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_中国独特的历史性崛起之路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崛起道路1、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1)、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目前经济的开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教训。
(2)、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开展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2、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1)、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2)、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
美、日、俄、印等国权力存在。
(3)、人口、能(资)。
(4)、____问题。
(5)、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3、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1)、锐意推进以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政治为根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开展、统筹区域开展、统筹经济社会开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4、中国是保卫世界和平与开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
①、中国是社会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②、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那么,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开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开展。
③、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立更加平安、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历史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球治理
中国历史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球治理中国历史: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在近代以来经历了数次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球治理紧密相连,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中和平崛起的背景、原因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一、中国历史中的和平崛起1.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为其和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使得中国能够在内外部挑战面前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团结。
2. 文化传统中的和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和平的理念和价值观,如儒家的仁爱之道、佛教的慈悲思想等。
这些和平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得中国人民具有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心态与行为习惯。
3. 中国历史中的外交政策中国历史上的外交政策追求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积极倡导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强调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与冲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二、和平崛起对全球治理的作用1. 为全球治理注入新思路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思路。
中国倡导的非对抗性外交政策、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2. 打破发展的不平衡局面中国的和平崛起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帮助他们摆脱发展的不平衡局面。
3. 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的和平崛起推动了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机制,并提出重塑全球治理的建议与方案,致力于实现国际秩序的民主化、多元化和规范化,以更好地维护全球稳定与发展。
4. 积极参与全球问题解决中国的和平崛起使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了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和重要的多边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全球问题的解决,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打击、贫困减少等,为全球治理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历程摘要: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推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初步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使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并将继续发展下去。
30年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都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一般来说,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指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达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中国全方位崛起的战略道路。
也就是说,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实现崛起和发展。
纵观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年来的历程,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证明了确实是一个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历程。
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开辟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这实际上点明了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实质。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成功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探索被"十年文革"中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这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的和平崛起
和平崛起,中国的必由之路-------浅谈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一)和平崛起的基本含义和平崛起是指:和平崛起是指依靠自己的力量,对外不搞侵略扩张,达到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逐步实现的目标, 并且成为国际社会非常重要的大国。
(申健. 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困难和对策[ J ] . 理论学刊,2 0 0 4( 2 ) . )和平崛起是指中华民族的振兴, 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自力更生, 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不威胁、不侵犯别国的利益, 力争互利, 双赢。
(黄蔼明.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对我国国情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把握[ J ] .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0 0 4( 2 ) ).也有学者强调和平崛起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如和平崛起是指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从温饱到小康的历程。
(张琳琳.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 问题的研究综述[ J ] . 西安)(二)各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与中国的崛起近代以来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崛起方式。
例如,以德国,日本为主的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崛起战略方式。
这些国家企图以侵略扩张的方式实现崛起,但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
