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推断题及解法

浅谈初中化学推断题及解法

浅谈初中化学推断题及解法浅谈初中化学推断题及解法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一种重要的题型.这类题目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但近年来新课程的施行,推断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但灵敏度却越来教大,在考察知识的同时侧重考察才能。

下面就这类题的型题及解法谈一点看法: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p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打破口,并从打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络,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展严密的分析^p 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p 和推理的结果,进展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展检验,假设完全符合,那么说明答案正确。

假设出现不符,那么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考虑,推出正确答案。

二、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一〕方程式表达型推断题例1〔09常州〕A、B、I均为单质,其中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物质A、C、F、G中都含有一样的某种元素,B、D、I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这些物质间的局部反响见下面的反响表达式〔反响条件均已略去〕。

①A+B→C ②A+H→F+I↑ ③C+H→F+E ④G+H→F+E+D↑ ⑤B+I→E ⑥E→B↑+I↑请答复以下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2〕写出与E物质组成元素一样的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式:;〔3〕写出D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4〕A与D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响,试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评析:此题从常见物质的反响为打破口,由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可知A为镁,C为氧化镁,那么F和G均含镁元素;由⑤B+I→E ⑥E→B↑+I↑可知E为水,B为氧气,I为氢气。

然后代入方程式②A+H→F+I↑③C+H→F+E ④G+H→F+E+D↑推出其他物质。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解题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熟悉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性质和特征反应。

这是解答推断题的基础,只有熟悉这些物质的特征信息,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推断。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考生推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3.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推断。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推断题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化学反应,考生可以通过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结合已知信息进行推断。

4. 充分利用图表和实验数据。

图表和实验数据在推断题中经常出现,考生应该善于利用这些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断。

5. 多练习题目,熟练掌握推断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才能提高推断题的解题能力和效率。

总结起来,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技巧需要考生多方面的准备和积累,只有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推断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

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另外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我们学生来说是试卷中的“重灾区”。

那么如何轻松解题呢?笔者认为: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题;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

一、解题思路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

关键点要反复读,读得它“原形毕露,真相大白”。

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

二、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下去,直至顺利解题。

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

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未知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三、寻找突破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黑色的物质:按思考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推断题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推断题可以考察学生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帮助初中生更容易解决化学推断题。

1. 注意观察和描述•阅读题目时,要注意观察题目中提到的实验现象和物质的性质,例如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等。

•在解答时,要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物质的性质,使用科学的术语和准确的描述方式。

•如果题目涉及多个试验,要仔细观察每个试验的现象和物质的性质,找出共同之处或区别。

2. 考虑化学反应•考虑题目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根据实验现象和物质性质,判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然后搜索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比较实验现象和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而推断物质的性质或身份。

3. 掌握常见离子和物质的性质•对常见的离子和物质的性质要有一定了解,例如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颜色、沉淀物和气体的产生等。

•学习离子的通式,掌握不同离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从而更容易推断物质的身份。

•注意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生成和消失,以及颜色、气体和沉淀物的变化。

4. 筛选答案和排除干扰项•针对多个选项的题目,可以通过比较选项与实验现象和物质性质之间的联系,逐步排除错误的选项。

•注意一些常见的干扰项,例如与实验现象和物质性质不相符的选项,或者逻辑上不符合的选项。

•通过排除错误的选项,最终选出正确的答案。

5. 反复练习和总结经验•解答化学推断题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所以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运用技巧。

•在练习中发现解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参考老师提供的解题方法和答案,逐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通过掌握以上解题技巧,相信初中生们能够更好地解答化学推断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成绩和兴趣。

中考化学推断题怎么做 答题技巧有哪些

中考化学推断题怎么做 答题技巧有哪些

初三化学里较抽象的是推断题,推断题也是学生们失分比较严重的点。

那么,中考化学推断题答题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考化学推断题答题技巧一点击破顺藤摸瓜: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

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

逆向思维反向推断: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

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提出假设逐一论证: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发散思维各个击破: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化学推断题常考知识点有哪些常考察颜色的物质1、固体:黑色: MnO2、Fe3O4、木炭C、铁粉、CuO;红色: Cu、Fe2O3、红磷、HgO;淡黄色:硫粉;白色沉淀:大多数的固体物质(白色难溶性CaCO3);蓝色沉淀:Cu(OH)2。

