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第9章 中国古代文学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中国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9章中国古代文学9.1复习笔记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中国古代文学诞生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在先民们的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重要。
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首屈一指。
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
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诗歌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①公元前6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编定,以四言诗为主。
②公元前4世纪,中国南方兴起楚辞,形式是杂言体,句末多以感叹词“兮”结尾。
③汉代,五言诗和七言诗兴起,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声律和丽辞两方面取得进步。
④唐代,五、七言律诗格律成熟,主要着眼于以汉字四声来协调诗歌的韵律,堪称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最大特征;词于初盛唐产生。
⑤宋以后,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发展,但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最受诗人的重视。
(2)散文散文具有叙事、论说和抒情三大功能,渊源可追溯到商代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
①商周时,出现了专门记录商周时代王公的言辞、政令的《尚书》。
②先秦时期,散文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和论说的诸子散文。
③汉以后,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散行的单句为主)和骈文(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两大类。
④魏晋六朝,骈文形成并逐渐占据文坛主导地位。
⑤中唐,古文运动以后古文确立统治地位,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
(3)叙事文学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
①小说a.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
b.唐代,传奇小说奇峰突起,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虚构作品。
唐代传奇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描写等方面已达到很高成就,比西方最早的短篇小说作家薄伽丘和乔叟早五个世纪。
c.宋代,产生了成熟的话本小说。
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道家与道教
5、道教与武当拳、太极、气功
道教的最高神灵——三清
全国道观分布图
桃符与春联
桃符的“神力”来源 《山海经》有关东海度硕山神荼(读为“申舒”)、郁垒(读为“玉 绿”)二神的传说
桃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周代 流行:汉代 发展:南北朝时期,桃符与道教的联姻,道教符箓派的兴起
由桃符到春联 五代:吉祥语取代符号 明朝:民间普及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三,人生观: 身重于物,重身贵生
老子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焉”。
“名与甚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人的生命高于名利,如果过分看重和追求名 利,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老子主张“身重于 物”,主张重视生命、鄙薄名利的人生观。
2、庄子: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反对伦理纲常的束缚, 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追求精神 的绝对自由。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小人则以身殉利, 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 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庄子》“骈拇”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 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一、道教的创立和发展
1、道教的创立与早期发展
张道陵(张陵)与五斗米道 张角与太平道,黄巾军起义
张鲁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归附曹操,道教的合法化
张道陵
2、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第一,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形成。 葛洪《抱朴子·内篇》
第二,道教丹鼎派和符箓派的分野。 丹鼎派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符箓 派则在下层影响较大。
中国文化概论:第9-12章课后答案(修订版张岱年)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第九章中IS古代文学・为什么说屮国占代乂学楚q咽传统攵化的讹乏组戒部分?iM•中田古代文孑以&功而只徐的方成体现r«PM文化的神和中华民庶的文化心理特征・Zdi H也广泛.淖刻堆反映香传统文化的辰他部分的内容.所以他的币关功能及认溟功能历久弥新•足中也传统文化的W嬰爼成部分,:中IN占代文学的KifiM(¥W儿个方血衣现的锻为灾出?哪歧作家和作晶处具代灰性?1<谒经〉fo lltUfi2先4$iftif0汉呎——代浚:人血明、C论讪孔子;<AHtt>脈衛3常诗宋诃——代茨:08进祈》李白:苏轼4元册临和明消小说一代盹记》I实市:凹大名軒三中国占代文学点鳴些方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堪本俯神?1.关注现实的理性时2.■文以義道■的教化传纨3•写息『•汰佃中和之矣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讲1章中国占代艺术为什么说“PPJ粧动■何以作为中国艺术時神的?1气就足宇山的根本.乂兄宇审的运动.胡是丫宙运动的苛奏・足宇帘土现分门别类啲乂有条不豪的巒体給构.及具TT次吓地购我分迪、周滥运行的聲伍IV荻・WiSWJi艺术作M 9宇宙牛气相一致的缶甫浪态.2气足无瞬的•勺它在你d卜忙n现显;IWJ・就从无利仔.化女为这无.成.气是眾根△的.囚此小国艺术的址人将点就是对世无的f. W・3 文化%hrh宙./能深剜的理解何以y韵工动是中⑴艺术的根彳;蒂神. 戊丈相4甩中国艺术的蚤$准則.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第十一車中国占代里供•如口认识中国古代史学砂国传统文化叩的地位1中国古代史字定中国占代文化的巫耍组成黑分.在护录文化成!K中・四邹分T?・史学位丛第二位.2久的彷史和灿V的占代文化住很人冷反I•.是通过听代史学束记录和保W下來的,历史着作作为史学的社会衣现形态.具有记录・嫁合人类文化创垃,枳戟W发展的叙能。
3占代也学受依家经学的老响•而史学的求《;・经惟的传统也彰响若的富理学・•为什么说中阿占代史7是•座瑰丽的宝库?中阳占代衲I些蓍名的史赛和史学名警?1 +?3的防史内容和乡样的表述形式・制皮的完备,史家的杰岀•理论的晁裨.金壯界”j史上楚仅见的-2冇田迪占今的编年史.列期相吸的紀传史・典住刖发的记录・紀M本人5史评咅乳的史求打名若:司马迁的《史记7 刘知儿的《史砂WWiA的《文史通义*娇同的《汉书》中国占代史学协U昨优创妙叙对当今中国史学的发緘仔何借鉴电:义?1学啓天人.会妙山今•用徂界一切的气無和擾模.的述历宜的发賊过用.2以古沁经世致用・注霓丈学研究的古为今用.3求尖白"•实录历史•求实的WH*.4注业业务和思ft!修养・丈京修弄’恍鉴:注朮史学研尤的現尖总义.经M致用,魁仔求实ft;神.不畏強权•魁注盘自片的思也打如识作并。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9-12)章【圣才出品】