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崛起方式,主要以美国为主。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美国最终走向强国之路,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但是,当今的世界军事崛起战略早已被废弃,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更不可能在战争出获取经济利益。
而且,中国至今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此,从历史经验教训与国内国际的现实看,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大国,不可能走武力扩张和霸权道路,也不可能采取其他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根本不同的中国式和平崛起之路。
(三)中国的和平崛起是由一定的历史积淀、现实情况、国际环境决定的1.就历史积淀而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的精神, 尤其是“和而不同”的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兼有政治和伦理双重含义。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新】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
由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历史性机遇。
同时,在人类社会急剧变动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崛起”叉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抓住机遇。
正视挑战,中国必将和平崛起。
关键词:和平崛起;机遇;挑战谋求强盛,希望崛起,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无可非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在探索中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这条复兴之路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
我们崛起的方式是选择和平,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今天,人类社会正处在急剧变动的时代,这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一个历史性机遇,也使我们“和平崛起”面临严峻的挑战。
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并化挑战为机遇,就将实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国理想。
“崛起”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梦想,是我们的目标,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则是用“和平”的方法;中国的崛起必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基本国际目的。
可以说和平崛起是中国的一次历史机遇,目前和平崛起的内部条件很好,中国良好的发展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取中国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大国,现在又成为一个全球贸易大国。
当她最近提出“和平崛起”的政治哲学时,全世界都翘首以待。
“和平崛起"论题的提出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
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
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郑必坚认为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和平地崛起。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的特殊符号和标签。
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发展、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强盛。
中国的真正崛起应该是各个领域的整体崛起或全方位崛起,既是中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的整体崛起,也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全面现代化。
“和平崛起”的含义还包括:不仅自己要有机遇,还要给人以机遇,这样自己才会获得更大的机遇。
所以中国的崛起不会损害周边国家的利益,反而会更好地支持周边国家的发展。
回顾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所走过的近30年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与强权国家崛起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是不称霸。
这个“不称霸”,不仅仅包括中国自己不称霸,同时也包括中国反对任何人称霸。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称霸,不仅在国际上争取到相当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还保持了近30年的国内稳定,促进了中国的初步崛起。
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若干代中国人的锲而不舍、努力奋斗。
因此,中国要继续高举不称霸的旗帜,不妨碍任何人,不威胁任何人,不牺牲任何人,用发展的事实排除外界的疑虑和干扰,坚定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全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中中国错过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三个个时期。
第一时期: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扩张、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时期: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奴役当地人民。
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三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趋势加强。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
一、历史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各国争相合作的对象。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中国和平崛起最大的机遇在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世界各国在反对战争和冲突、促进全球合作方面的共识日益增加。
同时,跨国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利用这些机遇,积极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挑战但是,中国崛起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源于国际体系的变化和压力。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种挑战,对其他国家的利益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产生了担忧和敌视,甚至试图阻挠中国的崛起。
此外,中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民主缺失等。
中国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加自身的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这样,才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
三、和平崛起的路径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政治和经济制度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中国需要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保证民主和言论自由。
同时,要加强反腐斗争,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以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其次,增强创新和发展能力。
中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最后,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综上所述,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摘要:在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是不会被任何外来因素所能遏制的。
崛起,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期望与要求。
而中国仍然要坚持和平崛起,这不仅是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关键词:和平崛起、强国、大国责任、经济、政治、国防建设正文:南海局势进一步升温,菲律宾等诸国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个大国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产生矛盾的各个角落,那就是“一超多强”中的超级大国——美国。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脚步逐渐加快,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也可以说是平衡,将被打破。
而美国染指亚太的目的是什么呢?说的冠冕堂皇点,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美国为了保持全球性的霸权,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它不得不增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和战略存在。
