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2.19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名师教学设计 川教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2.19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名师教学设计 川教版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内容南朝与北朝;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江南地区商业的繁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方案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南北经济的发展。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2)收集历史典故和历史成语,更好地了解历史。

(3)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学习孝文帝改革创新的精神。

(3)了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认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的交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的家人有没有在外地城市上班、经商的?主要在哪些城市呢?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说的城市大多位于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相对较发达。

可以说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就回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讲授新课】一、南朝与北朝教师介绍从东晋以来历史的发展。

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

宋: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宋,仍以健康为都城。

南朝:宋统治结束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420-589)。

北朝:439年,强盛的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时期结束。

534-535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

581年北周覆亡。

因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在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就“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讨论,教师以游客的身份访谈。

多媒体展示成果: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气候适宜。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农业(1)开辟湖田(2)改进耕作技术(3)兴修水利(4)农作物品种增多2、手工业(1)纺织业:蜀锦(2)冶铸业:灌钢法(3)制瓷业:青瓷(4)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3、商品经济(1)商品经济初步发展(2)城市繁荣:建康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

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教师朗诵《江南春》,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描绘的江南景色,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地方吗?这个地方在古代有着怎样的发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实施: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历史地图、图片、文献等资源,详细讲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以及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讲解与引导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章节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实施: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北方民族融合的过程是怎样的?”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提供1-2个与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相关的历史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课后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及启示等。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2)北方民族融合的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民族关系,培养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设想
2.让学生了解南方经济发展与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团结合作的价值观。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区别和发展状况,掌握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了解南北方民族的差异和交往,认识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3.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南北方经济差异;2.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3.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三、教学重点1.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2.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四、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地了解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如何掌握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案例分析法;4.图片分析法。

1. 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阅读教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相关内容,了解南北方经济的差异、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2.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他们所熟知的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介绍《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这一话题,引出课本的主要内容,并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 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1.通过图片展示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2.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南方经济的特点,比如: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水量充沛、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等;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南方的自然条件(如水量、土地),为什么适合种植作物等等。

4. 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与成就1.学生听取教师讲解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如:黑龙江省黑水城防御战、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战、孙中山经过沿海城市和北方城市等;2.通过图片展示北方民族的各类成就并进行深入分析;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北方民族要依赖牧业,与南方种植有什么区别。

5. 总结回顾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联系的认识,概括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经济类型和民族之间的尊重和理解。

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片分析法等多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了南北方经济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并掌握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特点、北方民族的历史地位及其成就等知识。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视剧《锦绣未央》演绎了南北朝时期,北凉与北魏之间的恩怨情仇。

北凉是内迁各族建立的十六国之一,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怎样的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了解北方各族之间斗争与交融的历史。

新课探究一、淝水之战1.前秦的建立【人物链接】苻坚【具体解读】苻坚,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

苻坚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

2.战争概况项目 前 秦 东 晋领导人苻坚 谢石、谢玄 兵力80多万 8万 结果失败 胜利胜利、失 败的原因民族矛盾尖锐,士气低落;指挥不当,战线过长士气高昂; 指挥得当 影响 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问题探究】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答案提示:从前秦方面看: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秦军劳师远征,苻坚指挥失误。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

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统一北方【图片链接】【问题探究一】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反映了怎样的历史潮流?答案提示: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潮流。

【问题探究二】北魏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何时统一的北方?答案提示:鲜卑族;439年。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我国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南方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以及北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与碰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我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这一主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以及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繁荣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对我国历史的影响;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南方地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北方民族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有历史背景的介绍,也有具体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民族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具体内容,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我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交融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南方地区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分别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交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word教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word教案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及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了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南北朝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顺历史头绪,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并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分析综合概括江南地区开发和北方民族走向大融合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孝文帝改革是本课重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国饮食有南米北面,房屋南敞北实,说话南细北爽,性格南柔北刚等,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新课教学:一、南朝与北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4到P115,淝水之战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先后现哪些政权割据立。

教师展示从东汉到南北朝的演变历程。

学生记住南朝的都城是建康。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①引导学生思考P115想一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人南迁,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c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d江南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e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P116说说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农业:a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c推广麦豆,d广泛利用水利加工谷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教材版本:川教版•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课题: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

•学生通过本课将了解中国古代分南北经济差异、同一时间南北对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的差异与对比;•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文字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历史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南方经济的繁荣与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掌握南北经济差异和对比;•理解北方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南北经济交流。

