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格式及要求范文
计算机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计算机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涉及到各种各样的主题。
本文旨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当前的研究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推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深度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人类的水平。
此外,强化学习算法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比如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冠军。
然而,人工智能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深度学习算法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进行训练,而获取大规模标注数据是一项非常耗时和困难的任务。
其次,深度学习算法的黑盒性质使得其解释性较差,难以理解其决策过程。
此外,人工智能在伦理和法律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比如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责任归属等问题。
二、大数据与数据挖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数据生成速度快。
数据挖掘是从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一项重要技术。
近年来,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金融、医疗、电子商务等。
在大数据与数据挖掘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聚类分析、分类算法等。
例如,数据预处理是在数据挖掘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的过程,以提高数据挖掘算法的性能。
特征选择是从众多特征中选择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以减少数据维度和提高分类算法的性能。
三、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另外两个热门研究方向。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集中在云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放置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以减少网络延迟和提高用户体验的计算模式。
计算机文献综述范文
评估研究质量:文献综述可以对已发表的研究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其质量和可靠性。
02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 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分类整理 筛选并确定重点文献
撰写综述提纲和初稿 反复修改和润色 最终定稿和提交
文献综述的客观性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引用文献来源要可靠 客观描述不同观点和争议 避免过度依赖个别文献或作者的观点
文献综述的时效性
选择最新的文献,确保综述内容与当前研究领域同步 关注经典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基础理论 及时更新综述内容,保持与最新研究成果的关联 注意文献的引用和来源,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势。
意义:为后续研 究提供基础和指 导,帮助研究者 了解领域内的知 识体系和研究前 沿,避免重复研 究,提高研究效
率和水平。
文献综述的作用
提供全面的背景信息:文献综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历史背景和发展趋 势。
确定研究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从而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 问题。
04 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规范性
文献来源:确保引用的文献来自可靠的来源,避免引用不可靠或过时的信 息。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筛选相关、重要和可靠的文献。
文献分类:将文献按照主题、时间或方法进行分类,方便读者理解。
文献评价:对引用的文献进行客观评价,避免过度依赖某一文献或忽略其 他相关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
文献综述的目的:为研究问题提供全面的 背景信息、评估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 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1、引言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
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htm,*。
html)中插入Java程序段(Scriptlet)和JSP 标记(tag),从而形成JSP文件(*.jsp)。
用JSP开发的Web应用是跨平台的,既能在Linux下运行,也能在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
2、Jsp简介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
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Web服务器在遇到访问JSP网页的请求时,首先执行其中的程序段,然后将执行结果连同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一起返回给客户。
插入的Java程序段可以操作数据库、重新定向网页等,以实现建立动态网页所需要的功能.JSP与Java Servlet一样,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的,通常返回给客户端的就是一个HTML文本,因此客户端只要有浏览器就能浏览。
JSP的1.0规范的最后版本是1999年9月推出的,12月又推出了1。
1规范。
目前较新的是JSP1.2规范,JSP2.0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也已出台。
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
Java Servlet 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主要面向因特网的所有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迅猛,涵盖了诸多课题和领域。
本文旨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以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一、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模拟、扩展和延伸人的智能。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技术备受关注。
相关文献中,LeCun等人于2015年提出了一种名为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网络安全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课题。
网络安全文献中,FireEye公司发布的报告《网络威胁趋势与威胁情报》提供了当前网络安全威胁的分析和展望。
该报告指出,恶意软件(Malware)日趋复杂和隐蔽,攻击手段多样化,网络安全形势严峻,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御策略。
三、大数据领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大数据文献中,Hadoop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计算框架,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并具备高容错性。
相关文献中,White等人在2005年提出了Hadoop的关键思想和技术特点,该文献为大数据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四、物联网领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将各种感知设备和物理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的网络系统。
在物联网领域,相关文献中,Gubbi等人于2013年对物联网的架构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物联网的四个主要层级,即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并探讨了物联网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
结论:综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相关文献。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和物联网是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计算机专业毕业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
计算机专业毕业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毕业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计算机专业毕业文献综述为主题,深入探讨其写作要点,包括如何选取文献、撰写范文等方面,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选题依据及目的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毕业文献综述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选题的依据和目的。