2、溶液:蓝色:CuSO4溶液等(含有Cu2+的溶液);浅绿色:含Fe2+的溶液;黄色:含Fe3+的溶液;常考察状态的物质常见的固体单质:Fe、C、Cu;无色气体:O2、H2(单质);CO2、CO、CH4;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Hg。

常见的反应条件通电:如电解水;催化:如H2O2和KClO3分解;高温:如CO、H2还原Fe2O3;C 还原CuO、Fe2O3、CO2、Fe3O4;CaCO3分解;加热:KMnO4分解,CO、H2还原CuO;常考察的元素或物质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O;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3、最常用的溶剂是H2O;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4、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一、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一般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找突破口→顺藤摸瓜→全面分析→验证确认。

已知: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

请分析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思考与讨论:结合本题的解题过程, 可从哪些方面或途径(并非具体)找突破口 呢?以物质的俗称为突破口:石灰石、大理石、贝壳、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 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乳: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生石灰:CaO 苏打、纯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草木灰:K 2CO 3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 铁锈:Fe 2O 3天然气 沼气 瓦斯 甲烷:CH4 食盐:NaCl二、备考策略以物质特征为突破口初中常见金属单质:Al Mg Zn Fe Cu Ag 常见非金属单质:O2 H2 C S P N2 常见金属氧化物:CuO MnO2 Fe 3 O 4 Fe 2O 3 CaO常见非金属氧化物:H2O CO CO2以物质的特征或现象为突破口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常见白色沉淀:BaSO4 CaCO3 AgCl BaCO 3Mg(OH)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KMnO4 含铜离子的溶液 CuSO 4、CuCl 2、Cu(NO 3)2 紫黑色: 蓝色:Cu Fe 2O 3 溶液: 红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 FeSO 4、FeCl 2、Fe(NO 3)2C CuO MnO2 Fe 3 O 4 Fe 粉 浅绿色: (1)物质颜色特征 含铁离子的溶液 Fe 2(SO 4)3、FeCl 3、Fe(NO 3)3 固体:黑色:黄色: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元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 常见还原性物质: C CO H2 常见可燃性气体: CO H2 CH4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CISO2 NH3以常见物质用途为突破口水垢主要成份:CaCO 3 Mg(OH)2具有相互转化关系的物质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可做干燥剂的: 浓硫酸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可除铁锈的: 稀硫酸 稀盐酸 改良酸性土壤的: 熟石灰(碱)或草木灰(盐) 胃液中含: 盐酸 做馒头面包的发酵粉中含 纯碱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溶于水放热的: 与水反应放热的: 浓硫酸 氢氧化钠 生石灰 CaO氢气 铝 分子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整理)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整理)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

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中,物质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

下面就这类题的型题及解法谈一点看法。

一、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

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二、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例1.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A+BC+H2O(2)C+H2SO4D+A(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由反应式(2)可知D为一种沉淀的硫酸盐。

由干在硫酸盐中只有Ba2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可推知D为BaSO4,同时还可推知C中一定含有Ba2+。

由反应式(3)可推知C为Ba (NO3)2,同时又可推知E为BaCl2。

再由反应式(2)可推知A为HNO3,最后由反应式(1)可推知B是Ba (OH)2。

答案 A是HNO3,B是Ba (OH)2,C是Ba (NO3)2,D是BaSO4,E是BaCl2。

把以上答案放入原题,完全符合题意,说明所得答案正确。

例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初中化学竞赛推断题目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竞赛推断题目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竞赛推断题目解题技巧
1. 熟悉化学知识:推断题目需要对化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的性质等。

只有熟悉这些知识,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线索。

2. 仔细阅读题目:推断题目通常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描述一些现象或者条件,让考生根据这些信息推断出答案。

因此,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3. 利用逻辑推理:推断题目通常需要考生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答案。

例如,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结果,推断出反应物或者催化剂;通过分析物质的性质,推断出可能的组成元素等。

4. 利用排除法:当面对多个可能的答案时,可以尝试使用排除法。

首先假设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然后看这个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所有条件。

如果不符合,就排除这个答案,再试下一个。

5. 反复检查:在确定了答案之后,一定要再次检查一遍,确保自己的答案没有错误。

因为一旦答案出错,就可能会影响整个题目的分数。

6. 多做练习:提高推断题目解题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做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推断题目,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最新【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推断题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题;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