第9章中国古代文学9.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1.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中国古代文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在先民们的文化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文学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重要。
古代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中文学部分的比重远超其他门类。
古代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中国文学就已经产生了,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1)诗歌抒情功能是中国诗歌最显著的特色,在艺术上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
表9-1诗歌的发展历程(2)散文叙事、论说和抒情是散文的三大功能,散文的渊源可追溯到商代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
表9-2散文的发展历程(3)叙事文学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推至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
表9-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3.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1)杰出文学作品的魅力亘古流传,历久弥新。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谓高峰迭起,“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某艺术样式在一时代所达到成就巅峰很难被后人超越,从而能永久的成为后代作家的艺术典范和后代读者的审美对象。
(2)中国古代文学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
它充当着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载体,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具体内容,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在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时起到桥梁作用,也得以让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考点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1.《诗经》与《楚辞》《诗经》与《楚辞》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历来被诗人尊为诗歌典范。
(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中华文明的起源1.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演变1.3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1.4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2.1 儒家思想2.2 道家思想2.3 佛家思想2.4 墨家思想与名家思想第三章:中国文学艺术3.1 中国古代文学概览3.2 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与代表作品3.3 中国艺术的种类与特点3.4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作品与影响力第四章: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4.1 儒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2 道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3 佛教的信仰与哲学思想4.4 中国民间信仰与宗教习俗第五章: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生活中的礼仪、习俗与节日5.1 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与演变5.2 传统习俗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5.3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庆祝方式5.4 中国传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习俗与活动第六章: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与历史变迁6.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6.2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6.3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革6.4 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第七章:中国传统经济制度与商业发展7.1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7.2 中国封建社会的商业发展7.3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7.4 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与挑战第八章:中国传统科技与教育8.1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8.2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8.3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教育改革8.4 当代中国的科技教育现状与挑战第九章: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成就9.1 中国绘画艺术9.2 中国书法艺术9.3 中国音乐与舞蹈艺术9.4 中国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9.5 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与传承第十章: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挑战10.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变迁10.2 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与对外交流10.3 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与争议10.4 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重点关注中国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以及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九章·第三节(一)
第三节 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辉煌成就
与文化传统的大小相应 ,士大夫的诗赋 、古文等构 成雅文学 ,出于民间的风谣 、 乐歌等 “口头文学 ”则是所 谓“俗文学 ”。关于何为 “俗文学”,郑振铎认为:“„俗文学‟ 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 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 不为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 好,所喜悦的东西。” “差不多除诗与散文外,凡重 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 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宋元以降,以市民为主 要接受、消费对象的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勃兴发 展,成为俗文学的主要代表形式。作为流行于城市 中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现实市井社会的世 俗生活或世俗化的历史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消费文 化的方式进入市民生活,其主要接受对象(听众、 观众、读者)是市民阶层,与商业化传播方式相应, 年轻时代的郑振铎和妻子高君箴 年轻时代的郑振铎和妻子高君箴 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性。
