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老子的语言观
《老子》的语言风格探析
《老子》的语言风格探析
《老子》的语言风格探析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 “老子疾伪 , 故称美言不信 ; 而五千精妙 , 则非弃美矣。
”老子不单是哲学家 , 并且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
在众多研究“老子” 的作品中还没有完整从语言风格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探析《老子》的语言风格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运用了剖析综合法、统计研究法、形象描绘法、直观判断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对《老子》的语言风格 , 语言风格的组成因素与组成手段, 形成独到语言风格的原由进行了详细
的论述和剖析。
对《老子》语言风格的剖析我们主要从语体属性和语言表现风格的角度进行。
经过研究 , 我们发现《老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语言风格: 一方面 , 《老子》的语体比较独到 , 我们在进行了大批的剖析以后以为它是一篇诗化的真理性散文, 属于文艺性语体 ; 另一方面 , 在语言的表现风格上 , 《老子》的主调是言简义丰、朴实
自然。
独到的语体属性 , 言简义丰、朴实自然的语言表现风格是经过书中韵的多密、词的精当、句式的多样、辞格的丰赡、灵巧的表达方式等风格的组成因素及组成手段来实现的。
别的 , 我们针对《老子》形成其独到语言风格的原由进行了商讨, 以为老子自己的哲学观、语言观以及中原文化、楚文化等都对《老子》的形成有
侧重要影响。
最后 , 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小结, 以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老子》的研究、语言风格学的研究、文学赏识以及写作上等都有必定的作用。
1 / 1。
文档:《老子》艺术特色
《老子》艺术特色《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为一格,独具特色,思想内容微妙难识,玄之又玄;表现形式也言简意长,韵味无穷。
从思想上来说,《老子》一书的作者是反文学的。
他认为“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要言之,就是“五色”、“五音”十分有害,甚而至于极端地说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这等话;断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把“信言”和“美言”对立起来。
但是通观《老子》全书,情况似乎与作者自己的断言很不一致。
《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文字固然简朴质实,但章章语句齐整,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具有诗歌的风味,给哲理散文赋予了文学的美感。
从事物相反相成的对比中进行逻辑构思,是《老子》的一个重要特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开头就讲美与丑、善与不善都是由比较而来的。
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有丑与美的对立。
都知道善是善,也就有恶与善的对立。
推而广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文章进而把这条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有为与无为、有教与无教也是矛盾对立的。
结论是无为则无不为,无教则无不教。
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即使功成事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们却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德。
条理清楚,主旨明确,不仅结构严密,而且通过一连串的具体事例,打开读者的心扉,启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对他所要说的道理先有感性认识,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最后被他“无为无不为”的结论所折服。
这就比只说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逻辑推理,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也是《老子》的一个特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有无相生”一段,便是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物都相反相成,从而论证“无为无不为”的主旨。
这样贴切的比喻已成为千古名言,激励弱小者发奋图强,有志者奋斗不息。
其客观意义已超越老子的原意。
以诗为文,文约义丰,这是《老子》的又一特色。
“不可说”和“道不可言”对语言界限的冲击——早期维特根斯坦和老子言语观的对比研究