计算机专业毕业文献综述主要是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合性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选题时,我们应选择当前研究比较热门、有一定研究基础和实际应用前景的方向,以保证文献综述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献选取在进行文献选取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确定研究范围:首先要明确文献综述的研究范围,确定主题和领域,避免过于宽泛或狭窄;2. 筛选文献来源:选择来自权威期刊、国际会议、知名学者等的文献,以确保文献的权威和可信度;3. 时间范围:尽可能选择最新的文献,关注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4. 多方面观点:选择来自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文献,以使文献综述更加全面和客观。
四、文献综述范文下面我们以计算机视觉领域为例,给出一篇文献综述的范文,以供大家参考:计算机视觉领域文献综述1. 引言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Smith等人在《Deep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方法,取得了不错的识别效果,为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Jones等人在《A Survey of Object Detection Techniques》一文中,综合分析了当前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计算机论文文献综述
计算机论⽂⽂献综述 本论⽂是⼀篇计算机类本科论⽂⽂献综述,关于认知计算的综述相关毕业论⽂参考⽂献格式范⽂。
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及认知科学及认知⽅⾯论⽂范⽂资料,适合计算机论⽂写作的⼤学硕⼠及本科毕业论⽂开题报告范⽂和学术职称。
下⾯由店铺带领⼤家简单了解⼀下。
计算机⽂献综述 本论⽂是⼀篇计算机类本科论⽂⽂献综述,关于认知计算的综述相关毕业论⽂参考⽂献格式范⽂。
免费优秀的关于计算机及认知科学及认知⽅⾯论⽂范⽂资料,适合计算机论⽂写作的⼤学硕⼠及本科毕业论⽂开题报告范⽂和学术职称论⽂参考⽂献下载。
【摘要】认知计算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拟⼈脑的计算机系统,近年来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得到⼴泛关注.⽂中介绍了认知计算的相关概念,归纳总结了认知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计算机和⼈脑的区别分析,对认知计算的研究难点和重点进⾏了论述,提出认知计算的近期⽬标和远期⽬标,最后给出认知计算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智能,认知计算,计算机系统,⼤数据 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源⾃模拟⼈脑的计算机系统的⼈⼯智能.90年代后,研究⼈员开始⽤认知计算⼀词,以表明该学科⽤于教计算机像⼈脑⼀样思考,⽽不只是开发⼀种⼈⼯系统[1].传统的计算技术是定量的,并着重于精度和序列等级,⽽认知计算则试图解决⽣物系统中的不精确、不确定和部分真实的问题,以实现不同程度的感知、记忆、学习、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3].⽬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实现类似⼈脑的认知与判断,发现新的关联和模式,从⽽做出正确的决策,显得尤为重要,这给认知计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前国外关于认知计算的研究早于国内,但都属于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发表的相关⽂献较少,因此系统地了解认知计算,归纳总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认知计算未来发展⽅向具有⼀定的重要意义,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图给出较为准确的认知计算发展综述. 1.认知计算的由来及定义 认知是⼈类的⼀个复杂⾏为动作,是⼈们推测和判断客观事物的⼼理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及对有关线索进⾏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息的理解、分类、归纳、演绎和计算,⼈类的认知活动包括思维、语⾔、定向和意识4部分. 认知科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该名称于1956年的⼀次信息论的科学讨论会上提出.60年代,认知科学开始发展起来.1976年,《认知科学》期刊创刊,1979年由Roger Schank, Allan Col lins, Donald Norman及其他⼀些⼼理学、语⾔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界的学者共同成⽴了认知科学协会,使认知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个备受关注的学术研究领域.90年代,有⼈将认知科学定义为研究智能和智能系统的科学[4].如今世界上已有60多所⼤学拥有认知科学的相关课程.对于认知科学的含义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总体上,认知科学是⼀门以现代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法研究⼈的精神世界的学科.认知科学是包含了⼼理学、语⾔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哲学、教育学、⼈类学等许多不同领域学科的⼀门⼴泛的综合性科学.其中认知计算是认知科学的⼦领域之⼀,也是认知科学的核⼼技术领域,认知计算对于未来信息技术、⼈⼯智能等领域均有着⼗分重要的影响. 认知计算最简单的⼯作是说话、听、看、写,复杂的⼯作是辅助、理解、决策和发现.认知计算是⼀种⾃上 ⽽下的、全局性的统⼀理论研究,旨在解释观察到的认知现象(思维),符合已知的⾃下⽽上的神经⽣物学事实(脑),可以进⾏计算,也可以⽤数学原理解释.它寻求⼀种符合已知的有着脑神经⽣物学基础的计算机科学类的软、硬件元件,并⽤于处理感知、记忆、语⾔、智⼒和意识等⼼智过程.认知计算的⼀个⽬标是让计算机系统能够像⼈的⼤脑⼀样学习、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脑与电脑各有所长,认知计算系统可以成为⼀个很好的辅助性⼯具,配合⼈类进⾏⼯作,解决⼈脑所不擅长解决的⼀些问题.认知计算时代,计算机将成为⼈类能⼒的扩展和延伸.认知计算意味着更⾼效的信息处理能⼒、更加⾃然的 ⼈机交互能⼒、以数据为中⼼的体系设计,以及类似⼈脑的⾃主学习能⼒,这为⼈类应对⼤数据挑战开启了新⽅向. 理想状态下,认知计算系统应具备以下四个特性[5]. 第⼀,辅助(Assistance)功能.认知计算系统可以提供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辅助和⽀撑能⼒,让⼈类利⽤⼴泛⽽深⼊的信息,轻松成为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 第⼆,理解(Understanding)能⼒.认知计算系统应该具有卓越的观察⼒和理解能⼒,能够帮助⼈类在纷繁的数据中发现不同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决策(Decision)能⼒.认知计算系统必须具备快速的决策能⼒,能够帮助⼈类定量地分析影响决策的⽅⽅⾯⾯的因素,从⽽保障决策的精准性.认知计算系统可以⽤来解决⼤数据的相关问题,⽐如通过对⼤量交通数据的分析,找出解决交通拥堵的办法. 第四,洞察与发现(Discovery).认知计算系统的真正价值在于,可以从⼤量数据和信息中归纳出⼈们所需要的内容和知识,让计算系统具备类似⼈脑的认知能⼒,从⽽帮助⼈类更快地发现新问题、新机遇以及新价值. 2.认知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认知计算受到了政府、研究机构以及研究⼈员的⾼度重视.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会(NSF)和美国商务部(DOC)共同资助了⼀个雄⼼勃勃的计划“聚合四⼤技术,提⾼⼈类性能”,将纳⽶技术、⽣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看作21世纪四⼤前沿技术,并将认知科学视为最优先发展领域,主张这四⼤技术融合发展,并描绘了这样的科学前景:“聚合技术以认知科学为先导.因为⼀旦我们能够在如何、为何、何处、何时这四个层次上理解思维,我们就可以⽤纳⽶科技来制造它,⽤⽣物技术和⽣物医学来实现它,最后⽤信息技术来操纵和控制它,使它⼯作”.在欧洲,由欧盟资助的聚合技术及其对社会科学与⼈⽂科学的影响项⽬也同样强调了认知科学的重要性.在学术研究界,2006年由IBM阿尔马登研究中⼼发起了2006年认知计算会议,该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在加州⼤学召开了认知计算会议.美国国防⾼级研究计划署信息处理技术中⼼2003年开始资助的认知计算项⽬的重点也是研制⼀种能够对环境、⽬标和⾃⾝能⼒进⾏思考,具有学习能⼒,能与使⽤者互动并解释其推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能⼒的认知计算机系统.近年来IBM公司成为认知计算的研究先锋,2011年,IBM开发的neurosynaptic(神经突触)计算机芯⽚为现代认知计算的研究拉开了帷幕.2012年,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的“超级计算机⼤会”上,IBM发布了其关于认知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Compass:⼀个认知计算架构的可扩展的模拟器》,这种芯⽚技术是模拟⼀个⼈脑,并且完成⼈脑的各种功能[6].2013年10⽉2⽇,IBM 研究院宣布成⽴“认知计算研究联合会”.据了解,以IBM沃森(Watson)为代表的认知计算系统通过对⼤数据进⾏实时运算和分析,实现了⾃主学习并拥有了类似⼈脑的能⼒,它有效地提供信息,并且按我们的条件在⼈们每天⾯对的众多的⾃然语⾔内容⾥搜寻关键知识.并且已经成功应⽤于医疗、⾦融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以其更加智能、精准的⼤数据分析能⼒,降低误诊、拯救⽣命和提升客户体验.IBM近⽇⼜宣布将与卡内基梅隆⼤学、⿇省理⼯学院、纽约⼤学和伦斯勒理⼯学院四所⼤学合作制造⼀种类似⼈类⼤脑的计算机,将能够处理⾃然语⾔和⾮结构化数据,像⼈类⼀样通过经验进⾏学习. 