元代皮影三顾茅庐(上) 宋代绘画小青小影(下)
市井细民的婚姻观
小说话本中,市井细民的婚姻观 念中“父母之命,媒人之约”已不再是 绝对恪守的。那些情爱故事往往突出 女子的大胆、主动,私订终身。像贩 海商人之女周胜仙与开酒店的范二郎 一见钟情,甚至死后鬼魂仍与范相会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
在话本作者看来,不论以何种方式结合,只 要情真意切,甚至能超越生死。小说话本也从男 女之欲是难以违反的天性角度肯定其合理性,并 在婚姻观念中表现为早婚、早嫁的观念。公案小 说也往往是以两性关系作穿插线索或将男女离合 死生事件置于刑案背景之下(《简帖和尚》) 。
隋代说唱俑(上) 宋代西夏乐班壁画(下)
二、话本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宋代的小说话本在发展之初就是非常丰 富的。宋人罗烨《醉翁谈录》著录“小说”名目 就有 108 种,这些名目在当时应有写定之本流 传 。 宋至元的小说话本少量幸存篇目则经过 明人的润色、改写,收于明人编刊的各种选集 如 《清平山堂话本 》、《喻世明言 》(《古今 小说 》) 、 《 警世通言 》 、 《 醒世恒言 》 中 。 据判断现存在各种集子中的原属宋代小 说话本者有40种,属元代作 品者有16种。明中叶后,伴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再度发 展繁荣和印刷业的进步,作 为通俗文学的话本终于走出 低谷,迎来了新局面,洪唵 编刊了第一部话本小说总集 《清平山堂话本》。
中国文化概论09章
《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内容提要(一)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远古时期,仅文 字记载的历史,也已有着长达3000多年的连续发展历程。中国古 代文学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有些文体更是绵延两千多年, 如诗歌和散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从诗歌、散文、叙事 文学三者的发展历程中反映出来,如叙事文学中的戏曲萌芽于汉 代百戏,经唐戏和宋金杂剧,到元杂剧而臻于成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袁世硕.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袁世硕.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实例分析 (一)
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先民审美观特性的典籍当属《易经》。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诗经》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价值外,在表达形式上也具 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实例分析 (二)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是人文色彩和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二是强调“文以载道” 的社会教化传统。三是抒情、写意。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补充(三)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除了上述三大基本特征之外,还体现在对于真 善美的热情讴歌与对假恶丑的严肃批判,注重对于理想人格的张 扬和丑陋人生的针砭。
习题参考
1.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说明。 2.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哪些作家和作品最 具代表性?举例说明。 3.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具有什么借 鉴意义?进行讨论。 4.“文以载道”这一教化传统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它在今天还有无积 极意义?结合实际进行讨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第一节(一)
正始时期,文风重新振 作,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群体
是竹林七贤,他们任情放
达、发言玄远、藐视礼法、一 腔孤愤,常用曲折方式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其中,阮籍、 嵇康最为著名。阮籍的五言
咏怀诗,是第一部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
五言组诗;嵇康则继承《诗经》四言的传统,开拓了 四言诗的新境界。
西晋太康年间,诗坛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第九章 流丽万有 东方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
——孔 子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 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 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题材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格 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王维《山居》诗意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
杜甫草堂(右下)
诗坛巨擘李白、杜甫横空出世,占尽天下春色。 “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以自 己天马行空、遗世独立的人格特征和感情炽烈、豪气干 云的创作热情,写下了大量清新、飘逸、豪迈、高华的 杰作,诚可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 为后世追摹难及的典范。“诗圣”杜甫承接和光大传统 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体验,以沉 郁顿挫的独特诗风,唱出了离乱时代的深沉悲歌。他的 诗歌在艺术上集前代之大成,又开启了后世无数法门。 杜诗乃公认的一代“诗史”,古今绝唱。杜甫其人也无愧 为诗歌史上的万世楷 模,千载诗宗。李杜 两位伟大诗人,作为 盛唐转折时代的歌手、 辉映河山的“双子星座”,无可争议地赢得了 世界性美誉。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和 建安七子 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作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五(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五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一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历程,以其辉煌的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②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生动而形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广泛而深刻的反应着中华传统文化其他部分的内容。
如唐诗对唐代书画和艺术的描绘,宋诗对禅宗思想的的描述极为成功。
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部分。