说得白一点,它其实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封锁”,也就是加强它所谓的两条岛链(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实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
第一条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
)。
在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是不会被任何外来因素所能遏制的。
崛起,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期望与要求。
而中国仍然要坚持和平崛起,这不仅是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当然,和平并不是指我们惧怕战争。
当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侵害时,比如台湾宣布独立或中国的固有领土受到武装侵占,再或者说中国的正常贸易受到外国武装封锁时等诸般严重影响中国的事件,中国会动用人民军队进行主权的捍卫。
大国崛起读后感——和平崛起之路(5篇模版)
大国崛起读后感——和平崛起之路(5篇模版)第一篇:大国崛起读后感——和平崛起之路和平崛起之路——观《大国崛起》有感《大国崛起》是一份沉甸甸的智慧,它以理性的态度、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较为客观地解读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国先后崛起、叱咤风云的辉煌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辉煌的,但在这荣光的背后,无时无刻不飘荡着战争的血腥与罪恶。
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战争造就了一个个世界性的大国,一个大国的崛起历程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战争史。
大国的崛起在新时代可以不依赖战争,新的大国崛起的道路有待探索。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就是《大国崛起》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战争是政治博弈的延伸”,战争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国家间利益矛盾、打破旧国际秩序、建立新的世界格局的最有效的手段。
战争固然是残酷的,但战争的胜利能极大地提高国家的地位,为国家获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与所需的发展资源,使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奠定了不可代替的基础。
战争带来的红利是巨大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崛起总是会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
战争,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助推剂。
回顾过去5 个世纪大国的崛起历程,大国的崛起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
荷兰奠定欧洲领先国家的地位是始于赢得抗击西班牙人战争的胜利并获得独立之后。
法国的头号欧洲陆上强国的地位是通过三十年战争及1657年和1667年的两次对西战争的胜利获得的。
英国的崛起始于16世纪末的伊丽莎白时代,但直到19世纪初通过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击败拿破仑帝国后才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其间,英国先后在军事上击败了当时欧洲的海上及陆上霸权国。
英国海军先是1588年在大西洋一举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继而从1652年开始,又三次对荷兰开战,彻底剥夺了荷兰殖民及海上优势。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关键字:中国崛起和平崛起台湾问题小摘要:“台湾问题”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严重程度,我们暂且不论,这里实际上首先有一个“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问题需要厘清。
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即使遇到一些困难、障碍和曲折,中国仍然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仍然要达到总体和最终意义上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最根本的就是中国对外不搞侵略扩张;中国不搞侵略扩张,就是和平崛起。
中国要理直气壮地讲这个理。
在这个前提下,中国不论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都是中国人民的神圣权利。
不能因为中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要行使武力统一台湾的正当权利就不是和平崛起;更不能颠倒黑白,说什么是中国在威胁什么人的“安全”,挑战什么人的“和平”。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5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进步和发展。
但是,中国远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面临一系列大规模发展难题的发展中国家。
无论看似多么小的、甚至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
无论绝对数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相当低的、甚至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了。
而中国为解决发展问题而做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国人,从领导层到全体人民,一个共同的雄心壮志,共同奋斗的目标。
中国的崛起战略需要台海的稳定。
经济上,中国现石油的进口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大量能源通过台湾海峡进入中国,台湾海峡已变成中国的生命;中国运往澳洲,欧洲,东南亚,南亚的货物都需要经过台湾海峡。
战略上,中国的兴起必然会向海洋发展,台湾与海南岛是中国在太平洋上的二个眼睛,台湾在中国手中是进军太平洋的有利跳板,台湾在敌对势力的手中,将阻止中国进入太平洋。
被历史规律所证明的结论是:一个国家要强盛,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前提。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摘要:在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是不会被任何外来因素所能遏制的。
崛起,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期望与要求。
而中国仍然要坚持和平崛起,这不仅是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关键词:和平崛起、强国、大国责任、经济、政治、国防建设正文:南海局势进一步升温,菲律宾等诸国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个大国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产生矛盾的各个角落,那就是“一超多强”中的超级大国——美国。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脚步逐渐加快,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也可以说是平衡,将被打破。
而美国染指亚太的目的是什么呢?说的冠冕堂皇点,随着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美国为了保持全球性的霸权,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它不得不增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和战略存在。
说得白一点,它其实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封锁”,也就是加强它所谓的两条岛链(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实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
第一条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
)。
在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是不会被任何外来因素所能遏制的。
崛起,就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期望与要求。
而中国仍然要坚持和平崛起,这不仅是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当然,和平并不是指我们惧怕战争。
当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侵害时,比如台湾宣布独立或中国的固有领土受到武装侵占,再或者说中国的正常贸易受到外国武装封锁时等诸般严重影响中国的事件,中国会动用人民军队进行主权的捍卫。
怎么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
怎么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怎么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新就新在它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越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不是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而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更不是相背离的历史进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总目标。
中国和平崛起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道路新思想新战略。