我国对认知科学及认知计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和总结.国内涉及该领域的研究⼈员多数是哲学、⼼理学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许多研究虽然涉及认知计算技术,但多数将其纳⼊⼈⼯智能的研究,很少使⽤认知计算这⼀概念,⾄今还没有关于认知计算的综述⽂章.2008年国家⾃然基⾦委员会发布了“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重⼤研究计划,重点包括多模态信息协同计算、⾃然语⾔(汉语)理解、脑-机接⼝、驾驶⾏为的认知机理和⽆⼈驾驶车辆集成验证平台等领域,该重⼤计划的实施将有⼒地推动我国认知计算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截⽌到⽬前已在视听觉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在视听觉信息计算以及与视听觉认知相关的脑-机接⼝等关键技术⽅⾯取得重⼤突破.2013年10⽉11⽇,在北京举办以“从⼤数据到认知计算”为主题的认知计算研讨会,达成“我们已经进⼊了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的新时代”的共识,2013年11⽉13⽇在MDCC 2013移动开发者⼤会上中国⼯程院院⼠李德毅发表了题为《⼤数据时代的认知计算》的演讲,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学者对认知计算技术⽅⾯研究的⾼度重视[7]. 3.认知计算⽬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类的认知主要依靠⼤脑来实现,为了能够让机器像⼈⼀样具有认知能⼒,有必要深⼊探讨和研究⼈脑与计算机在存储和处理信息时的区别,来确定认知计算的研究⽬标以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就⽬前⽣物学家和神经学家对⼤脑研究成果可知,⼈类⼤脑将记忆和存储整合成⼀体,重量⼩于3磅,占⽤体积⼤约两升,却⽐灯泡更加节能,⼈脑⼤约包含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约有103~104个树突及相应的突触,形成极为错综复杂⽽灵活多变的神经⽹络,虽然每个神经元的运算功能⼗分简单,且信号传输速率也较低(⼤约100次/秒),但由于各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络结构具有极极度并⾏互连功能,使⼈的⼤脑能够⾼速处理复杂信息.⼈类⼤脑的运⾏就像是⼀个⼤规模并⾏分布式处理器,属于事件驱动⽅式,也就是说它对其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活动状态时耗能较少,休息状态下更少.⼈类⼤脑会重复利⽤神经元,并突触、异步、并⾏、分布式、缓慢、不具通⽤性地处理问题,是可重构的、专门的、容错的⽣物基质,并且⼈脑记忆数据与进⾏计算的边界是模糊的. ⽽现代计算机是基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进制存储和中央处理器的分离机制,它的运⾏⼤部分是按照顺序依次进⾏的,并由⼀个时钟控制.这个时钟就像是军乐队的⼀个指挥,将每⼀个指令和每⼀份数据驱动到下⼀个位置――就像有⾜够空位的⾳乐抢椅⼦游戏.随着时钟增速以更快驱动数据处理速度,功耗也随之⼤幅上升,甚⾄在休眠时这些机器也需要⼤量的电能.更重要的是,编程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由电线连接,并且容易出现故障.它们善于执⾏的是预定义的算法以及分析⼯作.⼀般情况下计算机使⽤固定的数字化的程序模型,同步、串⾏、集中、快速、具有通⽤性地处理问题,数据存储与计算过程在不同地址空间完成. 由此可知,⼈类⼤脑和现代计算机具有完全不同的架构,它们的存储和处理机制完全不同,⽆论我们再努⼒多少年,以现代计算机为基础的认知计算⽆法模拟⼈脑的功能和实时反应,不能像⼈类⼤脑⼀样实现灵活⽽⾼深的认知过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个新颖的架构,这正是认知计算⽬前⾯临的难点和重点. 怎么写计算机本科毕业论⽂ 播放:30680次评论:7010⼈ 认知计算是⼀项系统⼯程,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前研究学者公认的认知计算的四⼤关键技术为以下四个⽅⾯[6]. 第⼀,在认知计算最顶层的是机器学习、⾃然语⾔理解和⼈机交互等技术. 第⼆,⼤数据技术,包括以什么样的⽅式来存储、组织、管理及分析⼤数据等. 第三,计算机的架构.认知计算系统所要求的计算能⼒远⾼于我们今天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因此,如何实现以数据为中⼼的系统设计也是当前⾯临的挑战. 第四,在认知计算系统的底层还需要实现原⼦及纳⽶等技术⽅⾯的突破. 在上述认知计算的四个关键技术中,由于⼈脑与计算机有着本质区别,就⽬前认知计算的研究现状,其研究⽅向应该分为近期⽬标和远期⽬标,其中近期⽬标是认知计算的研究重点,远期⽬标是认知计算的研究难点. 作为认知计算的近期⽬标就是在计算机上尽可能像⼈类⼀样实现具有辅助、理解、决策和洞察与发现的能⼒,通过研究⼈类的认知机理,建⽴计算机认知模型,然后⽤计算机模拟⼈类认知的过程来处理实际问题,如⽬前正在处于研究阶段的⼈⼯智能机器学习、⾃然语⾔理解、视听觉信息的识别以及智能⼈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等,⽽基于计算机的任何认知研究成果都⽆法实现机器认知的实质突破. 认知计算的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范⽂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范⽂数据库⼤学⽣适⽤: 硕⼠学位论⽂、研究⽣论⽂ 相关参考⽂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开题报告: 论⽂模板、论⽂前⾔职称论⽂适⽤: 技师论⽂、职称评副⾼ 所属⼤学⽣专业类别: 怎么写论⽂题⽬推荐度: 优秀选题 作为认知计算的远期⽬标应该是研究⼀个具有与⼤脑存储结构相似的电⼦⼤脑,新的电⼦⼤脑完全不同于⽬前的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机理,⽽它像⼈类⼤脑⼀样实现灵活⽽⾼深的认知过程,为此我们需要不懈的努⼒,真正弄清⼈类⼤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机理,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在存储和处理⽅⾯具有新机制的全新电⼦⼤脑结构,⼒争创造⼀种能够与真正⼈类⼤脑相⽐拟的新型智能机器. IBM阿尔马登研究中⼼在这个⽅⾯进⾏了有益⽽尖端的研究,给认知计算的未来发展带来信⼼.他们设计了神经形态⾃适应塑料可伸缩电⼦系统,为⼤脑的接线图绘制地图并开始⼈⼯合成,2009年5⽉他们成功地模拟建⽴了⼀个由1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系统,⼤约相当于⼀个较低等哺乳动物的⼤脑,系统结构同今天的计算机完全不同.存储器与处理器组件被紧密结合在⼀起,它没有时钟,操作是不同步的、事件驱动的,也就是说,它们没有预定的次序或时间表,像⼈类⼀样依赖的是学习⽽⾮编程.但其处理速度是实际事件发⽣速度的千分之⼀,不⾜以执⾏⼈类基本⾏为:觅⾷、打架、逃跑和交配. 2012年9⽉该实验室模拟⼤脑建成了⼀个较⼩版本的硬件装置,只有256个神经元、26.2万个可编程突触和6.5万个学习突触,并且这台机器运⾏能耗跟⼤脑的耗能在同⼀个数量级上.基于其原⽣态能⼒,这个“⼩型⼈脑”可以进⾏空间导航、机器视觉、模式识别以及联想记忆等,并可以基于证据⽣成假设.它有⼀个“⼼灵之眼”,可以辨别出事物背后的模式,例如根据⼀个潦草的笔记,对其实际所代表的数字做出较为准确的猜测,这⼀成果已经⽐我们前寒武纪的祖先优秀了. 4.认知计算的未来展望 在下⼀个计算时代,计算系统将具备学习、适应和感知的能⼒,这将从根本上改善⼈们的⽣活、⼯作和⼈际交往的⽅式,这就是认知计算时代,计算机将成为⼈类能⼒的扩展和延伸.认知计算意味着更⾼效的信息处理能⼒、更加⾃然的⼈机交互能⼒、以数据为中⼼的体系设计,以及类似⼈脑的⾃主学习能⼒,这为⼈类应对⼤数据挑战开启了新⽅向. 可以相信,随着认知计算技术的发展,认知计算系统所具备的四个层次的特性――辅助、理解、决策、发现,将是⼈类⾯对⼤数据时代的挑战、做出智慧决策的保障.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辅助和⽀撑,让⼈类可以利⽤⼴泛⽽深⼊的信息,轻松成为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凡的观察和理解能⼒,帮助⼈类在纷繁信息中发现其内在的关联和涌现的趋势,快速决策能⼒,帮助⼈类定量地分析影响决策的⽅⽅⾯⾯,降低失误,保障决策的精准性,发现及洞察能⼒,将实现从“演绎”到“归纳”的突破,真正让机器具备类似⼈脑的“认知”能⼒,帮助⼈类发现当今计算技术⽆法发现的新洞察,新机遇及新价值. ⽬前作为认知计算系统的先锋,IBM的沃森系统已经应⽤于医疗、⾦融和客户服务等领域,以其更加智能、精准的⼤数据分析能⼒,降低误诊、拯救⽣命和提升客户体验. 2013年9⽉18⽇国家⾃然基⾦委公布2013年度。
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的研究与实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前言部分网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的安排,2007 年开始启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评出首批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49 门。
开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是巩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促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以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1]。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的研究与实现,是为了让更多了人可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学习如何用C语言编程,对于那些对C语言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进行相关课程学习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对于那些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学习过《C 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人来说,该精品课程网站的实现,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解决某些知识难题,同时也可以把所学知识更新,对C语言也有会新的认识与见解。