2. 教学难点•理解南北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具:黑板、彩笔;•材料准备:学生课前习题。

五、教学步骤和内容细化1. 导入 [5分钟]•利用黑板或投影仪,播放相关历史背景音乐,为学生进入历史学习氛围;•提问学生:你了解中国古代的南方经济和北方民族有什么特点吗?2. 课堂讲述 [30分钟]第一部分:南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繁荣(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等);•指导学生分析南方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城市的兴盛等)。

第二部分:北方民族的发展•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呈现,让学生了解北方民族的发展情况(如北方民族的形成与壮大);•引导学生思考北方民族形成的原因(如环境、历史背景等);•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导学案 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导学案 川教版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目标要求】1.记住南北朝时期的朝代及顺序;2.南朝时江南地区 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 要原因;3.记住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

【课堂热身】活动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探究一:请学生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图表:( 北朝 )东魏 → 北齐蜀→ — 十六国→ 北魏 ↓↓ 西魏 → 北周→隋(589年)东汉 魏→ → →西晋 ↑↑ 东晋→( )→( ) →( )→ ( )吴→ — — ( 南朝 )探究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1.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 ,仍以 为南朝的都城。

2.宋的统治结束之后, 、 、 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 ” (420—589)。

3. 439年,强盛的 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开始。

534年,北魏分裂为和 。

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

581年,北周覆亡。

因此 、 、 和 、 都在北方,历史上将其合称为“ ” (439—581)。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有: (1)借鉴汉族的______ ____和__________制度,实施一系列新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2)迁移都城。

______年,从_______迁至_______。

(3)大力推行学习__________的政策。

具体表现为: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 、 等作物的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明显的发展, 、 、 等技术有很大提高。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课件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课件

据记载,关中的人民移居到荆州(今湖北)的 有十万多家;黄河下游的青州、徐州和淮河流域 (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的人民很多移到了 扬州。
原因:北人南迁;南方相对安定;南 方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1、说一说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的情况 ( 1 )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 域)( 2 )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开始使用粪肥)(3)江南开始种植 小麦(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水 碓
北魏帝王出御图的帝王和大臣们均穿着长袍宽袖,为 汉族服装,反映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的情形。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
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孝治国 , (5)学礼法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6)推行汉文化教育,亲自带头 使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等
北魏帝王出御图(今河南巩义市石窟寺里的浮雕临摹图)
蒙冲(模型)
斗舰(模型)
红地云珠日天锦
锦质护膊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思考:北魏建立的 时间、都城? 时间 都城 民族
4世纪 平城 后期 鲜卑族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 魏;398年建都平城(今 山西大同);次年,称帝, 为道武帝。439年,北魏 统一黄河流域。
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贵族为了 各自的利益,连年混战。各族人 民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加快了 各民族的交融。崛起于北方的鲜 卑族拓跋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 争,统一北方。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 融合
导入
一、南朝与北朝
1.南朝
开始:
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朝,都城建康。
政权更替: 宋、齐、梁、陈更替,建都建康,历史 上合称“南朝”。

第19课【教学课件】《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

第19课【教学课件】《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川教)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当堂达标
1.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③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资治通鉴
鲜卑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说汉语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穿汉服
鲜卑服饰
材料二
汉族服饰
材料三
改汉姓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 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 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 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与汉族通婚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知道:南北朝的更替。 2.了解: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理解: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建康 420年


西 东 魏
建康
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建康

建康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1-589)
工具)。 ……
3.社会环境:南方相对稳定。 4.政治条件:统治者的重视。 5.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北方)。
畅言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川教版(最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川教版(最新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D.由西向东
④南朝
D.①④
3.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C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 C B.掌握最高权力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最新.川教版·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 北方民族的交融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情境导入
孝文帝像
在中国古代,换姓改名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但北魏 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他的这一举动,当时震 动朝野,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来成为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
江南地区 的开发
1.朝代更替
2.合称南北朝 1.原因
2.表现
1.原因
北魏孝文帝 改革
2.措施
3.影响
随堂训练
B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2.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D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1.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找 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
秦岭
淮河
思考:为什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1、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 2、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 3、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迁的北方人民 和当地的汉族、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南方。) • 4、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 5、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初中历史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1 川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1 川教版精品课件

