位素、半衰期等- 光子、光谱、激光、波粒二象性、电子衍射、康普顿效应- 核反应、原子能、粒子加速器等该部分考试分值通常在5分左右。

以上是高考物理的主要考点,不过具体考点的分值分布也会根据不同年份略有不同。

总体来说,力学和电磁学的部分分值较高,占整个考试总分的比例可能超过60%,需要重点复习。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高考是每个中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其中物理科目作为理科的一部分,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以下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2. 力的合成与分解3.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4. 牛顿运动定律5. 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6.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 圆周运动8. 耗散功与机械能守恒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2. 热传导3. 热膨胀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分子动理论5.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6. 热机效率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2. 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3. 球面镜与透镜的成像4. 像的位置与放大率5. 光的干涉和衍射6. 光的偏振四、电学部分1. 电荷与电场2. 导体与电场3. 电场的叠加4. 静电能与电势5. 电容与电容器6. 直流电路与欧姆定律7. 简单交流电路8. 电磁感应9. 麦克斯韦方程与电磁波五、现代物理部分1. 光电效应2. 单色光的光电效应3. 合金因为差异相对于纯石墨导电性会发生什么变化4. 库仑定律5. 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核裂变6. 半导体和PN结的特性以上是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的归纳,每个知识点都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对于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此外,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和物理规律的应用也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不仅可以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物理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

2. 清晰地画图,标明已知量和所求量。

3.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4. 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过程的精确性。

5. 点评答案,检查解题思路的合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全解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全解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全解物理这门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想要在高考物理中取得好成绩,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是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全面梳理一下高考物理的基础知识点。

一、力学(一)运动学1、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取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4、速度和速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二)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F = 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功和能1、功: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 =Flcosα(α 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功率:P = W/t;瞬时功率:P = Fv。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Ek = 1/2mv²。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Ep = mgh。

5、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简谐运动: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的振动。

2、单摆:在小角度摆动时,可以看作简谐运动。

3、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波的特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v =λf 。

二、热学(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可以证明。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一、力学1. 运动学1.1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1.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2. 动力学2.1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2 牛顿第三定律2.3 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2.4 前进力、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动量和能量3.1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3.2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3.3 力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4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1.1 温标和温度单位1.2 冷热的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1.3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2. 状态变化和热传递2.1 相变和相变潜热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3 热量传递定律和功的计算2.4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1.1 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线模型1.2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计算方法1.3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 光的干涉和衍射2.1 双缝干涉和等倾干涉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2 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3 波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的现象和解释四、电学1. 电场和电势1.1 电场概念和电场线的表示方法1.2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方法1.3 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势能的概念2. 电流和电阻2.1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定律2.2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定律2.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 电磁感应3.1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的表示方法3.2 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3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电磁感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五、原子物理1. 元素和原子结构1.1 元素的概念和周期表的结构1.2 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的性质1.3 电子轨道和电子能级的分布规律2. 放射性核反应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的概念2.2 核方程式的写法和核反应的类型2.3 中子衰变和宇宙射线的性质六、现代物理1. 量子物理1.1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实验证明1.2 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1.3 波函数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2. 相对论2.1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洛伦兹变换2.2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2.3 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以上对高考物理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高考成绩。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全部知识点归纳物理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如下:一、力学基础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重点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3. 能量守恒定律: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

4.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应用。

二、电磁学1. 静电学:电荷、电场、电势、电容器、电势差等概念。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

3. 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环路定理、洛伦兹力。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气体状态的PV=nRT。

四、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全反射。

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干涉条纹、衍射现象、偏振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频率、速度。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云、能级。

2. 原子核:核力、核衰变、核反应。

3. 量子力学基础: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六、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等价。

2. 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几何化、弯曲时空。

七、现代物理1. 量子场论:粒子的场描述、基本粒子。

2. 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宇宙背景辐射、宇宙膨胀。

八、物理实验1. 测量技术: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2. 基本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学实验、光学实验等。

结束语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是基础,而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高考物理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一大难点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物理考点的梳理和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考物理考点和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课程的基础部分,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是高考物理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中,需要运用向量的知识,灵活运用几何方法进行计算。

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理是力学中重要的内容,在碰撞等问题中经常出现。

4. 万有引力: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等内容,能够解答有关天体运动的问题。

二、热学部分热学作为物理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中考点较多的部分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温度与热量:掌握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了解热量传递的方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在题目中能够灵活运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方式和热力学过程的特性。