《 逻辑 哲 学 论 》 是 维 特 根 斯 坦 前 期 语 言 哲 学 的代 表 , 维 特 根 斯坦作为 2 0世 纪 最 具 有 影 响 力 的 哲 学 家之 一 , 推 动 了 西 方哲 学 的“ 语 言 的转 向 ” . 他 对 思 维 的 表 达 式 即 言说 的分 疆 划 界 , 在 一 定
程度上预示着东西方哲学对话 的开始 。《 老 子 》 起 首 一 句 就 是
“ 道, 可道 , 非常道” , 以早 期 维 特根 斯 坦 语 言 哲 学 的 向度 来 解 读 , 就是“ ‘ 道’ 如果 是 能 够 谈 论 的 , 就不是永 恒的 ‘ 道” ’ 。 诠 释 维 特 根斯坦 , 可 以有 助 于 深 入 反 思 东 方 语 言 视 野 。本 文 试 从 早 期 维 特根斯坦的“ 不 可说 ” 和老子 的“ 道 不可言” 人手, 比 较 一 下 两 者 言语 观 的 异 同 。
根斯 坦, 1 9 8 5 . P . 2 0) 所 谓 可 说 和 不 可 说 的 之 间 的界 限 , 实 质 上 就
虽 然 维 特 根 斯 坦 和 老 子 都 承认 了 “ 意不 可言 ” , 但仍著作“ 言 说” . 以种 种 创 造 性 的 尝 试 不 断撞 击 语 言 的边 界 。他 们 都 采 用 了 迂 回前行的办法 . 不直接言说其终极 意义是何 , 而分别用显示 、 正 言若 反 和 超 越 逻 辑 的 方 法 来 “ 言说” 。 维特根斯坦认为 . 真 实 思 想 的 总 和就 是 世 界 的图 像 。 他认 为
中图分类号 : B 0 8
号 : 1 6 7 2 — 1 5 7 8 ( 2 0 1 3 ) 0 5 — 0 0 4 5 — 0 2
《老子》悖论的顺应论解释
明 ,高 文成 (0 6 2 0 )运用 L k f& Jh sn的概 素 、句式 到 语篇 、语 体 等 。其 次 。选 择 了语 言 形 ao o no
的探索 ,包括 基 于对 《 老子 》 文 本 内容 的语 义
第 一 ,语 言选 择 观 ,即 言语 交 际 者 一 旦使 用 分 析探 索 老 子 的语 言哲 学观 ( 吴 福友 ,吴 根 语 言将 不可 避 免 地要 根 据 交 际需 要 对 语 言进 行 选 如
友 ,2 0 ) 0 9 ,及 利 用 西 方语 言 学 理 论 ,对 《 老 择 。语 言选 择 具 有 以下 几个 主 要 特 点 。首先 ,选
角 ,即语境 、结构 、动 态性 和意 识 凸显为 框架 , 行 的 ,也不是 按 照形式 与 功能 的 固定 关 系作 出 的 :
探讨 《 子》 的 悖论 表达 式 在 语篇 生 成 时 的语 语 言 的顺 应 性是 指 语 言使 用 者 可 从 一 系 列 可 能 的 老
言选 择 过程 及 其对 语 境 的顺 应 与建 构 作 用 ,作 范 围 中进 行 协商 ,做 出选 择 。 以尽 可 能 达 到 满 意
2 1 第 4期 第 1 0 0年 9卷
N0 2 1 v 1 9 4. 0 0 o .1
《 老子》悖论的顺应论解释
王 静
( 宏 师 范 高等 专 科 学校 外语 系 ,云 南 潞 西 ,6 80 ) 德 74 0
【 摘 要】悖论是 《 老子》 中一个典型修辞方式 ,以多种表达式出现在 《 老子》文本中。本文以
老子的正言若反详解
论老子的“正言若反”摘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其中,老子在一系列的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如大成若缺、大巧若拙、曲则全等都是正言若反的代表命题。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老子的“正言若反”虽然看起来是悖论的典型形式,但却不是悖论。
而且,老子这些正言若反的命题对我们则具有很多现代意义。
关键字:老子;正言若反;悖论;现代意义;1.概述1.1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
1.2《老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家对语言的看法
道家对语言的看法道家对于语言是否能说出真理是怀疑的。
在道家这里,语言和真理的关系具体化为言和道的关系。
一般而言,大道是目的,而语言是通达大道的工具。
为了体悟大道,人们需要借助于语言。
但一旦体悟了大道,人们就要放弃语言。
道家最担心的是人们错把工具当目的,错把语言当大道。
老子最早探讨了道与言的关系。
他认为,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这里的道和名具有两重意义。
一个是道本身,另一个是关于道的言说。
这无非是说,道本身是不可言说的,可言说的不是道本身。
不仅道和言的关系如此,而且知与言的关系也是如此。
作为对于道本身的直接体悟,知是非语言性的。
因此,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道的人是不言说的,言说的人是不知道的。
尽管如此,人们还必须言说那不可言说的道。
于是,道与言就建立了一种无法割离的关系。
在这样一种强求下,人们言说那不可言说的道就必须注意语言的限度和边界。
语言所言说的道并不直接就是道本身,而是好像是、仿佛是道本身。
这要求人们超出语言自身,而体悟语言之外的意义。
在道与言的一般关系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
他认为,道不可言,道不当名。
庄子之所以认为道不可言,是因为道超出了语言言说的限度。
语言可以言说有形的,但不能言说无形的。
道正好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
据此,语言不可言说道。
与老子相较,庄子对于道与言的关系有更详尽的分析。
他认为,书只是语,语之在意,意又有所随。
