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

合集下载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侗族大歌的保护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侗族大歌的传承 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开展侗族大歌的抢救、挖掘和研究工作,对流传下来的曲目进行 整理和保护 此外,一些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工作中,通过举办各种活 动和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侗族大歌
非遗介绍之侗 族大歌
XXXXX
目录
引言
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
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侗族大歌的传播与影响
侗族大歌的未来发展
侗族大歌的特点 结语 结语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璀璨明珠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引言
侗族大歌,又被称为"侗族大合唱",是中国 侗族民间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 自然和声的民间歌唱形式。它在2009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重要代表之一。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 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 们去了解和欣赏
丰富的曲目:侗族大歌的曲目丰富多 样,包括劳动歌曲、情歌、叙事歌曲 等多种类型,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 各个方面
非遗介绍之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 化现象。它承载了侗族人民的历史、信仰、 习俗、艺术等方面的信息,是侗族文化的重 要载体。通过侗族大歌,我们可以了解到侗 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 方面的内容。同时,侗族大歌也是侗族人民 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他们生 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曲艺类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曲艺类
扬州评话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在艺术 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同时艺 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2。 2019年11月,《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 司、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获得扬州评话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申报的“龙舟说唱”入选国务院关于公 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Ⅴ-31。
龙舟说唱的起源时间,准确的年份已无从考证,约兴起于清代乾隆年 间。关于其渊源背景,历来存在纷争。岭南民俗学者叶春生在其所著的 《广府民俗》中提到两种说法:“龙舟,或称龙舟说唱,也是用广州方言 演唱的说唱形式,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 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 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 “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有 《陈三五娘》《秦雪梅》等。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 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 进取的精神气质。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性项目曲艺类
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 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 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 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29个)一、民俗类(5个)花溪苗族跳场(花溪区)、杜寨布依族丧葬砍牛习俗(乌当区)、头堡棋子灯(乌当区)、高坡苗族射背牌(花溪区)、喷水池苗族“四月八”(云岩区)。

二、民间手工技艺类(14个)国家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花溪区)、香纸沟土法造纸制作工艺(乌当区);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工艺(乌当区)、偏坡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乌当区)、卡堡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乌当区)、木头寨布依族服饰制作工艺(南明区)、布依族幡书制作工艺(南明区)、青岩玫瑰糖制作工艺(花溪区)、赵司贡茶制作工艺(花溪区)、花溪苗族服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花溪区)、高坡苗族银饰制作工艺(花溪区)、青岩刺梨酒米酒制作工艺(花溪区)、花溪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工艺(花溪区)。

三、民间舞蹈类(4个)杨武沟苗族花鼓芦笙舞(乌当区)、小尧苗族花鼓舞(乌当区)、卡堡花棍舞(乌当区)、孟关苗族猴鼓舞(花溪区)。

四、传统戏剧类(4个)蓬莱布依族地戏(白云区)、头堡文琴坐唱(乌当区)、大寨地戏(花溪区)、青岩花灯戏(花溪区)。

五、传统体育竞技类(1个)湖潮布依族铁链械(花溪区)。

六、民间文学类(1个)花溪布依族叙事歌(花溪区)。

第二批(33个)一、民俗类(14个)花溪区高坡乡悼洞(花溪区)、新堡布依族地蚕会(乌当区)、偏坡布依族婚宴盘古歌(乌当区)、羊昌黄莲六月六民族风情节(乌当区)、东风石头寨苗族跳场(乌当区)、羊昌黄莲布依婚礼夜宴歌(乌当区)、青山苗族四月八活动(息烽县)、开阳县苗族服饰(开阳县)、布依族坐夜筳(开阳县)、开阳县苗族杀鱼节(开阳县)、开阳县苗族斗牛节(开阳县)、布依族三月三(开阳县)、布依族六月六(开阳县)、清镇中秋瓜灯节(清镇市)二、传统技艺类(12个)花溪区高坡乡苗族绣背牌(花溪区)、花溪区青岩镇豆制品制作工艺(花溪区)、新堡香纸沟卧轮式水伞手工技艺(乌当区)、偏坡布依族土酒酿造技艺(乌当区)、金华翁井麻布制作技艺(金阳新区)、朱昌酿酒手工技艺(金阳新区)、扎佐石竹蹄膀制作工艺(修文县)、修文县六桶海马明代造纸工艺(修文县)、修文龙场镇平地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修文县)、修文县六桶黄金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修文县)、苗族刺绣技艺(开阳县)、窑上坪土陶制作工艺(开阳县)三、传统戏剧类(4个)新场乡可龙红灯戏(乌当区)、流长阳戏(息烽县)、禾丰地戏(开阳县)、开阳县汉族阳戏(开阳县)四、传统舞蹈类(3个)下坝岩底苗族长竹舞(乌当区)、修文县久长镇下堡村苗族舞蹈(修文县)、开阳县清水江花苗跳圆(开阳县)第五批共32项,其中新增项目31项(31处),扩展项目1项(1处)。