二、主题部分2.1历史背景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速发达、高速流通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让普通人能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
面对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现象,怎样才能使教育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背时代抛在后面?很多专家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把教育资源移植到网络上面去,使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些资源”。
为保障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教育部于2003年4月起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精品网站作为“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
实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抓住了教学质量提高的要件和本质。
计算机科学技术文献综述
计算机科学技术文献综述计算机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大量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以及专业书籍中。
本文将对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兴起,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如Transformer、BERT等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表现出色,引领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2. 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Big Data)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云计算平台如AWS、Azure、Google Cloud等提供了弹性计算、存储等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IT 成本。
而大数据技术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支持。
3.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作为连接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则通过将计算资源放置在接近数据源的地方,降低了数据传输延迟,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发展。
4. 软件工程与开发方法软件工程是保证软件质量和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方法、DevOps等新型开发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瀑布模型,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软件测试、代码质量管理等也成为软件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
5.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和演变,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第一篇: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传输时延的研究综述摘要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和研究是目前机器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遥操作系统的产生,更进一步扩大了应用领域,,并对系统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时延问题是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中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该文主要从控制的角度,面向各种性质的时延如确定的或未知的、固定的或时变的等对遥操作系统所带来的稳定性和透明度等问题,针对近年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新的控制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的综述和分析,指出现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解决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时延的可行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Internet,遥操作机器人,稳定性,透明度,时延Abstract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of tele-robotic systems have been a focus in the robotics recently.Especially, Internet-based tele-robotic systems are emerging in recent years, which greatly challenge the transpar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system.Time-delay is the primary problem which is needed to solve in tele-robotic system.For various time-delays such as determined or unknown, fixed or time-varying which bring s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ssues to the tele-robotic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control point of view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proposed new control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in recent years.Als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vailable are pointed out, and some new ideas about the possible methods for the time-delay of Internet-based tele-robotic systems are proposed.Key words Internet, tele-robotic, stability, transparency, time-delay 1引言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是指在人的操纵下在人难以接近、难以进入或对人有害的环境中完成比较复杂操作的一种远距离操作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文献综述写作范文
宜宾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P2P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 5姓名指导教师蔡勇完成时间[请同学们认真参考格式和写作内容,切记不要写自己如何开发该系统] P2P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作者姓名(宜宾学院计算机学院,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对等网(P2P)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对等方式形成的网络连接,弱化或完全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P2P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实现、主要应用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P2P技术与C/ S模式互联网的区别; 最后介绍了JXTA 协议。
关键字:P2P; 文件共享; C/S模式; JX-TA1 引言随着像Napster、Gnutella、Freenet等P2P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流行,P2P(Peer- to—Peer,即对等网络)这种完全不同于客户/ 服务器的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机模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P2P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信息,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对等计算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在这种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对等的,这些对等节点具有共同的责任与能力并协同完成服务,它们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不需要依赖集中式服务器的支持,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现象。
2 P2P网络技术的研究2.1 P2P网络的基本概念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网络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主要代表形式是在应用层上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