但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
在这里,庄子将道与言的关系具体化了。
书本作为文字的集合是语言的记录,而语言是表达思想亦即意识的。
意就是关于道的思考,而意之所随则是无法思考和无法言说的道自身。
但人们却以为语言文字就是道自身,或者认为它可以通达道自身。
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错误。
庄子将言与道的关系明确地表述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言者所以在意,故得意应忘言。
作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言与道的关系就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方面是以言得意,另一方面是得意忘言。
否则就会出现一种怪异的现象,手段成为目的,而目的成为了手段。
名/言、道——老子语言哲学思考
可 以使 人 类 多 角度 多侧 面地 充分 认 识 这 个世 界 , 彻 底 摆 脱 语 言 的束 缚 。
对的, 而“ 人为” 又是 与 “ 无为” 相对。 这样 , 道 的特征
《 道德 经》 的 始终 。老 子语 言 哲 学 的重 心 就 是本 体 和认 识 及 其 言说 , 即语 言 与世 界 ( 道) 的关 系 问题 。
《 道德 经 》 开篇 就 指 出了 “ 道” 与“ 言” 的关 系 : “ 道可
客 观世 界 。
性; 在 中国 , 老子 告诉 人们 要 慎用 名 言或 名 分 , 警 惕
语 言 造成 的假 象 : “ 名 亦 既有 , 夫 亦将 知止 。知止 可
老子语 言 哲学思 想 老子哲学 中 , “ 道” 与“ 言” 相 生相克 . 贯 穿 于
以不 殆 ” [ 2 ] ( 第3 2 章 】 。老 子 之 道 有 三 大特 征 : “ 道法 自 然” [ 2 1 ( 第 章 ) , “ 道 常无 为 而无 不 为 ” [ 2 ] ( 第 。 “ 大象 无 形, 道 隐无名 ” [ 2 ] ( 第 l 牵 ) 。由于 “ 自然 ” 与“ 人 为” 是 相
语 言哲 学 思想 认 为 , 名 与 言导 致 了名 分世 界 的局 限
的两 面性 。 无论 在 时间上 还是 在空 间上整 个世 界就 是 一个 无 限变化 着 的过 程 。 任 何语 言 所表 达 出来 的 对 世 界 这一 客 观 存在 ( 即 老子 之 “ 道” ) 的认 知都 是
老子语言思想浅探
重 形式 和功 能 。“ 道 可道 , 非 常道 ” 指 出 了 语 言 的 局 限 和 遮蔽 , “ 名可名 , 非常 名 ” 指 出了语言 的澄明和解蔽l _ 5 ] 。老 子 在此 之 后 仍 去 强 “ 道” 不可道之 “ 常道 ” 、 “ 名” 不 可 名 之 “ 常名” , “ 吾不知其名 , 字 之 日道 , 强 为之 名 日 大 ” _ 2 ] ( 第2 5 章) , 概 括 了语 言 既 具 有 表 达 能 力 又 有 其 局 限 性 。他 的所
地认识并运用语言。
关键词 : 老子 ; 语言思想 ; 名; 言; 道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2 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3 8 2 8 ( 2 0 1 3 ) 0 3—0 0 6 2—0 3
对 语 言 问题 的认 知 思 考 源 远 流 长 , 语 言的产生 、 发 展
管 子 学 刊
2 0 1 3 年第子 语 言 思 想 浅 探
孙 守 玉
( 山 东理 工大 学 外 国语 学院 , 山东 淄博 2 5 5 0 4 9 )
摘要 : 在2 5 0 0年 前 的 东 方 , 老 子 就 已认 识 到 名 、 言 与道 之 间 的 关 系 , 从 其 对 道 的 描 述 中 可 以看 到 老 子 对语 言 的审 慎 态 度 。他 认 为 , 道
之“ 道” ; 第二个“ 名” , 是动词 ; “ 非 常名” , “ 不 能 常 以 某 名
老子的十大名言
老子的十大名言老子,字道长,为著名的先秦诸子思想家,《道德经》出自他之手。
老子的思想大体上是一种道家学说,他领悟了自然规律,重视“道”的普遍性,强调“无为”,注重“内调”,反对“强求”,双重性质极为鲜明,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卓越的思想家。
其经典句子被赋予了无尽的意义,影响后世很深。
以下是老子的十大名言: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不说他的智慧,而爱说话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智慧可言。
这句话指出,真正的智慧者是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智慧的,而没有智慧的是不可能把智慧说出来的。
二、“自然之谓性,知之谓德,致其谓道”。
这句话指出,真正的德道就是自然的道理,知晓自然的道理才能达到德道,践行自然的道理就是要道德高尚。
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这句话提醒,如果不尊重贤明之士,百姓就不会有心思去争取,如果不贵重难得之物,百姓也不会去盗窃,如果没有令人觊觎之物,百姓也不会心思乱窜。
四、“兴于诗,而泽于礼,上和下泽,夫民利矣”。
这句话提醒,要上下同欢,兴趣文学而务实礼节,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受益。
五、“攘臂弗得,复乎其位,固之以法”。
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一切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一物都有它存在的立足之处和其他物不可取代的位置。