③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具有特别鲜明的审美关照的意味所以当他们创造及文化时,文学就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有代表性?①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两部诗歌总集,合称风骚,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②先秦散文和汉赋:历史散文有编年体左传,国别体三.中国古代文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在儒家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文学家具有共同的人生目标,“治国平天下”以及共同的心态——“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以诗文为教化的文学功用观,使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和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②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以文为手段,以道为目的,宣扬政治思想和社会斗争。
④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a 中国古代文学的写意手法和抒情性质使其成为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
成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窗口。
同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空灵的,神似的,为历代艺术家所憧憬的变幻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境界。
b儒家倡导的“中庸”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教说,情感宣泄上的适度和表现手法上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总体上含蓄深沉意味隽永,具有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民族特征在中国文学中的积淀。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一、为什么说“气韵生动可以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种概括?1、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是由中国文化的特色决定的,中国文化的宇宙观在于它是一个气的宇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九章
乡土性
乡土性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 中国文化中的 “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
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 缘关系 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 “乡土” 从宗教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也有亲土观念
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的态度和方法
非宗教性
儒家人文精神的决定
重人事,轻鬼神;近人事,远鬼神 周初人文精神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化与中国早期宗教的脱离 春秋时期,周代的 “人德”观念进一步得到发展,对神提出怀疑
道家自然主义的补充
排除了中国早期宗教所崇拜的神鬼天帝的权威,把哲学本体 “道”,提升到 “象帝之先”的位置
“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 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 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 能入于不死不生。”
乡土性
乡土性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 中国文化中的 “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兼容并包性
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 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也指汉民族文化 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 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 整合
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
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处理思想文化方面
至为彼此利益引起怨怼与械斗。 (三)产生排斥外乡人的思想与行为,引出山
头主义、地方主义及帮派观念。 (四)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小圈子,甚至形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第一节(一)
得到矫正,缺少社会内容的流弊逐渐被人们所摒 弃,宋诗的基调已见端倪。欧阳修作诗注重气骨, 长于思理,诗歌题材广泛,这对于拓宽宋诗的内容 影响深远,自此宋诗进入成就丰硕的繁荣期。
能”式巨人,他受到士林和民间永久崇敬的原因,应归
结到他既现实又超拔的文化人格定位,及以毕生之力
完善自己“审美人生”的理想追求。
苏轼回翰林院图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
黄庭坚墨迹
黄庭坚倡言“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极为注重诗
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他作诗宗尚杜甫,生新瘦硬,标新立异,出奇制胜,
题材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格 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王维《山居》诗意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
杜甫草堂(右下)
诗坛巨擘李白、杜甫横空出世,占尽天下春色。 “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以自 己天马行空、遗世独立的人格特征和感情炽烈、豪气干 云的创作热情,写下了大量清新、飘逸、豪迈、高华的 杰作,诚可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 为后世追摹难及的典范。“诗圣”杜甫承接和光大传统 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体验,以沉 郁顿挫的独特诗风,唱出了离乱时代的深沉悲歌。他的 诗歌在艺术上集前代之大成,又开启了后世无数法门。 杜诗乃公认的一代“诗史”,古今绝唱。杜甫其人也无愧 为诗歌史上的万世楷 模,千载诗宗。李杜 两位伟大诗人,作为 盛唐转折时代的歌手、 辉映河山的“双子星座”,无可争议地赢得了 世界性美誉。
和范成大,他们都吸取了“江西诗派”营养而自 成一家。陆游全方位继承前人的艺术经验,诗 作热情似火、气势如虹,唱出了民族灾难深重 时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他是高产诗人,存诗约 万首,除沉郁悲壮的爱国诗外,还有意趣横生 的多种佳作,诗歌语言简洁平易、圆转流畅, 命意清新刻露、托兴深微,其整体诗风才气豪 健、议论风发,既华藻又雅洁,既奔放又严 谨,成为诗歌的一代之宗。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串讲资料第九章
第九章中国古代⽂学 这⼀章对学中⽂以及⼀般考⽣都⽐较熟悉,当然⼀些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还是要注意牢记的。
第⼀节中国古代⽂学在中国⽂化中的地位 1、中国古代⽂学是中国传⽂化中最重要、活⼒的⼀个部分深刻⽽且⽣动地体现着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2、中国⽂学在⽂字诞⽣之前就已经产⽣了。
3、公元前6 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编定。
其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诗。
公元前4 世纪,出现了另⼀类诗歌,即楚辞,属于杂⾔体,其句末多以'兮“结尾。
4、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标。
5、《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散⽂的形成。
散⽂的三⼤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