IBM为P2P下了如下定义:P2P 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 非中央式服务器) 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 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 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计算机)文献综述2
(计算机)文献综述2关于基于.NET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归纳了.NET技术和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研究了开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NET,SQL,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1、引言学的管理手段。
如今发达的网络技术,生在外,。
开发一套适合于本校的毕业设计ASPB/S结构和.NET技术,使用文件和程序,实现毕业设计的网上管理,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动态,以及研究的目的和动机;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Net2、基于.Net2.1基本知识ASP.NET是一个统一的Web平台,可提供生成企业级应用程序所必需的所有服务。
ASENET在.NET Framework上生成,可使用与公共语言运行库兼容的任何语言(包括VB、C#和Jscript)编写应用程序。
ASP.NET的程序在服务器端运行。
WEB服务器根据用户的请求执行相应的动态网页,并生成一个结果网页返回给客户浏览器。
这就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信息交互。
在交互过程中ASP.NET的源代码不会传给客户端的浏览器,客户端显示的仅是常规的HTML代码。
作为一种新的Web技术,具有丰富的Web控件,ADO控件,支持多语言,程序结构与代码分离,支持更多的事件处理。
[5][4][3][2][1]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和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能够通过计算机统计分析数据,实现人机辅助决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目前计算机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实用的一个领域。
2.2研究现状毕业设计是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大小,同时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该如何撰写计算机类文献综述
应该如何撰写计算机类文献综述应该如何撰写计算机类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学生在开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
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大家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学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学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
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计算机科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应用。
从到网络安全,从数据科学到软件工程,这个领域的文献资料丰富多样。
本文将对计算机专业的部分重要文献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现状。
一、经典著作1、《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Brian W. Kernighan and Dennis M. Ritchie)这本书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介绍了编程的基本原理和Unix 系统的设计。
它强调了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2、《算法导论》(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and Clifford Stein)这本书是一本广泛使用的算法教科书,涵盖了从基础数据结构到复杂算法的广泛主题。
它提供了算法的数学和程序实现方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3、《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Gary A. Kaas and Randy Katz)这本书是一本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综合性著作,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各个层次。
它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并提供了对性能优化和系统设计的深入理解。
二、现代研究1、《机器学习》(Ian Goodfellow, Yoshua Bengio, and Aaron Courville)这本书是机器学习领域的权威著作,全面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各种方法和应用。
它涵盖了从监督学习到无监督学习,从深度学习到强化学习的各种主题,并提供了对机器学习未来的前瞻性探讨。
2、《网络安全》(William Stallings)这本书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经典教科书,详细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它涵盖了从网络攻击到防御措施的各种主题,并对网络安全协议和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
3、《数据科学实战》(Jake VanderPlas)这本书是数据科学领域的实践指南,提供了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构建的各种方法。
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 6400字
三一文库()〔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 6400字〕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的研究与实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前言部分网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7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的安排,2007 年开始启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评出首批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课程 49 门。
开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其目的是巩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成果,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促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以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的研究与实现,是为了让更多了人可以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学习如何用C语言编程,对于那些对C语言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进行相关课程学习的人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对于那些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的人来说,该精品课程网站的实现,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可以解决某些知识难题,同时也可以把所学知识更新,对C语言也有会新的认识与见解。
[1]二、主题部分2.1历史背景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速发达、高速流通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让普通人能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
面对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现象,怎样才能使教育事业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背时代抛在后面?很多专家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把教育资源移植到网络上面去,使更多的人可以分享这些资源”。
为保障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教育部于20xx 年4月起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精品网站作为“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
计算机文献综述模板
计算机文献综述模板以下是一个计算机科学领域文献综述的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和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部分,简要介绍您的研究领域背景,包括当前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
1.2 研究目的阐述本文献综述的研究目的,以及您希望从文献综述中获得的启示和指导。