如果有人试图强求,就应以法律制裁其不当行为。
六、“君子慎其独也”。
这句话提醒,君子应当谨慎行事,不要独断专行。
七、“其言也,庄、庸、俭,此三者以成其居”。
这句话提醒,言论应该庄重、暗示、勤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居所得到祥和。
八、“大道废,有仁义”。
这句话说明,当“大道”被废弃时,人们才会心存仁义。
九、“载言受之,载行行之”。
这句话指出,收到言语之后,就要按照行动去实践。
十、“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致荣耀”。
这句话表明,从古至今,老子的声名都不会消失,而是越发壮大,越发荣耀。
总的来说,老子的思想受到后人的一致认可,他的十大名言无疑是他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们精炼而又古朴,耐人寻味,受到众多追随者的赞扬,且给每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启发,使人们更加重视生活中的德行。
老子语言的艺术特色
老子语言的艺术特色
老子的语言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练凝练:老子的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简练凝练,不局限于繁琐的修辞技巧。
他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将抽象的哲学思想生动地呈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2. 深思熟虑:老子的语言反映了其深刻的思考能力。
他善于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复杂的哲学思想,通过点到即止、留白即文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行思考,体味其中的深意。
3. 比喻寓意:老子的语言经常使用比喻和寓言的手法,来形容和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现象。
这些比喻和寓言不仅使其思想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
4. 内容丰富:老子的语言富有内涵,充满了智慧。
他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道、德、自然、人类等众多问题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5. 命题宏大:老子的语言常常涉及到宏大的命题,如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意义等。
他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语句,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使其语言具有哲学的厚重感。
综上所述,老子的语言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简练凝练、深思熟虑、比喻寓意、内容丰富和命题宏大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老子的语言既朴实自然又富有深度和艺术感。
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分析
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分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撰写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老子的思想旨在探讨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与宇宙间的关系,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道德经中的老子思想进行分析,探究其精髓所在。
一、非言语意义老子认为语言是有限的,它不足以表达真正的感受和经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非言语的形式来感知世界。
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提到“道”,他认为“道”是超越语言和思维的存在,只有通过直觉和体验才能真正了解它的本质。
老子将“道”描述为无以名之、天下萬物的根源、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又超越事物本身。
老子的思想深受道家观念的影响,而“道”这个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先天之物,永恒之理。
在道德经中,老子用一系列比喻和隐喻来描述“道”的本质和特征,其中最经典的比喻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道”是创造一切的根源,涵盖了无限的可能性,进一步演化为天、地、人三大部分,然后再延伸出万物。
这个过程远超过了我们能够理解的范畴,它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极限和道家哲学的深度。