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遗产黄河黄土78民间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民间音乐类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非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传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农村社区,许多几十年前仍风行的民间音乐类非遗,如“乐广场”“京剧茶馆”等,已经因城市化浪潮的到来而消失无踪。

在传承者方面,年轻人对于民间音乐类非遗的兴趣不断降低,传承者老龄化、缺乏接班人已成为制约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的主要因素。

在政策方面,尽管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现实中保护措施有时难以落实。

传统文化市场化冲击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随着市场化的发展,民间音乐类非遗的商业化被逐渐推广,传统音乐的元素被商家大量借用,并且音乐的学习也从传统的手抄笔记、口传心授逐渐走向了商品化的培训班。

这些渠道无疑会对原本的音乐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传统文化的市场化倾向引发的音乐究竟是真正的民间音乐类非遗,还是变成了纯粹的商业产品,这成为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络等应用里老中青三代之间的序列,文化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味道。

其次,基于商业化顾客需要、课程的组织、制作等原因,能够取得流传时长更长、音乐性质更好的经典民间音乐类非遗必然优先选择,这样就造成了优势民间音乐类非遗不断得以传承的现象,但是很多其他的经典民间音乐类非遗则在传承中失落,甚至完全被忘却。

人才缺失,教育失位民间音乐类非遗传承需要专门的教师和指导者,他们应当掌握音乐理论、演奏技巧和传统乐器制作等多种能力,然而这种人才非常稀缺。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许多民间音乐类非遗技艺并未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部分民众认为民间音乐类非遗只是一种娱乐形式,缺乏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这是许多民间音乐类非遗形式消亡的原因所在。

民间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当前,加强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相关各部门在政策、经费和人才等方面进行支持。

在政策方面,应当出台相关民间音乐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法规和规定,明确保护民间音乐类非遗的重要性,加强对民间音乐类非遗的保护措施和宣传,推动其传承发展。

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使得这里的非遗项目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更体现着当地人民特有的文化气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值得关注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保留着各自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俗风情、传统节日等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苗族的“跳花灯”活动。

跳花灯是苗族人民传统的一种祈福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这个时间段内,苗族的村寨都会举办跳花灯活动。

在活动中,人们手持花灯,绕着篝火跳舞,边跳边歌唱,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许。

跳花灯活动不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苗族人民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传统的社交活动。

除了跳花灯外,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很多,比如侗族的“侗寨歌舞”、“侗族长鼓舞”等,这些项目都是侗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侗族人民的传统情感和审美观念。

布依族的“原创舞蹈”、“锣鼓舞”等,还有土家族的“花灯节”、“龙抬头”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了以上所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外,贵州还有许多其他项目,如苗族的“侗族大武灯”、“高跷表演”等,都是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丰富着贵州的文化底蕴,更让世人感受到了贵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

第二篇示例:贵州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地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传统为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前阵子又购了痛疣膏,落实行动,制备野生物品来也不停,但较为人不知的是,贵州省拥有许多独特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是人们记忆中的高度文化,是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

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

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间音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代代相传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间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重要任务。

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应该对民间音乐进行记录和收集,以保存音乐形式、曲调、歌曲和乐器等相关信息。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将这些记录和收集的音乐资源进行传播和分享,提高公众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和关注。

其次,需要开展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音乐节等活动,传授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传统知识和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更多的传统音乐艺术人才。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提供资金和支持,促进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基金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音乐人才的培养、音乐活动的组织和音乐作品的创作等。

