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调查报告上传时间 2009-3-9 作者:北京大学理论研究室阅读次数:7284 ------------------------------------------------------------------------------- -一、导言1(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二、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1(问卷的设计、发放及回收2(调查对象基本状况三、样本分析1(当代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基本认知2(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现状3(当前青年民族精神的培育途径四、结论与思考1(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对策分析第一节导言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的进程都表明: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

民族精神就是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

就其具体内涵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

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薪火相传、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这种民族精神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其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强调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各种社会主导价值观构成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2019年精选作文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2019年精选作文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从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认识和内涵的了解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还涉及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体系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它与“优秀”、“进步”密不可分,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然而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现状及未来的认识存在困惑,对我国古典文化艺术和民粹瑰宝虽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深。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思想波动,现实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疆的长治久安事关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大局,且与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新疆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是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生力军,了解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简称“中华文化”)。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较为肤浅,对各方面的细节了解不足。

他们普遍认为传统文化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其态度和理解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对传承和保护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结论表明,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仍有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教育,促进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认知、态度、传承、教育、现代社会、保护、发扬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礼仪习俗等传统元素,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和弘扬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校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代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开展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态度,有助于发现认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的明确提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分析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看法。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揭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现状,为今后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承。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针对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以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理性分析。

为了突出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的民族精神,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和实地交流为主。

网上调查面向全国大学生,实地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主,从而提供了论述依据。

另外鉴于儒家文化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意识,所以调查的“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认为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传统精神继承儒家文化1.引言:“至少在辛亥革命以来,儒学思想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而没落”①历史的变迁,由于近代长期闭关锁国带来了科技文化的落后,认识到这一点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人士一方面批判原有文化,一方面西学东渐。

由于一系列历史政治原因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了解作为当代主流的大学生传统民族精神。

2.调查话题:a.您如何看待传统民族精神b.您认为传统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c.您喜欢传统精神的哪种精神d.传统精神的主要意义e.现代人还保存了多少传统民族精神3.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知道其大略和一些常识,但是在行为方法上,民族传统精神并不作为唯一的指导标准,对于传统民族精神其坚持标准多以现实利益为指标。

大家多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儿乐”为传统远大精神的典范,而对三纲五常犹为反感,传统精神包含范围广泛,儒系行为礼节涉及文化政治交往各个方面以加强对儒学内涵的拱卫和实践,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传统是对人各方面的限制,有碍于个性的张扬。

更有的认为传统精神枯燥乏味而禁锢人性,应该学习西式文明,或者对我们的传统民族精神持质疑态度。

在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多数人愿意以“独善其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处事座右铭,而“克己修身”认同明显少于前者。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精神有其爱国,修养自身的积极方面,但很多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延伸至今有其积极意义。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并分析大学生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民族精神表现和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国际视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时也展现了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创新创业的精神特质。

基于这些发现,本报告对于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激发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家责任感和文化认同的高校学生。

1. 引言民族精神是指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背景下,个体对自身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作为精英阶层,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

因此,调查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表现和态度,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在校园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发放和回收。

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民族自豪感、国际视野、传统和现代价值观的选择等方面。

3. 调查结果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约80%的人表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较少,只有少数人能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较深入的认识。

此外,有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或者从未接触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与此同时,仅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自豪感,更多的人关注自身的个人发展和经济状况。

此外,在国际视野方面,虽然大学生普遍有较广泛的国际接触,但他们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的了解程度较低。

4. 分析和讨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这部分原因可能是当前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度不高,教材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合理。

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转变,更加关注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而对于民族教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也可能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产生一定的冲击。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

学生对中国精神调查报告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着独特的精神。

中国精神是指在中国社会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信仰和追求。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我们开展了一次调查并整理了相关数据和观点,下面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面对面访谈和在线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47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责任的理解等方面。

调查结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58%的学生表示,他们熟悉中华传统礼仪和道德伦理;3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有所了解;12%的学生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有一定的了解。

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在被问及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时,超过一半的学生(54%)认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

其他学生关注的方面包括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和公平正义等。

有几位学生还表达了对国家外交的关注,希望中国能扮演更积极的国际角色。

对个人责任的理解在个人责任的理解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85%)认为个人的成功与成长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他们认为个人责任不仅包括为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还包括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