南朝:宋、齐、梁、陈
南 朝
都城:建康(今南京)
与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
北 北齐、北周

的江 开南 发地

原因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背景:
北魏孝文帝 的改革
目的: 内容:
意义:
当堂达标
【1】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A.宋 B.北魏 C.齐 D.梁
当堂达标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
1、《史记》描述的江南经济落后,人烟稀少, 商品交换不发达;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
2、这是因为汉代时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逐 渐得到开发。
合作探究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 先进技术、工具。(主要原因) 2.南方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3.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原因是( A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当堂达标
【3】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历史上称为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 A )
A.386年 B.439年 C.485年 D.494年
当堂达标
【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初中历史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 川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历史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 川教版精品课件

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想一想: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
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 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王朝注意学 习汉族的文化,尊崇孔子,提倡以 孝治国。
如何评价孝文帝?
孝文帝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进行 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 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 融合的进程。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 政治改革家。
新制度
均田制
均田制是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 入,也为了抑制豪强对土地的兼并而推行均田制。
三长制
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 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三长直 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俸禄制
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和地方官吏任期制。凡贪污帛满一 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官吏按政绩的好坏来决定升降。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汉族的经济与文化相比, 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虽然各民族在 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 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 夺,甚至在与南朝交战时,以其他族士兵为肉篱, 其残暴统治终于激化了社会矛盾。
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 (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鲜卑拓跋贵族往 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 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魏书高祖记》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 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 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 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孝文帝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 臣。……孝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 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 用汉语。那些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 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三十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 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一线精品】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一线精品】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3 川教版优秀公开课件
迁移都城:494年,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习俗的政策。
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与汉族通婚 学说汉语 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3.历史意义
政治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 统治;
经济上,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上,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 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平城 洛阳
改用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改穿汉服
胡服
汉服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 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 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其他的鲜卑 族人,于是纷纷效仿。
学说汉语
(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年)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 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阅读并思考这两则材料,它们反映了江南地区怎 样的经济状况?
答: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 方,人民的生活虽有衣食保障,但没有 很富裕的人。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北人南迁; 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2.表现
农 业:南方的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 改进,农业迅速发展;
手工业:织锦、造纸、制瓷等技术有很大 提高;
A.匈奴语
B.汉语
C.鲜卑语
D.胡语
5.两个同姓的人碰面,常常会说“五百 年前是一家”,下列哪件事件的发生, 可能使这句话不再是正确的。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少数民族内迁。
C.中原人南迁。
D.北魏孝文帝改革。
6.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
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 确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及原因,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通过了解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分析改革的具体内容,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南北朝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顺历史头绪,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并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能力。

分析综合概括江南地区开发和北方民族走向大融合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孝文帝改革是本课重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北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国饮食有南米北面,房屋南敞北实,说话南细北爽,性格南柔北刚等,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新课教学:
一、南朝与北朝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4到P115,淝水之战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先后现哪些政权割据立。

教师展示从东汉到南北朝的演变历程。

学生记住南朝的都城是建康。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①引导学生思考P115想一想: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要原因?a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北人南迁,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

c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d江南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e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稻茶叶等作物生长,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②P116说说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农业:a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b水稻栽培技术提高,c推广麦豆,d广泛利用水利加工谷物。

手工业:a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b织锦制瓷业发展迅速,c造纸技术有很大提高,d冶炼技术进一步改进。

③议一议为什么说建康的变化是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的缩影?
a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
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b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c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有利于对外贸易。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

三、北孝文帝的改革
同学们,我们学习此时南方发展情况。

那么此时北方发生什么样情况?阅读教材P117到119,北魏孝文帝是哪个民族的人?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措施有几点?历史意义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人。

鲜卑族发展壮大,民族交融趋势增强;社会矛盾激化,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

改革措施:第一步:巧妙设计迁都。

洛阳地处何处?北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这里?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洛阳地处中原乃天下之中,洛阳市古都之一,洛阳汉文化深厚,便于鲜卑族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第二步:移风易俗:讲汉话、改汉姓、穿汉服、行汉礼、通汉婚及改籍贯。

第三步:学习汉族的制度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具有主要的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同学们反思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处理:
1.下列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①东晋②西晋③西汉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北魏孝文帝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北孝文帝是( )
A.匈奴族人
B.羌族人
C.鲜卑族人
D.汉族人
3.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洛阳地处何处?北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这里?
5.思考题: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同学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