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第2章 概念要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人‛是‚人‛的种词项,它的内涵要比‚ 人‛多,但它的外延要比‚人‛小。楚恭王看到 、想到的只是楚人,心胸当然很狭窄。把‚楚人 ‛中的‚楚‛这一内涵去掉,就把它变成了‚人 ‛,这样就使楚恭王的眼光提高一步。
7/13/2013 4
2.3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2.2.1 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概念要通过语词表达,语词意义是由概念赋予的 2.2.2 区别 (1)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实词表达而虚词 一般不表达。 (2)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语词表达。 (3)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例如逻辑一词
2.2 概念的逻辑特征
2.2.1概念的内涵
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又称之为概 念的含义。
2.2.2概念的外延
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事物, 通常称之为概念的适用范围。
楚人遗弓
楚恭王一次出去打猎,半路上发现丢失了弓。 侍从们请求去找回来,楚恭王却说:‚不要去了, 楚人丢了弓,楚人会捡到,何必去找?‛孔子听 说这件事后说:‚遗憾的是楚恭王的胸襟还不够 宽大,说人丢失了弓人会捡到就行了,何必加上 ‘楚’字?‛
S
7/13/2013
13
2.5.5.1 全异关系

外延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S
7/13/2013
14
2.5.5.2 全异关系中包含两种特殊情形
R R
S
P
S
P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特点:S与P的外延不同
特点:S与P的外延不同
S+P=R(外延)
7/13/2013
S+P<R(外延)
15
*词项外延间的基本关系
2.5.1 全同关系 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S P
7/13/2013
10
2.5.2真包含于关系
P
S
7/13/2013
11
2.5.3 包含关系

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 合关系,又称属种关系。
S P
7/13/2013
12
2.5.4 交叉关系

外延仅有一部分相重合的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7/13/2013
22
2.6.3 划分

划分的概念
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个种概念, 从而揭示属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如法根据规定的内容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划分的构成
母项:外延需要明确的属概念。 子项:用来明确母项外延的种概念。 标准:划分母项为子项的根据。

7/13/2013
17
7/13/2013
郑板桥与老和尚 郑板桥有一次去造访了一座寺庙。老和尚 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 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 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 发现郑板桥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 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对小和 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 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郑板桥时,立即 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 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
8
2.4.3正概念和负概念

区分标准: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正概念
又叫肯定概念,是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合法行为、正义战争、正当竞争

负概念
又叫否定概念,是反映事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例如不合法行为、非正义战争、不正当竞争
7/13/2013
9
2.5

概念间的关系


7/13/2013
21



定义的规则 定义要相应相称 定义项和被定义项外延必须相等。 定义过宽: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循环定义: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概念。 定义要清楚确切,要用科学术语表达,而不能用比 喻来代替。 比喻定义: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代替定义。
7/13/2013 18


临走时,老和尚请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 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 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 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这里,郑板桥利用限制的方法寥寥数笔就活 灵活现地揭示了老和尚的心理变化过程,辛 辣地讽刺了他按等级待客的势利眼态度。
第二章 概念要明确
本章的教学重点和要点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7/13/2013
1
2.1 什么是概念

概念
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例如:国家 法律 黄河 美丑 信任


思维对象
人们思考的对象,这种对象可以是某个/类事物、某种性 质或关系。


属性 事物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统称。 特有属性 一事物独有而它事物都不具有的属性。 非特有属性 对一事物所以成为该事物不起决定 作用的属性.
属加种差定义 通过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和种差来确定 概念内涵的定义。 种差:在同一个属概念中,被定义项与其他种 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即被定义项所反映事物的特 有属性。 语词定义 通过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来揭示概念的内涵。 说明的语词定义:对某个语词已经确定的意义进行 说明的语词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对某个语词规定某种意义的定义。
词项外延间的基本关系有五种,包括:全同关系、 包含 于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这五种关系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设任意的两个词项为S、P,S与P外延间具有的五种 关系为:
S
P
P S
S S P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16 P
S
P
7/13/2013
全同关系
包含于关系
2.6

明确概念的方法
2.6.1 概括与限制 概括与限制的逻辑基础——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
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 如果外延大则内涵少,而外延小则内涵多。


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注意问题
限制与概括只能在具有属种/种属关系的概念间运用。 单独概念是外延最小的概念,不能进行限制。
2.4 概念的种类
2.4.1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区分标准:所反映对象的数量 单独概念: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 例如泰山、雷锋、世界最高峰、重庆 普遍概念: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 例如法律、法学家、人民英雄、心目中的偶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4.2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区分标准:所反映的概念是否是集合体 集合概念 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休斯敦火箭队、树林、中产阶级 非集合概念 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 例如队员、树木、书
23

划分的类型
一次划分: 根据某一标准,对母项一次划分完毕。 连续划分: 把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再将子项作为母项继 续划分。 二分法: 把母项分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子项的方法。
7/13/2013
24

划分的规则和注意的问题
子项的外延之和要等于母项的外延。 多出子项: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每一次划分必须依据同一标准。 多标准划分:在同一次划分中使用了两个及以上 的标准。 划分的子项必须相互排斥。 子项相容:子项之间具有相容关系。
7/13/2013
7

二者的区分


非集合概念反映事物的类与类分子之间的关系; 类与类分子的关系:类是组成类的分子共性的概括, 每个分子必具有该类的属性并属该类。


集合概念反映事物的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集合体由个体组成,每个 个体不必具有该集合体的属性。
7/13/2013
7/13/2013 25


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概念可依。 据不同标准/属性进行划分; 划分与分解不同. 划分中子母项之间具有属种关系,子项具有母项的 基本属性;而分解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不具有整体的属性。 划分只适用于普遍概念,不适用于单独概念。


7/13/2013
26
7/13/2013
19
2.6.2 定义


定义的概念 揭示某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 定义的构成 被定义项:被揭示内涵的概念。 定义项: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 定义联项:联结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系词。 逻辑形式:Ds是Dp
7/13/2013
20


定义的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