一、解题思路 1、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

2、寻找突破:要求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正确推断:要求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

4、验证答案:要求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中逐步检验。

三、寻找突破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黑色的物质:按思考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物质的用途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因为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尤其重视知识的应用。

在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更应该重视物质用途的学习与掌握。

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

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等。

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Fe3O4等等。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物质推断题是利用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未知物质是(或含有)什么,或可能是(或可能含有)什么。

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通常较大,是每年高中入学考试必考题型。

一、常见问题类型1.文字叙述型文本叙述是用文字描述化学实验步骤和实验中获得的事实,并根据描述推断出混合物中必须存在、不得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

2.框图题方框图标题用线条和方框系统而简洁地描述了实验过程中所做的实验和实验事实。

它能直观、清晰、系统地反映实验过程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

二、解题思路在解决推理问题时,我认为首先应该仔细检查问题,明确问题的含义和要求,找出明显和隐藏的条件;其次,通过性质、特征和反应现象确定某一组分的存在,并进行突破,然后从突破处向外展开,通过正向演绎法、逆向演绎法和假设法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全面考察,验证结论是否符合本课题的意义。

解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初中化学推断题的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六类。

1.物质的组成在初中化学推断题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或含有同一元素的物质,范围十分有限,非常有利于锁定推断范围。

(1)成分完全相同的物质①h2o2和h2o。

②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③kmno4和k2mno4。

④ Fe2O3和Fe3O4。

在中考中尤其容易考查有关h2o2和h2o,co2和co的推断题。

(2)有些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①h2o2、h2o、o2。

②c、 co、co2、caco3③caco3、cao、ca(oh)2、cacl2。

④naoh、na2co3、nahco3、nacl2.物质的性质(1)颜色特征①蓝色沉淀:cu(oh)2。

② 红棕色沉淀:Fe(OH)3。

③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完整版)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有臭鸡蛋气味:H2S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CuSO4+ 2NaOH = Cu(OH)2↓+ 2NaCl③红褐色沉淀:Fe(OH)3 FeCl3+ 3NaOH = Fe(OH)3↓+ 3NaCl;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6与血红蛋白结合,有毒的是CO;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目,要求考生从给出的信息中推断出未知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等。

下面是一些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1.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推断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常见元素,考生需要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例如钠、镁、铝等元素的化学性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2. 利用排除法。

在化学推断题中,有时候无法确定正确的答案,但是可以根据题意排除一些错误的选项,缩小范围,提高解题效率。

3.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推断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化学反应,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原理,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4. 利用物质的特性。

在化学推断题中,有时候需要考生推断物质的特性,例如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等,考生需要熟悉物质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5. 利用图形和表格。

有些化学推断题可以通过图形或表格来解决,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题意,帮助考生理解题意。

6. 熟悉常见的物质。

在化学推断题中,经常会涉及到常见的物质,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物质,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题意。

7. 拓展思维。

在化学推断题中,有时候需要考生拓展思维,例如利用已知的化学反应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等,考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总结起来,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需要考生综合掌握,并且需要多加练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浅议初三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浅议初三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浅议初三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初三化学推断题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题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需要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推断,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就来浅议一下初三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了解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基础。

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首先要对相关的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包括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等内容。

只有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推断和解答。

善于分析题干,找到关键信息。

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干,找到关键信息。

有时题目中会包含一些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结果等信息,只有找到并理解这些信息,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推断。

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推断。

化学推断题的解答需要结合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推断。

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进行推断;可以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如气体生成、沉淀生成、颜色变化等)进行推断;还可以根据化学实验的条件进行推断。

只有灵活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答化学推断题。

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

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有时候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验证才能够得出结论。

这就需要学生们在平时多进行化学实验,熟悉各种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以便更好地解答和验证化学推断题。

多做练习,不断总结经验。

解答化学推断题,如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需要不断进行练习和总结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更熟练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化学推断题。

初三化学推断题是需要学生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推断和解答的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们在解答化学推断题时,应该注重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善于分析题干找出关键信息,灵活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推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多做练习不断总结经验。

相信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方法,就能够更好地解答初三化学推断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

初中化学推断题八大技巧
一、理解问题
1. 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问题的意思。