二、自然无为道德经中,老子最为重视的就是“道”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他认为自然界自有其规律,而这些规律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不需要人为地干预。
他认为,只有在尊重自然运转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老子强调自然界的微妙和奥妙,他的思想与后来的宗教观念相类似,教人们要停止自我追求,遵循自然的流动而不是人为干预。
在社会关系中,老子也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原则。
他认为,如果领导者能遵循自然的规律,即自然无为的方式,在领导战争、治理国家等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结果。
这个思想显然与当今社会的管理策略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更加看重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或引导人类行为。
但是,仍有一些领导者从“道”的角度去思考社会治理,将其作为参考方向,不断努力。
三、功利主义在思想中,功利主义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方法,强调通过最大化利益来决定某一决策是否正确或正确。
老子语言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语言是什么?这似乎远未得到解答。
语言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在中国先秦时代,语言还没有真正成为现代意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人们朴素地认识语言并运用它们。
其中所体现的丰富的内涵和辩证法因素,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来源。
老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善的哲学思想,在体系上是开先河的。
老子思想具有辩证性,严谨而不失活泼的风格,在内容上兼取天道与人事,尤其以诗一般的写作方式阐发真理,让人体会到先秦思想的博大精深、韵味悠长。
研究老子的语言思想对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认识、提高我们的语言意识是极有帮助的。
在《老子》书中,语言思想比起哲学思想来说并不是主要的,但它的意义却很重要。
本文重点不是着眼于《老子》一书的语言“特色”,诸如声律、节奏等,而是将视角投向《老子》的语言“思想”。
二者相比较而言,《老子》的语言思想是第一位的,这是分析《老子》一书语言特色的首要任务。
论述老子语言思想并不是现代意义上去研究所谓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老子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这恐怕才是他们所最关心的。
所以,做一篇老子语言研究,就是要做一篇关于老子自己语言思想的研究,这属于历史研究,同时也是面向事情本身的研究。
一、通达《老子》语言思想的两个层次为了通达《老子》语言思想我们要厘定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就老子对语言现象的态度而言,第二层是就老子看待语言的不同的使用对象而言。
在老子对待各种语言现象的态度上,可分为如下三组。
第一组为具有肯定倾向的,主要有:“不言之教”(二章、四十三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不言善应”(七十三章)、“悠兮贵言”(十七章)、“建言”(四十一章)、“言善信”(八章)、“言有宗”(七十章)、“知者不言”(五十六章)、“美言可以市尊”(六十二章)、“善者不辩”(八十一章)、“善言无瑕谪”(二十七章)、“正言若反”(七十八章)、“信言不美”(八十一章)等。
第二组为具有否定倾向的,主要有:“常道(道说)”(一章)、“多言数穷”(五章)、“言者不知”(五十六章)、“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美言不信”(八十一章)等。
老子语录特征
老子语录特征
《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主要著作,也被称为《道德经》。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体和深奥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文体特征表现为:
1. 《老子》采用散文诗的形式,语言的文学性很强,注重骈句形式,上下句往往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带有对偶的特征。
2. 尽管它看似简短的语录体,但与《论语》的纯散文体有所不同。
《论语》中的语录为独白和简短对话的混合,而《老子》则是独白式语录。
3. 从内容上看,《老子》的思想深邃,语句明显深奥玄迷,内蕴莫测高深。
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和“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都反映了其哲学思考。