同时,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鼓励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民间音乐的演出、展览和体验活动,提高公众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既需要官方机构和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才能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后代能够继承和欣赏民间音乐的魅力。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将玉 屏箫笛作为珍品,赠送来访的 国际友好艺术表演团体。
1988年,邓小平的女儿邓 琳订做了玉屏龙凤箫笛及牛角 手杖作为对其父母的寿礼,深 受邓小平同志的喜爱。 1991年,玉屏浮雕和微刻龙凤箫笛新产品,又荣获北京 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银奖。
玉屏箫笛是贵州的三宝之一,与国酒茅台齐名。
理学院
姚萌
1033005
976 Ⅸ-16 侗医药
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 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 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 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 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具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玉屏箫笛,不仅是一种极好的 民族乐器,同时也是一件高雅 的工艺品,其历史悠久,驰名 中外。
溯源传说
制作工艺 玉屏箫笛 玉屏箫笛
玉屏笛,民间无轶事流传。但据世守其业的郑家及箫 业同行述:郑家以本地水竹制笛子,不缠丝,不上漆,只 打白腊,保留竹子本色。式样新颖别致,音色远胜南北各 地所产竹笛,遂以家乡玉屏之"玉"为名,称"玉笛"。并依 其父所著《和声鸣盛》中的"音律图说"理论,将箫笛配对, 合称"平箫玉笛"。
蓄来的『诗诗有制多雕种多统 而雄策龙词画三成复刻特年手 隽箫管凤更,十,杂、有历工玉 永音。屏显管八箫,成的史箫屏 。浑雄箫得身道制且品水。笛箫 厚的』古的工作均四竹它的笛 洪略最朴古序有采个为以典制 亮粗受典铜。二用工原生型作 ;,欢雅色最十手艺料长代工 雌雌迎 彩后四工流,在表艺 箫的,。刻在道制程经玉,历 又稍它玉上箫工作,过屏至史 音细是屏各笛序。制取县今悠 色。雌箫种表,从作材境已久 圆吹雄笛图面调伐工、内有, 润奏成中案刻音竹序制的四是 含起对尤、以笛到繁坯一百传 以 、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贵州省文化厅关于对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共101人)民间文学类5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摩经册亨县黄明亮男布依族1954.12 482 苗族“巴狄熊”口传经典松桃县田如超男苗族1956.11 393 珠郎娘美从江县梁华志男侗族1953.3. 384 苗族贾理丹寨县潘玉祥男苗族1943.10 505 苗族刻道黄平县杨昌雄男苗族1940.12 60 传统音乐类13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族勒尤兴义市韦利奎男布依族1968.10 342 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罗兰芬女布依族1964.7 353 河边腔苗歌锦屏县李宏美女苗族1964.1 344 启蒙侗歌锦屏县杨春云女侗族1975.1 255 苗族多声部民歌台江县唐翁翁女苗族1968.4 306 苗族多声部民歌剑河县杨开员男苗族1975.6 237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吴秀能男侗族1959.5 418 侗族琵琶歌黎平县吴增勇男侗族1966.8 309 注溪山歌天柱县杨万超男侗族1938.3 5010 苗族飞歌剑河县张晓梅女苗族1978.6 1611 屯堡山歌安顺市西秀区郭平生男汉族1972.3 3012 屯堡山歌平坝县王恩英女汉族1949.10 3013 乌江船工号子思南县刘明礼男汉族1975.5 30传统舞蹈类8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彝族阿妹戚托兴仁县杜传富男彝族1966.4 302 瑶族猴鼓舞荔波县何吉坐男瑶族1941.4 603 鼓龙鼓虎·长衫龙贵定县兰廷美男苗族1966.12 334 苗族芦笙长鼓舞贵定县雷作良男苗族1967.2 285 苗族芦笙舞罗甸县熊少斌男苗族1968.7 356 苗族格哈舞丹寨县石光荣男苗族1965.8 377 苗族木鼓舞榕江县龙金才男苗族1938.5 608 彝族铃铛舞赫章县苏万朝男彝族1959.2 45传统戏剧类7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阳戏正安县黎岗男汉族1964.12 302 马马灯正安县骆长伦男汉族1945.2 303 仡佬族傩戏道真县程均男仡佬1965.1 354 湄潭傩戏湄潭县杨志刚男汉族1936.9 535 傩堂戏石阡县胡定昌男仡佬族1948.3 366 思南花灯戏思南县寇源男土家族1936.9 607 木偶戏石阡县刘超男侗族1970.10 9 曲艺类1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布依八音册亨县黄龙柄男布依族1959.12 