二、研究领域概述2.1 研究领域定义对您的研究领域进行简要定义,以便让读者对研究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介绍您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各个方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三、文献综述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方法、技术和应用等方面。
3.2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向。
3.3 未来发展趋势根据文献综述和分析,预测未来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4.1 研究方法介绍您在文献综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例如文献检索、筛选、分析和总结等。
4.2 技术手段阐述您在文献综述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例如数据库检索、文献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
五、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总结本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以及对您研究领域的启示和指导。
5.2 展望根据文献综述的结论,展望未来您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六、参考文献列出本文献综述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格式排列。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文献综述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请确保内容准确、客观、全面,并注重分析、批判和总结。
计算机专业的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从典型关系数据库传入数据到TRIP中的实现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前言部分(说明课题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一)课题目的:数据库系统分为关系数据库系统和非关系数据库系统(文本型系统),在90年代的资料中显示:85%的数据库应用属关系库,文本库占15%。
但随着非规范数据(互联网,OA的普及)爆炸性增长,暴露了关系库的局限:80%以上的业务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面对非规范数据,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处理力不从心,关系库只解决了15%结构化数据的管理问题而海量记录时效率明显下降。
因此,非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发展空间很大,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二)相关概念:什么是关系数据库系统?我们经常见到,而且学校一般让学习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即为RBDS,关系数据库系统适于能用表格来描述的结构化数据。
数据对象一般不太长、比较规范。
如人员、物资、财务帐表等报表管理。
属于二维平面的数据结构。
而非关系数据库系统(文本型数据库)适用于不能用二维平面表格来记载的数据,数据对象往往是比长短不一,结构不规则且难于规范。
如杂志文章、图书资料、文件报告、法律法规、往来书信、备忘录等任意规格的文本数据(关系型数据库所不擅于处理的)。
TRIP(T ext R etrieval I nformation P rocessing):文本检索信息处理。
(三)综述范围: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把典型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入到非关系数据库(TRIP)中。
这里面有关系数据库的分析及数据的抽取,TRIP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的显示,TRIP数据库的数据操作。
二、主题部分非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发展:•1972年瑞典皇家工学院图书馆开发——面向图书情报检索专用的软件3RIPDEC10/20 运行。
欧美图书、情报、议会较为流行。
•1985年移植到 DEC VAX 系列机。
易名为 TRIP。
从此广泛用于图书馆外,石油、化工、医药等。
• 1986年安装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87年底推出中、英文版TRIP v2.6Union Catalog of Chinese Periodicals•经济日报(90),新华社(91),经贸部(01)以及全国科技情报所、NSTL采用•1994~1998先后由德、美、加经营。
【文献综述】计算机专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随着Internet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要求已不单单是浏览一下网页,收发电子邮件,日益忙碌的人们开始追求足不出户的利用互联网这一强大的平台来实现的网上购物。
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企业之间(B to B),还是企业和客户之间(B to C)的交易,如果能够实现网上交易将大大提高交易速度节约交易成本。
近几年,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这一设想逐渐成为现实。
运用ASP技术结合了Access数据库原理,基于B/S模式我们开发了一个网上购物系统。
在我们的系统中,顾客可以很方便的注册成为会员,对商品进行浏览检索,查看商品的详细资料,然后根据各人的喜好购买心仪的商品。
系统会自动为顾客生成订单,按照顾客所填写的信息提交订单并发货。
系统管理员则可以对现有的商品进行添加和编辑,审查已注册的用户并对提交的订单进行处理。
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商务模式。
近两年b2c在我国飞速发展起来,各种类型的购物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商品。
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以致于形成了配送瓶颈:服务无法控制和保证,对出现的问题响应太慢,外地的配送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可以配送到的城市范围还很小等诸多问题,制约了b2c业务的发展。
如果对电子商务的物流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电子商务的优势就很难在我国发挥出来。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买卖双方之间依托计算机网络(主要是指Internet).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类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是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旨在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和谐统一的新型贸易方式,是贸易活动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电子商务给传统的贸易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革,是一场商贸方式的革命,被国际上认为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甚至可以与200年前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相提并论,目前传统企业大举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正在成为普及全球的现象。
计算机文献综述范文
计算机文献综述范文标题:计算机文献综述,研究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摘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关于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包括其在手术模拟、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分析这些文献,总结了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虚拟现实;医学应用;手术模拟;康复训练;心理治疗;教育培训1.引言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并在用户与之交互的过程中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技术。
近年来,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旨在探讨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手术模拟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研究表明,通过虚拟现实模拟手术,可以提高医学生和医生的手术技能,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虚拟现实还有助于培训医生应对紧急情况和复杂手术,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手术效果。
3.康复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虚拟现实,患者可以进行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康复训练。
研究表明,虚拟现实可以提供更大的训练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
4.心理治疗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虚拟现实,患者可以模拟他们害怕的情境,如恐高症、社交焦虑等,帮助他们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