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6、中国真正的叙事⽂学始于魏晋⼩说,分为志怪⼩说和软事⼩说两⼤类。
7、中国古代⽂学的现代意义:是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是传统⽂化中最容易为现代⼈理解、接受的⼀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与传统⽂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它⽂化背景中的⼈民了解中国⽂化的窗⼝。
第⼆节中国古代⽂学的辉煌成就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迟在孔⼦出⽣前就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共收⼊诗歌305篇,分国风、⼤雅和⼩雅、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诗经》描绘了五个⽅⾯的内容:⼀是周部落的历史;⼆是古代⽥猎、畜牧和农业⽣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
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预⼈⽣,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3、诗经的艺术⼿法分为“赋、⽐、兴”三类。
4、《楚辞》是中国古代另⼀部诗歌总集,是汉代刘向、王逸等收集整理⽽编成的。
其主要作者是屈原。
5、《离骚》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政治抒情诗。
诗中⼤量运⽤美⼈芳草的⽐兴⼿法对后代诗歌产⽣了深远的影响。
宋⽟、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
楚辞也因此成了⼀种源远流长的独特⽂体。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源头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理解史前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和文物。
2.掌握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3.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方式,如经典、教育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周等。
2.史前重要文化遗址和文物:陕西半坡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等。
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4.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方式:经典传承、教育传承等。
三、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史前文化遗址和文物。
2.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特点。
3.小组合作,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方式和特点。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史前文化遗址和文物的了解。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比分析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能力。
第二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教学目标1.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2.掌握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
3.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义、礼、智、信等。
2.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
3.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禅宗等。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详细阐述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内涵。
2.小组讨论,探讨儒家和道家的现实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四、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掌握程度。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现实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如李白、杜甫、苏轼等。
3.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形式,如绘画、书法、音乐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等。
2.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李白、杜甫、苏轼等。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续)1.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红楼梦: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巨作,也是古代文学的光辉总结。
作者是曹雪芹。
以贾府这个累世公侯的封建官僚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为主干,深刻的解释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堪称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对封建的国家政治制度、家庭宗法制度、科举制度、婚姻制度以及衣服于这些制度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评判,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这一对封建官僚家庭的叛逆者的形象。
一方面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发扬了崇尚理性、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并以审美观点使家庭日常生活升华进入诗的意境;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的深刻反思。
宝黛以死相争的正是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2.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①即使在中国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女娲,后羿,大禹)②古代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
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
神话任务主要不是人类的异己力量的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事迹都是人类早期生产的活动的艺术夸张。
可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正是中国上古神话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③在整个古代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
FOR:宗教观念淡薄,即使在佛道二教兴盛的时候,也只是对作家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并没有对文学主题偏离现世造成影响。
在唐诗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的热情去拥抱人生,岑参、高适边塞。
白居易、元稹民间疾苦。