2. 根据题目内容,抓住关键词,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和要点。

二、信息收集
1. 充分理解习题内容,分析习题中出现的物质和反应。

2. 分析习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学概念和知识。

3. 对于未知物质,采用实验方法或在化学书籍中查找物质性质。

三、数据分析
1. 利用收集到的信息,找出物质的化学特性、变化趋势以及原因。

2. 找出题目中各物质的关系,根据化学变化规律,思考变化后的结果。

四、总结归纳
1. 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出解题思路,确定答案。

2. 仔细审查最终得出的答案,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五、实践检验
1. 根据所得答案,进行实验操作,进一步证实题目的正确性。

2. 对于实验结果,比较和验证所得答案,确保最终答案的准确性。

六、实验分析
1. 根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题目,确定题目的准确性。

2. 根据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实验操作,确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推断结论
1.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推断出最终结论,确定假设的正确性。

2. 对于假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验,确定最终结论的正确性。

八、答题流程
1. 理解《初中化学推断题》,抓住关键词及隐含的意思。

2. 收集信息,分析习题内容,确认物质性质等。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题目,验证题目的正确性。

4. 归纳出解题思路,推断结论,得出答案。

5. 按照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答案,完成习题。

论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论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课程篇论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俄有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太白梁乡众义小学,甘肃庆阳)推断题作为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题目,解题难度较大,所以推断题在化学考试中属于一个重点题型。

通过题目中复杂的图文结合,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还考验了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一、以学生特点为基础构建解题思路化学学科具有抽象的特点,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过程时,教师需要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比较直观的视觉体验[1]。

通过结合这些信息来判断推断题的答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解决化学推断题的思维方式。

因为在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难点在于化学具有的抽象性。

化学学科不像语文、生物那样直观,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化学的学习大部分是用抽象能力解决问题,所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化学教育的重点,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是老师应该深入探究的。

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教师进行化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提高推理问题的能力和解题技巧很有帮助,同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

二、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推理问题的能力前,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真正的阅读技巧。

学生在翻阅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书本,牢记书本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牢记教材中的化学公式、化学符号,熟练地书写和朗读[2]。

掌握基本的教材阅读技巧后,要培养学生在教材中辨别和分析各类知识具有的关联性。

根据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书中隐藏的知识点,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总结自己所做的各种题型。

每年化学考试都会考查相同的知识内容,但每年的考查方式都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可以优先练习近年来的化学推理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并明确出题人的考查目的。

三、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策略首先,教师在为学生制订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时,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提取题目信息的能力,学生应该从题目中获取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3]。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解题思路是解决化学推断题的前提,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

一、解题思路1、阅读题目:通读全题,把握大局。

2、寻找突破口:在读题过程中找出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3、正确推断:从突破口入手,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用合理的方法正确推断。

4、验证答案:将推出的结果代入题目中逐步检验。

二、寻找突破口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黑色的物质: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

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物质的用途是化学研究的重点,因为我们研究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课程理念尤其重视知识的应用。

在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因此,我们在复时更应该重视物质用途的研究与掌握。

一些框图式、叙述式推断题往往涉及到物质的用途等有关信息,故掌握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利于突破此类推断题的解答。

例如:氧气可作助燃剂;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

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物质的特征组成突出的是元素的特征,例如: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Fe3O4.1、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为突破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有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这些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全解-共10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全解-共10页

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推断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

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

常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内容。

另外题干中的信息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真正是“剪不断,理还乱,太难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造成了高失分的现象,对我们学生来说是试卷中的“重灾区”。

那么如何轻松解题呢?笔者认为:拥有清晰的思路是解题的前题;选择合适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应用合理的方法是解题的保障。

一、推断题的解题基本思路解推断题就好比是公安人员侦破案情,要紧抓蛛丝马迹,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1、物质的典型性质:①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②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③人体内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④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⑤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是;反应的物质应该是铵盐与碱。

⑥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固体是、液体是、溶解时吸热的固体是。

⑦一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用该调味品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是 ,通常用于发面食品中,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同时可除去发酵时产生的酸的是 、 ;⑧ CuSO 4 色; CuSO 4 溶液 色;Fe 2+(亚铁离子)溶液 色;Fe 3+(铁离子)溶液 色; ⑨S 在O 2中燃烧 色;S 、H 2在空气中燃烧 色;CO 、CH 4在空气中燃烧 色。