第一,所谓新道路,是指与历史上的强国崛起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不是依靠对外扩张、掠夺,而是依靠改革开放、独立自主、和平发展,是世界上新型的崛起。
“新道路”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开始,直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中国和平崛起是在新的科学发展观引领之下的发展。
相对于“线性增长观”、“非平衡发展观”等传统发展观而言,新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和平崛起是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
这一新战略是对中国内政、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设计。
中国和平崛起,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三个支撑点:一是继续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中国发展的基本点。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首先是指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国家发展。
第二是指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决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
第三是指新世纪中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上”。
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把依靠自己的力量概括为“四个依靠”: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是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把国内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坚持对外开放。
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永远不变的国策。
论国防建设是保障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强柱石
论国防建设是保障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强柱石[摘要]:和平崛起战略是中国新时代治国复兴方略的正确选择。
为了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保持一支更加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力量,为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提供战略支撑和重要保障。
为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当今安全局势,了解和平崛起的正确内涵,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统一,把握机会,实现真正的“崛起”。
[关键词]:国防建设、和平崛起、安全环境一、国防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必须看到,当代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样包括国防力量的竞争。
国强要以国富为基础,但国富并不等于国强。
一个国家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无强大的国防力量,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也难以巩固已有的经济建设成果,甚至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处处受制于人。
建国后,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要想拥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就是一句空话。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不可否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大战和危及中国命运的全面战争可以避免。
“兵者,乃国家大事,不可不察也”。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联系紧密。
生存与发展构成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生存是人类繁衍延续的第一需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是生存的条件。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长期稳定。
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
二、和平崛起的时代内涵和平崛起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提炼,又是新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精辟概括。
在这里,“崛起”是目标,是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平”是条件,是方式,是中国人民的渴望,也是所有中国军人的渴望。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曲折历程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使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3.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
(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4.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和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尊重。
(三)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①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②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
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
③人口、能源(资源)。
④台湾问题。
⑤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四)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l)中国必须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程序的急剧波动,甚至引发大战,而这样总是以失败告终。
因此,我们的抉择是“和平崛起”。
(3)具体的政策或举措:①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促进祖国统一大业;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4)依据:①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②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教训。
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史(1)一战前后: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和平崛起,中国发展之路
作者: 宋念申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7-8页
主题词: 中国和平崛起 发展道路 中国崛起 中国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 观察家 中国威胁论
摘要: 从去年开始,中国领导人逐渐在公开场合使用一个新的词汇——"和平崛起"。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以及今年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两次讲到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谈到中国要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
国内外观察家敏锐地注意到,"崛起"一词在中。
浅析中国和平崛起战略
浅析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数学2班 031001215 钟晓峰一、“和平崛起”的基本涵义1.“和平崛起”是基于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国家战略的新定位国际政治学中“和平被认为是民族国家之间没有战争或物质暴力”,从而和平也就意味着战争尚未发生。
和平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中永不会消失的一个亮点,并且实现和平与维护和平历来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政治困境和政治难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就多次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世界大战也是可以避免的。
江泽民也一再强调战争的可避免性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指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并提出世界格局的基本态势仍然是“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整体缓和、局部紧张,整体稳定、局部动荡。
”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既然没有大规模的武装暴力冲突、没有世界大战,即使存在着局部的战争危险与军事威胁,世界局势自然也就处于总体和平状态。
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发展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保障。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