另外,一些学生强调了个人责任在环保、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讨论与分析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和传播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仅有少部分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艺术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在教育改革中加强相关教育的思考。

另外,学生们对国家发展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上,这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重点相吻合。

然而,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公平正义等问题也给予了高度关注,这反映了年轻人对综合社会进步的综合性期望。

在个人责任的理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的成功与成长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对于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认知不足、被忽视的现状。

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由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度、认同感,以及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受到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可以为加强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提供参考,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客观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基础,全面探讨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探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兴趣度、认同感以及学习方式,了解影响其对传统文化态度和行为的因素。

此次研究旨在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提供参考,帮助高校教育部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推广。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的全面了解,可以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更多的爱国主义者和文化自信的传承者,构建更加文明和和谐的社会氛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调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在进行本研究时,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面对面访问高校大学生,收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我们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设计,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内容全面具体、回答选项合理丰富,以便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种种问题,如缺乏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认同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民族教育课程设置,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现阐述了上述问题及对策,展望未来,有望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出更具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问题、对策、文化冲击、自我认同、民族教育课程、民族文化活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精神教育在大学校园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缺乏民族认同感、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认同困境等。

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对策,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缺乏民族认同感、面临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认同困境等问题,旨在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通过加强民族教育课程设置和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本研究旨在为完善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供借鉴和支持,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民族认同感不足、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和传统文化缺失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民族意识教育、引导正确消费观念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对策来提升教育水平,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只有通过全面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水平,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弘扬传统文化,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展现出更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民族认同感、拜金主义思想、传统文化、民族意识教育、正确消费观念、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观念、文化自信心、综合素质。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和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民族精神教育亟待加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秀的民族精神,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中,民族认同感不足、拜金主义思想泛滥、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水平,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必须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的形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抵制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年力量。

通过研究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建设美好的祖国作出贡献。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整 体素 质 。
( 二) 促 进 高校 实现 德 育 目标
我 国始终 秉 承 贯 彻 素 质 教 育 的方 针 , 并 在 最 近 几十 年取 得 了重 大 的 成 绩 。但 是 在 学 校 教 育 中 , 虽 然课 程 教 育 取 得 了较 为优 异 的成 绩 , 但 是 在 民族 精 神教 育 方 面我 们 却 滞后 许 多 , 甚 至 部 分 高校 并 未 认 识 到 民族 精 神 教 育的 重要 性 , 而仅 仅 依 靠 课 本 对 大
精神 教 育 。因为 现在 大学 生是 我们 本 民族 群 众 的优 秀组 成 部分 , 是社 会发 展 的生 化武 器 , 只有 加 强 大 学 生 的 民族 精 神 教 育 , 才 能 够 促 进 社 会 的不 断 发 展 。

个 民族 想 要 发 展 , 想 要 在 世 界 中 占据 重要 的地 位
优 秀 的 中华 传 统 文 化具 有 一 定 的历 史 性 , 许 多
出正确的评判却较为 困难 , 因为我们受到 了多方面 因素 的干扰 与影 响 。大学 生社 会 生 活 阅历 相 比较 而 言较 为缺 乏 , 因 此 在选 择 过 程 之 中依 旧存 在 较 大难 度 。 因此 , 只有加 强 大学 生 的 民族 观念 , 强 化 其 民族
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 。中华 民族精神是各 民族生活方式 、 理想信 念 、 价值观念 的文化精华 部分 , 足 中华 民族赖 以生存 和发展 的精神支撑和 内在动力 。大学生作 为社会主 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 他 们将承担 国家建设 和发展的重任 , 他们必须要 有强烈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 民族 精神 的路 径 , 主要有加强第 二课 堂建 设 , 开展各种校 园文化活动 , 重视 师资培训 , 充分利用 网络平 台和资源。 [ 关键词 ] 大学生 ; 民族精神 ; 民族精 神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G 6 4 1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9 0 4 2 ( 2 0 1 7 ) 0 6 — 0 0 2 0 — 0 3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

大学生民族精神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医学院的学生,你所参与的是我们近现代史纲要的调查问卷,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回答这份问卷。