中国文化概论 第9章 中国古代文学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知识抒 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 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也正是抒 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 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生动的 图卷,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 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 理的最好窗口。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是 空灵和神似,是那种变化莫测、知其妙 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
明清传奇 近代戏曲
唐戏
宋金 杂剧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 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 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 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 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 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 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诗经》305篇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宴饮乐歌 《颂》:宗庙祭祀乐歌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元杂剧
广义的“元曲”包 括元杂剧和元代散 曲,但元杂剧也可 单独成为“元曲”。
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有被后人称为 “四大家”的关汉卿、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和以《西厢记》“天下夺 魁”的王实甫。
元杂剧的主要体裁
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 公案剧:《窦娥冤》 水浒剧:《李逵负荆》 世情剧:《救风尘》 历史剧:《赵氏孤儿》
五言诗 七言诗
声律和丽 辞长足发 展
五言、七 言律诗格 律成熟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
散文 尚书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骈文(魏晋六朝主导文坛) 古文(中唐文学 魏晋志 怪、轶 事小说 汉代 百戏
唐传奇 小说
宋话本 小说 元 杂 剧
成熟
明清章 回小说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详细版)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中华文明的起源讨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分析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的文化象征,如黄帝、尧舜禹等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2.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与发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审美观念2.2 中国古代艺术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分析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3.1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研究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对社会秩序与道德观念的影响3.2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探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第四章:中国古代历史与社会制度4.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古代的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与特点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2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等社会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第五章:中国现代文化与变革5.1 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与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5.2 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分析中国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探讨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未来的启示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6.1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分析传统节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6.2 中国传统习俗与礼仪探讨中国传统习俗如婚嫁、丧葬、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礼仪和规矩分析中国传统习俗和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影响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7.1 中国传统音乐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筝、笛子、二胡等乐器的特点和音乐形式分析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7.2 中国传统舞蹈研究中国传统舞蹈如京剧、昆曲、秧歌、剑舞等的起源、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国传统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八章:中国传统绘画与雕塑8.1 中国传统绘画探讨中国传统绘画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的技法、风格和主题分析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和影响8.2 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中国传统雕塑如佛像、道教神像、石刻等的制作工艺、形式和象征意义分析中国传统雕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九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9.1 中国传统建筑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如宫殿、庙宇、园林、民居等的结构、特点和建筑风格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9.2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如苏州园林、北京颐和园等的布局、设计和审美理念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中国区域文化特色10.1 地域文化差异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差异,如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域文化等分析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影响10.2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俗习惯和文化特色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思想内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0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27页精选文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国古代文学有悠久的历史,在 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诗、词、曲、 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可谓