研究表明,虚拟现实心理治疗比传统治疗更具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5.教育培训虚拟现实在医学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通过虚拟现实,医学生可以进行可视化和互动的学习,提高其对解剖学、病理学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虚拟现实还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帮助医学生培养临床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优势和挑战虚拟现实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主要包括提供沉浸式和逼真的体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和治疗方案等。
文献综述要求及例文
文献综述要求及例文A Review of the Digital Society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our society. The emergence of the digital society has changed the form and form of soci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society, including its impacts on economic dynamics, social dynamics,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technology, such as the challenges it poses for governance and the need for regulations, as well as some strategies for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concludes by pointing out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is both a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ursuing the opportunities it presen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e digital society.Introduction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society and its associated implications. The paper begins by 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digital society and describing its emergence. It then moves on to discuss the economic, social, educational, and governmental impact ofdigital technology. Following this, it considers the challengespos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for governance and the potential solutions.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concludes by reite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pursuing the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e digital society for the maximum benefit of all.The Emergence of the Digital SocietyEconomic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Digital technology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lobal economy. It has enabled businesses to reduce costs, achieve higher levels of efficiency, and quickly respond to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the widespread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allowed for the emergence of new business models and markets. For instance, the gig economy has enabled businesses to tap into freelancing talent and access a wider pool of resources. Moreover, digital technology has also made it easier for businesses to collaborate and innovate.Social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Eduational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educational systems. Digital technology has enabled the emergence of online courses and learning materials, which have made learning more accessible and convenient. Additionally,digital technology has enabled teachers to incorporat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activities into their classes. Furthermore, th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enabled students to access resources which they would not otherwise have access to, such as online libraries and educational videos.Governmental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also had an impact on governmental activities. For instanc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make processes more efficient,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governance. Additionally,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facilitate online voting and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Furthermor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enabled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platforms which allow for greater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activities.Challenges Pos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文献综述(说明:以下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
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
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
为保证打印效果,学生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
以上说明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文本框!!!)题目: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姓名: 冯君娜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计科14班学号:指导教师: 黄芬职称: 副教授200 年月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3号黑体)作者:冯君娜指导老师:黄芬(小四宋体)摘要: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
本文就近几年正快速发展的新型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讨论。
文中给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它的体系结构,最后对构成这种新型DSS的技术――数据仓库( DW )技术、联机分析处理( OLAP )技术、数据挖掘( DM )技术作了更深一步的探讨。