你的答案不涉及任何隐私,也无所谓对错。

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A、有,民族精神不可弃;B、现在是法治时代,民族精神已无立足之地;C、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D、应在扬弃的前提下,弘扬民族精神2、您认为提倡国货运动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吗:A、是,同等条件下更愿意购买国货;B、不是,购买国货与否与爱国精神无关;C、不是,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D、从未考虑过该问题3、某知名篮球队员登上NBA后,因种种原因已拒绝回国参赛,您的看法是:A、愤慨,背信弃义;B、理解,兴许有难言之隐;C、大可不必以是否爱国上纲上线;D、说不清;4、打开电脑,首先想看的内容是:A、国内外社会、娱乐消息;B、国内外政治新闻;C、国内外财经新闻;D、国内外体育新闻5、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看法如何? A、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B、兵祸凶危,和平统一 C、主要是做好美国工作 D、统或独,无所谓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周易》中的名句,你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民族精神之一,应继承和发扬;B、生活越来越美好,没必要学习这种精神;C、既来之,则安之,走一步算一步;D、不太清楚7、“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此你认同吗?A、有道理;B、不认同;C、没想过8、您如何看待圣诞节,情人节在本土的风兴旺?A、非常好,比本土节日有趣多了;B、应理性接纳外国文化;C、应禁止西方节日,大力提倡本土节日的影响力;D、无所谓9、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修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有作用吗?A、很大作用;B、没作用;C、有点作用;D、无所谓10、在毕业时选择工作岗位,您更倾向于去哪儿?A、国家急需的岗位;B、具有个人发展前途的岗位;C、喜欢和爱好的岗位;D、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岗位调查报告研究目的及意义:1、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认知2、明确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3、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调查结果分析:1、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大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说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意识较高。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

感谢观看
3、加强公益宣传与氛围营造:高校应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等渠道,加 强对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
参考内容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 就业、人际关系等。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精神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 力,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精神 动力培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增加公益活动实践机会:高校应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 环保活动、支教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公益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高校 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公益实践机会。
2、完善公益教育课程体系:将公益精神培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 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益观念。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得到了广泛的。精神动力是指 个体内在的、能够推动其行动的力量,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重要 因素。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动力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发展、身心健康等方 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一般情况、学业成绩、职业规划、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 估;深度访谈则主要对大学生及其家长、教师等人员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更全面 地了解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表现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利 益的维护。
2、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强调整体意识和团结精神,注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

关于民族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民族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民族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篇:关于民族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关于民族精神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无限的机遇前,我们的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一代享受着逐渐充裕的物质生活,同时体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

然而伴着各种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抛弃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有的过于注重物质享受,有的崇拜外来文化,民族精神悄然退色。

这一现状,着实让人痛心!不得不承认,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但是开放就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我们民族的东西吗?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没有民族的差别吗?经过了思修课程的学习,我小组的同学都觉得收益匪浅,觉得我们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还应该结合实际,故进行了这个小型的调研,并作出这份书面调研报告的分析。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个论题,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最能考验我们的思考深度与觉悟。

我们希望通过对对周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与分析,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思想高度,本次调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更加客观的来分析问题,希望把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首先,我们提出了几个关于民族精神含义理解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例如我们提出了问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中的名句,您如何看待自强不息的精神?A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B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我们没有必要学习这种精神C没多大作用,既来之,则安之,生活中做一步算一步d自己也不太清楚据调查,94.34%的人选A,1.89%的人选B,1.89%的人选C,1.89%的人选D.调查结果基本纲领令人满意,掘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国精神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国精神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国精神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精神认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对中国精神的认同状况如何呢?又应该如何加强对中国精神的认同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调查与研究。

1. 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的300名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文化认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

访谈则是对一些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国精神认同的具体情况。

2. 调查结果分析经过调查和访谈的收集整理,得出以下调查结果:(1)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解,但对于具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了解不够深入。

有学生表示对于古诗词、传统节日等内容的了解并不够全面。

(2)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并不强烈,很多人更加倾向于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十分关注。

(3)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较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不足。

二、对中国精神认同状况的对策研究1.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比重,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古诗词朗诵比赛、传统节日文化体验等,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 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提高他们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通过观看国家形象宣传片、举办国家历史知识竞赛等方式。