热爱和平的中国选择“和平崛起”之路,就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牢牢把握世界总体和平的有利时机,力争迅速发展和壮大自己,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2.“和平崛起”是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向世界人民所作出的承诺和平与战争都是人类实现自我目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战争却具有暴力性、残酷性、破坏性等特征,因而由于对战争的恐惧感促使人们往往把和平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与美好愿望。
也就是说,“和平与战争一样也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不过和平是非暴力的解决方法。
”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主张中国要走“和平发展”的民族复兴之路,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原则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
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对此议论纷纷。
在此,我就“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这个总命题,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我的一些思考:——怎样看中国的发展,——怎样看中国的崛起道路,——怎样看中国崛起与中欧关系。
(一)第一个方面,怎样看中国的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5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进步和发展。
但是,中国远未摆脱不发达状态,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面临一系列大规模发展难题的发展中国家。
什么叫“大规模发展难题”呢?这可以用两道最简单的数学题来说明。
一道乘法题,一道除法题。
乘法题是:无论看似多么小的、甚至可以忽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点,只要乘以13亿(我这里指的是中国的人口),那就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甚至可能是超大规模的问题。
而除法题是:无论绝对数量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相当低的、甚至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了。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方面。
实践证明,中国活跃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愈益充分地调动起来,那么中国人的劳动力、创新力、购买力,中国的凝聚力和增长动力,以及由此而给世界带来的增长动力,又是联系于13亿的另一道数学题。
总之,中国为解决发展问题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国人,从领导层到全体人民,一个共同的雄心壮志。
单单这件事,就够我们从现在算起的两到三代中国人,很忙很忙的了!(二)第二个方面,怎样看中国的崛起道路。
这里根本之点是在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5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征的战略道路。
这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和平崛起新道路。
关于这条道路,我首先要强调一点: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这本身就是中国人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战略抉择。
这个抉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摆在中国人面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民族都是走在历史发展的前列。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领先地位才逐步下降。
从那时起,实现中华崛起就成了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真正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中国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国发展的和平特质。
一、近代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的三种国家崛起方式1.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崛起战略方式。
德国、日本企图通过侵略扩张、实现崛起,最后导致整个国家的崩溃;前苏联走以意识形态和军事力量为根本,和另一个大国形成两极对抗体系的道路,结果是国力耗尽,最终走向自我解体。
2.搭便车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的盟国体系范围内,德国、日本就采取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崛起,但这种崛起是不完整的,并没有造成真正、最终的崛起,其负面影响迄今犹在。
3.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战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采取不主动挑战英国霸权,以经济利益优先逐步获得霸权的战略,实现了崛起。
美国乘着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忙于与后起的德国争霸无暇他顾,首先打击早已衰落的西班牙,取得在古巴和菲律宾的战略立足点。
接着借法国财力之机,一举控制了巴拿巴运河。
后来又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使自己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美国的崛起方式是近代史上唯一成功的大国崛起。
二、中国不可能走其他国家崛起的老路,那么中国崛起到底该采取什么方式?当前,军事崛起战略早已被废弃,而就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国采取挑战国的姿态也是不可取的。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充当挑战国的经历证明,采取只斗争而不合作的战略得不偿失。
国际格局的现实、中国的国家实力、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方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的外交战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没有理由成为挑战国家。
同样,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搭便车战略也是不可行的。
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绝对不会选择单方面让渡国家主权的战略,也没有国家能够为中国这样的大国提供“便车”。
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按照美国“发迹”的轨迹发展。
中国的国内环境和100年前的美国有根本的不同,周边与全球环境也要比当时的美国复杂严峻得多,如果以取得霸权为目标,实现对外扩张,无疑会陷入更加被动、更加险恶的战略环境。
从历史经验教训与国内国际的现实看,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大国,不可能走武力扩张和霸权道路,也不可能采取搭便车的方式,而是要走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根本不同的中国式和平崛起之路。
三、中国和平崛起的特点和吸引力(一)中国和平崛起的特点1.坚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制定宏伟的、思想连贯和富于远见的国家战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这是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
2.坚持以“和平崛起”战略为核心,通过独立自主的、务实的外交政策,注重经济外交、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在发展中国家广交朋友,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根据客观需要,灵活而有原则地执行邓小平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有所作为”28字方针;尊重历史,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开展多种形式的“睦邻、安邻、富邻”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的三种国家崛起方式:挑战现存大国的军事战略方式;搭便车方式;以经济利益优先的霸权战略。
中国不可能走其他国家崛起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独特的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自身的特点、吸引力、战略布局,中国和平崛起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人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人的发展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6-0073-03姜玉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和平崛起:中国独特的历史性崛起之路3.坚持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
在经济改革路径选择方面,采取自下而上的区域性改革试点和制度创新与自上而下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改革的模式取向方面,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必要的政府规制的作用;在经济改革的进程方面,以社会稳定为前提,恰当地把握好改革的次序、力度和进程,避免激进式改革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的剧烈动荡。