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①写出能实现下图三种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②填下图空白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下列转换的方程式④箭头表示如图三种物质之间能实现的转化并写出方程式三、知识储备【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黑色Fe 、C 、CuO 、MnO 2、Fe 3O 4; 红色Cu 、Fe 2O 3、HgO ; 淡黄色S 粉; 绿色Cu 2(OH)2CO 3; 蓝色CuSO 4·5H 2O ; 暗紫色KMnO 4 (2)溶液颜色蓝色溶液:含Cu 2+的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 2+的溶液;黄色溶液:含Fe 3+的溶液 紫色溶液:含MnO 4-;I 2遇淀粉溶液 (蓝色) (3)沉淀颜色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BaSO 4、AgCl 、CaCO 3、Mg(OH)2、MgCO 3、BaCO 3 2. 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 有O 2参加的反应 通电: 电解H 2O催化剂:KClO 3、H 2O 2分解制O 2C COCO 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 C、 CO 还原Fe2O33. 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初中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发表时间:2013-04-24T15:35:35.92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2月总第110期供稿作者:周磊[导读]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最常用的溶剂:H2O。

周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阳光学校016000
物质推断题是利用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未知物质是(或含有)什么,或可能是(或可能含有)什么。

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通常较大,是每年中考必考题型。

一、常见题型
1.文字叙述型
文字叙述型是采用文字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实验中获得的事实进行描述,根据描述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

2.框图题
框图题是用线和框对所做的实验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化和简明化的表示方式,它能直观、明了、系统地反映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的主要实验现象。

二、解题思路
在解推断题时,我认为首先应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和要求,找出明显的条件和隐藏的条件;其次是通过性质特征、反应现象等确定某一成分的存在,并以此为突破口,再从突破口出发向外扩展,通过正推法、逆推法、假设法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解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初中化学推断题的突破口主要有以下六类。

1.物质的组成
在初中化学推断题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中,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或含有同一元素的物质,范围十分有限,非常有利于锁定推断范围。

(1)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
①H2O2和H2O。

②CO2和CO。

③KMnO4和K2MnO4。

④Fe2O3和Fe3O4。

在中考中尤其容易考查有关H2O2和H2O、CO2和CO的推断题。

(2)某些物质中含有同一元素
①H2O2、H2O、O2。

②C、CO、CO2、CaCO3。

③CaCO3、CaO、Ca(OH)2、CaCl2。

④NaOH、Na2CO3、NaHCO3、NaCl。

2.物质的性质
(1)颜色特征
①蓝色沉淀:Cu(OH)2。

②红褐色沉淀:Fe(OH)3。

③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④黑色固体:CuO、Fe3O4、MnO2、C、Fe粉。

⑤红色固体:Cu、Fe2O3。

⑥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Fe(NO3)2。

⑦黄色溶液:FeCl3、Fe2(SO4)3、Fe(NO3)3。

⑧蓝色溶液:CuSO4、CuCl2、Cu(NO3)2;
(2)状态、气味特征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HCl、SO2。

②无色无味气体:H2、O2、CO2、CO。

③无色有毒气体:CO。

④无色液体:H2SO4、H2O2、H2O、C2H5OH。

3.特征反应
(1)O2的特征反应:能使得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CO2的特征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的特征反应:能使无水CuSO4变蓝。

(4)能使CuO由红变黑的物质:C、H2、CO。

(5)在空气中燃烧有H2O、CO2生成的物质:CH4、C2H5OH。

4.反应条件
(1)高温:高温煅烧CaCO3;C和CuO高温反应;CO和Fe2O3高温反应。

(2)通电:通电分解H2O。

(3)催化剂:H2O2的分解、 KClO3的分解。

(4)点燃:点燃条件很容易确定反应物之一是O2,加热条件的反应较多,无典型特征,不易准确确定具体物质。

5.物质的用途
(1)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NaCl、CH3COOH。

(2)发酵粉主要成分:NaHCO3。

(3)胃酸的主要成分:HCl。

(4)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MgOH)2、Al(OH)3、NaHCO3。

(5)常用的建筑材料:CaCO3、Ca(OH)2。

(6)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

(7)食品干燥剂:CaO、Fe粉。

(8)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

6.化学之最
(1)地壳中、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产量最高的金属:Fe。

(5)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最常用的溶剂:H2O。

解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再从突破口出发向外扩展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对于搞好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