4. 《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核心思想是朴素的、自然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总的来说,《老子》不仅是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还是中华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文化遗产。
论《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达方法
论《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达方法《老子》虽形式上简为语录,内涵却博大精深。
在构思和表述上,落笔于道德,用意于广远。
“正言若反”是《老子》文章的显著特点,更是老子以一贯之的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
标签:《老子》正言若反语言特色《老子》辞约义丰,幽深玄远。
而其中“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
这种表达方式具丰富的辩证色彩和强力的表达效果,是老子大力推崇、并在《老子》中反复实践的,它使得《老子》在语言和文风上独树一帜。
一、《老子》中正言若反表达实例分析(一)《老子》中的“正言若反”表达实例“正言若反”一词出自《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
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正言若反。
”根据陈鼓应注本,“正言若反”的字面意思是“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1]。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包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事物本身具有运行不已、相反相成的强大动力和机制,所以他在论述“反者道之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正言若反”的思维方法,更加丰富了其辩证思维的内容。
可以说,“正言若反”是老子语言观中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一点。
通观《老子》全书,这种“正言若反”的表述构成了老子语言的显著特点。
“夫‘正言若反’,乃老子立言之方,五千言中触处弥望”[2]。
从思想方法上讲,“正言若反”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即否定之否定。
而从文章作法上讲,“正言若反”又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将一些对立的概念组织在一起,以说明相互的联系、区别、转化和流动,它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而且使文章更耐人寻味。
《老子》一书中这样的表达的确“触处弥望”。
如:(1)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第十四章)(2)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二章)(3)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的学说思想介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者,他认为宇宙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产生,道是世间万物的起源。
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得最高自然规律。
它无形,却又孕育了众生万物。
老子学说用天道自然的观点代替了我国自古以来有神论的观点。
老子学说以“无为”为核心。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遵循着的规律是:事物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复杂的变化的。
所有事物都有阴阳两级,是阴阳的同一体。
因此老子思想中的“无为”不是以“无为”为目的,其目的是“有为”,因为先前的“道”所说“无为”和“有为”是阴阳两级,会相互转换。
老子提倡无谓寡欲,要减少自己的私欲,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老子学说在后朝的更替中不断的发展。
汉朝时有学者根据老子的思想提出安定人民生活,让人民得到充分休息的政策。
不仅如此老子的学说在后世的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壮大发展,成为中国本土的一大宗教信仰——道教。
老子学说是受当时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影响。
老子时期各国征地不断,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之上,统治阶级迫切的想要稳定社会秩序,保护自己的封地和子民不受硝烟的迫害。
所以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治国理念。
让人们可以远离战争的的摧残,顺应规律调养身心。