3. 加强文化传承意识组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展览或者培训,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当前青少年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青少年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3、缺乏苦奋斗的生活态度 现在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生活安逸,没有压力后许多人都安于 现状,没有奋斗努力的精神了。
传统教育不够系统。我们很小就开始接受教育,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龄在不断地提前, 从小我们接触的就是谦虚恭让、尊老爱幼等等为人的基 本原则。但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历史,学习政治思想,这 其中宣扬最多的就是民族主义,独立、富强、进步,我 们能记住,但是只是为了考试,并没有细细考究这类思 想文化的基础和来源。我们匆匆而行,导致对中华传统 民族精神的认识缺乏全面性。
总体来说,当前青少年对于传统民族精神的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但 是,人又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处于错误甚至是麻木的认识状态,这是 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能因为大部分人是好的就忽视,这种“麻木”是极 具传染性的,我们需要警惕,并竭力消除,以使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得到改善并逐步提高。 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其文明的精髓,我认为大学生对其传承并把他 作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特别需要社会的导 向和认同、政府的鼓励支持。而我们所具有的民族精神相对淡薄,往 往知其存在,而不知道其意义和传承,更没有意识把其作为自生意识 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文化必然相互融合,文化的多元也 将势不可挡,只有我们批判的接受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才能尽显 我们民族的特色。
班级:自动化131503班
组长: 祖充 组员: 闫利彪 王铮
杨旺 宋凯利
--为何要宣扬中华传统民族精神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发展都以儒家文化为价值导向,但 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世界的各种文化、思想 开始涌入,并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 怎么平衡各种不同文化根源的思想显得十分必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得到不断丰裕,各种新的思想潮 流如潮水般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中不乏先进、合理、 可取的,但也滋生着各种落后、腐化、歪曲的思想,而作为 各种思想的核心类容,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 得到关注,这是一种传统,而作为“传统”,在很多人心中 似乎就意味着“保守”“落后”,事实该是什么样的,传统 的民族精神到底对什么样的人群更具影响力,当前青少年的 传统民族精神信仰又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深究也 很有必要深究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认识情况1·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基本正确,但理解不够透彻,有的理解偏颇对民族精神这一概念,56·4%的大学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国之精粹”,43·3%的认为“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对历史人物如岳飞的评价上,大学生的定位不再简单划一。

如认为岳飞“是”、“不是”、“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和“说不清”的分别占60·3%、21·2%、18·2%和0·3%;66%的大学生认为当自己一个人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或是被外国人下看的时候,或自己的祖国被侮辱时,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最强。

近年来,曾被定位为民族精神内容之一的“雷锋精神”受到一些人的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41·3%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不可缺少,58·8%的认为应重新定位,诠释内涵,只有0·2%的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没有必要再提民族精神。

前几年,山东菏泽市某复员军人回老家后,经常帮助邻里干活,做好事,却三番五次被家人送往精神病院,针对这一现象,93%的大学生认为“学雷锋本应褒扬却遭扼杀,是社会的悲哀”,3%的认为“学雷锋做好事已不合时宜”,4%的认为“无所谓,学雷锋纯粹是个人的事”。

可见,大学生对“雷锋精神”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一方面对传统提出了质疑,呼吁重新对“雷锋精神”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又积极称颂和肯定“雷锋精神”。

2·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国际环境有所认识,但认识有待深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及未来五年国际局势的判断比较冷静、乐观。

81%的认为“和平为主,局部冲突,基本稳定”,45%的认为“有可能爆发世界大战”,15%的认为“难以预料”;在处理诸多国际问题(诸如美军轰炸我驻外使馆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沉着冷静,妥善处理”(73%);但在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的态度上,93%的大学生表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必须坚决予以反击;如果有敌人侵犯我国,有74·6%的表示会“当兵保卫祖国”。