44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傩技-上刀山松桃县石伟男苗族1973.10 252 仡佬族高台舞狮道真县申学军男仡佬族1972.12 293 温水小手拳习水县谢春波男汉族1965.5 334 攀岩技艺紫云县罗登萍女苗族1980.12 65 古彩戏法贵州省杂技团秦江杰男汉族1970.7 316 布依族武术安龙县杨刚男布依族1963.1 44 传统美术类14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通草堆画红花岗左惠平女汉族1951.12 512 布依族刺绣兴义市罗绍珍女布依族1959.10 463 布依族刺绣册亨县王江翠女布依族1963.5 454 苗绣凯里市王金花女苗族1965.12 425 苗绣台江县龙通花苗族1960.1 256 苗绣台江县刘忠嫦女苗族1968.2 257 苗绣水城县祝明飞女苗族1963.12 458 苗绣松桃县石丽平女苗族1966.1 259 苗绣雷山县任秀芬女苗族1945.12 6010 水族马尾绣三都县石玉翠女水族1971.12 3011 水族马尾绣三都县韦应丽女水族1963.10 4012 苗族剪纸施秉县张老英女苗族1966.7 3513 苗族织锦技艺麻江县文胜兰女苗族1975.7 3214 苗族泥哨黄平县陈应魁男革家人1964-12 30传统技艺类2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贵州湄江印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赵双宁男汉族1969.12 222 绥阳旺草竹编技艺绥阳县张景发男汉族1965.12 403 竹编工艺赤水市陈文兰女汉族1965.12 434 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册亨县韦仁素女布依族1959.7 415 故央(传统制香)安龙县余荣珍女布依族1950.3 506 蓝靛染工艺贞丰县王建雄男布依族1962.2 367 蓝靛靛染技艺望谟县黄乜学安女布依族1967.7 368 造纸工艺盘县陈江男汉族1972.12 159 彝族彩布贴花水城县张忠群女彝族1954.9 5310 石阡苔茶传统制作技艺石阡县王飞男侗族1966.1 1511 古法造纸印江县田儒林男汉族1953.6 4312 牙舟陶器烧制技艺平塘县张禄洪男汉族1966.5 3013 云雾贡茶手工制作技艺贵定县方开祥男汉族1974.9 3114 翁贵古法造纸长顺县李玉华男汉族1950.4 5015 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杨刚男汉族1979.9 2016 岑巩县民间火纸制作技艺岑巩县黄秀龙男侗族1964.3 3517 苗族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丹寨县王方元男苗族1963.10 3518 鸟笼制作技艺丹寨县杨福生男苗族1974.2 2719 苗族马尾斗笠制作凯里市吴远忠男苗族1958.12 4120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雷山县李正云男苗族1971.5 2921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雷山县莫里学男苗族1954.9 4322 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雷山县杨昌义男苗族1949.4 4123 苗族蜡染织金县蔡群女苗族1974.10 2824 鸟笼制作工艺黔西县代登祥男汉族1972.11 2625 豆制品制作技艺大方县刘衍敏女汉族1957.10 1526 玉屏萧笛制作技艺玉屏县吴继红男侗族1968.7 30 传统医药类6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苗族医药·骨伤蛇伤疗法雷山县文玉忠男苗族1972.10 282 苗族医药·骨髓骨伤药膏麻江县龙薪臣男苗族1973.10 293 半枫荷熏举浴疗法贵州苗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汉梅女侗族1965.9 104 苗族医药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蒋元生男苗族1963.2 295 黔西王氏食疳医药黔西县王德俭男汉族1949.1 566 遵义王氏中医推拿遵义市文化馆王超文男汉族1963.3 35民俗类15人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从艺年限备注1 苗族祭鼓节清镇市王兴贵男苗族1944.12 312 下洞祭风神印江县任贞茂男土家族1948.8 233 江口羌历年江口县胡政法男羌族1967.10 204 苗族跳洞-数岜龙里县吴福兴男苗族1979.6 195 布依族服饰兴义市郎正丽女布依族1961.5 426 侗族服饰黎平县邬克兰女侗族1950.4 407 水书习俗独山县韦光礼男水族1948.3 458 水书习俗三都县韦见男水族1954.8 509 瑶族服饰麻江县赵元秀女瑶族1976.7 2310 彝族服饰赫章县松德英女彝族1963.7 3711 苗族服饰清镇市王荣毕女苗族1972.8 2112 苗族服饰普安县郭真英女苗族1968.4 3813 苗族服饰晴隆县杨兴琴女苗族1966.6 4214 苗族服饰剑河县王亨石女苗族1980.2 1715 青苗刺绣及苗族服饰安顺市西秀区熊体英女苗族1951.3 20。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浅析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作者:张欣越王伟来源:《音乐生活》2024年第01期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据统计这里分布着56个民族,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缩小版”。