老子的道具体指什么《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能够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真正恒久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主要意思是万物是从“道”中衍生,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级,阴阳两级生三才,三才生万事万物。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
《老子》散文艺术浅析《老子》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始祖经典和哲学经典之一。
它的文本与艺术价值一直备受推崇,不同的文学形式展现出它的深刻内涵。
在散文中,以其优美浅白的语言和神秘的哲学思想,抒发出生命、自然和宇宙的万物之美。
本文将从《老子》散文艺术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对其进行浅析。
一、语言形式《老子》散文以浅白生动的语言串联古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
通过运用比喻、叠句、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对人与自然、社会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例如,“天之无情,以阴阳之变化而为和;人之有情,以情爱之变化而为和”中的对偶,生动地表现了天地和谐之间的哲学思考。
同时,文章中穿插着大量象征性的意象,如“道生一,一生二”,“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等。
这些意象清晰醒目,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老子》的语言高度简约,但又不失深邃、古雅,道出了中国哲学的深远思辨。
例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句,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的无情和人的无爱,体现了道家所讲的无我无欲、洞彻万化。
二、思想内涵《老子》的哲学思想极为深邃。
它讲述的不仅有形象的自然和人的生命,更是表现了道的概念。
在《老子》散文中,道被视为无形无物却又无所不在的生命力量。
它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周而复始、无穷无尽的流转。
类似于现代科学中弦理论、量子力学等概念,道是一个能将整个宇宙连接在一起的力量线。
同时,道也是所有事物的本质,是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本质,它是无穷无尽的、不可捉摸的,但却是智慧的根源、生命的源泉。
此外,《老子》对人性和社会也有深刻的洞见。
它倡导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一切形式的追求,主张追求简单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社会方面,《老子》也提出了“无以为利”的观点,反对权力和权势,反对商业交易,主张尊重知命、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老子》散文艺术不仅在语言形式上精妙优美、清晰生动,更是表现了道的概念所带来的深刻思想内涵。
语言对存在的诗性建构——《老子》、《庄子》的“元文学”阐释
语言观。按照我们 的看法 , 老庄对语 言的思考恰好 是沿着与此正好相反 的方向进行 的。“ …… 目击而 道存 矣, 亦不可 以容声矣 ”2, l 语言作 为一种外 在 j
的、 异质性的存在在“ 目击道存 ” 的诗性哲学 的视野 里, 一开始就显得非常触 目: 夫言非吹也, 言者有言, 其所 言者特未定 也。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 于觳 音, 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见解的歪曲, 最典型 的莫过于《 庄子 ・ 外物》 荃 中“
者所以在鱼 , 得鱼而忘荃……言者所 以在意 , 得意而 忘言” …之类——这是一种标准 的、 隐喻的、 深度 的
特的书写 、 接受与体验方式—— 当然这样 的独特性
本 身也 需要 在 此 种 “ 文 学 ” 元 的视 野 中才 能 被 呈 现
者, 有未始有始也者 , 有未始有乎未始有始也者 ; 有 有也者 , 有无也者 , 有未始有无也者 , 有未始有乎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 , 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 而
无也。今我则 已有谓 也, 而未 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 乎, 其果 无谓乎? _7 ”3 语言符号如果不是焊接在先 J
力, 就是《 庄子》 的外篇、 杂篇 里也有不少是对庄子
南辕北辙的误读。本文从一个 比较与反思的视野超 出“ 美学” 之外来简 略地 审视一下作为 中国文化主
要精神源头之一 的老庄思想所具有_ “ 的 元文学 ” 意 义: 是老庄规定了中国文化系统 中语言与存在之 间
的基本 意义 关 系 , 由此 出发 , 才形 成 了 中国文学 的独
在西方形而上学 的理论传统中, 言对于理性 、 语 思想 、 意义的外在性是逻各斯 的基本秩序 , 直到 2 O
“道之不可言说”释义
,
。
然 而 究 竟 是 道 哪方 面 的 特 质
,
“
”
?