4.坚持审慎的政治改革方式。
即以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收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历程可被描述为“重大的经济改革和较小规模的政治改革”。
尽管变革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有过数千年封建历史、民主观念和现代意识薄弱的大国而言,在政治改革方面审慎行事是明智的。
5.坚持自主式对外开放。
立足于中国国情,顺应全球化趋势,通过坚持不懈地自主性开放,既有效释放了中国生产力解放所带来的巨大能量,又富有成效地吸收了外部资源。
6.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表现出很强的二元经济特征,因此执政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必须注重民众利益,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中国领导层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原则,使全体人民———包括“草根”阶层与弱势群体都能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受益。
在中国逐步形成了“改革开放———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这样的良性循环。
(二)中国和平崛起的吸引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的特殊吸引力在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模式的成功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这些国家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面临着人口、资源等硬约束;其次,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又不适合本国的国情,因此它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和平发展模式的“特殊吸引力”也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
因为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发展模式的认同度的提高,很多发展中国家似乎正在放弃“美国模式”而转向“中国发展模式”;如果“中国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那么会在不远的将来,对美国模式构成莫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可能不是中国力量本身,而是中国的发展经验。
[1]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模式的另一个特殊吸引力在于它是以“和平崛起”战略为核心的,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向世人展示史无前例的发展路径和强国更替新范式、摆脱大国政治的悲剧。
四、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布局(一)市场化改革的战略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取向,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以后实行了以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典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我国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计划调控”的强烈干预和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的一整套制度设计逐渐蜕变为影响经济体制设计和管理运作上引入市场经济的成分,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改造。
这大大激活了经济,释放了潜力,社会的配置更趋合理和有效。
同时,社会结构的封闭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
(二)以开放促发展的战略面对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日益加剧的趋势和潮流,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又推出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首先从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着手,以吸引外国的投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要目的。
随着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运行逐步参与到世界经济运行的大环境之中,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得到拓展。
在市场化改革中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束缚的各类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经济主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去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
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行,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而且也改善和优化了国内的经济运行环境,冲击甚至打破了不同区域和地区之间的体制壁垒,促进了各个“地方”之间的开放与交流,“对内开放”的程度也得到提高,经济运行的活力有所增强。
以前的“对外闭关”、“对内闭关”变成了现在的“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三)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的战略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最早是围绕着产业发展提出的,后来扩展到整个经济的发展领域。
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区域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
可以说,发展的非均衡性是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一种表现。
不仅如此,人们还注意到,发展的非均衡性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发展的差距拉得过大,发展的正常进程就可能面临“中断”的威胁。
因此在面对和处理发展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在制定发展展览业、推进显示发展的时候,仍然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均衡发展的问题。
我国在整体发展的战略层面,选择的是以非均衡发展来促进和实现均衡发展的路子:让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再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内陆地区的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推动大家“共同富裕”,再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这些都有利于保持发展进程的持续性。
(四)科教兴国战略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其中最关键的推动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广泛运用。
基于这样的历史事实,我们不得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育大量的、高质量的人才,才可能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自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
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技和教育的落后;而要摆脱落后的局面,惟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先实现突破。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和教育两大领域的快速发展来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对于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其针对性和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启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为基本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模式当中。
这样的发展模式破坏了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社会的持续运行。
处于对这种发展模式的反思,人们开始在实践中尝试着寻找走出这一发展误区的途径,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环境和资源压力都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再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兼顾发展与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互动问题;不仅要实现向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而且要实现人们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更新。
五、中国和平崛起的终极价值:人的发展马克思曾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描述社会形态必然经历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