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关键字: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3-5个,小四宋体)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Data Warehouse(3号T imes New Romar)FENG Jun-na,HUANG fen(小四Times New Romar)(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Nanjing ) Abstract: As the increment of the society's requirement of in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type of DSS which develops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the DSS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SS are given and the drawbacks of the traditional DSS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 DSS based on data warehouse is proposed, and the architecture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Finally, the data warehouse technique, the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he data mining technique is discussed further in the article which make up of the new type of DSS.(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Key word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ata warehouse;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data mining×××××;×××(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引言: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的数据量和规模也在急剧增长。
企业要想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建立一个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 )非常必要。
但企业决策者目前已不仅仅满足于对数据的简单维护和查询,而是更希望能有效地对变化的商业环境进行分析,使信息不仅能反映市场变化的瞬间状态,而且还能反映它的历史及趋势,得到数据更深层次的信息,以利于决策支持。
数据仓库的出现及决策支持系统工具的充分利用,无疑给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正文:×××××(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1□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智能作用,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问题的识别,建立基本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评价和优选,通过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的系统[5]。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1)系统是面向决策者的,在运用DSS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决策者。
2) 系统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模型和方法的使用是确定的,但是决策者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特定的环境,问题的条件也不确定,这使得决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3) 系统是支持的概念,帮助加强决策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4) 系统的驱动力来自模型和用户,模型是系统完成各环节转换的核心。
2□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及人机交互接口四大部分组成,通过这四部分的集成来完成其决策支持[1]。
然而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传统的DSS已不能满足要求。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决策支持涉及大量历史数据和半结构化问题,而在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只能提供辅助决策过程中的数据级支持,难以求解复杂的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2) 决策支持系统以集成数据为基础,然而现实中的数据往往分散管理且大多分布于异构的数据平台,数据集成不易。
3) 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需要对数据、模型、知识和接口进行集成,而数据库语言数值计算能力较低,因而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知识表达和知识综合能力比较薄弱,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决策要求[2]。
3□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九十年代初,数据仓库(DW)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决策支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数据仓库以及随之发展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随后发展的数据挖掘(DM)技术被融入到传统DSS时,一种新型的DSS――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便随之出现了。
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是目前信息科学最前沿的3个研究方向。
虽然最初它们是作为3种独立的信息技术出现的,但是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和互补性,把它们结合起来构建出基于数据仓库的新型决策支持系统,就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为决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6]。
3.1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与数据挖掘为工具的新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中数据仓库从源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集成与转换,提供面向全局的数据视图。
联机分析处理实现多维数据分析,它从集成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出发,通过构建多维的数据模型对信息从多种可能的角度进行快速、一致、交互性地存取,进而实现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
数据挖掘自动地挖掘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信息,预测未来的趋势,并可以直接用于指导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结合共同支持决策。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种新型的DSS 方案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3]。
图1 基于DW 的DSS 的体系结构[3]3.2 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4]。
它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业务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组织。
DW不是业务数据的简单堆积,而是从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清理、转换为新的存储格式,即为决策目标把数据聚合在一种特殊的格式中。
DW 有以下四个特征:(1)面向主题:面向主题的数据组织方式,就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分析对象的各项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作一个完整一致的描述。
所谓主题,就是企业某一宏观领域所涉及到的分析对象,如一家商场应有的主题包括客户、供应商、产品、销售、利润等。
(2)集成: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并非由自身生成,而是来源于其它数据系统,这些系统相对于数据仓库称为数据源。
而这些数据源中的数据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如字段的字长不一致、单位不统一、同名异义、异名同义等。
数据仓库通过对各种系统的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集中存储,实现了对不同格式和重复内容的数据的统一,从而为决策分析提供了一致的高质量的数据来源。
(3)不可更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用于决策分析,所涉及的操作主要是数据查询,且数据一经确定,就很少变更。
数据的变化反映为新数据被补充到数据仓库,而不是替代原数据,这样确保了数据的稳定性,符合决策分析的要求。
(4)随时间不断变化:对于系统(而不是用户)而言,由于数据源的变化,必须不断地更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反映这种变化。
这一点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新数据到库中;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删除旧数据;数据仓库中包含有大量的综合数据,其中很多跟时间有关,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对它们进行重新综合。
数据仓库系统的具体结构可分为:数据源、后端加工、前端服务以及数据仓库的管理。
数据源为DW提供源数据,如各种生产系统数据库、联机事务处理系统的事务数据、外部数据源等都可以作为DW的数据源。
后端加工工具即数据ETL(抽取、转换、装载):其功能是从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对数据进行检验和整理,并根据DW的设计要求,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装载到DW的目标数据库中,并且可以周期性地刷新DW以反映源的变化以及将DW中的数据作转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