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特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又有相似之处。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魅力,每个民族的音乐也别具一格,营造不同的音乐美,音乐都是相通的,人们总能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到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是什么。

贵州多民族的这个特点对于我们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有重要的资源。

一、彝族的民族文化彝族是我国历史最久远的少数民族之一,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彝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文字、礼仪、诗歌、舞蹈、音乐等。

彝族的文字主要有彝文和汉文两种,其中彝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其中贵州毕节和六盘水这两个地方的彝族分布最为广泛。

许多地域都有彝族村寨存在,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彝族人口多,致使当地汉族人都被彝化了,原本应该说本民族语言的汉族人,在彝族人多汉族人少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会说彝族语言,还会唱彝族歌曲。

比如,你走进贵州毕节,周围的彝族同胞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都会说彝语,还会唱彝族歌曲,甚至一些汉族同胞在彝族同胞的影响和感召下学会了彝语,还能歌善舞,比一些没有接触过彝族文化、彝族语言的彝族同胞还了解彝族歌曲、彝族的节日,说起来头头是道[1]。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庆年日等。

彝族还是一个酷爱诗歌的民族,所以很多歌曲的创作来源于诗歌、诗经等。

其中彝族的铃铛舞和竹竿舞,被当地人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影响相当大。

彝族的音乐文化无疑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独特、最富表现力的文化元素之一,它的多样性和深远性使得彝族的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并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和价值观。

彝族民歌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彝族传统音乐形式。

它通常以彝族的母语演唱,从日常生活琐事到古老的传统故事,从甜蜜的情歌到悲伤的挽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既有深情款款的抒情诗篇,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讲义)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讲义)

贵州历史上的“大迁移”
1、建省后,明朝实施“调北征南”、 “调北填南”政策,以“屯军”的方式移 进汉人100多万。 2、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仍有大量 汉人迁入贵州。乾隆56年(1791年)迁入 人口达到高峰,共5167000万人。
Hale Waihona Puke 二、贵州省民族文化概 况
贵州省行政区划 贵州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 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 个市辖区,2个特区;508个乡(其中含有252 个民族乡),691个镇,92个街道办事处。


仡佬族民歌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 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 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 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 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 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 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 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 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情姐下河洗衣裳》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 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侗族民间音乐


侗族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 3省区相毗邻 的 广大地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以贵州锦屏县启蒙为界,分南北 两个方言区,侗 族民歌也由此形成两种不同风格。 2009年侗族大歌和江苏的昆曲 ,新疆的木卡姆等 一起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侗族 的琵琶歌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歌多次 代表中国原生态文化到巴黎,维也纳,东京,纽 约,挪威等地演出。
(三)郡县时代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到隋朝末 年,各朝代均在贵州境内设置郡县进行管 理。只是当时各郡县的控制权仍然在土著 部落手中,朝廷有时候甚至面对来自这些 高原民族的军事威胁。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之探究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之探究
个 歌手 轮 换 唱 高 音 使 高 音 之 间 此 起彼 伏 +低 音 一 般 由 其 他 歌手 齐 唱 一 个 长音 与高 音 形 成 反 差相 映 衬 旋 律 多 模
1 侗族 大歌 的起 源 侗族大歌
有 25 0多 年 的历 史 了 。由 于 以前 侗族 没 有 自 己的 文 字 0

旱 在 宋代 就 已经 发 展 到 了 比较 成 熟 的 阶 段 宋 代 著 名

是 种 劝 教 戒 世 为 主 的 大歌 歌 种 音 乐旋 律 起 伏 不 注 重歌 词 内容 的 表 述 多 以称 颂 或 讽 刺 为主 .是 安 定
诗 人 陆 游 在 其 《 学 庵 笔 记 》 中 就 记 载 了 仡 伶 ( 人 老 侗
这 种 歌 强 调 旋 律 的 迭 宕 声 音 的 优 美 。 歌 词 一 般 短
的 活 夜 晚 或 闲 暇 之 际 聚 在 歌 队 中 的 头 领
l 蛋 ,河 声Y L 。 I Ro ES N 1 积 口 | 之 E Lw R E F OG2 1 V 0 卑4
粥 中国 具魅 I 最 力的音 艺术 乐 杂
歌 声 .祖 辈 传 唱 到 父 辈 . 父辈 传 唱 到 儿 孙 是 侗 民族 生 活 的 真 实 写 照 。侗 族 大 歌 是 我 国侗 族 地 区 由 民 间 歌 队演 唱 的 的 一 种 多 声部 、无 指 挥 无 伴奏 自然 和 声 的 民 间合 唱形
柔媚而富感染力 。
3 嘎 想
仿 自 然界 的虫 呜 鸟 叫 小河 流 水 并 以 奠 昆 虫鸟 兽 或 季 节 为 歌命名 如 《三 月 歌 》 《蝉歌 》 等 。
般 以 抒 发 男 女 恋 爱 之情 为 主要 内容 特 点 是 缓 慢 2 嘎 嘛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