4. 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了解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的特点及其在题目中的应用。

三、光学部分光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下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1. 光的反射与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能够解答与光线传播路径相关的问题。

2. 光的干涉和衍射: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和规律,能够解答与干涉和衍射相关的问题。

3. 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波动性理论,能够解答与光的波动性相关的问题。

4. 光学仪器:了解光学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解答与光学仪器相关的问题。

四、电学部分电学是高考物理中考点较多、实践性较强的部分,下面是需要关注的知识点:1. 电路基本理论: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物理高考各个知识点讲解

物理高考各个知识点讲解

物理高考各个知识点讲解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高中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科目之一。

物理高考的知识点众多,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物理高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们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在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学生们需要了解如何根据运动学公式计算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力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熟悉牛顿三定律,并能应用到摩擦力、重力等问题中。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合力,以及如何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二、光学1. 几何光学:几何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基本规律。

学生们需要理解入射角、反射角、折射率等概念,并能应用到镜片、透镜等问题中。

2.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研究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学生们需要了解光的干涉、衍射的原理和条件,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3. 光的色散与光谱:学生们需要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以及光谱的组成和特点,包括可见光的七种颜色和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等概念。

三、电学1. 静电学:静电学研究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作用。

学生们需要了解电荷的基本性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等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电场力、等电势面等问题。

2. 电路基本理论:电路基本理论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学生们需要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并能应用到串联、并联电路等问题中。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研究磁场的变化所引起的感应现象。

学生们需要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并能解决相应的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等问题。

以上仅是物理高考的部分知识点讲解。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们除了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题型练习和解析,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同时,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也是高考物理学习的关键。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考点归纳

高中物理高考知识考点归纳

高中知识考点归纳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是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考物理大题考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大题考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大题考点总结归纳在高考物理大题中,常常涉及一些重要的考点。

这些考点不仅是解题的关键,还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下面将对高考物理大题中涉及的一些重要考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上。

4. 弹力与重力:物体受到重力和弹力的相互作用。

5.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总动量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6. 能量守恒定律:系统总机械能在无摩擦、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二、电学1.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3. 等效电阻:由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关系推导得出。

4. 静电场: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势差的计算。

5. 电容器与电容量: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容量的计算。

三、光学1. 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描述和计算。

2. 球面镜与透镜:球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光的波粒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的解释。

4. 光的折射与色散:光通过不同介质的折射角计算。

四、热学1. 物质的热性质:物质的比热容、热膨胀等概念和计算。

2. 热传导:热传导的计算和分析。

3. 热力循环:理想气体的等式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

五、核能与原子物理1.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衰变方程。

2. 核能与原子能级:能级跃迁和辐射的概念。

以上仅为高考物理大题常见考点的一部分总结和归纳。

在实际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学生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教材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掌握这些重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相信能够在高考物理科目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加油吧!。

必须掌握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及常见的高考考点试题解析

 必须掌握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及常见的高考考点试题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

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对高考物理新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动量守恒。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电学基础1. 电荷的性质:包括电荷的守恒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场和电势: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势能等概念。

3. 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三、光学基础1. 光的反射和折射:包括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全反射现象。

2.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条纹的形成、衍射现象的观察。

3. 光的偏振和色散:偏振现象、色散现象及其应用。

四、热学基础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热量的传递方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的限制、熵的概念。

五、原子物理学基础1.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

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衰变类型、半衰期的概念。

3. 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六、相对论基础1. 狭义相对论:时间膨胀、长度收缩、质能等价原理。

2. 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几何化描述。

七、量子力学基础1. 量子态和量子叠加原理。

2.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3. 不确定性原理。

八、物理实验方法1. 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记录、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3. 常见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

结语:高考物理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物理概念,还要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高考物理是许多学生非常关注的科目之一,它的考试分数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大学录取结果。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着重介绍其中的重点内容,以供参考。

1. 力学部分1.1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沿斜面方向作用于物体时,可将该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1.3 动能、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物体的动能由其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功: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移动的效果,功的大小等于力乘以物体的位移。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无摩擦、无空气阻力以及外力不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2. 热学部分2.1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温度:反映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

热量:物体之间热交换的能量,能够使物体的温度发生改变。

热平衡: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净热量交换,温度相等。

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物质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功等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系统的吸热减去对外做功。