中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

中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

中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变迁、国与国的竞争中永不落败、永不消亡的支撑和动力。

1.您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精神()A 很重要,民族的脊梁B 不重要,很多内容都要与时俱进C 很难说D 其它2.您认为以下哪些是民族精神的内容()A 封建思想中的积极成分B 封建思想中的消极成分C 近代民族革命思想D 现代社会主义思想E 其它3.您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是()A 积极向上为主B 消极颓废为主C 很难说D 其它4.你认为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人物是哪一类()A 时代精英B 军人C 政治领导人D 社会群众5.您觉得大学校园里面民族精神的氛围重不重要()A 重要B 不重要6.如何提高大学校园里面民族精神的氛围()A 上毛邓三等类似的理论课B 宣讲C 论坛D 图片展览E 比赛F 其它7.您认为大学的毛邓三等类似的课程对自身的民族精神培养有起到作用吗()A 很大作用B 有点作用C 没有作用D 无所谓8.您所在的学校有没有经常开展关于宣传民族精神的讲座或活动()A 经常有B 不常有C 没留意9.您会经常关注民族精神的新闻时事么()A 会B 一般C 不会10.您对一些侵犯我们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事件有何看法()A 极度气愤B 生气C 还好D 无所谓11.您认为发扬民族精神的最佳途径是什么()A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B 以先进典型为载体,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C 积极发挥党团员的带头作用,努力培育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12.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你认为是什么()A中华传统文化B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C.国家的富强和统一D人与生俱来的本性13.你认为全国为灾民默哀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吗()A是B不是C不知道D无所谓14.你个人对民族精神、祖国观念教育的态度是:()A很有必要B没有必要C走形式D无所谓15.你认为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培养有起到作用吗()A很大作用 B 有点作用C没有作用D无所谓16.你认为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佳途径是什么()A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校园媒体和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活动等形式B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发挥党团员学生的带头作用C努力培育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D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了解国情世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优患意识充分发挥重大事件的作用17.在过去“见义勇为;学习雷锋;为保护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个人生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是每个有志青年所追求的,但现在却被人们所忽略,所轻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针对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以科学客观的学术态度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理性分析。

为了突出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的民族精神,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和实地交流为主。

网上调查面向全国大学生,实地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主,从而提供了论述依据。

另外鉴于儒家文化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为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意识,所以调查的“中华传统民族精神”认为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传统精神继承儒家文化
1.引言:“至少在辛亥革命以来,儒学思想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而没落”①历史的变迁,
由于近代长期闭关锁国带来了科技文化的落后,认识到这一点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人士一方面批判原有文化,一方面西学东渐。

由于一系列历史政治原因的影响,我们有必要了解作为当代主流的大学生传统民族精神。

2.调查话题:a.您如何看待传统民族精神
b.您认为传统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c.您喜欢传统精神的哪种精神
d.传统精神的主要意义
e.现代人还保存了多少传统民族精神
3.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知道其大略和一些常识,但是在行为方法上,民族传统精神并不作为唯一的指导标准,对于传统民族精神其坚持标准多以现实利益为指标。

大家多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儿乐”为传统远大精神的典范,而对三纲五常犹为反感,传统精神包含范围广泛,儒系行为礼节涉及文化政治交往各个方面以加强对儒学内涵的拱卫和实践,这使得很多人认为传统是对人各方面的限制,有碍于个性的张扬。

更有的认为传统精神枯燥乏味而禁锢人性,应该学习西式文明,或者对我们的传统民族精神持质疑态度。

在第三个问题的调查中多数人愿意以“独善其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处事座右铭,而“克己修身”认同明显少于前者。

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传统精神有其爱国,修养自身的积极方面,但很多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延伸至今有其积极意义。

很多人人认为我们保存了较少的传统精神,例如:诚信,谦虚,有礼,特别从公共素养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追求学问方面。

而认为日本、韩国等国家继承了较多的中国文化及其所包涵的传统精神。

4.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其文明的精髓,我认为大学生对其传承并把他作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特别需要社会的导向和认同、政府的鼓励支持。

而我们所具有的民族精神相对淡薄,往往知其存在,而不知道其意义和传承,更没有意识把其作为自生意识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文化必然相互融合,文化的多元也将势不可挡,只有我们批判的接受了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才能尽显我们民族的特色。

所以我们应该:第一.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

教育的本质是“教化”,教化的目
的是“育人”。

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

要通过广泛的国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全民族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把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日常教育和养成;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未成年人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逐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意识;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力、自强的优良品格;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载体和途径,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社会生活。

第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这里指传统文化的氛围。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重视,需要集各方力量来共同推动和促进。

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导者、示范者和推动者。

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法制建设、行政手段、教育和社会舆论等方式,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民族特质,视其为骄傲并积极发扬。

我们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我们的意识、品质将作为我们民族的标志活跃世界滋养下一代。

丢弃和批判容易,但是辩证的继承并使我们的传统精神焕发新的生机使我们几代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①陈来宋明理学第一版引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