12 传统戏剧
龙里县 通过
扩展项目
5
13 传统戏剧 14 传统戏剧
侗戏
天柱县 通过 剑河县 通过
扩展项目 扩展项目
15 传统戏剧类 地戏(花溪大 花溪区 通过
扩展项目
16 传统戏剧 寨地戏、高台 普定县 通过
扩展项目
6 17 传统戏剧 地戏、龙场地 紫云县 通过
扩展项目
18 传统戏剧 戏、折溪地 六枝特区 通过
41
53
传统技艺
新舟麸醋制作 技艺
新蒲新区
通过
42 54 传统技艺 宋窖酒酿造技 习水县 通过
43
55
传统技艺
土家族桶子屋 建造技艺
江口县
通过
44 56 传统技艺 花甜粑制作技 思南县 通过
45 57 传统技艺 铁器制作技艺 兴义市 通过
46
58
传统技艺
布依族蓝靛染 织技艺
都匀市
通过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水东宋氏传说 贵阳市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支格阿鲁英雄 史诗
威宁县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高磊山传说 盘州市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苗族婚嫁礼辞 松桃县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唱夜郎
石阡县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张三丰传说 福泉市 通过 新增项目
民间文学 水族古歌 三都县 通过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新增项目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侗族中琵琶,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

侗语称嘎黑元、嘎琵琶、嘎弹。

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文化遗产名称:侗族琵琶歌所属地区:贵州? 黔东南州? 榕江县遗产编号:Ⅱ—29遗产类别:民间音乐申报日期:2006年申报人/申报单位:贵州省榕江县遗产级别:国家侗族琵琶歌侗族中琵琶,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

侗语称嘎黑元、嘎琵琶、嘎弹。

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侗族琵琶是侗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

常用于侗歌的伴奏。

主要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的侗族居住地区。

侗家寨都有鼓楼,每逢节日和劳动之余,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尽情的欢乐,弹起琵琶,传歌、对歌。

侗族歌手在唱琵琶歌时,也常常用它伴奏,自弹自唱。

侗族琵琶歌侗族中琵琶,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

侗语称嘎黑元、嘎琵琶、嘎弹。

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这一带的侗歌不叫“大歌”而叫“琵琶歌”,因为唱歌时歌师要自己弹奏琵琶伴奏,所以叫“琵琶歌”。

这种琵琶不是常见的那种,而是自己制作的,它音箱是圆形的,长颈,用钢丝作弦,有四弦,声音婉啭清脆。

传说在远古之时,洪水滔天,淹没了整个人类,只有张良和张妹兄妹二人坐在葫芦里,随水任其飘流,才得以幸存下来,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

他们的后裔彭祖为了纪念先人,召集了八百青年,一边弹琵琶、一边唱歌,曲调优美和谐,感动了天宫的七位仙女也天天弹唱,她们的歌声笼罩着整个侗族,就这样教会了整个侗家,才形成现在这样完美的侗族琵琶歌侗族琵琶歌侗族人民把由琵琶伴奏的歌曲叫作“琵琶歌”。