亦即
”
道 不 可 言说 的 思 想 根 源 是 什 么 此 为 值得 展 开 的 问 题 之 二
用 等 方 面 的 阐 述有 足够重 视 其 二
;
理 解 及运
已
“
,
当
道 不可 言 说
”
”
被普遍
地认 为 不证
正视 步指
《
。
自
明 的 时
候
“
,
何以 道不可言说
二
的 问 题便 得 不到
一
本 文将 重 点 辨 析 第
,
个
问
题 透 过 回 答这
,
问
题进
一
出
》
在
“
一
种克服 主客
”
二
元的 思维模式 下才 可能更为接近
”
, ,
何 以 道不 可
“
言 说 的 问 题 基 本 上 不 再 为 人 追 究 对 此 的 回 答 也较 为 笼 统 过 往 的 理 解 往 往 从
语 言存 在局 限 的 客观 事 实 出 发 来 加 以解 析 然 而 这
, ,
一
解 答 实 际 上 不 能 揭示 道
”
“
”
不 可言 说 的 议 题 在 《 老 子》 哲 学 中 的 独特地 位
“
先 秦 道 家语 言 哲 学 研 究
”
(
”
(
项
目
编 号
)
;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CZ X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解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解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今译】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
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
真正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
有道的圣人不私自积藏,他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量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利物而无害;人间的行事,施为而不争夺。
【注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真话,由衷之言。
“美言”,华美之言,乃巧言。
张松如说:“本章开头提出了美与信、善与辩、知与博诸范畴,实际上是提出了真假、善恶、美丑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内在实质往往不一致。
这中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帛书甲本缺字,乙本保存完好,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乙本此句在“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句后。
▶人之道:今本作“圣人之道”,据帛书乙本改。
【解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诸本多同此,惟帛书乙本《老子》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且置于“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之下。
帛书乙本是有道理的。
本章第一、二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中包含“善言”或“善者之言”,“美”中也包含着“巧辩”。
所以,如果再接上“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就多少有一些语义重复了。
帛书乙本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意思是说:“善良的人不多占有,占有多的人不善良”,此与下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义正相接。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按绝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其意是说:得道善之人,用不着多言雄辩来证实;徒逞巧辩口舌的人常常不是得道善之人。
这与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其义相近。
老子学说的主旨是自然无为,对道的把握也贵在自然体悟,不贵巧舌善辩。
道是形而上的本原本体,是无限的,而语言媒介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去表达无限的道,是困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开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的哲学思想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智慧,他的哲学思想启迪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古及今,绵延不绝。
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并在当今世界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老子不是语言学家,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语言观点多数是零散的片断,而且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论述中。
分析老子的著名命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就可以看出他的语言观。
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以用名言概念言说和表述的,可以言说和表述的,就不是恒常的道和名——那个作为事物本原的具有最高普遍性的道。
道是不能命名的,如果可以命名,决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名。
从老子的说法看,表示言说的道,是指具体的语言活动,即日常语言。
日常语言是不能谈论“道”的本体,它既不能给“道”下定义,也不能对“道”进行描述和描绘。
日常语言描述的决不是“道”,而是“道”的种种表现和体现。
然而,老子还是给与“道”一个名称,用“道”这一最高范畴来言说“道”,老子的道(言说)已不是一般的日常语言,而是一种哲学语言。
另外,在老子看来,语词是事物的标志,是事物的代表。
名称是代表某种事物的,它由特定的语词来表示。
语词可以分为一般语词和特殊语词,分别表示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
老子说的第一个“名”作名词用,是泛指的,包括一般名称和特殊名称。
“可名”的“名”作动词用,即给予事物命名,老子认为,给予事物的名称都是特殊的具体名称,而不是一般名称。
所谓老子的一般名称应理解为具有普遍性的名称即常名。
老子为“道”起了不同的名称(别名),如“大”,“一”等,这些是普遍性程度最高道的概念。
同时他在描绘“道”的情况下,也使用了许多具体名称或者概念。
但是具体概念不能真正了解恒常的道,用他的话说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是老子的无名学说,不要名称,不要概念。
直接去把握。
就是不要搞那些使用语言的思想教化活动。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把语言看作是人的一种活动,一种行为。
“言”是一种行为,“不言”是另一种行为,老子提倡后者,反对前者。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老子那里,语言绝非空洞无物的东西,它代表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方略或者政策。
他提倡“不言”,就是不要鼓吹和宣扬这些东西,而是实行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