“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 经历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全人类文化宝 库的瑰宝。 1、上古时期—魏晋时期—唐代文学发达 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分为四大部类:经、史、 子、集。集部,主要指文学,数量惊人。
2、中国文学在文字发明和使用前就已产生了。 其源头可上溯至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在每个时 代中,都有其显著文学成就:楚之骚,汉之赋, 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明清之小说。概 而言之,其文学成就体现在诗歌(诗、词、曲)、 散文、叙事文学(戏曲、小说)三个大的领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辞》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 其作品有《离骚》赋 先秦历史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汉赋
汉代大赋代表作家 首推司马相如,其 代表作为《天子游 猎赋》(《子虚赋》 《上林赋》)
汉代大赋另一代表 作家为扬雄,其代 表作为《甘泉赋》 《羽猎赋》《长杨 赋》)
二、漫长的发展历程 诗歌
先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唐代
《诗经》 (四言诗) 《楚辞》 (杂言体)
五言诗 七言诗
声律和丽 辞长足发 展
五言、七 言律诗格 律成熟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
散文 尚书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骈文(魏晋六朝主导文坛) 古文(中唐古文运动后占据 统治地位)
散文的三大功能:叙事、论说、抒情
明清小说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先唐笔记小 说、唐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 三个发展阶段后,到明清臻于极 盛,涌现出了《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著 名长篇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 “四大奇书”,后两部则是清代 长篇小说的的双壁。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诗经》305篇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宴饮乐歌 《颂》:宗庙祭祀乐歌
《诗经》内容丰富,主要描写了五方面内容:
1、周部族的历史,如《大雅〃公刘》 2、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如《豳风· 七月》 3、古代战争和徭役,如《小雅· 何草不黄》 4、控诉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如《魏风· 伐檀》 《硕鼠》 5、叙述爱情和婚姻,如《周南· 关雎》
•
二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 文学创造的许多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文化 价值。从文化价值和现实主义来看,有人生 豪杰,如《水浒传》中塑造的108将。有不 屈精神和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 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窦娥冤》中的 窦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还有许多带 有人性觉醒性质的张生和莺莺、杜十娘、贾 宝玉、林黛玉等一系列形象。诸葛亮则是古 代理想中的贤良知识分子(贤士)形象(智 绝);曹操是奸诈的典型(奸绝);刘备讲 义气(义绝)。
•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元杂剧
广义的“元曲”包 括元杂剧和元代散 曲,但元杂剧也可 单独成为“元曲”。
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有被后人称为 “四大家”的关汉卿、 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和以《西厢记》“天下夺 魁”的王实甫。
元杂剧的主要体裁
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 公案剧:《窦娥冤》 水浒剧:《李逵负荆》 世情剧:《救风尘》 历史剧:《赵氏孤儿》
3、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
• 第二,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如《史记》中 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 对实际生活的高度概括,极富表现力。中 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强烈表现力,不仅体现 在和谐押韵和诗歌中,还体现在散文情境 的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小说戏剧中的简 洁深刻的描绘之中。比如《红楼梦》的语 言,简洁而纯净,朴素而多彩,使人读了 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时又为之落泪。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文以载道” 为整个古代 文学的基本 精神。
“文以载道”一方面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 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 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 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 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 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 自由。
• 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
• 脍炙人口的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学留 给我们的丰富遗产。中国古代文学中 简练、丰富、音律和谐的语言不仅是 后代人师法学习的楷模,更是教育、 熏陶和感染现代人的有益材料 。
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
• 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第一,音韵之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和美的音律,使中 国文学具有感染力。如《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言句。隔句用韵,富于变化。中 国古典诗歌都有一种节奏的和谐感。词的音律之美,更加 明显。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感真挚,音律和谐, 能读能唱,具有很强的艺术力量。王实甫的《西厢记》的 语言也为世人一致赞叹“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 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用几个季节性的 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语言流转如珠。
• 中和之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倡 导的“中庸之道”在文学界的反映。 中庸之道反对片面化和极端,在文 学中表现为主张有节制地宣泄情感, 反对过分强烈的情感表达。
•
中和的目的在于和谐,但在现实中总有 毁灭,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中和”的 影响下,文学作品中的解决不可调和的矛 盾的途径有二:一是对现实回避和超脱。 陶渊明仕途失意后写了大量田园诗,从田 园风光当中得到了归宿感 . ------《桃花源记》 中描绘了一个安详和乐的社会。