在广大的侗族地区,人人会弹琵琶,个个会唱琵琶歌。

琵琶歌是侗族文化的瑰宝,据说它的曲调在百种以上,有大调与小调之分,除有传统的曲调外,多为歌唱爱情的抒情歌,歌词也多是根据曲调临时自编的。

《侗族大歌》导读

《侗族大歌》导读
侗族大歌申遗成功后中共黔东南州委州人承发展侗族大歌的机制措施政策侗族大歌研究取民政府的领导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充分认识到这得的成果侗族大歌的当代转型与变迁侗族大歌是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和声艺术的代表作非同凡未来的走势等等的阐述视野开阔不仅使读者看响一定要搞好宣传工作并保护好合理开发利用到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登上世界文化艺术最高殿堂好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便 帮助人 们 对《 侗 族 大歌 》 专 集的理 解 。 关键 词 : 世界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 黔 东南州 ; 侗 族 大歌 ; 和 声艺术 ; 导读
论 文编 码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9 3 2 9 . 2 0 1 4 . 0 1 . 0 9
侗族 大 歌 申遗 成 功 后 , 中共 黔 东 南 州 委 、 州 人 民政府的领导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 充分认识到这 是东方国家和 民族 的和声 艺术 的代 表作 , 非 同凡 响, 一定要搞好宣传工作 , 并保护好 、 合理开发利用 好 这一世 界 非物 质 文化遗 产 。 时 任 中共黔 东南 州 委副 书记 的韩 卉 同志 , 高度 重视侗族大歌的宣传工作 。她请来黔东南州 的侗 学专家 , 为编写 出版 《 侗族 大歌》 一书 出谋献 策。 有人 认 为黎 平县 侗 族 文 化 促进 会 的会 长吴 定 国先 生 曾参 加侗 族大 歌 申遗整 个 过程 , 由吴 定 国组织 人 力 写 好这 本 书 , 比较 合 适 。韩 副 书 记非 常 高 兴 , 当 即打电话 给黎平县 , 吴定国本人也乐于接受任务。
于是 , 州里为吴定 国找了搭档助手 , 成立 了《 侗族 大歌》 专集编写小组 , 在凯里开始工作起来 。现在 终于有 了《 侗族大歌》 这本书的面世 。 《 侗族大歌》 以丰富详实的资料 , 新 的视角 , 许 多带有创新 的见解 , 对侗族大歌的方方面面进行了 介绍评述。诸如对创造侗族大歌艺术的族群 、 族群 的生 活空 间 、 历史 、 习俗 、 文 化 等 等 的 陈述 , 使读 者 看到了侗族大歌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 对侗族大歌的 发 展进 程 、 在社 会生 活 中的功 能作 用 、 形 成 的种类 、 演 唱 的形式 、 艺 术特 点 、 传 承方 式 、 具有 的文 化 内涵 等等 的评说 , 使 读者 对侗 族 大歌在 侗族 社会 生活 中 的地位 、 功用 、 价值有 一个 较 为全 面 的了解 ; 对 侗族 大歌 8 年之久的申遗之路 、 申遗成功之后保护和传 承发展侗族大歌的机制措施政策 、 侗族大歌研究取 得 的成果 、 侗族 大 歌 的 当代 转 型 与 变 迁 、 侗 族 大 歌 未 来 的走 势等 等 的 阐述 , 视 野开 阔 , 不 仅 使 读 者 看 到侗族 大歌 走 出 国 门登 上 世 界 文化 艺术 最 高殿 堂 的具体 情况 , 而且使 读者 看 到 了国家对 侗族 大歌 的 重视 、 所采 取 的保 护对 策 以及 侗族 大歌 在 当下 的现 状 和 未来 的发 展趋 势 。 通读书稿 , 使我们第一次 了解到了不少关于侗 族大歌的知识学问。作者写进《 侗族大歌》 一书的 资料 , 非常的丰富 , 对于人们认识 和了解侗族大歌 很 有 帮助 。有 的材 料 在 透 视 侗 族 大 歌这 一 文 化 艺 术现象上非常具有社科价值 , 十分的珍贵。以新的

“歌窝”里飞出一只百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学桂侧记

“歌窝”里飞出一只百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学桂侧记

127
民族民间音乐 2021·2
来, 眼 神 也 立 刻 放 出 了 光 芒, 方才断断续续的话语也突然滔 滔不绝起来。她不无激动地告 诉我们 :“当时毛主席和其他领 导人就坐在第一排,我坐在左 前二排,与毛主席相隔只有几 米远。”我们从她说话的语气中 能够深切感受到她激动和自豪 的心情。试想一下,一个从民 间草根走出来的农村姑娘能够 到祖国的心脏(首都)为党和 国家领导人唱歌,且有机会得 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礼遇?作 为局外人的我们想想这事都会 感到激动不已,更何况是处于 当时情景中的当事人呢?无疑, 这一经历已经成为吴学桂终生 难忘的温馨记忆。
学桂也通过如此频繁的舞台表 演经历,极大地提高了她的侗 歌演唱水平,积累了一定的舞 台表演经验,为其今后登上更 大的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吴学桂的上述表演经 历以及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力, 使其很快登上了首都的舞台, 同时也将家乡三龙的侗歌带到 了首都北京。1964 年 10 月,年 仅 18 岁的吴学桂和黎平县的石 国兴和欧顺花一道被邀请代表 整个侗族地区参加北京全国少 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 会,将侗族大歌这朵深藏于大 山深处的艺术奇葩展现在全国 人民面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64 年 12 月 27 日,表演结束 后,吴学桂和参加汇演的全体 演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 影留念。据吴学桂口述,当时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 接见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永 难忘怀,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 景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们在 口述采访吴学桂的时候能够真 切地感受到她的这份心情。尽 管当时她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 甚至连说话都没有了多少力气, 但当聊到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的时候,她的身体像注入了新 的力量一样,精神突然抖擞起

布依八音弹唱的守望者与引领者——贵州省非遗传承人杨通怀

布依八音弹唱的守望者与引领者——贵州省非遗传承人杨通怀

2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2的小房子,里面放满了各种自己制作的乐器和关于“八音弹唱”的曲谱和演出时候的老照片,我一头扎进了密密麻麻的资料中进行了阅读和记录。

在当天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那些曲谱和老照片,它们是杨老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

从此,我一直与杨老保持着联系,经常请教一些关于布依族音乐方面的问题。

一、杨通怀与八音弹唱的故事(一)先天结缘,相伴一生杨通怀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但是这个家有民间音乐、有文化因子,因此他从小学习唱歌、学习民间乐器,也接受了学堂教育。