热功等式:热量转化为功的过程中,热机的效率等于功对热量的比值。

3. 电磁学部分3.1 简谐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物理系统围绕平衡位置以一定频率前后振动的运动。

波动:能量以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的物理现象。

3.2 电场与电势。

电场:带电粒子周围的电力作用空间分布,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最全知识点归纳高考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

以下是对高考物理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力学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重点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动量守恒。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5.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

二、热学1. 分子运动论:包括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体现。

3. 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热能转换的方向性。

三、电磁学1. 电场:包括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概念。

2. 磁场:包括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等概念。

3. 电流:包括电流强度、欧姆定律、电阻等。

4. 电磁感应: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曲面镜的成像规律。

2. 光的折射:包括折射定律、全反射等。

3. 光的干涉:包括干涉原理、双缝干涉等。

4. 光的衍射:包括衍射现象、衍射公式等。

5. 光的偏振:包括偏振原理、偏振现象等。

五、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等。

2. 原子核:包括核反应、核能等。

六、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包括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等。

2. 质能方程:E=mc²,描述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包括波函数、量子态等概念。

结束语高考物理的知识点覆盖了物理学的多个领域,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概念,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高考每题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每题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每题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理科,涉及到自然界中物质与能量的相互关系。

对于高考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必考科目,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应对物理高考,以下将对每一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学生们参考。

一、力学部分1.质点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以及圆周运动。

2.牛顿定律:涉及到力的作用、加速度、质量等概念。

3.动能和势能:动能与质点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而势能与质点所处位置有关。

4.弹簧振动:重点在于弹力、弹簧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等。

5.重力:研究物体在重力场中的受力情况,重点在于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定律等。

二、热学部分1.热传导:涉及到温度、热量的传递以及热传导的过程。

2.热膨胀:研究物体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

3.理想气体定律:研究气体的状态方程,重点在于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热力学第一定律:涉及到热量和功的转化。

三、电磁部分1.静电学:关于静电荷的产生、静电力以及电场强度等。

2.电流和电阻:涉及到电流、电阻、电压和电功率等基本概念。

3.电路分析:重点在于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4.电磁感应: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以及亥姆霍兹线圈等。

四、光学部分1.光的反射和折射:包括镜面反射、球面反射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2.光的干涉和衍射:涉及到光的干涉现象以及菲涅尔衍射等。

3.光的透射和色散:涉及到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以及色散现象。

五、原子物理部分1.射线物理:包括α、β、γ射线以及辐射性衰变等。

2.原子结构:研究原子的核结构、电子的排布以及能级跃迁等。

以上是物理高考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高考考纲可能会有细微差别,所以还需结合自己的教材和课程安排进行复习。

在备考期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并及时总结和复习其中的重点知识,为高考物理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总结对广大考生备考物理高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高考全部知识点

物理高考全部知识点

物理高考全部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力学、光学、热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整理出物理高考中的全部知识点,以供复习参考。

一、力学1. 一维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速度-位移图、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

2. 二维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速度-位移图、平抛运动等。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不平衡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等。

5. 万有引力:引力的定义、万有引力定律、重力等。

6.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冲量守恒定律等。

7. 力学能量:功、功率、机械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8. 定滑轮组:定滑轮组的定义、力学分析等。

二、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等。

2. 光的成像:透镜成像规律、镜像成像规律等。

3. 光的波动性:光的频率、光的波长、速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杨氏双缝干涉、杨氏单缝衍射等。

4. 光的粒子性:光的能量量子、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等。

5.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相长干涉、光的相消干涉、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多普勒效应等。

三、电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

2. 电流及其效应:电流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热效应等。

3. 电阻与电路:电阻的定义、电阻的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电动势、电流分布等。

4.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感线、洛伦兹力、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自感等。

5.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光的电磁波本质、光的偏振、光的干涉等。

四、热学1. 温度与热量:热平衡、温度计、热量的传递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功、热量、焓、焦耳定律等。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温标、热机效率、热泵、卡诺循环等。

物理高考考点

物理高考考点

高考物理考点分类解析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 /=[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F≤F 1 +F 2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高考物理考点全面归纳,分类解析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加速度(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3)方向:与速度变化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a=0,v=恒量.(3)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a=恒量(3)★公式: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s=v0t+at2 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V=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8.重要结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S=Sn+lSn=aT2=恒量(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9.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