叙事文学 魏晋志 怪、轶 事小说 汉代 百戏
唐传奇 小说
宋话本 小说 元 杂 剧
成熟
明清章 回小说
明清传奇 近代戏曲
唐戏
宋金 杂剧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 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 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 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 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 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 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 化的最佳窗口。
三、唐诗宋词
唐诗
唐诗篇什繁富,名家 辈出,流传至今的作 品有55000多首。
唐诗发展过程分初唐、盛唐、中唐、晚 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的诗坛最为光 辉夺目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时 期50年 中唐:从安史之乱到唐宪宗 去世的70、80年。
盛唐诗歌
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 山水田园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首的 边塞诗派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性知 识抒情。抒情性质使中国古 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 辉。也正是抒情性质使中国 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 写实而重写意。
• 写意手法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在 中国文学中也有大量的注重写意的作品。 所谓写意,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不 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不 重写实而重写意。如《汉宫秋》《三国演 义》与历史不符,旨在写意。昭君自杀显 示爱国。
• 从数量上来看,“集”类文学作品的比重 是首屈一指的,其数量相当可观,以致无 人能统计出历代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比 如仅《全唐诗》收录的唐诗旧有近五万首, 陆游诗留传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如果把诗 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都放在一 起加以统计,肯定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占 有首屈一指的比重,它在古代文化中是极 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主要由“文、史、 哲”构成,其中“文”占首席地位。
宋词
真正成为一代文学 之圣,并在古代诗 歌史上堪与唐诗交 相辉映的是宋词。
北宋的词坛几乎是婉 约词的一统天下。
晏殊、欧阳修的词反映 了士大夫的精致生活; 柳永词则以青楼歌姬为 描写对象; 晏几道、秦观的词以清 丽的白描语气见长; 周邦彦的词典雅凝重; 李清照的词清新
豪放词兴起要晚。北 宋中叶苏轼首先革新 词风。南宋辛弃疾为 首的词人实现了与婉 约词的分道扬镳,形 成了豪放词派。
盛唐气象最杰出的代表首推李白与杜甫, 在艺术风格上,李白诗飘逸奔放,杜甫诗 沉郁顿挫。
中唐诗歌
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个以白 居易为首,元稹、张籍等为羽翼,主要 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 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另一个以 韩愈为首,孟郊、贾岛、李贺等为羽翼, 主要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 于创造的精神,特别致力于在杜诗中稍 露端倪、尚未开拓的艺术境界。
•
魏晋时代,文学已经觉醒被视为“经国 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 文》)。以后,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了。魏晋以后的士大夫几乎无 人不写文学作品。
•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文学作为考试内 容,作诗唱对世为文人雅士的必备技能。 在传统的文化典籍四大部类中“经、史、 子、集”,起中的“集”主要指文学。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典籍中比重最大 中国文学始终是文化典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在上古时期,文学已成为先民们文化活动的一 个重要内容。其最初形成是歌谣,我们从《易》 卦卜辞所看到的那些简短的小诗,尚可依稀看到 它们的原始风貌。
•
《诗经》中的《风》是民歌,《雅》、 《颂》是贵族所作,说明一般平民和贵族 都开始创作十分成熟的诗歌作品了。孔子 把《诗经》作为教科书,对弟子实施“诗 教”。说明教育中文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无 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 学,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 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 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 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 堂地狱。
•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其 中的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人物其实 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征服 自然的愿望,因此都是关注现实的历史人物 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在整个古代文学中, 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诸多作家都 把目光对准人间而不是天国。现实主义作品, 无不是反映现实,即使浪漫主义作品,也都 是现实世界中悲欢离合,真善美丑的虚化反 映。
中国古代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 的生动的图卷,更是古代中国 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 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 的最好窗口。 此外,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 术境界是空灵和神似,是那种 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 以妙的艺术化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也遵循“诗教”,即在文学作品 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把感情表达得过分 强烈,使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 种“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中和之美。
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意义
• 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魅力。中国古代 文学的永久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爱国忧民的情怀:古代文学表现的爱国忧民 的情怀鼓舞着现代人去关心现实,完成历史赋予 的新使命。而且它也是当代文化建设应吸取的有 益成分,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屈原的《离骚》 鼓舞着我们“上下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