他自己也渐渐地喜欢上了民间音乐,所以从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起,杨通怀老人就要求父亲用竹子竹筒给自己制作小唢呐和小二胡,平常放学回到家中一头钻进房子就玩弄各种乐器。

在父亲的指点下,逐渐开始学会了好几种民间乐器的演奏技术,并且在就读的学校当上了艺术小组的组长。

从此,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下,他越来越痴迷于八音弹唱乃至各种音乐活动。

1981年后,虽然在务农,但一直与八音弹唱不离不弃。

笔者:杨老您能不能讲一下怎么开始学习“八音弹唱”的整个过程吗?杨通怀:我是1949年生的人,当时我的家庭情况在我们当地也算是稍微比较好一点的,因为能去得了学校读得了书,因为当时那个年代是相当贫穷的,大多数人吃不饱饭。

大概七岁多的时候我就去学校读了书,当时是1956年的9月份,就读的学校是清水小学。

到了学校以后我就跟别人不一样,音乐方面特别的突出,当时就特别地喜欢唱歌,看到别人弹乐器的时候就羡慕,自己回家以后就各种玩弄,所以不但会唱歌,后来也学会了好多种乐器。

老师就给我分配了文艺小组的组长,当时这让我更有了学好乐器和唱好歌的信心和勇气,放学回到家就让父亲用小竹子和小竹筒制作二胡和唢呐。

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音乐,就这样在清水小学读了四年的书,我是1960年离开清水小学的。

因为当时太穷了,家里也缺少干活的人,我就在家里帮父亲打猪草打稻子干农活。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19页PPT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19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类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苗族多声部情歌(台江县、剑河县)、苗族飞歌(雷 山县)、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丹寨县)、侗族大歌(从 江县小黄乡、榕江县)、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惠水 县)、布依族勒尤(贞丰县、兴义市、镇宁县)、侗族河 边腔(黎平县)、河边腔苗歌(锦屏县)、十二诗腔苗歌 (锦屏县)、侗族歌簦(锦屏县平秋镇)、土家族打镏子 (沿河县)、龙灯钹(铜仁市)、布依族婚俗音乐(贞丰 县)、薅秧歌(金沙县、汇川区)、船工号子(思南县、 赤水市)、苗族阿江(普定县)、凤冈吹打乐(凤冈县)、 黔北打闹歌(余庆县)、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绕 家呃嘣(都匀市)、高腔大山歌(桐梓县)、仡佬族哭嫁 歌(道真县)、苗族“游方歌”(施秉县)、屯堡山歌 (安顺市)。

LOGO
贵州苗族飞歌
苗族民歌(苗族飞歌)
苗族飞歌苗语叫Hxak yat,在苗族歌海中, 苗族飞歌被专家学者称之为苗歌中瑰丽的钻石, 歌曲艺术的精品。它以音调明快、高亢嘹亮、豪 迈奔放、悠扬婉转的曲调和动听旋律著称,它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唱起来声振山谷,山唱谷 应,翻山越岭,几里外都能听到,其名由此而得。 常唱飞歌的场合是:迎宾送客的时候;劝客人喝 酒的时候;互能通婚的青年男女在山坡上见面的 时候以及人们春暖花开中踏青游坡的时候。

LOGO

LOGO

LOGO

LOGO
2008年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LOGO

(4)民族活动

LOGO
LOGO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寻找身边的非物质文化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 洪州琶琶歌(黎平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 县)、盘江小调(关岭县)、铜鼓十二调(镇宁 县)。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民间音乐(24个)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布依族风情


LOGO
阿幼朵 著名青年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出生 在素有“歌的世界, 舞的海洋”之称的 中国贵州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黄平 县一个普通苗族家 庭。
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LOGO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曲
传统音乐18项(27处) 土家族高腔山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 治县)、仡佬族情歌(石阡县)、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 (织金县、六枝特区)、彝族《莫蒿亩》(赫章县、钟山 区)、布依族吹打乐(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惠水县、 水城县、兴仁县)、姊妹箫(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长 顺县、六枝特区)、侗族哆耶——踩歌堂(黎平县)、侗 族芦笙谱(榕江县)、侗族牛腿琴歌(从江县)、苗笛 (从江县)、苗族酒礼歌(雷山县)、彝族山歌(盘县)、 布依族小打音乐(普安县)、布依勒浪(册亨县、贞丰 县)、布依族“谷温”(贞丰县)、布依族十二部古歌 (望谟县)、哥蒙芦笙乐(黄平县)、苗族直箫乐(盘 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